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泰国海啸预警

泰国海啸预警

发布时间:2021-07-25 09:32:14

1、沿海地区 遭遇海啸时 怎么躲避呢?

热带风暴经常发生在沿海地区,并能引起狂风、暴雨、巨浪,对沿海城市设施、出海船只和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怎样减轻热带风暴对人自身的危害呢?
(1)注意收听有关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
(3)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
(4)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
(5)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在出现洪水泛滥、山体滑坡等危及住房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转移。
(6)风暴过后,要注意卫生防疫,减少疾病传播。
2.怎样躲避龙卷风的侵袭?
龙卷风(简称龙卷)是一种与强雷暴雨相伴出现的具有近于垂直轴的强烈涡旋。它的外形像一个漏斗状的旋转云柱,当它发生在水面上时,常吸水上升如柱,好像“龙吸水”,称水龙卷。当它出现在陆地上时,称为陆龙卷。龙卷风的特点是:
(1)范围小,一般水龙卷的直径从10米到100米不等;陆龙卷稍大些,但也不过100~1000米。
(2)生命短。一般只有几分钟,最长也不超过几小时。
(3)中心气压极低。据估计,中心气压可低至400百帕。甚至达到200百帕。
(4)风力大。在龙卷中心附近的风速可达100~200米/秒。
(5)破坏力大。在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将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建筑物摧毁,有时能把人吸走,其危害十分严重。
龙卷风的袭击突然而猛烈,产生的风是地面上最强的。在美国,龙卷风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仅次于雷电。它对建筑物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经常是毁灭性的。在强烈龙卷风的袭击下,房子的屋顶会像滑翔翼般飞起来。一旦屋顶被卷走后,房子的其他部分也会跟着崩解。1995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阿得莫尔市发生的一场陆龙卷,诸如屋顶之类的重物被吹出几十英里之远,较轻的碎片则飞到300多千米外才落地,而大多数碎片落在陆龙卷通道的左侧,按重量不等常常有很明确的降落地带。
从全球来说,龙卷风主要发生在20度~50度的中纬度地区,全世界每年有纪录的龙卷在l000次以上,其中美国平均每年可达800次,堪称“龙卷王国”。我国大部省(区、市)都有龙卷风的踪迹,平均每年不足l00次,且多集中在东半部地区,以华东的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及山东、湖北、广东省等相对较多。龙卷出现的季节一般在5~9月,出现时间大多在午后到傍晚。
如果遭遇龙卷风该怎么办?
对于龙卷风袭击时如何防御的问题,多年来还没有很好解决的办法。过去人们对付龙卷风的办法就是打开窗子,使房屋内外气压差相等,以此减少房屋倒塌的危险。最近的研究认为打开窗子,虽然可以解决气压不等的问题,但却给迎风墙增加了压力,因此同样会使房屋倒塌。研究还指出,龙卷风造成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是风速过大,由于气压差的原因只占很少的比例,而且一般的房屋都有较好的通风通气能力,当建筑物附近的大气压突然下降时,这些房屋都能很快适应。因此有人提出,当龙卷风袭来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在家时务必远离门、窗和外围墙壁,最好是到地下混凝土掩蔽所,或最低一层地下屋,并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2)立刻离开危险房或活动房。如果附近无屏障,则应平伏于低地面上,但要注意有水淹的可能。
(3)寻找最安全的位置。据调查最安全的位置是与龙卷风来向相反的方向,科学家认为,东北方向的房间相对比较安全。小房屋和密室比大房间安全。
(4)在公共场所,应向指定地点疏散。最好的掩蔽场所是低洼的地方。
(5)如果乘汽车外出遇到龙卷风时,这是最危险的,应立即把汽车停在低地。千万不要开车躲避龙卷风。据调查表明,许多人都死在行驶的汽车内。这是因为汽车遇到龙卷风时,几乎没有防御能力。
(6)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要远离大树,以免被砸、被压。
3.海啸来临时如何保护自身安全?
2004年岁末一场海底地震引发巨大的海啸,给所波及的印尼、孟加拉、印度、马尔代夫等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15万人以上的伤亡。海啸竟然可以到达3000到5000千米远的地方,导致4000多千米外的索马里也产生人员伤亡。在开放的海面上,海啸可以以高达800千米的时速向前推进,就像商用飞机那样。因此,它要对人们造成伤害,还需要过后2到3小时的时间。这就给人们提供了提前预警的时机,但印度洋沿岸各国缺乏这样一种预警机制。虽然灾难已经发生过了,但它仍然在深刻而广泛地产生影响,受灾国灾民们仍然在承受灾难带来的痛苦折磨。
在灾难发生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悲情故事和自救故事,比如:一位与男友一同在海边度假的女青年,当大潮扑来时,她死死地抱住了棕榈树,得以脱险,而他的男友却被海潮卷走。一位印度祖母抱着小孙子漂浮在木板上漂流了60千米最终得救。还有一位在泰国克拉比海滩度假的母亲,面对扑面而来的30英尺巨浪,她不顾一切冲到海岸救护自己的孩子。而一位名叫博尔顿的印尼父亲则用毛巾将几个孩子缚在树上,避免被海浪冲走,他的三个孩子得以安全脱险……这些感人的故事不仅震撼、感动着我们,而自救的故事则告诉着青少年在面对灾难时应该如何应变与自救。
(1)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水的剧烈运动。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对生命和财产进行严重摧残。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等都可能引起海啸。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上的特大海啸都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海啸在外海时,因为水深,波浪起伏较小,一般不被注意。当它到达岸边浅水区时,巨大的能量使波浪骤然增高,形成十多米甚至更高的一堵堵水墙,排山倒海般冲向陆地。其力量之大,能彻底摧毁岸边的建筑物,所到之处满目疮痍、一片狼藉,对人类的生活构成重大威胁。
海啸传播到海岸时,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滨海、岛屿或海湾的海水出现反常退潮或河流没水的现象,然后海水又突然席卷而来,冲向陆地;第二种是海水陡涨,突然形成几十米高的水墙,伴随隆隆巨响向滨海陆地涌来,然后海水又骤然退去。
(2)海啸发生前的征兆与预防措施。
·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有利于人们预防。
·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洋生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3)如何在海啸发生后进行自救与互救?
·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这样既可以避免下沉,又能够减少无谓的体能消耗。
·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散失过快。
·不要喝海水。海水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被、毯、大衣等保温。注意不要采取局部加温或按摩的办法,更不能给落水者饮酒,饮酒只能使热量更快散失。给落水者适当喝一些糖水是有好处的,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能量。
·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员则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人物。具体方法是:将落水者的肚子放在你的大腿上,从后背按压,将海水等吸人物倒出。如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即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4、台风
台风是产生在热带海洋面上的强大而深厚的暖性低压系统。直径通常为500—1000千米左右,最大可达2000千米,最小仅160千米。中心气压平均在950毫帕以下,最低可为887毫帕。台风是一种极猛烈的风暴,除南大西洋外,各大洋都有发生,大洋的西部发生得比较频繁。当低压发展得较强时,在大西洋及东太平洋的称为飓风;在印度洋的称为热带风暴;在西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称为台风。
我国2005年的台风肆虐空前,留下较深印象的就有“海棠”“麦莎”“泰利”“卡努”,以及造成福建重大损失的“龙王”。据福建省气象台报告,2005年10月的一次台风中,福州市在3个小时内降雨量达276毫米,强度和概率均为超百年一遇。由于恰逢天文大潮期,城区大水无法排出,约8平方千米的面积被淹;市区113条10千伏供电线路中断,36个小区停电,全市21条公交线路停运,城市交通几乎瘫痪。将近一天之后,大水才慢慢退去,留下满城的垃圾和淤泥。连续数天,福州环卫部门每天出动200余辆运输车清除,每天装运的垃圾都达3500多吨,23部水车连续几天不分昼夜地清洗,仍然未能完全冲净路面的淤泥。
了解灾难,是预防灾难的重要前提。每次台风来袭,风、雨、潮是最主要的三个破坏力。当风力大于12级时,垂直于风向的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牛以上;一般的登陆台风均伴有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当其移动缓慢时常会造成数百毫米乃至上千毫米的降雨;台风登陆时,一般均伴有台风增水,沿海增潮可达2~3米,当台风增水与天文大潮叠加时,情况就更加严重。
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地躲避台风造成的伤害呢?
(1)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城市户外物品应做好加固,尤其是广告牌的加固,人在户外逗留时切记,要提防被倒树、高空吹落物品砸中。注意及时收听、收看台风动向。
(2)食物矿泉水,有备无患。听起来可能有些夸张,但从往年台风季节的情况看,准备些干粮和饮用水绝对没错。因为受台风影响,很可能遇上停电停水,如果自家地处低洼地带,还可能被困上一两天,这时候,这些东西就派上用场了。
(3)手电小照明,能派大用场。除了食品,家里最好还能准备一些诸如手电、蜡烛和蓄电的节能灯,因为万一遇上停电或是房屋进水,用电将成问题,备用的照明设施还能解决些问题。同时也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夜晚出行。台风夜不比平时,没准会有什么被吹倒的东西横在你的前方。
(4)怕高空坠物,事前做检查。每年台风风力强悍时,常见一些较容易被忽视的但发生可能性又较高的灾害——高空坠物:折断的树枝、楼顶的广告、阳台花盆都会扛不住大风从天而降。台风来临之际,大家最好能清理自家阳台窗口的花盆家什,各个小区的物业公司应当再辛苦一些,看看哪些楼房的楼道窗户有破碎,在第一时间修补完整,以免大风刮起时,坠落伤人。
(5)疏通下水管,以防屋进水。地势低洼的居民区,大风大雨天造成积水的情况可能无法一时解决,但积水带来的麻烦和危险还是能避则避。趁暴雨来临之前,将自家的排水管道检查一遍。如果有条件最好疏通一遍。台风天雨水持续时间会很长,能把积水的可能性减到最少那是最好。特别是住在一楼的住户,包括一些临街的商铺,大家把一些碰不得水的电器、货物以及衣鞋,尽可能转移到高处,万一进了水,损失不至于太大。
(6)住在危险区,落脚亲戚家。特别是在农村,大风和暴雨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对此,当地的老百姓也得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征兆时,不要迟疑,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早撤离危险区,到亲戚家落脚,并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使得周围居民能及时撤离。
(7)最好不出门,出门不带伞。不少人出门骑自行车,这台风一来,雨披、雨伞等雨具自然必不可少。不过,骑车带雨具也有讲究。有些年轻人骑车技术好,喜欢一手把车把,一手拿雨伞。这种做法本来就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台风天气更加要不得。要是风一大,雨伞一受力,骑车摔一跤可就太划不来了。喜欢用雨披的市民也要小心,出门时最好把雨披的前摆用夹子固定在车筐上。这样一来,就不会有风一吹,雨披盖住脸的尴尬了,也少了一分危险。
(8)提醒有车族,给车先体检。汽车虽然“个头”大一些,不过在台风天气里也得多加小心。减速慢行当然是第一位的,下雨路滑、风大受力、视线不清,路况真是够复杂的。咱毕竟不是玩F1的,技术上没把握,开得慢一点总是可以的,不变应万变嘛!另外,出门前,各位新手、老手们还是要多检查一下自己的爱车车况如何,雨刮器、刹车、各种灯光一个也不能出岔子,关键时候出问题是最麻烦的。当然了,如果一些新手对自己的技术没把握,还是给车放放假吧!
(9)停车小事情,会出大问题。停车在平时是个问题,台风来了更是个问题。平时安全的停车位置等到刮台风的时候很可能就不安全了。所以,司机在选择停车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比如是不是贴近露天广告牌,楼上有没有花盆、杂物,此外,锈迹斑斑的空调外机也要敬而远之。不过,躲也不是彻底安全。如果你的车子停在地下车库,一定要事先看看车库的排水系统是不是完善,免得台风过后,要到水里去捞车子。
(10)躲雨有窍门,防雷也必要。躲雨也不是随便哪个地方都能躲的,搞得不好就容易出问题。下面这些由专家提供的建议也许对你会有用:打雷下雨时,不要在山顶和高地停留,不要站在空旷的田野里,要避开孤立高耸凹凸的场所;不要在电线杆附近、大树下避雨,也不要在没有安装避雷针的高大建筑物下避雨,同时要远离铁塔和其他较高的金属物,可躲在低洼处或干燥处;在雨中不要打手机;田地问劳动的农民,不要扛着铁锹、锄头在雨中行走,尽量扔掉铁器工具;也不要在雨中狂奔,因为步子太大了,通过身体的跨步,电压就越大。
(11)家中儿童安全要关照。学生放假时,孩子的安全大家可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孩子一个人在家,一定要提醒他不要随便打开紧闭的门窗,在台风来临的时候,早点把家用电器关掉。要是让孩子一个人在家实在不放心,隔一个小时给家里打个电话,随时了解情况也未尝不可。
(12)管好饮用水。管好饮用水,保护好饮用水水源,使其免受粪便、垃圾及其他有害物的再次污染,已污染的水源要做好消毒;千万不要喝生水,水要经过消毒烧开后再喝,或饮用干净的瓶装水。
(13)水泡过的食品分类处理。即可入口的食品和熟食如糕点、面食和烧烤类熟食等被大水浸泡或淹没后,绝对不能吃;蔬菜和瓜果等要先进行认真的挑选,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以上,削皮后再吃;淹死的禽畜(先喷洒消毒再深埋)和死鱼也不能吃;经营单位不能经营这些食品,若有人在卖,群众可向卫生监督部门举报。
(14)假如遇上泥石流,往两侧跑。碰上泥石流,应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免斜坡失稳下滑,应选择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开阔的地方停留。泥石流的发生常滞后于大雨,大雨后不应马上返回危险区。

2、泰国海啸是哪一年发生的?

2004年。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以西海域发生里氏9.3级强震,并且引发印度洋大海啸,波及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尔代夫、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造成重大伤亡,死亡和失踪人数达29万余人。而在这次海啸灾难当中,印尼受灾最为严重。



印度洋海啸加重的原因

因为印度洋发生在苏门答腊岛的南边,海啸发生后南边没有阻挡的大陆或岛屿。所以海浪直冲南亚和非洲,能量巨大,又没预警,自然伤亡的人就多了。

科学家们对斯里兰卡地区海域研究后发现,印度洋大海啸造成的惨重损失与当地非法开采珊瑚有着直接联系,珊瑚开采是斯里兰卡的一项重要产业,它们被卖给旅游者或做成工艺品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所以当地政府很少使用法律手段来制止这种行为。

科学家们发现,该地区海中的珊瑚礁已不复存在,而这些珊瑚礁原本可以抵挡住最狂暴的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袭。在海啸发生时,一个高达10米的巨浪在斯里兰卡西南部的佩拉利亚镇登陆,它在陆地上“横冲直撞”1英里(约合1. 6千米)有余,并将一列满载乘客的火车冲出铁轨50米远,共造成1700人死亡。

而在另一个名叫希卡杜瓦的地方,由于当地的珊瑚礁被悉心呵护,在海浪抵达陆地时只有3米高,且仅向前推进了50米,未造成人员死亡。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印度洋海啸十周年 印尼泰国等重灾区民众携手纪念

3、东南亚海啸的有关情况

2004年12月26日星期日当地时间早上7点,在距离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160公里的印度洋,发生了8.7级大地震。这是有历史纪录以来,排名第五的超强大地震。

地震所引起的海啸造成斯里兰卡有2000人死亡,印度Mardras死亡1800人,泰国死亡400人,其中PP岛死亡200人,马尔代夫死亡3人,印度尼西亚死亡500人。整个地震所涉及海岸共有100名潜水者被报告失踪。

另一方面,据孟加拉地震监测机构称,孟加拉东南部吉大港也发生里氏7.36级大地震,居民慌忙走到街上躲避。地震持续42秒,吉大港附近地区也明显震动,建筑物摇晃,居民在恐慌中走出街外。这次地震在印尼强烈地震之后发生。暂时未有伤亡报告。

东南亚大地震使地球自转加快

一场多年不遇的大地震和海啸袭击了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造成数万人死亡、数以百万计的人无家可归。美国科学家12月28日分析说,这场地震可能使地球发生了“摇摆”,自转有极其微小的加快,而地球轴心也略微倾斜。

美国宇航局下属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格罗斯说,在当地时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地震的瞬间,印度洋底的一个地质板块被另一个所挤压而向下沉,地球的质量向地心集中,进而导致地球自转周期缩短了3微秒,地球轴心也倾斜了大约2厘米。

但是科学家也认为,由于地球的自转周期经常发生细微的变动,印度洋大地震对其影响可能是短期的,也不会太显著。

在海啸研究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科学家还指出,如果东南亚和南亚受灾国家有较好的灾难预警机制,生命和财产损失可能会少得多。

俄勒冈州立大学地球物理学家理查德·叶茨说,在美国有海啸风险的地区,一般都有完善的预警机制。美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负责全国范围的预警警报,居住在海边的居民,最晚能在海啸来临之前15分钟接到地方当局的警报并向高处逃避,一些地方还设有专门的海啸逃生训练学校。

他说,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和太平洋沿岸的一些州也发生过类似的地震和海啸,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美国现行的预警机制就是在那之后建立的。因此,这次受灾的国家应该吸取教训。

科学家还认为,在印度洋已发生过里氏9.0级的大地震之后,太平洋“骚动”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美国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应提高警惕。

4、南亚海啸发生的原因

海啸,就是海上突然出现的巨浪,有时浪高可达十公尺以上。这种巨浪可能在同一地点持续数小时,重复几十次,如果冲向陆地,所到之处,破坏设施、建筑,会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晨,印尼发生 9.0 级大地震,震央位於苏门答腊岛西北部的亚齐省西南外海 160 公里处。地震引发南亚大海啸,巨浪冲向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印度这些印度洋周边国家,甚至冲向远在五千公里外的非洲东岸,一天之内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海啸发生的频率并不低,以台湾为例,二十世纪就有四次海啸纪录,但因规模不大,浪高都不及一公尺,因此未造成重大灾害。规模像这次南亚大海啸的,倒是很少发生,全球平均几十年才有一次。

海啸发生的原因

海啸发生时,冲向陆地的巨浪,速度可达每秒数十公尺。以速度 V = 10 m/s 计算,质量 M = 1 kg 海水持有的动能 K 是
K = 1/2 × MV2 = 1/2 × 1 kg ×(10 m/s)2 = 50 joule
而且,海水由海面冲向陆地,至少经过几十秒的时间,也就是这些海水「持有」这些动能至少达几十秒。

因此,海啸的发生,一定是有造成局部海水突然获得大量动能的机制,海水瞬间开始快速流动,形成巨浪,这种海浪以速度
V =(gh)1/2
(其中 g 是重力加速度 9.8 m/s2,h 是水深)向四面八方传播。以水深三千公尺的海面为例,
V = (9.8 × 3000)1/2 m/s = 170 m/s
约等於传播速度每小时六百公里。

若海水原本的平衡状态瞬间被破坏,破坏的能量就会转移到海水,使海水突然获得大量动能而引发海啸。这有以下三种可能的原因:(1)巨大外物(例如彗星)撞击海洋;(2)海底山崩塌;(3)海底浅层地震。

如果不幸有一颗彗星撞击地球,且撞到海洋,则被撞的局部海水会因此被排开,并吸收彗星的动能,而形成巨浪,引发大海啸。一九九四年曾有彗星撞木星的事件,至於彗星撞地球,虽然有史以来未曾发生,但在史前曾经发生过,未来还是有可能的。美国亚利桑那州就有一个三万三千年前产生的直径1.2公里的彗星撞击坑。

海底山崩塌是可能引发海啸的第二个原因。如果海底山发生崩塌,崩塌的部分会掉落海底地表,降低位能,转换为海水的动能,使海水流动,产生巨浪而引发海啸。海底山崩塌曾经造成一九九八年的巴布亚纽几内亚海啸。最近有人预测西非摩洛哥外海加纳利群岛中的巴尔默岛,可能因火山爆发造成崩塌,而引发高达一百公尺巨浪的大海啸。不过笔者对发生如此大规模崩塌的可能性,抱持强烈怀疑。

最常引发海啸的是震源在海底的浅层地震。断层是板块边界,若海底浅层地震造成断层两侧的板块产生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则覆盖的海水也会跟著产生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海水原本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抬升板块上方的海水变得比较高,位能变得比较高,於是向位能比较低的下沈板块方向流动。也就是说,海底浅层地震可能使震央附近的海水突然获得大量位能,这个位能因地心引力立即转换为动能,使海水流动,而引发海啸。

依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层(深度 0 ~ 70 公里)、中层(深度 70 ~ 300 公里)、深层(深度超过 300 公里)三种。断层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处,依照板块之间相互移动的方式,断层可分为平移型、发散型和聚合型三种。发散型断层是上盘向下滑移(下沈),又称正断层,聚合型断层是上盘向上滑移(抬升),又称为逆断层。正断层和逆断层都是倾斜滑移断层。

如果海底地震是由平移断层引发,断层没有倾斜滑移,则海底板块只会发生水平位移。因海水是流体,虽然会跟随发生水平位移,但位移量远小於海底板块的位移量,海水原本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得很有限。而且这种破坏仅限於水平方向,不涉及重力加速度,海水不会增加位能,因此即使发生海啸,规模也不大。

如果发生海底倾斜滑移断层地震,但震源很深,断层破裂面并未延伸到海底地表,只局限在海底地表以下,则地震波传到海水时,海水只是传播震波的介质,震波传过之后海水又恢复平静。震波虽然可能产生盆地效应,即震波在一个封闭水体中来回摆荡而产生加成作用,但这种摆荡只会在小面积的水体,如湖泊或内海产生。由於封闭水体的水量有限,且传播的只是震波,不是海浪,震波能量会由海水传入海底而消散。

至於海水流入海底断层的裂隙,不太可能是产生海啸的原因。因为断层的裂隙通常非常小,特别是倾斜滑移断层,裂隙多在十公分以内,几乎看不到。以台湾一九九九年的 921 地震为例,在断层面上两板块紧密接合,根本没有裂隙,海水无法流入,因此不太可能引发海啸。

断层破裂面在陆上的地震,除非破裂面延伸到海底地表,否则海水的角色只是震波传播的介质。地震波到达之后,海水虽短暂获得振动的动能,却无法「持有」这个动能,这个动能在不到一秒之内就传播到别处,海水又恢复平静,不会流动。所以陆上地震几乎不可能引发海啸。

最可能引发海啸的,是断层破裂面在海底地表的海底倾斜滑移地震。这种地震会造成断层两侧板块的地表产生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正断层是下盘抬升,逆断层则是上盘抬升,由於覆盖在板块上方的海水随著板块产生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在抬升板块上方的海水面跟著抬升,於是高於下沈板块上方的海水面,这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时间。随后地心引力迫使具有较高位能的海水向下沈板块快速流动,形成巨浪向四面扩散,而引发海啸。

海底的断层,大部分是位於海洋板块冲入大陆板块底下,或海洋板块冲入另一海洋板块底下的隐没带的聚合型断层,属於逆断层,且断层附近有海沟,发生地震时是上盘抬升,下盘下沈。虽然断层也有平移型和发散型,但比较少。以这次引发南亚大海啸的地震为例,就是印度板块和澳洲板块冲入缅甸小板块和桑达板块的逆断层。

海底断层倾斜滑移,抬升板块上方的海水到底具有多少能量(位能)?以 1226 南亚大海啸为例,断层倾斜滑移造成上盘抬升达 30 公尺,断层破裂面长度超过一千公里(106 m)。假设上盘抬升与下盘下沈发生在断层两侧各一百公里(105 m)范围内,则上盘抬升的海水质量 M 是(海水密度是 103 kg/m3)
M = 106 m × 30 m × 105 m × 103 kg/m3 = 3 × 1015 kg
获得的位能 U(以 U = mgh 计算,重力加速度 g = 9.8 m/s2,海水平均抬升高度 h = 15 m)
U = 3 × 1015 kg × 15 m × 9.8 m/s2 = 4.4 × 1017 joule
大约是两千颗广岛型原子弹的能量!如此巨大的重力位能瞬间转为海水流动的动能,可以想见造成海浪及海浪冲击的力量有多大!

由於抬升板块上方的水体先流向下沈板块,因此抬升板块后方的海岸先发生大退潮,之后才会遭到海浪侵袭。相反地,下沈板块后方的海岸不会因海啸发生退潮。以这次南亚大海啸为例,幸存的泰国普吉岛游客描述海啸当时先发生大退潮,「来不及退游的鱼在沙滩上挣扎,接著巨浪侵袭……」因为普吉岛位於逆断层上盘(抬升板块)的后方,海水先向下盘流动,因此先发生大退潮。一八六七年基隆大海啸也是先发生大退潮,是基於相同的原因。

哪里可能因地震引发海啸

板块边界可分为聚合型、发散型和平移型三种。中洋脊包括发散型和平移型板块边界,且占了海底发散型板块边界的大部分。由於中洋脊地壳温度很高(可能高达摄氏一千度以上),只会发生小规模地震(规模 4 以下),不太可能引发海啸。不在中洋脊的平移型海底板块边界则都是平移断层,如前所述,不会引发海啸。

由於隐没带占了海域倾斜滑移板块边界的大部分,因此可能引发海啸的海底断层大多是聚合型的逆断层,只有少数是正断层。海底聚合型板块边界主要分布在:(1)环太平洋地震带:由南美洲智利外海向北至中美洲,由北美洲阿拉斯加向西南,经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琉球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纽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到纽西兰东部外海;(2)阿尔卑斯地震带:包括地中海、孟加拉湾、印尼南方外海。

这次发生南亚大海啸的地震震央,印尼亚齐省西南方外海,就是阿尔卑斯地震带的一部分。环太平洋地震带大部分是海底隐没带逆断层,阿尔卑斯地震带则大约一半是海底隐没带逆断层。

会引发海啸的隐没带多在大陆边缘,逆断层上盘在近陆地的一边,下盘在面向大洋的一边。发生海啸时,上盘抬升的结果,海水先向下盘方向流动,因此上盘后方海岸先发生大退潮。所以,对大多数海岸而言,海啸的发生是先有大退潮,然后才是大浪侵袭。

台湾是否可能发生海啸?是的,一七八一年在台南,一八六七年在基隆、淡水,都有大海啸的纪录。台湾位於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边界上,断层经过台湾陆地,由於南方海域及东北方海域都是板块边界的隐没带(海底逆断层),因此,海啸可能在南北两端发生,侵袭台湾。

海啸灾害防治

海啸是自然现象,无法避免。既然无法避免,就要面对它,与它和平共存,设法把海啸的灾害降到最低。

海啸的传播速度是每小时数百公里,除非正好在断层附近,海啸由断层传到陆地,总有几分钟以上的时间,利用这一点时间就可以减少灾害。

以 1226 南亚大海啸为例,由震央(印尼亚齐省外海)到斯里兰卡距离约一千六百公里,海啸的巨浪到达需 2.5 小时,如果能预先发布警报,所有的人都有足够的时间撤至安全地点。由於缺少预警系统,斯里兰卡伤亡惨重,甚至远在东非的索马利亚也有数百人丧生。但在震央附近的印尼锡默卢岛 (Simeulue),岛民凭藉「发生地震立即往山上跑」的古老传说,据报导在这次南亚大海啸中竟然全岛无一人伤亡!

由於地震发生后.邻近的监测站可以在一分钟之内测知,然后在几秒内判定震央及强度,及时对可能受海啸侵袭的地区发出警报,技术上不是问题。因此,建立海啸预警系统,并且准备好发生海啸时的撤离路线,是必须的。

台湾如果发生海啸,震央可能在台湾南方或北方海域,与台湾陆地有数百公里的距离,因此台湾有大约一小时的预警时间,足够避免严重损失,也因此台湾有必要尽早建立海啸预警系统。

5、普吉岛易发生地震海啸吗

普吉岛在04年的时候被印尼的大海啸波及,虽然受到破坏,但是水质却恢复到被开发之前的水平,算是有失有得。我11年去普吉之前也有你提到的顾虑。去了以后正赶上泰国连下一个星期的雨刚刚停,全国发洪水,本以为要麻烦,可是普吉却一点影响都没有,可见普吉的排水没有问题。另外你想去的时间是春节,不是雨季,还是旅游的最旺季,不会有问题的

6、泰国是地震多发区吗

据泰国气象2014。4 。5日消息,当天傍晚泰国北部清莱府潘县发生6.1级地震。清迈、帕尧等相邻数府以及首都曼谷均有震感。
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8时8分,震中位于清莱府潘县,位于北纬19.39度,东经99.45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消息。泰国国家灾害预警中心已提醒震区民众留在安全区域,以防余震发生。该中心表示将不断向公众通报最新情况。
另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泰国5日发生6.4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99.6度、北纬19.4度,震源深度20公里。

看来也是地震频发区域 另外这里还要多加小心 防范海啸

7、普吉岛club med有预防海啸的措施吗

普吉岛位于泰国最南端的安达曼海上,是泰国最大的岛屿,是泰国半岛上的珍珠,周围环绕着许多小岛。这里是锡矿和橡胶的主要产地,机场建成后,当地宜人的气候、美丽的热带风情,使旅游业迅速发展。这里的CLUB MED度假村建于1985年,位于普吉岛的西南-KATA海滩沿岸,占地75公顷,沿着海岸呈扁长形,由于建成较早,占据了较多的海滩,政府收回一部分后,目前还有一小片专属海滩,上面印有鱼叉标志的椅子和遮阳伞对G.M是免费的。

有预防措施的

8、印尼4月11号8.7级地震会对普吉岛有影响吗?

海啸已经过去了,只要没有新的地震,不会影响你15号的蜜月行的,可以放心出行。

以下是纯手工海啸总结,希望你看了我们的分析后可以安心出行。
事件回放:
4月11日下午16时38分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7地震,并引发浪高80厘米的海啸,普吉有震感。泰国政府随即发布海啸预警,普吉机场也宣告临时关闭。晚上22:20分,泰国解除海啸警报,机场随即宣布12日早8点开放。地震事件宣告结束,普吉岛的居民、游客回复正常秩序。

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我们总结一下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并对以后产生此类事情做一个参考。
1. 印尼常年地震,但不是每次地震都会引发海啸。所以得知地震的消息不用惊慌失措。
2. 即便引发海啸,也不一定会对普吉岛产生严重冲击。要看震源的位置、深度而定。不是每次海啸都会引发跟04年一样的灾难。
3. 经过04年的海啸后,太平洋沿岸各国均建立起有效的海啸预警。此次海啸预警比海啸抵达普吉岛提前了一个多小时,有足够的时间躲避。
4. 海啸预警后,机场宣布临时关闭属正常措施。不要以为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事情过后机场会正常开放。因此而影响的航班,航空公司都会妥善处理。
5. 由于事情突然,普吉岛的电话通讯基本瘫痪(进出的电话量极大),电话极难打进打出。但网络仍然畅通,本次事件的情况了解均是通过网络与当地同事进行。如果不方便上网,那么开通手机流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起码还可以用一用QQ或微信(这个需要提前开通)。
6. 网络上称当地人都在爬山,这是一种正常的规避,并非恐慌。我们联系了一位连锁酒店的高层。他们在普吉岛有十家酒店,每个酒店都由员工组织游客前往高处避险。得知海啸过去后,再由员工带下来。一切井井有条。
7. 海啸的实际影响非常短暂,通常是一两天的事情,没有后遗症。所以只要没有新的地震,所以此次事件就此结束,不会影响到后面的游客。但如同那位酒店高管所说,“海啸的心理影响将远大于实际影响”
8. 因海啸所带来的航班延误、酒店减少或增加一晚住宿的情况,由航空公司和酒店来处理,旅行社是一个中介结构,负责协调情况,但不做最终裁决,以航空公司和酒店的实际处理结果为准。

与泰国海啸预警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