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泥石流与洪水关系

泥石流与洪水关系

发布时间:2021-07-09 16:01:07

1、洪水和和泥石流主要危害

一、泥石流主要危害:

(1)在泥石流的形成区和流通区,大量坡面土体和沟床内的泥沙被泥石流冲走,山坡上土层被冲刷而形成难以利用的荒坡,沿沟岸坡垮塌,使两岸农田、堤防、居民点、交通、通讯、电力和水利设施遭破坏。 

(2)在泥石流沟下游及堆积扇上,泥石流带下的泥沙可将大量的农田、城镇或村庄、道路及各种建设物淤埋。 

(3)快速流动的泥石流,尤其是其中的巨石具有很大的动能, 能撞毁桥梁、堤坝、房屋等建筑物。

(4)泥石流中的泥沙、石块在流过公路过水路面、排导沟和坝体时,可在其表面造成严重的磨蚀。 

(5)泥石流体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甚至漂木,极易堵塞涵洞、桥梁,形成漫流改道,造成灾害。当支沟泥石流规模很大时,还可能堵塞主河,形成堰塞湖,使主河上游水位增高,淹没沿河两岸, 造成次生灾害。一旦堰塞湖溃决又形成溃决泥石流或溃决洪水,造成更大的灾害。 

(6)泥石流直进性强,在流动中遇到阻碍后,能在弯道凹岸或顶冲点爬上数米甚至十几米高的沟岸或山坡,造成意外的损失。

二、洪水主要危害:

1、导致人员伤亡

洪水灾害直接淹没引起死亡或因水灾冲击建筑物的倒坍致死、致伤,同时因灾饥荒或疾病引起灾民锇死或病死。这是洪水灾害对人群的最直接的危害。

2、引起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由于洪水淹没或行洪、畜洪需要相起人专利号的大量移动。一方面是传染源的转移带到非疫区,另一方面是易感人群进入疫区,这种人群的移迁潜存着疾病的流行因素。如流感、麻疹和疟疾都可异这种移动引起流行。上些多发病如红眼睛、皮肤病等也可因人群密集和接触,增加传播机会。

3、个体免疫力降低、精神心理压抑,增加致病因素

受灾时食物匮乏,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于传染病的发生。由于受灾的心情焦虑,情绪不安,精神紧张和心理压抑,影响机体的调节功能,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些非传染病的慢性病增加发作机能,易导致疾病的发生。一些非传染性病和慢性病增加发作机会,如肺结核、高血压、冠心病及贫血等都可因此而复发或加重。

(1)泥石流与洪水关系扩展资料

一、泥石流预防措施:

1、蓄水、引水工程。包括调洪水库、截水沟和引水渠等。工程建于形成区内,其作用是拦截部分或大部分洪水、削减洪峰,以控制暴发泥石流的水动力条件。同时还可灌溉农田、发电或供生活用水等。大型引水渠应修建稳固而矮小的截流坝作为渠首,避免经过崩塌地段而应在崩塌的后缘外侧通过,溃决和失排。 

2、支当工程。主要有当土增、护坡等。在形成区内崩塌、滑坡严重地段,可在坡脚处修建挡增和护坡,以稳定斜坡。此外,当流域内某地段因山体不稳,树木难以定居,应先辅以建筑物稳定山体,生物措施才能奏效。 

二、洪水预防措施:

1、平时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关注天气预报 的习惯,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

2、 密切关注汛期的的洪水预警,服从统一安排,及时避难。

3、处于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棚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土现以防止洪水进屋。

4、家中常备船只、木筏、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5、准备手电筒、蜡烛、打火机、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以便遇险后发出求救信号。

6、发生洪水时,通常有充分的警戒时间。与暴雨之后的激流相比,洪水流动是比较缓慢的。面对可能的汛情,首先应在门槛外(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

还应在底层窗槛外)垒起一道防水墙,最好的材料是沙袋,也就是用麻袋、塑料编织袋或米袋、面袋装入沙石、碎石、泥土、煤渣等,然后再用旧地毯、旧毛毯、旧棉絮等塞堵门窗的缝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洪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泥石流

2、泥石流是洪水造成的吗?

不是,斜坡上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
也有可能是暴雪,暴雨之类的。

3、洪水来袭,如何应对泥石流?

1.留意征兆


崩塌前兆:

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

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
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

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

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如发现上述的一些征兆,尤其是发现山体出现裂缝,则可能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隐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石流。

2.逃生方法


山洪和地质灾害发生时,逃生为重,不能贪恋财物而滞留。发现山洪泥石流袭来时,应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侧山坡高处跑。
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在沟谷停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和停留。同时要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
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再返回。

3.互救要领


(1)发现河谷里已有滑坡、泥石流形成,应及时通知大家转移。
(2)在逃离过程中,应照顾好老弱病残者。

4.这些不可取


(1)暴雨时在山谷中行走。
(2)听到山谷中有声响而不在乎。

4、泥石流和洪水冲蚀

(一)泥石流的分布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地、丘陵区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它突然爆发,致灾严重,是严重危害山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在本管线地段泥石流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区(甘肃段)。据调查,该地段评估区内分布有泥石流沟57条,以通渭县城为界,以西19条,以东38条。通渭以西集中分布于较大河(沟)谷的两侧支沟,大部分属稀性泥流,分布密度为1~2条/km2。沟谷以“V”型为主,沟床高低不平,黄土类土堆积较多。流域面积2~20km2,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较明显,沟口有小规模冲洪积扇。通渭以东分布于葫芦河及其支流清水河一带,分布密度为2~3条/km2,以稀性泥流和泥石流为特征,其中沟谷型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较明显,流域面积1~50km2。此外,尚有山坡型泥流,其流通区不明显。由于大部分沟谷切割较浅,无基岩出露,故主要是泥流类型。张家川一带泥石流曾造成农田被毁、人畜死亡的事件发生。甘肃段泥石流以小规模居多,东部暴发频率高于西部。汾渭裂谷区泥石流分布较少,主要分布于陕西午阳县千河左侧支流葫芦沟和山西省灵石、介休二县,规模较小。

(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就黄土高原地段的调查分析可知,泥石流的形成与地形、固体物质来源和降水条件密切相关。

1.地形条件

泥石流多发育于冲沟发育的黄土丘陵区,典型的泥石流沟具有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个区段,主沟较长,纵坡较大(20~50‰),以“V”型为主,沟岸坡度多大于25°;溯源侵蚀较强。除主沟外,一般支沟比较发育。形成区具有较好的汇水条件,周围坡体陡峻,往往是黄土垂直节理形成的峭壁,且有崩塌、滑坡发育,坡体光秃,无植被覆盖。形成区的面积愈大,坡面愈陡,沟壑密度愈大,则泥石流集流快,规模大,且迅猛强烈。流通区多为山坡陡峻,沟床狭窄且比降大的沟谷,它既利于将形成区的松散物质搬运走,又因泥石流物质进入本区段后具极强的冲刷能力,将沟壁和沟床上冲刷下来的土石携走。堆积区是泥石流沟下游,较开阔平坦,泥石流的动能急剧变弱,最终停积下来而形成堆积扇。由于黄土高原泥石流固体物质细小,多为泥流,能直接泻入主河槽,当河水此时搬运能力较强时,则形成高挟沙洪流而搬运到河流下游,所以往往缺失堆积扇(即冲洪积扇)或堆积扇规模较小。

2.固体物质条件

黄土类土土体疏松,遇水易崩解、软化,在流水作用下易被侵蚀,雨洪过程中的冲刷塌岸等,从而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这是泥石流形成的物质基础。在基岩峡谷区主要是软弱岩体的风化堆积物,如千枚岩、片岩、页岩的风化物,成为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来源。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植被不发育,岩石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在大的泥石流沟上游形成区山坡和沟谷中堆积着较多的风化松散碎屑物质,成为了泥石流固体物质的补给源地。除上述以外,管线所在的黄土高原地段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发,导致崩滑灾害极其发育,也是泥石流暴发的重要因素。天水渭河泥石流是我国著名的泥石流带之一,就是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3.降水条件

降水条件是泥石流形成的动力因素,具有决定性意义。黄土高原区虽属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300~600mm,自西往东降水量逐渐增加。在季候风控制下,不但地域上分布不均,而且年内、年际变化显著,年内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的雨汛期,多是强降雨高发期。据沿线各县市统计,一日最大降水量都达到了暴雨级水平,与沟谷一次切割深度成正相关关系(表4-10)。强降雨可使沟谷在短时间内汇集洪流,进而诱发泥石流的暴发。据已有泥石流灾情发生的降雨量资料,兰州市当雨强大于30mm/h或日降雨量大于50mm,秦安和张家川二县当雨强大于40mm/h时,往往可形成灾害性泥石流。所以说,该地段皆属于暴雨型泥石流。

表4-10 黄土高原区(甘肃段)降水量与沟谷—次切割深度对比表

在自然条件作用下,由于人文活动导致地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促使泥石流危害的加剧。黄土高原区内不合理的取土采石,开挖坡脚,开垦灌溉和破坏植被等人类活动较为严重,特别是在基岩峡谷区开山筑路,遗弃土石较多,均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洪水冲蚀

洪水冲蚀也是兰州—郑州段评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一般发生于河谷和丘陵冲沟中,多发生在每年7~9月的雨汛期,与泥石流暴发特点相似,由于强降雨激发,暴涨暴落,突发性强,来势凶猛,致灾严重。强降雨形成的洪流冲毁沿途道路、村庄、农田和房屋等,由底蚀和侧蚀作用,可将沿河(沟)底和河(沟)侧埋置的管线冲蚀破坏。

由于兰州—郑州段地处高原、裂谷、丘陵、低山,地形条件复杂,沟谷发育,故洪水冲蚀现象多见。在黄土高原区绝大多数河流为季节性水流,汛期来水量迅猛,暴涨暴落。发生洪水冲蚀的河流主要有定西关川河及其支流,通渭牛谷河和秦安、张家川的葫芦河及其支流等河谷。冲蚀沟深1~23m不等,西部河床冲切深度大于东部,强烈冲蚀地段多集中于各河流的凹岸部位,往往造成大量塌岸。在汾渭裂谷区的陕西段,主要分布在千河陇县东庙村东,泾河泾阳县唐李村南、渭河渭南仓渡村西南等地段,洪水期冲毁农田。山西段主要分布在山区、高台地区沟谷的凹岸,较严重的冲蚀点有20余处。豫西丘陵低山区大部分沟谷汇水面积较小,洪水流量不大,洪水冲蚀灾害相对较轻。

5、洪水和泥石流主要危害是什么

6、为什么泥石流比洪水更危险?

个人觉得洪水的话你沉进去还可以活动,泥石流的话,直接掩埋了。

7、泥石流及洪水冲蚀

因陕西境内管线绝大部分地段位于盆地平原中,泥石流和洪水冲蚀灾害不发育,仅发现泥石流沟1条和4处洪水冲蚀点。

泥石流沟位于西部黄土梁峁区的葫芦沟。该泥石流沟位于千阳县草碧镇罗家店南,为千河的左侧支流,拟建管线在421+800处从沟口通过。该沟流域面积9.5km2,沟长约8km,流域形态呈狭长条带状,沟谷纵坡降54.6‰,沟脑高程1187m,沟口高程750m。沟口河谷宽30~40m,上游10~20m,沟谷两侧谷坡陡峭,坡度均在50°以上。组成斜坡的地层:上部为黄土,下部为第三系半成岩砂砾岩,斜坡高100~140m,沿坡脚有数处中、小型崩滑分布。沟谷中游建有水库,除丰水期外,沟谷呈干谷。在沟口建有拦水坝,现坝体已被淤平。据调查,雨季时洪流携带大量砂石漫过宝平公路桥面,影响正常通行。

4处洪水冲蚀点分别位于陇县高庙村东的千河右岸(400+1000段),泾阳县唐李村南泾河的北岸(618+600段)和南岸(618+650段),渭南市仓渡村西南的渭河左岸(695+500段)。灾害点皆位于河流的凹岸(冲刷岸),岸坡由粉质粘土、粉土或粉细砂组成,土质较疏松,抗冲蚀能力差。每年洪水期河水冲蚀而引发塌岸,损毁农田。这4处冲蚀点除千河点距管线较远外,其余3处均临近管线或管线通过处。

8、山洪与泥石流有什么区别?

9、泥石流与洪水的区别

洪水是降水造成水的泛滥,对人们生活交通造成在不方便,泥石流是由于洪水泛滥造成山(土)体的改变,在洪水中加杂了大量的土石。

与泥石流与洪水关系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