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亨利八世火灾

亨利八世火灾

发布时间:2021-07-08 13:31:19

1、为何英国内阁政府叫做“白厅”?

白厅“ Whitehall”准确来说不是一所建筑物,它是一条街道

“白厅”是的特拉法加广场向南通往议会广场的主要通道。这条通道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以来中心地带,在街道两旁分别是英国的国防部,卫队和内阁办公室的等多个重要部门。

白厅的名字历史来源,源自历史上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住所,该住所一直使用到了威廉三世,可惜在1698年一场大火中烧毁;火灾后只有当时的宴会厅幸免了下来。而最初的白厅只是是一条宽阔的通道,通往宫殿的前面,但是在宫殿被大火烧毁以后,在18世纪,人民拓宽了路面,让它成为了道路。

因历史原因,英国称这条街为白厅“ Whitehall”,后来由于白厅附近集中了众多的英国政府重要机构,也成为了英国政府的代名词,随着时间的推移,约定成俗的逐渐成为了地理标志。

“白厅”除英国的政府机关和大楼以外,这条街道上还以其纪念雕像和纪念碑而闻名,其中包括英国的主要战争纪念馆的纪念碑。并且这里的歌剧院也非常知名,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白厅剧院的喜剧中广受英国人民的热爱和欢迎。


白厅“ Whitehall”的历史

在英国的中世纪,有一条路将查令十字与威斯敏斯特连接; 12世纪的历史学家威廉,菲茨斯蒂家将它描述为“一个连续的郊区,混杂着大而美丽的花园和属于市民的果园”。白厅这个名字最初仅用于查林十字(Charing Cross)和霍尔拜因门之间的路段;

除此之外,它还被称为The Street,到16世纪,它已成为一条居民街,到17世纪,它已成为一个流行的居住场所。

路的东边当时的白厅宫原名约克宫,但被亨利八世改名。宫殿在1531–32年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在随后的十年中成为国王的主要住所。他于1533 年和安妮皇后结婚,随后于1536年和简,西莫结婚,并于1547年在该宫殿中去世。

1689年威廉三世移居肯辛顿宫后,它不成为王室住所。这座宫殿在1691年被大火烧毁,随后正门重新设计。1698年,粗心的洗衣机女工起火后,大部分宫殿意外烧毁。

政府的搬迁历史

白厅(Whitehall),在1740年已经集中了以下机构:路的左边是因纽.琼斯宴会厅(1622),右边是财政大楼(1733-37),中部是霍尔本门(1532,1759年拆除)。

宴会厅于1622年建造,是对白厅宫的延伸。它是宫殿被烧毁后唯一幸存的部分,并且是伦敦第一所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后来成为皇家联合学院的博物馆,自1963年起对公众开放。

克伦威尔于1647年搬到这条街,在Wallingford House居住。两年后,查尔斯一世在在审判途中被带过白厅。白厅本身是一条宽阔的街道,并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搭建脚手架,以供国王在宴会厅被处决。在被斩首之前,他在那儿做了简短的演讲。克伦威尔于1658年在白厅宫逝世。

在1665年伦敦发生了大瘟疫,人们在当时位于伦敦市区边缘的白厅(Whitehall)登上长途汽车,试图逃脱。国王和法院暂时搬到牛津避开瘟疫。

到18世纪,霍尔拜因门以南的狭窄街道上交通堵塞,导致国王街门在1723年被拆除。霍尔拜因门又在1759年被拆除。同时,国会街是宫殿旁的小路。在白厅宫殿被毁之后,国会街被加宽以匹配白厅的宽度。这条街的出现始于1899年。

白厅“ Whitehall”位置

白厅这个名字被用于几座建筑。这条街长约0.4英里(0.64公里),贯穿城市建筑物。它是A3212是一部分,也是伦敦市中心的一条主要道路。最近的地铁站是北端的查林十字的和南端的威斯敏斯特。沿着白厅(Whitehall)行驶的伦敦巴士路线众多,包括12、24、88、159和453。

2、《伦敦大火》的作者是谁

珍妮特·哈迪-古尔德担任英语教师多年。在闲暇之余,她喜欢阅读史书和现代知小说,去欧洲其他国家旅行,以及同朋友们品茶。她同丈夫和两个孩子一起道生活在英格兰南部的古城刘易斯。她著书多部,其中包括“版书虫”系列的《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位妻子》、《权亚瑟王传奇》、《伦敦大火》和《辛巴达历险记》。

3、84年11月3号那天历史上发生了哪些事情?

联合国向袁隆平颁发科学奖11月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07天(闰年第30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58天。
大事记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远航到达多米尼加,因为这一天是星期日,哥伦布便把该岛命名为“多米尼加”(西班牙语意为“星期日”)。
1534年——英国议会确认亨利八世及其后嗣永为“英格兰教会及僧侣唯一之最高元首及保护人”。英国教会从此自教皇管辖下移至国王管辖下,直至今日。英国历史以此作为英国之“宗教改革”。
1762年——法国、西班牙、英国签订枫丹白露和平初步协议。
1793年——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女权主义者、剧作家德古热被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处死。
1817年——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银行蒙特利尔银行在蒙特利尔开始营业。
1839年——清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在广州虎门口外穿鼻洋战败英军挑衅,史称“穿鼻之战”。
1869年——安庆教案发生。
1903年——在美国怂恿下巴拿马省脱离哥伦比亚独立,11月18日签订条约承认运河区由美国控制。
1911年——清政府颁布《宪法信条十九条》。这是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贵族为了保持垂亡的封建王朝,赶紧修补他们的立宪骗局,企图苟延残喘的伎俩。
1911年——上海革命党人起义胜利。占领县城。6日成立沪军都督衬,陈其美任都督。
1918年——刚刚调防基尔港的德国海军第三分艘队的五百余名水兵在练兵场集合,提出打倒军国主义,要求和平面包的口号。会后,水兵举行游行,后斗争发展起义。水兵在基尔工人的支持下迅速控制了全城,并建立起工兵代表苏维埃。
1918年——意军占领的里雅斯特。同日,奥匈帝国向协约国投降。
1929年——朝鲜光州学生运动爆发。
1935年——中共中央成立西北革命军委员会。
1936年——罗斯福以压倒多数优势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兰登,连任美国总统。
1938年——日本近卫文麿内阁第二次发表诱降蒋介石、企图灭亡中国的声明,史称第二次近卫声明。
1943年——中美空军混合大队成立。
1946年——日本公布新宪法,国家权力由天皇转移到选举产生的议会手中,麦克阿瑟发表声明表示支持。
195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为和平联合行动”的决议。规定一旦安理会因不能取得一致而无法行使职权时,大会有权采取紧急措施。
1954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宣布,任命柯林斯将军为美国驻越南大使衔特别代表,统一指挥美在越的军事行动。
1956年——北京四十万人举行反对英法侵略埃及的集会和游行示威。
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成功。把一只狗带入空间。
195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朱可夫被撤职。
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1960年——联大主席、喀麦隆弗利克斯·罗兰·穆米埃,在日内瓦遇害逝世。
1962年——吴丹出任联合国秘书长。
1964年——新华社报道,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陕西省兰田县发现了一个猿人头盖骨,为史学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只有我国周口店,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阿尔及利亚的突尼斯发现过猿人头盖骨。
1970年——阿连德任智利总统。
1975年——香港地下铁路正式开工兴建,经过四年的工程,第一期工程观塘至石峡尾段于1979年10月1日通车。
1978年——多米尼加联邦独立。
1979年——美‘柏伽索斯112号’卫星在大西洋坠毁。
1980年——南朝鲜高级军事法庭坚持金大中死刑原判。
1982年——茅以升获美国工程学会外国院士称号。
1983年——英国将把狮身人面像胡须归还埃及。
1984年——印度在首都新德里贾穆纳河畔,为遇刺逝世的英·甘地总理举行葬礼。
1987年——联合国向袁隆平颁发科学奖。
1991年——我国人体标本陈列馆建成。
1992年——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
1993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1995年——支志明成为港澳地区首位中科院院士。
1997年——京九铁路通过国家正式验收。京九铁路北起北京,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纵贯9个省市,正线全长2397公里,是中国京广、京沪两大干线之间纵贯南北的又一条通道。京九铁路总投资400亿元。
1998年——印尼骚乱调查报告出笼。
1999年——日本组合Arashi岚出道~~~
200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一次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金边召开,时任国家总理朱镕基出席会议。
2003年——湖南衡阳市一商住楼——衡州大厦发生重大火灾,商住楼西、北、南三面的部分房屋瞬间倒塌,正在扑救的10多名消防官兵被压在废墟之中。此次火灾事故中,共有20名消防官兵牺牲,11名消防官兵受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官兵扑救火灾伤亡最惨重的一次。由于疏散及时,居民与现场群众无一伤亡。
200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工程师大会在上海举行。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工程师代表出席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工程师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大会通过了《工程师与可持续的未来上海宣言》。世界工程师大会是全球工程技术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盛会,每4年举办一次。
2006年——中非友谊和团结的盛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胜利召开。
2007年——巴基斯坦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颁布全国紧急状态令,中止宪法并且实行临时宪法令。

出生
阿道夫·达斯勒(Adolf Dassler) (born November 3, 1900)---阿迪达斯的创始人.
何大一(David Ho,1952年11月3日生),美籍华裔科学家,是当代著名的艾滋病研究专家,鸡尾酒疗法的发明人。
1749年——丹尼尔·卢瑟福 苏格兰著名化学家,氮元素的发现者。
1483年——马丁·路德,基督教最大的宗派--路德宗的创始人
1560年——阿尼巴尔·卡拉齐(Annibale Carracci),他推崇古典雕塑和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盛期文艺复兴大师。
1718年——约翰·孟塔古,第四代三文治伯爵,英国政治家(1792年逝世)
1816年——具伯·尔利,南北战争期间的邦联重要将领之一(1894年逝世)
1852年——睦仁,日本明治天皇。
1908年——画家吴作人诞生。(1997年逝世)
1928年——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出生。
1933年——“福尔摩斯”杰里米·布雷特出生。
1954年——林青霞,台湾电影演员出生。
1959年——瑞典演员道夫 龙格尔出生于斯德哥尔摩。
1971年——约基,前千里达及托巴哥足球运动员
1975年——中国男演员保剑锋出生。
1977年——实力派演员喻恩泰出生。
1978年——范逸臣,台湾歌手、演员出生。
1982年--俄罗斯著名男子单人滑运动员耶夫盖尼.普鲁申科出生
1983年——黄卓慧,香港女演员出生。
1984年——日本歌影星锦户亮出生。
1986年——韩国组合SS501成员许永生出生。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与美国签订的《自由联系条约》正式生效,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获得内政、外交自主权,但安全防务仍由美国负责(密国公民也可加入美军)。
1987年——澳大利亚超模Gemma Ward出生。
逝世
1948年——陈布雷自杀身亡
1954年——西方现代美术巨匠马蒂斯逝世。
1954年——陈济棠(1890—1954),粤系军阀代表,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华民国农林部部长。
1987年——现代作家梁实秋病逝。
1989年——朱复戡,中国金石书画大师。
2003年——李凌,中国著名音乐家。
2006年——保罗·莫里哀,法国著名音乐家,指挥家。

4、巴黎圣母院为什么起火?

原因:经过约两个月调查,调查人员初步排除巴黎圣母院火灾是人为纵火的可能性。公报说,巴黎圣母院火灾初步调查涉及的文件长达1125页,调查人员听取近百名证人证词,关于火灾起因的推测包括“电力系统故障”和“未熄灭的烟头”等。

检察官雷米⋅海茨在公报中说,虽然一些因素被认为很可能造成此次火灾,但目前的调查结果尚不足以确定火灾起因。公报说,下一步将启动由专业人士参与的深入调查。此外,检察机关将进一步调查相关责任人是否存在玩忽职守行为。



(4)亨利八世火灾扩展资料:

巴黎圣母院发生的历史事件:

1239年圣路易国王将荆棘花冠放在圣母院。

1302年飞利浦-勒柏尔(Philippe le Bel)在圣母院启开首次皇家国家召集大会。接着各式各样的仪式:恩典仪式、婚礼、加冕、受洗、葬礼等等

1430年英国国王亨利六世举行加冕礼

1455年平反圣女贞德诉讼。民族女英雄贞德为法国领兵征战大获全胜,但后来被出卖,遭火刑处死。多年后圣母院教会予以平反昭雪,举行平反仪式,在院内竖立贞德的雕像,从此后人尊称为"圣女贞德"。

1572年瓦卢斯(Valois)的玛格莉特(Margurerite)嫁给那瓦伐(Navarre)的亨利。

1687年举行大公爵的葬礼。

1708年路易十四依照他父亲的心愿修改祭坛,以荣耀圣母。

1804年12月2日教皇披耶七世(Pie VII)莅临加冕拿破仑帝王。

1811年罗马帝王在此接受受洗典礼。

1944年8月26日在圣母院里举行巴黎解放纪念典礼。

1945年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

1970年11月12日在此举行戴高乐将军的国葬。

1980年5月31日教宗保罗二世在此举行非凡的祈祷晚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巴黎圣母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4·15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

5、心碎:克拉玛依大火十年祭作文

[心碎:克拉玛依大火十年祭作文]
寒风呼号,大雪纷飞,心碎:克拉玛依大火十年祭作文。 戈壁滩一片惨白。 三百多个崭新的坟茔兀立在冰天雪地间,凄厉风声中,似有几百个孤魂在哀嚎。 数百辆灵车缓缓驶出坟场,在绒被似的积雪上碾出两条长的黑迹。那是克拉玛依怨恨的泪痕。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但愿日历上能永远抹去1994年12月8日。然而,记忆深处已永远铭刻下了无情的那一天。 1994年12月8日下午6时10分,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舞台上,几块被烤燃的纱幕布条忽然落在796名师生和干部面前。刹那间,火势蔓延,灯光熄灭,烈焰毒烟无情地扑向了那些天真可爱的中小学生。 1小时后,一车又一车的遇难者被运进了殡仪馆,一批又一批的受伤者被送进了医院。这场震惊中外的克拉玛依大火,带走了288名中小学生和37名老师、干部,留下了130多名被烧成重残的幸存者和300多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今年已是悲剧发生后的第10个年头,当年的幸存者中有的已经康复,有的仍在进行治疗。当年受伤的孩子们,如今都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婚姻是大多数康复者如今面对的最大的坎。而治疗者担心的是能否争取到有限的出自治区治疗名额,因为从去年开始,原本完全放开的出自治区看病开始有了名额限制。 记者日前走进了克拉玛依,走进北京西下庄的整形医院,记者经过近一周的采访,感受伤逝10年的这座城市、这批幸存者、这些家庭。 友谊馆变成人民广场 一盏路灯代表一个亡灵 当年遭受大火的友谊馆,已在克拉玛依的地图上永远消失。当记者来到友谊馆旧址时,发现那里已建成一个广场,取名为“人民广场”。当年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惟有原来的前门刷白后还竖立在那里。门很高,大约有10多米,在偌大一个广场上独自兀立。在这座繁忙的城市中,这里显得有些孤寂,偶尔从广场中间穿行的市民也显得步履匆匆。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民介绍,广场始建于1997年4月。当时火灾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友谊馆所在的位置仍然是一片灰烬,由于友谊馆地处市中心,所以有关部门提出了在原址上修建一个广场的建议。按照计划,友谊馆内的建筑将被全部炸掉,但是很多市民提出了抗议,他们强烈要求保留友谊馆的前门,于是友谊馆的前门经过整修与刷白被保留了下来,友谊馆其它的地方全部被炸平。 如今的广场上并没有任何关于那场火灾的说明,或许没有人愿意再用任何方式来提醒自己这里曾有325人丧生、130多人变成了残疾。但对于经历过那场火灾的人来说,是如何也忘不掉的。 住在广场附近的市民赵振华告诉记者,他曾亲眼目睹了那场火灾。他说:“那段日子,空气中都是浓烟的味道,我几天都没吃进饭,连着5天,夜夜都做噩梦!” 如今,火灾已经过去10年了,友谊馆也变成了广场,但赵振华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广场上依然很少有人散步。大家都说,那里有300多盏路灯,每一盏路灯就代表着一个亡灵,所以到了晚上,广场上更是见不到人影。” 小西湖墓地静悄悄 无人打扰长眠的孩子们 克拉玛依并不大,人口30多万。1994年那场大火的阴影仍旧笼罩着这里,甚至每个在街上走动的市民都能讲出一段当年悲惨的故事,而故事的最后也总会落到小西湖墓地,因为当年的遇难者几乎全部被葬到了那里。 克拉玛依向西约5公里,就到了小西湖墓地。墓地的四周是凸起的戈壁山头,寸草不生。这里没有一丝风,没有一点声音,一座座坟墓静悄悄地躺在那里。墓地东北面独辟一处,几百座坟墓的墓碑上刻着相同的时间———“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八日”。每个墓碑上贴着一张照片,照片保存得很好,当年孩子的稚嫩依旧,当年孩子的笑容依旧。很多孩子的坟前插满了假花,在这严寒的冬季鲜艳依旧。 看墓的老伯对记者说:“前几年,每到12月8日,就有几百人一起来祭奠。现在祭奠的人渐渐少了,很多家庭已经生了第二胎。时间这么久了,伤痛总要过去的。”他还介绍说:“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了,但还是没有人把新坟埋在这些孩子周围。这里是那些孩子们的天地。” 幸存者之一·工作让她复活 大火只改变了她的面容 她是第一个重返岗位的克拉玛依火灾幸存者,长长的直发是假发,还染成了流行的浅黄色。“除了大火留下的受伤的面孔,我现在已经与常人差不多了!”这是王雪源在电话中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事发当时,32岁的王雪源是克拉玛依第八小学的教导处主任,是该校学生的领队。那一刻,当王雪源左手抱着衣服、右手推着前面的孩子冲下舞台时,四周已经被大火包围。王雪源一头扎倒在地,左手压在了身下,右手还在推前面逃跑的孩子,大火覆盖了她的身体。 10年后的她,从教导主任变成了党委副书记,还是同一个学校,只是面对着不同的学生和镜子里完全不同的自己。 晚上7时,克拉玛依气温已是零下20摄氏度,第八小学的大部分老师已经下班回家。在王雪源的办公室内,她那张布满伤疤的脸突然抽动几下,疯狂地摇起头,身体也颤动起来,并向记者连连摆手,提起当年孩子们被烧死、烧伤的情景,她还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王雪源在办公桌上趴了大约3分钟,情绪才稳定下来,然后抬起头,用白皙、修长的左手整理了一下满头的假发。她的右手没有一个手指,像一根干枯的树枝,还在微微哆嗦着,疤连疤的手掌上能分清的只是5个长着老茧的肉瘤。王雪源说:“我花了整整6年的时间去治疗我身上的伤口,小手术已不计其数,大手术就有30多次。”恢复了平静的她轻描淡写地说道:“每次大手术都是剥皮抽筋的疼痛。” “但现在我已经重新活过来了!”王雪源自豪地表示。2000年8月份,王雪源重新回到了第八小学,并学会了使用电脑和用右手的虎口夹笔写字。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走进来的赵老师说道:“当时我们看到王老师那张陌生的面孔时,不是恐惧,而是由衷地佩服。当然也带有一点不理解,都这样子了,何苦呢?”王雪源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现在这些同事经常跟我开玩笑,我们相处得很好。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重新找回了生存的意义。” 此时记者才注意到她的假发。“前几天才染的,大家都说我的假发太黑了。现在孩子们都说我的头发很漂亮。”王雪源称学校里的孩子都能接受她,因为在进这个学校前,孩子的父母早已向他们讲述了她的故事。也有不明白的孩子偷偷跑来问:“王老师,你的脸怎么了?”王雪源有时会开玩笑地说:“我小时候不听话,玩火烧的啊!你可要听话!” 幸存者之二·男孩不哭 歌声比哭声更让人心碎 他的头发已经被烧光,脸上的皮已经被烧掉,他的小手被烧得像木炭,全褪了皮。他从大火中站起来,独自走上前来营救的一辆面包车,一声没哭。那一年,他10岁。 麻醉剂渐渐失去药力,剧烈的疼痛慢慢袭来。由于被全身麻醉后不能喝水,父亲用棉花球沾了水,涂在他萎缩的唇上。他仍然没有流下一滴泪。那一年,他11岁。 他哭了,号啕大哭,那一年他20岁。因为,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坐在记者面前的李翔已是四川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当年李翔住进医院后,10根手指都被切除了,因头盖骨烧伤严重,表层也被刮掉,戴了假发。 10年前那个不堪回首的夜晚,和许多同学一样,10岁的李翔正坐在友谊馆第十排的观众席上等着看节目,可他的班主任突然把他拉了起来,让他快跑。很快,到处都是逃命的人。浓烟已经笼罩过来,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听见同学们的一声声惨叫。但李翔没有哭,他摸索着逃了出来。 1995年的一天,北京某医院。李翔被全身麻醉后,医生给他的双耳和双手做了一次彻底的手术。手术后,李翔被送进麻醉恢复室里。看着年仅11岁的儿子牙关咬得越来越紧,父亲李聪知道麻醉剂的药力要过去了。儿子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就是没有流出来。 李聪看了心疼,自己倒是先哭出声:“孩子!疼,你就哭吧!别硬撑啦!”倔强的李翔牙关咬得更紧了,硬没有哭出声。已经泣不成声的李聪哀求道:“孩子,你不哭,那就唱首歌吧!”孩子终于张开了嘴巴,歌声在空荡荡的恢复室里回荡,但那歌声比哭声更让人心碎。已经上了年纪的李聪在复述这件往事时,还禁不住哭出声来。 经过两年左右的治疗,李翔基本痊愈了。虽然这期间他坚持每天看两小时的书,但重返校园还是有困难,因为他的十指已经被切除。在李翔的要求下,他的虎口被切开,他要练习拿笔。 李翔最终回到了学校,并直接升入初三。聪明的他不但跟上了学习进程,还一直把在班级中领先的成绩保持到了高三,最终考上了四川大学。“拿到通知书时,李翔突然痛哭起来,哭了足足有半个多小时,把他妈给吓坏了!”李聪看着儿子,笑得很温柔。 李翔说:“刚进大学的时候,同学们看到我的脸和手,都有点害怕。”但凭着热情的性格和在足球场上高超的技术,他很快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 幸存者之三·与大学擦肩 她总把自己关进房 “我终身不嫁!”时常对父母大吼大叫的她,却是最“漂亮”的幸存者,因为她有着一副完好无损的面容。 记者来到胡萍家中,她正好在家。但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说什么也不肯出来。父亲胡好贤介绍说:“她从不见生人的,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她也是不出来见客。” 胡好贤拿出了一些胡萍烧伤后的照片,照片上的胡萍面容完好无损,只是十指变得残缺不齐,后脑勺一根头发也没有。胡好贤说:“当时她用双手捂住了脸,脸保住了,双手却全废了,为了给双手植皮,她的大腿已经伤痕累累。”经历了近10年的治疗与锻炼,现在胡萍的双手已经能够拿起较轻的物品,但一旦划破,伤口就无法愈合,必须住院治疗。 现在,22岁的胡萍是克拉玛依一个保健站的收费员,但按照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她自己的成绩,她完全有机会成为一名大学生。胡好贤拿出了一张“新疆医科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忆了胡萍没有上成大学的经过。 2000年9月,胡好贤和女儿胡萍拿着新疆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到了乌鲁木齐。就在前往医科大学的班车上,意外发生了,胡萍全身哆嗦,脸色发白,还不停呕吐。等车子到达医科大学,胡好贤马上把胡萍扶进了传达室。胡萍改变了主意:“爸!我怕,我不上了。”胡好贤知道,自从女儿烧伤后,一看到血就呕吐,一见到医生就害怕,到医科大学上学更是难为孩子了。于是父女俩又回到了克拉玛依。 次年,胡好贤害怕孩子在家里憋坏了,就让她到保健站上班。已经3年多过去了,但胡萍在单位里却总是沉默寡言,不愿意与同事说话。回到家里,也是一般不肯说话,总喜欢把自己关在屋里。“她都22岁啦!这样下去,找个婆家也难啊!”胡好贤的老伴叹气道。 胡好贤看了看女儿的房间,接着压低声音说道:“现在她的脾气越来越大了,我和她妈都得躲着她。”63岁的胡好贤说到女儿的未来,禁不住老泪纵横。老伴也轻轻地擦拭起眼泪,老两口不知道为此已经哭过了多少回。 幸存者之四·长年整形 哥哥有张平常的脸 5岁的杨望(化名)从小一直和来自克拉玛依的父母生活在北京,因为在北京某家整形医院里,躺着在克拉玛依大火中受伤、比他整整年长12岁的亲哥哥。杨望只见过毁容后的哥哥,所以在他脑海中根本没有长相可怕和火灾的概念。 在北京近西山的某整形医院,几乎每天都可以看见这样一对母子出入,年近40岁的母亲,牵着活蹦乱跳的5岁儿子。这个5岁的小家伙,叫杨望,是这家整形医院里人见人爱的小天使。 记者第一次见到杨望,是在南楼某层唇裂整形中心主治医师办公室里,小家伙正爬在凳子上给值班的医生、护士唱歌,小学六年级作文《心碎:克拉玛依大火十年祭作文》。 记者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个叫杨能(化名)的19岁小伙,10年前,他在克拉玛依火灾中被烧成了重残。这些年,他一直都在这家医院看病。只是,在事先的电话中,杨能和他的父亲拒绝了记者采访的请求,而此时,病床上也未见父子俩。 “他是杨能的弟弟。”值班护士对前来询问的记者说。这家整形医院非常大,但杨望对这里熟悉得很,不时有路过的医生喊着“望望”,在他的小脑袋上摸一把。记者问杨望:“你为什么是北京人啊?”小家伙答道:“我在北京出生,我住在北京,当然是啊!” 在医院的食堂,记者看到了杨望和杨能的妈妈朱秀兰(化名),一见妈妈,杨望一头钻进了母亲的怀里。朱秀兰告诉记者,杨望出生在北京,比杨能小12岁。从1995年开始,杨能就来到这家指定的医院看病,为了照顾儿子,他们夫妻俩也来到北京,在离医院不远的地方租了间房子。这些年来,他们只回去过两次。 朱秀兰似乎并不愿意过多提到大儿子杨能受伤的经过,只是简单地告诉记者,杨能全身超过90%的面积烧伤,受伤第一年里做过30多次手术,说这些话时,眼泪不停地流出。 “因为政策允许,1999年我们在北京生了望望,望望的出生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希望。”朱秀兰告诉记者,望望只见过毁容后的哥哥,所以在他脑海中根本没有长相可怕和火灾的概念,全家人也都极不愿意在他的面前多谈火灾的事。杨望只回过一次克拉玛依,所以没有什么印象。 “我们马上要回克拉玛依了,我现在更担心的是望望能不能适应家乡的生活。”朱秀兰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那儿开始控制来北京看病的人数了,等能能春节最后一次手术做好,我们就回去,下次什么时候来,我们也不知道。望望又不是北京户口,我们也没有钱让他在北京借读。虽然他爸很希望小家伙能在北京上小学,医院里的医生也答应尽量找关系,但我知道,这不可能。” 幸存者担忧 与亡者相比,幸存者有幸与不幸 通过对这4个幸存者家庭的个案采访和对数十户不愿透露姓名的幸存者的综合采访,记者仍然感受到他们所共同拥有的两大担忧,当地相关部门对此不置可否。 外出治病开始限制名额 记者了解到,火灾发生后,相关部门对受伤者许诺承担终身治疗费。于是,从1995年开始,大多数的受伤者都在北京近西山的某个大型整形医院进行治疗。 原先,一切治疗费用都是由相关部门与北京医院直接结算,无需受伤者承担,也不用个人先垫付。 可是在采访中,很多人向记者反映,从去年开始,去外省市看病的名额开始限制。限制的原因是,希望能够把北京的医生请到克拉玛依来治病,这样在开销总量上可以下降。限制的方式,是将医疗费采用个人垫付的形式,什么时候报销和能报多少至今并未有明确说法。 而据记者在北京某整形医院实际了解的情况是,前几年,在该院治疗的克拉玛依大火受伤者还有30多名,目前只有4人,其中1人还未住院治疗。 受伤学生大多已到婚嫁时 现在,那些受伤者有的已经医治好了身上的伤口,但多数当年的受伤者仍不得不独自舔舐受伤的心灵。 由于当年受伤的多数是些孩子,现在孩子已经长大,眼前的婚姻问题成了他们面前最大的坎。即使有几个幸运者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另一半,他们要面对的问题仍然很多。 李江,在当年火灾中受过伤,但聪明能干的他赢得了一位女孩的芳心,对方没有计较他的相貌,他们的恋爱关系整整保持了两年多。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但女方的父母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现在李江谁也不想见,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内。 据了解,这批在当年受伤的孩子中有一个在去年结婚了,但婚后生活并不和睦,目前两人正在闹离婚。 从两大灾难看中国人的道德。 1994年12月8日傍晚,新疆的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举行「两基」教育汇报演出,不幸的在现场发生大火,造成325人死亡,136人烧伤。灾后鉴定报告里显示,死者中有288人是学生,其中独生子女占98%。 据医生鉴定,死难者中有近百名孩子是被人挤死或踩死的。 在许多孩子弱小的尸体上,有成年男人的大皮鞋印,也有成年女人细若尖刃的鞋跟所踩下的血洞。还有目击者声称,一个被踩破肚皮的小男孩,当卡车运往殡仪馆时,肠子还拖在地上...... 肇事原因是由于舞台纱幕距离舞台光柱灯只有23公分,不符合安全要求。而纱幕被上千度的高温烤燃,酿成大火。但面积如此广大友谊馆,竟然仅有一个出口,其余信道全被防盗栅栏和卷闸门封死。 当时在友谊馆参加活动的,有该市15所学校的中小学生,以及教职员工796人;另外还有自治区教委「两基」教育验收团的25人,和克拉玛依市20多名副处以上的官员。 在如此巨大的灾难中,和孩子们同场遇险的克拉玛依市20几位大小官员,竟「奇迹」似地无一人伤亡。而且当时他们都坐在最前排,离火源最近,而离唯一的逃生门最远,然而他们大多数人却最先逃出,出来后一个个也还都衣冠楚楚。 据一名被老师举上窗台逃生的五年级男生回忆,当他上完洗手间,回到剧场时,场内已是另一番情景:我抬头一看舞台,无数的火花往下掉,一个领导模样的大人,拿著话筒喊:『不要乱、不要动,让爷爷叔叔们先走!』」 另一位在火灾中带出12名学生,自己五年级的儿子却葬身火窟的舞蹈教师说:「当时市教委的一位领导,举著话筒喊:『孩子们,都别动,让领导们先走......』」 在场的最高长官、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方天*,从塞满孩子的唯一出口离开后,一头钻进小轿车直奔医院,中间经过消防队也不下车报案,他很不幸,被火星烧焦了几荆白发。 市教委一名党委副书记况*,凭借著对地形的熟悉钻进了厕所,又凭著成年人的力气,把原本可塞三十人以上的厕所反锁顶上,任凭孩子们哭喊也绝不开门;事后还骄傲的告诉记者,自己的逃生知识有多丰富。 另外还有十多名市局领导,没人出面维持秩序,没人向被大火包围的孩子们伸出援手。最后,领导依旧领导,很多学生却学不到生了。。。。。。。。。。。。。。。。。。 1914年四月十日晚上,世上最大的邮轮「泰坦尼克号」(Titanic),满载二千二百零七名搭客,由英国首航前往美国的纽约。 泰坦尼克号被誉为「不沉的方舟」,救生艇当然不会太多。不料启航后四天,就在大西洋的黑夜里误碰冰山。当时建造该船的工程师也在船上,经他详细的检查后,失望的告诉船长,船舱损毁严重,不久船将下沉。由于船上人多而救生艇不足,登时秩序大乱。 这时一位乘客约翰.侯伯牧师(Rev. John Harper),应邀到美国芝加哥慕迪教会(Moody Memorial Church)布道。他眼见这紧急情况,就呼吁全船的基督徒到甲板集合。当时有几十位基督徒陆续前来,大家手拉手围成一圈,侯伯牧师庄严的宣告说: 「弟兄姊妹们,我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我们已相信了耶稣,有了永生的盼望,不用惧怕;不过,船上还有不少未信的人,他们还未得救,若此刻失去生命,必永远沉沦灭亡,倘若我们现在不跟他们争用逃生设备,让未信者有更多人获救,以后他们仍有机会听闻福音,相信耶稣得永生。」 那一群基督徒听后,大受感动,产生了一致的响应,他们继续手牵手,一同唱著圣诗「更加与主接近,更加接近」,庄严的诗歌感动了船上的其它乘客,大家秩序井然的接受船上工作人员安排,让妇女儿童先登上救生艇。 乐队领班亨利.哈特利和其它的乐手,也穿著燕尾服走上甲板,为这群基督徒伴奏。在圣诗「更加与主接近,更加接近」的歌声中,锅炉爆炸、电力中断、船身断为两截,直到海水把这些基督徒与乐师的生命和歌声,一起带进大西洋底。 。。。。。。。。。。。。。。。。。。。侯伯牧师掉到海里时,抓住了一块浮木,在海面上漂流时,碰到另一个什么也没抓到的年轻人。牧师问青年人:「年轻人,您得救没有?」青年回答道:「没有。」 一个海浪把他们分开了。数分钟后,他们又靠近了,牧师再问他:「您与神和好没有?」他还是回答:「没有!」一个海浪又把他们分开。 最后一次,他们再靠近时,在海中时间久了,青年已经疲倦了,想放弃挣扎时。牧师却告诉年轻人:「年轻人,耶稣要救你!」说著他就把手中的木板,送给那个年轻人,自己沉入海中。 天亮之前,赶来救援的船只捞起了许多尸体,只有六位不在救生艇上的乘客生还,这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那位年轻人一到纽约,立刻赶到芝加哥慕迪教会,向大家见证: 「侯伯牧师原本今天要站在这里,向各位说话;但却因为我的缘故,他做了一次『不一样的选择』。我因此也认识了他所认识的那位神,从今以后,我也要继续侯伯牧师他『不一样的选择』。」 几天以后,在侯伯牧师的家乡,英国的格拉斯哥,也举行了一场追思仪式,当场也有一千多人站起来,像在芝加哥那里的几千位听众一样,宣示要继续侯伯牧师那「不一样的选择」。 。。。。。。。。。。。。。。。。 泰坦尼克号这一轰动全球的沉船事件,造成1502死亡,仅有705人获救。当这些生还者到达纽约后,亲眼目睹沉船上那一群基督徒的见证,生命有了不一样的选择。而生还者多是妇女儿童,也安慰了英美两国人民的伤痛 。 67岁的头等舱乘客、全球最大的美斯百货公司创办人斯特劳斯,别人劝他:「保证不会有人会反对像您这样大年纪的人上救生艇」时,这位老人毫不犹豫地回答:「在还有女人没上救生艇之前,我绝不会上。」 世界著名的银行世家大亨古根海姆,穿上了最华丽的晚礼服说:「我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他给太太留下的纸条写著:「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生,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这些死难的男性乘客中,还有亿万富翁阿斯德、资深报人斯特德,炮兵少校巴特,著名工程师罗布尔等,他们都呼应侯伯牧师,把自己在救生艇里的位置让出来,给那些来自欧洲,脚穿木鞋、头戴方巾、目不识丁、身无分文的农家妇女。 这些知名的、受过教育的、有创造性的男人,和那些没有接受过教育、对世界极少贡献的农妇相比,到底谁更应该上救生艇?谁对这个世界更有价值?但这是英国人、这是美国人,他们因信仰有了「不一样的选择」 。 另外像消防员法尔曼.卡维尔,感到自己可能离开早了点,又回到四号锅炉室,看看还有没有其它的锅炉工困在那里。 被分配到救生艇做划浆员的锅炉工亨明,把这个机会给了别人,自己留在甲板上,到最后的时刻还在放卸帆布小艇。 信号员罗恩一直在甲板上发射信号弹,摇动摩斯信号灯,不管看起来是多么没有希望。而报务员菲利普斯和布赖德,在报务室坚守到最后一分钟,即使船长史密斯告诉他们可以弃船了,他们仍然不走,继续敲击键盘,敲击著生命终结的秒数,发送电讯和最后的希望。 。。。。。。。。。。。。。。。。。。。。 「泰坦尼克号事件」,发生在20世纪初,英国要往美国的大西洋上。「新疆大火事件」,发生在20世纪末,中国边境上的一个城市。 泰坦尼克号有生还者,新疆大火里也有生还者,但从生还者的口中,我们却听到了「不一样的故事」。 在如此巨大的灾难中,和孩子们同场遇险的克拉玛依市20几位大小官员,竟「奇迹」似地无一人伤亡。而且当时他们都坐在最前排,离火源最近,而离唯一的逃生门最远,然而他们大多数人却最先逃出,出来后一个个也还都衣冠楚楚。 据一名被老师举上窗台逃生的五年级男生回忆,当他上完洗手间,回到剧场时,场内已是另一番情景:我抬头一看舞台,无数的火花往下掉,一个领导模样的大人,拿著话筒喊:『不要乱、不要动,让爷爷叔叔们先走!』」 另一位在火灾中带出12名学生,自己五年级的儿子却葬身火窟的舞蹈教师说:「当时市教委的一位领导,举著话筒喊:『孩子们,都别动,让领导们先走......』」 在场的最高长官、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方天*,从塞满孩子的唯一出口离开后,一头钻进小轿车直奔医院,中间经过消防队也不下车报案,他很不幸,被火星烧焦了几荆白发。 市教委一名党委副书记况*,凭借著对地形的熟悉钻进了厕所,又凭著成年人的力气,把原本可塞三十人以上的厕所反锁顶上,任凭孩子们哭喊也绝不开门;事后还骄傲的告诉记者,自己的逃生知识有多丰富.......................... 心碎:克拉玛依大火十年祭作文800字

6、环球剧院是什么时候烧毁的?

1613年6月29日,国王剧团将上演莎士比亚和约翰·弗莱彻合作的新剧《一切属实》,即现在的《亨利八世》。在第一幕接近尾声的时候,一门支柱炮响了起来。在闷烧了一段时间后,屋顶着火了,不到一个小时剧院就被烧为平地,奇迹般地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重伤。然而,可能有一个伤亡,那就是莎士比亚的职业生涯。

虽然只有49岁,但莎士比亚是世界上第二年长的著名剧作家。当莎士比亚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时——1590年,我们死了。罗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和托马斯·基德(Thomas Kyd)已经去世了大约20年,他们都比莎士比亚年长几岁。伦敦的环境并不是最健康最安全的。

1613年没有火灾保险,所以股东们为全球的重建掏腰包。莎士比亚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自1611年的《暴风雨》之后,他再没有写过一部独角戏。从那时起,两位贵族亲戚,《卡德尼奥》和《一切都是真的》都是与约翰·弗莱彻合著的,他被培养成剧团的“普通诗人”。莎士比亚三个弟弟中的最后一个理查于今年2月去世。也许他把这一切看作是退休的时候到了。

地球在1614年重建了瓦屋顶。1642年,清教议会下令将其拆除。

乔治·查普曼(1559-1634)在1613年还在写作,但在莎士比亚之后才开始他的写作生涯。安东尼·芒迪(Anthony Munday, 1550-1663)是莎士比亚开始创作时唯一一位活跃的著名剧作家,但他的最后一部戏剧创作于1610年。

和莎士比亚所有的戏剧一样,两个贵族亲戚的确切时间也无法确定。有人认为它要晚到1614年。如果是真的,莎士比亚的职业生涯并没有随着全球大火而结束。

7、亨利·摩根的生平经历

亨利·摩根(Henry Morgan)是早期海盗,1688年就死去了。
亨利·摩根最值得谈论的一点,是他典型的亦官亦盗身份。现在来看看他怎么凭着勇气、智慧和残忍,或许再加上运气,从一个普通海贼变成海盗之王、将军、总督的。
亨利·摩根1635年出生在威尔士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庄园。
1655年,英国海军从西班牙人手里夺得加勒比海的牙买加岛,那时亨利·摩根是英军一兵,他结识了岛上的小偷、骗子、逃奴、杀人犯。这些人纠集成很多帮派的海盗。为了抗击西班牙人,英国海军需要他们。 哥伦布1494年第一次航行加勒比海面,看见牙买加岛的时候,这么描写:“映入眼睛的最美好的岛屿,山脉连绵,陆地好像触到了天空。”岛上的蓝山主峰高2200多米,后来出产闻名世界的蓝山咖啡。植被丰富,溪涧奔流,是热带动物的天堂。
不过英国人踏上牙买加的最初立脚点远没有这么美,而是岛的东南海岸的一小块荒芜不毛之地,和岛上其他部分相对隔绝,便于防备陆地上的西班牙人的进攻。
英国人在此建立了要塞,名叫皇家港。短短几年的工夫,皇家港就变成了加勒比海的贸易中心,旺盛地生长起一块风纪废弛、臭名昭着的世俗乐土,号称“地球上最邪恶之城”。据说那年头要找一个比皇家港更叫人厌恶的藏污纳垢之所,是不容易的。
在英国人统治下,它是牙买加的首都,也是海盗的天国。
海盗们怀揣英国政府的抢劫特许状,四出攻击西班牙人的商船和居民点,然后到皇家港来放纵挥霍。根据当时的记载,皇家港的罗姆酒简直就是满街流淌,喝死的大有人在。妓女游荡,惟一任务就是帮助水手们与他们兜里的钱说拜拜。 在接下去继续讲亨利·摩根的故事之前,应该交代一下皇家港的结局。
1692年,一场大地震把皇家港的三分之二推进了大海,不久后又发生火灾,皇家港从此一蹶不振。电影《加勒比海盗》的故事就发生在皇家港。如果影片遵循历史的时间表,那么它的故事应该是发生在1692年之前。皇家港遭灾后,人们跑到港湾另一边的陆地上去建立城市,就是今天的金斯敦。
我们在很多拉美歌曲里都能听到对金斯敦的歌颂和眷恋,它曾是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今天仍名列世界第七大天然良港。皇家港现在是个低调的渔村,它周围还立着当年的要塞,吹着海风。遗憾的是,今天的金斯敦仍然有着犯罪渊薮、腐败天堂的名声。 1663年,亨利·摩根带人前往中美洲大陆去袭击西班牙人的地盘,掠夺了大量财宝。
1665年,他返回皇家港,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叔叔爱德华·摩根当上了加勒比英军指挥官。他与爱德华·摩根的女儿结婚。叔父死后,他被任命为皇家港的准军事部队的司令官。
到了1668年,摩根已经成为英国海军中将,掌管着一支由15艘船和900多船员组成的舰队。与此同时,海盗们推举他当牙买加海盗总头目曼斯菲尔德的继承者。这一来,摩根既是高级英国军官,又是海盗统领,西班牙人灾星临头。
那一年,摩根袭击了古巴,又袭击了巴拿马。那座巴拿马的城市很大,防守严密,很多有经验的海盗都认为要攻破它是不可能的。摩根使用独木舟,夜间悄悄潜入港口,突破了前两道防线,然后被第三道强有力的防线挡住了。他想出了一个险恶的主意,用被俘虏的牧师和修女作为军队的挡箭牌,趁笃信天主教的敌人慌乱之际,拿下了这座重镇。亨利·摩根名声大噪,被称作“可怕的人”(The Terrible)。 一年以后,摩根进行了另一次远征,率领八艘船650名水手袭击了委内瑞拉湾沿岸的两个城市。他们发现回程已被西班牙军队封锁了,海湾的岸上架着大炮,还有三艘巨大的战舰横在海峡外面。
摩根命人趁西班牙人不备时,用装上炸药的小船炸沉了两艘敌舰。另一艘敌舰也被海盗们掠获了。他又派人佯装登陆,使西班牙人误以为海盗们打算在陆地上交锋,所以调转了炮头。当天夜晚,摩根在暮色的掩护中,率领船队悄悄离开了海湾。
这次作战后,摩根确立了海盗之王的地位。 1670年1月,36艘船2000名海盗响应摩根的召唤集结起来,向巴拿马进发。西班牙人奋力抵抗,损失惨重。海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们劫掠了200万英镑。
但是,此时英国已与西班牙签署了停战协议,英国占了上风,亨利·摩根因为破坏了安定团结局面而奉召回国,被打入了地牢。
国王查理二世赦免了他,并于1673年为他封爵,任命他当牙买加副总督,让他帮助政府铲除海盗。在后来的15年里,亨利·摩根忠实地执行国王的命令,一直到1688年他去世。

8、各位大侠,请教一下1987年11月3日世界(含中国)发生过什么事情(事无巨细,照单全收)?谢谢大家了!

1987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向中国专家袁隆平颁发了1987年科学奖,以表彰他在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
1987年11月3日 文学家梁实秋逝世.

9、《黑执事》中有哪些是真实的历史?

这个有很多是真实的历史,下面具体介绍几个:

1、开膛手杰克

事件的始末是1888年8月7日到11月9日间,伦敦东区的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带至少五名妓女连续被人以残忍说段杀害。凶手多次写信至相关单位挑衅,却始终未落入法网。其大胆的犯案手法,又经媒体一再渲染而引起当时英国社会的恐慌。至今他依然是欧美文化中最恶名昭彰的杀手之一;

2、厄运蓝宝石----希望

现存于世的深蓝色钻石中有几颗绝世佳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希望”。听到这个名字,你可能觉得这块寓意吉祥的钻石应该能给主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和好运,事实上,这块美得出奇的宝石在3个世纪里带给主人的却是厄运乃至死亡;

3、浮士德

大多数人可能都对德国作家歌德的名著《浮士德》有所耳闻,其实早在歌德以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剧作家克里斯托夫.马洛就已经根据这一传说创作了他的代表作《浮士德博士》,从这一点上来看其故事的框架还是勉强能和英国扯上一点关系的;

(9)亨利八世火灾扩展资料:

电视动画《黑执事》改编自由日本枢梁创作的同名漫画,是电视动画《黑执事》的第1期作品。于2008年10月2日开始在MBS、TBS系列全10局播放,全25话。

《黑执事》(英文:Black Butler,又译《黑管家》)是日本漫画家枢梁在《月刊GFantasy》2006年10月号开始连载的漫画。漫画仍在连载中,每月18日连载一话,漫画单行本发行了21卷,累计销量已突破1500万册。

参考资料:黑执事-网络

10、有媒体称“全人类痛哭!巴黎圣母院猛烈着火!”你怎么看?

巴黎圣母院不仅仅是法国的代表性建筑更是全人类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不仅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价值,见证了法国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还是一件精美无比的艺术品,它里面的绘画、雕塑以及文物都美的无与伦比,它也是全世界人所向往的旅游景点,这样珍贵的文化、宗教遗产着火被焚毁确实是令全人类无法接受和难过的事情。

1、巴黎圣母院的建筑之美无与伦比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巴黎圣母院是有着800年的历史的教堂,而且在800年当中由各任主教不断完善修葺,外部非常宏伟壮丽,内部更是相当精美无比,各种壁画,彩绘和雕塑栩栩如生,凝聚了人类建筑工艺和水平的精华,也是法国建筑届的最杰出代表建筑之一。

2、巴黎圣母院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他既是历史也是史诗。

巴黎圣母院见证了法国历史的变更和替换,它也是很多天主教徒心中的圣地之一。它的历史也是法国历史的一部分,更是法国历代君主更替的见证者,在巴黎圣母院中发生了很多的著名历史事件,如:亨利六世被加冕为法国国王,拿破仑一世的加冕,圣女贞德的册封等,它之中还存放了具有极其珍贵历史价值的文物,如耶稣受难的荆棘王冠和大钟等。

3、巴黎圣母院是人类心中的圣地,是人类向往和敬仰的地方。

极其富丽堂皇和宏伟壮丽的巴黎圣母院既是全世界人类敬仰的艺术杰作,也是巴黎旅游的必去景点,还是天主教教徒心中的圣地,这样一个极具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建筑瑰宝被大火吞噬,确实是全人类的悲哀。

你认为巴黎圣母院的火灾会给这座教堂带来什么影响?

与亨利八世火灾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