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7月31日凌晨,新疆伊犁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卓勒得沟一铁矿厂因暴雨引发泥石流及山体滑坡。下图为新
(1)季节:春季和夏季。条件:冬季降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快,导致积雪大量融化形成山洪,夏季时气流受山地抬升形成暴雨,也容易出现山洪;山谷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破碎,松散物质多。
(2)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在各类生产建设等活动中注意对地表的保护和原生植被的恢复等。
2、我想知道伊犁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远离海洋和群山环抱的影响下,具有典型的干旱气候特征,属寒温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从天山到阿尔泰山,随着经度和位置高度的不同,各地又有独特的小气候特征。全州总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短,冬季长;春季升温快但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一般年份春季长于秋季30天左右。阳光充足,相对湿度低,蒸发量大。气温变化剧烈,日温差大。无霜期较短。降水量月、季、年度变化率大,山区多于平原,局部地区间差异大。风力因各地地形影响而表现不一。在灾害性天气方面,逢秋末、春初普遍受到冷空气入侵,气温急剧下降,有暴风雪。初冬有霜冻,夏季有暴雨、冰雹、干热风等灾害。
伊犁州境内的气温,以地区来看,伊犁地区年平均气温为8-9℃,塔城地区年平均气温为7-8℃,阿勒泰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4℃,,即气温随地势的增高而渐低。全年以1月份(山区2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平均年较差界于27-45℃之间,山区差值小,平原差值大;各地平均日较差在10-16℃之间,最大日较差在20-28℃之间。
在光热方面,自治州太阳辐射通量年平均为5200-5600兆焦耳/平方米。阿勒泰地区纬度高,光热资源为5399兆焦耳/平方米,是自治州的低值区。伊宁市、霍城县一带太阳辐射通量为5563兆焦耳/平方米,是自治州光热资源高值区。能为植物利用的光合潜力全州一般为2600-2800兆焦耳/平方米。自治州境内年日照时数在2899-3158小时之间,日照比率平均为65%。
伊犁州平原农区无霜期一般在150-180天。伊宁、沙湾两县最长为191天。山区为100-130天。
伊犁州的降水量受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在西风急流带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和南下的北冰洋气流共同作用下,遇西敞、北东南三面环山封闭地形成“三带四块”降水各异的特征。
伊犁州境内蒸发量的总趋势是从南向北增大,全州年蒸发量是1259-2381毫米。蒸发量最大的是阿勒泰地区的黑山头,达2331毫米;蒸发量最小的出现在昭苏县,只有1209.5毫米。
伊犁州境内的气压因海拔高度相差悬殊而表现不规则。凡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气压都在900百帕以下;凡海拔在1000米以下地区,气压都在900百帕以上。其年际变化无规律,且变幅不大。其日变化以清晨为最高,至午后最低,然后又开始上升,与气温日变化基本成反向变化。
伊犁州境内的风速是北部大于南部。一年中的变化,一般从3月份增大,到11月份又减少。个别地区则相反。
伊犁州境内的灾害天气主要是,逢春初、秋末普遍有冷空气或寒潮侵入,气温急剧下降,有暴风雪。初冬有霜冻,夏季有暴雨、冰雹、干热风等灾害。寒潮多出现在春、秋两季,入侵的途径主要来自北方或西方的强冷空气。侵入时间一般在9月底开始。雷暴和冰雹多发生在山区和前山地带,一般出现在4-10月,主要集中在5-8月。大风主要集中在4-10月
伊犁河谷地区教新疆其余地区,冬季温度教高,夏季较凉,河谷南部地区是高原,长冬无夏,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0度,伊犁河谷地区降雨量高于其它地区,尤其以南部明显
3、伊犁的气候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远离海洋和群山环抱的影响下,具有典型的干旱气候特征,属寒温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从天山到阿尔泰山,随着经度和位置高度的不同,各地又有独特的小气候特征。全州总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短,冬季长;春季升温快但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一般年份春季长于秋季30天左右。阳光充足,相对湿度低,蒸发量大。气温变化剧烈,日温差大。无霜期较短。降水量月、季、年度变化率大,山区多于平原,局部地区间差异大。风力因各地地形影响而表现不一。在灾害性天气方面,逢秋末、春初普遍受到冷空气入侵,气温急剧下降,有暴风雪。初冬有霜冻,夏季有暴雨、冰雹、干热风等灾害。 自治州境内的气温,以地区来看,伊犁地区年平均气温为8-9℃,塔城地区年平均气温为7-8℃,阿勒泰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4℃,,即气温随地势的增高而渐低。全年以1月份(山区2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平均年较差界于27-45℃之间,山区差值小,平原差值大;各地平均日较差在10-16℃之间,最大日较差在20-28℃之间。 在光热方面,自治州太阳辐射通量年平均为5200-5600兆焦耳/平方米。阿勒泰地区纬度高,光热资源为5399兆焦耳/平方米,是自治州的低值区。伊宁市、霍城县一带太阳辐射通量为5563兆焦耳/平方米,是自治州光热资源高值区。能为植物利用的光合潜力全州一般为2600-2800兆焦耳/平方米。自治州境内年日照时数在2899-3158小时之间,日照比率平均为65%。 自治州平原农区无霜期一般在150-180天。伊宁、沙湾两县最长为191天。山区为100-130天。 自治州的降水量受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在西风急流带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和南下的北冰洋气流共同 作用下,遇西敞、北东南三面环山封闭地形成“三带四块”降水各异的特征。 自治州境内蒸发量的总趋势是从南向北增大,全州年蒸发量是1259-2381毫米。蒸发量最大的是阿勒泰地区的黑山头,达2331毫米;蒸发量最小的出现在昭苏县,只有1209.5毫米。 自治州境内的气压因海拔高度相差悬殊而表现不规则。凡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气压都在900百帕以下;凡海拔在1000米以下地区,气压都在900百帕以上。其年际变化无规律,且变幅不大。其日变化以清晨为最高,至午后最低,然后又开始上升,与气温日变化基本成反向变化。 自治州境内的风速是北部大于南部。一年中的变化,一般从3月份增大,到11月份又减少。个别地区则相反。 自治州境内的灾害天气主要是,逢春初、秋末普遍有冷空气或寒潮侵入,气温急剧下降,有暴风雪。初冬有霜冻,夏季有暴雨、冰雹、干热风等灾害。寒潮多出现在春、秋两季,入侵的途径主要来自北方或西方的强冷空气。侵入时间一般在9月底开始。雷暴和冰雹多发生在山区和前山地带,一般出现在4-10月,主要集中在5-8月。大风主要集中在4-10月。
4、新疆气象灾害有哪些
暴雨
在新疆多年气候分析实践中,多是采用一般常用的50毫米暴雨标准的一半,即日降水量≥25毫米作为新疆的暴雨标准。实践证明,这个标准大致符合新疆的特殊的地理环境。新疆多山区,地面汇流迅速,北疆前山地带和南疆整个山区植被稀疏,所以日降水量≥25毫米时所汇成的径流就可能出现危害。
实际上新疆许多造成灾害的山洪,往往是段时间内20~30毫米降水所引起的。从资料统计中可知,新疆暴雨分夸大致是北疆多于南疆,山区多于平原。塔城盆地、伊犁河谷平均每两年左右发生一次。阿勒泰地区、准噶尔盆地约三、四年发生一次,山区较多,每年两左右,南疆塔里木盆地,大约十年一遇,其邻近山区约 1~2年出现一次。干旱的吐鲁番地区、哈密北戈壁等地,约二、三十年一遇。但在附近天山山区约 1~2年一次。
根据现在所掌握的气象资料,新疆80%以上的气象台站,从未观测到过日降水量≥50毫米的大暴雨。而那些出现过的地区,也是多年难遇的极小概率事件。根据《新疆暴雨的气候学分析》一文对全疆气象、水文站资料统计,从1990年至I975年全疆观测到的24小时(或日)雨量≥50毫米的暴雨共77站次,其中≥70毫米的有15站次,≥90毫米有4站次。其地理分布大致是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盆地。在77次暴雨中,天山山区占80%,其中天山中段占48%,准噶尔西部山地占14.39%,昆仑山占5%。中天山北坡的暴雨,多出现在玛纳斯河以东到奇台以西的地区内,暴雨中心主要在乌鲁木齐、天池和奇台的南山;中天山南坡的暴雨,主要出现在阿克苏以东到开都河流域;昆仑山地区的暴雨,主要降落在叶城到于田之间。新疆的暴雨多发生在夏季,北疆以6月为最多,南疆则多在7月出现。暴雨常可引起山洪,冲毁水利设施,冲坏道路、桥梁,造成农田受旱和交通中断。新疆暴雨分布虽然是北疆多于南疆,但暴雨引起的洪水所造成的破坏,常是南疆多于北疆,这可能与南疆地表植被更为稀少、土壤更松散有关。除暴雨引起洪水外,在新疆还可因急剧升温融雪引起洪水和暴雨、融雪共同作用引起洪水。另外,近年来还发现一种“垮坝”型拱水。这种“坝”可以是山区泥石流阻塞河道而形成的乱石坝,也可以是冰川截断河流后出现舶冰坝。当坝形成初期,下游流量迅速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当上游水位不断提高后,就可能把坝冲垮,造成下游地区突然而来的洪水。新疆洪水,局地性很强,且总是来去匆匆,不会造成洪涝现象。
除以上几种气象灾害外,还有霜冻、大风雨害,雪害等,它们的影响仅是局部地区,且季节性较强。例如雨害,主要产生在南疆,降水量在5毫米以下时,春季苗期,产生碱结皮,其壳在幼苗损害极大,必须疏松土壤。☆雪害一是产生山区,在特有地形下,产生吹雪、雪崩。在雪厚年份,北疆地区冬小麦易产生雪腐病等等,由于危害面积不大,故不赘述。
5、新疆伊犁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四季的分化,降水以及灾情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远离海洋和群山环抱的影响下,具有典型的干旱气候特征,属寒温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从天山到阿尔泰山,随着经度和位置高度的不同,各地又有独特的小气候特征。全州总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短,冬季长;春季升温快但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一般年份春季长于秋季30天左右。阳光充足,相对湿度低,蒸发量大。气温变化剧烈,日温差大。无霜期较短。降水量月、季、年度变化率大,山区多于平原,局部地区间差异大。风力因各地地形影响而表现不一。在灾害性天气方面,逢秋末、春初普遍受到冷空气入侵,气温急剧下降,有暴风雪。初冬有霜冻,夏季有暴雨、冰雹、干热风等灾害。
自治州境内的气温,以地区来看,伊犁地区年平均气温为8-9℃,塔城地区年平均气温为7-8℃,阿勒泰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4℃,,即气温随地势的增高而渐低。全年以1月份(山区2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平均年较差界于27-45℃之间,山区差值小,平原差值大;各地平均日较差在10-16℃之间,最大日较差在20-28℃之间。
在光热方面,自治州太阳辐射通量年平均为5200-5600兆焦耳/平方米。阿勒泰地区纬度高,光热资源为5399兆焦耳/平方米,是自治州的低值区。伊宁市、霍城县一带太阳辐射通量为5563兆焦耳/平方米,是自治州光热资源高值区。能为植物利用的光合潜力全州一般为2600-2800兆焦耳/平方米。自治州境内年日照时数在2899-3158小时之间,日照比率平均为65%。
自治州平原农区无霜期一般在150-180天。伊宁、沙湾两县最长为191天。山区为100-130天。
自治州的降水量受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在西风急流带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和南下的北冰洋气流共同作用下,遇西敞、北东南三面环山封闭地形成“三带四块”降水各异的特征。
自治州境内蒸发量的总趋势是从南向北增大,全州年蒸发量是1259-2381毫米。蒸发量最大的是阿勒泰地区的黑山头,达2331毫米;蒸发量最小的出现在昭苏县,只有1209.5毫米。
自治州境内的气压因海拔高度相差悬殊而表现不规则。凡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气压都在900百帕以下;凡海拔在1000米以下地区,气压都在900百帕以上。其年际变化无规律,且变幅不大。其日变化以清晨为最高,至午后最低,然后又开始上升,与气温日变化基本成反向变化。
自治州境内的风速是北部大于南部。一年中的变化,一般从3月份增大,到11月份又减少。个别地区则相反。
自治州境内的灾害天气主要是,逢春初、秋末普遍有冷空气或寒潮侵入,气温急剧下降,有暴风雪。初冬有霜冻,夏季有暴雨、冰雹、干热风等灾害。寒潮多出现在春、秋两季,入侵的途径主要来自北方或西方的强冷空气。侵入时间一般在9月底开始。雷暴和冰雹多发生在山区和前山地带,一般出现在4-10月,主要集中在5-8月。大风主要集中在4-10月。
6、新疆伊犁的气候状况
伊犁州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51.0℃,其中伊犁河谷年平均气温10.4℃,塔城地区年平均气温8.7℃,阿勒泰地区年平均气温5.8℃。年平均降水量:伊犁河谷417.6毫米,山区600毫米左右;塔城盆地342.7毫米,山区400毫米左右;
阿勒泰山区202.6毫米;其余地区100-2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伊犁河谷2898.4小时;塔城地区2714.7小时;阿勒泰地区2976.8小时。
(6)伊犁暴雨扩展资料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中亚内陆腹地,境内分布着许多高山峻岭,又有广阔的山间平原盆地和河谷地,“三山两盆两谷”组成自治州的主要地貌单元。
自治州东北部的阿勒泰地区,系阿尔泰山中段南坡,长约500公里。天山山脉及其支脉婆罗科努山横亘于自治州南部,西起伊犁地区,东至星星峡,长约1700公里,在自治州长约450公里。分水岭山脊海拔4000-6000米,最高的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
山势西高东低,西宽东窄。西段宽达400公里,东段宽仅100公里。平行山脉之间为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谷地。伊犁河谷位于天山西部,呈东南直向,三面环山,有婆罗科努、科古琴、乌孙山和那拉提山,
谷地呈三角形,东部顶点为特克斯河与巩乃斯河交汇处,西部底边朝向中哈边界,东高西低,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东西长170公里。伊犁河两岸为洪积冲积平原,伊犁河谷地南部为昭苏--特克斯盆地,呈东窄西宽的楔形,主要为特克斯洪积冲积平原。
在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有准噶尔盆地。其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盆地轮廓呈不等边三角形。西面有萨吾尔、塔尔巴哈台、巴尔鲁克、阿拉山等低山;
东面有北塔山;西面还有几个地势较低的缺口,故被称为半封闭性内陆盆地,海拔高度起伏不一,平均海拔不到100米,最低处艾比湖一带为89米。盆地东西长约850公里,南北宽约380公里,总面积约38万多平方公里。
伊犁境内主要有伊犁河、额尔齐斯河、额敏河、乌伦古河等。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其他都属于内陆河,流入盆地的低洼部位。其中伊犁河是新疆水量最大的河流。
额尔齐斯河是自治州第二大河流,它发源于阿尔泰山南麓,由布尔津河、哈巴河、克兰河等支流汇合而成,流经富蕴县、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和哈巴河县境,
向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后,与鄂毕河汇合,注入北冰洋,是中国惟一的北冰洋水系。年径流量112亿立方米。额敏河由东向西流经额敏县和塔城市境,至巴克图以南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拉湖。
乌伦古河发源于阿尔泰山东南麓,由青格里河和布尔根河汇合而成,自北向南而后转向西北,流经青河、富蕴、福海等县,流入乌伦古湖。乌伦古湖亦名布伦托海,位于福海县西北,是良好的天然渔场。
奎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其主要支流有四棵树河、古尔图河,由南向北流经准噶尔盆地,最后向西流入艾比湖。
玛纳斯河发源于北麓,主要支流有金沟河和巴音沟河,纵贯沙湾县境,由南向北流入准噶尔盆地腹心的玛纳斯湖。
伊犁州国土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南北长760公里,东西宽630公里。其中州辖土地总面积270035平方公里,州直属县市57418平方公里,塔城地区95616平方公里,阿勒泰地区117000平方公里。与边境线总长度为2019公里。
伊犁州地貌类型:山地8363244公顷;丘陵6298931公顷;平原10297437公顷;沙漠2043855公顷。土地利用类型:耕地174.62万公顷;园地0.93万公顷;
林地180.11万公顷,其中天然林171.56万公顷;草地1895.12万公顷,其中天然草场1879.1万公顷;未利用土地409.07万公顷。
森林面积88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6亿立方米,占全疆的74%;保存着60多种珍稀动物,700多种植物,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天然基因库。
7、新疆5天前天气灾害
空气质量实况
空气质量:优 AQI:44 PM2.5:12
PM10:37 O3:89 NO2:12 CO:0.437
天气:多云 20℃
东南风2级 湿度:75%
8、现在新疆伊犁河谷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伊犁州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51.0℃
其中:伊犁河谷年平均气温10.4℃,塔城地区年平均气温8.7℃,阿勒泰地区年平均气温5.8℃。
年平均降水量:伊犁河谷417.6毫米,山区600毫米左右;塔城盆地342.7毫米,山区400毫米左右;阿勒泰山区202.6毫米;其余地区100-200毫米。
年平均日照时数:伊犁河谷2898.4小时;塔城地区2714.7小时;阿勒泰地区2976.8小时。
在远离海洋和群山环抱的影响下,具有典型的干旱气候特征,属寒温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从天山到阿尔泰山,随着经度和位置高度的不同,各地又有独特的小气候特征。全州总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短,冬季长;春季升温快但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一般年份春季长于秋季30天左右。阳光充足,相对湿度低,蒸发量大。气温变化剧烈,日温差大。无霜期较短。降水量月、季、年度变化率大,山区多于平原,局部地区间差异大。风力因各地地形影响而表现不一。在灾害性天气方面,逢秋末、春初普遍受到冷空气入侵,气温急剧下降,有暴风雪。初冬有霜冻,夏季有暴雨、冰雹、干热风等灾害。
伊犁州境内的气温,以地区来看,伊犁地区年平均气温为8-9℃,塔城地区年平均气温为7-8℃,阿勒泰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4℃,,即气温随地势的增高而渐低。全年以1月份(山区2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平均年较差界于27-45℃之间,山区差值小,平原差值大;各地平均日较差在10-16℃之间,最大日较差在20-28℃之间。
在光热方面,自治州太阳辐射通量年平均为5200-5600兆焦耳/平方米。阿勒泰地区纬度高,光热资源为5399兆焦耳/平方米,是自治州的低值区。伊宁市、霍城县一带太阳辐射通量为5563兆焦耳/平方米,是自治州光热资源高值区。能为植物利用的光合潜力全州一般为2600-2800兆焦耳/平方米。自治州境内年日照时数在2899-3158小时之间,日照比率平均为65%。
伊犁州平原农区无霜期一般在150-180天。伊宁、沙湾两县最长为191天。山区为100-130天。
伊犁州的降水量受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在西风急流带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和南下的北冰洋气流共同作用下,遇西敞、北东南三面环山封闭地形成“三带四块”降水各异的特征。
伊犁州境内蒸发量的总趋势是从南向北增大,全州年蒸发量是1259-2381毫米。蒸发量最大的是阿勒泰地区的黑山头,达2331毫米;蒸发量最小的出现在昭苏县,只有1209.5毫米。
伊犁州境内的气压因海拔高度相差悬殊而表现不规则。凡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气压都在900百帕以下;凡海拔在1000米以下地区,气压都在900百帕以上。其年际变化无规律,且变幅不大。其日变化以清晨为最高,至午后最低,然后又开始上升,与气温日变化基本成反向变化。
伊犁州境内的风速是北部大于南部。一年中的变化,一般从3月份增大,到11月份又减少。个别地区则相反。
伊犁州境内的灾害天气主要是,逢春初、秋末普遍有冷空气或寒潮侵入,气温急剧下降,有暴风雪。初冬有霜冻,夏季有暴雨、冰雹、干热风等灾害。寒潮多出现在春、秋两季,入侵的途径主要来自北方或西方的强冷空气。侵入时间一般在9月底开始。雷暴和冰雹多发生在山区和前山地带,一般出现在4-10月,主要集中在5-8月。大风主要集中在4-10月。
9、中国七二有什么灾难?
今年5月下旬以来,云南暴雨肆虐,已有163人死亡;7月,因天气异常多变,新疆暴雨成灾,伊犁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达1.6亿元;7月17日,重庆遭遇115年来最强雷暴雨袭击,山城变水城,主城交通几乎瘫痪,55人死亡;次日,济南发生大暴雨,34人殒命;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从8月7日凌晨开始,辽宁普降大雨到暴雨,截至8月8日,气象部门连发18次暴雨预警信号;而湖北省民政厅8月9日发布的消息称,自今年入汛以来,省内遭受的洪涝灾害已经造成1495万人受灾,其中因灾死亡79人,失踪21人……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江南、华南地区连续高温日数均超过10天,湖南长沙市甚至出现50年一遇特大干旱,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沙市管辖内已有245座小型水库、6.4万处山塘干涸,748条溪河断流。面对这种现象,有人如此形容: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无疑是各地的灾民。一位长沙的网友在某论坛里抱怨,自己已经三天没洗澡了,“井里的水四五个小时才能抽半缸。”更让他郁闷的是,“为水打架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我们已会同财政部26次向各受灾省份下拨4.35亿元救灾资金。”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相比之下,由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更大。8月7日,民政部发布的全国自然灾害灾情公告显示,今年1-7月份全国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事件466次,发生频次远高于2006年同期,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受灾地区造成十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截至7月31日统计,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8亿人次受灾,1279人死亡,239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615.3万人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01.8亿元。
10、气象台发暴雨预警具体情况是什么?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在大陆,红色暴雨预警信号为最高级;在香港,有三级,黑色暴雨预警信号为最高级,表示在刚过去的3小时内本地部分地区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
(10)伊犁暴雨扩展资料
发布规定示例:
1、为防御和减轻台风、大暴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保障当地经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的预警信号是防御台风、大暴雨灾害的统一信号。
3、台风、大暴雨预警信号由气象台统一发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公众传播非气象台提供、许可的台风、大暴雨预警信号。
4、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应及时播发气象台发布或更新的台风、大暴雨预警信号。
5、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参照本规定中防御指引,结合当地和部门情况,制定防御台风、大暴雨等灾害的措施。
6、各单位和个人应按本规定和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采取措施,积极防御,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
7、船舶和海上设施的防台抗风工作按海事行政主管机关的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