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有关酸雨的调查研究报告

有关酸雨的调查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1-07-07 02:44:03

1、求关于酸雨的研究总结报告

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纸杯2个,绿豆40粒,另外用水、醋分别配制PH值为4、12的模拟酸雨材料。
实验过程:(1)把绿豆分别放入1号杯、2号杯,每杯各20粒;
(2)在1号杯里注入适当的PH值为4的醋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地方;
在2号杯里注入适当的PH值为12的醋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地方;
(3)观察绿豆的发芽率情况。

[实验过程]
第一天 上午 1号杯没有一个发芽 2号杯有17个发芽
第一天 下午 1号杯没有一个发芽 2号杯有19个发芽
第二天 上午 1号杯没有一个发芽 2号杯全部发芽

[实验结果]
一号杯 二号杯
投入粒数 20 20
发芽总数 0 20
发芽率 0% 100%

[得出结论]
酸雨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

[结果分析]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难发现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在很大,在酸雨条件下的绿豆苗无法生长。

[实验总结]
尽管本次实验比较成功,但是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以后尽量改正:
(1) PH试纸在溶液中浸泡时间略长,且与色板的颜色不完全相符,无法确定PH值是否精确;
(2) 观察时间较短;
(3) 投入绿豆粒数较少。
总之,这次实验还是比较有收获的!
[知识积累]
有人认为酸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而且是有史以来冲击我们最严重的环境威胁,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这并非危言耸听。随着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人们对酸性排放物已经有了控制,但仍然还有酸雨现象。大气尘埃可能是造成酸雨问题的另一原因。

2、酸雨的实验报告

酸雨实验报告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调查报告
[提出问题]
酸雨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吗?

[做出假设]
酸雨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

[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纸杯2个,绿豆40粒,另外用水、醋分别配制PH值为4、12的模拟酸雨材料。
实验过程:(1)把绿豆分别放入1号杯、2号杯,每杯各20粒;
(2)在1号杯里注入适当的PH值为4的醋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地方;
在2号杯里注入适当的PH值为12的醋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地方;
(3)观察绿豆的发芽率情况。

[实验过程]
第一天 上午 1号杯没有一个发芽 2号杯有17个发芽
第一天 下午 1号杯没有一个发芽 2号杯有19个发芽
第二天 上午 1号杯没有一个发芽 2号杯全部发芽

[实验结果]
一号杯 二号杯
投入粒数 20 20
发芽总数 0 20
发芽率 0% 100%

[得出结论]
酸雨对生物有不利的影响。

[结果分析]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难发现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在很大,在酸雨条件下的绿豆苗无法生长。

[实验总结]
尽管本次实验比较成功,但是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以后尽量改正:
(1) PH试纸在溶液中浸泡时间略长,且与色板的颜色不完全相符,无法确定PH值是否精确;
(2) 观察时间较短;
(3) 投入绿豆粒数较少。
总之,这次实验还是比较有收获的!
[知识积累]
有人认为酸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而且是有史以来冲击我们最严重的环境威胁,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这并非危言耸听。随着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人们对酸性排放物已经有了控制,但仍然还有酸雨现象。大气尘埃可能是造成酸雨问题的另一原因。

3、谁能帮我写一份关于酸雨的危害的调查研究啊 酸雨有什么危害

指导老师:韩赞 组长:林斯弟 成员:林斯弟 杨 贵 何瑞学 郑有满 郑有奋 许邦兑 陈昌文 一、课题名称:关于酸雨对环境影响的调查研究二、学校:文昌市联东中学 三、所在班级:高二(4)班四、所属科目:化学 五、课...

4、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调查报告

提出问题:酸雨对生物的生长有影响么?
作出假设:酸雨对生物的生长有影响
调查步骤:1 查找资料
2 分组探究(如果你是小组的话)
3 实地考察(这个自己再润色一下)
4 作出结论
调查结果:
(引资料拉)1. 酸雨与农业
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我国南方土壤本来多呈酸性,再经酸雨冲刷,加速了酸化程;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对酸雨有较强缓冲能力,一时半时酸化不了。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脊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
酸雨可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细菌个体生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如分解有机质及其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牙孢杆菌,极毛杆菌和有关真菌数量降低,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造成农业减产。特别是酸雨可降低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对农作物大为不利。
科学家试验后估计我国南方七省大豆因酸雨受灾面积达2380万亩,减产达20万吨,减产幅度约6%,每年经济损失1400万元。
2.酸雨与森林
比较不同年代树木年轮,可知产生酸雨前后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在我国南方森林地区,50年前树木生长较为粗壮,近年来状况不佳。酸雨可造成叶面损伤和坏死,早落叶,林木生长不良,以致单株死亡。土壤肥力降低,产量下降,造成大面积森林衰退。
我国重酸雨地区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达28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死亡面积1.5万公顷,占林地面积6%。同样受酸雨侵袭的贵州省,受危害的森林面积达14万公顷,为四川盆地的二分之一。
我国马尾松和华山松对酸雨十分敏感,重庆南山风景区约三万亩马尾松发育不良,虫害频繁;80年代约有一万公顷马尾松枯死,几经防治,毫无效果。四川万县有华山松97万亩,其中60万亩受到不同程度伤害;而奉节县有九万亩华山松,90% 枯死。四川名胜峨眉山,风景旖丽,全靠山深林秀。但近十年来,冷杉林成片死亡;七里坡接引殿一带,有4%的树木枯死;金顶附近600余亩树林,几乎全部死绝,光秃秃,景观全非。猴子也跑到其它山沟里去了。
四川名胜峨眉山, 风景旖丽, 全靠山深林秀。但近十年来, 酸雨象空中死神缠住了此佛教胜地, 冷杉林成片死亡。金顶海拔3077米, 降水pH值平均为4.34; 酸雨率达到85.7% , 硫酸根占阳离子总量的60% 。其它风景区千佛顶, 太子坪, 七里坡, 雷洞坪也处于酸雨严重污染区。峨眉主要风景林是冷杉, 死亡率超过30% 的中度受害面积达到7.00平方公里; 死亡率超过50% 严重受害面积达到2.28平方公里。七里坡接引殿一带, 有4%的树木枯死; 金顶附近 600余亩, 几乎全部死绝, 秃秃光光, 景观全非。猴子也跑到其它山沟里去了。
3,酸雨与建筑
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科学家曾收集许多被酸雨毁害的石灰石和大理石建筑材料, 分析发现该样品的碳酸盐的颗粒中总是嵌入硫酸钙晶体, 硫从哪里来? 认定与酸雨有关。 沙浆混凝土墙面经酸雨侵蚀后, 出现 "白霜" ; 经分析此种白霜就是石膏 (硫酸钙) 。

重庆市1956年建成的重庆体育馆水泥栏杆, 由于酸雨腐蚀, 石子外露, 深达1 厘米之多, 按时间估计, 平均每年浸蚀0.4 毫米, 十分惊人。这种水泥栏柱石子外露现象, 在路旁电线杆上也每每发生。除了影响材料强度之外, 尚影响市容观瞻。
4.酸雨与文物
酸雨能使文物面目皆非。碑林文字模糊;著名的杭州灵隐寺的“摩崖石刻”近年经酸雨侵蚀,佛像眼睛、鼻子、耳朵等剥蚀严重,面目皆非,修补后,古迹不“古”。碑林、石刻大都由石灰岩雕成,遇到酸雨立即起化学反应,酸碱中和,即被腐蚀。
南方某地属于酸雨区, 有一块五百年历史的大理石碑, 50年前字迹尚清晰, 现在已一片模糊, 这说明此事与近40至50年间的酸雨现象有关。
上海市嘉定城中明代万历年间古建金沙塔, 在酸雨产生的 "水滴石穿" 的腐蚀作用下, 表面层日益灰暗, 更显颓废。

酸雨尚可使油漆泛白,褪色。给古建筑和仿古建筑带来许多麻烦,缩短粉刷装修的时间周期。受酸雨淋的酚醛磁漆及醇醛磁漆, 大约两个月开始变色, 失去光泽, 部分涂膜脱落锈蚀。
嘉定名园秋霞圃, 江龙潭, 古建筑十年内粉刷油漆多次, 不久又暗淡无光, 使游人摇头而去。

酸雨与环境
美国大湖为什么变酸了?
本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勒姆发现酸雨可导致湖泊和土壤酸化,即酸雨可形成灾难,但是此成果未能为世人重视。

北欧国家为什么渔业减产?
50年代初,北欧国家瑞典和挪威渔业减产,原因不明;1959年挪威科学家才揭示元凶是酸雨。欧洲大陆工业排放大量酸性气体,随高空气流飘到北欧,被雨雪冲刷,所形成酸雨使湖泊酸化,导致渔业减产。
欧洲大面积酸雨
60年代,欧洲建立了欧洲大气化学监测网,继而发现pH值低于4.0 的酸雨地区,集中于地势较低地区,如荷兰,丹麦,比利时等。瑞典科学家奥登研究了欧洲的气象和降水,湖水,土壤的化学变化,证实欧洲大陆存在大面积酸雨,是洲级区域环境问题。
跨国界的大气污染
1972年,瑞典政府给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报告《穿过国界的大气污染:大气和降水中硫的影响》,引起各国政府关注,1973至1975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了专项研究,证实酸雨地区几乎覆盖了整个西北欧。1974年和以后北美证实在美国东北部和与加拿大交界地区亦发现大面积酸雨区域,几乎北美有三分之二陆地面积受到酸雨威胁,甚至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迎风一侧,也出现酸雨。再后,东南亚日本、韩国等亦发现大面积酸雨。有位科学家到杳无人烟,且长年冰封雪盖的格陵兰岛,给冰层打钻,取出180年前的冰块,与现在的酸度相比,酸度增长了99倍。至此世人公认酸雨是当前全球性重要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酸雨现象正在发展
1986年5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第三世界环境保护国际会议上,专家们认为,酸雨现象正在发展,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环境的十大问题之一。
南极和北极也有酸雨
地球的南极和北极,终年冰雪,罕见人至,但80年代,挪威科学家在北极圈内大面积地区都测到酸雨(酸雪)。哪儿来的?他们认为是前苏联南部工业区排放的大气酸性物质, 随气流,几千公里飘移到此地。后来在南极地区也有人曾收集到pH为5.5的酸性降水。这些酸性降水所含的酸性物质,可能来自更远的距离。看来,酸雨不但没有国界, 也没有洲界。
中国南极长城站测到酸雨
1998年上半年, 中国南极长城站八次测得南极酸性降水, 其中一次pH值为5.46。有趣地是, 当刮偏南风或偏东风时, 南极大陆因为没有人为排放, 大气是新鲜的, 所以测得降水的都接近于中性;当刮西北风时, 来自南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将吹到中国南极站所处的南极半岛, 遇到降水, 形成酸雨。这说明: 南极也不是“净土” 。
从酸雨到毒雪
酸雨给人类敲响了警钟。90年代科学家又在冰雪世界的南极和北极收集到了含有有毒农药成份的“毒雪”。“毒雪”形成与酸雨或酸雪形成过程极为相似。也是人类活动,使用人造的农药到田间,杀虫增产,但农药却进入了环境;也是通过大气远程传输;也是在高空中,污染物被雨雪冲刷;也是最终降落地面,危害人类。由“酸雨”,发展到“毒雪”。
结论:酸雨会对生物造成影响
感想(好象没这一项,你是作生物调查?):自己写好了

5、谁能帮我写一份关于酸雨的危害的调查研究啊

指导老师:韩赞 组长:林斯弟 成员:林斯弟 杨 贵 何瑞学 郑有满 郑有奋 许邦兑 陈昌文
一、课题名称:关于酸雨对环境影响的调查研究
二、学校:文昌市联东中学
三、所在班级:高二(4)班
四、所属科目:化学
五、课题组成员
1.指导老师:韩赞
2.课题组组长:林斯弟
3.课题组成员:林斯弟 杨 贵 何瑞学 郑有满 郑有奋 许邦兑 陈昌文
六、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酸雨沉降对地质环境产生危害.地质体(岩石、矿物)为酸雨敏感性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开展地质环境对酸雨危害降解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我们了解酸雨对人类的影响和危害.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更多的人了解酸雨在人类中具有怎样的影响.让我们共同参与关心酸雨的防治问题.
七、任务分工:
1.把整组分成三个小组,每小组两或三名成员
2.然后分工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并撰写报告
3.最后总结报告
八、问题的提出:
(1)什么是酸雨?
(2)酸雨有哪些危害呢?
(3)酸雨的成因?
(4)怎样防止酸雨对人类的影响?
九、课题研究时间:2006.11.20—2006.12.21
十、研究方法:
本课题是一项以化学与环境的关系相结合的选题, 因此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查阅法、实验操作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已有的理论学习基础上,可以结合当地情况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酸雨的性质,如可以通过对所在城市雨水的采样进行酸度分析,进而模拟该地区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情况等。
十一、研究步骤:
收集资料了解究竟什么是酸雨,它的成因,分布情况、危害范围和造成的后果、以及如何进行酸雨的防治。并通过采集雨水,分析雨水的PH值,结合其他实验来分析、验证酸雨的形成和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
1.查找文献
通过在图书馆或者网上查阅文献了解酸雨的定义(PH在什么范围称酸雨),对酸雨的形成原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分布(在世界的分布和在中国的分布特点)、决定这种分布的原因、危害(对动物、植物、建筑物等的影响)以及目前的治理措施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
2.通过实验验证酸雨的腐蚀作用
为了让小组成员能够真正了解酸雨的腐蚀作用,可以通过设计如下实验来加深同学们的感性认识,设计实验时老师给于适当提示,以引导作用为主:
(1)测定当地雨水的PH :收集雨水、通过实验测定PH,了解雨水的酸度;
(2)配置模拟酸雨,分析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
(3)通过模拟自然条件下的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加深酸雨对建筑物的危害的认识。
十二、研究内容:
(一)形成酸雨的原因: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大量的环境监测资料表明,由于大气层中的酸性物质增加,地球大部分地区上空的云水正在变酸,如不加控制,酸雨区的面积将继续扩大,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将与日俱增。酸雨主要是由于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引起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其中二氧化硫停留在大气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则形成了酸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简单地表示为:气相反应式为2SO2+02→2SO3,SO3+H20→H2SO4,液相反应式为: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又比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等物质,与空气中的O2可以化合生成NO2当NO2遇到水(H2O)就生成硝酸(HNO3)。化学反应方程可表示为:2NO+O2→2NO2,2NO2+H2O→HNO3+NO。而人类活动造成的酸雨成分中,以硫酸为最多,一般约占60%一65%,硝酸次之,约30%,盐酸约5%,此外还有有机酸约2%左右。硫酸主要是因为燃烧矿物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硫,其中最大的排放源是发电厂、钢铁厂、冶炼厂等,还有家家户户的小煤炉。目前全世界人为释放的二氧化硫每年约1.6亿吨。硝酸是由氮氧化物形成的。氮氧化物气体主要是在高温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汽车发动机燃烧室中,以及矿物燃料在高温燃烧时都会放出氮氧化物。氯化氢的人工源除了使用氯化氢的工厂以外,焚烧垃圾(塑料制品中有大量的氯)和矿物燃料燃烧时也都会释放这种气体。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自然源相比数量上虽然大体相当(即各占约50%左右),但是因为自然界自我清洁能力有限。这好比一个人吃饭,肚量再大,让他多吃一倍的饭,也是会把肚子撑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形成酸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
(二)评判酸雨的标准:
酸雨是含有相对较高酸性的降水。一般的降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25℃时,它的酸碱度PH值大约为5.65,为弱酸性。而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因大气中含有天然和人为的污染物,降水过程中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它杂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各种酸类,使雨水酸化,降落到地面。

与有关酸雨的调查研究报告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