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密云山区泥石流搬迁户补贴标准

密云山区泥石流搬迁户补贴标准

发布时间:2021-07-27 22:30:44

1、陕南移民搬迁惠民及政策是什么?

灵口镇地处洛南县城以东45公里,镇域面积378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221个村民小组,7782户,农业人口30190人,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一个立地条件差,农业人口多,地质灾害频发的土山区、红色革命老区、边远贫困乡镇。

2012年以来,灵口镇政府因应国家陕南移民搬迁政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加快陕南移民搬迁,引领城镇跨越发展”的小城镇建设思路,
规划修建了灵泉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分4期安置困难群众632户2528人。目前,已投资4500万元,完成了前三期建设任务,建成3栋6层408套安置
房,并落实安置对象户381户1360人,安置率达到93 %,不仅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住上了安全、经济、实用的住房,而且让政府赢得了民心,获得了良好
的社会效果,真正实现了把陕南移民搬迁做成惠民工程的目标。

一.政府主导,强力推进工程建设

陕南移民搬迁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对于灵口山区群众尤其如此。为了把这一“为民安居着想”的惠民政策落实好,灵口镇政府对此工作思想高度重视,始终拿在手中,当作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来抓。

1.政府主导。在安置房的建设中,镇政府亲自实施,用足用活政策,既规避了市场风险,又发挥了政府在建设中
的主体作用。选址中,广泛听取村组干部及群众的意见;规划中,聘请国家一级资质的陕西省建协设计院高标准设计;评审中,两次参加县上统一组织的专家评审
会;建设中,全程跟踪监督,确保了建设的顺利实施。

2.规范管理。在工程的立项、审批、规划、征地、招标、建设等各个环节,全部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和行业标准实施,不打折扣、不缺项漏项。

3.控制成本。严格坚守“该花的一分不抠、不该花的一分不花”的经济原则。征地中,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不
抠不省,严格按征地补偿标准办;设计中,聘请高资质、高水平的设计师高标准设计;招标中,严格程序,所有的环节全部到位;建设中,建筑材料选购,不降标
准,不打折扣;在工程建设及配套上,只讲实用、不搞样子,最大化的控制成本;在工程启动、竣工仪式上,不耍排场,不举行仪式,能省就省。

4.控制房价。能否把需要搬迁的群众吸引到集中安置点来居住,房价是关键之一。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报价最低
者投标,一期招标价1170元每平米。同时规定,房屋建成后,由镇政府直接以成本价1350元销售,房价最高不超过10万元。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设计了
95㎡、105㎡、115㎡三种户型,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最大限度做到了让利于民。

5.确保质量。在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聘请了监理公司监督工程质量。同时,镇上还专门成立了房屋质量工作组,由分管领导亲自负责,抽调3名干部专门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原材料的选购和每个工序的交工验收,确保了工程的质量。

二.打好基础,力促对象全面落实

陕南移民搬迁是一项惠及民生实事,如何让安置户及时了解政策,信任政府,顺利搬迁,实现“双赢”,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必不可少。

1.摸底登记。按照扶贫移民、避灾移民和生态移民的要求,结合陕南移民搬迁的标准,对全镇所用符合搬迁条件的群众进行了摸底登记,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

2.宣传动员。及时对全镇符合搬迁条件的群众进行了逐户走访座谈,宣传了搬迁的政策,了解了他们的所盼所想,对有搬迁意愿,“进镇上楼”户进行了造册登记,确保了对象准、方向明。

3.报名登记。镇上在每一期工程建设前,确定时间接受群众报名,通过群众报名情况来决定建设的规模,所有修建都做到有计划、有针对、不盲目,避免了房修好卖不出去、无人住的现象发生。

4.预交房款。为了规避市场风险,确保建设资金充足,镇上参照商品房期房销售的模式,实现预交房款制度,规定时间,由群众预交房款现场订房,先交先得、先交先定,既保证了购房对象落实,促进了房屋销售,又确保了建房资金充足,避免了因建设资金不足出现的半截子工程和烂尾楼现象。

5.优化环境。房屋是硬件、环境是软件。在保证硬件过硬的前提下,我们也确保软件不软。先后围绕移民安置小
区,投资 97 万元修建了780米河堤、760米汉白玉栏杆;投资16万元修建了洛河水车;投资158万元修建了12000㎡的洛书广场;新建了灵口镇
幼儿园;开展灵口集镇环境卫生综和治理,争创全省生态镇,为广大搬迁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搬迁群众前来购房入住。

三.管好财务,确保资金健康运行

陕南移民搬迁中,无论是群众自筹建房资金还是政府补贴群众资金,以及配套设施的拨款,数目都比较巨大,因此账务管理成为关键。

1.设立专账。在镇政府账户下设立移民搬迁专用账户,与经费账目分离封闭运行,所有涉及移民搬迁的资金全部纳入专户进行管理,做到专款专户、专款专用、专人管理。

2.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成立由镇长、分管领导、纪委书记、灵口街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陕南移民搬迁民主理财小组,监督移民搬迁资金的运行。规定,数目较大的支出,集体商议决定,并每月召开一次账务通报会,使财务管理充分得到监督。

3.补贴资金公开透明。为了确保群众建房补贴资金顺利发放,要求群众建房补贴资金全部打入一折通,并在镇、安置小区、村三榜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三年来,在兑现建房补贴资金过程中,未发生一例错误,也没有一起群众因搬迁向上级反映或引发上访。

4.严守合同办事。无论安置楼建设还是配套设施建设,我们严格按合同办事、严格按合同约定付款,整个安置小区已投资4500万元,未与建设方发生一起纠纷,也没有发生拖欠民工工资现象。

5.严格群众缴纳建房款管理。群众所交建房款,全部统一上缴县移民办资金共管账户,镇申请、县拨付、项目使用,确保了资金安全运作。

四.互利双赢,推进小城镇建设

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不仅解决了灵口偏远困难群众的住房难问题,真正让党的惠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而且促进了灵口小城镇建设,加快了灵口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1.超前规划。在安置小区及安置楼的规划设计中,结合灵口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灵口民俗特色,着眼超前设
计,综合考虑小区及灵口集镇水、电、路、河堤、文化场所、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贯彻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理念,通过移民小区建设,助推集镇发展,力争
做到了规划超前、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一步到位。

2.合理布局。在建设中,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施工,严把质量关,力争把安置小区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
程”。同时,积极实施完成了灵口街道管网铺设、配套基础设施、垃圾填埋厂建设、河堤修建、河道绿化等一系列工作,既为安置户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又提升
了城镇品味,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工作。

3.统筹设计。结合移民小区的建设,新开街道3条,将安置楼一楼全部规划为商铺,优先限价由安置群众购买,剩余的公开拍卖,确保了安置户能够搬得起、住的下、生活有保障。回笼的资金既补贴了房价,又弥补了小区配套设施和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缺口,实现了互利共享,共同发展。

4.互利双赢。由于移民安置小区的建设,即增加了城镇流动人口,促进了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又极大的增加了城镇常住人口,拉大了集镇框架,达到了凝聚人气、汇集商气、彰显秀气的目的,为灵口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灵口镇陕南移民搬迁建设工作始终把困难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安全放在第一位,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努力,取得了喜
人的成果,实现了人民满意,政府放心。在今后的四期100套安居房建设过程中,该镇将总结一二三期的好经验,力争灵口镇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再取新的业绩。

2、密云泥石流冲走了我母亲,搬迁到别的村,国土局有宅基地档案,我是现在才知的,没有房子多年怎么办

在老的泥石流的地方重新造房子,买把铁秋把泥石流弄干净,再重新造起来,你去村里问问看,房子是属于村集体所有的,肯定可以造起来的。

3、密云出哪“六招”帮低收入户增收?

近日,密云区山清水秀,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丰富,依托这一优势,不少农户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开始发展民俗旅游,走上致富道路。破旧的石头房子翻新后成了敞亮的民宿院子,山上的栗子被巧手厨娘做成了风味独特的栗子宴,有劳动能力者也被牵线搭桥有机会进城务工……山区搬迁帮扶、扶持产业帮扶、促进就业帮扶等六大帮扶措施,让密云区低收入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密云区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东介绍,2016年以来,密云区采用扶持产业帮扶一批、促进就业帮扶一批、山区搬迁帮扶一批、生态建设帮扶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社会力量帮扶一批这六种帮扶方式,帮助低收入户“脱低”奔小康。

据尖岩村第一书记王淑萍介绍,“以前这个村里房子破败,大部分是四五十年代的石头房,年久失修,居住环境差。在2013年到2017年期间,密云区计划就地、就近搬迁帮扶3700余户,包括尖岩村在内。根据市里区里的补贴政策,每一户可享受基础补助6万元,人口补助一人1.8万元,抗震节能补助一户2万,京津冀风沙源项目补助一户2万元,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项目帮扶。新修建的房屋抗震、保暖,又有基础设施改造,使老百姓的生活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目前三千余户已经完成搬迁。”

据了解,2016年以来,全市建立了精准帮扶机制,有序开展低收入帮扶,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17年达到10698元,同比增幅19.4%,55%的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超过11160元低收入标准线。截至2017年底,经动态调整,全市有低收入农户7.06万户、15.1万人,低收入村234个。

故事

农户老房变民宿推出特色栗子宴

在密云区溪翁庄镇尖岩村郭文凤家里,弥漫着满院的栗子香。自己家的和公公婆婆家的两座院落,在2016年翻新之后,发展了民俗旅游,主打栗子宴。两座白色的园子修葺一新,楼下是餐厅、厨房和客厅,楼上用作客房,两座院子共有11间客房,热水、WiFi、独立卫浴一应俱全。

郭文凤打开墙角的冰箱,新鲜的栗子、地里刚采回来的小白菜、自己亲手做的栗子糕、刚杀的柴鸡、提前炖好的红烧肉……各种食材把冰箱塞的满满当当。在她手里,这些食材将化身成一道道美味的栗子主题菜肴,打造一桌别具特色的栗子宴,人均只需五六十元。“五一期间来吃的人多,客房差不多都已经订满了”,郭文凤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乐呵呵地说,“现在家里雇了一个服务员,一名厨师,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婆婆、老公还有两个女儿都会来帮忙。”

郭文凤今年49岁,以前在一家山庄做面点领班,2016年,赶上了区里“扶持产业帮扶一批”、“山区搬迁帮扶一批”的政策,她就果断辞工回了家。自己掏了一部分钱,加上政府补贴的资金,就把两座院子修好了,从此走上了发展民俗旅游的道路。“我老公是开出租车的,之前自己的工资一个月也就一两千,一年也就收入三四万块钱。我家庭成员多,两个孩子要养,上面还有两位老人,日子紧巴巴的。现在好了,一年能挣个七八万,比以前多赚三万多块。”郭文凤说。

郭文凤还展示了自己的“网络营销”手段,她加了好几个微信群,“密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无界平台”、“尖岩旅游”、“纳极乡村交流平台”等等,时不时与群里的同行交流。有时,她也会在自己的朋友圈推送家里的旅游产品,以此来发展和维护客户。

4、为什么在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时期时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山谷扎营是错的呢?

在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时期时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山谷扎营是错的呢。泥石流发生在山谷地区,而且泥石流的破坏力很大,扎营时需要远离河谷,河谷很不安全。

5、北京哪些收入村“脱低”?

近日,政府出资为低收入户搬迁、发展特色民俗旅游产业、发展农村合作企业……密云区利用多种形式帮扶低收入户。近日,来到密云区尖岩村和张泉村两个低收入村,村民通过政府的搬迁帮扶、社会力量帮扶等措施,腰包变鼓了、笑容变多了。

修新房做民俗收入翻倍

“以前的老房子是用石头盖的,一到汛期我就害怕,担心房子塌了。”家住密云区溪翁庄镇尖岩村的郭文凤,回想起自家的老房子至今心有余悸。尖岩村是上世纪50年代整体从密云水库边搬迁的移民村,当时建造的石头房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2015年,村里利用搬迁政策投入2800万元,历时两年多,将村内200多户村民的老房子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

改造后的房子安全舒适,郭文凤一家在政府的鼓励下,发展起了特色民俗旅游。如今,郭文凤一家开了一座名为“凤香春”的民俗饭庄,并设置了12间客房,迎接南来北往的客人,收入比以前在宾馆做面点领班时翻了一倍,一年可以赚七八万元,“食材都准备好了,下午就开始烧水库鱼、做栗子宴,两个孩子放假了也回来帮忙。”郭文凤笑着说。尖岩村拥有几千棵百年栗树,村里鼓励村民们利用这些纯自然的栗子做出不同的菜品和小吃,每年的栗子美食节吸引了大批游客。

尖岩村背靠群山,与黑龙潭、云龙涧和大云峰寺等景区距离不远,能吸引到不少游客。尖岩村第一书记王淑平介绍,对于发展民俗旅游的村民,市旅游委和区旅游委定期验收,对于环境、卫生达到一定标准的家庭,每户补贴15000元,同时村里也出资为村民购买圆桌、座椅等农家乐家具。据介绍,2017年尖岩村有贫困户284户,经过一年的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政策,200多户村民成功“脱低”,剩下的28户也将尽快“脱低”。

6个低收入村实现“脱低”

像尖岩村一样依靠搬迁和改造进行帮扶的村落,密云区还有不少。区农委副主任张东表示,按照政府的要求,受洪水威胁地区、泥石流易发区等可以享受搬迁政策,“符合条件的村,只要村民有愿望都可以列入搬迁计划”。

目前上一轮的政策为,每户村民基础设施补助6万元,人口方面一人补助1.8万元,抗震节能补助2万元,另外还有发改委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补助一户2万元。据悉,2013至2017年,密云区共有3700多户村民享受了搬迁政策,其中包括尖岩村在内的6个低收入村。今年,密云区还将有535户完成搬迁帮扶。“房子建好后,我们引导村民发展其他产业,一部分搞起了民俗旅游接待,另一部分种植小杂粮、黑木耳和养蜂等等。”

集体企业带领全村致富

从密云城区向西20多公里,再向北走过一段蜿蜒的盘山路,记者来到了大城子镇北部的张泉村。位于浅山区的张泉村人口不多,只有84户198人,前两年,村里53户102人都是低收入人群。村支部第一书记季景书忘不了2016年年底第一次到张泉村的场景,“北京城区那么繁华,没想到郊区还有这样困难的小山村”。为改变低收入村民的状况,去年,一条通往张泉村的“山路十八弯”的大路修好了,密16路公交车开进了村里。

大路通了,村里引进了“鹿栖书苑”“大地乡居”等高端民宿,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带动了村内民宿和林果业的销售。目前民宿为村里带来综合收入约55万元。

去年,村里集体创办了“北京张泉达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出“张泉达康”品牌系列绿色深加工产品,包括蜂蜜、蜂蜜润唇膏、板栗仁、山楂养身茶、NFC无添加山楂汁等。季景书介绍说,目前村里利用社会力量帮扶,将出产的绿色食品售卖至北京城区。季景书算了一笔账,往常村民卖蜂蜜是8.5元一斤,现在用蜂蜜和蜂蜡加工制作成唇膏,一斤可制作10支,1支唇膏售价15元。去年,“张泉达康”系列农产品实现销售80余万元,今年年初,企业向全村农户每人发放了200元的红利

6、 北京市北山地区泥石流灾害灾情评估

一、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灾害概况

(一)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北京北山地区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其山体大致呈NEE或NE向,由断块山组成。本次泥石流灾害评估范围是密云县西北部、怀柔县中部和延庆县东南部地区,包括17个乡,面积约1800km2。北山地区山地海拔高度一般为500~1000m,个别达1000m以上,如黑坨山(1534m)、云蒙山(1414m)、大洼尖(1286m)等。地貌类型属中低山,向东南部过渡为丘陵。区内水系有潮河、白河和怀河,均属海河水系。白河和潮河均发源于坝上草原。它们横切燕山山脉,蜿蜒而下,注入密云水库。区内潮河、白河和怀河支流发育,可将其划归于11个流域,即汤河南岸(简称汤河流域)、白马关河、白河北岸、牤牛河、潮河西岸(简称潮河流域)、菜食河、琉璃河、怀沙河、雁栖河及沙河流域。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10℃,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5.7℃,最冷为-6℃,年温差32℃。由于区域内地形高差、山脉走向及气候风向不同,造成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550~700mm,局部地区达700~850mm。降水量多集中分布在每年的6~8月份(图12-7)。

图12-7 北京北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

等值线单位/mm

评估区交通比较方便,有沙通铁路从区域东南经过,有密云—古北口,密云—柏碴崖,怀柔—丰宁,琉璃庙—四海等主要公路。此外,各乡(镇)政府所在地都有普通公路通行,各主要村庄有简易公路或大道与乡(镇)政府所在地连接。

本区工农业生产不太发达,收入水平较低。工业主要为一些小型的乡镇企业和加工工业。农业则由于山区土薄地少,大部分耕地为沟道坝地。其质量差,且常有泥石流、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所以产量较低。目前,相当一部分村庄的粮食还不能自给,需依靠国家供应返销粮。

(二)泥石流灾害概况

本地区泥石流活动频繁,是我国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发育历史悠久,最早的灾害记录为1867年发生在怀柔县沙河峪道河、枣树林西沟、黍子峪西沟的泥石流。此后到1991年发生严重泥石流灾害14次,平均9年1次;其中9次为较大范围的群发性泥石流,周期约14年1次。从灾害活动的时间分布看,1959年以前,泥石流平均15年一次,群发性泥石流约30年1次。1959年以后泥石流活动爆发频率增高,平均约4.5年一次,其中以1977年外最为严重,其余均为群发。从灾害活动的地区分布看,区内各流域泥石流活动频率并不相同:白马关河、琉璃河、沙河、白河南岸四个流域泥石流相对活跃,周期属中短期(二年至十几年),其它流域为中长期(十几至五十年),比区域泥石流活动频率低(表12-13)。

表12-13 各流域泥石流活动周期表

自1959年以来的几次泥石流活动,由于受暴雨中心位置和暴雨范围的控制,常成群出现,具有强烈的群发性特征。但几次泥石流爆发区并非在同一地区,而且沿北北东方向不断迁移(图12-8)。历次泥石流活动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一次冲出物质量一般为1×104~5×104m3。

本区频繁发生的泥石流活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较严重损失。主要直接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冲毁房屋、冲毁农田和林地、阻断交通道路、冲毁电力通讯设施、冲毁和淤埋各种水利工程设施等;此外还有停工停产、农作物减产等间接损失。现将本区主要泥石流灾害事件和损失情况汇总于表12-14。

图12-8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灾害分布图

1—1959年泥石流爆发区;2—1969年泥石流爆发区;3—1972年泥石流爆发区;4—1976年泥石流爆发区;5—1989年泥石流爆发区;6—1991年泥石流爆发区

表12-14 泥石流灾害损失统计表

续表

注:据韦京莲等资料,略有修改。

二、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

(一)危险性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首先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选取与泥石流关系密切的关联因子;然后按小流域分别统计关联因子的原始资料和数据,以便确定等级划分的标准;据此将原始资料和数据进行概化预处理,使其转化成1~10的标示各因子水平的定量化数据。

2.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确定各关联因子的关联度,并依此确定出各关联因子的权重值。

3.用各关联因子的概化标度乘上其权值之积确定各小流域的历史灾害强度和潜在灾害强度;再用历史强度和潜在强度分别乘上其权值就得到各个小流域的危险性指数。

4.依据所得小流域的危险性指数对每个小流域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二)危险性指数的计算过程

1.选取关联因子及其资料数据

根据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本区均属于暴雨型泥石流。其形成主要与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条件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和泥石流活动历史关系密切。由于本次泥石流评价是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所以,我们选取区域性规律特征比较明显,能够代表泥石流的历史形成状况和潜在形成条件的因素作为关联因子;选取泥石流活动规模、发生频次和泥石流的点密度作为代表泥石流历史状况的主要关联因子;选取大于50mm的暴雨日数和年平均降雨量两个气候条件,流域最大高差、沟谷最大高差和沟床平均纵比降等3个地形地貌条件,构造发育程度和松散固体物质储量2个地质构造条件以及植被度1个人类活动条件作为区域泥石流形成的潜在活动因子进行危险性评价。

2.关联因子调查统计及概化处理

北京北山地区11个小流域泥石流原始资料数据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2-15。其中泥石流规模是按一次泥石流冲出物质量的多少来确定的;岩石风化程度、松散固体物质储量和构造发育程度是区域相比较的结果。

由于表12-15中的统计资料既有定量数据又有定性描述,难以进行量化计算,所以必须将它们进行概化预处理后才能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根据本区的泥石流发育规律和特征,并参考有关研究成果,得出本区泥石流各主要关联因子的分级、概化和赋值标准(表12-16)。把所有的关联因子都分成四级,根据分级的概化标准从高级到低级将原值分别用10、6、3、1代替;考虑到植被度越高越不容易发生泥石流,即植被度与泥石流活动呈负相关关系,所以植被度的赋值由高级到低级分别用1、3、6、10代替。

3.计算关联因子的关联度和权值

泥石流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有已知的,也有未知和模糊不清的。因此,可以把泥石流的活动过程看成是一个灰色系统,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各因子间的关联度。

令x(i、j)为灰色关联因子集(i代表样本个数,i=1,2,3…N;j代表各个因子,j=1,2,3…M;且N≥M),其中x(i、j)为对比序列(即主导因子),则关联度的计算步骤如下:

(1)用均值化方法把原始数据做无量纲化处理,得出均值化矩阵x1(i、j)。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

式中:x1(i,j)——均值化数据;

x(i,j)——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第j列(j个因子)的平均值。]]

1(i,j)-x(i,j)进行求差序列计算。式中∆(i,j)为主导因子与关联因子比较后的绝对差值。

(3)计算最大绝对差值和最小绝对差值。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

式中:∆max——所有差值序列中的最大绝对差值;

∆min——所有差值序列中的最小绝对差值。

表12-15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基础资料统计表

表12-16 关联因子的分级、概化和赋值标准

(4)计算关联系数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

式中:ζ(i,j)——关联系数;

k——经验系数,一般取0.5。

(5)计算关联度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

式中:R(j)——对比序列(主导因子)与其它各因子的关联度;

j——第j列因子。

按上述步骤,用计算机计算得出了主导因子与关联因子间的关联度,进而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和各因子对泥石流所做贡献的大小(即各因子的权重值)。

利用已概化的数据,分别选取泥石流的规模、频次和点密度作为主导因子,其它因子作为关联因子,分别求得主导因子和关联因子的关联度。从关联度的计算结果看,相对于三个不同主导因子的泥石流关联因子的关联度的排序基本上一致。取其平均值得到各潜在形成条件的关联度。同样方法以每个主导因子的三个关联度的平均值作为主导因子的关联度。

由于泥石流的历史条件和潜在条件对泥石流危险性贡献的大小不同,因而泥石流的历史条件(规模、频次和点密度)只能说明泥石流过去的活动程度;今后发展趋势及衰减程度,则取决于泥石流的潜在条件。因此,我们把历史灾害活动程度和潜在灾害活动条件作为评价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的决定因素。在这两方面影响因素中的各个关联因子对泥石流危险性的贡献也不相同。利用前面所进行的关联分析,分别求得历史条件和潜在条件各关联因子的关联度之和及各关联因子的权重值(表12-17)。

另外,我们利用德尔菲法获得了历史灾害活动程度和潜在灾害活动条件对泥石流危险性的权值分别为0.42和0.58。

4.计算各流域泥石流的危险性指数

泥石流危险性指数是表示泥石流活动危险性程度的指标,危险性指数越高,泥石流活动的危险性越大。危险性指数由下式计算获得: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

式中:WZ——泥石流危险性指数;

LD——泥石流的历史活动强度;

QD——泥石流的潜在活动强度;

R1——历史灾害强度的权值,R1=0.42;

R2——潜在灾害强度的权值,R2=0.58;

M=11;

x(i,j)——概化后的数据;

R(j)——各关联因子的权值;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按上式计算得出每个小流域泥石流的潜在强度、历史强度和危险性指数。计算结果见表12-18。

(三)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从泥石流危险性指数的计算结果看出,北京北山地区11个小流域泥石流活动的危险性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琉璃河>沙河>白河南岸>白河北岸>白马关河>菜食河>雁栖河>怀沙河>潮河>汤河>牤牛河。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泥石流活动危险性程度的高低,依据各小流域的危险性指数进行分级区划。共划分为4级:其中高度危险(Wz>6)的有琉璃河、沙河、白河南岸和白河北岸4个小流域;重度危险(Wz,5~6)的有白马关河和菜食河2个小流域;中度危险(Wz,4~5)的有雁栖河和怀沙河2个小流域;轻度危险(Wz,<4)的有汤河、潮河和牤牛河3个小流域(表12-19、图12-9)。

表12-17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活动主导因子与关联因子的关联度及权值计算结果表

表12-18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活动关联因子概化数据及危险性评价计算结果表

表12-19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危险性分布简表

图12-9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分布图

1—高度,>6;2—重度,5~6;3—中度,4~5;4—轻度,<4;5—泥石流小流域代号

三、泥石流灾害易损性评价

(一)易损性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以小流域为单元,调查统计社会经济状况、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类型;并将所有的社会资产(包括工农副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和土地价值三部分)折合成1992年的价值,从而得到各个小流域的社会资产总值和单位面积的资产密度。

2.用各个小流域的单位平均资产和人口密度分别除以整个评价区的单位平均资产和人口密度,二者相乘之积为该流域泥石流易损性指数。

3.根据各小流域的易损性指数对评价区进行泥石流易损性评价。

(二)易损性指数的计算过程

1.调查统计北京北山地区11个小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固定资产和各类用地面积,并核算土地和各类资产价值;然后累加,得到每个小流域的社会总资产(表12-20、12-21)。

表12-20 北京北山地区社会经济和固定资产统计结果表

注:1亩=0.066km2(下同)。

表12-21 北京北山地区用地类型及其价值统计结果表

2.易损性指数计算

易损性指数是表示灾害区承受泥石流破坏能力的指标。它与社会资产和人口密度密切相关。易损性指数越大,对泥石流活动的敏感程度越高,通常灾害所产生的破坏损失越严重。易损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

(1)将各小流域的社会资产除以小流域的面积,得出各小流域的单位平均资产。将各小流域的社会总资产除以整个评价区的面积,得出整个评价区的单位平均资产。

(2)将各小流域的单位平均资产和人口密度分别与整个评价区的单位平均资产和人口密度相比较(相除),然后将其值相乘,就得到每个小流域的易损性指数。即按下式计算:

Yi=(Ri/Ro)×(Zi/Zo)

式中:Yi——各个小流域的易损性指数;

Ri——各个小流域的人口密度/(人/km2);

Ro——评价区平均人口密度/(人/km2);

Zi——各个小流域的单位平均资产/(万元/km2);

Zo——评价区的单位平均资产/(万元/km2)。

按上述步骤计算所得的各个小流域易损性指数的结果见表12-22。

表12-22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易损性评价结果表

(三)泥石流灾害易损性评价

根据泥石流易损性指数计算结果,11个小流域易损性指数的排列顺序为:沙河>潮河>怀沙河>雁栖河>牤牛河>菜食河>白马关河>汤河>琉璃河>白河北岸>白河南岸。

根据各个小流域的易损性指数分布情况,将全评价区的易损性划分为4级:其中极重度易损性(Yi,>1.5)的有沙河和潮河2个小流域;重度易损性(Yi,1~1.5)的有怀沙河和雁栖河2个小流域;中度易损性(Yi,0.5~1)的有琉璃河、菜食河、汤河、白马关河和牤牛河5个小流域;轻度易损性(Yi,<0.5)的有白河北岸和白河南岸2个小流域(表12-23、图12-10)。

表12-23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易损性分级区划结果表

(四)泥石流的危害程度分析

泥石流的危害程度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泥石流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能力和威胁程度。它包含了泥石流的危险性和易损性两个方面,可以用危害程度指数表示。按下式计算:

WX=Wz·Y

式中:WX——危害程度指数;

Wz——危险性指数;

Y——易损性指数。

图12-10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灾害易损性分布图

1—极重度,>1.5;2—重度,1~1.5;3—中度,0.5~1;4—轻度,<0.5;5—泥石流小流域代号

经计算得出北京北山地区各小流域泥石流的危害程度指数(表12-24)。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沙河>潮河>怀沙河>雁栖河>琉璃河>菜食河>白马关河>白河南岸>白河北岸>牤牛河>汤河。按危害程度指数将本区的泥石流危害程度划分为4级:其中危害程度极高(WX,>10)的只有沙河流域;危害程度高(WX,5~19)的有潮河、怀沙河和雁栖河三个流域;危害程度中等(WX,3~5)的有琉璃河、菜食河、白马关河和白河南岸4个流域;危害程度较低(WX,<3)有汤河、白河北岸和牤牛河3个流域(图12-11)。

表12-24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危害程度指数计算结果表

图12-11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灾害危害强度分布图

1—极高,>10;2—高,5~10;3—中等,3~5;4—低,<3;5—泥石流小流域代号

四、泥石流灾害的破坏损失评价

(一)破坏损失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对11个小流域的泥石流灾害破坏损失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折合成1992年价值,得到各个小流域的损失总和。

2.将各小流域损失总和分别与社会资产、固定资产和工农业生产总值相比较,得到不同形式的泥石流的破坏损失率。将各小流域的人员死亡数与现今流域人口总数相比较,得到各个小流域的人员死亡率。

3.将破坏损失率乘以人员死亡率,得到各流域破坏损失指数。

4.依据上述各种计算结果对各个小流域进行泥石流破坏损失评价。

调查、统计、计算结果见表12-25~12-29。

(二)泥石流灾害破坏损失评价

北京北山地区各流域泥石流破坏损失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白马关河>白河北岸>琉璃河>汤河>牛河>雁栖河>菜食河>白河南岸>怀沙河>潮河>沙河。根据泥石流破坏损失率计算结果看,虽然由不同方法求得的各种破坏损失率的排序不尽相同(表12-30),但其排列顺序大致相同,而且与破坏损失指数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表12-25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发生年次及破坏损失统计结果表

表12-26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流域破坏损失统计结果表

表12-27 北京北山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和泥石流损失情况一览表

表12-28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破坏损失率计算结果表

表12-29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破坏损失指数计算结果表

表12-30 不同统计计算结果反映泥石流破坏损失程度的排序表

根据泥石流破坏损失指数Ps的计算结果,各个小流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白马关河>白河北岸>琉璃河>牤牛河>白河南岸>汤河>雁栖河>菜食河>怀沙河>潮河>沙河。可划分成4级:破坏损失程度极高(Ps,>1)的有白马关河和白河北岸2个小流域;破坏损失程度高(Ps,0.2~1)的有琉璃河、白河南岸和牤牛河3个小流域;破坏损失程度中等(Ps,0.02~0.2)的有汤河、菜食河、怀沙河和雁栖河4个小流域;破坏损失程度低(Ps,<0.2)的有潮河和沙河2个小流域(表12-31、图12-12)。

表12-31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破坏损失指数分级表

图12-12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灾害损失强度分布图

1—极高,>1;2—高,0.2~1;3—中等,0.02~0.2;4—低,<0.02;5—泥石流小流域代号

五、泥石流防治工程评价

(一)泥石流防治工程现状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分布广,其发生的时间、地点难以预测,加之这里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水平较低,人们对泥石流的潜在危险性认识不足等原因,时至今日,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泥石流防治体系,现有的一些防护工程设施,大多是为防治山洪而建造的小型水利工程。此外,本区的森林植被度平均只有23%,因而既难以抑制泥石流活动,更难以抵御泥石流破坏,致使每次发生泥石流都要造成严重损失。

(二)泥石流防治方案及其效益分析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和北京市地质研究所于1991~1993年曾联合进行过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灾害勘察及其防治方案的调研工作,选取北京北山地区的密云县番字牌西沟(属白马关河流域)和怀柔县柯太沟(属白河北岸流域)两条沟的泥石流进行了勘察规划工作。根据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环境背景、形成过程、类型特点及其发育历史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泥石流的防治方案。其基本措施如下:

工程措施:按一定的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建筑工程设施。即保证在发生设计标准内的泥石流和高含沙洪水时,工程设施正常运行,保护对象不受危害;又要保证在发生校核标准内的泥石流和高含沙洪水时,工程设施不被破坏,还能有效地减轻灾害损失。

生物措施:主要是封山育林,以涵养水分,固土固坡,调节地表径流,削弱形成泥石流的水动力条件,抑制泥石流活动。同时还发展干鲜果品经济林、用材林和薪炭林,以繁荣经济。

两方面措施落实后,将有效地防治泥石流灾害。以此为基本依据,进行这些措施的投入与产出分析,并以这两条沟为例,延伸对全评价区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进行评价。

1.番字牌西沟泥石流防治方案效果分析

工程设施标准按防御50年一遇的高降水量和保证率2%设计;校核标准为100年一遇的高降水量和保证率1%。番字牌西沟小流域内主沟上游(小西天)为大型泥石流沟谷,其余支沟为小型泥石流沟,防治对象为小西天沟和其它二、三级支沟。防治工程规划的要点是:自上游至下游,采取稳固、拦挡、护排相结合的工程措施,以减轻或消除泥石流和高含沙洪水对沟内村庄、耕地和公路设施的危害;同时进行生物防治,从根本上削弱泥石流活动。投资概算和预期效益:总投资361.69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294.25万元,生物措施投资67.44万元。在工程设施建成后,能基本控制松散固体物质的启动和运移,从而降低泥石流的爆发频率,削弱泥石流的规模,抑制泥石流危害。当小流域的森林生态得以重建之后,它既能抑制泥石流活动,又能使工程设施更充分、更长久地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干鲜果品经济林和农业的发展,每年可增加收入225.57~248.49万元。

2.怀柔县柯太沟泥石流防治方案效果分析

工程设施设计标准按防御20年一遇的高降水量和保证率5%设计;校核标准为50年一遇的高降水量和保证率2%。防治工程规划的要点是:自上游至下游采取拦、调、蓄、排相结合的工程措施,同时进行生物防治,以减轻或消除泥石流和高含沙洪水对东湾子村及其下游的危害。

投资概算和预期效益:总投资317.28万元,其中工程防治投资251.66万元,生物防治投资65.66万元。在工程设施建成和生态重建之后,其防灾效益和生态效益与番字牌西沟基本相同。同时又促进农业、干鲜果品、水产养殖和采矿业的发展,每年可增加收入70万元左右(用材林收入未计算在内)。

(三)泥石流防治工程评价

根据泥石流灾害发展趋势,不进行有效的防治,所造成的破坏损失将不断增大;相反,如果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则泥石流活动的破坏损失就会减小。

假定上述两条沟的泥石流防治方案均于2000年底前完成,其有效使用年限为50年,则上述两条沟谷的投入产出比值分别为:番字牌西沟为225.57×50/361.69≈31;柯太沟为70×50/317.28≈11。

我们在下列假设条件下,对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未采取防治措施和采取防治措施后的破坏损失水平(即年平均损失)和累计损失分别进行预测。

S损=S平(1+A)αt·(1+B)βt

式中:S损——预测年份的破坏损失水平;

S平——统计的1959~1993年的年平均破坏损失水平;

A——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率;

α——随国民经济增长发生的破坏损失增长系数;

B——采取防治工程措施后年均破坏损失降低的速率;

β——防治工程措施对灾害破坏损失的影响系数;

t——预测的年份。

假定条件:北京北山地区的泥石流强度规模、发生频率保持不变;国民经济增长速率(A)为7%;在不采取防治措施,灾害程度保持现状的情况下,由于国民经济增长而形成的破坏损失增长系数(α)为50%;按防治方案实施防治工程措施,并且到2000年底全部完成投入运行后,泥石流的破坏损失率将逐渐降低,其降低速率(B)为10%;防治工程措施对泥石流灾害的有效防治程度(B)为80%。依照上述公式和假设条件以及1959~1993年统计的泥石流灾害的年平均损失,分别计算出在不采取防治措施和采取防治措施两种情况下各小流域不同年份的破坏损失水平和累计损失的预测值(表12-32和表12-33)。

表12-32 未防治情况下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破坏损失水平和累计损失预测结果表

表12-33 防治后的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破坏损失水平和累计损失预测结果表

从损失预测结果看,泥石流在保持已往历史强度规模和频率的情况下,若不进行有效防治,其破坏损失将持续增长,大约20年翻一番;累计损失增长速度更快,平均10年左右就翻一番。如能采取防治工程措施,泥石流的损失水平将明显降低。如果按10%的速率逐渐降低,那么到2030年的损失水平基本趋势近于0,累计损失虽然仍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趋于缓慢(图12-13)。

图12-13 不同条件下泥石流预测损失水平和累计损失曲线图

1—未防治的累计损失曲线;2—防治后的累计损失曲线;3—未防治的损失水平曲线;4—防治后的损失水平曲线

7、“7·”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户那村民小组大型泥石流灾害

1 引言

2014年7月21日6时许,云南省芒市芒海镇户那村民小组发生大型泥石流灾害,共造成14人死亡、6人失踪、7人受伤。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及国土等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及时安全转移群众68名,避免了更多人员伤亡。

2 地质灾害特征

那民村小组泥石流属山区沟谷溃决型泥石流,中上游发育多处滑坡、塌岸及坡面泥流,呈链生状发育特征。堆积区位于户那村民小组中西部及下部缓坡台地上,堆积区长约250m,平均宽100m,平均厚2m,估算本次冲出物约5万m3;堆积物为泥浆、碎石、块石、砾石及粗大树干,堆积体积规模属中型。流通区不明显,与物源区合二为一。物源流通区主要为中上游沟道,长约5km,呈“V”形谷,两侧岸坡较陡,坡度35°~50°,局部陡立。汇水面积约1.63km2,相对高差580m,纵坡降约10%。

照片1 泥石流流通区

照片2 泥石流堆积区

照片3 泥石流发生时的泥位

照片4 泥石流堆积区掩埋村庄

3 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趋势判断

3.1 成因分析

芒海镇户那村民小组泥石流灾害属于强降雨引发的高流速淤埋式山洪-泥石流,成因如下:

(1)近期连续降雨,导致沟内形成大流量洪水,沟内松散土体呈过饱和状态(7月20日20~21时,一小时降雨量达102.4mm),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动力条件。

(2)沟谷内主要为寒武系公养河群石英砂岩,风化程度较高,多呈含碎石砂土状,结构松散。近地表为残坡积层,松散层厚度1.5~3.0m,沟内松散物质量大。同时沟内形成多处滑坡、塌岸及坡面泥流,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源条件。

(3)沟谷呈“V”形,岸坡陡峻、主沟相对高差及纵坡大,沟道狭窄,束流作用强。

(4)沟内植被发育,导致隐患及成灾变形迹象隐蔽性大。沟内植被大量粗大树干堆积夹杂大块石加剧堰塞作用。

(5)同时发生的滑坡、塌岸、坡面泥流,在沟道内堵塞形成一系列的堰塞坝塘,在洪水作用下,形成连续溃决,进而形成大规模泥石流。

3.2 发展趋势

调查期间仍处于主汛期,在连续降雨或单点强降雨作用下仍有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沟内剩余松散物源量大,岸坡稳定性差,仍存在发生滑坡、塌岸、坡面泥流的可能。

4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

4.1 应急响应与抢险救灾

灾害发生后,云南省领导分别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云南省政府救灾工作组迅速赶赴灾区,帮助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德宏州立即启动Ⅲ应急响应,省国土厅、德宏州、芒市国土部门会同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开展现场调查和应急救灾工作。

4.2 应急处置措施

(1)对位于沟口、沟边、沟道内、陡坡下的危险区域的村民进行临时转移、撤离避险,并开展临时安置点的地质安全性调查。

(2)设置监测观察哨,对沟道内情况进行监测、预警、预报,并在现场对南育河小组村民进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3)划分搜救危险区,提出搜救作业人员的撤离路线及临时撤离安置点建议。

(4)巡查、排查周边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危险区域地质灾害。

(5)气象部门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发送预警信息。

(6)要求对恢复重建的搬迁安置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特征、威胁情况等因地制宜开展工程治理。

5 经验与启示

(1)灾情发生后采取了果断措施,有组织开展救援,转移群众,避免了灾情扩大。

(2)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的巡查力度,加强群测群防监测预警。

(3)会同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强降雨信息。

(4)加强监测人员和当地群众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培训。

8、为什么北京密云5个村庄被淹?

北京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降雨,北京密云、怀柔、房山、门头沟、丰台和昌平等地的部分地区出zd现暴雨,其中,密云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 

从北京消防总队密云支队了解到,暴雨致密云冯家峪镇的5个村庄出现严重积水,电力和通讯信号中断,3名村民失联。接到报警后,消防官兵迅速赶到现场,协调当地公安机关联合展开搜救,最终在一处民房内发现了失联的3名村民,确认三人并无生命危险,目前当地降雨已经基本停止,村子里的积水也在慢慢退去。 

从北京市防汛抗旱总指回挥部了解到,截至2018年7月15日上午10点,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为36.6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密云张家坟村,为310毫米,最大小时雨答强出现在凌晨2点到3点,密云的西白莲峪,每小时117毫米。 

目前,北京市正处于暴雨蓝色预警以及地质灾害橙色预警当中,北京市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醒市民,尽量避免前往山区等山洪泥石流高发地带。 

来源:澎湃新闻网

与密云山区泥石流搬迁户补贴标准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