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旱灾发生后,采取什么措施减轻旱情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抄措施有效预防干旱或者减轻旱灾的损失:①退耕还林,涵养水源,大规模绿化造林,减少水土袭流失。②兴修水利,合理灌溉。③掌握气候规律,抓住有利时机,蓄水防旱。④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增加水库蓄水百和缓解旱情。⑤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塑料大棚与地膜覆盖、滴灌技术, 显著提高水分的生产效率。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度,改进生产技术,选育和种植耐旱品种,深耕覆盖,在易旱区推行旱作农业。⑦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问如:刷牙洗脸时应用口杯、脸盆接水,切勿不间答断的放水;洗完衣服的水不要倒掉,可用于冲厕所。
2、如何应对干旱
【简介】:
干旱是指水分的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干旱一词在气象学上有两种含义:一是干旱气候,另一是干旱灾害。这里所指的是因某一具体时段降水量比多年平均显著偏少而发生的灾害。 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干旱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总受灾面积的一半以上。干旱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存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干旱造成的损失绝对值呈明显增大的趋势。那么,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解决办法】:
解决干旱缺水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节流、适当开源、加强保护、强化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全民水危机意识的教育,牢固树立长期抗旱思想,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建立节水型农业、工业和社会。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树立起强烈的水危机意识,彻底改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把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基本前提。
2、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抗旱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因地制宜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像西北地区搞雨水集流和窖灌工程,西南山区修建蓄水塘坝,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平原地区发展井灌及平原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深耕轮作、耙磨保墒、秸杆还田、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等旱作农业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旱地龙”等抗旱剂、种子包衣,以及其它一些生物和化学抗旱措施。
3、推行抗旱预案制度,建立抗旱信息系统和抗旱物资储备制度,提高对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加快建立面向全国的抗旱信息系统,形成由中央、省、市、县组成的抗旱信息管理网络,集旱情监测、传输、分析和决策支持于一体,涵盖水情、雨情、工情变化的各种相关因素,能及时准确的旱情和抗旱信息,准确评价干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抗旱物资贮备制度可以克服抗旱经费下拨过程缓慢和被挪用等弊端,满足了“一旦需要,随时调用”的抗旱工作要求。
4、加快抗旱立法工作,依法规范抗旱行为;探索旱灾保险机制,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近几年的抗旱实践表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水量分配、规范用水秩序、经济补偿等各种水事问题难度越来越大,已经很难满足抗旱工作需要,迫切需要将这些矛盾纳入法制轨道来调节,使抗旱工作更为规范和高效;个体农民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应对干旱风险,迫切需要将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引入到抗旱减灾领域,建立旱灾保险等风险转移机制,有利于分担各级政府财政压力,也可在分散和转移旱灾风险。
3、在严重干旱的时候,出现的人工降雨是通过什么办法做到的?
许多地方的缺水都与干旱联系在一起。干旱使田地龟裂,江河断流,农作物、牧草、树木枯死,使农、林、牧业和工业遭受严重的影响。不用说前些年在非洲发生的旱灾,就是在我国,1928~1930年,陕西省连续3年的大旱,造成了200多万人的死亡。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幻想着掌握呼风唤雨的本领。那时,刀耕火种的初民,每次遇到干旱就跪在赤热的阳光下祈求雨水,巫师们为了求雨使尽花招,有时戴上面具手舞足蹈,他们还向冥冥中的神灵祭献牛羊牲灵,有时甚至祭献活人;巫师们用苇管向空中吹喷水珠,希望这种象征性的雨滴能够带来丰沛的雨水……但无情的干旱却一次次地使他们的希望和田野里的禾苗一起枯萎。
直到1946年,人们才真正发现科学的人工降雨方法。这一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科学家文森特•谢福经过长期的探索,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地找到了人工降雨的关键,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那个时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已逐渐地了解了下雨的来龙去脉。水蒸气从海洋和湖泊的水面上升,成为空气的一部分,然后形成云朵,雨水或雪片就从云中降下来。但是,水蒸气究竟怎样凝聚成雨滴,长期以来始终不甚了然。后来,约翰•爱特金证明,水蒸气是积聚在灰尘等细小微粒周围形成水滴或冰晶的。
这些微粒十分细小,用肉眼根本无法觉察,但如果没有这些微粒,即使空气中有足够的水蒸气,哪怕温度在0℃以下,也不能形成一滴雨水。谢福在研究的时候,制造了一台小机器,它能产生寒冷的湿空气,和新罕布尔什州山区云层中的空气十分相象。可是,尽管湿空气的温度已在0℃以下,可就是不能形成冰晶,谢福推测,这也许是由于缺少如爱特金所提到过的结晶中心。
谢福往他的小机器里呼一大口气,然后开始冷却,再往冷空气中投放一点点粉未,比如面粉、糖粉等等。谢福耐心地做了几个月的实验,往机器里投了他能够想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粉未,但是,竟然没有一种物质可以形成雪花或雨珠凝结的中心。7月的一个上午,烈日当空,谢福继续耐心地向空气里一次次地扔进各种粉未,仍然没有结果。
这时,谢福的一个朋友邀请他去吃饭,谢福精疲力尽,很愿意借此休息一下。临走,他把致冷器盖好,口朝上,使较重的冷空气沉到底部,不致逃逸出来。谢福勿匆吃好午饭,心里还惦记着机器中的冷空气。他回到致冷机旁,一看温度计已经上升到冰点以上,不禁心里有些懊恼,他转身找到一点干冰,想用来加快空气的降温过程。
谢福打开致冷机的盖子,把冒着白汽的干冰扔进去,这时,他又往致冷器里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忽然,他看到眼前一片银色的光芒在闪烁,在射进致冷机的一束金色阳光里,他看见了无数晶莹的银色晶体在滚动。谢福立刻明白了,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冰晶,经过无数次失败,他竟然在偶然的一挥手之间成功了。
谢福想,既然能在实验室中制造雪花,为什么不在田野上的云朵中去试试呢?他决定在飞机上装一架喷洒干冰的装置,飞上天试试看。在11月一个寒冷的日子,谢福与兰格缪尔看见天边出现了一片云,谢福立刻登上飞机,他找到了适于插洒干冰的云层,这是一种体积硕大的灰色云朵,里面包含着水气。
谢福选好时机,开动了机器,干冰像一条拖曳的飘带落在云朵中。喷洒了一半,干冰不但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了下来,竟也使飞机的发动机熄了火。谢福急中生智把剩下的干冰全部从窗口扔到了下面的云层中。
在地面上等待的兰格缪尔仰望着从天空上飘然而下的洁白的雪花,万分激动。当谢福从飞机上走下来的时候,浑身冻得发青,兰格缪尔欢呼着跑过去迎接他,欣喜地喊道:“你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
4、年年世界性的水灾旱灾用什么办法能解决?
通过你的叙述问题,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如你说的年年世界性的水灾旱灾。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各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家情,下大力气疏通扩大加深河道,大力兴建水库等水利设施。这样才可以减轻世界性的水灾旱灾危害。祝你好运!
5、怎样预防旱灾
平时珍惜水资源,储蓄水资源
保护环境,毕竟这次旱灾和全球变暖有一定的关系
【旱灾属于自然灾害,有人为因素,也会有自然因素】
6、面对旱灾我们该怎么做
你好,我们能做的也就是节约用水,其他的我们也没办法做到。。。
尽量少浪费水,比如洗澡的时候把洗澡水留下来可以冲厕所用,还有就是淘米水可以用来刷碗刷锅。。。
我们能做的也就只能这样了。。。
7、如何解决大旱灾?
类似中国西南地区的干旱现象,全球各国都有。特别是在中东、非洲及美州的沙漠地区,长期危及人类生产和农作物生产,如何解决干旱是全球性问题。
现代化:是解决干旱的根本出路
从先进国家抵御干旱的经验看,实现“人类现代化”是最终出路。例如在美国,中西部各州多数都处于沙漠与山区,干旱、缺水、少雨是长期和天然的。在“著名赌城”拉斯.韦加斯,四周都是沙漠,城中的所有树木花草都依赖人工埋设的水管,定时供水才能维持生存。但美国这类“干旱城市”也生机勃发,全赖于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现代化改造”。
目前人类科技水平,已能从很深的地表下抽出“取之不尽”的地下水。从理论上说,即使在严重干旱的沙漠或山区,深层地表下也有充足的地下水源。在美国,深水钻井公司为城市或人口集中的乡村及农场,打下2000米以上的深井,安装上深井抽水机和供水管道,所有干旱地区的居民和作物,都能无限制地使用自来水。
只是,在这些沙漠或干旱地区,大量使用电力抽深层地下水,来浇灌农业作物,成本会很高,经济上得不偿失。但居民生活、环保用水都能保障,不存在“危及生存”的问题。
中国应调集深水打井队,每村都安自来水
目前,中国西南五省的“抗旱运动”,勇气可嘉,但科学欠缺。我们看到全国军民不远万里,从各地运送成本昂贵的瓶装水;靠人拉肩扛“运水抗旱”,这只是杯水车薪、望梅止渴,而且治标不治本。
要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应在全国范围内调集“深水打井队”;及研制“深水探测、钻井设备”;在每个乡村都打出深水井,并安装连接每户的自来水系统,通到每块农田的灌溉系统。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干旱及人畜生饮水。
8、预防旱灾有哪些措施?
自然界的干旱能否给人类造成灾害,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那么,为了防止自然干旱对人类造成灾害,首先取决于人为措施。所以,人类要做好防旱、抗旱的措施。
1.下列是世界范围内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
(1)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田灌溉业;
(2)根据当地情况改进耕作农事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一些耐旱的品种,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3)加强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4)研究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2.防止水土流失具体措施
(1)多种植树,多种草;
(2)沙地不种植农作物,可以种植草和树来防止土地少化;
(3)还要防止土壤板结,因为土壤板结更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4)多用农家肥,尽量少用无机肥;
(5)以年为单位,隔年种植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6)少用含磷类的化肥,因为它们由雨水进入河流会使水富营养化,造成藻类大量繁殖而破坏生态平衡。
3.我国抗旱措施
自1949年以来,我国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进而还发展了排灌事业,大大提高了抗旱能力。1987年底,我国的排灌机械保有量593.5万台、6242.2万kw,配套机电井243万眼,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7.2亿亩。1978年虽遭遇特大干旱,由于各类水利工程发挥作用,通过引、提、蓄等多种措施,挖掘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从而保证了当年的农业生产。从这一点来看,我国人民积累起来的蓄水保墒、抗旱耕作措施,在战胜干旱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全国不少地区抗旱灾的能力还较低,旱灾威胁依然存在,抗旱任务还很艰巨。2009年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主产区小麦受旱1.43亿亩,其中严重受旱5692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亩和5610万亩。通过各方面的努力,7省累计浇麦5658.7万亩,占受旱面积的39.6%,其中严重受旱麦田已灌溉44.3%,从而使旱灾大大降低了很多。
9、怎么解决旱灾
类似中国西南地区的干旱现象,全球各国都有。特别是在中东、非洲及美州的沙漠地区,长期危及人类生产和农作物生产,如何解决干旱是全球性问题。
现代化:是解决干旱的根本出路
从先进国家抵御干旱的经验看,实现“人类现代化”是最终出路。例如在美国,中西部各州多数都处于沙漠与山区,干旱、缺水、少雨是长期和天然的。在“著名赌城”拉斯.韦加斯,四周都是沙漠,城中的所有树木花草都依赖人工埋设的水管,定时供水才能维持生存。但美国这类“干旱城市”也生机勃发,全赖于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现代化改造”。
目前人类科技水平,已能从很深的地表下抽出“取之不尽”的地下水。从理论上说,即使在严重干旱的沙漠或山区,深层地表下也有充足的地下水源。在美国,深水钻井公司为城市或人口集中的乡村及农场,打下2000米以上的深井,安装上深井抽水机和供水管道,所有干旱地区的居民和作物,都能无限制地使用自来水。
只是,在这些沙漠或干旱地区,大量使用电力抽深层地下水,来浇灌农业作物,成本会很高,经济上得不偿失。但居民生活、环保用水都能保障,不存在“危及生存”的问题。
中国应调集深水打井队,每村都安自来水
目前,中国西南五省的“抗旱运动”,勇气可嘉,但科学欠缺。我们看到全国军民不远万里,从各地运送成本昂贵的瓶装水;靠人拉肩扛“运水抗旱”,这只是杯水车薪、望梅止渴,而且治标不治本。
要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应在全国范围内调集“深水打井队”;及研制“深水探测、钻井设备”;在每个乡村都打出深水井,并安装连接每户的自来水系统,通到每块农田的灌溉系统。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干旱及人畜生饮水。
参考资料:http://msn.people.com.cn/GB/170491/11273891.html
10、遇到旱灾怎么办?
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百
②改进耕作制度,改度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③植树造知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④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道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版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权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