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北方持续干旱的可能性
大旱并不是突然发生的 “我国北方遭遇历史罕见严重干旱。”2月4日,这个消息在各大网站登上头条位置,成为报道专题。刚刚从春节假期返回工作岗位的人们,突然被北方各省频频拉响的干旱橙色、红色警报所惊扰,似乎干旱是一场突发的天灾。 2月6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抗旱气象服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就此提问,并质疑气象部门此前没有预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翟盘茂解释说,干旱不是突发事件,从干旱、严重干旱到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是相当长的过程,距今约经历了4个月左右的时间。其间,气象部门一直都在关注和监测,并就此发出了7份气象专报,也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早在1月20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召开北方冬麦区异地抗旱会商会,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宣布启动三级抗旱应急响应,各地按照抗旱预案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 目前这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情已经让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饮水吃紧,冀、鲁、豫、皖、晋、陕、甘等冬小麦主产省旱情最重。中国气象局表示,此次旱情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 大气环流异常是主因 谈及此次北方大旱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解释说,自去年11月以来,北方冷空气较强,暖湿气流偏弱,没有输送到长江以北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因此造成干旱。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张培群表示:“降水需要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在冷空气较强的情况下,去年11月以来暖湿气流一直偏弱,无法交汇形成降水。”他认为,暖湿气流偏弱,跟大气环流异常相关,大气环流异常导致了暖湿气流无法输送到长江以北。 “其根本原因与拉尼娜现象有关。”张培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4至5月份,造成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一轮拉尼娜事件已经基本结束,但在9月份,中东太平洋海温又有所降低,拉尼娜状态继续维持。 “然而,这并不代表已经形成又一轮拉尼娜事件。”张培群说,评判拉尼娜事件的标准有两个,一是中东赤道太平洋海温偏低0.5摄氏度以上,二是这种状态要维持5至6个月。从去年12月到今年2月,拉尼娜状态维持了3个月,还不能称为又形成了一次拉妮娜事件。“我们将继续跟踪监测并加强分析。” 张培群解释说,拉尼娜现象导致今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强度偏弱,使得太平洋西侧水汽输送较弱,同时,全球大气环流异常造成青藏高原空气偏暖,南支槽不活跃,造成印度洋水汽输送也很少,“东南、西南的两条路线水汽输送都较弱,直接导致今冬我国北方的干旱。” 对于四川大地震致旱的说法,张培群说:“地震与大范围的气候直接联系很少,可能与地区的气候系统有间接联系。”杨贵名认为,这种说法有炒作嫌疑。 此番持续干旱并非我国独有 气候专家分析,我国的持续干旱并非单独现象,亚洲地区普遍以干旱为气候主题。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说,此次旱灾有一定普遍性,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包括东南亚地区、中南半岛的越南、缅甸等地,从去年11月、12月开始降水都比较少,属于较干旱地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是来自于南太平洋的水汽输送不足,二是从印度洋、孟加拉湾过来的水汽输送比较弱,最终造成中南半岛、印度次大陆出现比较严重的少雨和干旱情况。“相反,在西半球、北美等地是暴风雨比较强,也造成一些暴风雪、暴雨的自然灾害。”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张称意认为,虽然这么大范围的干旱已经构成一次气候异常事件。但不能贸然与气候变化直接挂钩,认定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导致了此次大旱。 “气候不变化也会出现旱涝等灾害,这是气候本身特有的一种表现。全球变暖会引起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但每一次极端气候事件与气候变化的联系,以及影响有多大,也是科学界一直在探讨和困惑的问题,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短期内旱情无根本缓解 据国家防总统计,2月9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减少2437万亩,重旱面积减少1558万亩。在2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翟盘茂预测了未来旱情发展趋势。他说,未来10天有两次主要天气过程,除了7—8日的降水外,12日前后,旱区还将有一次弱降水过程。“但从气候条件看,2—3月份是我国北方地区水汽条件较差、易发干旱的季节。气象干旱的大气环流条件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变。”翟盘茂特别指出,应高度警惕在秋冬连旱后,出现冬春连旱。同时,还应重视干旱连带的其他气候事件,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并高度关注北方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在做好气象预报的同时,中国气象局目前也在做人工增雨作业的准备。 人工影响天气专家告诉记者,人工增雨必须具备的初步条件是,有可以降雨的云层,“人工增雨也要依赖天时。”据了解,近日,河南、安徽、山东、山西等各省已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利用有利时机,及时打炮作业,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张培群表示,干旱何时结束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他说,二月份后期还会经历两到三次冷空气。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在暖湿气流的配合上会比前一段时间好,形成一些有效降水,会对干旱加剧的势头有所遏制。
2、201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多少人死亡失踪?
民政部、国家减灾办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核定,2017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4亿人次受灾,导致881人死亡、98人失踪。
灾害还造成525.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70.2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15.3万间房屋倒塌,31.2万间严重损坏,126.7万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8478.1千公顷,其中绝收1826.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18.7亿元。
分析显示,2017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干旱和地震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呈现六个特点:一是灾害影响范围广,局部损失严重;二是西部地区人员伤亡较重,特困地区灾害救助任务较重;三是主汛期暴雨洪涝集中发生,秋汛灾害影响较重;四是台风登陆集中,部分区域重复受灾;五是高温少雨天气导致北方部分地区春夏连旱;六是地震发生次数偏少,但震级偏高。
总体看,2017年灾情与近5年均值相比明显偏轻。其中,倒塌房屋和损坏房屋数量减少6成以上,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和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减少4成以上,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减少2成以上。
3、安徽省近五年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如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
4、2017年中国有哪些地方遇持续性降雨受灾经济损失严重?
7月4日,中国多地仍在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多日汛情导致安徽、贵州等省份遭受洪涝、滑坡、风雹灾害,经济损失严重。
截至7月4日9时,贵州省民政厅统计,贵阳、六盘水、遵义等9市(自治州)52个县(市、区)71.9万人受灾,因灾1人遇难,1人失踪,2.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6700余人需紧急生活救助;300余间房屋倒塌,近7900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5.8千公顷,其中绝收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6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贵州省红十字会本次向雷山县、清镇市受灾民众发放价值60万元人民币的“赈济家庭箱”2000个,帮助2000个家庭灾后过渡时期应急使用。
据安徽省水文局4日消息,受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安徽长江干流继汇口站、大通站超警后,安庆站于4日5时超过警戒水位16.7m。截至7月3日11时统计:受灾人口14.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24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2.8千公顷(34.2万亩),倒塌房屋35间,严重损坏房屋55间,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人民币。
北方省份山西也未能“幸免”。2017年以来,山西北部春旱“未走”,夏旱“接踵而至”,旱情至今持续发展;现如今,进入主汛期的山西多地,又频繁遭遇风雹、洪涝灾害。据统计,目前当地66个县(市、区)51.1万人遭受风雹、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86.4万亩,其中绝收面积9.7万亩,倒塌、损坏房屋597间,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
5、关于安徽常见自然灾害的地理论文(600~800字)
白色污染
一、什么是白色污染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 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在我国,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人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 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 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 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另外,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原理是纸制品的组成物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是,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
三、白色污染的防治
1、我们应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和纸制餐具的使用。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应过度依赖塑料袋。在商店,完全可以用一两个塑料袋分类装好的商品,商品重量也完全在袋子的承受范围之内的,有些顾客却硬是要求多拿一两个袋子。大部分消费者把超市塑料袋带回家中当垃圾袋使用,丢弃后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我们应拒绝使用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布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盛装食物可以使用自备的不锈钢或塑胶饭盒,既卫生,又环保,还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2、 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其实,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经过处理,既能重新成为制品,亦可制得汽油与柴油。
近年来,在德、日、美等国家,由于重视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而在我国,回收废塑料的工作已经起步。我们应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把废弃物分类,以便回收工作能顺利地进行。
3、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工业灾害
2006年我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基本完成
记者昨日从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座谈会上获悉,2006年,四川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基本完成。2006年与2005年相比,二氧化碳减少3.5万吨,下降2.69%,化学需氧量减少2.9万吨,下降3.7%,氨氮减少0.066万吨,下降1%。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生活污染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
据介绍,2006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较2005年有所好转,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由2005年的6个城市增加到10个,全省五大流域121个省控监测断面,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的断面干流达到70%以上,纳入“责任书”考核的5个断面均完成了考核目标。虽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下降,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全省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很大;生活污染削减任务加大。
2007年我省将加大污染整治力度,主要措施包括对200家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实施32条重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开展农村污染源整治工作等。
伐木危害
沙漠化。
缺少了氧气的供应,也少了天然的过滤器。
生态的环境被强占,生态循环规律被破坏了。
气温会有所变化,造成了气候的不稳定的变化。
砍伐后树木的废弃物会被燃烧,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自然灾害危害面广、破坏性大,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威胁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概括起来,自然灾害的危害有10个方面。
对人身的危害
直接危害:自然灾害特别是重大或突发性的灾害,可以造成人员大批伤亡。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人。
间接危害:①疾病是自然灾害的主要衍生灾害;②灾害对人的心理造成危害。
对城市的危害
对城市影响最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灾害来势愈猛,灾情发展愈迅速,城市损失则愈严重。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对城市影响最大的是地震、洪水、风暴潮等。另外,龙卷风、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冰雪等对城市也构成严重的威胁。
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缓变自然灾害,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污染、热岛效应、土地沙漠化等,也对城市显示出愈来愈大的危害。我国西北一些古化城市已经被沙漠吞没,现在一些城市也已“沙临城下”。
6、关于安徽凤阳经常出现洪涝,干旱灾害的原因
受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洪涝灾害具有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损失大的特点。
1.范围广。除沙漠、极端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外,我国大约2/3的国土面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年降水量较多且60一80%集中在汛期6至9月的东部地区,常常发生暴雨洪水;占国土面积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常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区遭受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袭击;我国北方的黄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时还会因冰凌引起洪水;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日寸有融雪洪水发生;水库垮坝和人为扒堤决口造成的洪水也时有发生。
2.发生频繁。据《明史》和《清史稿》资料统计,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543年中,范围涉及数州县到30州县的水灾共有424次,平均每4年发生3次,其中范围超过30州县的共有190年次、平均每3年1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洪涝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只是大小有所不同而已。特别是50年代,10年中就发生大洪水11次。
3.突发性强。我国东部地区常常发生强度大、范围广的暴雨,而江河防洪能力又较低,因此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强。1963年,海河流域南系7月底还大面积干旱,8月2日至8日,突发一场特大暴雨,使这一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洪涝灾害。山区泥石流突发性更强,—旦发生,人民群众往往来不及撤退,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如1991年四川华莹山一次泥石流死亡200多人,1991年云南昭通一次也死亡200多人。风暴潮也是如此,如1992年8月31日至9月2日,受天文高潮及16号台风影响,从福建的沙城到浙江的瑞安、敖江,沿海潮位都超过了解放以来的最高潮位。上海潮位达5.04米,天津潮位达6.14米,许多海堤漫顶,被冲毁。
4.损失大。如1931年江淮大水,洪灾就涉及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淹没农田1.46亿亩,受灾人口达5127万,占当时8省总人口的25%,死亡40万人。1991年,我国淮河、太湖、松花江等部分江河发生了较大的洪水,尽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进行厂卓有成效的抗洪斗争,尽可能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全国洪涝受灾面积仍达3.68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79亿元。其中安徽省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9亿元,约占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3%,受灾人口44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6%。
二、建国以来的洪涝灾害损失
1998年中国的“世纪洪水”,在中国大地到处肆虐,29个省受灾,农田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千多人,房屋倒塌497万间,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1998年长江洪水是本世纪第二位的全流域型大洪水,仅次于1954年
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期间,鄱阳湖水面明显扩大,并且部分重点圩堤倒塌
1998年鄱阳湖区水域面积达5900km2,洪涝灾害非常严重
历史上重大洪涝灾害统计—1998年长江洪水 雨情:1998年汛期,长江以南地区降雨量较常偏多,暴雨日数多、强度大、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汛期,长江流域降雨大致分为4个阶段:6月12日~26日,降雨集中在鄱阳湖和洞庭湖区,一般降雨300mm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于降水量过大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
原因:
人为原因:长江流域内森林被严重破坏,和豆腐渣工程.
气象原因:持续性全流域降水 .
7、安徽干旱太久了,什么时候才进入雨水高峰期?
按照往年的情况来说,现在基本上已经是进入了雨水高峰期了,但是今年不知道什么原因,特别旱,到现在都没下多少雨,而且不仅是安徽,河南、山东等地都特别旱。
今年气候真的是特别奇怪,在四月份的时候,我手机给我一个冰雹预警,当时我就特别纳闷,明明气温已经三十多度了,结果来个冰雹预警,最后也确实是不出所料,别说冰雹了,一滴水都没有见,从四月多到现在,我印象中我们这儿是基本没下雨的,在收麦子的那几天,下了一点,但是基本上就是几分钟滴身上一滴,下和没下一个样。
在种玉米的那两天,真的是遭罪,因为没有下雨,所以就需要下地浇水,本来我作息就是到凌晨一两点还很精神的,结果浇水这两天直接把我作息弄正常了,晚上十一二点睡觉, 凌晨四五点起,睡觉时间都不够,更别说熬夜了。今年这个大旱在很多地方都有,我一个河南的同学和我说他家今年就靠天收玉米了,不浇水了。(ps:今天收到了干旱预警)
安徽的南部相对于安徽北部来说要好,虽然是同一个省份,但是纬度还是差挺多的,就造成了安徽一部分是南方区域,一部分是北方区域,在南方区域那里,安徽降水还是足够的,并不会耽误农时,但是到了北部,真的就是旱,降水分布贼不均匀,天天看天气预报,就想着下雨呢,一下雨不仅可以环节干旱的情况,气温也可以降下来一点,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这么热了。我们这儿最高温度现在已经是在38度左右稳定下来了,在中午的时候室外气温绝对是超过40度的,甚至50度我觉得就有可能,免费桑拿房。
今年降水少是很多原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的我觉得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全球降水都被影响了,第二个因素我觉得就是最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严重,现在全球平均气温每年都会上升一点。厄尔尼诺现象我们没办法去解决,但是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原因我们可以尽量去让它延后或者直接消灭了它。
刚看了下天气预报,未来几天还是万里无云的天气,也不知道这天气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热的快扛不住了,要再这样热下去,我就得开空调了。
综上,现在安徽、河南山东等地都是旱情严重,并且在未来几天安徽北部都是没什么降水的,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已经是开始进入雨水高峰期了,但是今年是真的不行,等七月份看看吧,如果还是这样子旱下去,那种的玉米还要浇水,不浇水就颗粒无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