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分析计算成果表

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分析计算成果表

发布时间:2021-07-25 08:01:02

1、excel回归结果的每个值 都是什么含义,都是怎么来的?

a表示截距,b表示直线的斜率,e是误差项,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

线性回归中,因变量是连续的,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回归线的性质是线性的。

线性回归使用最佳的拟合直线(也就是回归线)在因变量(Y)和一个或多个自变量(X)之间建立一种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可表示为Y=a+b1*X +b2*X2+ e,其中a表示截距,b表示直线的斜率,e是误差项。多元线性回归可以根据给定的预测变量(s)来预测目标变量的值。

(1)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分析计算成果表扩展资料

回归分析模型的自由度,以样本来估计总体时,样本中独立或能自由变化的个数。见上表,数据自由度等于样本组数减1,回归分析模型的自由度是1,即这个回归模型有1个参数,残差自由度等于总自由度减去回归分析模型的自由度。

回归分析SS:回归平方和SSR,等于回归预测Y值(表4)与实际Y均值的平方和。表4 残差等于实际Y值减预测Y值,残差SSE,即表4残差平方和。

MS:均方差,等于SS/df。

F:回归分析MS/残差MS。

Significance F:是在显著性水平下的Fα临界值,即F检验的P值,代表弃真概率,这个值一般要小于0.05的,且越小越好,1-本值即为置信度。

2、对某河35年的年最高洪水位系列用适线法做频率分析,最终确定的统计参数为h

适线法的步骤(1)将实测资料按大到小排队,计算和绘制经验频率曲线。(2)计算统计参数:均值和CV。(3)配线。假定CS,选配理论频率曲线;如与经验频率曲线配合不好,重新调整参数配线,直至配合好为止。(4)推求设计年径流量。

3、湖北五峰暴雨成灾?

2017年7月14日深夜至15日,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普降大暴雨,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造成当地24000多人受灾。

目前,雨水暂停,五峰灾后抢险工作正在进行,经初步统计,暴雨灾害造成8650户24220人受灾,3座电站被冲毁。

7月15日,湖北五峰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暴雨导致该县栗子坪村道路被冲垮,造成40名游客被困,事发后当地消防官兵赶赴现场进行施救,成功将被困游客救出。

官方统计,全县2.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7亿元,紧急疏散2293人,紧急转移安置395人。

4、如何进行洪水调查

文 摘;对水文频率分析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分别对常遇的几个问题——频率曲线线型、经验频率公式、统计参数估计和特殊水文资料应用等作了叙述,总结了我国近50年来在频率分析上的主要成就以及对分析思路、研究探索、实际应用和实践经验等作出剖析。可以认为,现在已发展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文频率分析方法,为工程所需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水文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建设各类水利水电、土木建筑等工程,需要为其提供一定设计标准的水文值。这类水文设计值可以从不同途径获得,其中的统计途径,已广为应用,卓有成效。

早期,对以防洪为目标的工程,水文设计值大都取实测或调查洪水系列中的最大值。可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洪工程,仅用出现过的或调查到的洪水作设计的依据,犹感不够安全,于是采用了在这种最大值上加一个安全系数(常称最大值加成)。然而,对于长短不一的水文系列、变化幅度有大小的系列、研究比较充分和不够充分的系列以及重要性不同的工程类别等,如何分别加成,又加成后的设计值将来出现的风险怎样?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水文统计法应运而生,即用频率分析法来推求设计值。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水文系列的统计规律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不同情况下的安全系数或加成值。这样采取的安全系数,就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尺度,能按统计规律自动反映出来,为统一取用水文设计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增加安全系数法,实际上是用频率分析法对水文系列进行外延的问题。现在,通用以一定数学模型(频率分布曲线)作为外延的工具。外延有误差,其与外延的远近成正比。同时,加上其他误差(如水文测验、方法性和系列代表性等误差)的交织与干扰,使外延误差复杂化。为减少这类误差,积累了许多经验,如详细审查资料、设法展延系列、增加历史洪水和对频率计算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等。这些都是为提供可靠设计值的有效措施。

由于实践需要,水文频率分析法得以不断发展,成为水文学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水文频率分析领域内,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方法探索和实际应用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对频率计算成果,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合理选定的原则,提高了成果的客观性和精度。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文频率分析的实践结果。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信息的扩大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这方面的工作更有新的进展、新的认识和新的成功。

本文将回顾水文频率分析的发展历史,叙述和比较各种方法的应用,着重于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的成就。

1 水文频率分析的历史回顾

应用水文频率分析方法,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为实际应用的需要,不断得到发展和充实。现粗分为两个时期加以叙述。

1.1 发展初期和简单应用时期[1,2]

水文频率分析法约始于1880~1890年,美国的Herschel和Rafter首先应用了频率曲线(当时称为历时曲线)。1896年,Horton把频率分析法用于径流研究中,多为正态分布的应用。到了1913~1914年,Fuller和Hazen相继发表论文,叙述频率方法的应用。Hazen提出用纵坐标为对数分格的概率格纸,于1921年开始在这种格纸上图解适线,这是对数正态分布的最早应用。

1921年,Hall设想用皮尔逊曲线族来配适水文资料。1924年,Foster提出了应用皮尔逊型曲线的方法,并制成了离均系数Φ值表,给频率计算带来了方便,并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最早研究,始于30年代初期。1933年,周镇伦应用正态分布和皮尔逊型分布对美国雨量资料作了计算。1937年,陈椿庭把我国长江、黄河、永定河、泾河和淮河的洪水流量,用对数正态分布和皮尔逊型分布进行频率分析。

到了40年代,水文频率分析法的应用愈来愈多,出现了其他一些频率分布型式,如极值型分布、Крицкий-Менкелъ分布(简称克-门分布)和对数皮尔逊型分布等,使频率曲线有更多的备选线型。

1.2 继续发展期和普遍应用期

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为了适应水利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我国水文工作者在吸取国外有关经验的同时,结合当地水文资料,做了许多水文频率分析工作。1955~1956年,林平一、陈志恺组织一批水利技术人员,进行洪水频率计算方法的研究,结合我国的水文资料和实际情况,对已有的方法进行比较和择优。1956年11月,在全国水文计算学术讨论会上,对水文频率分析中的选样方法、经验频率公式、统计参数估计、频率曲线线型、抽样误差和研究方向等,进行了讨论,并有技术总结[3]。1957年,原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印发了《暴雨及洪水频率计算方法的研究》报告,这是我国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叙述水文频率分析问题的文献。

1954年,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治淮委员会开展了全面的流域规划工作。在此期间内,做了大量的频率分析计算。特别是,通过众多的频率计算适线,得到了1d、3d、7d等的短历时暴雨的统计参数;偏态系数CS为离差系数CV的3.5倍。这是这个关系的首次发现,经过以后几十年的实践,表明暴雨系列CS=3.5CV在我国有普遍的意义。

到了50年代和60年代初,《水文计算经验汇编》两集[3,4]和《水文统计原理与方法》[1]的出版和有关论文的发表,对水文频率分析方法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为今后应用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例如推荐;用年最大值法取样,以皮尔逊型作为频率曲线的线型,用m/(n+1)公式计算经验频率,加入历史洪水进行频率计算,通过适线法调整频率曲线的统计参数和设计值,以及用合理性分析方法来综合所计算的结果。几十年的实践表明,这些意见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并已为有关规范(如《水利水电设计洪水规范》等)所采纳。

把频率分析方法用于水文学科上,历来的争论是不断的。有代表性的较大两次争论是;50年代初期苏联学者们的讨论[5],1958年及其以后几年中我国水文界对频率分析的争论。通过这些争论和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了水文学中正确应用频率方法是不可缺少的,作为一种技术途径而存在是合适的。

1976年华东水利学院等单位和1980年丛树铮等相继发表了应用统计试验法于水文频率分析中的研究成果[6,7],他们用大量模拟资料对经验频率公式和各类统计参数估计法(包括适线法中适线准则)等作了比较和讨论。1981年,华东水利学院主编了《水文学中的概率统计基础》[8],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院校水文统计类的教材。

80年代之后,水文频率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愈来愈多,提出了更多的方法,对水文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5、极值洪水计算(包括可能最大洪水和古洪水研究)的具体研究方向以及研究内容?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文 摘;对水文频率分析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分别对常遇的几个问题——频率曲线线型、经验频率公式、统计参数估计和特殊水文资料应用等作了叙述,总结了我国近50年来在频率分析上的主要成就以及对分析思路、研究探索、实际应用和实践经验等作出剖析。可以认为,现在已发展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文频率分析方法,为工程所需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水文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建设各类水利水电、土木建筑等工程,需要为其提供一定设计标准的水文值。这类水文设计值可以从不同途径获得,其中的统计途径,已广为应用,卓有成效。

早期,对以防洪为目标的工程,水文设计值大都取实测或调查洪水系列中的最大值。可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洪工程,仅用出现过的或调查到的洪水作设计的依据,犹感不够安全,于是采用了在这种最大值上加一个安全系数(常称最大值加成)。然而,对于长短不一的水文系列、变化幅度有大小的系列、研究比较充分和不够充分的系列以及重要性不同的工程类别等,如何分别加成,又加成后的设计值将来出现的风险怎样?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水文统计法应运而生,即用频率分析法来推求设计值。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水文系列的统计规律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不同情况下的安全系数或加成值。这样采取的安全系数,就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尺度,能按统计规律自动反映出来,为统一取用水文设计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增加安全系数法,实际上是用频率分析法对水文系列进行外延的问题。现在,通用以一定数学模型(频率分布曲线)作为外延的工具。外延有误差,其与外延的远近成正比。同时,加上其他误差(如水文测验、方法性和系列代表性等误差)的交织与干扰,使外延误差复杂化。为减少这类误差,积累了许多经验,如详细审查资料、设法展延系列、增加历史洪水和对频率计算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等。这些都是为提供可靠设计值的有效措施。

由于实践需要,水文频率分析法得以不断发展,成为水文学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水文频率分析领域内,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方法探索和实际应用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对频率计算成果,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合理选定的原则,提高了成果的客观性和精度。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文频率分析的实践结果。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信息的扩大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这方面的工作更有新的进展、新的认识和新的成功。

本文将回顾水文频率分析的发展历史,叙述和比较各种方法的应用,着重于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的成就。

1 水文频率分析的历史回顾

应用水文频率分析方法,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为实际应用的需要,不断得到发展和充实。现粗分为两个时期加以叙述。

1.1 发展初期和简单应用时期[1,2]

水文频率分析法约始于1880~1890年,美国的Herschel和Rafter首先应用了频率曲线(当时称为历时曲线)。1896年,Horton把频率分析法用于径流研究中,多为正态分布的应用。到了1913~1914年,Fuller和Hazen相继发表论文,叙述频率方法的应用。Hazen提出用纵坐标为对数分格的概率格纸,于1921年开始在这种格纸上图解适线,这是对数正态分布的最早应用。

1921年,Hall设想用皮尔逊曲线族来配适水文资料。1924年,Foster提出了应用皮尔逊型曲线的方法,并制成了离均系数Φ值表,给频率计算带来了方便,并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最早研究,始于30年代初期。1933年,周镇伦应用正态分布和皮尔逊型分布对美国雨量资料作了计算。1937年,陈椿庭把我国长江、黄河、永定河、泾河和淮河的洪水流量,用对数正态分布和皮尔逊型分布进行频率分析。

到了40年代,水文频率分析法的应用愈来愈多,出现了其他一些频率分布型式,如极值型分布、Крицкий-Менкелъ分布(简称克-门分布)和对数皮尔逊型分布等,使频率曲线有更多的备选线型。

1.2 继续发展期和普遍应用期

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为了适应水利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我国水文工作者在吸取国外有关经验的同时,结合当地水文资料,做了许多水文频率分析工作。1955~1956年,林平一、陈志恺组织一批水利技术人员,进行洪水频率计算方法的研究,结合我国的水文资料和实际情况,对已有的方法进行比较和择优。1956年11月,在全国水文计算学术讨论会上,对水文频率分析中的选样方法、经验频率公式、统计参数估计、频率曲线线型、抽样误差和研究方向等,进行了讨论,并有技术总结[3]。1957年,原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印发了《暴雨及洪水频率计算方法的研究》报告,这是我国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叙述水文频率分析问题的文献。

1954年,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治淮委员会开展了全面的流域规划工作。在此期间内,做了大量的频率分析计算。特别是,通过众多的频率计算适线,得到了1d、3d、7d等的短历时暴雨的统计参数;偏态系数CS为离差系数CV的3.5倍。这是这个关系的首次发现,经过以后几十年的实践,表明暴雨系列CS=3.5CV在我国有普遍的意义。

到了50年代和60年代初,《水文计算经验汇编》两集[3,4]和《水文统计原理与方法》[1]的出版和有关论文的发表,对水文频率分析方法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为今后应用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例如推荐;用年最大值法取样,以皮尔逊型作为频率曲线的线型,用m/(n+1)公式计算经验频率,加入历史洪水进行频率计算,通过适线法调整频率曲线的统计参数和设计值,以及用合理性分析方法来综合所计算的结果。几十年的实践表明,这些意见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并已为有关规范(如《水利水电设计洪水规范》等)所采纳。

把频率分析方法用于水文学科上,历来的争论是不断的。有代表性的较大两次争论是;50年代初期苏联学者们的讨论[5],1958年及其以后几年中我国水文界对频率分析的争论。通过这些争论和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了水文学中正确应用频率方法是不可缺少的,作为一种技术途径而存在是合适的。

1976年华东水利学院等单位和1980年丛树铮等相继发表了应用统计试验法于水文频率分析中的研究成果[6,7],他们用大量模拟资料对经验频率公式和各类统计参数估计法(包括适线法中适线准则)等作了比较和讨论。1981年,华东水利学院主编了《水文学中的概率统计基础》[8],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院校水文统计类的教材。

80年代之后,水文频率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愈来愈多,提出了更多的方法,对水文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6、“暴雨频率分析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该怎么写啊

1 特大暴雨的重现期可根据该次暴雨的雨情,水情和灾情以及邻近地区的长系列暴雨资料分析确定。
2 当设计流域缺乏大暴雨资料,而邻近地区已出现大暴雨时,可移用邻近地区的暴雨资料加入设计流域暴雨系列进行频率分析,但对移用的可能性及重现期应进行分析,并注意地区差别,作必要的改正。
3 设计暴雨的统计参数及设计值必须进行地区综合分析和合理性检查。

7、如何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填空:
1. 设计暴雨的设计频率一般假定与相应的具有相同的频率。
2.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一般步骤是。
3. 暴雨点面关系有两种,其一是;其二。
4. 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时,要处理的主要问题有的确定和的拟定。
5. 可能最大暴雨是。
6. 可能最大洪水是。
7. 小流域推求设计暴雨采用的步骤是:。
选择:
1.当一个测站实测暴雨系列中包含有特大暴雨时,若频率计算不予处理,那么与处理的相比,其配线结果将使推求的设计暴雨的概率分布情况。
a、偏小 b、偏大 c、相等 d、三者都可能
2. 对于中小流域,其特大暴雨重现期一般可通过
a、现场暴雨调查确定 b、对河流洪水进行观测
c、查找历史文献灾情资料确定
d、调查该河特大洪水,并结合历史文献灾情资料确定
3 . 若设计流域暴雨资料系列中没有特大暴雨,则推求的暴雨均值 ,离势系数 可能会
a、均值 ,离势系数 都偏大 b、均值 ,离势系数 都偏小
c、均值 偏小,离势系数 偏大 d、均值 偏大,离势系数 偏小
4 . 暴雨定点定面关系是
a、 固定站雨量与其相应流域洪水之间的相关关系
b、流域出口站暴雨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c、流域中心点暴雨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d、各站雨量与流域平均雨量之间的关系
5 . 用典型暴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设计暴雨,则
a、 各历时暴雨量都不等于设计暴雨量
b、各历时暴雨量都等于设计暴雨量
c、各历时暴雨量大于设计暴雨量
d、不能肯定
判断:
1. 一般来说,设计洪水的径流深应小于相应天数的设计暴雨深,洪水Cv值应小于相应暴雨Cv值。
2. 计算洪峰流量的地区经验公式,不可无条件地到处移用。
简答:
1. 为什么要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答案: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最直接,精度也较高。但在以下几种情况,则必须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即:①设计流域实测流量资料不足或缺乏时;②人类活动破坏了洪水系列的一致性;③要求多种方法,互相印证,合理选定;④PMP和小流域设计洪水常用暴雨资料推求。
2. 如何判断大暴雨资料是否属于特大值?
答案:

判断大暴雨资料是否属于特大值,一般可从经验频率点据偏离频率曲线的程度、模比系数K的大小、暴雨量级在地区上是否很突出,以及论证暴雨的重现期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3. 如何检查设计暴雨成果的正确性?
答案: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设计暴雨计算成果的正确性:⑴检查统计参数,设计暴雨历时越长,均值 增大,Cv变小,某一历时的设计值 增大;⑵把各统计历时的暴雨频率曲线绘在一张图上进行对比分析,不能相交,间隔合理;⑶与实测大暴雨或邻近地区以及实测最大暴雨记录进行分析比较,检查其稀遇程度。
计算:
1. 已知某流域3d设计暴雨过程和降雨径流相关图(P+Pa)~R,是从下表计算各时段净雨量。并回答:①该次暴雨总径流深是多少?②该次暴雨总损失量是多少?③设计暴雨的前期影响雨量Pa,p是多少?

与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分析计算成果表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