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四川泥石流2017

四川泥石流2017

发布时间:2021-07-13 03:00:17

1、“7·6”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群发性泥石流

1 泥石流概况

2011 年 7 月 6 日 16 时 10 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大范围普降大雨,短时降雨量达 22. 9mm,导致理县境内发生群发性泥石流地质灾害。甲司口泥石流冲毁农田 150 亩、村机耕道 3km、桥梁2 座、轿车3 辆、货车1 辆、吊车1 辆、龙门吊1 座、民房 1 栋,牛圈 2 座,牛 100 头,1 人失踪,壅塞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造成甲司口电站闸首冲毁,致使 30 余名群众被困。古尔沟镇新桥村新桥沟发生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无人员伤亡。其他各乡镇也发生多处泥石流灾害,均造成一些损失,但无人员伤亡。

由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汛前已提前紧密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国土资源局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各乡镇、村组领导干部及人民群众科学防范、积极应对。克服了突发灾害点多面广、移动信号中断、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等困难,组织受威胁群众及中小学生 13900 人成功避险。

理县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貌类型为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是典型的中高山峡谷区。境内群山连绵,峰峦重叠,海拔1422 ~ 5922m。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历来地质灾害频繁,灾情严重。特别是 2008 年 “5·12”汶川地震以来,该区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引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

2 监测与应急避险

2. 1 排查、巡查与监测

理县国土资源局十分重视地质灾害日常的巡查与监测工作,逐个隐患点均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负责隐患点日常的巡查与监测工作,逐点编制防灾预案,向工作人员及群众发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

7 月 5 日下午 16 时,理县国土资源局接到省国土资源厅、州国土资源局和县气象局发布的关于未来 36 小时内有强降雨,地质灾害预警等级为 IV 级的警报。理县国土资源局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县、各乡镇有关部门及各电站,要求各乡镇加强各监测点的监测与巡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务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 月 6 日下午 16 时 10 分,理县境内普降大雨,不到半小时,多个乡镇负责人相继来电,反映即将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接到报告后,县国土资源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报告。随后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奔赴抗击山洪泥石流第一线。

图 1 理县甲司口沟泥石流

图 2 理县杂谷脑镇打色尔沟泥石流

图 3 蒲溪沟泥石流

2. 2 应急避险

灾情发生后,各县级领导按照早期制定的方案火速赶往所负责的灾害点,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进行转移。同时奋力抢修被阻断的 317 国道和 213国道,极力救援受困群众。通过各级领导以及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成功疏散和安全转移杂谷脑河流域受威胁的 6400 余人、县城受威胁的群众和学生 5000 人、朴头乡受威胁2000 余人、蒲溪乡色尔村受威胁100 余人、薛城镇南沟村受威胁200 余人、甘堡乡甘堡村板子沟组受威胁 200 余人,共计13900 余人。晚22 时25 分,在州、县领导及各相关工作人员的连夜奋战下,国道疏通,解救受困群众 2030 名。

3 经验与启示

在这次抗击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各级领导干部、相关工作人员及广大群众不怕艰险,反应迅速,处置有力,成功转移受威胁群众和学生 13900 人,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一是成立了理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提前召开了全县国土资源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层层签订了防治目标责任书,防灾责任落实到乡镇、村组及隐患点监测人,建立了以驻地官兵、民兵为主的抢险应急队伍,健全了县、乡镇、村、组四级群测群防体系。二是编制完成并实施了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御预案与应急预案,对全县各隐患点安排专人监测,针对各点编制应急预案。三是出台了隐患点排查通知等相关文件,汛前进行隐患点排查工作。四是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

各项防治措施落实有力。一是夯实工作责任。防治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的安全防治工作负总责,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县国土资源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门。在这次抗击山洪泥石流过程中,县、乡镇、村组、监测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为同时开展多处山洪泥石流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县国土资源局每年适时邀请地质专家采取多种形式深入田边地头和老百姓面对面交流。同时加大对防治管理人员、监测人员进行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相关专业知识的集中培训,把宣传重点放在农村和乡镇,利用有线电视、广播、专刊、手机等各种宣传手段向群众宣传、传授防灾避险的基本方法,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全县各灾害隐患点防治责任都落实到监测人,实行动态监测和群测群防,随时掌握隐患点的变化趋势,准确捕捉灾害发生的前兆信息,及时做出预警预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四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落实了县、乡镇、村、监测点四级责任制,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责任主体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健全了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和工作机制,对隐患点周围群众发放“两卡”,巩固和完善了县、乡、村、组四级群测群防网络。

各个重点严格管理。主要表现在: 以泥石流、滑坡、崩塌为重点; 以预防、避让为重点; 以群测群防、群专结合为重点; 以人口密集区和重点建设工程为重点;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为重点。在明确重点基础上,科学划分危险区,准确判断险情,编制合理防治方案,明确防治责任。对威胁 30 人以上隐患点,制定“防、抢、撤”方案。认真开展灾害排查工作,严格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加大与气象、广播电视等部门配合力度,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初见成效。“5·12”地震后,理县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采取领导片区负责制,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监督,确保了治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理县 “一颗印泥石流治理项目”在“7·6”强降雨中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泥石流将刚建成的三道坝淤满后溢出,减缓了泥石流进程,为受威胁群众的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刚建成的 “通化乡甘溪沟口泥石流治理”、“桃坪乡曾头沟泥石流治理”等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在此次防灾工作中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初见治理成效,确保了理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节基础资料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提供 责任编辑 庄茂国)

2、四川发生了泥石流了吗

已经过去好久了,现在也得到政府的帮助,成功地脱离了困难,不过还是替我们四川人谢谢你的关心

3、四川泥石流怎么这么严重?

四川本身是多雨地区,加上复高山的冰雪在夏季会融化,为泥石制流的产生提供了足够的水源。其次,四川多山百,又是在地震带上,导致地表的土石方不稳定,容易被水冲走。
就2013年情况来度看,420雅安地震已经导致很多山体的土石方松问动了。加上7月份强烈的降水,就不难理解为何泥石流频答发了。

4、四川汶川发生泥石流,泥石流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泥石流的发生,一般是在有山、有谷、有深壑的地方。这是泥石流形成的先决条件。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则不会发生泥石流。

泥石流的发生,首先是植被的破坏,树木的乱砍滥伐。这使得泥沙被树根植被固定的能力削弱,这样在大量雨水或雨雪冲刷之下,泥沙石头会松动,然后才能进一步形成泥石流。

同时弃土弃渣采石,也容易在像山区这样的地方形成泥石流,为泥石流的发生储备条件。

其他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就是次生灾害,比如说洪水。

与洪水相比,泥石流的危害要更大一些,因为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很短,会经过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就产生。它与洪水不同的地方就是洪水里面只有水,但是泥石流里面会夹杂有大量的石块。

而这些石块的破坏性特别强。遇路埋路,遇到铁路毁坏铁路。如果附近在山下建有村庄,那么这个村庄就会非常的危险。

曾经在中国云南就曾经发生过,村庄因为泥石流被掩埋在泥沙之下的悲剧发生。

随着泥石流发生的时间,损失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是发生在深夜,那么能够跑出来的村民比较少。

如何才能够预防泥石流的发生呢?要多种树,少乱砍滥伐,多植草。因为树木,尤其是百年树木抓住泥沙的能力很牢固,是远远大于用人工阻拦泥石流的设施。

预防泥石流的发生应当引起当地政府的注意。植树造林造福当地群众!

5、四川大渡河特大泥石流爆发是什么时候?

1981年7月9日凌晨1时30分,四川大渡河南岸利子依达沟暴发特大泥石流。泥石流体冲毁了成昆铁路尼日车站北侧跨越利子依达沟口的利子依达大桥,并在几分钟内堵塞大渡河干流,大渡河断流4小时后泥石流大坝溃决。当日1时46分,由格里坪开往成都的422次直快列车满载着一千余名旅客,以40余千米的时速在桥位南侧奶奶包隧道口与泥石流遭遇,列车车头和前几节车厢翻入大渡河。

经事后统计,此次灾难造成300余人死亡,146人受伤,成昆铁路瘫痪372小时,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是世界铁路史上迄今为止由泥石流灾害导致的最严重的列车事故。

6、四川汶川地震的泥石流是由什么引发的?

地震使得岩石更加破碎 容易崩塌 同时地震常常伴随着暴雨 会形成滑坡与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应对这些灾害的办法,就是从高山深谷里搬迁。

除此以外别无它法。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然而,

这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回答,目前国内对于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应对措施,实际上就是勘探风险区、风险区分级、高危区搬迁的思路。

7、为什么四川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特别多?

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三是浅源地震。比如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8、四川为什么老是那么倒霉?又是地震又是泥石流······

不是四川倒霉,而是四川的地理位置处于地震带。这是大自然的现象,不可逆转,但是,可以预测。

与四川泥石流2017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