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大闸蟹病害防治

大闸蟹病害防治

发布时间:2021-07-20 23:31:20

1、应该怎样防止大闸蟹入秋死亡?

  1、加强防逃设施: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入秋以后,仔细检查防逃设施,加强防逃。并注意蟹池边不能有高杆作物,防逃墙转角处做成圆弧形。
2、栽种好水草:“蟹大小,看水草”,水草是影响河蟹捕获规格及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夏秋高温期,水草除可为河蟹提供栖息、隐蔽、脱壳场所及植物性饵料外,还可起到遮荫、降低水温、改良水质等作用。种植的水草以水葫芦、苦草等河蟹喜食的水生植物为佳。面积约占蟹池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3、保持良好水质:在河蟹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新,有条件的最好搞微流水养蟹,在夏季每隔15-20天泼洒过磷酸钙(2-3ppm),生石灰10-15ppm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注意两者施用时间应隔3-5天),透明度控制在35-40cm,以促进蟹体生长。由于秋季昼夜温差大,水质易恶化,每隔3-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三分之一为宜,并保持1-1.5米的水深。
4、科学投饵:在夏秋阶段,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如豆饼、小麦、南瓜等)的比例,以利于河蟹聚积体能;秋季中后期正值河蟹育肥时节,适当增加螺、蚌、动物下脚料以及杂鱼等高蛋白饵料,每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5-8%。
5、加强病害防治。夏秋季节是蟹病的高发季节,极易发生大规模的病害。定期采用内服药(如土霉素、板蓝根、脱壳素)和外用药(如甲壳净蟹安)相结合的预防办法。每半个月泼洒1次生石灰,不定期地用漂***、蟹宁、光合细菌等泼洒全池。每月用土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拌饲投喂3-4次。重点做好河蟹“颤抖病”、“纤毛虫病” 、“生物敌害”等的防治工作。
<中国畜牧街 网站 编辑>

2、发洪水了养螃蟹的怎么办有什么防范措施

1、调整模式

对于完全淹掉的池塘建议养两季小龙虾的模式,第一季用吃不败,前一年秋季投丁公红,或年后三月投虾苗,第二季6月底植灯笼泡草,7月中下旬梅雨过后水位下降再投苗,因地制宜,优势明显。

2、及时进水缓压

外面涨多少往里放多少,涨幅同步,避免倒堤和直接大量进水的应激和烂草,有必要时直接放平水,因为放晚了的溃堤的几率很高,逃蟹的损失最大。

3、强化改底

强化改底、调水、护草、抗应激、增氧、补钙。这样放水时虾蟹不会游边上网,也不会大量夹草。

4、杀菌内服

草上有虫的建议晴天先用杀虫,为防鳜鱼出血病以及虾蟹细菌感染,建议杀菌。虾蟹还要内服抗菌保肝增免疫。隔二天用噬弧菌调水控弧菌,减少病害。

5、提前清整网布竹篙

有条件加高布幅(注意不能吊高,大雨过后必有大风。),经常清理脚纲,外面挂地笼检查虾蟹,尤其是龙虾能直接从脚网石龙下钻洞(地笼离网远一点,最好用无翼滚笼)。

6、坚持投喂

不能盲目停食,对于已经淹水的可以在沿坡投喂,7一10天用强效底净改底一次,实践证明即使是淹了4一5米的臭水死蟹塘和圈养塘也能有效减少和控制死亡。

7、及时捞出浮草

浮草会让网布损坏,也会让蟹跑掉。坚持定期改底,只要底改好了,螃蟹能在4米深水底生活(我用地笼试过)。在浅滩、水草、甚至网片上倒立脱壳。

8、加浮网

一道道浮网可以让蟹栖息脱壳,虾蟹不沉底也能游上来。

9、灾后重建的

没有水草的塘按每平方1.5斤灯笼草或乍米草(金鱼藻)重新补草,没有蟹的直接补草投龙虾,或植吃不败后在8一9月放丁公红,次年初卖大虾和虾苗。心态平和,正好因祸得福调整成两季虾,规避了中途发病和发水的风险。

3、螃蟹有没有常见病

一、抖抖病 ) [ 病原 ] 该病可能由病毒和细菌引起,据陆宏达等( 1999 )等报道,一种无囊膜、球状的核糖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不致病时,为肠道寄居,一旦侵入到中枢神经和心脏部位,即会造成较大的危害;也有人观察到另一种比细胞略小,位于细胞的内质网上,可形成包涵体的病毒;此外,还从患该病的病蟹上分离到了弧菌及嗜水气单胞菌等。不洁、较肥、污染较大的水质以及河蟹种质混杂或近亲繁殖,放养密度过,规格不整齐,河蟹营养摄取不均衡等,易发此病。 [ 病状与病变 ] 发病初期,病蟹四肢尚能伸直,以后便肌肉萎缩步足不能回伸,病蟹站立不稳,翻身困难,口吐泡沫,行动无力不能爬行,连续颤抖。病蟹无食欲并停止摄食,不脱壳,体内积水, 3-4 天后即会死亡。 [ 流行特点 ] 该病主要危害 2 龄幼蟹和成蟹,当年养成的蟹一般发病率较低。发病蟹体重为 3 -120 克 , 100 克 以上的蟹发病最高。一般发病率可达 30% 以上,死亡率达 80%-100% ,蔓延迅速危害较大。从发病到死亡往往只需 15-30 天。发病季节为 5-10 月上旬, 8-10 月是发病高峰季节。流行水温为 25 -3 5 ℃ ,沿长江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等省流行严重。 [ 专家推荐处方] : 预防:①放养前彻底清塘,并清除过多的淤泥;②养蟹池要多种植水草,覆盖面要达到 50-60% ;③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④注意饲料的营养均衡,并适当增加植物性的饵料;⑤定期用芳草蟹平或菌必清全池泼洒消毒。 治疗:外用芳草蟹平或菌必清全池泼洒(前者连用三天,后者隔天再用一次),同时内服芳草菌威和三黄粉,连用 5-7 天。病症消失后再用一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二、黑鳃病 [ 病原 ] 初步认为该病是由细菌引起。成蟹养殖后期,水质恶化,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 [ 病状与病变 ] 初期病蟹部分鳃丝变暗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全部变为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出现叹气状。 [ 流行特点 ] 该病主要危害成蟹,常发生于成蟹养殖后期,发病率 10%-20% ,死亡率较高。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 [ 专家推荐处方] : 预防:保持水质清洁 , 夏季要经常加注新水;发病季节每半月用芳草蟹平、芳草灭菌净水威或芳草灭菌净水液全池泼洒一次。 治疗:外用芳草蟹平全池泼洒,同时内服烂鳃灵散 + 三黄粉 + 芳草多维,连用 3-5 天。
三、烂肢病 [ 病原 ] 该病是因扦扑、运输、放养或在生长过程中被敌害侵袭,使之上表皮损伤后病原菌感染所引起,其致病菌目前尚未确定,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弧菌。 [ 病状与病变 ] 病蟹的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等症状进行判断。 [ 流行及危害 ] 该病主要危害幼、成蟹,主要流行季节为 6-10 月。 [ 专家推荐处方] 预防:在养殖过程中,谨慎操作,避免使用河蟹受伤,并要清除危害河蟹的敌害,如老鼠、青蛙等。 治疗:用芳草菌敌或芳草灭菌净水液全池泼洒可控制该病蔓延。
三、固着纤毛虫病 [ 病原 ] 病原是纤毛动物门、缘毛目、固着亚目的许多种类,其中对蟹形成病害的主要有聚缩虫,此外还有钟虫、单缩虫、累枝虫,腹管虫( Gastrionauta sp. )和间隙虫( lntransty-lumpalaemini sp. )也是其病原之一。池水过肥,长期不换水,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 [ 病状与病变 ] 固着类纤毛虫在河蟹幼体上寄生时,常分布在头胸部、腹部等处,抱卵蟹的卵粒上该类纤毛虫也可寄生,但很少见附肢上寄生者。幼体被该类寄生的病蟹全身披黄绿色或棕色。蟹幼体正常活动受到影响,摄食量减少,呼吸受阻,蜕皮困难,引起幼体的大量死亡。固着类纤毛虫在幼、成蟹上寄生,多分布于关节,步足、背壳、额部,附肢及鳃等处,病蟹体表污染较多,活动与摄食能力减弱,进而又导致更多的固着纤毛虫的寄生,病蟹负担加重,鳃部流出来的水流缓慢,触角不敏感,手摸病蟹本表和附肢有滑腻感。病蟹一般黎明前后死亡。 [ 流行特点及危害 ] 可危害河蟹幼体及成蟹,但对幼苗池的河蟹幼体危害较大,一旦该类纤毛虫随水流进入育苗池,即会很快在池中繁殖,造成幼体的大量死亡。成蟹受此病感染,即使是不死亡,也会影响其商品价值。该病流行水温在 18 -2 0 ℃ ,盐度为 3 时极易发生。我国江苏、湖北、江西等各省的蟹养殖区都有此病发现。 [ 专家推荐处方]预防:①保持合适的放养密度;②经常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洁,并投别喂可的饲料,促进蜕壳。 治疗:全池泼洒:①虾蟹平 500g / 亩 . 米或芳草纤灭 50g / 亩 . 米,连用 3 天; 3 天后全泼洒一次芳草菌敌 200g / 亩 . 米 外用的同时内服虾蟹蜕壳平 500 -750g / 100Kg 饲料,以促进蜕壳。
五、水霉病 [ 病原 ] 病原为水霉 , 其种尚未鉴定。发生原因主要是因运输其他病害发生使蟹受伤,真菌孢子侵入而至;此外,困水流与温度原因亦会使卵受感染。 [ 病状与病变 ] 蟹卵表面或病蟹体表和附肢上,尤其是伤口上出现灰白色棉絮状病灶,伤口部位组织溃疡,病蟹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身体瘦弱,蜕壳困难而死亡。 [ 流行特点 ] 从蟹卵、幼体到成蟹均会被该病感染,且任何地区均可发生。发病率较高,蟹卵与幼体发病易造成大量死亡。 [ 专家推荐处方] 预防:①在扦捕、运输、放养过程中应谨慎操作,勿使河蟹受伤。②在河蟹蜕壳前,增投一些动物性饲料,促使其蜕壳。③育苗期间,要保护水质的清晰,注意保温。 治疗:全池泼洒水霉净( 1 袋 / 亩·米),连用 3 天。
六、水肿病 [ 病原 ] 该病主要是因为河蟹腹部受伤被病原菌寄生而引起 , 病原菌目前尚未确定 , 有人认为是嗜水气单胞菌。 [ 病状与病变 ] 病蟹肛门红肿、腹部、腹脐以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葡匐池边,活动迟钝或不动,拒食,最终在池边浅水处死亡。 [ 流行特点 ] 该病主要危害幼、成蟹。发病率虽不高,但受感染的蟹死亡率可达 60% 以上。夏、秋季为其主要流行季节。主要流行温度是 24 -2 8 ℃ 。 [ 芳草专家推荐处方] : 预防:①在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在河蟹蜕壳时,尽量减少对它们的惊扰,以免受伤;②夏季经常添加新水,并多投投喂鲜活饲料和新鲜植物性饵料。 治疗:用菌必清或芳草蟹平全池泼洒,同时内服鱼病康散或芳草菌灵。
[ 重要提示 ]: 症状消失后 , 建议继续用药直到一个疗程 , 避免交叉感染 , 病情重复

4、夏六寿怎么养好大闸蟹

今年,大闸蟹大规格蟹价格不错,苏南地区,一贯以养大蟹为主流,本人,今年养的还可以,所以,今天,把我养殖大规格的一些心得,扒一扒,希望大家能有点借鉴作用,一般情况下,自气温逐渐下降始,作为一年中,成蟹暂养催肥的季节,对于在暂养塘,尚未开卖的塘口,现在的成蟹,是比较好的生长机会,也是成蟹促肥增量的关键时期,如何调控好水质,营造好生态环境,科学投喂,控制好病虫害,是夺取河蟹最后丰产丰收的关键,为此,抓好成蟹后期管理至关重要,现在,我整理一些以前的意见供广大养殖户朋友参考借鉴:
一、关于水质调控,水源的选择要求
作为模拟生态化养殖思路,苏南养蟹(大规格)一贯思路是对水环境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我在这方面,是把搞好水质,控制水情,强化水肥,作为第一门目标的。

自冬季清塘开始,在做好清塘灭杀,改性,消毒工作后,如何科学地调控好水质。是本人,首要的控制目标,蟹塘未入苗之前,水质一般要求透明度35厘米~40厘米,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0~8.0,如果清塘时,池底积淤较多,淤集有机变浓,必须要使用物理办法处理(挖走,清理),并用生石灰彻底改性低部土壤。注意不能用石灰水,那是消毒作用的。因此采取措施改良和改善底质环境条件,保持底质清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就显得十分重要。今年高温过后,很多中温时养殖很好的塘口,最后全军覆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老塘口改底没有到位,留下的炸蛋。又逢上了天气气温变化较大,这就很容易造成水体缺氧,水草下沉,腐烂死亡,恶化底质,导致水质变坏,致使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五脱壳蟹后期生长,为此,我们,在清塘时,不能心存侥幸,否则,明年今日,就是你的后悔时刻。
那么,应该如何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呢?
我归类了一下:
(1)自苗入塘口后,(一般养大规格塘口,苗规格,冬苗60头左右一斤,春苗,40一60头/斤,螺丝,冬天下冬螺,中子500斤-800斤/亩,春螺300一500斤/亩,全年螺丝不少于l000斤/亩,苗在1200-1500头之间,在冬苗入塘一蜕时如果发现脱壳不遂问题,应在春苗入塘时,适当补加数量)。

另外,每个月定期注换新水(雨水较多要排水),每期换水应慢进,快出,数量控制在十分之一/每次。,一般7~10天注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水体1/IO左右。水位按照“前浅、中深、后适中”的原则,一般控制在1-1.2m。沟内水保持在1.5m内。

(2)从苗入塘口开始,就要花心一点,多陪陪螃蟹下苗之后,我们应该过着以塘口为家,以蟹为爱人的妻妾成群的日子了。首先,时刻关注水质,调控水相,是根本目标,学会用合理地使底质改良剂和水质调节剂调节好水质,采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吸收水中、水底有毒有害物质(硫化氢、氨等);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池底淤泥,分解池底淤泥中的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以提高溶氧,稳定pH值,提高苗蟹机体免疫力,可明显提高大蟹产量和品质,在水质、水草、螺蛳等生态环境较差的塘口,你应该保正1周一测水质,高温(8月份左右,2天测水质的习惯),根据水质情况,每10~15天使用一次,相关的控水,肥水产品,严格控制无机盐,复合肥的施用量。
二、关于养大蟹与水草管理,培养的关系
蟹塘后期水草覆盖面积,必须控制在50%左右,要保证有50%的水体能有阳光透射,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保障水中溶氧能为大闸蟹提供生存需求,水草过多影响河蟹正常活动及蜕壳、成熟。高温时,伊乐藻生长过旺,可人工割除多余的水草,控制生长,及时捞出变质、死亡的水草;如果塘口中水草不足,可以购买以轮叶黑藻为主的水草,投入塘口,人工投入少量消毒(用水溶性消毒剂)后的水草供河蟹摄食,并为其提供栖息、蜕壳场所,避免多在水底淤泥中爬动,使体色变得灰黑,产生酸性附着垢体,拌动底泥,浊化水质。
三、对大闸蟹养殖过程中病害防与治
塘口中,水体里病虫预防是成蟹中后期管理的关键中的要命密码,如何防治病虫害,利用好药品控制,是保证苗蟹成活的好坏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也是减少后期因病“趴塘”减产减收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为了确保成蟹增重育肥直至上市,品质肥美,减少危害,本人建议在9月中旬之前,采用硫酸锌复配药杀灭纤毛虫,相隔1~2天后,使用碘制剂消毒水体(但是在蟹脱壳的一周内必须禁止),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病虫害的危害。做到高温不死蟹,才是当年高产的保证;
四、如何有效地使用各种饵料以及各类辅助添加药品

比如:维生素等,来保障成蟹生长过程及时脱壳,促进成蟹提前上市,促肥增重,达到大规格目标,还是饵料的使用说了算,功效占一半。

首先说一下生长期的饵料组合:作为水生淡水蟹.其最喜欢的食饵是:苗期的枝角类、桡足类等生物虫类,各种沉水植物,及螺丝,贝壳类,虾类。以及各种富含动物蛋白质的水生鱼类的尸体,我们在了解了蟹的食谱后,在今天,使用精养模式时,要想取得大规格蟹,你应该在食物供应上下功夫,必须保证活物饵料与供给饵料的充足,否则,因缺饵引起的同类残杀,不可避免,想要高产,高回捕率,什么都是浮云。

最后再说一点,五蜕后高温过后的投饵要求。9月开始,是江蟹最后的脱壳、增重育肥初步期,凡江苗河蟹的摄食强度大,育肥聚黄,体重显着增加,饲料营养直接决定了河蟹的品质和丰满度。因此,这一个月,一定要做好塘口生态环境维护的基础上,要科学合理投饵,以满足大规格河蟹增重育肥、快速生长的需求,应该以“冻鱼十玉米”,有条件的再补充点活螺,轮叶黑鲜草,以达到品质优良、高产高效的最终养殖预期目标。

大规格蟹的中后期(8-9月份)投喂主要以精饲料为主,动物饲料占60%(建议以鲜鱼,冻鱼,植物(玉米,南瓜约占40%,日投饵量为成蟹总体重(目标养殖250斤)8%-10%,以投饵后2小时左右吃完为准,达到催肥增重加大规格的目的,对投饵后的及时观察尤为重要,防止缺料,或废料现象发生,另外,当气温高过33℃时,水体温度超30℃时,建议停喂少喂,尤其是冰鱼类饵料,因为在水质30℃以上,大闸蟹基本停止摄食。
五、大规格蟹,在高温时节必须预防“秋老虎”

高温时期,这段时间的高温病死,才是量产的克星。八、九月份虽然立秋已过,我们必须时刻要多看天气预报,关注天气变化,以便及时做出预防,防止温度冷热剧变应激,尤其是最后一期脱壳期前后;塘口改底,增氧药必须常备,一次够用,进出水泵保证无故障。同时,不定时测水质,一定要增强底部溶氧并维持良好的水色以及藻相,还不能大面积换水降温,控制引发温度急变以减少应激的危害(注:温度超过3-5℃的水体变化,会让大闸蟹产生应激反应,秋后白天与晚上气温反差明鲜,用防控网防止蟹上岸尤其重要,这是防止蟹感冒,引发肠胃炎症必须要做的,但是严禁高温时间,在水线占防控网,这样的话,风险太大,一旦,水下缺氧,光草塘,基本上一年功白费了)。
六、对塘口埂堤加强防逃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及埂堤使用农药的禁忌

在养殖塘口,大闸蟹蜕完五蜕后,(有的塘因咸水苗4蜕成熟,过碱化水体3蜕成熟也有,因塘口饵料资料不足引发的早熟),一旦成熟,就会上岸,作为养殖户,我们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要做到3点:早晚巡塘,中午测水,晚上九点钟到投饲点看残饵的多少,并时刻要做好塘埂渗漏的检查,做到防逃护栏设施的维护,及时检修,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在水线边(气温28℃之下)架防上岸网,尽可能不让成蟹上岸,避免引发温差变化,感染感冒,形成慢性肠胃炎,形成大量黄壳苦味蟹。最后,要加强夜间巡查,有条件的,设置红外摄像头,防止偷盗,防止塘口被恶意下毒,造成巨大损失。
七、养成大规格蟹的上市前暂养与适时捕获上市售销问题的一些个人经验

作为大闸蟹养殖户,一旦成蟹具有上市的可能条件,本人认为,提前售销一部分早蟹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其理有4点好处:
1、减轻成蟹过多,对塘口水质的压力;
2、利于蜕皮晚的大蟹安全生长;
3、减少投料成本;
4、一般早熟蟹规格相对小,但是早上市往往价格高,这样有利于早回成本。
另外,要根据每年早市实际行情与大闸蟹当年养殖规模,丰产大小年测算情况,进行自我经验判断,在最佳市场价格时段,适时抓捕上市,仅记无论你蟹养的如何好,蟹变成钱才王道的原则,不搞赌博式暂养,不做成蟹长命百岁的暂养实验。
俗话说:“养得好还得卖得好!”。最后忠告所有养殖大闸蟹的朋友们不仅大闸蟹规格要养殖的好,产量要有保障,你必须还要抓住行情,尽量在高价位时,尽量卖出,也是关键,保证有颗平常心,不把所有的成功高收益寄于一年,因为来日方长,钱要慢慢赚。
八、养殖大规格闸的各时间点的用药,用肥之经验分享
1.苗入塘口,先消毒【高锰酸钾稀释1000倍】5一10分钟,后用葡萄糖溶液加盐水冲洗后下塘;
2.下塘苗,1,2蜕前7天各喂维生素E一次,C.D各2次,混在饲料中;
3.气温25C后,每半个月,必须使用国家允许的抗生素类渔药拌喂一次,到高温结束.

要时刻提防,农残入塘口,所有在塘口土埂上使用除草剂的行为,都是在为塘口的大闸蟹准备自杀式爆炸做准备,多雨季节,你打一次药除一次草,雨水把农残,很准时的送到你塘口的大闸蟹口中的,现在,你应该明白了为什么高温时节,雨过天晴,你塘口大量死蟹的原因了吗?亲?

必须保证水质中的盐度不小于0.3%,在适当的时间点上施用5斤/亩的粗盐。
要经常使用熟石灰水澈塘,既消毒,又补钙,成本还低,何乐而不为!
要常备,二氧化氯,明矾类清水絮凝,杀毒常备基本药,还有救命药溶氧剂等在塘口,防不测。

最后,有限度地使用菌药,菌肥对水体,藻相进行控制,培藻尽可能使用自制肥水有机肥对塘口肥水,护草,杜绝神肥,高价肥氨基酸的不实化利用。并在塘口尽最大限度不使用化肥,复合肥。这样的后果,本人天天在宣传,不知道你明白了几分。

5、如何治疗“螃蟹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高。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

[
专家推荐处方
]


预防:
保持水质清洁
,
夏季要经常加注新水;
发病季节每半月用芳草蟹平、
芳草灭菌净水
威或芳草灭菌净水液全池泼洒一次。

治疗:
外用芳草蟹平全池泼洒,
同时内服烂鳃灵散
+
三黄粉
+
芳草多维,
连用
3-5
天。

三、烂肢病

[
病原
]
该病是因扦扑、
运输、
放养或在生长过程中被敌害侵袭,
使之上表皮损伤后病原
菌感染所引起,其致病菌目前尚未确定,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弧菌。

[
病状与病变
]
病蟹的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等症状进行判断。

[
流行及危害
]
该病主要危害幼、成蟹,主要流行季节为
6-10
月。

[
专家推荐处方
]

预防:在养殖过程中,谨慎操作,避免使用河蟹受伤,并要清除危害河蟹的敌害,如老鼠、
青蛙等。

治疗:用芳草菌敌或芳草灭菌净水液全池泼洒可控制该病蔓延。

三、固着纤毛虫病

[
病原
]
病原是纤毛动物门、
缘毛目、
固着亚目的许多种类,
其中对蟹形成病害的主要有
聚缩虫,此外还有钟虫、单缩虫、累枝虫,腹管虫(
Gastrionauta sp.
)和间隙虫

lntransty-lumpalaemini sp.
)也是其病原之一。池水过肥,长期不换水,是导致该
病发生的原因。

[
病状与病变
]
固着类纤毛虫在河蟹幼体上寄生时,
常分布在头胸部、
腹部等处,
抱卵蟹
的卵粒上该类纤毛虫也可寄生,但很少见附肢上寄生者。幼体被该类寄生的病蟹全身披黄
绿色或棕色。蟹幼体正常活动受到影响,摄食量减少,呼吸受阻,蜕皮困难,引起幼体的
大量死亡。固着类纤毛虫在幼、成蟹上寄生,多分布于关节,步足、背壳、额部,附肢及
鳃等处,
病蟹体表污染较多,
活动与摄食能力减弱,
进而又导致更多的固着纤毛虫的寄生,
病蟹负担加重,鳃部流出来的水流缓慢,触角不敏感,手摸病蟹本表和附肢有滑腻感。病
蟹一般黎明前后死亡。

[
流行特点及危害
]
可危害河蟹幼体及成蟹,
但对幼苗池的河蟹幼体危害较大,
一旦该类
纤毛虫随水流进入育苗池,
即会很快在池中繁殖,
造成幼体的大量死亡。
成蟹受此病感染,

即使是不死亡,
也会影响其商品价值。
该病流行水温在
18 -2 0



盐度为
3
时极易发
生。我国江苏、湖北、江西等各省的蟹养殖区都有此病发现。

[
专家推荐处方
]

预防:①保持合适的放养密度;②经常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洁,并投别喂可的饲料,促
进蜕壳。

治疗:
全池泼洒:
①虾蟹平
500g /

.
米或芳草纤灭
50g /

.
米,
连用
3
天;
3

后全泼洒一次芳草菌敌
200g /

.


外用的同时内服虾蟹蜕壳平
500 -750g / 100Kg
饲料,以促进蜕壳。

五、水霉病

[
病原
]
病原为水霉
,
其种尚未鉴定。发生原因主要是因运输其他病害发生使蟹受伤,
真菌孢子侵入而至;此外,困水流与温度原因亦会使卵受感染。

[
病状与病变
]
蟹卵表面或病蟹体表和附肢上,
尤其是伤口上出现灰白色棉絮状病灶,

口部位组织溃疡,病蟹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身体瘦弱,蜕壳困难而死亡。

[
流行特点
]
从蟹卵、幼体到成蟹均会被该病感染,且任何地区均可发生。发病率较高,
蟹卵与幼体发病易造成大量死亡。

[
专家推荐处方
]

预防:①在扦捕、运输、放养过程中应谨慎操作,勿使河蟹受伤。②在河蟹蜕壳前,增投
一些动物性饲料,促使其蜕壳。③育苗期间,要保护水质的清晰,注意保温。

治疗:全池泼洒水霉净(
1

/
亩·米),连用
3
天。

六、水肿病

[
病原
]
该病主要是因为河蟹腹部受伤被病原菌寄生而引起
,
病原菌目前尚未确

,
有人认为是嗜水气单胞菌。

[
病状与病变
]
病蟹肛门红肿、腹部、腹脐以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葡匐池边,
活动迟钝或不动,拒食,最终在池边浅水处死亡。

[
流行特点
]
该病主要危害幼、成蟹。发病率虽不高,但受感染的蟹死亡率可达
60%

上。夏、秋季为其主要流行季节。主要流行温度是
24 -2 8


6、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的养殖方法:
1、池塘的条件和工程要求
河蟹昼伏夜出,喜溶氧高的清洁水体,怕强光,爱安静,水温10℃以上开始摄食,15℃左右蜕壳生长。20~28℃为生长旺盛期,因此池塘结构应适合它们的习性。
1.面积水深。一般以2~5亩为宜,水深通常保持1米左右。
2.池塘结婚。池坡1:2.5 ,池坡处设蟹穴,约占面积的20%~25%;池中要建“暗岛”供蟹打洞,进食和蜕壳。
3.水质。水质不宜过肥,透明度保持30~50厘米。水质过肥容易缺氧,严重时还会引起死亡。水源以江河水为好。
4.暗岛。暗岛是河蟹打洞,吃食和蜕壳的场所,一般低于水面10厘米。在蜕壳的暗岛上不要投食,防止河蟹因觅食而残杀“软壳蟹”。
5.防逃墙。河蟹两栖,又能攀高,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在饲料不足,水质变坏,缺少隐蔽物时,常作迁移或外逃。因而一定要在池周筑~60厘米高的防逃墙,可以用砖砌抹水泥也可用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但一定要光滑,无附着点。
二.管理
1.放养量。一般每亩投放10克左右蟹种2500只左右。同一批蟹种规格尽可能一致,以免以后生长个体差异悬殊,造成大期小现象。
2.投饵。常见的水生植物、菜叶、各种饼粕以及小鱼、小虾、蚯蚓、动物内脏等都可作为饵料。一般植物性饵料投喂量不必控制,但动物性饲料根据水温适当调剂。
3.巡塘。除与池塘养鱼巡塘一样外,还必须注意观察蟹的活动,如果清晨受惊后爬在岸边的河蟹仍不下水说明有病了。如果受惊后下水后又立即爬上岸或傍晚大量河蟹聚集岸边,表示池中缺氧,要立即加水。若见相互残食,需增加适口饵料,另外注意消灭水蛇、水老鼠,随时修补防逃墙也是必不可少的。
4.水质管理。养蟹池必须保持水质清新,因此根据水温变化,经常换水,水温越高就越勤换水。
三.捕捞
1.流水捕捞。秋季成蟹有生殖洄游习性,在池塘中养殖的,也要弃穴在水中活动,只要池塘缓慢放水,在出水口捕即可。
2.灯光诱捕。抽出部分池水,留下30~40厘米,晚上河蟹便会爬上岸活动,只要在池塘四周四个角上点灯,便能聚集捕捞。

注意事项:
一、饵料投喂与水质管理
1.至七月份蟹塘一般亩蟹、虾、鱼存塘量达70斤以上,因此按饵料投喂量8—10%计算,每亩投饵量应在5—7斤。
2.在高温时期,饵料组成进行调整,由前期以动物性小鱼饵料为主,改变为动植物饵料各占50%,饵料投喂应做到勤观察,饵料投入蟹池中应在4—6小时左右吃完,过多的饵料投喂将导致水质恶化。
3.如有剩饵,应分析具体情况是天气原因还是水质原因;如水体混浊或水草被大量夹食,可能饵料投喂不足,应增加投喂量。建议高温期间小鱼的投喂量控制在3斤/亩左右,有利于改善水环境。
4.进入七月,蟹塘水质水位应调控在平均水深1500px以上,至7月下旬应加至最高水位,水质调节中要做到勤加水,2—3天可加水一次,水质应保持清淡活爽,水质透明度应保持在1250px以上。
5.高温期间,蟹塘常存在底层水质败坏,水体分层,深沟内水质恶化,局部水草丛中水质不好,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因此,除经常加水换水调节水质外,应勤用底质改良剂与微生物制剂,并可对水体进行解毒,改良底质与水质,10天左右定期使用一次,蟹塘水体环境状况较差,7天左右定期使用一次。
二、池塘环境改善与病害防治
1.七月份,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仍处于生长旺盛期,为河蟹生长、蜕壳营造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并起到了净化水质、水体降温,增加水体溶氧等有效作用,因此,对蟹池内水草要保护好,如发现水草被大量夹食或水体浑浊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投放批量优质仔螺蛳,增饵投喂等防止败草。要做到勤观察、勤处理,对漂浮的残余水草要及时捞除,对深沟底还没有清除的伊乐藻要逐步清除,保持蟹塘的清洁卫生,防止水草腐烂败坏底质与水质而引发池塘环境突变恶化。
2.在病害防治方面,应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现阶段应勤用底质改良剂与微生物制剂,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使水体中大量繁殖有益微生物,成为养殖水环境中微生物系统中的优势种群,通过其代谢来改善水质,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目前可在饵料中加服内服药及维生素,矿物质等添加剂,提高河蟹的抗病能力。
三、在第四次蜕壳基本结束后,池塘中的矿物质元素、营养盐类、维生素被河蟹大量吸收利用,为了保证池塘中河蟹的健康生长和确保河蟹的第五次蜕壳顺利进行,建议广大养殖户全塘泼洒硬壳宝和多维等营养添加剂1—2次,另外有些前期杀虫消毒不彻底的蟹塘可选择雨过天晴,水温不高而螃蟹无批量伤亡整体活力较强的时机进行一次杀纤毛虫药物与低剂量生石灰泼洒,生石灰泼洒量控制在每米水深每亩5—10斤,确保高温季节河蟹体表与鳃上没有大量寄生虫及水体水质清爽良好,目前病害防治工作应结合饵料优化投喂,环境改良等工作进行,切实做到生态防病,健康养殖。

7、养大闸蟹的方法

养殖大闸蟹的场地要挑选交通便利,池塘周围没有噪音,水质情况好,没有污染,池塘周围要有足够的固定水源这样方便排灌工作,池塘场地选择好后要进行搭建工作,搭建时池塘的底部要平整,池塘外围网中心处要有缓慢的斜坡。

池塘修剪完成后要对池塘周围做好防逃措施,可以用水泥,布料,等物品再池塘四周搭建起围栏,当然为节约成本小编建议大家还是用木板搭建比较合适,围栏的高度在30厘米至35厘米,防逃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消毒工作啦池塘内消毒主要是用石灰粉,每亩地使用400斤至500斤的石灰粉对池塘泼洒消毒,消毒的时间控制为7天至8天,然后把池塘中的水放掉清理池塘内部的淤泥或者是杂物,淤泥只要保证10厘米至15厘米的厚度就可以啦。

主要使用种植的方式来调节,池塘中可以多种植些水藻,茭白,水花生,莲藕,等水生植物来控制水质,池塘内百分之65只百分之70以上的面积都要种植,水质得到保证还有些其他好处比如:植物可以为大闸蟹提供很好的避暑条件,躲避危险,同时也会为大闸蟹来带充足的食物,大闸蟹偶尔会食用些水藻的根茎。

大闸蟹的饲料很多可以使用粮食碎屑,蚯蚓,田螺,小鱼,小虾,等等都可以最为大闸蟹的饲料来源。

(大闸蟹的让养密度最好是控制在每平方米20只至25只,根据养殖池塘的面积来决定,合理的密度会让大闸蟹的生长生快,方让的时间做好是在每年的3月份至4月份,这个时间段放养成活率最高。

大闸蟹主要是在夜间活动比较活跃,白天几乎都是躲藏在植物下面或者是池水中,白天进食很少,所以喂食的时间要控制在晚上的8点左右,每天早上5点至6点,每次喂食主要的饲料要占大闸蟹体重的百分之4左右,这样就可以满足生长需要。

(池塘管理)8、养殖池塘的水位要控制在70厘米至80厘米,如果温度过高可以把水位提升到110厘米至120厘米,正常每3天至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只要把池塘的水位排放出15厘米至20厘米,然后填满水就可以啦。

8、关于大闸蟹养殖?

大闸蟹优质高效无公害养殖方法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餐饮界素有“一蟹上席百味盖”的佳话。2005年,四川省发生了一件大闸蟹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那就是正宗四川产大闸蟹,8月底“爬”进上海滩,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大闸蟹展评,一举夺得金奖,现在它已经成为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地的抢手货,成了好吃者嘴边的一道时尚美味。多年来,大闸蟹一直是高档宴席上的主打菜品。近日,成都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负责人告诉笔者说,大闸蟹规格越大蟹黄越厚蟹肉越丰,其价格越高。目前的市场行情是,规格100~150克的大闸蟹,卖价60~100元/千克;规格250克以上的卖价达400元/千克;而规格100克以下的,卖价仅30~40元/千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闸蟹已开始走出高档宴席领地,进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各地大闸蟹养殖发展迅猛。四川养殖大闸蟹的主要有成都龙泉驿区、成华区、金堂县,以及绵阳、西昌邛海等地。其中,西昌邛海规模最大,养殖水面达600公顷多(近万亩)。但由于部分养殖户(场)养殖模式不合理,管理措施不科学,再加上饲料等价格上涨加重了成本,导致大闸蟹规格小,品质劣,卖价低,养殖效益不高。因此,为增强大闸蟹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将以往的“大闸蟹”改为“养大蟹”,优化养殖模式,完善管理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大闸蟹的上市规格和品质,从而提高销售价格和经济效益。现将大闸蟹优质高效无公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营造优良环境

模拟天然生态环境是大闸蟹无公害养殖提高其品质的有效途径。池塘面积不宜过小,一般以2~10公顷为宜,以利于水环境稳定,水深要求在高温季节深水区能达2米。蟹池内做成沟状或中央做一土堆,形成浅滩,沟的面积占池面积的15%~25%。水源可靠,无污染,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能灌能排。池外围用黑色钙塑板作为防逃板,入土10厘米,每隔0.7~1米用竹桩固定,外加网卡防敌害入侵蟹池,池埂内坡用厚塑料膜铺垫以利保水。蟹种放养前15天左右。彻底清池,干池每亩用生石灰65~70千克,带水清池用125~150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的作用有三点:一是杀灭野杂鱼和敌害生物;二是改善池底(或淤泥)土质;三是增加水中钙的含量,改善池塘水质。

清池后加入新水,及时栽植水草。水草既是蟹栖息、觅食、避敌和蜕壳的场所,又是食物中维生素、粗纤维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水草的种类包括浮水植物(水花生、蕹菜、浮萍等)和沉水植物(伊东藻、苦草、轮叶黑藻等)各占总面积的1/3,并适当移栽挺水植物(芦苇、蒿草等),沉水植物区用网卡分隔拦网,保护水草萌发,水草的覆盖面积达池塘面积的60%~70%。注意,池中间不栽水草,以免影响风浪及蟹分布。待水草长至3~4厘米后,投放螺蛳、蚬和小蚌等鲜活贝类软体动物,每亩投放量在250~300千克,使其自然繁殖,既净化水质,又为蟹提供适口的鲜活动物性高蛋白饲料。

二、优化养殖模式

大闸蟹养殖由于其单产较低,仅靠提高品质来提高养殖效益毕竟有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蟹池资源,增加不影响大闸蟹摄食生长的套养品种的产量来提高整体效益。生产实践证明,以下4种套养模式为目前蟹池增效主要模式。

1.套养青虾模式:蟹池套养青虾既可摄食池底残铒及有机质,减少池底污染,青虾本身也是大闸蟹的优质天然铒料。一般在5月份每亩放抱卵虾0.5~1千克,或于7月初每亩放1~1.5厘米青虾苗4万尾,考虑到生产成本,以投放抱卵虾效果较好。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到年底每亩可收优质商品虾10~15千克。

2.套养匙吻鲟模式:大闸蟹整个生长期投喂量都较多,其粪便易使池塘水质变肥,而匙吻鲟是“肥水鱼”,蟹池套养不仅可促进鲟鱼生长,还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5月中旬每亩投放规格15~20厘米/尾的匙吻鲟苗35~40尾,年底可产商品鲟鱼20~25千克。

3.套养黄颡鱼模式: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可摄食蟹池残饵、小杂鱼等,起到净化水质、提高饵料效率的作用。黄颡鱼苗种一是春片鱼种,规格120~160尾/千克,可于3月份投放。每亩放100~150尾;二是当年夏花,规格3~5厘米,于5月底6月初投放,每亩放300尾左右。至年底一般可收商品鱼15千克左右。

4.套养鳜鱼模式:鳜鱼为肉食性鱼类,对水质环境要求与大闸蟹相似,池中套养的鳜鱼主要摄食池中的小杂鱼虾,减少生物耗氧和提高饲料效率,同时将池中的低值鱼类转化为高档鱼,达到增效的目的。鳜鱼苗种投放时间为6月上旬,其规格5厘米左右。每亩放15~20尾,年底可产商品鳜鱼8~10千克。

三、放养优质蟹种

选用长江水系天然蟹苗培育的无公害大闸蟹种。这种蟹体色青灰,有光泽,活力强,生长快,而且很少出现性早熟。放养时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个体,规格100~150只/千克,每亩放养500~600只,密度过小,群体产量难以提高,密度过大,个体规格偏小。放养时间以2月下旬~3月上旬为宜,选择天气晴暖,水温较高时进行。放养前蟹种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5分钟。放养时先在蟹池中间围栏一块占全池1/5~1/3的面积进行暂养,既有利于早春的集中饲养管理,又有利于大面积水草及螺蛳的生长繁衍。暂养时间一般到4~5月,蟹蜕第一次壳后撤掉围栏,进入整池养殖。

四、投喂充足饲料

大闸蟹为杂食性动物,既要保证充足的动物性饲料,又要辅以植物性饲料,在人工喂养过程中,饲料要鲜活适口,不能投喂变质的饲料,前、后期(3~5月和9~10月)以动物性饲料小杂鱼、蚌肉、水生昆虫等或成蟹商品饲料为主,中期(6~8月)以植物性饲料麸皮、谷物、蔬菜和水草等为主。在使用蟹商品饲料时,要把握好饲料质量,选择无公害优质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占蟹体重的8%~10%,清晨投喂全天饵料的1/3,傍晚投喂2/3,具体投喂量视蟹的规格、数量、水温、天气、环境条件等灵活掌握。定点投喂,主要投放在有水草的浅水区,保证所有蟹都能吃饱吃好。

五、调控池塘水质

保持良好的水质对养蟹尤为重要。一般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5~8.5,水体透明度达40厘米以上。换水对保持良好水质,增加溶氧有较大作用,要依池水的水温、季节、水质状况和蟹的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春、秋季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或1/4;夏季水温较高,每5~7天换水一次,每次加深30~40厘米。另外,池水透明度低于40厘米,需勤换水;蟹摄食明显减少,白天离水乱爬,表明水质恶化,应立即换水;在久旱不雨,水质老化时,要勤换水。换水先排后灌。此外,蟹池常用的生石灰具有消毒、杀菌、调节水质和pH值及增加钙质等作用,但养蟹池水位较浅,且栽植了水草和投放了鲜活螺蛳,因此蟹池泼洒生石灰的一次性用量不能过多,一般每亩2.5~5千克即可,且要求泼洒在没有水草的水面中,泼洒次数每月3~4次。

六、搞好日常管理

四查:查水质情况,查蟹吃食情况,查蟹生长情况,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四勤:勤巡塘,勤除杂草,勤清洁食品,勤做养殖记录;四防:防敌害,防逃逸、防偷盗,防水质恶化。

七、加强病害防治

大闸蟹无公害养殖不宜多用药物,特别是高毒、高残留药物要禁用。在治病上应做到对症下药,综合治疗,对不能确定病症的大闸蟹不能乱下药,以免造成药害。

1.烂鳃病: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活动迟缓,摄食量下降,导致死亡。防治:在大闸蟹捕捞及运输过程中防止创伤;泼洒新鲜生石灰,使池水浓度成15微升/升,每7天一次,连续2~5次。

2.水肿病:病蟹腹部、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透明,匍伏边缘,停止摄食,最后在周边浅水处死亡。防治方法,用0.5~1微升/升土霉素或呋喃西林遍池泼洒;按每千克蟹用0.1~0.2克土霉素或红霉素,拌饵投喂,每7天为一疗程。

3.蜕壳不遂病:病蟹背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因不能蜕去旧壳而死亡。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10克左右生石灰化浆遍池泼洒,在饲料中添加甲壳素和蜕壳素。

4.纤毛虫病:病蟹体表长满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行动迟缓,数天内大量死亡。防治方法:换水或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用10微升/升福尔马林泼洒消毒。

5.聚缩虫病:蟹体污物较多,蟹脐内有白色点状虫体,病蟹活动及摄食能力逐渐减弱,导致死亡。防治方法:用5~10微升/升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6.蟹奴寄生病:蟹奴寄生存蟹的腹部,以吸收蟹的体液为生。蟹奴寄生严重的病蟹肉味恶臭,不可食用。防治方法:发现蟹奴寄生,可用0.5微升/升的硫酸铜和0.2微升/升硫酸亚铁混合剂遍池泼洒。

7.敌害:一是鼠害。水老鼠危害大闸蟹,可在养蟹环境四周放置磷化锌等有效鼠药,同时安放鼠笼、鼠夹、电猫等灭鼠工具。二是蛙害。蛙类大量吞食蟹种和幼蟹,危害极大,大闸蟹放养前要彻底清理池内蛙卵和蝌蚪,并要严防蛙进入其饲养环境,一经发现,及时捕杀。三是水蜈蚣。又称水夹子,是龙虱的幼体,对蟹种和第一期幼蟹危害较大,在养殖前必须彻底清池,过滤进水。如果发现水蜈蚣,可用灯光诱捕,也可特制小捞网捕杀。

9、自己养大闸蟹感觉很容易死,那些养殖厂是怎么保证蟹的成活率的?

家里养殖和水产养殖厂在饲养环境、饲料、预防病害上的投入差距是很大的,而且现代的水产养殖场在整个饲养周期中通常都有充分的技术支持,因此水产养殖厂的存活率会比自养高不少。现代的水产养殖通常在饲养过程中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饲养环境的选择。比如地质是沙土,亚沙土抑或是粘土,需要移植何种水草。水质管理。包括水的PH值和营养状态,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饵料投放。饵料选择和投放是根据养殖的水产种类和生长阶段有针对性的选择。病害防治。主要是药物用量和何时投放的问题。以上只是简单说明水产养殖一般方法,并不针对大闸蟹这一种类,对于不同种类的水产要求也各不相同,如大闸蟹喜欢穴居,则可能会人工搭建蟹岛,为了帮助大闸蟹蜕壳的正常进行,会提高水中的含钙量等等。
希望采纳

与大闸蟹病害防治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