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冰雹意境

冰雹意境

发布时间:2021-07-09 12:30:29

1、雪代表什么意思,要详细!

拼 音【 xuě】

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白|~亮。

3.姓。

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耻|~恨|昭~|洗~。

笔画

组词:冰雪、雪乡、雪花、雪白、扫雪、雪山、雪人

(1)冰雹意境扩展资料

1、鹅毛大雪 [ é máo dà xuě ]

【解释】: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自】: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2、程门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

【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语法】:偏正式;则谓语;比喻尊师重教

2、对你对风霜雨雪云雾雷电等自然现象有过仔细观查和思考

夏天,在高山地区,天空里经常有许多过冷水滴围绕着结晶核冻结,形成了一种白色的没有光泽的圆团形颗粒,气象学上把这种东西叫做霰,许多地方口语称它为米雪或雪霰。霰的直径一般在0.3到2.5毫米之间,性质松脆,很容易压碎。霰不属于雪的范畴,但它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
冰粒和冰雹 夏天,在北方平原地区,常常会遇到另外两种大气固态降水,这就是冰粒和雹。冰粒和雹是比较大的能够流淌的水滴围绕着凝结核一层又一层地冻结而形成的半透明的冰珠。气象学上把粒径不超过5毫米的叫做冰粒,把粒径超过5毫米的叫做冰雹。冰雹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据记载,世界上最大的冰雹,比拳头还大,直径超过十厘米,重量超过一公斤。霜、雨淞和雾淞,除了大气固态降水之外,地面上还经常出现另一种所渭“地表生长型”的固态降水,这就是霜、雨淞和雾淞。这些固态降水,虽不属于大气固态降水,仅仅是水汽在地表凝华结晶和冻结而形成的。但这些固态降水,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影响较大。霜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它经常让农业减产。为了避免霜害,人们付出了艰巨的劳动。雨淞和雾淞对人类也并不是很友好的,它们一般在高山地带出现。在过冷 天气里,微小的雨滴或雾滴碰到剧烈冷却的物体表面时,便在上面形成雨淞和雾淞。这类固态降水的强度和规模,有时是非常惊人的,往往在一二天之内,物体迎风面上能聚结上一层一米多厚的冰壳,景色十分神异,好象童话里的意境。

3、仿写句子这种境界,既什么,又什么,既什么,又什么,

既(拼音:jì),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本意即吃完饭,引申为尽、完。由尽、完虚化为表示已经,用作副词;也作连词,表示推论因果关系。在与“又”、“且”、“也”连用时,表示同时存在两种情况。

1、这种境界,既崇高,又贴心,既高风亮节,又如沐春风。

2、这种境界,既使人沉醉,又叫人豁然,既令人仰望,又抚慰人心。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

4、这种境界,既虚幻,又真实,既遥不可及,又近在咫尺。

5、这种境界,既使人沉浸,又叫人开朗,既愿苦苦追寻,又想停下深思。

4、雪莱的意境很美的诗有什么?

雪莱:英国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伊斯兰起义》、著名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诗歌《致云雀》《西风颂》(“要是冬天来了,西风呵,春日还会远吗?”)

5、是个女孩,姓夏。想让你帮忙想个诗意但不俗气的好听的名字。谢谢

夏洎(jì)

6、伊林的简介

米·伊林(Илья Яковлевич Маршак,笔名М.Ильин,1896~1953)
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的著名苏联作家。他诞生于乌克兰。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观察天空和星象。这一切,为他日后用文艺的手法,诗一般的意境、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1914年中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获得金质奖章。从1924年起,他还在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创作科学文艺性短文。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艺学院。1927年创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喜爱,在之后的30多年中,他为青少年创作了《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著作,在普及科学知识、鼓舞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953年11月15日,在莫斯科逝世,终年58岁。
米·伊林的作品作为优秀科普作品的典范,对我国科普创作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老一辈的科普作家和50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都从伊林的作品中受到教益。
伊林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用文艺的笔调,用生动的比喻,用典型的事例,用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他的作品活泼而又逻辑严谨,趣味是从知识本身中挖掘出来的而不是外加的噱头,材料丰富而不枝蔓。这些都是伊林作品从写作技巧上来看的优点和特点。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曾在《人民日报》上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这样16个字来概括伊林作品的写作特点。
伊林的具有代表性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不夜天》、《黑白》、《几点钟》、《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二、三部)、《书的故事》。
《十万个为什么》已使无数中国青少年迈进知识大门,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问题,进行有启发性的解释。“十万个为什么”这个现在已经被国内广为采用的书名,最初是由伊林取自英国作家卢.吉卜林的一句话:“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当时的《十万个为什么》仅5万字,那是一本“在屋子里边走边写的书”。他会把简单的问题想得津津有味,讲得津津有味。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伊林作品的具体内容:
它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是谁发明细瓷器的?有没有硬的液体?穿三件衬衣暖,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为什么水不会燃烧?伊林用浅显易懂却又富有启发性的道理,娓娓动听地向读者进行解释。
这么多互不相干的内容,初看上去好像万花筒,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及其解释都是多种多样的材料,全部服从一个经过严密思考的计划。让我们来看看《碗柜》那一章的结构吧。这里排列着厨房里面的瓦罐的亲属们——茶杯、茶碟、茶壶和细瓷的有柄大杯子,那里还有别的东西——玻璃器。关于瓷器和玻璃器的故事里包含许多内容:制造瓷器的秘密,制造“坚硬”的液体——玻璃和玻璃器的方法,以及玻璃的特性。这是一篇首尾相连的故事,它的主人公是瓷器和玻璃;说得确切一些,是每只碗、碟子、玻璃杯和花瓶里所包含的人类劳动的故事。其中讲到瓷器和玻璃两大生产部门的历史,讲到复杂的工艺学,也讲到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内容和形式是和谐统一的。它有的是短篇小说,有的是生产部门参观记,有的是科学成就的通俗讲解。读者就这样兴趣盎然地跟着作者的笔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站在他家的水龙头前,他开始想水。为什么水能灭火?伊林的一位熟人说,因为水又湿又冷。伊林说,煤油也又湿又冷,你试试用煤油来灭火吧。同样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用水来洗涤?难道仅仅因为水是液体吗,你把衣服放在水里,看它能不能自己变干净?
我们为什么要喝水?成人的身体里有四分之三是水,这水是从哪里来的?人就像一块雨中的海绵,所有的孔洞都渗透了水,只要挤一挤就能出得来。但是,如果挤掉了所有的水分,人肯定就是动物里最难看的一个,因为他死了,而且成了木乃伊。
然后跟着伊林走到他家的炉子旁,开始想火。炉子烧着以后,劈柴到哪里去了?如果说烧掉了,那应该算你看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出来的。炉子里火旺的时候,为什么呼呼直响?“火旺呗。”这是一个思想懒汉的声音,伊林告诉我们那是“跑动的空气”。其实人就是一个“炉子”。伊林给我们出了个谜语:“炉子烧着了,却没有火焰;空气从哪里进去,烟就从哪里出来。”这是什么?谜底就是“人”。在我们这个炉子里燃烧的劈柴就是食物,因为不停地吃东西,所以我们的身体才一直是热的。如果一个人手凉了,脚凉了,后背凉了,心也凉了,什么东西都凉了,那他肯定是个死人。
伊林家的东西真不简单。他家的餐桌,让他想了许多。他家的厨房,又让他想了许多。他家的碗柜和衣柜,也让他想了许多。把简单的事情想得如此有趣。 伊林在他们家里走了20多步,就写了一本小书,然后告诉我们,这是一本导游书,是写给那些愿意在家里作一次旅行的人的。
伊林搞科普,不给你讲生活常识,而是以散文的笔调讲很哲学的道理,讲很哲学的人。
《人怎样变成巨人》一本书,以社会发展史作为背景,来叙述科学发展的历史 。第一部,从人类的起源、古猿变成人说起,讲人类在原始社会里怎样逐渐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同时也改造了自己,最后讲到科学在初期奴隶社会里的萌芽。第二部,是伊林和谢加尔合写的。它叙述科学在奴隶社会里发展的故事,以整个奴隶社会的历史作为背景,阐述新的科学思想跟旧的传统观念的斗争,唯物主义跟唯心主义的斗争,最后说到奴隶社会的崩溃。

7、求一组WOW有点诗意的公会会阶 公会名称是 《风雪忆前尘》谢谢各位~

暴风雪 大冰雹 雨夹雪 毛毛雪等等...哈哈,娱乐的,仅供参考

8、下雪是什么样的

你肯定是南方人了,建议你来北方尤其是东北看看,亲自体验一下冰雪的感觉。只是用语言描述太苍白。

9、例句: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仿写句子)

顿时雨点像水晶珠子一样,带着夜的冷,带着水的清爽洒向,香气浓郁的玫瑰园。

与冰雹意境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