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根据谷子线虫病病害特点进行防治?
做好蝗虫防治工作的途径:一、农业防治 1、减少蝗虫的食物源。很多种蝗虫都吃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苜蓿、果树和其它林木,则可以防治蝗虫。 2、减少蝗虫的生存地。有些蝗虫发生地地势较低,可以把这样的地块改造成池塘,养鱼、养虾,这样可以使蝗虫的生存地大大减少。 3、减少蝗虫的产卵地。二、生物防治 1、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蝗虫的天敌很多,包括青蛙、蜥蜴、鸟、真菌、病毒、线虫、捕食性的甲虫、寄生性的蜂类、寄生蝇类等。蚂蚁、步甲、芫青、雏蜂虻、食虫虻等都是蝗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 2、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目前用于防治蝗虫的生物农药有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和印楝素。蝗虫微孢子虫是蝗虫专性的、只有单个细胞的原生动物。蝗虫取食了有微孢子虫的食物后,就可以引起蝗虫得微孢子虫病。绿僵菌是蝗虫的病原真菌。蝗虫接触了该真菌后,真菌就可穿透蝗虫的皮肤(体壁),进入到蝗虫的体内繁殖,或是产生的毒素,或是菌丝长满蝗虫体内使蝗虫死亡。印楝素是从一种叫做印楝的树中提取的一种物质,属于植物源杀虫剂。 3、生物防治是牧鸡、牧鸭治蝗。牧鸡、牧鸭治蝗就是养鸡、养鸭来吃蝗虫,达到消灭蝗虫的目的。三、化学防治很多化学农药都可以用于防治蝗虫,目前用于防治蝗虫主要有机磷类农药的马拉硫磷、敌敌畏;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绿氰菊酯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卡死克等。还有很多混配的农药,如快杀灵等等。目前地面化学防治常用农药有:75%马拉硫磷油剂、2.5%敌杀死油剂、5%卡死克水剂、45%敌马乳油、30%辛氰乳油等。均可按上述农药的使用说明书配药喷施。这几种农药的施药方法是,地面防治的施药方法以超低量喷雾(喷洒药液1.5-2.25升/公顷)和低容量喷雾(喷洒药液10-15升/公顷)为主。也可适当采用喷粉或撒毒饵进行防治。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特别注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高选择性的农药,还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2、小麦根结线虫怎么治
这是根结线虫病吗?
3、植物检疫性病害有哪些
一般来说,每年的检疫性病害会有所变动,这要看我国农业部每年的公布名单。目前我国的检疫性病害有24种,包括8种真菌,7种细菌,5种病毒,4种线虫引起的病害,它们是:
1、小麦矮化腥黑穗病回 和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
2、烟草霜霉病
3、玉米霜霉病
4、大豆疫病
5、马铃薯癌肿病
6、苜蓿黄萎病
7、榆树枯萎病
8、梨火疫病
9、玉米细菌性枯萎病
10、柑橘黄龙病
11、椰子致死黄化病
12、菜豆细菌性萎蔫病
1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14、根癌病
15、番茄环斑病毒
16、南方菜豆花叶病毒
17、蚕豆染色病毒
18、香石竹环斑病毒
19、马铃薯帚顶病毒病
20、马铃薯包囊线虫
21、香蕉穿孔线虫
22、松材线答虫
23、鳞球茎茎线虫
4、小麦病害主要有哪些种
真菌病害:如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
细菌病害:如细菌性条斑病、黑节病等。
病毒病害:如土传花叶病毒病、黄矮病毒病、丛矮病等。
线虫病害:如禾谷胞囊线虫病、根腐线虫病等。
生理病害:如缺素症、湿害、冻害、旺长等。
5、陈善铭的线虫病防治
50年代,我国的作物线虫病的研究近于空白。1953年陈善铭带领青年同志在定县基点上,进行小麦线虫病的防治试点工作。他们宣传小麦线虫生活史和侵染途径,传授防治技术,大力推广小麦线虫病病瘿汰除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汰除机处理的麦种含瘿率下降到0.5%以下。他亲自对这段工作的成果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写成“1953年河北省小麦线虫病调查研究及防治研究工作报告”,引起有关方面重视。他还协助农业部制定控制十大病虫的规划,编写了有关消灭小麦线虫病的小册子,供各地推广应用,对我国小麦线虫病的控制起了良好的作用。50年代末,他与陈品三等又开展了粟线虫病病原生活史及其防治的研究,其成果于1962年发表在《植物保护学报》上。有力地推动了粟线虫病的防治和我国线虫病的研究。60年代初,陈善铭又指派专人学习国外植物线虫病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研究技术,并迅速建立了植物线虫试验室。他还大力支持翻译《植物寄生线虫》、《植物线虫学研究入门》、《线虫学基础与进展》等外国专著,对推动线虫的研究和普及线虫知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60年代中期,由于各种干扰,花生根结线虫病防治研究近于停顿。陈善铭为维持这一科研项目大声疾呼,鼓励研究人员坚持工作,并四处奔走,力争将已调离的人员调回,终于使植保所线虫的研究得以继续,并取得了新的进展。
1979年,陈善铭已70高龄,他还亲自去黑龙江省甘南县国营农场察看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效果,并在农业部召开的现场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以后,在农业部委托植保所举办的“全国植物线虫培训班”上,他全面论述了世界植物线虫学的发展和我国线虫病害防治研究概况。由于他大力扶植,植保所的线虫病害防治研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对推动我国植物线虫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6、植物寄生线虫是怎样导致植物病害的?
由植物寄生线虫侵袭和寄生引起的植物病害。受害植物可因侵入线虫吸收体内营养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线虫代谢过程中的分泌物还会刺激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导致植株畸形,以及利用天敌控制等。使农产品减产和质量下降。中国较为严重的植物线虫病有花生等多种作物的根结线虫病、大豆胞囊线虫病、小麦粒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水稻干尖线虫病、粟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柑橘半穿刺线虫病等。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利用大多数植物线虫有在土壤中的生活史的特点,
因线虫的种类、为害部位及寄主植物的不同而异;大多数植物线虫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如根、块茎等,如马铃薯根腐病就是由于马铃薯茎线虫取食根部造成伤口,并使地上部分表现叶片发黄、植株矮小、营养不良。根部症状可表现为:①结瘤。同时,入侵线虫周围的植物细胞由于受到线虫分泌物的刺激而膨大、增生,形成结瘤。通常由根结线虫、鞘线虫和剑线虫引起。远距离传播则主要靠携带线虫的种苗和其他种植材料的调运。②坏死。植物被害部分酚类化合物增加,细胞坏死并变成棕色,可由短体线虫引起。③根短粗。或借助于水的流动,线虫在根尖取食,根的生长点遭到破坏,致使根不能延长生长而变短粗。常由毛刺线虫、根结线虫和剑线虫引起。④丛生。由于线虫分泌物的刺激,根过度生长,须根呈乱发丛状丛生。世代长短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根结线虫、短体线虫、胞囊线虫、长针线虫及毛刺线虫均可引起这种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植物线虫侵袭植物的茎、叶、花和果实等地上部分,表现的症状有萎蔫、枯死、茎叶扭曲、叶尖捻曲干缩、叶斑、虫瘿和花冠肿胀等。
7、植物的病原线虫有哪些危害?
植物病原线虫百:线虫俗称蠕虫,属于一种低等动物。植物病原线虫都很小,体长一般不超过1毫米,身体细长线条状半度透明,有的线虫雌虫呈鸭梨形。线虫的构造也较简单,一层透明的体壁包围着虫体,内有多种较原始问的器官系统。
消化系统有口腔、口针、食管、食道球、肠道和肛门;生殖系统答最发达,雌虫有卵巢、子宫、阴道、阴门,雄虫有精巢、交合伞和交合刺;其他器官系统都很简单。
线虫为害植物时,都是用口针刺破植物组织并版分泌酶类,吸取植物汁液,使植物出现各种病态表现。常见的线虫权病如蔬菜根结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大豆胞囊线虫病、小麦粒线虫病等。
8、什么是植物线虫病害?
plant nematode diseases
冯志新,黎少梅线虫对植物的为害其发病过程与昆虫咀嚼植物造成的机械损害不同。在摄取寄主体内营养物以前,线虫由食道腺分泌含有多样酶系的唾液,注入受害细胞。因唾液的毒害作用,寄主植物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理病变和组织病变,外部出现症状。
分布
世界各地区均有分布。不同线虫病害因地理、气候条件、寄主植物、土壤类型和发生历史等因素而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多数根结线虫如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生,少数根结线虫如北方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月平均温度最低0℃和最高15℃的北纬35°以北地区。在全世界,南方的植物根结线虫病之所以较北方发生普遍和危害严重,温度条件起了主要作用。小麦和大麦根瘿线虫病和茶卢斯根腐线虫病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前者在中国云南省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后者在斯里兰卡分布在900~1800米的高地上。各种病原线虫对寄主植物种类和品种有选择性,因而某些线虫病害与该地区的植被类型和栽培作物的种类和品种有关。如尖头螺旋线虫和变尾螺旋线虫等在英国某些荒地(broadbalk wilderness)上流行,与该地覆盖的再生林、草类型有一定联系。松材线虫萎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Buhrer)Nickle]在日本流行成灾,因为日本林地内广泛分布高度感病的树种日本赤松和日本黑树。有些线虫病害的发生与土壤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如根结线虫病一般分布在砂土地区;洋葱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ipsaci(kühn)Filipjev]则在重粘土地区发生严重。此外,某些线虫病害局限在少数国家发生,如松材线虫萎蔫病,长期以来只是在日本、美国等少数国家发生,近年来才在中国江苏、台湾、香港和韩国等国和地区出现。
为害
植物线虫主要为害粮、棉、油、烟、茶、蔬菜、果树、林木、花卉、热作、牧草和药材等各类作物乃至食用菌,给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据1971年美国线虫家协会作物损失委员会统计,美国农作物线虫病引起平均损失为10%,约为16亿美元。美国萨瑟(J.N.Sasser)等1987年估计每年全世界线虫造成的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巴里加(R.Barriga)报道1976年哥伦比亚由根结线虫引起咖啡的损失每年多达8亿美元。目前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的线虫病害主要有根结线虫、短体线虫、胞囊线虫、茎线虫、球形胞囊线虫、半穿刺线虫和穿孔线虫等所引起的各种植物线虫病害。其中,相似穿孔线虫、马铃薯金线虫、马铃薯白线虫、松材线虫、椰子红环腐线虫、起绒草茎线虫、稻茎线虫和甜菜胞囊线虫等在某些国家流行,造成毁灭性为害,因此列为中国对外检疫对象。中国比较突出的线虫病害有花生、烟草、柑橘、桑、茶、麻、蔬菜、花卉和药材等多种作物的根结线虫病及大豆胞囊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和苎麻根腐线虫病等。近年来局部地区发生的松材线虫萎蔫病,小麦根瘿线虫病、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珠兰叶斑线虫病[A.fragariae(Ritzema Bos)Christie]和当归麻口病(D.destructor Thorne)等也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一类线虫病害如甘蔗矮化线虫病、水稻潜根线虫病和玉米根腐线虫病等在中国普遍发生,目前尚未造成很大损失,但都是农业生产上值得重视的问题。
症状
植物线虫病害的症状与病原线虫的为害习性有关。线虫大多侵染根、根茎、块根、块茎和鳞茎等地下部,对侵害的组织不诱发明显的症状,少数如根结属、柯柏线虫属等内寄生线虫与毛刺线虫属、拟毛刺线虫属以及部分长针线虫属、剑线虫属、鞘线虫属等外寄生线虫,可引起显著的外部病变,包括根结、粗短根、发根或其它样式的根部膨大;内寄生线虫中的短体线虫属、穿孔线虫属等线虫可以诱发地下部坏死。这类病株的地上部往往表现黄化和矮缩,严重时出现死株。病株根系的腐烂症状除线虫侵染外,常常还有其它微生物的参与,通常属于复合病症状。
滑刃科中的部分滑刃属线虫、松材线虫、红环腐线虫与粒科中粒线虫属、拟粒线虫属及茎线虫属的部分线虫仅为害植物地上部,可以引起病株出现特异的症状,能从被害部分分离到病原线虫。地上部线虫病的症状可以划为4类。①畸形。包括茎、叶变形和植株矮缩。由起绒草茎线虫引起的洋葱、水仙、苜蓿、麦类和豆类等许多作物的茎线虫病,病茎往往肿大、扭曲、节间缩短,叶和花也发生畸变;草莓春矮病(草莓芽线虫)和夏矮病(稻干尖线虫)的典型症状是叶片皱缩和病株生长受抑,比健株显著矮小。②坏死和变色。常在一些滑刃线虫病害中出现。如菊叶线虫病(菊叶线虫)及蕨类、珠兰、秋海棠等线虫病(草莓芽线虫)的叶斑症状与椰子红环腐线虫病(红环腐线虫)的红环病变等。③种瘿、叶瘿和茎瘿。在许多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的粒线虫病和拟粒线虫病中,往往在受害的花芽、叶和茎上形成暗色的瘿瘤。在瘿内普遍贮有病原线虫的幼虫。④萎蔫。松材线虫萎蔫病(松材线虫)的系统萎蔫是线虫病中出现这类症状的唯一实例。
诊断
植物根结线虫病、小麦粒线虫病、稻干尖线虫病和椰子红环腐病症状比较特异,根据症状特点即可作出初步诊断。田间出现局部植株黄化、矮缩以及根系生长不良等现象时,可以初步确定是病原线虫所致。准确诊断需进行病原线虫的分离和鉴定,必要时还需进行接种试验。对于新的线虫病害,则需要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证明。病原线虫诊断需注意下述问题。为害植物地上部的线虫和根内的寄生线虫容易在病组织上分离到,但根的外寄生线虫一般需要从根围土壤中分离。因此要选用合适的采样和分离方法。其次,一种植物往往被多种线虫寄生,需要根据症状特点和线虫群体等因素判断优势病原线虫。此外,进行人工接种试验时,还需采用适当的接种方法和适宜的发病条件。
控制
植物病原线虫长期或短期生活在土壤中,繁殖速度快,对寄主的为害程度与其群体的数量往往相关。控制植物线虫病主要针对病原线虫,应用植物检疫、农业的、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单一或多种防治措施,阻止线虫群体数量达到或超过其为害水平。对于部分线虫病也可以通过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进行防治。
一些病原线虫的远距离传播是由于带病植物、植物产品及其沾附的病土的人为流动所致。因此植物检疫是许多国家或地区用于控制多种危险性线虫病的主要措施。
在农业防治中广泛应用作物轮栽和休闲,降低线虫群体数量及其危害水平。化学防治以处理土壤为主,少数属于种苗处理。合理使用杀线虫剂处理土壤,可以防治许多植物寄生线虫和增加作物产量,但是对于生产价值不高的作物,化学防治是不经济的,不能完全取代作物轮栽和休闲等防治措施。热力处理是防治线虫最重要的物理方法。湿热防治线虫较干热防治的有效。热力防治线虫只限于温室和苗床,用于处理大田是很不合算的。在线虫受控和植物受害之间的温差极小,适于热力处理的常是那些较耐高温的植物材料。在自然条件下,多种土壤微生物如真菌、细菌和病毒等都能侵害植物寄生线虫,如淡紫拟青霉和厚膜轮枝孢霉可以分别有效地防治南方根结线虫和燕麦胞囊线虫。在日益提倡无污染或少污染种植的今天、生物防治线虫是很有意义的待开发领域。
参考书目
J.M.韦伯斯特编,胡起宇译:《经济线虫学》,农业出版社,北京,1988。
Luc,M.Sihara R.A.and Bridge J.(eds.),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in Subtropical and Tropical Agriculture,CAB International,1990.Nickle W.R.(ed.),Manual of Agricultural Nematolo-gy,Marcel Dekker,Inc.,New York,Basel,Hongkong,1991.
9、小麦的生产中,有哪些病虫害需要预防呢?
2021年小麦病虫害以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蚜虫等“三病一虫” 和恶性杂草为主攻对象,兼顾小麦条锈病。抓住关键时机防控防治,提高防效,减轻病害对小麦的危害,将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01 小麦赤霉病
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切实做到“用准时期、用对药种、用足药量、防足次数”。
一是适期用药。首次用药须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一般发生地区一次用药全覆盖,对高感品种、生育期极不整齐和花期遇连阴雨天气的重发地区两次用药不动摇;若小麦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
二是合理选药。积极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替代多菌灵、多酮等抗药性强的药剂品种,推进赤霉病防控药剂升级换代;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慎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单剂。
三是科学施药。推广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自主飞行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要用足药量和水量,确保防治效果,其中喷杆喷雾机亩用水量20~30kg,机动弥雾、静电喷雾亩用水量15~20kg。
四是干燥入库。适时抢收,去除病粒,干燥入库,防止湿籽入库增加毒素污染风险。
02 小麦白粉病
要掌握在发病初期主动用药防治。即小麦拔节孕穗期,对早发重发田块,病株率达5-10%或病叶率达1-5%的田块单独防治,压低病情发生基数;抽穗扬花期病株率达15%或上部三张功能叶病叶率达20%,结合赤霉病防控,一并用药进行防治,重发地区第一次防治后隔7-10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要用足药量和水量,喷匀喷透,药剂品种可选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腈菌唑、氟环唑等。结合小麦赤霉病防治时,慎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
03 小麦纹枯病
2月底至3月上中旬小麦返青拔节初期,纹枯病菌侵茎前、病株率达5-10%开展防治;对重发田块,在第一次防治结束后7-10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已唑醇、井冈霉素等单剂或复配剂。要用足药量和水量,可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自主飞行植保无人飞机于早晨露水未干时或傍晚施药。
04 小麦条锈病
在加强田间监测的基础上,对早期零星发生区,做到 “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打点保面,压低菌源基数,降低后期流行风险。
在穗期病叶率达5%,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严防大面积流行成灾;防治药剂可选用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醚菌酯等。
05 小麦蚜虫
重点抓好穗蚜防治,对百穗蚜量达500头或有蚜穗率达5-10%时,及时组织开展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呋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氟啶虫胺腈、吡蚜酮等。
06 麦田杂草
准确掌握防控时期。早春掌握在禾本科杂草齐苗后进行防治,阔叶杂草防治严格掌握在小麦拔节期前用药,小麦拔节后禁止使用除草剂;要在日均温5℃以上抢晴天用药防除,避免在低温寒潮前后用药,低洼积水田谨慎用药,以免发生药害。
科学选择药剂品种。要根据草相以及抗药性等情况,选用对路药种。对以罔草、看麦娘属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唑啉草酯、异丙隆、三甲苯草酮等药剂防除;对以猪殃殃、繁缕等为主的阔叶杂草,可用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钠、双氟磺草胺、氟氯吡啶酯等药剂防除;对禾本科与阔叶杂草混生田块,可选择上述两类药剂组合用药;严禁选用长残留期除草剂,避免影响后茬作物。
10、小麦有了病虫害以后,应该如何进行治疗?
小麦锈病
危害特征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秆锈病的孢子零散生于小麦的茎秆和叶片上,呈橘红色,孢子堆较大,最适宜温度为20℃。
叶锈病的孢子堆分散或密集在小麦叶片上,呈红褐色,颜色比秆锈病淡,孢子堆也比秆锈病小,对温度的要求介于秆锈和条锈之间。
条锈病的孢子堆在小麦穗部和叶片上沿叶脉排列成显著的条斑,颜色为黄色至枯黄色,孢子堆比叶锈病小、气温在5-15℃时,最适宜发育,气温低于0℃时发育受阻,有间歇的小雨和雾露天气可助长发育。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分,减轻产量损失。
②种子处理:15%三唑酮湿性粉剂60-100g拌麦种50kg,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45-200g/100kg种子,拌种时将药液稀释,然后将药液喷洒到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后闷种4-6小时播种。
③小麦返青拔节期后,小麦田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用下列杀菌剂防治:三唑酮+百菌清;丙环唑,或氟环唑,对水均匀喷雾,间隔8~10天,连喷2次。
小麦全蚀病
危害特征
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
幼苗感病: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
在潮湿情况下,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脚”症状。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近收获时,在潮湿条件下,根茎处可看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调种,保护无病区;发病田严禁留种,就地封锁,就地消灭,严禁留种,且将病茬焚烧,减少病源;重病地实行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及铵态氮肥,合理灌溉,雨后及时排水。
②种子处理:用2.5%咯菌腈悬浮剂100-200ml/100kg种子,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0-600ml/100kg种子,或6%戊唑醇种衣剂30-60ml/100kg种子,兑水混匀拌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
③在返青拔节期,可以用下列药剂防治: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或硅噻菌铵,顺麦垄淋浇于小麦基部。
小麦丛矮病
危害特征
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
冬小麦播后20天即可显症,最初症状心叶有黄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
冬前染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黄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
冬前未显症和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与冬前显症病株比,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加强栽培管理,清除杂草、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麦田冬灌水保苗,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毒源、虫源。
②出苗后喷药保护,包括田边杂草也要喷洒,压低虫源,可选用:氧化乐果、马拉硫磷、也可用噻嗪酮。小麦返青盛期也要及时防治灰飞虱,压低虫源。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
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颖片和籽粒。
被害叶片初期呈水渍状半透明斑点或条斑,再沿叶脉向上下扩展,变成长条状,呈现油渍发亮褐色斑,常出现小颗粒状菌脓。以抽穗和扬花期最重,使被害株提前枯死,穗形变小,籽粒干秕,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适时播种,冬麦不宜过早;合理密植,防止倒伏;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不偏施氮肥;提高灌水质量,切忌大水漫灌。
②种子处理:用45℃水恒温浸种3小时,晾干后播种,也可用l%生石灰水在30℃下浸种24小时,晾干后再用种子重量0.25%的40%拌种双粉剂拌种,或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8小时。
③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农用硫酸链霉素;敌磺钠进行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
危害特征
该病在冬小麦上发生严重。染病后冬前不表现症状,到春季小麦返青期才出现症状,染病株在小麦4~6叶后的新叶上产生褪绿条纹,少数心叶扭曲畸形,以后褪绿条纹增加并扩散。
病斑联合成长短不等、宽窄不一的不规则条斑,形似梭状,老病叶渐变黄、枯死。病株分蘖少、萎缩、根系发育不良,重病株明显矮化。
防治方法
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管理,避免通过带病残体、病土等途径传播;轮作倒茬与非寄主作物油菜、大麦等进行多年轮作可减轻发病;冬麦适时迟播,避开传毒介体的最适侵染时期;增施基肥,提高苗期抗病能力。
小麦孢囊线虫病
危害特征
受害小麦幼苗矮黄,根系短分叉,后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状,露出白亮至暗褐色粉粒状胞囊,胞囊老熟易脱落,仅在成虫期出现。线虫为害后,病根常受次生性土壤真菌如立枯丝核菌等为害,致使根系腐烂。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耐)病品种;与麦类及非禾本科作物隔年或3年轮作;春麦区适当晚播,要增施氮肥和磷肥,加强灌水,防止干旱;施用土壤添加剂,控制根际微生态环境,使其不利于线虫生长和寄生。
②在小麦整地时施用下列药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2.5-3kg/亩,或3%克百威颗粒剂2-5kg/亩,或10%克线磷颗粒剂2kg/亩处理土壤,也可用杀线虫内吸型颗粒剂沟施或种衣剂拌种、闷种,控制早期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