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嘉兴五水共治是指哪五水?
3张
五水共治
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饮水和节水。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版、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权。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
2、五水共治哪五水
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
五水共治即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3、五水共治指哪五水?
东南西北中,共五水
4、中国历史上治理洪水的人物有哪些?(除了大禹)
范仲淹治理洪水的故事:相传,范仲淹初到泰州的西溪上任之际,有人曾劝他不要在这个小地方做税官,范公不以为然,笑而答道:
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
西溪景区内现有海春轩塔、凤凰泉、度假村及北宋丞相范仲庵的读书堂。《天仙配》中董永的家乡传说也在这里,现仍保存着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树、土地庙、辞郎河、送子头等遗迹。
如今,作为东台地方文明的发祥地,西溪旅游景区开发工程近期将全面启动。
西溪旅游区即将启动的线路工程为“三区一园”,即“梨木街”仿古商业文化街头游憩区、“泰山寺”宗教文化旅游区、“盐文化”三贤祠旅游区和“天上人间”主题公园。东台市将同时着力进行西溪人文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搜集整理历史遗迹、传说、诗词、佛教、古物等,呈现西溪旅游新景象。
东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宋晏殊、吕夷简、范仲淹三宰相,曾在这里担任过盐官。
北宋时期,东台为泰州一属地,盐业生产已相当发达,年产居淮南之首,而当时的西溪则是东台的核心之地,海滨重镇。开宝七年(974年)泰州在西溪设盐仓监管东台境内(老政区)各盐场。于是,晏殊于11世纪初首先与东台结缘。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景德初年,他以“神童”的才名得到举荐,并应召殿试,援笔立成,考中进士。任西溪盐仓盐官后,他在西溪建立晏溪书院,开创书院讲习教育,慕名前来听他讲学者甚众,为此他深得贫苦百姓,尤其是盐民后生的崇敬。晏殊一生好贤,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下。宋仁宗时,他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宰相)。
晏殊在东台刚刚点燃教育星火,便因任满而离去了。正当乡民们深为晏殊的离任而惋惜时,另一位杰出的人物及时填补了乡民们心灵的失落。这就是吕夷简。吕夷简(978—1043年),字坦夫,北宋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继晏殊出任西溪盐官。当时,西溪人酷爱种植天下名花牡丹,吕夷简见此,也植牡丹一株,并护以朱栏,令人不忍攀折,每春花开数百朵,海滨称为盛事。仁宗亲政后,他连任同平章事十余年,是北宋年间杰出的政治家。
后到西溪的是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吴县(今苏州)人。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监西溪盐仓。后官至参加政事(宰相),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幼年贫寒生活中对民间疾苦的体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决定了他要为国家和百姓做一番事业。所以,三相中范仲淹在东台的建树最著,与东台结缘也最深,率领民众,修筑了“华夏第一堤”──范公堤。
5、历史上有哪些为治理洪水作出国贡献的人?
1.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
2. 孙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因该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100余里,公元前598-前591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其周长 120许里,灌田万顷,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
3.西门豹 河北人,战国时期魏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魏文侯时曾任邺令,主持修筑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在漳河上建无坝取水枢纽和12座低溢流堰,引出12条灌渠,既减少了河水泛滥之祸,又肥沃了土壤。引漳十二渠经人们的不断整治,灌溉效益一直延续到唐代至德年间(756-758年),有1000多年。西门豹死后,邺地百姓在他治水的地方兴建了西门豹大夫庙,宋、明、清三朝还为他树立了碑碣。直到现在,河北临漳地区还有一条渠道叫西门子渠。
4.李冰,秦昭王灭周后(公元前256-前251),任蜀守,领导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为纪念李冰,早在唐代就兴建了李冰祠。
5. 王景(约公元20-90年) 琅琊不其(今山东即墨县西南)人,东汉水利家。自幼“广窥众书”,学识渊博,掌握多种技艺,尤其热心于水利工程建设。永平十二年(69年)主持由几十万人参加的治理黄河、汴河。使桀骜不驯的黄河安流800年,后人对王景“河、汴分流”,固定了河道,给予很高的评价。历史上对王景充满了赞扬之词:“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6.范仲淹(989-1052),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两岁丧父。他从小有志,发愤读书。26岁中进士,开始做官。文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武官至枢密副使(宋朝军事机关枢密院的副长官),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倡言。他在水利方面也作出了不朽业绩。曾在江苏东部海滨修筑捍海大堤——范公堤,恩泽后代。在治理太湖时期,结合自已的治水实践,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的治水方针,较妥善地解决了蓄与泄、挡与排、水与田之间的矛盾,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7. 王安石(1021-1086) 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主持的变法,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变法期间,他制订了发展农业的各种新法,其中《农田水利约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约束》的颁布和实施,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形成了“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堰陂塘,悉务兴复”的喜人景象。许多地方在新法的彭励下,自动组织起来,大兴农田水利,形成了一次水利建设高潮。
8.郭守敬(1231-1316) 河北邢台人,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对天文、历法、水利三方面贡献很大。中统三年(1262年)提出修治燕京附近运道、开发邢台、磁州农田水利及豫北沁河、丹河水利等六项建议,这些建议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称赞,并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受命负责河流与渠道的整修、管理事务。中统四年(1263年),郭守敬因兴修水利有功,升任副河渠使。1264年在西夏地方行政长官张文谦的支持下,在宁夏等地修复、新建了数十条引黄灌溉渠道,并修建了许多水闸。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唐徕渠、汉延渠等十几条渠道就是当时重修的。次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监,协助都水掌管全国的水利事务。回到大都后,郭守敬提出重开金口河,以引浑河(今永定河)之水入大都,兴漕运与灌溉之利。至1266年,全面整修了金口河,使这条旧渠道起到了既能灌溉又能漕运的作用。至元八年(1271年)郭守敬升任都水监,掌管全国水利工作。元十二年(1275年)元朝庭开始修筑京杭大运河,郭守敬奉命勘察了今山东西南的泗水、汶水、御河等主要河流,设计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河道线路,为运河全面沟通奠定了基础。至元十三年任工部郎中,不久又调至太史局,负责制订新历法。至元十七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最精确的《授时历》。郭守敬还研制成功了近二十种观测天象仪器,组织实施了规模宏大的“四海测”计划。提出了以海平面为地形测量的基点的科学理论及“海拔”的概念。元二十八年复任都水监,修复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任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郭守敬是与张衡、祖冲之等人齐名的我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之一,是十三世纪末登上世界科学高峰的杰出人物。
9.潘季驯(1521-1595),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明工治河专家。30岁中进士,嘉靖末至万历中,4次任总理河道大臣,主持治理黄河、运河等,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贡献。提出著名的“束水攻沙”理论,对以后治河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河防一览》,共14卷。
10. 李仪址(1882-1938),1909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先后赴德国皇家工程大学和但泽工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水利,1915年与张謇一道创办了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现河海大学的前身),引进西水利技术。主持兴建了陕西泾惠渠、渭惠渠等灌溉工程。曾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渭北水利工程总局总工程师范、担任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一至第六任会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导淮委员总工程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等,为我国近代治水的先驱。
6、中国神话中哪位神治理好了洪水
中国神话中的第一次大洪水和“共工怒撞不周山”的传说有关,这个传说至少有两个版本,一是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未成怒撞不周山;另一个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共工败,就一头撞向不周山,谁知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被共工一撞便断了,于是半边天塌了下来,天上露出大洞,大地也裂成沟痕,洪水从地底喷涌而出,滚滚浪花泻满大地,一片汪洋。据《淮南子 天文篇》载:惜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与祝融的争斗记载在《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中: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补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以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两个神话故事很相似,结果都是共工怒撞不周山,致使不周山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 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人类在此情况中已无法生存。造人的女娲眼见此惨烈灾祸,便炼五色石用来补苍天,断了大鳖的四脚当柱子用来撑起四方,杀黑龙以救助冀州,堆积芦灰用以止住大水。苍天补好,四方也正了,大水干竭,天地才算又奠定了,谨慎善良的人得以存活。
女娲补天,在《淮南子·览冥篇》中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虽然这则神话故事里没有像其他的故事一样明确地指出当时的人类正在败坏,但是却也同样地告诉人们,只有善良的人才能被留下,进入新的历史中。
另一则洪水神话是发生在尧帝时代,《书经.尧典》说鲧治水用了九年,《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在外十三年,所以这次大洪水前后持续有二十二年以上。当时大地一片汪洋,人民没有居住之地,《孟子.滕文公下》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由此可见,这次大洪水肆虐大地,民不聊生。起先鲧被派去治理洪水,他用堵塞的方法使洪水反而愈治愈烈,治理洪水九年不成功。后来鲧的儿子禹被派去治水,当时的天帝是虞舜。禹治水之前,曾得到河神的帮助,授予他一张治水的地图(《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下)。他改堵塞为疏导,结果成功了,洪水平息,解救万民的痛苦,得到人民的爱戴。
《书经.大禹谟》说“洚水儆予”(上天用洪水来警戒人类)说明了这场滔天洪水发生的原因。在中国历朝历代,君王就像是该朝的表帅,君王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臣民的道德举止。而大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德行相当崇高的君王,他治水时 “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精神最为人称道。因此当时中国的百姓能在大洪水中得救,实在不能说与大禹使整个国家社会的民风转为纯朴高尚无关。
7、五水共治指哪五水
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
五水共治即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
8、历史上有哪些为治理洪水作出国贡献的人
1.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
2. 孙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因该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100余里,公元前598-前591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其周长 120许里,灌田万顷,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
3.西门豹 河北人,战国时期魏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魏文侯时曾任邺令,主持修筑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在漳河上建无坝取水枢纽和12座低溢流堰,引出12条灌渠,既减少了河水泛滥之祸,又肥沃了土壤。引漳十二渠经人们的不断整治,灌溉效益一直延续到唐代至德年间(756-758年),有1000多年。西门豹死后,邺地百姓在他治水的地方兴建了西门豹大夫庙,宋、明、清三朝还为他树立了碑碣。直到现在,河北临漳地区还有一条渠道叫西门子渠。
4.李冰,秦昭王灭周后(公元前256-前251),任蜀守,领导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为纪念李冰,早在唐代就兴建了李冰祠。
5. 王景(约公元20-90年) 琅琊不其(今山东即墨县西南)人,东汉水利家。自幼“广窥众书”,学识渊博,掌握多种技艺,尤其热心于水利工程建设。永平十二年(69年)主持由几十万人参加的治理黄河、汴河。使桀骜不驯的黄河安流800年,后人对王景“河、汴分流”,固定了河道,给予很高的评价。历史上对王景充满了赞扬之词:“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6.范仲淹(989-1052),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两岁丧父。他从小有志,发愤读书。26岁中进士,开始做官。文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武官至枢密副使(宋朝军事机关枢密院的副长官),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倡言。他在水利方面也作出了不朽业绩。曾在江苏东部海滨修筑捍海大堤——范公堤,恩泽后代。在治理太湖时期,结合自已的治水实践,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的治水方针,较妥善地解决了蓄与泄、挡与排、水与田之间的矛盾,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7. 王安石(1021-1086) 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主持的变法,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变法期间,他制订了发展农业的各种新法,其中《农田水利约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约束》的颁布和实施,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形成了“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堰陂塘,悉务兴复”的喜人景象。许多地方在新法的彭励下,自动组织起来,大兴农田水利,形成了一次水利建设高潮。
8.郭守敬(1231-1316) 河北邢台人,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对天文、历法、水利三方面贡献很大。中统三年(1262年)提出修治燕京附近运道、开发邢台、磁州农田水利及豫北沁河、丹河水利等六项建议,这些建议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称赞,并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受命负责河流与渠道的整修、管理事务。中统四年(1263年),郭守敬因兴修水利有功,升任副河渠使。1264年在西夏地方行政长官张文谦的支持下,在宁夏等地修复、新建了数十条引黄灌溉渠道,并修建了许多水闸。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唐徕渠、汉延渠等十几条渠道就是当时重修的。次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监,协助都水掌管全国的水利事务。回到大都后,郭守敬提出重开金口河,以引浑河(今永定河)之水入大都,兴漕运与灌溉之利。至1266年,全面整修了金口河,使这条旧渠道起到了既能灌溉又能漕运的作用。至元八年(1271年)郭守敬升任都水监,掌管全国水利工作。元十二年(1275年)元朝庭开始修筑京杭大运河,郭守敬奉命勘察了今山东西南的泗水、汶水、御河等主要河流,设计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河道线路,为运河全面沟通奠定了基础。至元十三年任工部郎中,不久又调至太史局,负责制订新历法。至元十七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最精确的《授时历》。郭守敬还研制成功了近二十种观测天象仪器,组织实施了规模宏大的“四海测”计划。提出了以海平面为地形测量的基点的科学理论及“海拔”的概念。元二十八年复任都水监,修复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任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郭守敬是与张衡、祖冲之等人齐名的我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之一,是十三世纪末登上世界科学高峰的杰出人物。
9.潘季驯(1521-1595),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明工治河专家。30岁中进士,嘉靖末至万历中,4次任总理河道大臣,主持治理黄河、运河等,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贡献。提出著名的“束水攻沙”理论,对以后治河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河防一览》,共14卷。
10. 李仪址(1882-1938),1909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先后赴德国皇家工程大学和但泽工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水利,1915年与张謇一道创办了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现河海大学的前身),引进西水利技术。主持兴建了陕西泾惠渠、渭惠渠等灌溉工程。曾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渭北水利工程总局总工程师范、担任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一至第六任会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导淮委员总工程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等,为我国近代治水的先驱。
9、“大禹治水”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本来中国就有”好几套“。不能说,大禹治水是治理的哪一个。如果非要说一个。那就说黄河吧。实际长江流域一样有。(都不止一个!)
10、北宋有哪些治理洪灾的事情啊?
赣州北城,也就是老宋城,从北宋建城时留下的地形图来看,它中间高,四周低,就像是一只乌龟,因此赣州古城又称龟城。当年在这里建造的排水系统,也就是福寿沟,便是依这个地形而建的。据赣州史志记载,由于赣州三面环水,北宋以前这里常常闹洪灾,而福寿沟建成之后,赣州城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洪灾。福寿沟的修建,既解决了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的问题,又可以起到防洪抗洪的作用。
灶儿巷,是赣州北城的一条普通小巷,同学们的考察活动就从这里开始了。经过上千年的变迁,这里再也不是宋时的面貌,但基本还保留着明清的风韵。古朴的青石板和硪卵石铺就的小道,曾经走过苏轼、辛弃疾、文天祥这些名垂青史的人物。
这位老表正往一个雕刻成钱状的排水孔里面倾倒洗菜用水,而下面的下水道,就是大名鼎鼎的福寿沟。这些雕刻成钱状的排水孔,同学们还是第一次见,觉得十分有趣。在他们的印象里,家里的排水孔也就是一条普通的管道而已。 仔细观察这条巷子,同学们发现倾倒生活污水的,全部都是这样的排水孔。住在这里的居民告诉大家,他们跟整个北城的10多万市民一样,至今日常生活使用的下水道仍然是北宋时修建的福寿沟,即使住的是高楼,但生活用水通过排污管最后还是要流进福寿沟。
观察灶儿巷的地形,同学们发现它从巷头到巷尾是逐渐倾斜的,有一定的坡度。同学们决定测量一下它的坡度。对已经上高中的同学们来说,这其实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他们先把整个尺子紧贴在墙角,接下来把尺子的一截折过来与上面的窗台平行,再用量脚器一量就可以得出结果。经过测量,灶儿巷的坡度为十度。
除了灶儿巷,同学们还观察了北城其他的一些街道,并测量了它们的坡度,发现它们的形状和坡度跟灶儿巷的几乎一样。于是同学们得出一个结论,赣州古城区的地形应该是个中心高,四周底的龟背型,而宋代修建福寿沟的科学依据,恰恰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个地形。这时大家还明白了赣州城为什么又叫做龟城,道理原来也在这里。
下一步,同学们将要下到北城的下水道,也就是宋朝修建的福寿沟的里面,他们的目的是在那里找到宋朝的有关依据,并且了解福寿沟里面的结构。在市政公司的帮助下,同学们掀开了福寿沟的井盖。不过,所有的人都反对同学们下福寿沟,因为里面情况复杂,他们担心同学们的安全。
为同学们下福寿沟实地考察的是文物专家万幼楠老师,其实他以前曾经下去过,这次下去,完全是为了鼓励同学们科学调查的热情。同学们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对讲机与万老师进行上下沟通。
千年的下水道,同学们即使没有下去,但在心里还是清楚里面的环境一定是相当艰苦的,否者大家就不会坚决阻止他们下去的热情了。在与万老师进行上下沟通的同时,同学们也在为万老师的安全担心。
在福寿沟里面,万老师发现了宋代的砖和瓷片,测出了它的高度和宽度。除了这些情况,万老师还告诉同学们,福寿沟的整体结构呈现的是拱型,在它的下面明显感觉到还铺有一层砖石,沿途沟的上方还建有不少的排污口。
在了解了福寿沟下面的情况之后,同学们开始测量污水的流速。
大家想到的办法就是,把不容易沉入水的泡沫饭盒撕成小片,然后计算它从上个井口流到下个井口之间的时间,再把这个时间乘上距离就是流速了。下午三点,在两个相距100米远的井口之间,同学们测量出福寿沟的流速是每分钟40米左右。
带着这个测量得来的数据和调查的结果,同学们来到了赣州市市政工程公司,这里的技术人员告诉他们,一般来讲,如果不是生活用水的高峰期,赣州其它城区下水道的流速跟这个数据基本是接近的。而拱型的下水道内部结构有利于防震抗震,下水道底部铺上一层砖石,可以使沟内不易被泥沙等淤积。而北城福寿沟的主渠道总长达12公里,基本环绕了北宋时期的整个赣州城。
赣州是座三面环水的城市。在古代,如果发生城外的水位高于城内时的情况怎么办?福寿沟会不会受洪水影响引发倒灌从而使城内出现洪灾呢?带着这个疑问,同学们决定还得考察一下福寿沟的出水口。可是大家发现,赣州城经过修建江堤以后,现在的下水道出水口都已经是现代的产物了。站在江边,望着滔滔江水,一个猜想涌上大家的心头,福寿沟的出水口会不会跟江水的涨落有关呢?
他们决定再次请教万老师。万老师告诉同学们,古老的福寿沟原来的入水口还设计有一个木质的水窗。万老师告诉大家,“古人利用了力学原理,当城内的水高于城外两条江的水的时候,它利用水的自然冲力,把这个水窗门,也就是闸门冲开,水就出去了,如果说遇到了洪水季节,两江的水高于城内,这个时候它又利用两江外面的水力冲力,把这个门关上,那么这个时候,城内的水肯定会高,那么不要紧,赣州城内有很多水塘、荷包塘、木彩塘、清水塘,它可以进行调蓄,所以不要紧,等这边水一落下去,它塘里面的水又冲出去了,所以这个赣州城就不会有洪灾。”
千万别小看这些小水窗,当年正是它,解决了城外两条江,也就是章江和贡江可能引发的洪水倒灌入城的大问题,从而才避免了城内居民不会受到洪水的威胁。同学们觉得一千多年前的设计者,能够巧妙地利用江水的涨落排洪防洪,很了不起。
如果说世界上尚存的最有名的古下水道,大家一定会想到古罗马的排水系统,但那早已成为一个文明的象征。而赣州北城的福寿沟,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但今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依然在使用它,它也依然在保护着这座城市不受洪水的侵袭。
这正是福寿沟伟大和神奇的地方。
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985年的3985年中,中国发生较大洪灾1029次。其中黄河流域自先秦到1945年,有617个年份发生较大水灾,决口泛滥1590次,大改道26次。平均三年二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长江流域从公元前185年到1949年的2134年中,共发生大洪灾221次。
公元前132年,黄河在濮阳瓠子河段决口,洪水泛滥淮泗,淹及十六郡。“山东被河灾,及岁不登数年,人或相食,方一二千里。”公元11年,黄河再次决口,泛滥冀、鲁、豫、皖、苏等地近六十年。北宋,1056年夏,“京师(开封)雨,两月余不止……河北、京东西、江淮、夔、陕皆大水”,开封一带“民庐室及军营漂流者,不知几千万区”,“京东、北累岁饥歉,民多流移,近兖州称民有夫妻相食,而村野新殡率被发掘啖其尸肉。”1933年,黄河在河南多处决堤,水灾波及30个县,受灾273万人,死亡12700人。1938年,国民党部队为阻止日军西侵,炸开黄河堤,淹没苏、豫、皖44个县。不仅没有阻止住日军,反倒使600多万老百姓遭受空前浩劫,漂尸成片,饿殍塞途,死伤89万人。
1870年,长江流域上起四川、下至安徽,几乎同时遭受洪灾的袭击。1931年,特大洪水又扫荡了长江沿岸7省200多个县,受灾面积15万平方公里,灾民2800多万,淹死14.5万人,直接损失13.1亿银元。1935年,长江流域再次遭遇特大洪灾,6个省受灾,灾民1000多万,死亡14多万人。汉江下游一片汪洋,淹死8万多人。
珠江从明朝到清乾隆年间,共发生水灾210多次,平均2年一次。从嘉庆至建国前的165年间,共发生洪灾137次,几乎年年决溢。1915年,珠江发大水,淹没农田650万亩,灾民380万。梧州市水淹至三楼,广州被大水泡了7天,许多市民在房顶生炉做饭,又值大风酿成火灾,一时间,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居民死伤惨重。有10万多人死于这次水灾。
辽河从1031年至1895年的864年中,发生了70多次大洪灾。据《辽阳志》记载,1557年“大水之后,一望成湖,籽粒无收,远近居民,家家缺粮,卖妻弃子,流离失所,入冬以来,日甚一日。民愈窘迫,始则掘食面土,继而人相食。”
1932年,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64个县市受灾,哈尔滨市被淹一个月,最大水深达5米,全市30万居民中,23.8万人受灾,2万多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