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这几天暴雨受灾最严重的是哪些地方?
受强降雨影响我省有娄底来、怀源化、衡阳、株洲、湘知潭、邵阳、郴州7市受灾,受灾人口169万。道
网址
http://news.qq.com/a/20100508/000577.htm
2、年预警工作实践
2006年升级了预报预警软件平台,实现了预报预警曲线的自动闭合,增加了预报预警底图的地形地貌背景。利用2005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样本修订了预报预警判据。增加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新形式,当发布5级警报时,采用手机群发短信形式发送预报预警信息。改进了数据传输线路,租用了中国电信SDHL专线,带宽为2M/s,保证了预警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稳定、安全、快速传输。
3.5.1 汛期地质灾害分析
据统计,2006年汛期(5~9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02101处,其中,滑坡88137处,崩塌12974处,泥石流404处,地面塌陷301处,地裂缝256处,地面沉降29处。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安徽、重庆、四川、云南等省(区、市),北京、上海和宁夏未有地质灾害发生(图3.37)。共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665人,受伤405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
图3.37 2006年汛期全国各省(区、市)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对比图
3.5.2 汛期地质灾害与降雨关系分析
3.5.2.1 资料依据
降雨数据源于气象部门的气象影响评价资料(几次大的降雨过程)和降雨站点(755个)逐日实况雨量。降雨站点稀疏但基本能够反映全国74个二级预警区的降雨情况,只是精确度有限。
地质灾害点数据(有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具有确切发生时间、降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共875起(处)。
3.5.2.2 2006年汛期降水总体情况
据气象部门资料,2006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但强降雨过程和局地暴雨频繁,登陆台风强度大、频次高(表3.2;图3.38)。
1)第1号强台风“珍珠”5月18日在广东登陆,较历史平均台风初次登陆时间偏早40d;
2)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深入内陆后低压环流维持时间达120h,时间之长为历年罕见;
3)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60m/s),为50a来登陆我国大陆风力最强的台风;
4)共有6次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和台湾省,特别是7、8月份有5次台风相继登陆,平均9d1次,频次之高历史罕见。
3.5.2.3 2006年汛期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图3.39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降雨量时间分布柱状图(折线为月均雨量),6、7月地质灾害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3.9%、35.2%,9月灾害最少,仅占总数的3.0%,5月占总数的15.8%。地质灾害的发生数量与相应的月均雨量(右侧坐标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表3.2 2006年汛期各月降水情况
(据中国气象局)
图3.38 中国历年年均雨量对比(据中国气象局,2006)
图3.39 2006年汛期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降雨量时间分布
图3.40反映占地质灾害总数5%以上的有贵州、云南、安徽;占总数1%以上的有福建、广西、湖北、四川、江苏、陕西;占总数10%以上的有湖南、浙江两省,特别是湖南2006年汛期地质灾害异常严重,占总数比例达43.2%。
图3.40 2006年汛期各省份地质灾害空间分布
3.5.2.4 2006年汛期典型强降雨过程与地质灾害
1)5月18日,台风“珍珠”在广东沿海登陆。受台风影响,广东东部、福建大部、浙江南部降雨量有100~300mm,局部地区超过300mm。在福建、广东两省分别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其中具有较大损失的达13起,造成22人死亡或失踪(图3.41)。灾害数量占5月份总数的5.4%,死亡失踪人数占5月份的53.7%。在台风登陆期间,地质灾害的群集发生主要集中在台风降雨中心位置,具有“即雨即滑”的特点。
2)6月份3次强降雨过程影响福建、湖南、贵州等省。6月2~10日,华南大部及贵州南部降雨量有100~300mm,在浙江、广西、贵州、湖南、云南5省(区)共引发地质灾害121起,造成15人死亡或失踪(图3.42)。灾害数量占6月份灾害总数的36%,死亡人数占6月份总死亡人数的9.7%。
6月13~18日,南方地区过程降水量一般有50~150mm,局部超过150mm,浙江、安徽、湖南、广西、贵州5省(区)共引发地质灾害30起,造成21人死亡或失踪,灾害数量占6月份灾害总数的9%,死亡人数占6月份总死亡人数的13.5%。
6月23~26日,湖南湘中一带连续出现雷暴、暴雨,局地大暴雨,共引发群发型地质灾害51起,造成28人死亡,灾害数量占6月份灾害总数的14%,死亡人数占6月份总死亡人数的18.0%。其中,6月25日发生特大山洪引发泥石流灾害的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乡青山坳村六组,24日20时至25日16时,该乡气象哨观测降水量为273.7mm。
3)7月份3次强降水过程中,湖南省均在其内,地质灾害也最为严重,当月湖南省的地质灾害占全国当月灾害总数的74.4%(图3.43)。
图3.41 2006年5月份主要降雨过程范围与地质灾害分布(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
图3.42 2006年6月份主要降雨过程范围与地质灾害分布(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
图3.43 2006年7月份主要降雨过程范围与地质灾害分布(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
7月13日,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在台湾省宜兰县登陆,14日在福建省霞浦再次登陆,18日在云南东部减弱并消失,历时共5d,过程降雨量50~200mm。7月14~18日,在福建、湖南、广东、云南4省引发地质灾害195起,死亡失踪人数309人,灾害数量占汛期降雨引发灾害总数(875起)的22.3%,死亡失踪人数占当月死亡失踪人数的92.2%。
7月24日,“格美”在台湾省台东县沿海登陆,25日在福建晋江沿海再次登陆。“格美”登陆后迅速减弱,27日在江西减弱消失,累计降雨量达100~200mm。在福建、湖南、江西3省引发了8处地质灾害,造成8人死亡或失踪,灾害总数占当月灾害总数的7.5%,死亡人数占当月死亡人数的2.4%。
7月7~10日,湖南浏阳、新化、娄底、湘乡市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全省有42站次暴雨,其中8站次大暴雨。此次过程是该省2006年入汛以来最大的一次强降雨过程,引发了一系列的群发型地质灾害。从7月7~12日,湖南省具有较大损失地质灾害37处,占当月灾害总数的12.0%,未造成人员伤亡。
4)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浙江。8月10~12日,福建、浙江两省地质灾害严重,发生较大损失地质灾害共58起,造成37人死亡或失踪(图3.44)。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台风登陆时的台风降雨中心。
5)9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部分省份出现暴雨,如9月2~4日,四川省南江、通江县遭受暴雨袭击,但未引发大规模的群发型地质灾害。
3.5.2.5 预警区划与气象站点关系
将实况雨量站点、地质灾害点绘制在全国74个预警区划图上,可以统计各预警区中的灾害点分布情况(图3.45,图3.46;表3.3)。其中,C11,C13两个预警区地质灾害点最多,分别为136起、121起。以C11预警区为例进行分析。
图3.44 2006年8月份主要降雨过程范围与地质灾害点分布(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
图3.45 2006年全国实况雨量站点、地质灾害点与预警分区(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
图3.46 C11预警区内降雨站点与地质灾害点
表3.3 地质灾害预警区内灾害点分布情况
(1)降雨量与地质灾害关系
地质灾害点选取C11区内的136个灾害点,降雨量选取与灾害点最近的降雨站点资料。定义选取两个降雨参数:当日雨量,即灾害发生当天的雨量(从前日20:00~当日20:00);前期累计雨量,即灾害发生前一个降雨过程(中间无间断降雨日)的雨量,分别绘制两个降雨参数与灾害点分布图(图3.47、图3.48)。
图3.47 C11区累计雨量与地质灾害点分布
图3.48 C11区当日雨量与地质灾害点分布
区内出现3次强降雨(局地暴雨)引发的群发型灾害,当日雨量分别达到50.6mm,142.3mm,217.8mm;前期雨量分别为0mm,68.85mm,211.15mm。将当日日雨量与前期雨量绘制在同一图中,可以得到近似规律:不考虑前期雨量时,日雨量至少达到50mm;不考虑当日雨量,前期雨量至少达到120mm,则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大(图3.49)。
图3.49 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小判别
在图中作斜线,该线以上(灾害点占92.2%)灾害发生可能性大,该线以下(灾害点占7.8%)灾害发生可能性小。
地质灾害发生的近似公式为
中国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方法与应用
当k≥0时,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当k<0时,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式中:Rsum为前期累计雨量,即灾害发生前一个降雨过程(中间无间断降雨日)的雨量累计;Rd为地质灾害发生当天的雨量(从前日20:00—当日20:00)。
(2)降雨雨型与地质灾害分析
引发地质灾害的降雨雨型可以分为3种:一是连续降雨;二是局地暴雨;三是连续降雨+局地暴雨复合型。选取C11预警区内3个雨量站点(典型的降雨雨型)进行分析(柱状图为逐日雨量,折线为灾害发生情况)。
1)连续降雨型:57874号气象站点(湖南常宁)7月8~28日的记录可以看到断续的3个连续降雨过程,每个降雨过程持续的时间不长(3~4d),雨量不大(小于50mm)。在雨量累计到一定量时,方能发生地质灾害,即地质灾害的发生一般主要是由前期累计雨量引发的,而不是由当日雨量引发的(图3.50)。
图3.50 连续降雨型降雨引发地质灾害情况
2)局地暴雨型:57872号气象站点(湖南衡阳)在6月15~19日时间段内,15,16两日无降雨,17日出现局地暴雨(50.6mm),18,19日降水也较少,该雨型属于局地暴雨型(图3.51)。
图3.51 局地暴雨型降雨引发地质灾害情况
在6月17日局地暴雨引发了8起地质灾害,集中出现在暴雨当日。这种雨型引发的地质灾害集中出现局地暴雨的当日当地,降雨预报难度大,准确率低,且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突发性强,也是地质灾害预警工作中的难点。
3)连续降雨+局地暴雨复合型:57972号气象站点(湖南郴州)7月5~17日,记录最小日雨量0.01mm,最大日雨量217.8mm。降雨雨型属于连续降雨+局地暴雨复合型,易引发群发型地质灾害(图3.52)。
图3.52 连续降雨+局地暴雨复合型降雨引发地质灾害情况
在前期连续的绵绵细雨中,斜坡岩土体含水量逐步增加,但由于每日雨量小,累计雨量不足,未引发地质灾害;但在7月15~17日连续出现强降雨,灾害大量出现,群集发生。降雨在7月16日达到顶峰,但灾害的发生集中在7月15日。因为7月15日,灾害大量发生,能量大量释放,待到7月16日,更大降雨来临时,灾害发生次数反而减少。
可见,不同的降雨量值、不同的降雨雨型引发地质灾害的规律有所不同。因此,在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中,不仅要关注不同地区引发地质灾害具有不同的临界雨量,也要重视降雨雨型在预报预警工作中的作用。
预警值班工作中,应先分析雨型,再计算雨量,即首先是分析判断本次降雨的降雨雨型,分析其引发灾害的规律(是主要受当日雨量影响,还是主要受前期累计雨量影响),然后再根据不同地区临界雨量量值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判断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5.3 地质灾害野外考察———新疆伊犁地区黄土滑坡野外调查
3.5.3.1 特克斯县齐勒乌泽克乡吾尔塔米斯沟“7.3”大型黄土滑坡
2006年7月3日凌晨3点左右,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齐勒乌泽克乡吾尔塔米斯沟(N43°12ལ″,E81°29ཫ″)发生滑坡灾害。长约260m,宽约400m,平均厚度约10m(图3.53)。两户牧民受灾,造成597只羊死亡,无人员伤亡。
有记载以来,该处未发生过灾害。但吾尔塔米斯沟整条沟内灾害发生较多。
滑坡发生在沟谷南侧阴坡,地貌类型属于侵蚀构造中高山,黄土状土垄岗地貌,海拔高度在2000m以上,地形坡度为30°~40°,坡脚坡度较陡,上部坡度较缓。水系发育,切割强烈,形成深沟峡谷,相对高差较大,但牧草丰美,是优良的夏季牧场。黄土覆盖较厚,未见基岩裸露。滑坡体物质组成:主要黄土状土覆盖层。植被类型主要为草皮,盖度达80%~90%。引发滑坡的原因是连续两日中到大雨,但缺乏气象记录。该处滑坡早就做有防灾预案,也曾多次动员牧民搬迁避让。在发灾前几日巡查时,曾在滑坡上部发现水坑,并提醒该户牧民注意。当晚滑坡前狗扒门叫醒主人,及时撤离。
另外,在吾尔塔米斯沟沿途,黄土古滑坡群屡见不鲜。其中既可以见到古滑坡地貌,也可以见到刚刚发生的滑坡;同时可以见到正在孕育的潜在滑坡隐患点,裂缝清晰可见。堪称是“黄土滑坡的博物馆”,地质环境非常脆弱,若遇强降水,随时可能发生滑坡。
图3.53 特克斯县齐勒乌泽克乡吾尔塔米斯沟“7.3”大型黄土滑坡全貌
3.5.3.2 巩留县典型地质灾害
巩留县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莫合尔乡和吉尔格朗乡。
(1)莫合尔乡阿拉尔村小阔勒萨依沟1990年3月23日滑坡
1990年3月23日早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莫合尔乡阿拉尔村小阔勒萨依沟(N43°13བ.8″,E82°42Ə.2″)发生滑坡,滑坡高差约40m,宽约100m,平均厚度超过10m。黄土滑坡前缘向下游推出100m左右,部分冲过沟谷,将位于沟谷对面的房子埋掉,造成8人死亡,损失130只羊、10匹马、1间房。
地貌上属于剥蚀堆积块状隆起山中的圆顶低山,海拔1700~2600m,相对高度100~200m,受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蚀作用,形成山体矮小且脊线不明显的浑圆山体。山坡较缓,原始地形坡度约28°,冲沟密布,山体表层覆盖数米至十余米厚的含砾黄土,植被发育。目前沟谷中仍有流水。河流沟谷方向约320°,滑坡主滑方向约40°。
黄土覆盖较厚,未见基岩露头。滑坡体物质主要为含砾黄土状土覆盖层。植被类型主要为山地草原类,盖度达80%~90%。
滑坡的引发原因是融雪和降雨,但缺乏气象记录。同时也与河流沟谷的切蚀有关。该滑坡发生前有前兆,滑坡中部曾有一处泉水,在滑坡发生的前3日,泉水变浑,早晨也有人曾听见异样的声音。
(2)大莫合尔沟2003年4月9日发生滑坡
2003年4月9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莫合尔乡大莫合尔沟(E43°10″,N82°49ཉ.7″)发生滑坡。滑坡高差约124m,宽约30m,平均厚度5m左右。
黄土滑坡造成8人死亡,200多棵树受损。滑坡发生时能量非常大,有些树被连根拔起,也有些树被打断树冠。地形地貌与小阔勒萨依沟相似,属于剥蚀堆积块状隆起山中的圆顶低山,海拔1700~2600m,相对高度100~200m,受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蚀作用,形成山体矮小且脊线不明显的浑圆山体。原始地形坡度,滑坡上部约35°,下部较缓,约26°~27°。黄土覆盖较厚,厚度不清,未见基岩露头。滑坡体物质主要为含砾黄土状土覆盖层。植被发育类型主要为杉树,盖度达80%~90%。
引发滑坡的原因是融雪和降雨,但缺乏气象记录。河流右岸出现裂缝,被列为隐患点,结果左岸在没有任何隐患迹象的情况下发生滑坡。
(3)莫合尔乡小莫合尔沟大规模滑坡隐患
该滑坡隐患位于县城东南50km左右的莫合尔乡阿热勒村小莫合尔沟内(N43°13″,E82°42ཙ″),裂缝位于西岸斜坡近山顶处,于2000年5月开始发现,2003年裂缝开始逐步贯通,并逐步增多、增宽,两年前裂缝仅有2条,现发展到5条,裂缝最宽处达0.5m,说明该隐患点仍然在变动。裂缝呈直线状顺山脊分布,走向330°,斜坡倾向60°。原有37户已搬迁。斜坡高差300m,山体开裂地段两侧为凸起的山坡,出现裂缝的山坡凹进,山顶浑圆平缓,向坡下变陡,出现裂缝斜坡约25°,后又变陡到30°。
斜坡由新生代地层组成,斜坡下部为第三系(古、新近系)泥岩、砂岩,上部与中更新统半胶结砂砾石不整合接触,顶部及坡面覆盖中-上更新统黄土,黄土成分为粉质亚粘土。
3.5.3.3 新源县典型地质灾害
新源县是伊犁地区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据介绍,近年来,新源县每年发生的大小滑坡和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都在数十至数百起。绝大多数都是黄土滑坡和由黄土滑坡引起的泥石流。
(1)别斯托别乡恰布河牧业村古滑坡群
古滑坡群位于新源县别斯托别乡恰布河牧业村,为一黄土古滑坡群,位于恰布河南岸,从克桑-包然克勒延伸约20km。古滑坡主要位于山前的垄岗状低山丘陵,坡度较为平缓约20°,历史上多次发生滑坡。自2002年以来活动强烈,后缘逐步出现裂缝,并有逐步发展的趋势。其威胁对象主要是优良的草场资源和零星分布居住的牧民(图3.54)。
图3.54 别斯托别乡恰布河牧业村古滑坡群
(2)恰布河牧业村东滑坡
2003年5月4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恰布河南岸牧业村(N43°19ཞ.8″,E83°20ཥ.1″)发生黄土滑坡。水平滑动1000多米,平均宽度约150m,厚度约5m。滑坡掩埋一处房屋,造成2人死亡、1人失踪、毁房6间,掩埋牲畜201180头。滑坡滑动时规模很大,并伴有地声和气压。原始地形坡度约30°,现在坡度约20°。基岩为碎屑岩。滑坡体物质主要为黄土状土覆盖层。植被类型主要为山地草原类,盖度达70%~80%(图3.55)。引发滑坡的原因是融雪和降雨,但缺乏气象记录。
图3.55 恰布河牧业村东滑坡
(3)则克台沟上游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堰塞湖
2002年3月,新疆新源县则克台上游10.5km处左岸山体产生大面积滑坡,并引发产生泥石流。滑坡面积约66.15×104m2,产生的滑坡土方量约960×104m3,产生的泥石流顺主沟向下游泄溜5.7km,在主沟内形成高8~15m,宽80~120m的堆积,主沟堆积量达718×104m3。滑坡体堰塞湖最大水深13m,面积为11.33×104m3,蓄水量90.4×104m3(图3.56)。此次滑坡给则克台镇造成了严重损失。
图3.56 则克台滑坡全貌,前缘形成堰塞湖
地貌上属于中低山区的阴坡,沟谷凹坡,黄土堆积很厚,风化严重,斜坡前缘受河水切割。地震烈度Ⅷ度。地层主要为黄土和黄土状土覆盖,未见基岩出露。主要为粉质亚砂土和粉质轻亚粘土,其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对滑坡形成十分有利。
滑坡体物质主要为黄土状土覆盖层。植被发育类型主要为山地草原类,盖度达80%~90%。引发滑坡的原因是连续降水。目前,滑坡体前形成的水库水位已得到有效控制,上下游来、泄水量基本达到平衡。但是,滑坡体、泥石流堆积体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该隐患仍是新源县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之一,直接威胁居住在下游地区20970人的生命和2.53亿元财产安全。
3、特大暴雨致湖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多少万亩?
6月以来,湖南省连续强降雨已造成全省直接经济损失103.36亿元,农作物知受灾同样严重。针对严竣形势,湖南多部门积极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减轻农作物损失。
据湖南省农委农情分析研究中心初步统计,受特大暴雨影响,目前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613万亩,成灾329万亩,绝收58.7万亩;约5%的早稻面积抽穗期间结实率下降2.5%左右,晚稻秧田近3万亩受灾;蔬菜及西甜瓜等作物因过水成灾,绝收比例较高,其中蔬菜大棚受损两万余亩;养殖业受灾户数近4000户,冲走、死亡道大牲畜3万余头,养殖水面受灾50余万亩,养殖栏舍、渔业设施等损毁严重。
湖南省农委迅速派出了由粮油、经作、养殖业、动植物疫版病防控等专家组成的多个抗灾救灾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权组,分赴岳阳、常德、湘西、怀化、益阳、娄底、湘潭、长沙等地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指导各地尽量减轻灾害损失,尤其是加强对防汛联系点桃源县的督查指导。
据气象预报,下阶段仍有降雨,防灾减灾任务繁重。为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农委根据不同时段特点,完善防灾减灾技术方案,动员市县各级农技人员和专家深入灾区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对重灾县派出工作组驻点服务。
4、娄底市东易日盛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娄底市东易日盛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1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室内设计、装潢等。
法定代表人:胡桂辉
成立时间:2014-10-16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3130000006076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娄底市娄星区建设路建设鑫苑8栋021室
5、湖南6.22超历史暴雨洪水有什么特征?
最近,湖南省防办组织省气象、水文部门对6月下旬至7月初的强降雨过程作了全面分析,受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影响,6月22日至7月2日(以下简称“6·22“),湖南大部分地区发生持续性强降雨,最终形成了湘水流域性特大洪水、资水及沅水、洞庭湖区大洪水,给湖南造成了巨大的灾害损失。
今年以来(1月1日至7月12日),全省累计平均降水量1051.5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915.9毫米偏多14.8%。入汛以来(4月1日至7月12日),全省累计平均降水量743.2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640.1毫米偏多16.1%。6月1日进入主汛期以来,全省连续发生多次强降雨,特别是6月22日至7月2日,发生超历史暴雨洪水。
造成此次暴雨洪水的天气原因,主要是由于北方冷涡与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所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相对比较稳定,22日形成的梅雨锋雨带在湖南摆动,水汽通道也相对稳定,湖南处于副高边缘和强水汽输送带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与此同时,北方冷涡系统维持时间较长,冷涡后部不断有冷空气向南扩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于南方上空,导致了湖南连续性暴雨、大暴雨天气发生。
此次强雨带分三个阶段在湖南境内来回摆动,6月22~24日强降雨带位于湘中以北,25~28日移到湘中以南,29日~7月2日北抬至湘中以北。
此次暴雨洪水,有六大基本特点:
1、累计雨量多。6月份全省降雨总量达407.1毫米,是多年同期平均雨量的1.7倍,比历史同期记录最大的1954年6月降雨384毫米多23毫米,比1998年6月降雨多70毫米。“6·22“,全省平均降雨270毫米,其中6月29日至7月2日3天降雨达117毫米。流域分布上,湘江326.3毫米、资水345.8毫米、沅江248.6毫米、澧水134.3毫米、湖区333.5毫米;市州分布上,最大为长沙市452.0毫米,其次为岳阳市387.0毫米,娄底市375.7毫米。益阳、湘潭、邵阳也分别达到363.9、322.3、312.8毫米。全省共83县降雨超过300毫米,59县超过400毫米,23县超过500毫米。累计点最大降雨为浏阳市大围山镇玉泉站雨量824.0毫米,其次为浏阳市古港镇寒婆坳站719.0毫米,沅陵县官庄镇三渡水站690.0毫米。
2、持续时间长。6月份30天有20.5天下雨,“6·22“过程持续到7月5日,共有25天降雨。其中“6·22“集中降雨持续时间长达11天,创1951年以来区域性暴雨(≥4站)持续时间的历史新高(10天,2002年7月17日—26日) 。
3、时段降雨强。许多地方时段降雨强度特别大,最大1小时、3小时、6小时降雨分别为157毫米(隆回县7月1日1时—2时、189毫米(宁乡县老粮仓7月1日7时—10时)、290毫米(宁乡县老粮仓7月1日5时—11时),暴雨经验频率超200年一遇。一日最大降雨为双牌县黄柏洞站7月1日降雨322毫米,其次为沅陵县官庄镇三渡水站6月23日降雨293.0毫米。
4、影响范围广。6月22日发生的强降雨覆盖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其中降雨超过300毫米的笼罩面积8.8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湘水下游、资水流域,沅水流域,以及东洞庭湖地区;降雨5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0.8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湘水下游、资水流域柘溪水库库区,沅水流域五强溪水库库区,以及湖区汨罗江流域。湘水、沅水、资水和洞庭湖区水位全面上涨,出现“三江闹湖南”的罕见汛情。
5、河流水位高。受强降雨影响,湘江发生了流域性特大洪水,资水及沅江发生了大洪水,湘江、资水、沅江三条河流洪水同时在洞庭湖遭遇,形成洞庭区大洪水,这是多年少有的。其中湘江干流全线、沅江干流全线、资水干流除冷水江至新化河段外以及洞庭湖区一半的堤段均超保证水位。全省共有104站次超警,其中29站次超保证,13站次超历史。
湘水长沙站7月3日0时12分洪峰水位达39.51米,超警戒水位3.51米,比实测历史最高水位1998年的39.18米高0.33米,洪水重现期达50年一遇。湘水中游零陵区老埠头站、祁阳县祁阳站,祁东县归阳站分别发生了超实测历史最高水位0.14米、0.59米、0.71米的洪水,洪水重现期分别达30、50、50年一遇。湘江控制站湘潭站洪峰水位为41.23米,排历史实测第3位,为1995年以来最高。资水桃江站洪峰水位44.13米,距历史最高水位仅0.02米,洪水重现期约30年一遇。沅水桃源站洪峰水位45.43米,洪水重现期约30年一遇。
湘江下游一级支流涟水、浏阳河、捞刀河、沩水,资水一级支流夫夷水,沅水一级支流莳竹水等多条支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其中涟水娄底站、湘乡站,浏阳河朗梨站,捞刀河罗汉庄站,沩水宁乡站分别发生超实测历史2.61米、0.01米、0.75米、1.63米、0.23米的洪水,洪水重现期分别达100、50、50、50、100年一遇。夫夷水新宁站发生超实测历史1.36米的洪水,洪水重现期达50年一遇。莳竹水党坪站发生超实测历史1.54米的洪水。
6、入湖流量大。湘资沅澧“四水“中,湘水、资水、沅水几乎同时发生洪水,洪峰在洞庭湖遭遇形成恶劣组合,入湖组合流量达81500秒立米,为有资料以来最大入湖流量,比1954年、1998年入湖最大流量64400、61100分别多17100、20400秒立米。使得洞庭湖区水位迅速上涨,洞庭湖区3471公里一线防洪大堤全线超警戒水位,1/2堤段超保证水位。由于三峡水库几次减少下泄流量,有利于洞庭湖出流,最大时达到49400秒立米,城陵矶站洪峰水位仍达到34.63米,超警戒水位2.13米,超保证0.08米,排历史实测第5位。
做好防洪抗洪是打的有准备之仗,要有远见卓识,才能防患于未然。
6、湖南娄底汛情怎么样了?大虾们~~求助
娄底紧急转移1.66万人
娄底有新化、冷水江、涟源等3个县市、55个乡镇、百22.9万亩农作物、39.1万人度受灾,紧急转移人口1.66万人,倒塌房屋问412间,直接经济损失5330万元。怀化市麻阳、辰溪、溆浦等县37个乡镇、3.17万亩农作物、1.01万人受灾,倒塌房屋27间,4200人一度被洪水围困,直接经济损失2731万元。
据介绍,娄底市防办于昨日已经启动防汛答四级应急响应。专6月4日8时至5日8时,娄底市共有114站发生降雨,主要集中在新化西部、涟源北部、冷水江、娄星区,其中特大暴雨1站为新化县金凤站205.7毫米。该市强降雨仍将持续。属
7、江南西南强降雨致44人死亡失踪 经济损失达94.6亿是怎么回事?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2017年6月22日夜间以来,西南地区东部至江南一带出现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云南东部、贵州中部和东北部、湖南中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等地累计雨量有150—300毫米,湖南常德、岳阳、益阳、娄底,江西上饶、九江等地局地达350—470毫米。其中,25日,强降雨带南压到华南西部至江南中南部一带,云南东部、湖南东南部、江西中部、浙江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云南东南部、江西中部局地出现大暴雨(100—200毫米)。强降雨导致西南、江南等地遭受洪涝、风雹、滑坡等灾害。截至6月26日9时统计,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9省(直辖市)60市(自治州)266个县(市、区)733万人受灾,28人死亡,16人失踪,50.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8.6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468.8千公顷,其中绝收45.2千公顷;近6500间房屋倒塌,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94.6亿元。
中国气象部门规定:
(1) 1小时内的雨量为16毫米或以上的雨;
(2) 24小时内的雨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从雨水的利用和洪涝的预防出发,又按雨强分为一般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由于各地的地形和水利设施等不同,同一强度的暴雨造成的后果也不同,因此,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标准也不一致。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按下列标准划分的:
(1) 12小时的雨量不到70毫米,或24小时雨量不到100毫米的暴雨称为“一般暴雨”。
(2) 12小时的雨量超过70毫米但小于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在100毫米以上200毫米以下的暴雨称为“大暴雨”。
(3)凡12小时的雨量在14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雨量在200毫米以上的暴雨称为“特大暴雨”。
强降雨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暴雨出现在南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岛,24小时的雨量为1870毫米。中国的最大暴雨出现在台湾省新寮,24小时雨量为1672毫米,其次是台湾省百新,24小时雨量为1248毫米。均是热带气旋活动引起的。
8、今晚娄底市新化县是不是有大暴雨,还有最近的天气预报
今天(周五):
25℃
多云
北风
明天(周六):
33~25℃
多云
北风
后天(周日):
33~24℃
晴转多云
北风
大后天(周一):
33~23℃
多云
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