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南宋到元水灾旱灾

南宋到元水灾旱灾

发布时间:2021-07-09 15:02:35

1、元灭南宋时四川沦陷的过程

钓鱼城之战,或称钓鱼城保卫战,或称合州之战。是指南宋与蒙古发生于1259年的战争。
1239年,彭大雅任四川制置副使期间,命甘闰初筑钓鱼城,其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采纳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于1243年复筑钓鱼城,屯兵积粮,抗击北侵的蒙古大军,并作为保卫重庆的屏障。当时蒙古建国后正横扫欧亚大陆,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进攻鄂州、察塔儿进攻两淮及兀良哈台进攻云南,自己则领兵往四川。1259年2月,蒙哥大汗亲自率领4万军队到钓鱼城下,蒙哥派降人前去招降,宋知合州王坚严辞拒绝并杀了使者,蒙哥开始进攻钓鱼城,然而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大将汪德臣战死,蒙哥更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蒙古军因此撤退。直至1279年,在守将王立带领下钓鱼城军民投降,正式结束钓鱼城之战36年抵抗历史。

2、南宋灭亡,被迁至元大都软禁的皇族,每天饮食是怎样的?

南宋覆灭后,被软禁的旧皇族的饮食和蒙古族的饮食差不多,肉食主要以羊肉为主,蔬菜主要以茄子为主。

当时,南宋的谢太后和宋恭帝等人被送到元大都寓居,元朝给他们每个月提供差不多一万石的粮食,每天提供六千斤的羊肉。根据史书记载,高丽贵族出使元大都时,也是每天给他们提供五斤羊肉。在元朝的南部地区,羊肉也是作为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由于元朝时期的羊肉消耗量很大,元朝政府也颁发了很多法令来确保羊群的繁殖。公元1272年下发的法令明确提出不许宰杀羔羊,违反法令者必定重罚。到了公元1291年,再次下发法令重申禁止宰杀羔羊,凡是宰杀羔羊拿去煮的人,都要没收他的所有羔羊并且杖打十七下。到了公元1293年,又下发法令规定禁止宰杀母羊。

因为元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王朝,当时西方文化流入东方,也带来了农业方面的产品和技术,使得元朝时期的蔬菜种类很丰富多样。当时南北方都有的蔬菜有茄子、冬瓜、芥菜、萝卜、黄瓜、瓠、菠稜、韭菜、莴苣、菘等等。

茄子是当时最常见的蔬菜,紫茄子的分布十分广泛,白茄子和青茄子在南方比较少见,多见于中原地区。菠菜是唐朝从尼泊尔传入的,到了元朝已经遍布南北各地。萝卜也得到普遍种植。韭菜的培植也是有了很大突破,冬季把韭菜的根藏在地下室里,用马粪栽培,会长出尺许的苗,因为见不到阳光,韭菜的叶子很黄很嫩,所以称作“韭黄”。

3、宋朝都出现过哪些自然灾害?

一、宋朝的自然灾害   据邓云特统计,“两宋灾害频度之密,盖与唐代相若,而其强度与广度则更过之。”这里首先要 排除一点,即宋朝因印刷术发明后,各种官私著述大幅增加而导致对灾害的记述也同时大幅增多的人 为因素。从两宋时期的各项背景来说,邓氏的这一结论是可靠的。葛金芳先生在总结两宋时期的经济 波动规律时,对造成波动的诸种因素作了几点归纳。其中,造成灾荒的因素有:战乱波及地区的人户 减耗、财产损失以及水利工程的破坏,因森林砍伐、垦殖过度、生态环境失调而导致的农业生产条件 的恶化和水旱灾害频率的急剧升高,专制国家重赋繁役对生产者的压榨和私家地主对小农经济的挤迫 等诸多方面。其中,劳动者的普遍贫困化导致社会抗灾能力下降。这些都与这一时期的大的自然人 文背景有关。 1.气候背景。据气候史的研究结果,5000来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五个气候异常期,其中一个 在12世纪上半叶,即北宋末至南宋初。但其危害却要超出这一时期,向上下时段扩展。即两宋大 部分时间的气候多偏于干冷,沙漠扩展。由于气候变得干冷,使得旱灾在两宋时期明显增多。据统 计,从10世纪开始,旱灾数量明显增多,到11世纪上升到每百年21次的水平。由于沙漠的扩展, 北方的自然环境加速向不良化方面转化。加上其他不利因素,使得北方人口不断南迁。如“北宋初 太平兴国年间到北宋后期元丰三年期间的产数年平均增长率,南方为10,24%,北方为8.08>。由于 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北方,南方在全国产数中所占比重由60,9%,上升至65.8%,而北方则由39.1%, 下降至34.2%。”说明北方人口在此期间不断南迁的趋势。 2.战乱影响。自公元8世纪中叶的安史之乱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各个割据政权征战厮乐的主 战场。这场持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混战,导致北方地区生产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频率和负面影响。北宋建立以后,中原地区虽获得了喘息机会,但宋夏、宋辽在西北及北方的长期缠 斗,使北方地区的生产难以完全恢复,导致这一地区自然灾害持续增加。其中,黄河在北宋年间的多 次泛滥,即与此有关。   3.人为破坏。据统计,我国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森林砍伐的高潮时期,第一次为战国至 秦汉时期,每年森林的减少面积在43000-63000亩之间;第二次为唐宋时期,每年森林约减少 45000-81000亩之间;第三次为18至19世纪,每年森林减少约45000亩左右。在这三次砍伐的高潮 时期,以唐宋两朝的森林减少量最高。这种滥砍乱伐现象,必然加剧本已恶化的自然环境,导致灾 害的频繁生成。 4.过度垦殖。宋朝以前,我国人口峰值长期在六七千万上下徘徊。宋朝人口剧增,以崇宁元年 (1102年)为例,当年全国总数为20264307户。按每户5口计算,总数在1亿以上。但这种分布 却是不均衡的,如北方的人口密集度就比南方的要小,“人口密度较高的路基本都集中在东南和四 川。南方人口密集地区,由于人均占有耕地较少,已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少地或无地人口,不少人被 迫向外迁移以寻找新的耕地和就业机会。”南宋时期的户数,嘉定十六年(1223年)为1 267万 户”,。按每户5口计算,人口总数在6千多万以上。由于人口压力不断增大,迫使人们向山区和森林 地区迸发,或进行围湖造田,破坏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形成过度垦殖,导致长江流域灾害增多。 为此,宋朝曾于隆兴、乾道年间(1162-1173年)颁布过禁止围湖及退田还湖令,但迫于人口压力, 开禧年间(1205-1207年),又废除了这一禁令”。 关于宋朝的灾害种类,王德毅先生列举了水灾、早灾、火灾、蝗灾、鼠灾、疫疠、风灾、地震与 山崩、兵灾等十余种。其中,自然灾害占了绝大多数。邓云特总结的8种主要灾害是:水、旱、 雹、风、蝗、饥歉、疫灾、霜雪。其中,饥歉本是灾害的结果,而非一种灾害,也许改做“原因 不明的灾害”比较妥当。据有关统计,两宋时期,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疾疫,以及风、雹、 霜灾等六类主要自然灾害共发生1219次。其中,水灾465次,占38%;旱灾382次,占31%;蝗灾 108次,占9%;地震82次,占7%;疾疫40次,占3甲e;风、雹、霜灾142次,占12%”“。在以上 所列各种灾害中,水灾居第一位,其次为旱灾。这两者就占了整个灾害的69%,无疑是最具危害的 两种灾害,而且主要是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其中,旱灾虽然较水灾要少一些,但旱灾对农 作物的危害程度却比水灾为大。因为水灾过后,只要持续时间不是太长,总能留下一点庄稼,或者可 以补种一些作物,不至于来年绝收。但旱灾往往使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颗粒无收,甚者连人畜饮水都 会发生困难,危害极大。

4、元朝虽只历经90多年,水灾次数为历代之最,为什么直接亡于水灾引发的大起义?

元朝短短90年就覆灭,主要在于元朝统治者起于草原,没能够完全适应中原地区的统治方式,而且他们有蒙古大漠作为退路,在遇到汉人抵抗时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坚决镇压,最后回到大漠继续统治,叫北元。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说元朝的统治失策。

蒙古崛起于大漠之中,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统治方式与中原地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首先说一下中原和草原治理方式的区别。中原地区以农耕为主,人口众多,财富也很富足,皇帝能够比较容易地收税,养活军队,从而维持父死子继这样一个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所以在中原,皇帝的象征意义大于领导意义。

而且中原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官僚体系和科举制度等一系列的秩序。事实证明,这样的统治方式是最有利的。

但是草原上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草e68a847a6431333431366262原上物质财富较为匮乏,草原上不同的部落为了生活就要团结起来,向中原开战。这样,草原上的可汗,能力就远比象征意义要重要。老可汗死了,如果儿子不能带领部落联盟去争取更多的财富,就有可能被其他人取代。

所以无论如何,战争对于蒙古人就特别地重要。只有战争掠夺的财富才能供养蒙古人的正常生活。

以前的游牧民族也和蒙古人一样残暴。但是他们到了中原之后,有两种结果,要么接受汉化被汉族人同化,要么不汉化被赶走或消灭。但是蒙古人却像上面情况一样,有点四不像。原因在于,蒙古人在征服中原之前就已经向西征讨了中亚地区,甚至一直到欧洲。看到了伊斯兰世界和基督教的世界。

这就导致一个现象,皇帝作为元朝政府地位最高的人,权力很大,但是整个政府的办事效率很低。

5、关系南宋存亡的宋元崖山海战为什么会输

论双方的实力,一方是业已占领全国的元朝,另一方则是盘踞一岛之地的南宋,自然是完全不对称的军事抗争。但是,就崖山战场的局部而言,并不是这样。从人数上看,即使考虑到20万南宋军民中有大量非战斗人员,军人数量也当有数万之众,与元军相比可能还是占据优势的。
有学者指出,在元军方面,张弘范军先到东北出口,才发现“其北浅,舟胶不可进”,说明仓促之中,元军的战前侦察也并不充分。但他们占据了西南出口,一是切断了宋军的退路,二是切断了海上的补给,瞬间对宋军造成了致命的威胁。狭窄的海湾又不便于船舰数量较多的宋军施展。为生存计,其实也只能先与张弘范军决战。后人根据水文情况推算,认为完全可以利用潮涨之机,让一部分战船从东北出口驶出,再绕到西南,对元军实施腹背夹击。但张世杰顾虑军队屡败,士气不振,未能先发制人,这被认为是一个关键的败笔。
此时,宋军“舟中粮犹可支半年”,但张弘范截断宋军水道,宋军“食乾饮咸者十余日,皆疲乏不能战”。八天后,李恒舰队占据了崖山港的东北出口,完成了对宋军的南北合围。

6、在中国历史上,从南宋到金的时期,气候是怎么变化的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温度变迁,有过多次反复,由寒转暖,又由暖转寒;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润而逐渐干燥,旱情增加.
从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1万年前后开始,地球从第四纪冰期中的最近一次亚冰期,进入到现代的亚间冰期,人们也称之为冰后期.这一段时间大体上相当于人类进入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关于这时期的气候,挪威的冰川学家曾做出近10000年来的雪线升降图,说明雪线升降幅度并不小,表明冰后期以来,气候有明显的变化.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记载,竺可桢将这些记载加以整理分析,发现我国5000多年来的气候有4次温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现.
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是第一个温暖期,这个时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最冷月温度约比现在高3℃-5℃.
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秦汉时代,又进入到一个新的温暖时期.
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进入第二个寒冷时期.
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即隋唐时代,是第三个温暖期.
从公元1000到1200年,即南宋时代是第三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l℃左右.
从公元1200到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个温暖期,但是这次不如隋唐时那样温暖,表现在大象生存的北限,逐渐由淮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广东、云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后,即明、清时代以来,是第四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1-2℃.
近5000年来,虽然是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出现,但是总的趋势是由温暖向寒冷变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长,一次比一次冷.在第二次寒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冻.而在第四个寒冷期的1670年,长江几乎都封冻了.
有趣的事情是:挪威冰川学家用雪线高度表示气温升降,竺可帧用的是历史文献记载资料,结果却十分一致,说明冰后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具有全球的普遍性,绝对不是一种巧合.
1973 年,竺可桢提出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基本状况.他认为近2000a 中,汉代是温暖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并一直推迟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呈两峰三谷结构,直至20 世纪初气候回暖,小冰期结束.汉代、唐代是年均温高于现代约2℃左右的温暖时期.该研究成果已为气候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广泛采用.但近些年来,由于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许多学者对竺可桢的工作作了补充.其中朱士光等认为2000~ 300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西周冷干气候(公元前11 世纪至公元前8 世纪中期) ; ②春秋至西汉前期暖湿气候(公元前8 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 世纪) ; ③西汉后期至北朝凉干气候(公元前1 世纪中期至6 世纪) ; ④隋和唐前、中期暖湿气候(7~ 8 世纪) ; ⑤唐后期至北宋时期凉干气候(9~ 11 世纪) ; ⑥金前期湿干气候(12 世纪) ;⑦金后期和元代凉干气候(13 和14 世纪前半叶) ; ⑧明清时期冷干气候(14 世纪后半叶至20 世纪初).后来许多地理学家对我国的气候变化作了进一步修改,但总得趋势大致如此.
历史时期的气候不仅在气温上有周期性波动,引起冷暖的变化,而且在湿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变化.总得说来,暖期与湿期、冷期与干期是相互对应的,但每个冷暖期内部又有干湿波动,不可一概而论.朱士光等研究认为,气温的变化要快于降水量的变化,而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又大于气温变化的幅度.在历史时期,气候冷暖波动与干湿波动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不完全同步.
人类影响气候,气候也影响人类.短时间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的异常气候现象,如干旱、洪涝、冻害、冰雹、沙暴等等,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足以给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比如,1943-1954年孟加拉地区的暴雨灾害,引起了20世纪最大的饥荒,饿死人口达300-400万;1968年-1973年非洲干旱是非洲人民的一次大灾难,使得乍得、尼日尔、埃塞俄比亚的牲口损失70-90%,仅在埃塞俄比亚的沃洛省就饿死20万人.当然,这种打击往往是短暂的、局部的,虽然不至于影响生态系统,但是对人类造成的灾害却十分大.
长期的气候变化,即使变化比较缓慢,也会使生态系统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使生产布局和生产方式完全改观,从而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例如,在公元前3000-1000年的温暖时期,竹类在黄河流域直到东部沿海都有广泛分布;安阳殷墟发现有水牛和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甲骨文记载打猎时获得一象,表明殷墟的化石象是土产的,河南原称豫州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标志.商、周时代,梅子是北方人民重要的日常食品.《诗经》说:“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可见当时梅子是和盐一样重要的食品,是做菜不可缺少的佐料.《诗经》说:“终南何月,有条有梅”.终南山在西安之南,宋代以来就无梅了.陕西、山西等地入民只好用醋代替梅.
秦汉时期气候也比较温暖,《史记》记载当时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是“桔之在江陵,桑之在齐鲁,竹之在渭川,漆之在陈夏”.可知当时亚热带植物的地界比现在更加偏北.
由于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必然会影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布局.例如,在先秦到西汉以前,我国丝织业布局是北丝南麻,丝织业绝大部分在黄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当时最大的丝纺业中心在河北定县,其他较小的中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则主要生产麻织物;西汉时期,蜀中仅以产麻布著名.虽然在东汉到魏晋以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经济下降剧烈,南方各地社会生活则相对安定,丝织业有所发展,可是北丝南麻的布局一直维持到隋唐时代.从气候变迁情况看,至隋唐时代,虽然气候也有变化,但是平均气温仍暖于现代,可见丝绸之路出现在北方是有原因的.
北丝南麻布局的改变发生在宋代.由于气候变冷,气温已低于现代,北方不利于桑蚕生产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时北方战乱,南方经济上升,丝织业规模逐渐超过北方.北宋时镇江、三台已形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南宋时,南京常州、镇江、苏州都拥有巨大的丝织业生产能力.丝织业重心南移,正好相当于我国气候由温暖到寒冷的时期,这个历史经验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气候变迁对农业耕作也有影响,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和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都说,他们那个时候,齐、鲁(河北、山东一带)农业种植可以一年两熟.在这些地方直到解放初期,还只习惯于两年三熟.唐朝的生长季也比现在长,《蛮书》(约成书于862年)说,曲靖以南,滇池以西,一年收获两季作物,9月收稻,4月小麦或大麦.而现代由于生长季缩短,不得不种豌豆和蚕豆,以代替小麦和大麦.这种历史经验仍有现实意义.例如,如果气候变暖,就可以考虑双季稻向高纬度、向高海拔扩展;若气候变冷,就得采取措施,缩短水稻的生长时间.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影响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是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及人类活动影响四大因子,这几个因子相互作用决定着气候的变迁,加上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广阔面积、复杂地形及支配气候的环流因素,决定了我国气候变迁的又一个特性——空间差异性的产生.
地球上气候波动首先和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寒、温、热三带的分别,都是因为太阳辐射强弱不同的缘故.我国领土北起黑龙江江心,南至曾母暗沙,南北跨49个纬度.从南到北,包括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六个热量带,其中又以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面积最广,这是决定我们气候类型多样性和气候变迁的空间差异性的基本因素.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由于地表热量状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温压场,从而产生明显的季风环流,对我国的气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世界同纬度相比,我国黄河流域相当于地中海一带,长江以南的纬度相当于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若按行星风系规律,我国江南则属于一片沙漠,但因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用,却使我国东部和南部成为温度高、降水量多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亚热带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从我国呈东西走向的三列山系来看,它们作为南北冷暖气流的屏障,又构成了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其中海拔1500—2500米的秦岭山脉作用最明显.秦岭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所谓“十月先开岭山梅,南枝向暖北向寒”的诗句,正说明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既得不到太平洋的湿润气候,又被喜马拉雅山切断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通路,使我国西北内陆变成为沙漠性的干燥气候.加上西伯利亚冷气流由蒙古高原爆发性地南侵,形成强大的寒潮影响了冬半年北部大半个中国,又加大了西、北、东、南气候变化的空间差异性.
在中国,气候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依次渐冷,森林、草原、荒沙、沙漠也依次出现,从而形成了东、西、南、北气候的迥然不同,最大的特点是形成了东南中国与西北中国气候的自然分异.这种气候变迁的空间差性与时间差异性交错运行,对每一个时期中国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时、空差异的影响
首先是政治上的影响.
气候的时空差异性所造成的东南与西北中国的分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深刻.现代地理学家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为两端,在中国地图上划一斜线,斜线以西以北为西北中国,拥有占中国领土面积57.1%的土地和占总人数5.6%的人口,大体上是历史上游牧民族或少数民族的主要活动区;斜线以东以南为东南中国,拥有占领土面积42%的土地和占总人口数94%的人口,基本上是历史上农业民族(汉族)的主要活动区.〔②〕其中,随气候的变迁,东南部经济文化日渐超过北部,人口密度也越来越大.
在西北中国与东南中国之间,古长城沿线大体上与农、牧区自然分界线相吻合.早在1121年,道士丘处机北过张家口第一隘口野狐岭时吟诗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辽史·营卫志》亦云:“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廓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鱼以食,皮毛以衣,转徒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上农、牧分区和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峙,两种经济、两个民族既相互和平交往又相互兵戈以待.每当寒冷期代替温暖期之时,总有大规模的游牧民族向南方温润的地区迁徒,中原地区的农业王朝便面临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其中公元400年左右的“五胡乱华”,公元1200年左右,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的接踵南下,以及公元1700年左右满族入关,是农牧民族军事冲突的最典型事例.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和关系始终是影响和制约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农牧民族的对峙,最直接的影响是在政治方面.随着几次最大的军事冲突,出现了几个典型的南北朝对峙的政治局面.与“五胡乱华”相伴随的是第一个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十六国及北魏、北齐、北周与南方的东晋及宋、齐、梁、陈对峙;与契丹、女真和蒙古南下相伴随的是第二个南北朝时期——辽、金与两宋政权的对峙;到了明代,先是明初明政权与北元蒙古的政权对峙;继而是明末南明政权与清政权对峙.由于长期的南北对峙,农业民族要抵抗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南下,不得不凭藉专制集权的中央政府,以组织分散的农民去修筑万里长城,保卫自己的安居乐业,这就是中国专制集权体制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经济上的影响.
五六千年前,与温暖期同时,是一相当湿润的气候.当时的黑龙江流域,为几千年来最湿润的时期,北京平原为河流纵横、池沼广布之乡.距今2500年左右,气候转向干燥.在北京考古发掘中发现代表湿润气候的混炭沼逐渐消失.距今约1000年左右,气候再次变干.根据大量的地方志中的旱涝记载,我国东南地区自公元初以来,水灾相对减少,旱灾相对增加,以公元1000年为界线,此前1000年的旱期持续时间短,湿润时期持续时间长;此后的湿润时期短,干旱时期长.最近500年来旱涝材料排成年表显示,旱灾明显地多于水灾.
气候的干湿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干冷地带农业生产受到严重限制自不必说,在其它地区,也因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而左右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一般说来,气温每降低1℃,亚热带北界位置也随着向南推移一个纬度左右,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北界位置也随着南移.五千年来中国气候波动的总趋势是:温暖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度一个比一个低,这就从整体上决定了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经济重心向南迁移的大趋势.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主要表现在三个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停滞和衰退,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与南方经济上升;五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上升并超过北方,形成了新的经济重心,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继续发展;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畸形发展,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纵观这三次大规模的经济重心南移,正好与历史上第二、第三、第四个寒冷期的到来相始终,从中不难窥见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再次是文化上的影响.
经济是基础,它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必然引起上层建筑中的文化发生巨大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隋唐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文化中心也在北方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文化中心也相应地移到了南方.
秦汉时期定都关中,经济文化重心在黄河流域,有所谓“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和“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到了隋唐以后,粮食供给开始依靠南方,文化重心也开始向南迁移.到宋代,有了“苏常熟,天下足”和“江浙熟,天下足”的说法.到明清时期,又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此时中国文化以最富裕的长江流域为根据地,形成了“东南财富地,江浙人文薮”的局面.至近现代,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广东、福建在经济上渐渐占据重要位置,中国的文化又有了进一步南移的倾向.
关于中国文化重心的南移,前人多从“中国历代人物之地理的分布”方面去研究,这里介绍两家,借以说明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丁文江在《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③〕一文中根据二十四史中汉、唐、宋、明各代人物,分省列表为:
时代 前汉 后汉 唐 北宋 南宋 明
人物最多的省 山东 河南 陕西 河南 浙江 浙江
河南 陕西 河北 河北 福建 江苏
日本桑原骘藏在《由历史上观察的中国南北文化》〔④〕一文中,以科举为例,交明清两代登科第者列表统计,明代从洪武四年起至万历四十四年止,每科状元、榜眼、探花和会元总共244人,其中南方215人,占88%,北方29人,占12%.清康熙十八年开制科,共录取50人,其中南方占42人.乾隆元年制科,共取15人,南方占14人.明清两代共出状元203人,南方有188人.
四、有关问题的讨论
1、通过上述中国气候变迁的特点及影响的讨论,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问题.怎样看待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这是一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过去由于片面地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因而很少具体地研讨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研究和讨论,认识到地理环境本身是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在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约束,否则,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但是,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究竟怎样?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的发展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是众说纷纭.通过本文分析,我们首先可以肯定,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的影响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时代的演进,它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在发生着不断地变化,因此,我们要重视历史地理学这个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中,中国封建社会何以特别漫长?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发展极其缓慢?不少同志认为地理条件是最根本的因素.具体地说,中国内外部地理环境及其相应的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既产生了对专制政体的要求,又维护了封建小农业的强盛,使中国难以具备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客观条件,从而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这些观点正确与否?还需要对中国历史地理作深入细致地研究后才能得出结论.
其次,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还认识到,人类历史与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体,两者之间相互制约、互相作用,这种相互间的制约和作用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大致说来,生产力水平越低,人类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作用越大;社会发展阶段越古老,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大.在中国古代,因气候迹迁的时空差异性而影响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方向,表明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的确起到了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几次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政权的对立(秦汉与匈奴,东晋南朝与“五胡”,宋与辽、金,明与蒙古、满族等),无不起因于气候时空差异所造成的农、牧区对立的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对地理环境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地理环境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地理环境的作用就减少了.由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导致了地理环境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地理环境系统,在原来的自然环境之外,又增加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系统,从而对人类社会产生新的影响.在近现代的中国气候变迁中,我们就不得不探讨人们对环境污染所造成气候环境的新变化和新影响,这就决定了研究历史地理对现实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2.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特性的讨论,进一步认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关于它的学科性质,在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目前国内各高校历史系和部分地理系都开设了《中国历史地理》课,但由于对它的学科属性看法不同,讲授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研究的方向都很不一致.有人把它当作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偏重于沿革地理的研究;有人把它当作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偏重于对历史时期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探讨;有人把它当作历史学与地理学边缘学科,侧重于跨学科的研究.
我们认为历史地理学既是历史学与地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多门学科边缘地位上相互交叉和相互联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自然环境变化的自然过程,而且也研究改造自然环境变化的人为过程,更重要的是,它重点探讨的是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变化规律.由此可见,它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历史学或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是多学科相互联系的一个新的学科体系.正如前苏联历史地理学家热库林所说的那样,它不仅是在地理学和历史学的衔接处形成的边缘学科,而且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又“曾与民族志学、地名学、农业史及一系列其它科学门类紧相关联.”因而准确地说,它是“处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边缘地位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⑤〕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视野才会得以逐步地开阔.
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科的研究途径.世界是一个整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现代科技已走到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发展阶段,历史地理学正是适应这样的时代要求而产生的.因此,它必然要求我们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在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本文分析如能在这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也就达到了.

7、南宋抵抗了元朝多长时间,是不是从1271年开始,一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南宋非常英勇无畏强悍

公元1234年春天,蒙古灭金,蒙古灭金的前夕蒙宋双方曾经协议过金邦灭亡后,蒙古愿意将河南让出来给宋朝,但是这只是口头协议,没有书面形式的证据。所以在公元1234年五月初,南宋在没有经过与蒙古协商的前提下,公然派兵进攻河南,不久便收复河南全境。蒙古得知此消息之后,以南宋没有遵从双方约定擅自出兵为由,开始进攻南宋。不久河南重新被蒙古夺回。蒙宋两国从此留下了敌对的火种。但是蒙古没有大规模进攻南宋,这是因为蒙古一方面在远征欧洲,另一方面在招降吐蕃。就这样过去了十多年,十多年以后,托雷的儿子(忽必烈之孙)蒙哥大汗继位,他即位后将主要精力用在征服、统一内地的大业上。当时的东亚大陆上的政权基本上全被蒙古消灭,只剩下南方的南宋和大理国。当时蒙古统治者认为大理国弱一些,所以他们决定先灭掉大理国。但是要灭掉大理国必须途径四川,所以蒙古大军就大规模进攻南宋的四川地区。不到一年功夫,四川全境皆为蒙古所有。而此时的南宋疆域只剩下江东地区,与三国时期的吴国差不多了。蒙古夺得四川后,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了大理国。蒙军灭掉大理后,立即挥师北上进攻重庆,想一鼓作气灭掉南宋。谁知蒙哥大汗正在此时抱病驾崩(有人说是攻城时被毒箭射中而死)。蒙哥大汗驾崩的消息传到蒙古高原后,蒙古贵族扶持了蒙哥大汗的弟弟,托雷的第七子阿里不哥当蒙古大汗。此时正率领蒙古大军与宋军对峙的四王子(忽必烈为托雷第四子)忽必烈得知此消息后,就立即率蒙古大军北上与阿里不哥争夺皇位。蒙古此时就爆发了争夺皇位的内战,耗时近五年(从1260年到1264年),大蒙古为此付出了很大的损失。最后忽必烈在1264年夏天的时候消灭阿里不哥,夺得皇位。但是此时的大蒙古国因为这场内战已经很难再进攻南宋了,大蒙古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国力。而且忽必烈上台后关注农业生产,使得蒙古在今后几年,生产力大有提高。而这段时间对于南宋来说简直就是非常太平地渡过了。到了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元朝正式建立,次年蒙古军再次进攻南宋,南宋再无力量抵抗,最终灭亡!

8、唐宋元明清各代,太湖流域发生水灾的频率是多少?

近人缪启愉先生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唐宋元明清各代,太湖流域发生水灾的频率是:唐朝20年一次,北宋六七年一次,南宋四至九年一次,元朝三至五年一次,明朝三至七年一次,清朝四年一次。

9、元朝怎么灭亡的

“元朝的灭亡和频繁更换皇帝、赋税过于繁重、经济落后、官员贪污现象等众多原因脱不了关系。元朝建立以后,依然采取向外扩张的形式,这是很不利于国家发展的,采取扩张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掠夺财富和满足欲望罢了。

10、元灭南宋主要因为

如果说元灭南宋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主要是因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元朝灭亡南宋实现了统一, 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故选B.

与南宋到元水灾旱灾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