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应对农业干旱
1、防灾减灾须未雨绸缪
应对农业干旱的前提是做好旱情信息监测和预报。专家表示,利用天气预报和水量监控的综合评价,我们可以对是否出现“旱灾”作出科学预测,让防灾减灾有备无患。同时,不少拥有丰富地下水资源的农村在旱灾侵袭时也难逃厄运,原因就在于水利工程的缺失。因此,兴修新的蓄水工程,提高地表水蓄积能力也至关重要。另外,开发利用空中丰富的云水资源,通过“人工降雨”,能够及时缓解干旱,解燃眉之急。
2、 水资源开发利用应“滴水不漏”
我们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潜在的水资源。干旱来临,它们也是抗旱救灾过程中有力的“后备军”。那么,如何向这些新水源“求援”,开发、收集并利用好它们?
专家表示,通过城市污水综合治理,可以实现污水的再生回用;通过在缺水山区建设集雨工程,建设水窖、蓄水池,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引水、提水及调水工程等措施,可以加强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高蓄水能力,增加关键时候的可供水量;我们还可以对城市、平原区及山区的雨洪水进行开发利用,以应对旱灾。
3、节水抗旱,用科学管理抵御天灾
“抗旱农业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建立相应的节水种植栽培技术体系。”对于农业生产,专家提出,应积极推广实施沟灌、沟中覆膜灌、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干旱缺水季节,推广地面灌溉的节水技术,改进田间灌水技术,比如在小麦灌溉上,就可以根据不同自然环境下的不同生理、生态需水要求,制定出不同的丰产省水的科学灌溉制度。通过计划用水,限额供水和按量计征水费等管理措施,既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又能将有限的水资源用在‘刀刃’上。”
2、怎么解决旱灾
类似中国西南地区的干旱现象,全球各国都有。特别是在中东、非洲及美州的沙漠地区,长期危及人类生产和农作物生产,如何解决干旱是全球性问题。
现代化:是解决干旱的根本出路
从先进国家抵御干旱的经验看,实现“人类现代化”是最终出路。例如在美国,中西部各州多数都处于沙漠与山区,干旱、缺水、少雨是长期和天然的。在“著名赌城”拉斯.韦加斯,四周都是沙漠,城中的所有树木花草都依赖人工埋设的水管,定时供水才能维持生存。但美国这类“干旱城市”也生机勃发,全赖于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现代化改造”。
目前人类科技水平,已能从很深的地表下抽出“取之不尽”的地下水。从理论上说,即使在严重干旱的沙漠或山区,深层地表下也有充足的地下水源。在美国,深水钻井公司为城市或人口集中的乡村及农场,打下2000米以上的深井,安装上深井抽水机和供水管道,所有干旱地区的居民和作物,都能无限制地使用自来水。
只是,在这些沙漠或干旱地区,大量使用电力抽深层地下水,来浇灌农业作物,成本会很高,经济上得不偿失。但居民生活、环保用水都能保障,不存在“危及生存”的问题。
中国应调集深水打井队,每村都安自来水
目前,中国西南五省的“抗旱运动”,勇气可嘉,但科学欠缺。我们看到全国军民不远万里,从各地运送成本昂贵的瓶装水;靠人拉肩扛“运水抗旱”,这只是杯水车薪、望梅止渴,而且治标不治本。
要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应在全国范围内调集“深水打井队”;及研制“深水探测、钻井设备”;在每个乡村都打出深水井,并安装连接每户的自来水系统,通到每块农田的灌溉系统。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干旱及人畜生饮水。
参考资料:http://msn.people.com.cn/GB/170491/11273891.html
3、在中国古代,如何应对旱灾?
历代应对旱灾的措施
《管子·度地》云:“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可见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把水、旱等自然灾害与治国联系在一起了。由旱灾引起的种种自然灾害与社会危害可以看出,如果统治者应对不当,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和人口减少,还会招致社会动乱甚至亡国灭家的恶果。正因如此,历代政府大都能在旱灾来临时积极应对,其举措可大略分为以下几方面。
灾前预防。在与干旱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古代也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抗旱方法。西汉政治家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曾提出通过“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等方式“以实仓廪,备水旱”(《汉书·食货志》),强调的是使人民能够有一定的粮食储备,体现的是重农以防灾的思想,与管仲、李悝等人的主张一脉相承。其实这种储藏粮食的设施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仰韶、大汶口、马家窑、大溪等文化遗址中都发现过规模不等的窖穴。甲骨文中有多处商王派人建设、巡视各地仓廪的记载。周代以后,仓储制度日臻完备,成为抗旱救灾的重要保障。除了粮食储备外,兴修水利、完善农业灌溉体系也是防旱的重要手段。周代有司空(工)一职,《荀子·王制》提到其职责包括“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秦人所修郑国渠以及汉代所建关中水利网,都是为了解决关中部分地区的干旱问题。隋唐以至明清,都曾花大力气开凿、疏浚运河,虽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到京师的漕运畅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沟通各大水系、预防水旱灾害的功能。
赈济救灾。《周礼·地官·大司徒》总结了“荒政十二条”,包括发放救济物资、轻徭薄赋、缓刑、开放山泽、停收商税、减少礼仪性活动、敬鬼神、除盗贼等。后世救灾基本不出此范围。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大旱,“郡国伤旱甚者,民毋出租赋。”(《汉书·宣帝纪》)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汉书·平帝纪》)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可见汉代旱灾之频仍以及政府救灾之力。唐宋以后对因旱受灾者的赈济也颇为重视。如洪武十二年(1379年)诏曰:“广平所属郡邑天久不雨,致民艰于树艺,衣食不给。……今年夏秋税粮悉行蠲免,以苏民力。”(《明太祖实录》卷一二四)清代除正常赈济外,还有“加赈”,即根据灾情追加的赈济措施。另外,家族内部互助、乡里周济、寺院施舍、民间社会团体救助等也作为政府赈济的补充形式逐步完善起来。
移民就食。与自发形成的流民潮不同,移民是历代政府组织受灾民众到条件相对较好地区就食的一种救灾方式,这在汉魏以后比较常见。如北魏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饥,加以牛疫,公私阙乏,时有以马驴及橐驼供驾挽耕载。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道路给粮禀,至所在,三长赡养之。遣使者时省察焉。”(《魏书·食货志》)旱灾发生后,北魏政府见京都灾民自发流亡,遂加以引导,使他们顺利迁移。再如隋文帝曾下诏由官府购买牲畜分发给关中旱灾地区的农民,让他们到关东就食(《隋书·食货志》)。再如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诸路旱蝗,告饥者令就食他所。”(《元史·世祖本纪》)在古代交通运输能力有限、救灾物资无法快速运抵灾区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的移民就食措施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保护植被,改良作物,改进农耕技术。《周礼》中已经记载有专门掌管山林的官职,如山虞、林衡等。《管子·权修》有“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的说法,可见周代先民已经认识到保护林木与水旱灾害之间的某种联系。后世也有一些植树造林方面的记载。如《宋史·太祖本纪》载:“开宝中,诏缘黄河、沛河、清河、御河州县,准旧制艺桑枣外,别课民树榆柳,为河防。”在河边种树既可防水患,又可保持水土而防旱灾,可谓一举两得。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关中地区抗旱生产的经验,发明并推广了“代田法”。把耕地分成相间的甽和垄,种子播在甽底以保墒,幼苗长在甽中,也能保持一定量的水分。每次中耕锄草时,将垄上的土同草一起锄入甽中,到暑天时,垄上的土削平,甽垄相齐,起到耐旱抗风的作用。唐代又解决了早春跑墒的问题,并派专人管理与协调农耕地区的水源分配,这在敦煌文书中发现的农田水利管理法规《水部式》中有明确的规定。明清时期对旱作农业技术的认识更加科学深入,清人杨屾在《知本提纲·修业》篇中总结了西北地区的农耕经验,认为“每岁之中,风旱无常,故经雨之后,必用锄启土,籽壅禾根,遮护地阴,使湿不耗散,根深本固,常得滋养,自然禾身坚劲,风旱皆有所耐,是籽壅之功兼有干风旱也。”这些耕作经验即便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另外,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也是增强抗旱能力的一条途径。如《史记·大宛列传》载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见大宛以耐旱、对土壤适应性强的苜蓿养马,便引进到今甘肃一带广泛种植。唐代前后,耐旱耐瘠的荞麦也在西北地区得到推广,白居易《村夜》诗有“独出门前望田野,月明荞花白如雪”之句,宋人苏轼《黍中秋月三首》诗中也有“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的描写,可见当时荞麦种植之广。
4、植物是如何对抗干旱的?
伟大的自然界中总有坚强的斗士。虽然干旱会对植物造成巨大的伤害,虽然植物无法像人和动物一样逃离危险,但是即使那一望无垠的古老荒漠的墨西哥北部高原也遍布着“荒漠之泉”仙人掌,甚至那坚硬的石头上都可以看见倔强的“九死还魂草”卷柏。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进化的神奇和生命的顽强!
这些不幸生长在缺水干旱环境下的植物又是怎样活下来的呢?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应该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在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里生长着一种叫“短命菊”的菊科植物,只要有一点点雨滴的湿润,它的种子就会马上发芽生长,在短暂的几个星期里完成发芽、生根、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的全过程。
沙漠中还有一种木贼,它的种子在降雨后的10分钟就会开始萌动发芽,10个小时以后就破土而出,迅速地生长,仅仅两三个月就走完了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们懂得适应气候特点,利用短暂的雨季或仅一次降雨来完成生长和繁殖,而避开旱季。
更多的植物是通过一些特殊的结构上的适应,来维持在干旱环境中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这些植物通常被冠以“耐旱植物”的美称。例如一些生长在我国西北沙漠和戈壁中的植物常具有十分发达的根系,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并及时供应地上器官,就像沙漠中的胡杨树,可以将根扎进地下10多米,顽强地支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
有些植物为了抗旱,退化叶片,或将叶片变成鳞片、膜、鞘、革质,以减小蒸腾失水,就像梭梭和柽柳,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利用那来之不易的有限水分。另外有些植物具有特殊的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如马蔺叶片表面上具有的厚角质层,沙冬青的叶表面有一层蜡质或灰白色毛,夹竹桃叶片气孔凹陷等。这些耐旱植物对付旱情的有力措施,都是通过有效地保水或吸水以保持达到水分平衡的目的。
仙人掌科和景天科植物更为特殊,具有肉质结构,贮水组织非常发达,如北美洲沙漠中的仙人掌,一棵可以高达15米至20米,贮水2000千克以上。
另外,这类植物有特殊的光合固定二氧化碳途径,气孔白天关闭,利用体内固定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张开,吸收二氧化碳并固定。这样一来,既可以减少蒸腾量,维持水分平衡,又能同化二氧化碳,这种策略也是保水耐旱。
仙人掌
5、如何应对干旱
【简介】:
干旱是指水分的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干旱一词在气象学上有两种含义:一是干旱气候,另一是干旱灾害。这里所指的是因某一具体时段降水量比多年平均显著偏少而发生的灾害。 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干旱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总受灾面积的一半以上。干旱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存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干旱造成的损失绝对值呈明显增大的趋势。那么,面对日益严峻的旱情,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解决办法】:
解决干旱缺水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节流、适当开源、加强保护、强化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全民水危机意识的教育,牢固树立长期抗旱思想,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建立节水型农业、工业和社会。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树立起强烈的水危机意识,彻底改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把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基本前提。
2、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抗旱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因地制宜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像西北地区搞雨水集流和窖灌工程,西南山区修建蓄水塘坝,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平原地区发展井灌及平原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深耕轮作、耙磨保墒、秸杆还田、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等旱作农业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旱地龙”等抗旱剂、种子包衣,以及其它一些生物和化学抗旱措施。
3、推行抗旱预案制度,建立抗旱信息系统和抗旱物资储备制度,提高对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加快建立面向全国的抗旱信息系统,形成由中央、省、市、县组成的抗旱信息管理网络,集旱情监测、传输、分析和决策支持于一体,涵盖水情、雨情、工情变化的各种相关因素,能及时准确的旱情和抗旱信息,准确评价干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抗旱物资贮备制度可以克服抗旱经费下拨过程缓慢和被挪用等弊端,满足了“一旦需要,随时调用”的抗旱工作要求。
4、加快抗旱立法工作,依法规范抗旱行为;探索旱灾保险机制,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近几年的抗旱实践表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水量分配、规范用水秩序、经济补偿等各种水事问题难度越来越大,已经很难满足抗旱工作需要,迫切需要将这些矛盾纳入法制轨道来调节,使抗旱工作更为规范和高效;个体农民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应对干旱风险,迫切需要将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引入到抗旱减灾领域,建立旱灾保险等风险转移机制,有利于分担各级政府财政压力,也可在分散和转移旱灾风险。
6、如何解决大旱灾?
类似中国西南地区的干旱现象,全球各国都有。特别是在中东、非洲及美州的沙漠地区,长期危及人类生产和农作物生产,如何解决干旱是全球性问题。
现代化:是解决干旱的根本出路
从先进国家抵御干旱的经验看,实现“人类现代化”是最终出路。例如在美国,中西部各州多数都处于沙漠与山区,干旱、缺水、少雨是长期和天然的。在“著名赌城”拉斯.韦加斯,四周都是沙漠,城中的所有树木花草都依赖人工埋设的水管,定时供水才能维持生存。但美国这类“干旱城市”也生机勃发,全赖于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现代化改造”。
目前人类科技水平,已能从很深的地表下抽出“取之不尽”的地下水。从理论上说,即使在严重干旱的沙漠或山区,深层地表下也有充足的地下水源。在美国,深水钻井公司为城市或人口集中的乡村及农场,打下2000米以上的深井,安装上深井抽水机和供水管道,所有干旱地区的居民和作物,都能无限制地使用自来水。
只是,在这些沙漠或干旱地区,大量使用电力抽深层地下水,来浇灌农业作物,成本会很高,经济上得不偿失。但居民生活、环保用水都能保障,不存在“危及生存”的问题。
中国应调集深水打井队,每村都安自来水
目前,中国西南五省的“抗旱运动”,勇气可嘉,但科学欠缺。我们看到全国军民不远万里,从各地运送成本昂贵的瓶装水;靠人拉肩扛“运水抗旱”,这只是杯水车薪、望梅止渴,而且治标不治本。
要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应在全国范围内调集“深水打井队”;及研制“深水探测、钻井设备”;在每个乡村都打出深水井,并安装连接每户的自来水系统,通到每块农田的灌溉系统。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干旱及人畜生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