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油库雷击火灾

油库雷击火灾

发布时间:2021-07-20 03:00:48

1、油库是防雷的几类建筑物

油库一般是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内容及雷击后果的严重性以及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我国防雷标准将建、构筑物划分为三类不同的防雷类别,以便规定不同的雷电防护要求和措施。各种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如下: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下列建筑物;
(1)制造,使用或储存大量爆炸物质如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的建筑物;
(2)具有0区、1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和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车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
(3)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设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如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
(4)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下列建筑物:
 1)制造、使用储存爆炸物的建筑物;
 2)具有1区、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5)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6)年预计雷击次数N>0.06的重要建筑物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如部、省级办公建筑物,集会、展览、博览、体育、商业、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建筑物。
(7)年预计雷击次次N>0.03的一般性民用建筑,如住宅、办公楼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特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年预计雷击次数0.06≥N≥0.012的重要或人员密集。如部、省级办公建筑物,集会、展览、博览、体育、商业、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建筑物。
(3)根据雷击后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4)年预计雷击次数0.3≥N≥0.006的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如住宅、办公楼
(5)年预计雷击次数N≥0.006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6)度高在15m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天的地区,高度可为20m及以上。
(7)未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及不处于其他建、构筑物的保护范围内,但没有电子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的建筑物,宜按第三类考虑防直击措施。

2、油库防雷怎么做

防雷方面。
1、大型储罐应做防雷接地。
2、罐体基础自然接地体应与罐区接地装置相连,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3、大型储罐接地体应采用耐腐蚀且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引下线应采用不小于版4×40mm热镀锌扁钢。
4、引下线宜在距离地面0.3m至1.0m之间装设断接卡。
5、大型储罐上不应装设避雷针。
6、与罐体相接的电气、仪表配权线应采用金属管屏蔽保护。配线金属管上下两端与罐壁应做电气连接。

3、雷击与油库安全问题有什么关系?

雷电是雷云层互相接近或者雷云层接近大地时,感应出相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产生云和云间及云和大地间的放电,同时发出光和声的现象。雷电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包括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和雷电侵入波三种。雷电让我们领略其雷霆万钧之气势时,往往还会带来灾害,如击穿电器设备的绝缘,损坏电器设备和线路,造成大规模停电等。全世界每秒钟约发生100次闪电,是联合国在“国际减灾10年”中列为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闪电和雷击在引起的灾害事故中,最危险的是引起油库的火灾。
在山东青岛附近的黄岛油库,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5号半地下储油罐被雷电击中,在库区形成大火。这场大火连续燃烧了104小时,造成40人死亡,78人受伤,烧毁油罐5座,损失原油34.6万吨,老罐区所有配套设施,7辆消防车、2辆指挥车化为灰烬,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8500万元。
1994年11月2日,埃及艾斯龙特市石油基地储油罐区遭受雷击起火,死亡500人。该油罐区储油1.5万吨,距居民区200米。但储油罐区地势较高,火灾后,燃烧着的石油顺水流下而燃成火海。
所以油库防雷击是保障油库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随着我国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储备的加强,大型“石油库”陆续建成,油库的雷害事故就更加值得特别关注。《石油库设计规范》中就专门对石油库的防雷安全设计标准作了强制性的规定。
油库预防雷击的措施一般是安装避雷针或者避雷网,用金属油罐代替非金属油罐。黄岛油库火灾后,黄岛油库的储油罐全部采用金属油罐。在油库区域,您往往能一览无遗地看到硕大的油罐,看不到树木。这也是从预防雷击来考虑的。高大的树木易受雷击,树梢周围的空气很容易被击穿而出现电火花,威胁油库的安全。

4、油库发生着火爆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空油库比有油油库更危险更容易着火爆炸。
原因有:1、有明火。a、故意放火。b、无意放火。
2、有火花。(空油库)。a、机械火花。b、电火花。c、静电火花。
3、有静电。
4、有热源。

5、为什么雷击与油库安全最重要?

雷电是雷云层互相接近或者雷云层接近大地时,感应出相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产生云和云间及云和大地间的放电,同时发出光和声的现象。雷电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包括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和雷电侵入波三种。雷电让我们领略其雷霆万钧之气势时,往往还会带来灾害,如击穿电器设备的绝缘,损坏电器设备和线路,造成大规模停电等。全世界每秒钟约发生100次闪电,是联合国在“国际减灾10年”中列为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闪电和雷击在引起的灾害事故中,最危险的是引起油库的火灾。
在山东青岛附近的黄岛油库,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5号半地下储油罐被雷电击中,在库区形成大火。这场大火连续燃烧了104小时,造成40人死亡,78人受伤,烧毁油罐5座,损失原油34.6万吨,老罐区所有配套设施,7辆消防车、2辆指挥车化为灰烬,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8500万元。
1994年11月2日,埃及艾斯龙特市石油基地储油罐区遭受雷击起火,死亡500人。该油罐区储油1.5万吨,距居民区200米。但储油罐区地势较高,火灾后,燃烧着的石油顺水流下而燃成火海。
所以油库防雷击是保障油库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随着我国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储备的加强,大型“石油库”陆续建成,油库的雷害事故就更加值得特别关注。《石油库设计规范》中就专门对石油库的防雷安全设计标准作了强制性的规定。
油库预防雷击的措施一般是安装避雷针或者避雷网,用金属油罐代替非金属油罐。黄岛油库火灾后,黄岛油库的储油罐全部采用金属油罐。在油库区域,您往往能一览无遗地看到硕大的油罐,看不到树木。这也是从预防雷击来考虑的。高大的树木易受雷击,树梢周围的空气很容易被击穿而出现电火花,威胁油库的安全。

6、危险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有哪几种?

根据对全国火灾的统计资料分析,危险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着火源管理控制不严带来火种

着火源是指引起可燃物燃烧的一切热能源,包括明火焰、赤热体、火星、电火花、化学能等。在危险品储存过程中的着火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1)危险品在运输途中接触烟头、燃放鞭炮时落下的火星等明火,未能及时发现,将火种带入库内阴燃成灾;烟囱飞火、汽车排气管的火星、库房周围的明火作业、吸烟的烟头等外来火种。

(2)内部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电火花、撞击火花和太阳能、化学能等。

2.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混存自燃起火

由于危险品保管人员缺乏知识,或者是有些危险品出厂时缺乏鉴定,在产品说明书上没有明确说明而造成性质相互抵触的危险品混存、混放。例如某造漆厂的硝化棉仓库中,放进了环氧树脂固化剂、间苯二甲胺等,因环氧树脂固化剂容器渗漏接触到硝化棉,致使硝化棉立即起火,造成了重大火灾。事后经验证,这种固化剂滴到硝化棉上,经过12s就会发热冒出棕色浓烟而起火。

3.危险品包装损坏或不符合要求导致火灾

化学危险品容器的包装损坏或者出厂的包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都会引起事故。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点:

(1)硫酸坛之间用稻草等易燃物隔垫;

(2)压缩气体气瓶不戴安全帽;

(3)金属钾、钠的容器渗漏;

(4)电石桶内充装的氮气泄漏;

(5)盛装黄磷的容器缺水;

(6)盛装易燃液体的玻璃容器瓶盖不严,瓶身上有泡疵点,受阳光照射而聚焦等。

4.危险品养护管理不善自燃起火

有很多危险品对温度、湿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如果缺乏养护管理知识,就会导致火灾事故。例如某外国语学院,在电教馆的四楼资料室(32m2)存放203本电影资料片(其中硝酸纤维影片40多本),由于单位的空调设备达不到设计标准,冷风送不到四楼,在空调机组暂停机时硝酸纤维影片自燃起火,大量唱片、电影片、录音带及图书等有声资料和混放在一起的十多部机器设备也葬于火海。

5.违反危险品安全操作规程导致火灾

搬运危险品没有轻装轻卸、码垛过高不稳发生倒桩,在库内改装打包、封焊修理,易燃液体、气体装卸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往往造成事故。

6.危险品库房建筑不符合存放要求导致自燃起火

危险品库房的建筑条件差,建筑设施不适应所储存物品的要求也往往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7.电气设备不良、静电接地不好产生电火花

电气设备特别是照明和动力线路,往往由于安装不当或年久失修,绝缘老化、破损造成短路;或是照明灯具烤着可燃物引起火灾;或者由于储罐、管道接地不好致使静电聚积产生放电火花,引起泄漏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爆炸。

8.雷击事故

我国曾多次发生过油罐和棉麻码垛的遭受雷击的事故,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所属的黄岛油库,因雷击引起2.3m3土油罐爆炸起火、致使相邻的三个10000m3的金属油罐和一个2.3m3的土油罐相继起火爆炸。大火燃烧了104h,死亡19人,烧掉原油36000t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元。

9.危险品着火扑救不当酿成大火

着火时,由于不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能和灭火方法,使用不当的灭火剂而使火灾扩大,也是小火造成大火的一个原因。例如某市氯碱化工厂的金属钠着火,当地公安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在没有问清情况下,即铺设水带射水,工人师傅当即劝止,但指挥员又命令利用泡沫扑救,未待工人师傅明白泡沫是什么,水枪手已将泡沫射出,结果小火酿成大火,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余万元。

7、油库火灾的危险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油库的分类

油库有两大类型。一类为专门接收、贮存和发放油品的独立油库;一类为工业、交通或其他企业为满足本身生产需要而设立的附属油库,如机场油库、炼油厂油库等。在各类油库中又可分为:

(1)地上油库。油罐设置在地面上。

(2)半地下油库。油罐埋在深度小于罐壁高度一半,且罐内最高液面高于罐外4米范围内,地面的最低标高不大于3米的油库。

(3)地下油库。油罐内最高液面低于罐外4米范围内,地面下的最低标准高为0.2米。

(4)人工洞油库。油罐等主要设备设置在人工开挖的山洞内。

(5)水封石洞油库。利用稳定的地下水位,将油品直接封存于地下水位的岩体里开挖的人工洞中。

(6)水下油库。为了适应海上采油,将油库建设在水下。

(7)桶装油库。贮存桶装油品的库房、敞棚或露天堆场。

油库的分级

油库按库容量的大小分成四级:

(1)油库总容量大于或等于50000立方米的为1级;

(2)总容量大于或等于10000立方米小于50000立方米的为2级;

(3)总容量大于或等于2500立方米小于10000立方米的为3级;

(4)总容量大于或等于500立方米小于2500立方米的为4级。

油库的火灾危险性

油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有以下方面。

(1)油品的火险特性。

①易燃烧。油品属有机物质,主要组成物质为碳氢化合物,油品遇火、受热以及与氧化剂接触时都有发生燃烧的危险,其危险性的大小与油品的闪点、自燃点有关,油品的闪点和自燃点越低,发生着火燃烧时的危险性越大。

②易爆炸。石油具有容易燃烧的特性,石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当达到一定混合比范围时,遇火即发生爆炸,因而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③易产生静电。石油是导电率极低的绝缘非极性物质。当它沿管道流动与管壁摩擦和在运输过程中与车、船的罐、舱壁冲击以及油流的喷射、冲击都会产生静电。静电电位高于4伏时,发生的静电火花达到了汽油蒸气点燃能量(油气最小点燃能量为0.2510焦),就会使汽油着火爆炸。

④易蒸发、易扩散、易流淌。油品在一定温度和密度下容易蒸发。油品的蒸发特性,取决于液体的分子结构与温度。1千克汽油大约能蒸发0.4立方米的汽油蒸气,煤油、柴油的蒸发速度与温度、密度、蒸发面积、油品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油面承受的压力等因素有关。

油品蒸发的油气密度,除甲烷外,都比空气大,蒸发出的气体可随风飘散扩展,无风时,沿地面可扩散出50米以外,往往在储存场所的空间、地面弥漫飘荡,在低洼处积聚不散,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油品液体密度均小于1,它可沿水面和地面流淌,能在坑洼地带积聚。油品流动扩散的强弱取决于油品本身的黏度,黏度低的油品流动性强,如有渗漏会很快向四周扩散。重质油品虽然黏度较高,但随温度的升高亦能增加其流动性。

⑤易受热膨胀。油品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若容器灌装过满,管道输油后不及时排空,又无泄压装置,便会导致容器和管件的破坏;另一方面由于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容器内出现负压,也会使容器如油罐、油桶等,被大气压瘪变形以至损坏报废。

⑥易沸溢喷溅。重质或含水分的油品着火燃烧时,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甚至从罐内猛烈喷出,形成巨大的火柱,可高达70~80米,火柱顺风向喷射距离可达120米左右,不仅扩大火场的燃烧面积,而且严重威胁扑救人员的人身安全。

(2)油库的火灾原因。油库火灾主要是由于各种明火源或静电火花,以及雷击等原因引起的。其主要表现为:

①油罐作业时,使用不防爆的灯具或其他明火照明,以及飞火引入罐内或油气集中场所;

②利用钢卷尺量油,铁器撞击等碰撞火花;

③进出油品方法或流速不当,或穿着化纤衣着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燃烧爆炸;

④遭受雷击,或库区内杂草或其他物品燃烧,引燃油品蒸气或加热储罐;

⑤维修前清理工作不合格而动火检修;

⑥油罐中沉积含硫物质的自燃性残留物等;

⑦油桶或油罐破裂泄漏,或装卸差错;

⑧灌装过量或日光曝晒;

⑨油泵故障或输油管路破裂等,造成泄漏、逸散。

由于油库具有上述火灾危险性,所以应高度重视油库的消防安全工作。油库的消防安全工作主要从油库防火措施和油罐的防火设施两个方面入手。

与油库雷击火灾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