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人蕉有哪些病害?
美人蕉,叶大似蕉,花色艳美,象征热情和兴旺。地植公园、广场、庭院,国庆前后,叶绿花美,一片灿烂。除观赏外,其根、花、茎可入药,茎叶还可作为造纸原料。
(一)病害
美人蕉主要病害有芽腐病、病毒病等。
1.芽腐病
(1)症状特征
侵害后,叶片有无数细小白色斑点,沿叶脉扩大,并汇合一起,使叶片部分或全叶变黑色,病斑沿叶柄扩展,会造成幼芽死亡。老叶侵染后,呈现褐斑、条斑和扭曲现象。花芽受侵害后,茎腐烂,花被毁掉。
(2)防治方法
对根茎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种消毒,管理中及时清除有病的茎叶,并烧毁。花田栽植密度要合理,不可过密,保持通风透光,保持较干燥环境,有利于防病。发病后,可用72%链霉素4000倍液对植株喷雾。
2.病毒病
(1)症状特征
带有病毒的根茎,在幼苗阶段就表现发芽慢、幼苗生长弱等症状。有些成株后才表现出症状,表现于心叶上。刚一出叶就在叶脉间产生与叶脉平行的浅绿色条纹,条纹有的断续,叶面皱缩、不平整或卷曲。后期大部分叶片或整叶黄化。新染病的植株则在新生叶上出现深绿、浅绿相间的斑驳状花叶。发病轻时,可正常开花,但开花较少且小。发病重时,病叶小而窄,皱缩不能伸展,不能伸出花莛,开花受阻。该病毒病毒源为黄瓜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与蚜虫的发生也有关。有利蚜虫发生的气候条件,病毒病也发病重。
(2)防治方法
①选无病株留种,切忌用带病毒的根茎做繁殖材料。
②发现病株及早挖除,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下年菌源。
③及时喷药防治蚜虫,减少传染漫延。药剂可选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倍液。
④必要时,喷施10%混合脂肪酸水剂100倍液或10%病毒灵可溶性水剂500倍液、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7.5%克毒灵水剂800倍液、3.8%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2、香蕉病害是什么?
(张格成,李继祥)
香蕉是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水果。我国南方是香蕉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我国香蕉病害的种类,1960年前仅记载21种(真菌病18种,病毒病1种,生理病2种),本书记载有123种(真菌病49种、细菌病1种、病毒病2种、线虫病55种、缺素症和其他非侵染性病害16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是香蕉束顶病(Banana bunchy top virus),此病主要靠带病吸芽和香蕉交脉蚜(Pentalonia nigronervosa)、棉蚜(Aphis gossypis)传播,蕉苗染病后1—3个月内发病。据广州和云南调查,每年4—5月间为发病盛期。受害严重的蕉园病株率达50—80%,以香蕉最感病,而粉蕉和大蕉则较抗病。在防治上采取种植无病蕉苗和抗病品种与彻底治蚜、铲除病株蕉头就地晒干或用草甘膦等消灭带病吸芽等综合防治措施效果很好。香蕉花叶病(Cucumber mosaic virus)的为害性比束顶病更为严重,70年代中期在广州一带发现,蔓延扩展很快,几个月内发病率竟高达60%左右,早期染病的植株,生长矮缩,甚至死亡。成长株染病后生长弱,不能抽蕾结实,损失达100%。该病毒可由蘖芽和棉蚜、桃蚜、玉米蚜、黍蚜等多种蚜虫传播,用汁液接种可使黄瓜、丝瓜、苦瓜、白瓜、烟、茄子、辣椒和千日红等多种植物发病,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香蕉炭疽病(Gloeosporium musarum Cooke et Mass.)主要在运期的果实上发生,使果实大量腐烂。香蕉黑星病〔Macrophoma musae(Cooke)Berl.et Vogl.〕,分布普遍,此病损坏果实外观和并发炭疽病,影响外贸出口和商品价值。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var.cubense(E.F.Smith)Wollenw.〕是一种土传病害,有4个生理小种,其中小种1、2、4可使香蕉的大多数品种发病。成株发病后大部叶片由黄变褐干枯,最后整株枯死。在防治上采取种植抗病品种和无病的繁殖材料、实施检疫与轮作、隔离种植等综合措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香蕉叶斑病由Cercospora musae Zimm.、Cordanda musae(Zimm.)Hhn和Helminthosporium torulosum(Syd.)Ashby 3种真菌引起,主要为害叶片,大发生时叶片受害面积达80%以上,产量减少50%以上,且果实品质变劣,在防治上应以药剂防治为主,辅之以人工和农业技术措施,才能收到较好效果。线虫病种类多,分布广,有逐年加重趋势,值得重视。
3、粉蕉病虫害,有哪些防治的方法?
粉蕉巴拿马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疾病。它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具有破坏性。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应成为重点。巴拿马病的病原体主要从幼苗根部的伤口侵入,传播媒介是机械,昆虫和自来水。因此,确保幼苗不会对根的损害或对根的损害尽可能小,是预防和控制巴拿马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喷水和除草剂除草可达到不损害根系或不损害幼苗根系的目的,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巴拿马病的蔓延。
此外,香蕉的病害包括叶斑病,花叶病,束顶病等。主要害虫是卷叶虫,象鼻虫,蚜虫,根状线虫和圣甲虫。幼苗移栽后,应立即施用适量的甲基异膦酰基,Bataan等,以防治根际线虫,甲虫等。之后,每十天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混合物,以防止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一旦在香蕉园中发现了巴拿马病,花叶病,串顶病等,就应铲除患病的植物,并用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石灰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中和土壤的酸度,消除活性铝的毒害,提高磷的利用率,还可以增加香蕉粉的钙营养,促进生理香蕉粉的平衡,有利于香蕉粉的生长发育。石灰还具有杀菌和消毒作用,防止疾病扩散和传播,并对巴拿马病和叶斑病的病原体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香蕉种植园中经常使用适量的石灰,对杀菌和消毒,中和土壤的酸度以及为香蕉的正常生长创造合适的环境具有良好的效果。
香蕉假茎的老叶,枯叶和老叶尖不仅消耗营养,而且还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因此,有必要及时切掉老叶,枯叶和患病叶,剥去留下假茎的老叶梢和患病叶梢,并燃烧在一起以保持香蕉园的清洁,减少病原体的来源。并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香蕉主要有哪些病虫害
1、香蕉黑星病。在香蕉抽蕾前后,葵叶及果指上产生许多小黑粒、手摸无粗糙感,不是花蓟马为害,是真菌性黑星病,影响果外观及价值。在抽蕾时喷多菌灵、甲霜灵等杀菌剂。注意嫩叶、果指都要喷洒,喷药后果穗套袋。
2、香蕉根结线虫病。侵害根部。黑根、根短肥、结肿瘤、线虫病症状与束顶病相似,植株矮化、黄叶或从叶、散把、叶边缘失绿,叶片呈波浪状皱曲。线虫病与束顶病区别只是束顶病叶柄有“青筋”。所以香蕉病害有真、假束顶病之说法。如何鉴别真假,一是检查叶柄有否“青筋”;二是施杀线虫剂、米乐尔、呋喃丹、克线磷、甲基异柳磷,每株撒施10~15克于蕉头表土,杀死线虫。并加强肥水管理,约15天后如有抽出新叶即是线虫病可不必挖掉。如不能再抽新叶即是束顶病。每株灌入柴油2两使蕉头烂掉再挖去病株,以防传染。
3、香蕉叶斑病。香蕉叶斑病是四种叶斑真菌总称。发病期5~10月,病菌由土壤传染或风雨传播,蔓延猖镢。蕉叶染病呈褐色长条斑,椭圆斑,绿枯斑,逐叶上爬枯萎衰败。染病香蕉慢抽蕾,果穗瘦,品质劣、抗寒力弱,严重减产减收。
防治方法:叶斑病发病规律是4~5月份高湿高温,叶片幼嫩病菌潜入,9~10月份北风吹来病斑一齐表现出来。蕉农误认在8~9月份才发病,此时,喷药治叶斑已经来不及了,应当提前在5月份正是茎叶旺盛无病斑时期就要喷药防治。有经验蕉农总结二句话:“无病要喷药、有病无仙丹”。这是防治叶斑病的秘诀----以防为主。喷药方法,先喷洒蕉头周围表土,再自下而上喷洒假茎及心叶以下蕉叶正、背面。特别是暴雨过后即时喷药防治。什么药剂对防治叶斑病最特效呢?目前专家还没有论证。我认为凡是杀菌剂对叶斑病都有效果,不在价格高低,只要防治方法正确,以防为主,都有效果,例如广西蕉农使用最便宜的硫磺悬剂代森锰锌、多菌灵效果良好,又十分便宜。香蕉心叶,果穗对农药十分敏感。如稻脚青、异稻瘟净、加收米、富士一号都会对香蕉产生药害,影响抽蕾,不能用于防治叶斑病。
4、香蕉烂柄病。该病属细菌性病害,发病期5~6月或9~10月份。症状是叶柄腐烂,臭味,挤压流脓汁、叶柄一片片剥落呈赤膊状。防治方法:以“香蕉细菌灵”浇灌叶柄及整株假茎。注意排水防浸根,增施钾肥。
5、香蕉害虫主要是象鼻虫。蛀食假茎、叶柄、花轴、球茎,为害极大,也是台风香蕉拆断重要原因。象鼻虫每年4~5月和9~10月是成虫发生的两个高峰期。在傍晚,用巴丹、乙酰甲胺磷等杀虫剂喷洒假茎,毒杀成虫。未抽蕾株在入冬前可用呋喃丹、米乐尔、杀虫丹在“把头”处投放5~10克。
香蕉还有交脉蚜、卷叶虫、花蓟马等害虫,可用辟蚜雾、氧化乐果、敌百虫、马甲磷等杀虫、螨剂防治。在喷洒药剂防治香蕉病虫害时,注意加入0.1%洗衣粉作为粘着剂,特别注重均匀喷洒叶背。
5、香蕉主要病害与防治有哪些?
1.香蕉束顶病 香蕉束顶病(见图2-58)是香蕉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在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等省(自治区)已普遍蔓延。广东省田间病株率一般在5%~10%,部分发病严重的蕉园达20%~40%。感病植株矮缩,不开花结蕾;在现蕾期才感病的植株,果少而小,没有商品价值。
(1)症状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化,新生叶一叶比一叶窄、短、硬、直,病叶质脆且成束状,叶脉上有断续、长短不一的浓绿色或黑色条纹。病株分蘖、丛生。根头变红紫色,根系腐烂或变紫色,难发新根。病株常不开花抽蕾。若抽蕾期发病,可结实,但果实少而小,且味淡。无经济价值。
(2)病原 该病病原为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top virus)。属黄矮病毒组,该组病毒粒体为球状。病毒主要借带病蕉芽和香蕉交脉蚜传播,汁液持毒能力达13天。该病毒为半持久性。机械摩擦,土壤均不能传毒。
图2-58 香蕉束顶病
1.传病昆虫—香蕉交脉蚜 2.病株
(3)发病规律 香蕉新植区的初侵染源来自带毒种苗,老蕉区来自病株及其吸芽。该病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毒吸芽,近距离传播靠香蕉交脉蚜。因此,发病高峰期和媒介昆虫的发生规律有密切关系。在广东蕉园,10月交脉蚜的种群数量逐渐回升,到翌年1~2月达到高峰,4~5月则为束顶病的发生高峰期。该病的潜育期1~3个月。除香蕉之外,交脉蚜的寄主还有芋头、姜花、蕉麻和蛇尾蕉属的植物。在现有的香蕉栽培品种中,目前还未见抗病品种。
(4)防治方法 ①加强对香蕉种苗及组培苗的检疫。田间选取用于组培的吸芽应严格遵守检疫程序,组培苗第一代要送交有关部门进行生物测定和血清测定,确定不带毒之后才准繁殖;带毒苗则应及时销毁。②苗圃应设置在方圆2~3公里内无蕉园的地方,以防带毒蚜虫传病,必要时可在苗圃四周加设60目的防虫网;袋苗每10天喷40%乐果1000~1500倍液,或鱼藤精800倍液,或50%辟蚜雾2000倍液等,以保证组培苗假植期不带病。③重病区全部改种无病毒组培苗是根治本病的最好方法。零星发病的蕉园应定期检查并尽快挖除病株,开穴曝晒半个月后再行补种无病组培苗。
2.香蕉花叶病 香蕉花叶病(见图2-59)在南美洲、菲律宾等地早有发生,其危害性不亚于束顶病。我国过去没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广东省自1974年首次在广州及东莞个别地区发现该病以后,蔓延扩展较快,发病率高达80%。早期感病植株生长矮缩,甚至死亡。成长株感病则生长衰弱,不能结实。
图2-59 香蕉花叶心腐病
1.内层假根(部分)症状(示长条线状和斑块坏死病部)2.假根切面症状(示黑色坏死病部)3.叶片症状(示褪绿黄色条纹和梭状斑)
(1)症状 ①花叶。病株叶片上出现长短不一的褪绿黄色条斑或梭状圈斑,呈现黄绿条纹相间的症状。②心腐。继嫩叶黄化或出现黄色条斑后,心叶或假茎出现水渍状,横切假茎病部可见黑褐色块状病斑,中心变黑腐烂、发臭。
(2)病原 该病的病原是一种病毒,称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株系(Cuoumber mosaic virus strain banana)。病毒粒子球形,直径26纳米。体外存活期为12~24小时,可通过汁液摩擦和蚜虫传染。
(3)发病规律 病害初侵染源来自感病寄主。远距离传播靠带毒种苗;近距离传播靠媒介昆虫。通过汁液摩擦可传染发病。该病潜育期一般5~10天,但当发病条件不合适时,可长达12~18个月。苗期比成株期发病严重,尤其1米以下幼嫩蕉苗最易感病。香蕉与黄瓜间、套种发病严重。该病在温暖干燥年份发生较为严重,这与蚜虫发生量有密切关系。每年发病高峰期在5~6月。新抽生的幼嫩组织及心叶较易感病。发病与品种有一定关系:矮秆香蕉的耐害性、恢复性比高秆香蕉强。
(4)防治方法 参照香蕉束顶病,同时还应避免与瓜类作物和茄科作物间种。
3.香蕉枯萎病 香蕉枯萎病(见图2-60)又称香蕉巴拿马病、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在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早有发生,我国台湾省亦早有发现,本病被列为我国对外、对内的检疫对象。大陆于1960年在广西的西贡蕉上首先发现,1975年在海南粉蕉上亦有发生。现在广东、广西、台湾很多蕉区都有发生,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图2-60 西贡蕉枯萎病
1.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病茎纵剖面和横切面 3.病株
(1)症状 从苗期到成株期都能发病。苗期症状不明显。成株接近结果期症状明显,有叶片倒垂型黄化和假茎基部开裂黄化两种。叶片倒垂型黄化发病蕉株下部及靠外的鞘先出现特异黄化,多在叶片边缘出现,然后逐渐扩展到中肋。感病的叶片很快倒垂枯萎,由黄变褐而干枯。假茎基部开裂型黄化病株先从假茎外围的叶鞘近地面处开裂,渐向里扩展开裂达心叶,并向上发展达叶片处。裂口褐色干腐,最后叶片变黄。病株多数在未现蕾结实时即枯死。个别不枯死的则果实发育不育,品质差,产量低。母株发病以至枯死后,其根茎通常不立即死亡,仍能长出新的吸芽,能继续生长,到了生长中后期才发病。
(2)病原 该病原为一种真菌,称为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Fusarum oxysporum f.sp.cubense(E.F.Smith)Syn.et Han.]属半知菌亚门。病原菌的孢子座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有了3~5个隔膜,多数为3个隔膜。散生在菌丝上的小型分生孢子数量很多,单胞或双胞,卵圆形。菌核蓝黑色。厚垣孢子椭圆形至球形,顶生或间生,单生或两个联生。
(3)发病规律 该病初侵染源来自病株及带菌土壤,病原菌的厚坦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年至十几年,但在积水缺氧的情况下存活期则大为缩短。该病距离传播主要通过种苗、带菌的土壤和流水,故地势低洼的蕉园易发病。
(4)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严防从国外或台湾省的带病种苗进入;国内也要严禁病区的蕉苗调往外地。②推广种植无病组培苗。③定期检查蕉园,发现零星病株应及时清除销毁,并撒施石灰或尿素处理土壤。重病区可考虑全园销毁,改种水稻、花生、甘蔗等经济作物。
4.香蕉炭疽病 炭疽病是香蕉产区的常发病,也是全世界香蕉产区最重要的采后病害。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的蕉区均有发生。
(1)症状 在黄熟果皮上先出现梅花点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化成深褐色块斑,致全果变黑腐烂。果柄发病时,引起蕉指脱落。叶片被害,病斑初期不明显,后期则呈不规则长条形,中央灰色,上生许多小黑点。假茎被害,顶端发黑,严重者茎腐。若开花不久被病菌侵入,小果端部变黑腐烂。
(2)病原 该病病原(见图2-61)是一种真菌,称为香蕉盘长孢。(Gloeosporium musarum Cooke et Mass)属半知菌。在自然条件下,只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盘内。分生孢盘直径135~240纳米,聚集在一起时呈朱红色,分生孢子梗短杆状,无色,不分枝,分生孢子单胞,长椭圆形,无色。
图2-61 香蕉炭疽病
1.病原菌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2.病果
(3)发病规律 田间病害初侵染源来自带病的蕉树,病斑上的分生孢子由风雨或昆虫传播,侵入后,最易在幼嫩组织上先发病。果实受害,通常呈潜伏侵染状态,病菌在表皮下休眠,直到果实黄熟后才迅速表现症状。果实包装材料及催熟房间内病原菌分生孢子也是果实贮运期该病的菌源之一。病害的发生与温湿度及品种关系密切:夏秋季高温多湿期间该病发生严重,发病的决定因素是湿度,在多雨雾重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发病严重,冬季低温干燥,病害较轻。栽培品种中,白油身、黑油身、东莞中把较为抗病,63-1、高脚顿地雷则较感病。
(4)防治方法 ①清洁蕉园,集中病、枯叶烧毁;增施肥料,加强树势。②药剂防治。自抽蕾开花期起,每隔10~15天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高脂膜的混合剂,连续3~4次,可有效降低炭疽病危害。果实采收后用45%特克多可湿性粉剂或50%抑霉唑500倍液浸果1~2分钟,晾干,置于加高锰酸钾固体保鲜剂的密封薄膜袋内,可有效抑制炭疽病发生,延长青果期,减少贮运期烂果。③选择晴天适时采收,当果实有75%~85%熟时采收最好。收获时蕉果不要直接与地面接触,避免产生伤口。④果实包装、催熟场所及包装材料每次使用前必须用10%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熏蒸消毒。
5.香蕉叶斑病 叶斑病(见图2-62)早在30年代初期已在中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普遍发生,70年代我国的台湾、广东、海南等蕉区亦普遍发现。主要为害叶片引起蕉叶干枯,明显减少叶片的光合作用面积,导致植树株早衰,影响果实充实,可减产30%~50%,此外,病株的果实品质欠佳、不耐贮藏,容易腐烂。常见的有褐缘灰斑病,灰纹病和煤纹病三种。
(1)症状 常见三种叶斑病症状如表3所示。
图2-62 香蕉叶斑病
1.煤纹病(①病叶②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灰纹病 3.褐缘灰斑病
表3 香蕉叶斑病症状及危害
(2)病原 褐缘灰斑病菌的病原菌(Cercospora musae Zimm.)是一种真菌,称为香蕉尾孢菌。分生孢梗褐色,丛生。分生孢子棍棒状、无色、有分隔。灰纹病病原菌(Co-rdana musae(Zimm.)Hohn.)是一种真菌,称为香蕉暗双胞菌,分生孢子梗褐色,有分隔,分生孢子双胞或单胞、无色、短西瓜子形。煤纹病病原菌[Helminthosporium forulosum(Syd.)]是一种真菌,称为簇生长蠕孢菌,分生孢子梗褐色,有分隔,分生孢子淡墨绿色,有3~12个分隔。
(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寄主病斑或病株残体上越冬。叶斑病的初侵染源来自田间病叶。春季,越冬的病原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每年4~5月初见发病,6~7月高温多雨季节病害盛发,9月后病情加重,枯死的叶片骤增。发病严重程度与当年的降雨量、雾露天数关系密切;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排水不良的蕉园发病严重;矮秆品种的抗病性较差。
(4)防治方法 ①每年立春前清除蕉园的病叶、枯叶并烧毁,减少初侵染源。在香蕉生长期最好每月清除病叶一次。②控制种植密度。矮把品种3000株/公顷,中把品种2250株/公顷,高把品种1800株/公顷。③多施钾肥、磷肥,不偏施氮肥;雨季及时排水,降低蕉园小环境的湿度。④喷药防治。现蕾前一个月起选用25%敌力脱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灭病威胶悬剂600~8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特克多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全株喷雾,每隔20~30天喷一次,共喷3~5次,并注意交替用药,以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6.香蕉黑星病 黑星病(见图2-63)是蕉类非常见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早衰凋萎;病果外观差,商品价值低,贮运期易腐烂。
图2-63 香蕉黑星病
1.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 2.果实症状 3.叶片症状
(1)症状 感病的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叶面散生许多小黑粒,病害逐步向中、上层叶片发展,导致大量叶片发病(但嫩叶很少发病)。挂果后,青绿色的果皮逐渐出现许多小黑粒,果穗向外一侧发病多于内侧,严重时穗轴及蕉果内侧也集生大量微小黑粒。果实成熟时,在小黑粒的周缘会形成褐色的晕斑,后期晕斑部分的组织腐烂下陷,小黑粒的突起更为明显。
(2)病原 该病的病原是一种称香蕉大茎点霉的真菌[Macrophoma musae(Cooke)Berl.et Vogl.]属半知菌。分生孢子器半内生于叶片组织中,褐色。圆锥形,无色,单胞。少双胞。孢子成熟后在有水时从孔口涌出。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有病的蕉树上越冬。初侵染源来自田间的病叶及病果,分生孢子随雨水和气流传播。每年春雨季节,成熟的分生孢子器喷溅出大量分生孢子,感染叶片及果实使之发病。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雨后或雨季发生严重,在高温高湿下,苞片脱落后的幼果很容易感病。高肥、密植的蕉园多病;挂果后期最易感病;香蕉比粉蕉、大蕉易感病。
(4)防治方法 ①注意田间卫生,减少初侵染源(参照香蕉叶斑病)。②断蕾后套袋护果。袋的规格为长80~120厘米,宽50厘米,厚0.3~0.4毫米的蓝色聚乙烯薄膜袋,袋身打小孔,以便夏天散热。具体做法是将果穗套入袋内,上端紧扎在果穗的基础部,下部开口透气。套袋能阻止病菌随雨水转移到果实,并有一定的防寒作用,但盛夏期间容易引起果实灼伤。③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灭病威胶悬剂600~800倍液喷雾叶片及果实,尤其应在果实断蕾后套袋前喷果为佳。
6、香蕉树有哪些病虫及其防治方法?
1.叶斑病、黑星病:合理密植,合理留芽,经常清园,圈蕉,销毁病叶,保持园地清洁,通风透气,减少病害来源及传播机会;增施钾肥、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化学防治:生长旺季(4~10月)每20天喷药一次,抽蕾后的植株适当加密至15天左右一次,目前较有效的药剂有25%敌力脱乳油1500倍液、凯润1500倍液、世高10%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富力库25%水乳剂10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倍液、25%腈菌唑15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阿米西达1500倍液、40%灭病威4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爱苗30%乳油1500倍液、可杀得1000~1200倍液,以及思高、应得、万兴等。喷药时要喷叶面、叶背,并加入少量洗洁精、洗衣粉或增加药效的助剂,加强药剂黏附效果。对叶瘟病可采用促苗快长、通风透光并结合化学防治的方法,施复合肥提高小苗抗病力,合理通风,降低温度,加强光照,减少病害发生;对较严重的小苗应清理出苗棚,以减少病源。病害严重的蕉园应轮作或更新种植。
2.香蕉花蓟马、褐足角胸叶甲:抽蕾前、现蕾时喷杀虫剂,如乐斯本1000倍液、10%吡虫灵2000倍液、70%艾美乐15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2000~3000倍液、5%鱼藤酮乳油1000倍、灭扫利1000倍液、马拉硫磷1000倍液。抽蕾中期及断蕾时再喷1~2次。国外商业香蕉园在露蕾尖时用特殊的注射器注射药剂防蓟马。
7、香蕉叶片主要有几种病害?如何治疗?谢谢
香蕉病虫害防治
1. 香蕉束顶病:又称蕉公、虾蕉葱蕉,是世界性的严重病毒病,传播性强。
防治方法:(1)选择通风的园地,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提高香蕉植株的抗病力;(2)采用无病种苗种植;(3)定期杀灭蚜虫,可.5%扑虱蚜2000~3000倍、0%蚜虱净1000倍、20%康复多2000倍、阿克泰1000~1500倍、50%马拉硫磷1000倍液、40%氧化乐果800~1 000倍、50%辟蚜雾1 500~2 000倍等,苗期10~15天喷一次,成株每月喷一次;(4)挖除病株。发现病株应及时喷药杀死蕉蚜后挖除烧毁;(5)发病严重的蕉园,要与水稻、甘蔗轮作。
2. 香蕉花叶心腐病:香蕉花叶心腐病,是一种病毒病。
防治措施与香蕉束顶病相似:严格实行检疫制度,选择无病健康种苗;定期杀灭蚜虫,蕉园提倡不间作其它农作物,特别是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有病毒寄生作物,并保持蕉园清洁卫生,消灭媒介昆虫活动和生存场所;及时挖除病株。重病区应实行与水稻、甘蔗等作物轮作。
3. 香蕉叶斑病:我国常见的香蕉叶斑病有:黄叶斑病(褐绿叶斑病)、灰纹病和煤纹病三种,其中以黄叶斑病为最严重。
防治方法:(1)合理密植,经常清园。及时清除园内病枯叶、杂草并集中烧毁。(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3)喷药防治,病害发生初期用25%敌力脱乳油1 000~1 500倍,每隔10~15天喷洒叶面叶背一次,连续2-3次。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百菌清、代森锰锌、灭病威等500~800倍等交替使用。
4. 香蕉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青果,造成果实外观和品质差,商品率低。
防治措施:(1)经常清园,剪除并烧毁病叶及残余物;(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3)喷药防治,在叶片上或幼果上喷洒25%敌克脱乳油1 500倍,或其它杀菌剂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75%百菌清700倍,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14-20天喷一次。
5. 香蕉炭疽病:主要危害将成熟和成熟的果实。
防治方法:(1)经常清园,烧毁病叶。抽蕾后喷杀菌剂2~3次保果。用法同黑星病;(2)选用抗病或耐病香蕉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3)适时采果。当果实达七、八成熟度可采收,成熟度过高抗病力降低;(4)减少操作机械伤,在采收、包装、贮运过程中,尽量减少果皮机械伤;(5)晴天采果,忌雨天采果;(6)果实
8、病害防治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植物病害防治是指预防病害或减轻病害的发生率或严重度,通常是针对植物群体。病害防治前的重要工作是了解病害起因,从而选择有效的防治措施,正确的诊断对病害防治是不可缺少的。防治病害有时只用一种措施就能解决问题,但大多数病害的有效防治需要同时使用多种防治措施。通常要有一个包括控制环境的、生物的和化学的多种因素的综合绿色防治计划。
病害防治包括病害预防和病害治疗,后者也叫病害控制。由于植物病害防治主要针对群体,预防措施在防治途径中占重要位置,在治疗上,注意力较多集中于个体。植物病害防治主要有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①避免。在病原物没有致病性、稀少或没有病原物的时间或地区种植作物,以避免病害发生。如选择种植地点、日期、采用无病种苗等措施。②杜绝病原物。阻止病原物的侵入,或阻止病原物在未发生区域的定殖。如处理植物残体、实施检疫、消灭媒介昆虫等措施。③铲除。减少、钝化、清除或销毁受侵害的作物。如生物防治、轮作、土壤处理等措施。④保护。在感病寄主和病原物之间介入有效的障碍。如杀菌剂,以阻止侵染。如药剂保护、改变环境、改变营养等措施。⑤抗病性。采用抗病寄主,及各种能使植物的抗病特性或习性发生改变的方法,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如抗病育种、营养抗病等措施。⑥治疗。减轻受侵染植物的病害严重度。如化学治疗、热力处理、人工剥除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