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泥石流及防洪措施

泥石流及防洪措施

发布时间:2021-07-21 02:31:12

1、泥石流应急治理措施

1)避:居民点、安置点来应避开泥石流可能影响的沟道范围和沟口。

2)排:截、排引导地表水形成水土分离以达到降低泥石流暴发频率及规模的措施。

3)拦:修建拦沙坝和谷源坊群起到拦挡泥石流松散物并稳定谷坡,工程实施可改变沟床纵坡、降低可移动松百散物质量、减小沟道水流的流量和流速从而达到控制泥石流的作用。

4)导:修建排导槽引导泥石流通过保护对象而不对保护对象造成度危害。

5)停:在泥石流沟道出口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停淤坝群构建停知淤场,以减小泥石流规模使其转为挟沙洪流,降低对下游的危害。

6)禁:禁止在泥石流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

7)植道:封山育林、植树造林。

2、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3、应对地震滑坡、泥石流的措施有哪些?

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且多发生在人口稀少的山区,工程治理困难、成本高。防治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应贯彻躲避和综合治理相结合、长远的措施和短期的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制定对策。
(一)长远应对措施为防治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应科学地开发山区和建设山区,保护山区林业。
(1)合理地进行震区工程建设。震区工程建设,如修建铁路、公路、桥梁、工厂、矿山、水库、城镇等,应合理地进行。工厂、城镇尽可能选在开阔的盆地和平原上,绝不能建在滑坡体上;铁路、公路、桥梁、车站应尽量避开滑坡和泥石流的活动范围。在设计上尽可能少对边坡进行开挖或不开挖。矿山必须进行科学开采,在开采中要有排水措施。矿渣、废土堆放在少水、低洼的开阔地区,严禁盲目乱开、采乱和乱堆废矿渣,以防止破坏山体的稳定性。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应贯彻乔木林和灌木林相结合、草被与植树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根据土质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当造林方法,科学种植,精心管理,各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分区、乡、村包干,保证植树造林的进行。当前尤应搞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消灭病虫害、防止森林火灾等工作。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因雨量较多,湿润的滑坡和泥石流地区,只要加强管理就能自然恢复。在雨量较少、气候干旱的西北、华北地区的滑坡和泥石流区,草被自然恢复时间较长,应选择合适的草种进行培育。在裸露地区和干旱地区,造林难以成功,往往要先恢复草被,以草护苗。
(3)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重要建筑避开潜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区。在进行城镇规划建设、学校、医院、车站、机场、影剧院等大量容纳人群建筑,交通主干线建设之前,都应该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和地震安全性评价,采取有效措施加固建筑或者治理潜在滑坡、泥石流。最好是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区范围。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要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做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二)地震中期预报后应对措施中期预报的地震危险区内应进行滑坡、泥石流的调查勘测,圈定危险区,制定防治规划,对一些重要的危险区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1)进行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性调查,制定防治规划。应对预报区进行一次普遍的地质调查,圈定滑坡、泥石流可能发生的危险区段,并对未来发震时滑坡、泥石流的规模、大小进行预测。对重点的、可能的滑坡、泥石流进行系统的测量,制定防治和震后应急救灾的规划。
(2)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工程治理。中期预报后,应根据滑坡调查的情况,对重要建筑如水库堤坝、人口密集的村镇、交通干线及枢纽等附近的具有滑坡、泥石流潜在危险性的区段进行工程治理。
1.地震滑坡灾害的工程治理地震滑坡的工程治理分为减滑工程和抗滑工程两类。减滑工程的目的在于改变滑坡的地形、土质、地下水等状态,就是改变其自然条件,从而使滑坡运动停止或缓和;抗滑工程则在于利用抗滑的工程建筑来阻挡全部或部分滑坡,减轻或免于地震滑坡灾害。其主要滑坡的工程治理措施有:(1)排除地表水。雨水、泉水、池沼、水库、渠道的渗透,可使滑坡激化,所以必须防止水的渗透。
(2)防渗处理。就是对边坡的坡顶及坡面进行被覆处理。在透水性强的地段,应对已发生的裂缝,用黏土或水泥浆填充,并用薄膜覆盖;在透水性弱的地段,对重要部位也应采取防渗处理。
(3)水沟排水工程。水沟排水工程是把滑坡区内的雨水迅速地汇集,排除到滑坡区外的方法。水沟排水有集水沟和排水沟两类方法。集水沟是以沟渠为主,横贯斜坡,汇集雨水和地表水;排水沟为将汇集的水排出滑坡区。排水沟应采用较陡的坡度,保证排水要求,每20~30米设计一个连接点,在松软的地层中采用固定排水管线;排水沟的末端要置墙。
(4)排除地下水。按地下水埋藏深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地表以下3米的浅层地下水,可采用暗沟和明沟结合排水。暗沟也分集水暗沟和排水暗沟。一般每20~30米设计一个集水池或检查井。对于3米以下地下水,釆用钻孔排水。3~5米的地下水采用水平钻孔排水,5米以下的地下水采用斜孔排水。孔径一般采用06毫米的钻头为宜。可同时布设2~3层钻孔,不仅排除深层水,也可以排除浅层水。地下水从其他区域沿着含水层或其他通道大量流入滑坡区时,应在滑坡区外设置地下水截水墙,将流入滑坡区的地下水予以截断,并用钻孔诱导排出地表。这种方法选择位置要适当,否则会导致滑坡的加剧。
(5)削方减重法。主要用于小型滑坡。在掌握滑坡的规模、滑坡面的分布及地震时可能滑动的情况后,削去滑坡后部的土体,前沿填土夯实。
(6)抗滑桩。在滑坡前沿用钻头垂直地穿过滑动面,再插入钢管或工字钢,桩基应打入滑面以下1/3;也可以用直径1.5~2.0米的竖井来代替钻孔,井中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充填。抗滑桩既有抗滑阻挡作用,又有铆固增加预应力的作用。
(7)挡墙滑坡。前沿挖开后,以网架方式建筑钢筋混凝土墙作为滑坡前沿反压填土的支挡工程,以稳定单个滑坡体,同时对上部斜坡的滑动块体也起到稳定作用。
(8)河流建筑物。由于河流的侵蚀,河床下切,河岸遭受冲刷,损害坡体的稳定,往往在地震时易发生滑坡。可采用防护堤护岸,加固河床或用导流工程防止河流对河岸的冲刷,保护岸坡的稳定。
2.地震泥石流灾害的工程治理治理泥石流是一项十分艰巨、耗资巨大,而且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因此,在泥石流活动区修建居民点、工矿企业、交通干线等,都以躲避为上策。对于无法躲避、必须在泥石流区内建筑的工程,在对泥石流的治理上也要注意从上到下(从源头区—径流区—堆积区)综合治理,要结合当地具体环境,因势利导地进行总体设计,诸项措施配套进行。主要的泥石流工程治理措施有:(1)蓄水、引水工程。一般在水体补给区修建调洪水库、引水渠和截流水沟等。调洪水库的设计标准要比灌溉水库的标准高,适当考虑提高设计烈度,以防地震时水库溃决,形成特大的泥石流和水灾。引水渠可按一般水渠工程设计。截流水沟的设计同滑坡的截流水沟,在施工中保证质量,严防漏水。
(2)拦挡工程。包括拦沙坝、谷坊、挡土墙和护坡,按一般土建工程建筑设计施工。
(3)排导工程。包括排导沟、渡槽、急流槽、导流堤、顺水坝等,多数建在流通区和堆积区。
(4)停淤工程。包括停淤场和拦淤库。一般建在下游开阔平坦的河床段或平坦低洼的堆积扇上。通常与导流堤、拦淤堤和溢流堰共同组成。导流堤和拦淤堤的设计与排导沟、导流堰的设计大体相同;溢流堰的设计与拦沙坝及溢流口的设计相似,但应注意溢流堰的位置选择与两侧拦淤堤(或沟岸)的衔接。
(5)改土工程。包括改田改土和轮耕等。一般泥石流的沟坡上不宜造梯田,尤其在崩塌地区,当做出地震预报之后绝对禁止耕作。梯田、道埂需要用块石加固,沟渠洼地里修梯田时,要留有足够宽度和深度的排水沟。
(三)地震临震预报后应对措施(1)进行滑坡动态监测。短临预报期间,应对村、镇以及要害建筑物附近的滑坡进行监测。可用形变方法,如水平形变网,垂直、水平位仪,倾斜仪,电阻应变片等进行滑坡和滑坡体上建筑物的变形观测。选择滑坡体上钻孔、泉、民用井等进行地下水水温、水位、水化学成分动态观测,以掌握滑坡稳定程度和发展趋势,及时预报滑坡和泥石流活动情况。
(2)实施滑坡和泥石流紧急工程措施。短临预报期内,应对重要建筑物附近的潜在滑坡、泥石流采取紧急工程措施。可以改变滑坡体的外形,采用后部挖方削减、前部填土夯实的方法,加强滑坡的稳定性,减少滑动的危险性。用引导工程改变滑坡、泥石流原来的滑向和流向,使其不能成害;在滑体内和松散固体物质中,要加宽各种排水沟和钻孔,尽量把地表水和地下水排出滑坡区和泥石流形成区。要对一些特殊地区或特殊泥石流抓紧进行整治,用水泥浆通过浅钻和浅井进行加压灌注,用电渗等方法固结松散物质;用化学凝固剂胶结矿渣,以防止矿渣液化泥石流。
(3)对危险区内的群众进行疏散。对危险区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权衡投资效益,确定采用工程措施还是采取搬迁。对于不能用工程整治或工程整治经济效益很低的危险滑坡、泥石流,应对居住和建立在滑坡体上和滑坡堆积区、泥石流堆积区、淤塞区、流经区的居民、工厂、矿山进行搬迁疏散。搬迁应由当地政府统一组织安排。
(四)地震时逃生方法(1)滑坡的躲避。当滑坡体下滑时,应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上跑。滑体上的人应尽快跑到安全地段。
(2)崩塌和滚石的躲避。崩塌体积小,距离不远,崩塌往往伴随滚石造成灾害,躲避时也要往两侧逃跑。当逃跑不及时,可以躺在地沟或陡坎下。
(3)泥石流的躲避。泥石流的流速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越陡,泥石流的比降就越大,它的流速越快。一般流速每秒钟5~6米,最快的达每秒钟15米。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时,立即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安全地带逃跑。在泥石流通过区两岸和泥石流注入主河道的对岸处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五)地震后应对措施(1)人员救护。在滑坡体上,由于滑动,房屋倒塌,可造成人员伤亡。在泥石流通过区,两岸和边缘区由于冲击物的推移,房屋倒塌。在泥石流的流经区或堆积区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下部被摧毁,但上部可能保存,这些房屋内的人员尚可成活,应组织人员搜寻这些毁坏的建筑物,救护人员。有时地震泥石流往往多处同时爆发,山头被包围,成为孤岛,且其常有幸存者,应及时进行救护。必要时,应空投食品、衣物、药品等,或使用直升机救人。
(2)清除堆积物。首先清除交通要道上的堆积物,恢复交通。其次,清理工厂、矿山的重要机器设备。
(3)防治后发型滑坡和泥石流。为防治后发型滑坡、泥石流,震后应进行紧急调查,确定近期危险区和震后雨季危险区,根据情况,实施紧急工程、搬迁等措施,把后发型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4)重建家园的选址。应总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教训,科学地选择重建家园的地址,要避开沟谷两岸以及滑坡体、泥石流流通区,选择开阔、较高的平地或在完整的基岩上建房。

4、山区防洪有什么好的措施

同志们:

在即将进入主汛期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主要是通报情况,分析形势,研究措施,明确责任,部署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县委黄书记还要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今年防汛抗旱工作取得全面胜利。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

市委、市政府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十分重视。4月26日,市四大家领导到我县检查防汛工作;5月19日,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暨水库整险现场会在蕲春召开。当前,已进入汛期,由于近五年来,我县没有出现大的洪涝灾害,不少地方存在麻痹思想,从今年的防汛形势和我县的特殊县情看,这是非常危险的,必须认清形势,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

(一)从气象预测趋势看,今年防汛抗旱形势严峻

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今夏我国可能出现南北两条多雨带,其中我省处于长江以南降雨带,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很可能发生洪涝灾害。

去冬以来,一些异常气候也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在连续18个暖冬之后,我县出现冷冬,今年2月上中旬,又出现了一段低温雨雪天气;进入春季,又出现倒春寒;元月份长江水位为历年同期最高值,武汉关水位同比高出1.18米,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发生水旱灾害的机率很大。对此,各地各部门必须做好无灾当有灾、小灾当大灾的思想和工作准备。

(二)从特殊县情和防洪工程能力看,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防洪压力

我县处于江淮暴雨中心,受季风强弱变换的影响极大,梅雨季节长,降雨在时空分布上极为不均,汛期极易发生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的暴雨。虽然我县长江干堤加固,垅坪、永安水库的除险加固已基本完工,平垸行洪、民圩整治、水库整险以及东西港和三大干渠清挖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增强了防汛抗旱的能力,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洪水威胁,防洪保安仍然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压力。

一是超额洪水的压力。汛期我县长江江段洪水常常受到川水、汉水、洞庭湖水的强压和鄱阳湖水的顶托,导致长江水位居高不下。二是防洪标准低的压力。我县西隔堤尚未实施整治,堤基差,标准低,湖区圩堤还需加固整治,保护圈尚未形成,一旦出现较大洪水,全县大部分人口和耕地、交通干线的安全将受到洪水严重威胁。三是江河崩岸的压力。黄广大堤费湾段崩岸,是今年安全度汛的一大隐患。四是水库闸站隐患的压力。垅坪、永安水库新建的工程未经高水位运行,古角水库大坝白蚁危害仍然严重,大坝迎水坡、背水坡、坝区白蚁防治不彻底,还须根治。蔡田水库是仍属病险水库,17座小(二)型水库,普遍存在启闭设备老化、损坏现象;湖区主要排水港道,部分地段仍存在淤塞严重,泄洪能力差;三大干渠清淤还不够彻底;一些山河民堤堤身单薄;前天西隔堤严家闸南侧临湖面挡土墙发生倒塌险情,虽然经过紧急抢险基本稳定,但可以看出一些重要险闸、险段仍存在重大隐患,所以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头脑,绝不可掉以轻心。

(三)从水资源分布和灌溉能力看,干旱威胁不容忽视。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县有7个年份发生了较重或严重的干旱,发生的机率由前40多年的五年一次,缩短为两年一次,危害的范围也由主要影响农业、农村生活用水,发展到直接影响城镇、工业、林业、养殖业等多个领域,大旱年份直接经济损失也非常大。

我县干旱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资源性缺水。尽管我县境内江河纵横,但过境客水大多为洪水,在现有条件下可利用率不高。从县内自产水资源来讲,人均、亩均占有量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而且分布不均,尤其是北部山区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工程性缺水。全县灌溉工程体系只能控制70%左右的农田,还有4万多亩农田缺乏灌溉设施。特别是点多面广的小型塘堰工程,抗旱能力差,一遇干旱,就干涸见底。因此,防旱抗旱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综上所述,今年水旱灾害形势严峻。各级领导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多看问题,多看困难,决不能因为长江干堤达标了,三类病险水库大部分整治脱险了,就可以高枕无忧;决不能因为近几年水源工程建设得到加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取得成绩,而对防汛抗旱掉以轻心。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克服各种麻痹侥幸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对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上来,立足防大汛、排大涝、抗大旱不动摇,牢牢把握防汛抗旱的主动权。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

今年防汛抗旱总的任务和要求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防为主,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在防汛方面切实做到,当江河湖库发生标准内洪水时,能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安全运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乡安全,确保交通干线安全;出现超标准洪水时,要奋力拼搏,千方百计减少损失;当山洪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时,要及时报警,主动避让,提前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在抗旱方面要切实做到,管好用好水利工程,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尽可能利用雨洪资源,确保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工作的重点是,在高度重视长江防汛的同时,特别注意湖区及水库防汛;在高度重视防汛排涝的同时,特别重视抗大旱。宁可备无汛,不可汛无备。

第一,要做好工程除险。险情隐患是防汛工作的大敌,汛前多除一份险,汛中少担十分忧。各地要针对汛前检查中发现的险情隐患,研究、制订出具体除险方案,落实专项资金,指定专人负责,限期搞好工程除险。对刘费崩岸险情,堤防管理部门要加强观测,并向省、市堤防主管部门积极申报整险项目,电排处要确保在5月底能试机运行。三大水库管理处要积极做好干渠险段整治、斗闸门的维修工作。古角水库要继续加强白蚁防治工作,确保大坝安全。各乡镇要切实做好各自辖区内的小(二)型水库的堤坝、闸站、溢洪道的汛前除险检修和白蚁普查治理工作。特别是去冬,东西港清淤、垅坪溢洪道尾水渠、堤坡整治工程,未完成土方的乡镇必须在6月10日前完成剩下的土方任务。

第二,要做好依法清障。清除洪障是还道于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措施,也是对洪水有效管理的一项基本措施。个别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防洪安全,导致老障未清,又设新障。对于这些影响行洪安全的行为,必须依法处理。县防办、水利局要组织专班对洪障进行清查、登记,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按属地向各乡镇发出“清障通知书”,限期清障。有关乡镇要高度重视清障工作,迅速组织清障专班,依法清障。并恢复行洪断面,消除安全隐患。要重点抓好考田河、垅坪河、小溪河、古角河、东西港、人民港、英雄港、友谊港、梅济港等主要河道的清障工作,确保在6月10日前完成清障任务。

第三,要做好防汛物料和抢险队伍的准备。各地都要把物料补充作为一件大事、急事来抓,象准备打仗的枪枝弹药一样筹措防汛抢险物料,务必根据防大汛抢大险的需要,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调配合理,备齐备足,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重点堤段、险工险段的抢险物料,要抓紧运抵现场,以备抢险急需。对已储备的物料,要加强管理,规范堆放,不得挪作它用。确保一旦需要,能调得出、用得上。凡需调用防汛物料的地方,都要做到路通、电通、信息通。通讯也是防汛抗洪的物质基础,必须重视防汛通讯建设,要确保一旦出险,信息能够及时传递。

各地都要按照民兵建制,组建一、二、三线防汛抢险队伍,根据汛情发展,科学调配。防汛人员要造册登记,逐个落实,不得挂虚名,整个汛期不变。要组建以水利技术人员为骨干的抢险专业突击队。要充分发挥“老水利”、“老防汛”的作用,请他们平时出主意,战时当参谋,搞好传帮带。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是防汛抗洪的中流砥柱,必须进一步加强军民联防、警民联防,互通信息,并肩抗洪,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第四,要做好预案准备。各级都要象重视工程建设一样,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继续抓好江河湖库防汛调度、城市防洪、分蓄洪区人员转移、山洪灾害防御、抗旱减灾等方面的预案编制工作。在修订和完善预案中,要根据工程建设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新的雨情水情相关因素,按照“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的新思路,明确行政和技术措施,使其科学、合理、可操作。

在组织指挥上,要根据不同量级的洪水,确定指挥人员和防汛人数,谁坐镇指挥,谁到一线,上多少劳力,都要十分具体,既确保防洪安全,又避免一哄而起打乱仗,降低防汛成本。在洪水调控上,下泄多少,水少了抗旱又怎么办,都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方案。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体系的作用,做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利用雨洪资源,送走多余的水,留住有用的水。在保障措施上,要明确防汛物资的数量、品种和可靠的通信手段。防汛物资存放在哪里,怎样级配,都要一一作出规定。同时,对通信要有应急方案,特别是对小型工程,要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办法,以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等各类信息和防汛指令的及时准确传递。在安全转移上,要明确预警方式、撤离线路、带队干部、交通工具、安置地点以及生活救助等内容。预案修订完善后,要及时审批,抓好落实工作。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要熟悉预案,特别是涉及到安全转移的,要使带队干部和群众心中有数。

第五,要做好水库防汛和山地灾害防御工作。我县地处江淮暴雨中心,夏季极易发生“砣子雨”,对水库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各地要逐库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安全监督责任制,对责任人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纳入政绩考核。特别是病险水库,要高度重视,分类指导,因库施策。垅坪水库整险加固工程处于煞尾阶段的,要抓紧施工,尽可能赶在主汛前完工;古角、蔡田水库要根据不同情况,编制控制水位运用的方案,适当降低水位;独山王冲等病险严重的小(二)型水库要空库运行。小(二)水库要按照块石30方、碎石30方、黄砂30方、编织袋1000条的要求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全县各类水库,不论是由哪个地方哪个部门管理的,都要严格执行调度规程,务必将防洪保安放在第一位,灌溉、发电、养殖、兴利必须服从防洪保安。在汛期,要强化大坝监测,全程跟踪水雨工情,一旦遭遇洪水,务必做到科学调度。要编制好水库下游群众安全转移方案,备齐备足抢险物资器材,组织防汛抢险队伍,落实度汛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我县山丘面积占版图面积的44.7%,近几年,开矿、采石造成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极易引起山洪灾害。各地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把防御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纳入议事日程,坚持以防为主,把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目标,将各项措施抓到位。要实行防御山洪灾害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监督和指导,编制防御山洪灾害预案,根据易发区域,逐一落实风险人口、预警预报、转移路线、交通工具、安置地点等,切实把工作做细做好,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搞好群测群防,加强山洪灾害的监测。一旦出险,要立即报警,迅速转移群众,努力避免人员伤亡。

第六,要做好在建水电工程防汛工作。近几年,我县开工建设的民营水电项目不断增加。有些水电工程项目“四制”管理不规范,质量监督不到位,防汛预案和度汛应急措施不充分。对此,各所在乡镇和管理单位必须吸取去年恩施大龙潭“5.27”事故的教训,扎扎实实抓好在建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水电站的项目法人为第一防汛责任人,当地行政负责人为该站安全监督责任人。各电站项目法人要认真抓好防汛预案和工程措施的制定,并上报县防办批准,省市防办备案。腊里岩电站未竣工验收就已投入使用,且该库大坝、隧洞都存在险情。按照省市要求,腊里岩电站必须立即停止发电,空库运行,抓紧进行险情整治。今后,全县水电站未进行竣工验收而擅自违规发电的,将依法追究业主和有关单位责任。

第七,要做好农业水费和防汛费征收工作。水利工程农业水费是维持水利工程正常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我县农业水费自2003年改革以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业供水水费征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少数乡镇坐支、截留、挪用现象仍然存在。个别乡镇尾欠任务十分大。今年,县政府办已发文明确了2005年度水费征收任务和有关要求,各乡镇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认真组建用水者协会,确保在6月份完成当年水费和尾欠水费任务的50%,9月份完成80%,秋征足额到位。

防汛费是防汛抗灾重要资金来源。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好代征任务。县财政局负责全县财政供给人员防汛费的代征任务;县工商局负责黄梅镇城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防汛费的代征任务;县建设局城市客运管理所负责城区营运的麻木、面的、出租车防汛费的代征任务。今年,全县防汛费任务6月中旬要全部足额到位。

第八,要做好抗大旱的准备。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县出梅后,将出现一段高温少雨天气。各级各地要积极主动防旱抗旱,提早做好抗大旱的准备。要根据气象预报和工程状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水库、湖泊、港道蓄水保水工作。抓紧各类抗旱机具的维修、渠道清淤整治等工作,务必做到一旦需要,就能充分发挥抗旱减灾作用。要继续抓好抗旱服务队建设,大力提倡发展股份合作制和抗旱协会等多种形式的抗旱服务队,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以县为骨干,乡镇为补充,村组为依托的三级抗旱服务网络,尽可能覆盖易旱地区和水利死角,通过抗旱服务,为农户排忧解难,以减轻干旱灾害的损失。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防汛保安全关键在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防汛工作领导,抓紧落实各项防汛准备的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第一、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责任制。各地要按照国家防总印发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职责》,加强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围绕行政首长负责制,抓紧调整、明确防汛指挥成员,健全防汛指挥机构,形成县、乡、村多级防汛指挥网络,为防汛抢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级防指成员要分别包流域、包区域、包工程,自觉把连锁责任制贯彻到汛前、汛中、汛后的全过程,做到及时研究和部署有关防汛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汛准备措施。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技术工作责任制、通讯联络责任制、交通运输责任制、物资器材电力供应责任制、水库(电站)安全监督责任制。各地要把小型工程管理和落实基层防汛责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堤库闸站的防汛责任落实到乡镇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指派专人或兼管人员,具体负责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决不能出现管理空档和防汛行政责任人的空档。同时要实行防汛责任追究制,凡失职或渎职,在标准洪水内发生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行政负责人的责任。

第二,迅速进岗到位,履行职责。全县各级防汛指挥部成员,要迅速从思想上到岗,从行动上进岗,深入到防区现场,狠抓查险处险。特别是各分指指挥员和各乡镇领导要做到“四清楚”,一是责任区区域要清楚;二是负责的区域的重点问题必须清楚;三是防汛抢险的预案必须清楚;四是汛前必须落实加强的措施要清楚。各级指挥部负责同志,要抓紧熟悉情况,尽快进入角色,提高防汛决策水平和调度指挥能力。要充分发挥那些富有防汛抢险经验的老同志的作用,请他们为防汛工作出谋献策。全县各地决不允许有险不查、有险不报、有险不整、有险无策。对查险、整险、防范不力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这次会议后,县九个防汛分指挥部领导,都要深入到各自防区,再次开展防汛检查。要以查思想、查险情、查整险、查清障、查管理、查预案、查资金、查物资、查组织、查责任为主要内容,现场研究解决防汛抗旱中的实际问题,全面落实安全度汛措施。

第三、加强部门配合,形成防汛抗旱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挑起防汛抗洪的重担,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尽职尽责,形成合力。关键时刻要一切服从和服务于防汛抗旱这个中心,真正做到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绝不允许讨价还价、贻误战机。水利部门要加强工程管理,主动加强同有关方面的联系,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提供系统、科学的决策依据;气象、水文部门要搞好水雨情测报,及时、准确地提供气象、水文信息;财政部门要负责防汛抢险及抗旱资金的筹集和调度;电力部门要保证抗灾用电,紧急情况下,对泵站设施实行先开机,后结算;物资、石油、供销部门要搞好防汛抗旱物资、油料的筹措、储备和供应;交通部门要搞好抢险救灾和抗旱物资的运输,做好安全转移所需车辆、船舶的调配;民政部门要作好救灾准备工作,做好灾区群众生活安排预案;国土部门要组织好对山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测报、预防和治理;邮电、通信部门要确保防汛抗旱信息传递畅通无阻,紧急情况下要架设临时通讯设施,保证防汛抗旱的需要;卫生部门要负责灾区疾病的防治,防止疫病流行;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新闻单位要加强水患意识的宣传,加强防汛抗灾方面的宣传,弘扬抗洪精神,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总之,政府各部门一定要形成合力,团结协作,全力支持防汛抗旱工作。

同志们,主汛期即将来临。全县各地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大力弘扬98”抗洪精神,克难奋进,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全面做好防汛抗灾的准备工作,以抗洪保平安、抗旱保用水、抗灾保发展的实际成果,让全县人民安心,为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5、怎样预防和应对洪水和泥石流以及处理方法

遇到洪水最先采取的措施就是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渡水。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的人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部门的救援。

1.如果预知洪水即将到来,且不是很严重,无需逃离,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最好用装满沙子、泥土和碎石的沙袋堵住大门下面的所有空隙。如预料洪水还要上涨,窗台外也要堆上沙袋。

2.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如洪水持续时间较长,应注意在自己暂时栖身的地方储备一些食物、保暖衣物和烧水用具。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3.如水灾严重,所在之处已不安全,应考虑自制木筏逃生。床板、门板、箱子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划桨也必不可少。也可考虑使用一些废弃轮胎的内胎制成简易救生圈。逃生前要多收集些食物、发信号用具(如哨子、手电筒、颜色鲜艳的旗帜或床单等)。

4.洪水到来时,不要惊慌,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楼房转移。选择的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并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5.离开房屋逃生前,多吃些高热量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点等,并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注意关掉煤气阀、电源总开关。如时间允许,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或用毛毯卷好藏在柜子里。出门时关好房门,以免家产随水漂走。

6.如洪水来势很猛,就近无高地、楼房可避,可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木板等。必要时爬上高树也可暂避。切记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顶,这些房屋浸水后容易倒塌。

7.如洪水没有漫过头顶,且周边树木比较密集,可考虑用绳子逃生。找一根比较结实且足够长的绳子(也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替代),先把绳子的一端拴在屋内较牢固的地方,然后牵着绳子走向最近的一棵树,把绳子在树上绕若干圈后再走向下一棵树,如此重复,逐渐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

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

注意: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6、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综合治理措施很多,一般归纳为两大类,即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此外还有预警预报措施和临时避险措施。

1.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措施

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治水工程、治泥工程、排导工程、拦蓄工程和农田治水工程及消极防御工程(表5-18)。

表5-18 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措施一览

(1)治水工程

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充足的地表水参与,并常与暴雨洪水相伴生,治水工程的目的是分散地表水、降低水动力,从而达到防止泥石流发生的目的。在泥石流形成区的上游,选择适宜的地点建造水库、水塘或其他形式的蓄水池以调节洪水,削减流经泥石流形成区的洪峰流量,常和排导工程联合使用。

(2)治泥工程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治泥工程主要是在泥石流形成区采取稳固边坡、降低泥石流沟纵坡等措施,防止崩塌、滑坡、危岩、水土流失为泥石流提供松散固体物质,控制泥石流的形成。

为了制止滑坡、崩塌的发生,需要修建拦挡土石的护坡工程。这类工程主要有拦渣坝、谷坊工程。

拦渣坝的作用主要是拦渣滞流、固定沟槽。在一条沟内修建多座低坝,称为“谷坊坝群”,其作用是拦挡泥石流固体物质、淤缓沟床纵坡、加大沟宽、减小流速,从而减少洪峰和固体物质下泄量;同时利用坝前的淤积物,既可防止沟床继续下切,保护岸坡不再发生侧蚀,最终对泥石流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拦渣坝(图5-5)、谷坊(图5-6)的类型很多。按建筑材料分,有砌块石坝、干砌块石坝、混凝土坝、土坝、钢筋石笼坝、钢索坝、木质坝、木石混合坝、竹石笼坝、砖砌坝等。从结构上分,有直线型重力坝、曲线型拱坝及格栅坝等。

图5-5 拦渣坝

图5-6 谷坊

(3)排导工程

为避免泥石流冲蚀危害,在泥石流通过区常采用导流排放措施,让泥石流从无害区通过。该工程主要有导流堤、急流槽、束流堤和渡槽等,有时也采用明洞和隧道。

(4)拦蓄工程

拦泥库、停淤场是指在较平缓的堆积扇上或较宽阔的沟内,修筑拦截建筑物,形成人工泥石流落淤场。其作用是在一定期限内,让泥石流物质在指定地段内淤积,从而减少泥石流固体物质下泄量,避免泥石流的淤埋灾害。

(5)消极防御工程

前述工程措施都是积极主动地整治泥石流灾害。消极防御工程则是采取避让策略,在泥石流沟上方修建桥梁或平台跨越泥石流(图5-7);在泥石流下方修建隧道穿越泥石流以及地面公路绕过泥石流。

图5-7 跨越泥石流沟

上述防治工程除单独修建外,还可根据需要联合使用。最常见的有拦渣坝与急流槽相结合,导流堤、拦渣坝和急流槽相结合。

2.泥石流治理的生物措施

泥石流治理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指保护与营造森林、灌丛和草本植被,采用先进的农牧业技术以及科学的山区土地资源开发措施等。生物措施既可减少水土流失、削减地表径流和松散固体物质补给量,又可恢复流域生态平衡,增加生物资源产量和产值。因此,生物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治理泥石流的根本性措施。

生物措施主要包括林业工程、农业工程和牧业工程(表5-19)。

表5-19 泥石流治理的生物措施一览

(1)林业工程措施

在泥石流频发区营造森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床防冲林和护堤固滩林等,既可削减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补给量,又可控制形成泥石流的水动力条件。如在泥石流形成区和流通区营造水土保持林可增加地面植被覆盖率,调节地表径流,增强土层的稳定性,减少滑坡和崩塌的发生,从而控制或减少形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水体补给量。

(2)农业工程措施

农业工程措施有农业耕作措施和农田基本建设措施两类。农业耕作措施包括沿等高线耕作、立体种植和免耕种植等,其主要作用在于减缓坡耕地的侵蚀作用,提高耕地的保水保土效能。农田基本建设措施指对山区农田引排水渠和交通道路网的合理布局和全面规划。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防治泥石流灾害的需要。

(3)牧业工程措施

牧业工程措施包括适度放牧、改良牧草、改放牧为圈养、分区轮牧等。采取科学合理的牧业措施,既可缓解发展畜牧业与缺少草料的矛盾,间接地减轻泥石流源地过度放牧的压力,又有利于草地恢复和灌木林的营造,防止草场退化,增强水土保持能力,削弱泥石流的发育条件。

(4)泥石流的综合整治

根据泥石流的危害及性质,采取多种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防止或减少泥石流灾害是泥石流综合治理的目标。

就一般情况来说,大面积的泥石流形成区应以生物措施为主,局部的泥石流源地和流通沟段宜采用工程措施。但两者各有优缺点,对许多流域或地段,需先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然后再进行生物防治。

成昆铁路线上的黑沙河泥石流,通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多、冰冻期短,造林育草恢复植被条件优越。在这些条件下,经过全面规划、分期施工,在上游修建水库,下游修筑拦渣坝、停淤场和导流堤等工程,在流域内造林育草、合理放牧。治理后的黑沙河泥石流已由黏性变为稀性,泥石流发生的次数明显减少,全流域的松散土石体已渐趋稳定。由于拦挡工程的修建,每年排出山口的固体物质已减少到原来的1/4;顺水坝和导流堤将黑沙河洪流或泥石流全部归槽下泄至安宁河,流域下游的村镇、农田和铁路运营得到了有效保护(吴积善等,1993)。

3.泥石流的预报预警措施

我国对泥石流地质灾害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1988年初,在云南东川蒋家沟设置了第一个半自动化泥石流观测研究站,这个站由7个观测系统组成,能够进行暴雨泥石流的预报。

目前,泥石流预测预报采用的途径是:在泥石流沟进行定点观测研究,取得有关泥石流形成动态参数或调查潜在泥石流沟有关资料;加强水文、气象预报工作;建立有记录泥石流沟流域要素、形成条件、灾害情况及整治措施等技术资料档案;据地质和地形地貌环境、松散固体物质分析,圈划未来泥石流危险区、潜在区;建立泥石流防灾警报系统。

4.泥石流的临时避险措施

尽管有完善的泥石流综合防御系统,然而百密还有一疏,泥石流灾害还会发生,因此必须有临时避险措施。

(1)选择正确的避险方向

泥石流发生时,处在泥石流区的人们,应迅速向泥石流沟的横向(两侧)逃离,切不可顺泥石流沟向上游或下游跑动。

(2)上游人要通知下游人

处于泥石流上游的人员,应立即通知下游可能波及的乡村、城镇和工矿单位做好撤离工作,在泥石流的流径区和堆积区的群众听到泥石流的声响或泥石流危险警报时,应立即往主河道两岸高山区的安全地带逃离。注意:在泥石流流通区两岸和泥石流注入主河道的对岸处应跑到一定的高度才安全。

(3)注意保护生命线工程

密切注意泥石流的发展动态,对可能毁坏或引起次生灾害的生命线工程进行保护。

(4)政府部门应立即组织危险区群众撤离和抢险救灾。根据危险性、经济等权衡效益分析,确定采用工程措施还是搬迁,当危险性大时,应立即组织泥石流堆积区、淤塞区、流通区的居民、工厂、矿山等搬迁疏散。

(5)制定应急措施和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

泥石流抢险救灾指挥部对泥石流沟沿线实行管理,酌情限制和指挥过往车辆、行人通行,维护灾害现场社会秩序。

(6)准确预报预警:在泥石流活动频繁的地区,建立泥石流动态监测站(网),随时掌握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特别是在雨季应增派巡逻队昼夜值班,遇险情时应及时发出警报。

除上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等“硬”措施外,要达到有效防治泥石流灾害的目的,还必须采取某些“软”措施。“软”措施包括技术管理、行政管理和资源管理等措施。技术管理包括治理中和治理后的技术管理,如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产结构等。行政管理包括行政命令和立法,以确保各类综合治理措施,尤其生物工程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充分发挥作用。资源管理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利用资源,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脱贫致富与提高防治能力相结合,从而达到发展经济和控制灾害的双重目的。

小结

本章重点内容是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分类、泥石流的特征、泥石流危害等级划分、泥石流特征值的确定和泥石流的勘查评价要点。

复习思考题

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2.简述泥石流类型的划分。

3.概述泥石流的特征。

4.泥石流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泥石流勘查有哪些基本规定?

6.泥石流勘查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勘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如何确定泥石流特征值?

8.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9.防治泥石流灾害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10.防治泥石流灾害的生物措施有哪些?

11.单沟泥石流活动性分级是什么?

12.泥石流灾度等级分级是什么?

13.泥石流潜在危害性分级是什么?

14.如何划分泥石流危害区?

15.单沟泥石流易发程度如何划分?

16.泥石流的综合致灾能力如何分级?

17.泥石流堆积扇与冲洪积扇的区别是什么?

18.如何鉴别泥石流沟的发展阶段?

7、泥石流防治措施

泥石流综合治理措施甚多,概括百起来可分为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大类,见表3-1。相应的治理工程有度蓄水、引水工程,拦挡、支护工程,排导知、引渡工程,停淤工程,改土护坡工程等。泥石流道的治理工程通常适用于泥石流规模大、暴发不很频繁、松散固体物质补给及水动力条内件相对集中、保护对象重要、防治标准高、见效快的情况。

表3-1 泥石流防治措施一容览表

续表

与泥石流及防洪措施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