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原因:
(1)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年降水量百少;地表面河流少,河流水量少;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气候变暖,蒸发强烈,在加之渠道渗漏自然耗水量大。
(2)人为原因
人口数量增长,农业规模扩大,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加;发展工业耗水量及生度活用水量增多;工农业生产对水资污染严重,知使可用水资源减少;不合理灌溉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耗水量大,加剧缺水。
解决措施: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农作物;改革灌溉方式,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治理水污染,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产业;保护植被、营造防护林,道增强其涵养水源的能力;控制人口增长,必要时考虑生态移民。
长江中下游专地区的的缺水属于水质性缺水;季节性缺水。
解决措施:治理水污染,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修水库、退田还湖,属在雨季大量拦蓄洪水,用于旱季灌溉;改革灌溉方式发展节水灌溉;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2、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文综地理试
有很多原因啊,主要是看题目的侧重点吧。比如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高压带和信风带少雨,低压带和西风是多雨。还有地理位置的影响,比如洋流,暖流经过增温曾湿,寒流减温减湿。和我国西北地区深处大陆内陆,降水少,气候变化大,河流少,导致气候干旱。还有人为原因,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过度砍伐和樵采,温室气体排放等等。
3、地理东北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降水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
4、干旱的成因
1.降水年内分配不均
由于季风气候的特点,我国冬季降水偏少,通常小于全年降水量的30%,若遇到少雨年份冬春就容易发生干旱。如广西左江谷地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1200mm,但1978年降水量只有780mm。
2.降水年际分配不均
不同区域受大气环流强弱和进退时间不同的影响,副热带高压季节性的南北移动直接影响到副高北侧锋面降雨雨带和南侧热带天气系统降雨带的控制范围和时间长短。当副热带高压一些年份在某处停留时间过久,即该北跳或南撤的时候没有移动,就会造成一些地区有的年份降水偏多,有的年份降水偏少,形成洪旱灾害。这种干旱和洪涝的空间分布格局往往是相对的,副高控制下的地区容易发生干旱,而雨带影响范围则可能形成洪涝。
3.蒸发是土壤水分损失的主要方式
蒸发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和风力的变化,蒸发量越大,土壤水分损失越多,越容易引起干旱。如新疆大多数地方年蒸发量为2563.5mm,而降水量不足100mm,干旱指数为20~50及以上;如右江谷地,1958年4月23日气温高达42.5℃,左右江谷地干旱指数为1.2~1.5之间,经常发生干旱和焚风。
4.喀斯特地区由于地表水大量转入地下而造成地表缺水
5.广西干旱成因
(1)干旱区与少雨区吻合
广西三大雨量低值区即左江谷地、右江谷地、来宾盆地是相对干旱区。
(2)旱区与岩溶区吻合
地表岩石裸露,植被稀少,地表漏水通道多,降水很快转入地下;峰丛洼地区地下水位低,提水十分困难,因此导致地表十分缺水。
5、求西南旱灾的地理原因,高中地理
?
6、造成干旱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干旱的原因既与气象等自然因素有关,也与人类活动及应对干旱的能力有关。具体可分为气象原因、地形地貌原因、水源条件与抗旱能力不足、人口因素、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1、气象原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偏少等气象条件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因素。
2、地形地貌原因:地形地貌条件是造成区域干旱的重要原因。
3、水源条件与抗旱能力不足:干旱与因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带来的水源条件差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水利工程设施如水库、水井等。
4、人口因素: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造成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超出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5、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由于西南地区平常年份降水较多、不太缺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与国内常年缺水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也对应对干旱不利。
(6)旱灾的成因地理扩展资料:
抗旱举措:
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2、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4、多管齐下,防治水土流失。
5、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7、干旱产生的原因,地区?
象灾害:干旱
2005年6月6日 点击:154次 来源:《中国气象报》
干旱是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土壤缺水、空气干燥而造成农作物枯死、人畜饮水不足等的灾害现象。从天气状况考虑,干旱还包括干热风、高温和热浪等种类。干旱是我国农业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据有关统计,我国农作物平均受旱面积达3亿多亩,成灾面积达1.2亿亩,每年因旱减产平均达100-150亿公斤,每年由于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干旱灾害具有影响面积大、明显的季节性、持续性、地域性和潜伏性以及年际变化等多个特点。
干旱灾害的防御
南水北调: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引到北方,能从根本上解北方的干旱问题;
兴修水利和科学灌溉:在农业生产中,要重视兴修水利,修建水库,这不仅有利于防洪,也有利于抗旱。对于经常出现干旱的地区,利用水库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灌溉农业尤为重要;
植被建设:退耕还林、绿化环境是防御干旱的重要方法;
重视干旱灾害的预报:我国气象部门历来把干旱等气象灾害作为监测和预报的主要内容。因此,要重视气象预报,充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做好抗旱决策,采取减轻干旱灾害的措施;
人工增雨:人工增雨是抗旱减灾的主动性措施。其方法是在有形成降雨条件的云层中播撒催化剂,促使云层早下雨、下大雨。我国早在1958年就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试验。目前,已有诸多省(区、市)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效果;
拦截和蓄存雨水雾水:拦截和蓄存雨水可采用多种方法,如修建山间小水库、修筑塘坝和沟谷中的小低拦水坝及大水窖、山坡上的蓄水窖、集雨窖等。收集雾水可采用“张网”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雾较多的山区、农村;
推广耐旱品种和抗旱播种法;
免耕法:干旱缺水地区耕作,可采取免耕的方法,以减少水土流失。
干旱
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二十世纪即将过去,人类马上就要步入新纪元,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干旱化趋势,探求原因,寻找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西北干旱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西北干旱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3.8%,在行政上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北部大兴安岭山区例外)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区例外)的绝大部分以及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和河北省的坝上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地理环境在晚白垩纪早第三纪时即已初步形成,其后经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干旱程度更为加剧,逐步形成现有的特殊地理环境。
在这片辽阔的地域上,土地、矿产、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丰富,也有一部分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广泛加以开发利用,建立起不少肥沃农田和丰盛牧场。这里地旷人稀,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荒凉贫瘠的沙质荒漠(沙漠)和石质荒漠(戈壁)广泛分布,还存在许多严重的自然灾害,例如干旱、盐碱、风沙等。在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极易导致土地退化和生产力降低。
西北干旱区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干旱少雨,寒暑剧变,风多沙大、太阳辐射强。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并从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减少(新疆西部例外),苏尼特左旗——百灵庙——鄂托克旗——盐池一线以东,一般年降水量300~400毫米,干燥度1.5~2.0,属半干旱地区,天然植被主要为干草原,自古是我国最好的牧场;也可勉强进行旱作农业,但“十年九旱”,产量很不稳定,并易形成严重的沙漠化问题。该线与贺兰山一线之间,年降水量200~300毫米,干燥度2.0~4.0,天然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农耕必须灌溉。贺兰山以西的广大荒漠地区,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干燥度大于4.0,农作物每年必须灌溉3~4次以上,植树种草也需多次浇水。
本区的降水变率极大,往往连续几个月至半年以上滴雨不降,四五月间及六月初的春早和“卡脖”旱尤为严重;但在夏、秋季一二天内即可降下全年总雨量1/2乃至2/3的暴雨,有时甚至形成洪水灾害。
由于干旱少雨,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全年日照一般达2500~3000小时,甘肃与新疆毗邻处的星星峡达3549小时。太阳辐射一般达54×108~63×108焦耳/米2·年,有利于农作物,牧草的生长发育,并为广泛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温度条件上,塔里木盆地和河西走廊西南部属暖温带,≥10℃期间积温4000~4500℃以上,无霜期200~220天以上,农作物可以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并可种植长绒棉,瓜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其他广大地区均属温带,≥10℃期间积温1700~3500℃,无霜期100~200天,春小麦、糜、谷、马铃薯、胡麻等农作物可以一年一熟。由于大陆性气候盛行,寒暑剧变。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北疆和内蒙古一般在-20℃左右,富蕴(海拔1177米)极端最低气温为-51.5℃,而相距不远的吐鲁番(海拔-15米)极端最高气温达47.4℃(非正式记录达49.9℃),昼夜温差也很大,一般均在10~20℃以上,新疆、甘肃毗邻戈壁地区更在35~40℃以上,此外,在广大沙漠戈壁的地表,夏秋季午间温度可达50~60℃以上,海市蜃楼等光学现象常见,这对植物生长和人类生活显然是不利的。
多风沙也是西北干旱区重大自然改造问题之一。春秋季由于冷暖气流剧烈交绥,乍暖乍寒多风暴。夏季垂直气流强烈,也多“热东风”,山麓地带并有”焚风”。再加气候干旱、地面坦广、植被稀疏、沙源丰富等原因,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时间经常产生风沙现象,山口附近及大沙漠大戈壁中心尤为频繁。例如,四周为腾格里沙漠围绕的民勤城,多年平均风沙日数达133.5天;四周为大戈壁包围的安西城,多年平均大风日数达38.8天,号称“世界风库”;另一个“陆地风库”托克逊城,平均大风日数72天;而准噶尔盆地西部的阿拉山口(准噶尔门)更达165天。最大风速在托克逊附近,曾测到50米/秒以上的大风。
本区在地貌上以两个内陆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两个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为主体,河西走廊则是两者的过渡类型。一般海拔1000~1500米,局部洼地可在500米以下,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则仅-155米,是全国陆地最低点。高原和盆地的周围有高山环绕,海拔达3000~4000米以上,形成了特殊的山地环境。
本地区几乎完全不产生常年河流。主要河流均源自周围山地,出山后水量逐渐减少,最后消失于内陆湖泊或沙碛盐沼之中,只有黄河及额尔齐斯河例外,分别注入太平洋及北冰洋。地下水源分布很不平衡,一般高山山麓和河流沿岸水量丰富,水质也较好,其余广大地面则异常贫乏。水资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利用不当,浪费现象严重,据估计,贺兰山以西广大地区现有水资源利用率仅达30%左右,例如,我国最大内陆河的塔里木河,在阿拉尔年径流达50亿立米,大坝附近仍有32.5亿立米,灌溉农田不过100万亩。
土壤比较贫瘠,剖面不发育,有机质含量少而含盐量高,再加质地粗瘠,一般不利农耕。但在河流中下游沿岸仍有不少宜农土地。
另外,本区植物资源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可分三个地带:①温都尔庙——百灵庙——鄂托克旗——盐池一线以东为干草原地带,以禾草、杂类草为主,覆盖度50%以上,是我国最丰盛的草原;②该线至贺兰山之间为荒漠草原地带,以杂类草和半灌木、小半灌木为主,覆盖度30~50%上下,仍不失为良好草场;③贺兰山以西广大地区为荒漠,以灌木、半灌木为主,覆盖度多在10%以下,还有大片荒裸不毛之处。此外,在周围山地,还产生显著的垂直分布现象,例如天山、阿尔泰山、山麓均为荒漠草原,山坡均以山地草原和针叶林为主。
西北干旱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应:①充分合理利用有限水源,提高水的利用率。根据春旱严重,夏雨集中和温度较高的特点,选择耐旱的、需水与降水分配规律基本一致的作物,并采用有效的旱地耕作保墒措施,集存雨水,积雪防旱。修建水库,挡洪截水,整修水利工程,防止渠道渗漏。如新疆大多数渠道有效利用系数仅0.3~0.35;若提高到0.5,现有耕地的春旱缺水将得到较好的调节。平整耕地,改变大水漫灌的灌溉方法;②有计划地退耕还牧,种草造林,防风固沙。在风沙前缘,保护固沙植物,营造防沙林带,防止沙丘前移。在沃洲内部营造农田防护林网,防止土壤侵蚀、绿化沙丘;③合理利用季节草场,加强草原建设。由于地势高,雨水较丰富,夏秋牧场牧草产量高,载畜量大,利用不充分;而冬春牧场牧草生长差,载畜量低,又过牧超载。因此,加强草原建设,调整部分秋牧场为冬春牧场,提高冬春牧场的载畜能力,是本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
8、中国干旱区分布及其成因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是形成干旱的直接原因,
大气环流异常,海气和陆气相互作用会导致降雨偏少,蒸发加剧,这是干旱发生的根本原因。
我国有五个明显的干旱中心:
1东北干旱区,主要集中在4月~8月的春夏季节;
2黄淮海干旱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
3长江流域地区,以7月~9月出现干旱几率最多;
4华南地区,干旱主要出现在秋末、冬季及初春;
5西南地区,范围较小,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
9、云南干旱的原因。用地理知识答
祸首
百年一遇的干旱,给一直以自然资源丰富自诩的云南一记响亮的耳光。或许不久的将来,雨水将回归这片干涩的土地,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冲淡不了这次干旱在云南人心中留下的烙印。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可以把这次百年大旱归纳为一次“概率事件”:一场在历史中随机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不过当我们一步步靠近这次干旱的谜底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科学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
概率问题
“因为云南属于季风气候,一旦季风无法到达,就极有可能造成干旱。”云南省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学锋对干旱原因给予了这样的解释。
“从概率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同样可以解释这次干旱。”王学锋说,其实所谓的百年大旱,就是一个概率问题,像彩票中奖率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那么一年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这么想的话,事情就变得简单许多。”
幕后“元凶”
如果百年大旱真是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那是不是表明这样的情况根本无法避免?对于这个问题,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气候专家许建初给出了耐人寻味的答案:“云南百年大旱是存在必然性的偶然事件。”
关于云南旱灾的成因,学术界给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许建初支持这个观点。
极端天气
“可以说,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大,是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王学锋说,不仅仅是旱灾,各种应接不暇的极端天气也蜂拥而至。就比如“北方下大雪、南方闹大旱”这样的极端反常天气就在我国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许建初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到,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及其导致的严重灾害出现了增加的趋势。
水源
最近一项研究重新定义了“玛雅之死”,研究大胆地提出:曾经辉煌一时的玛雅文明迅速衰落的真正原因是干旱。在这里引用“玛雅之死”并非是危言耸听,云南当前经历的百年大旱和玛雅旱灾早已没有什么可比性。但如果硬要说“玛雅之死”和云南大旱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这也许正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好警示。
一股“神秘力量”
水塘村一位73岁姓蔺的老太太说,从去年10月份开始,她就感觉到了天气的异常,看着村里唯一一个水塘的水位日趋减少,她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她说,当年由于水塘意外干枯,村里的长老还请来了算命先生施法祈福。“算命先生在观察了干枯的水塘后说,水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吸走的,而且这股神秘的力量将来还会吸走村里最后一个水塘的水。”
算命先生的“预言”灵验了,不过他所说的神秘力量大可不必在意。那么,水塘里消失的水到底去了哪里?在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副院长骆银辉看来,不管是水塘里消失的水还是江湖里消失的水,“大部分都是白白流走的”。
云南一直存在一个矛盾的现象:作为水资源大省,其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第三。但由于特殊的地形环境和气候条件,占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占全省的5%。加上目前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6.9%,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云南成为水资源贫乏省。
来自“火焰山”的风
尽管云南特殊的地貌容易让水流失,但对于云南的几条干流来说,水源却是非常丰富。那么,这些地方的水又去了哪里?
许建初在几年前的研究中找到了症结: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些地区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气候特征——干热河谷。“这是一种由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局部小气候综合形成的产物,这种气候特征的出现,说明了地理环境条件对地方气候和水热平衡状况的剧烈影响。”
“不仅如此,一旦形成了干热河谷气候,常常会伴随着另外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我们称之为焚风。”许建初把焚风比作来自“火焰山”的风,因为一旦有焚风过境,气候将变得炎热而干燥,就好像是干蒸桑拿一样,增温会让作物和水果早熟,强大的焚风亦可造成干旱和森林火灾。
水库没了“老本”
从云南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看,目前整个云南省水库的蓄水量仅为11亿立方米,不足往年的一半,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亿立方米;64条中小河流断流,934座小型水库和山塘干涸。
“云南的水库主要靠雨季降雨蓄水,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水库就只能够吃老本。”骆银辉说,按照云南往年的气候特点,9~10月是雨季后期,还可能出现阴雨天气补给水库和河流。然而去年9月之后滴雨未降,加上秋天气温偏高,蒸发很大,基本上没有水库能逃过干枯的厄运。
反思
云南干旱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已经没有时间让我们抱怨。但在我们努力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努力抓好接下来的生活生产,努力赶在下一次灾害降临之前把损失降到最小。同时,也需要冷静下来反思:我们是否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了这次干旱的帮凶?
未被重视的地下水源
云南在地下水一直存在利用不足的问题。面对干旱,云南决定“临时抱佛脚”,由省国土资源厅紧急派出了“找水突击队”开采地下水。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连举透露,目前已对干旱严重缺水地区进行了实地选点核查,初步确定了钻井施工点。“就在几天前,突击队刚刚在峨山打出一口深水井,暂时解决了当地4000多人的饮水问题。”
然而对于打井取水的实际效果,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王宇持保留意见。“在山区,钻井的成功率很低,远不到一半。更重要的是,打井若不慎,会令局部地下水下降,造成原有水源点枯竭,进一步加剧山区缺水。”此外,时间也是一个问题。钻井需要的时间从十多天到一个多月不等,估计在4月份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不过,临时抱佛脚总比不抱佛脚好,现在云南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自食苦果的水利设施
那么,云南的水利设施究竟有多薄弱?省水利厅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云南的水利设施是在吃老本。很重要的一方面,云南小型水库几乎没有进行过修缮。结果如何呢?云南目前已经有1/4的乡镇政府驻地饮水困难。这还不是最差的,比小型水库规模还要小的一些地方水塘,不仅缺乏资金修缮,更没有相应的科学管理,导致在干旱袭来之时比小型水库更快枯竭。而对于那些群众自发挖掘的小水窖,在没有水源补充的情况下,更是毫无抵抗旱情的能力。
未来
或许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能让久违雨水的云南人稍微松一口气。许建初在一份名为《云南气候变化事实》的研究中指出,接下来的30~40年云南的降雨量总体上会增多。研究同时指出,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云南进入一个新的偏暖时期,未来10~20年,云南气温仍维持偏高趋势,未来30~40年内云南气温将以偏高为主。
“也就是说,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云南再次发生严重干旱的可能性会减小。”对于这个研究结果,许建初却表现得十分冷静。许建初说,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兴奋是因为处在百年大旱的背景下,这多少会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味道。如果冷静想一下,会发现云南面临的挑战并没有真正减轻。“只要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没有降低,云南的未来都将充满不确定性。一旦未来某一年降水过于充足,云南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而按照目前云南的水利设施条件来讲,依然没有和大自然抗衡的能力。” (生活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