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相电刀铡闭电时打火怎么回事?
你好:三相电刀铡闭电时打火怎么回事。三相电开关在运行时有电流通过,在切断时就会产生火花,这是正常的现象。
2、屁是可燃气体?
是的。屁的成分是包括氢气、甲烷、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屁的主要成分是氮,约占屁的23%~80%;其次是二氧化碳,约占20%;再次是氢、甲烷和氧等。屁的臭味来自大肠杆菌等腐败菌在分解蛋白质时所产生的氨、硫化氢、吲哚、靛基质、类臭素、挥发性胺以及挥发性脂肪酸等。虽然其含量加起来还不到10%,但足以使闻者生厌。
屁是一种危险的气体,屁中所含的氢有时会高达47%。因此,科学家提出告诫,在这种情况下,要严禁烟火,因为一丁点火花都可能引起爆炸。不过屁中的氢并非总是保持在引爆的临界值,而且进入空气的屁又会很快被稀释。
(2)电刀引起火灾扩展资料
屁的成分包含氮气59%;氢气21%;二氧化碳9%;甲烷7%;氧气3%;其他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为可燃。
中医将屁归于气的范畴,属于浊气下行,人体肠道只要有食物被产气细菌群分解,就会积累肠道气体,由于肛门括约肌的作用,必须积累到一定压力才会放屁。所以,少量少次放屁是肠道正常运行的一种表现,反之则为身体异常提示,须认真调理。
常放屁的原因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因常吃一些产气的食物,例如地瓜、洋葱、高丽菜、豆类及其他豆制品,所以会有放屁的情形,另外则有可能罹患“激躁性大肠症候群”。在饮食上建议少量多餐,不要暴饮暴食,吃东西时,宜细嚼慢咽,以免一起吃下太多空气,而容易产气的食物也要避免食用。每天喝杯优酪乳,有助于改变肠道细菌。
3、高频电刀故障应该怎样处理?
高频电刀常见故障修理
高频电刀故障现象一:开机后负极板报警指示灯亮,高频电刀无输出。
高频电刀故障修理:负极板报警指示灯亮时,应首先检查负极板连线及插头连接是否良好,经检查没有问题,初步判断是极板报警电路出现故障。极板报警电路主要部分在机器内靠前的一块小电路板上,由供电部分、比较电路和光电耦合器组成。用万用表测量光电耦合器GD-2输出(A8-4)为高电平5V,光电耦合器处于导通状态,输出高电平给控制板产生报警信号,而在正常情况下,光电耦合器是处于截止状态的。进一步测量光耦另一端,发现控制光耦的比较器LM393输出为低电平,而正常情况下该比较器应为高电平,判断比较器LM393损坏,更换比较器LM393后,故障排除。
高频电刀故障现象二:开机后高压输出指示灯报警,高频电刀无输出。
高频电刀故障修理:当高压报警指示灯亮时,应首先检查高压保险管,若高压保险管熔断,无高压输出,可初步分析判断是高压输出电流过载从而造成高压保险熔断,导致高频电刀无输出。此时重点检查电源整流及功率输出电路。打开机箱盖,测量高压整流桥,发现无异常,检查滤波电容也正常,判断电源部分正常。判断故障可能出在功放输出电路,此高频电刀功放电路采用4支VMOS管(型号为IRFP450)组成的全桥式功放输出。该功放电路的特点是性能稳定可靠、输出电压高。分别测量TRl-TR4VMOS管G、S之间电阻,其正常值应为10Ω,经测量TRl、TR3正常,TR2、TR4之间电阻小于10Ω,判断TR2、TR4两支VMOS管可能损坏,拆下进行测量,测量后确定是S-D极之间击穿从而导致电流过大,造成高压保险管熔断。更换两只同型号的VMOS管后故障排除。
对于此例故障,在修理过程中,发现电路板上有白色水印痕迹,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使用人员不小心从而使生理盐水流入高频电刀内,造成电路短路,损坏了输出管,导致高频电刀的设备故障。
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设备的损坏,都是由于使用人员未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或未注意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而造成设备的损坏,对此应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
4、问题来了 亚索大火 怎么办
亚索真的风险很大,只能最后看情况再拿,而且看rng现在的状态玩不来的,但没搞懂为什么rng一直把他放在ban位上
天使比较难打,天使的E平A 亚索W风墙不能挡,还有就是妖姬比较难打,他可以直接W穿过风墙一套秒你。一般出了电刀什么的之后就很强势了,暴击率很高。 消耗的话,先Q一下小兵,然后EQ过去人在E小兵回来,然后就Q的风卷过去,一般消耗到6级可以大加引燃带走人。记住 亚索贫着W中单压制很多AP,除非遇到男刀类似的AD。 玩好亚索要利用好周围的小兵躲技能,这英雄不好玩。 网络上都有很多亚索1挑5的视频,可以去看看。望采纳
5、高频电刀怎么用?
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一、高频电刀工作原理
高频电刀手术中,电流是从刀笔流入人体,然后在负极板流出。
我们常用的的市电频率是50Hz。我们也可以在这个频率波段进行电外科手术,但在这个波段,电流对人体可能产生过多的刺激从而导致死亡。国外的电刑就是这个原理。
在电流频率超过100KHz之后,神经和肌肉就不再对电流产生反应,因此高频电刀就是将市电50Hz的电流转变成超过200KHz的高频电流,这样,高频能量以对病人最小的刺激通过人体而不会有任何电击危险。
负极板的作用:可构成电流回路,同时降低极板处的电流密度,避免电流离开病人后返回高频电刀时继续对组织加热而灼伤病人。
二、高频电刀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鉴于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环节:
1.负极板的安全使用
现在的高频电刀都配备高频隔离技术,隔离的高频电流只将负极板当作返回高频电刀回路的唯一通道。
虽然隔离电路系统能保护病人避免替代电路的灼伤,但是它并不能避免因为负极板连接存在问题而引起的烧伤。
如果负极板和病人的接触面积不够大,电流就会集中到一个较小的区域,负极板的温度就会升高,从而烧伤病人。
统计表明,在报道的高频电刀烧伤事故中,70%是由于负极板没有接好或者老化而引起的。
为了避免负极板对病人的烧伤,我们必须保证负极板与病人的接触面积及其导电性,切记避免一次性负极板的重复使用。
合适的安装部位:
尽量靠近手术部位(但不少于15cm)的平坦的血管丰富的肌肉区;
局部皮肤剔除毛发并保持清洁干燥;
与手术部位不可左右交叉,距ECG电极15cm以上;
环路中不能有金属移植物、起搏器、心电图电极;
极板的长边接近高频电流的来向。
不合适的安装部位:皮肤皱褶和骨性隆起、疤痕、脂肪较厚、身体负重部位、液体积聚等血管稀少、不规则的部位。
安装负极板时要注意:
极板和皮肤要紧密连接;
保持极板平整,不能切割和折叠;
消毒和冲洗时避免浸湿极板;
15Kg以下的小儿应选用婴幼儿极板。
2.其他注意事项
检查电源、电极线路有无断裂和金属线外露;
连接电刀笔与机器,开机自检,显示负极板安装正确无报警指示后,调节输出功率;
避免旁路灼伤:病人的肢体用布类包裹后妥善固定,避免皮肤对皮肤的接触(如患者手臂与身体间),不可与接地的金属接触,与金属床之间至少保持4cm厚度的干燥的绝缘层;
避免设备漏电或短路:勿将电线缠绕在金属物品上;有地线装置者要连接;
病人发生移动后再次检查负极板接触面积或有无移位;
预防环境火警:避免在有易燃易爆和挥发性气体、高氧环境环境中使用电刀(尤其是胸部或头部手术),在气道部位使用时应暂时移开氧气。
预防意外烧伤:尤其在使用碘酊、酒精消毒皮肤时;肠道手术禁忌使用甘露醇灌肠,肠梗阻的病人慎用电刀,以免爆炸。
6、高频电刀点鼻子上的痘痘
病情分析:您好 您这个年龄还长痘就考虑是体内火太大引起的 一般与肺火旺有关 反复长痘会留下痘印影响肤色 建议您想彻底治愈要看中医.你可以用 苦参 炒酸枣仁 煎水代茶喝 喝好为止
意见建议:一般一个星期可见效果 对肤色也有帮助,注意不要 吃辛辣
7、急找!!请问哪里可以找到高频电刀的临床报告??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40只大鼠分成100、102、105和108组,分别用电刀和普通手术刀制成腹部手术的动物模型,用生理盐水,以及102、105和108浓度的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定量混合液0.2 ml分别注入皮下,以观察电刀和冷刀在不同浓度细菌的条件下对切口感染的影响。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随机对220例腹部Ⅱ类以上手术的病人分为电刀组(n=93)、电凝组(n=55)、对照组(n=72),其中,电刀组剖腹时用高频电刀切割组织,并用电凝止血。电凝组用普通手术刀剖腹,用电凝止血。对照组用普通手术刀剖腹,用丝线打结止血,以观察3组病人术后切口愈合的情况。结果 实验显示除100组外,其他各组使用电刀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 102组、105组和108组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5),100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观察发现,电刀组有16例(17.20%),电凝组有 9例(16.36%),而对照组2例(2.86%)切口愈合延迟。经统计学处理,电刀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57, P<0.01),电凝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66, P<0.05),电刀和电凝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17,P>0.05)。结论 高频电刀可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率明显增加,临床医生应该严格控制使用电刀,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电凝对组织的损伤小,止血效果好,相对安全,应谨慎使用,使用时应控制电流量,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高频电刀是腹部外科手术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它有操作简单和止血效果好等优点,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使用电刀剖腹的病人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为探讨高频电刀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我们于1999年5月至1999年12月,对大鼠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于1999年12月~2001年9月对220例腹部Ⅱ类以上手术病人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资 料 与 方 法一、动物实验1.实验动物及分组: Wistar大鼠,体重150~180 g,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两组又按接种细菌的数量分为102、105和108组,用生理盐水作为100组。2.菌液制备:⑴ 标准菌株的来源:用WHO推荐的标准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冷冻干燥纯菌。⑵ 菌悬液的制备:取上述标准菌株接种于羊血平板上,35℃培养24 h后,制成菌浓度为0.5麦氏单位[相当于108 cfu(菌落单位)/ml]的菌悬液。再将上述菌液制成105 cfu/ml及102 cfu/ml菌悬液备用。⑶ 菌悬液定量培养:取上述102 cfu /ml菌液取10 μl 倾注培养,结果:大肠埃希氏菌每毫升为130 cfu,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5 cfu,铜绿假单胞菌为110 cfu。将上述3株标准菌株混悬液等量混合,进行菌落计数,其细菌含量为121.67 cfu /ml,102组的实验细菌含量为24.33 cfu /0.2 ml(实际菌量约为0.24×102)。105 cfu菌液取1 μl 作倾注培养,结果大肠埃希氏菌为1.45万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1.5万cfu/ml,铜绿假单胞菌为9.5万cfu/ml。将上述3株标准株等量混合,其细菌含量为224 500 cfu /ml,105组的实验细菌含量为44 900 cfu /0.2 ml(实际菌量约为4 .49×104)。108 cfu/ml菌液稀释50倍后,取1μl倾注培养,24 h后作菌落计数。结果:大肠埃希氏菌每毫升为130 000 000 cfu,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5 000 000 cfu,铜绿假单胞菌为115 000 000 cfu。将上述3菌等量混合,其细菌含量为123 333 333 cfu/ml,108组的实验细菌含量为41 111 111 cfu /0.2 ml(实际菌量约为4 .11×107)。3.实验方法:在乙醚麻醉下,取腹部正中切口,实验组用电刀进腹,对照组用普通手术刀进腹,用4号丝线缝合腹膜。按分组取混合菌液0.2 ml注入皮下后,缝合皮肤,作好标记后,分笼饲养。4. 观察内容:⑴切口感染的判定标准:按照《外科学》[1]分为:甲级愈合,乙级愈合和丙级愈合。⑵病理感染程度的分级标准:无感染(0级):切片内为肉芽组织。轻度感染(Ⅰ级):有少量中性白细胞弥散浸润,感染坏死面积小于切片面积的10%。中度感染(Ⅱ级):感染坏死面积大于10%,小于30%。重度感染(Ⅲ级):感染坏死面积大于30%。⑶切口脂肪液化的判定标准:凡临床出现切口愈合不良,且符合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脂肪液化:①切口出现血清样液体;②肉眼或镜检发现脂肪滴;③无脓性分泌物;④切口周围无红肿;⑤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二、临床观察1.实验分组:随机分为电刀组、电凝组和普通手术刀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①电刀组:93例,男57 例,女36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3.70岁)。手术方式:胆系手术57例,结直肠手术17例,胃手术8例,门脉高压断流手术5例,胰腺手术3例,脾切除、小肠切除和肠结核手术各1例。②电凝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51.54岁)。手术方式:胆系手术30例(其中1例同时行胃大部切除),胃手术11例,结直肠手术4例,阑尾炎剖腹探查手术3例,小肠手术和门脉高压断流2例,肠粘连松解手术、胰腺手术和肝脏手术各1例。③对照组: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5.09 岁)。手术方式:胆系手术40例,胃手术10例,结直肠手术7 例,小肠手术5例,门脉高压断流手术和阑尾炎剖腹探查手术各3例,腹部包块2例,肝破裂修补术和脾切除术各1例。三组病例性别、年龄和手术切口的分类没有明显差异,手术切口分类情况的比较见表1。表1 三组手术切口分类情况的比较分 组 例数 Ⅰ类切口(%) Ⅱ类切口(%) Ⅲ类切口(%)电刀组 93 6(6.45) 83(89.23) 4(4.30)电凝组 55 3(5.45) 50(90.91) 2(3.64)对照组 72 5(6.94) 63(87.50) 4(5.56)2.方法:三组病例的术前准备,手术消毒铺巾的方法相同,手术切口多为经腹直肌切口,少数病人为其它切口。进腹时,电刀组用电刀切割组织,电凝止血;电凝组用普通手术刀切割组织,电凝止血;对照组用普通手术刀进腹,丝线打结止血。手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术后第3天,第7天换药观察切口愈合的情况。三、设备电刀和电凝组用上海沪通电子仪器厂生产的GD350-D高频电刀,电流功率统一设定为40W;对照组用普通手术刀剖腹。结 果一、 动物实验结果4只大鼠死于麻醉意外,其余236只于手术后第8天,行断髓术处死动物,用记录切口感染情况;然后将原切口周围1厘米的组织梭型切除,送病理检查。1.不同浓度细菌的切口感染情况 实验组与对照组切口的感染情况见表2。表2 实验动物的切口感染情况组别 例数 实验组切口愈合情况 感染率(%) 例数 对照组切口愈合情况 感染率(%)甲 乙 丙 甲 乙 丙100 30 23 2 5 23.33 30 28 0 2 6.60102 27 17 3 7 37.04 30 26 1 3 13.33105 30 15 5 10 50.00 29 22 3 4 24.14108 30 11 4 15 63.33 30 19 2 9 36.67经统计学处理,100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3.28,P>0.05),102组、105组和108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分别为4.31、4.22和4.27,P<0.05)。2.不同浓度细菌的切口在病理学上的感染情况:见表3。表3 实验动物的的病理检查结果组别 例数 0 Ⅰ Ⅱ Ⅲ 感染率(%) 例数 0 Ⅰ Ⅱ Ⅲ 感染率(%)100 30 14 4 9 3 53.33 30 16 7 4 3 46.67102 27 5 5 10 7 81.48 30 13 5 5 7 56.67105 30 6 7 6 11 80.00 29 13 3 6 7 55.17108 30 5 5 8 12 83.33 30 13 3 5 9 56.67经统计学处理,100 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27,P>0.05 ),102组、105组和108 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分别为4.05、4.23和5.08,P<0.05)。从上述2表中,可以看出,实验观察和病理结果虽然在感染率上有一定的差异,但结果均提示细菌污染可增加电刀的手术感染率,而无菌手术则没有统计学的意义。 二、临床结果 电刀组发生乙~丙级愈合(以下简称愈合不良)16例(17.20%);电凝组发生愈合不良9例(16.36%);对照组发生愈合不良2例(2.86%)。经统计学处理,电刀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χ2=8.57, P<0.01);电凝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66, P<0.05);电刀组与电凝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17, P>0.05)。讨 论 一、腹部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腹部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导致切口感染的原因有很多,如:手术切口止血不严密、切口污染和手术者无菌操作不严等都是造成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尽管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这一难题并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 1.电刀是否会增加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1917年由法国医生Doyen发明电刀以来[2],由于电刀能够迅速而满意的止血,节约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病人出血,受到了外科医生的青睐。近年来,电刀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曰趋广泛,由于无限度地和不正确地使用电刀,加重了对组织的损伤,导致手术后并发症的增加,从我们的实验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当然,除了切口感染外,还有一些是脂肪液化[3]和腹壁切口裂开,我们统称为切口愈合延迟。 早在70年代,Link等[2]就认为,电刀可引起手术切口愈合延迟,他通过组织学检查发现,“电刀化”组织中的损害加重,而导致切口感染率的增加。Soballe和Kumagai等[4、5] 的实验也证实电刀可降低腹部切口感染的阈值。笔者的动物实验结果提示,各组使用电刀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100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3.28,P>0.05),102组、105组和108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分别为4.31、4.22和4.27,P<0.05)。实验病理检查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相同,提示电刀可增加有菌切口的感染率,但不增加无菌切口感染率。 尽管一些临床研究资料对此态度不一,本组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电刀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χ2=8.57, P<0.01); 电凝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66,P<0.05);电刀组与电凝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17,P>0.05),说明电刀可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率增加,而电凝则没有显著增加切口的愈合延迟率。提示我们在手术中应该避免使用电刀,而应提倡使用普通手术刀进行剖腹,而止血的方法可以打结,也可以用电凝止血。 2. 高频电刀增加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的机制⑴局部高温作用:当温度大于45℃~50℃时,就可以引起机体的组织细胞变性,大于60℃时,就可以引起组织的坏死,而电刀产生的局部温度可达200℃~1 000℃。如果大功率、反复烧灼,可造成大量的组织细胞被破坏,造成切口积液和愈合不良。 ⑵局部组织缺血:电刀的切割时,电流和热能沿切缘呈放射状分布,会导致切缘两侧的组织的坏死、变性和血管的闭塞,造成切口局部的血液供应的障碍而影响愈合。How等[2]的研究证实,无血管的组织比有血管的组织更容易发生感染。 ⑶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电刀的高温可造成组织细胞的破坏,而脂肪细胞对热能更为敏感。大量的脂肪细胞破坏,使脂肪外溢,加上凝固性坏死组织,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就会导致切口感染。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刀在有菌切口感染率增高,而对无菌切口的影响不大的原因。 ⑷局部形成高渗状态:脂肪细胞破坏后,形成小分子物质,使切口处于高渗状态,促进皮下积液的形成,而导致切口愈合不良。 3.正确掌握使用电刀的适应证笔者认为,应该严格掌握使用电刀的适应证,对于再次手术的病人、恶性肿瘤等较为复杂或危重病人的手术,为了避免病人过量失血,节约手术时间,应该控制性使用电刀,即开腹应避免使用电切,提倡使用电凝,且电凝止血也应控制电流量;在腹腔内使用电切和电凝也应控制电流量,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避免增加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但Kuzon[6]认为,高电流量与低电流量的电凝相比,其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的意义。同时,在手术结束前用纱布认真清除切口游离的脂肪或脂肪组织,对于预防切口液化是有积极作用的。 由于导致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手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护好切口,避免细菌污染,严密止血。同时,手术前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都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8、请问脂肪液化是怎么回事!谢谢!
切口脂肪液化多于肥胖病人出现,机理尚不明确。其原因可能与脂肪组织本身血运较差,手术切断与切口交叉的血管,使其血运更加减少。切口愈合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成分有部分由皮肤层和前鞘层弥散提供,一旦本身血运提供和弥散而来的养料不足以满足需要,则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液化,发生无菌性炎症,使切口愈合延迟。
可以进行抗感染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具体的治疗措施。
9、如何解决高频电刀手术中烟雾及粘刀问题
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一、高频电刀工作原理
高频电刀中,电流是从刀笔流入人体,然后在负极板流出。
我们常用的的市电频率是50Hz。我们也可以在这个频率波段进行电外科,但在这个波段,电流对人体可能产生过多的刺激从而导致死亡。国外的电刑就是这个原理。
在电流频率超过100KHz之后,神经和肌肉就不再对电流产生反应,因此高频电刀就是将市电50Hz的电流转变成超过200KHz的高频电流,这样,高频能量以对病人最小的刺激通过人体而不会有任何电击危险。
负极板的作用:可构成电流回路,同时降低极板处的电流密度,避免电流离开病人后返回高频电刀时继续对组织加热而灼伤病人。
二、高频电刀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鉴于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环节:
负极板的安全使用
现在的高频电刀都配备高频隔离技术,隔离的高频电流只将负极板当作返回高频电刀回路的唯一通道。
虽然隔离电路系统能保护病人避免替代电路的灼伤,但是它并不能避免因为负极板连接存在问题而引起的烧伤。
如果负极板和病人的接触面积不够大,电流就会集中到一个较小的区域,负极板的温度就会升高,从而烧伤病人。
统计表明,在报道的高频电刀烧伤事故中,70%是由于负极板没有接好或者老化而引起的。
为了避免负极板对病人的烧伤,我们必须保证负极板与病人的接触面积及其导电性,切记避免一次性负极板的重复使用。
合适的安装部位:
尽量靠近部位(但不少于15cm)的平坦的血管丰富的肌肉区;
局部皮肤剔发并保持清洁干燥;
与部位不可左右交叉,距ECG电极15cm以上;
环路中不能有金属移植物、起搏器、心电图电极;
极板的长边接近高频电流的来向。
不合适的安装部位:皮肤皱褶和骨性隆起、疤痕、较厚、身体负重部位、液体积聚等血管稀少、不规则的部位。
安装负极板时要注意:
极板和皮肤要紧密连接;
保持极板平整,不能切割和折叠;
消毒和冲洗时避免浸湿极板;
15Kg以下的小儿应选用婴幼儿极板。
2.其他注意事项
检查电源、电极线路有无断裂和金属线外露;
连接电刀笔与机器,开机自检,显示负极板安装正确无报警指示后,调节输出功率;
避免旁路灼伤:病人的肢体用布类包裹后妥善固定,避免皮肤对皮肤的接触(如患者手臂与身体间),不可与接地的金属接触,与金属床之间至少保持4cm厚度的干燥的绝缘层;
避免设备漏电或短路:勿将电线缠绕在金属物品上;有地线装置者要连接;
病人发生移动后再次检查负极板接触面积或有无移位;
预防环境火警:避免在有易燃易爆和挥发性气体、高氧环境环境中使用电刀(尤其是胸部或头部),在气道部位使用时应暂时移开氧气。
预防意外烧伤:尤其在使用碘酊、酒精消毒皮肤时;肠道禁忌使用甘露醇灌肠,肠梗阻的病人慎用电刀,以免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