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郓城县属于哪个市
山东省郓城县属于山东省荷泽市。
郓城县位于山东西南部,是山东省菏泽市下辖县,属华北平原。地处范围为北纬35°19′-35°52′,东经115°40′-116°08′。
郓城县东临济宁市的梁山县和嘉祥县,南与巨野县、牡丹区相连,西与鄄城县为邻,北隔黄河与河南省范县、台前县相望。全境南北最长约44.39公里,东西最宽约35.71公里,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
1949年郓北县并入郓城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1952年撤平原省,随菏泽专区归山东省。1958年撤销菏泽专区,改属济宁专区。1959年复置菏泽专区,郓城又还属。1967年属菏泽地区。2000年,郓城县属菏泽市管辖至今。
(1)郓城县气候环境扩展资料
截至2019年6月,郓城县辖18个镇,包括黄安镇、武安镇、杨庄集镇、张营镇、黄泥冈镇、丁里长镇、郭屯镇、随官屯镇、南赵楼镇、唐庙镇、玉皇庙镇、潘渡镇、候咽集镇、程屯镇、双桥镇、李集镇、张鲁集镇、黄集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山东省郓城县张营镇位于郓城东部,历史文化悠久,全镇总面积 78.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68万亩。交通便利,是济菏高速通往郓城的必经之地,距京九铁路15公里,是进入菏泽市的东大门。
2、南赵楼镇位于郓城城南23公里,辖区面积58.23平方公里,耕地5.1万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距日东高速入口5公里,S339省道横贯全境。
3、潘渡镇位于郓城县城西北9公里处,总面积78平方公里。镇内交通便利,京九铁路穿越全境,且设有任祥屯站;省道S254线、郓李公路纵贯南北,潘杨公路横贯东西,是郓城北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2、郓城在哪?有什么特色?
编辑本段【郓城概况】
郓城县”一词属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Yùnchéng Xiàn”。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理实体),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北纬35°19′~35°52′,东经115°40′~116°08′。东邻梁山县、嘉祥县,西接鄄城,南连巨野县、菏泽市,北隔黄河与河南省台前县、范县相望。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5.71公里,面积为1571.3平方公里。人口108.8万人。县人民政府驻郓城镇,在省会济南西南方向150公里处。为菏泽市辖县。
历史上郓城的名称和归属变化较大,考证其原因,一是郓城地处平原,又是中原地区,朝代变化,兵连祸结,往往首当其冲。二是地理环境所致,郓城北临黄河,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水灾频繁,县城地址常常变换。据记载:唐贞观八年,郓州治(今张营)地下湿,徙治须昌县(今东平);又《金史。地理志》载:“金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盘沟村(今城址),以避河决”。印证历史,郓城始建于春秋,历经朝代变换,多为县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当之无愧的千年古县。
3、郓城天气几点下雨
几点倒是不知道
4、郓城降水及水位
(1)略(要求画图准确、美观) (2)温带季风气候,旱涝 (3)C (4)C
5、郓城在山东哪里?
在山东的西南的菏泽市郓城县
6、郓城县的地理环境
2015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8亿元,增长9.4%;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05亿元,增长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126元、11353元,分别增长8.5%和10.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0.3亿元、新增43.5亿元,贷款余额164.8亿元、新增17.7亿元。
2012年,郓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7亿元,可比增长14.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23亿元,增长28.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454元、8326元,分别增长14.35%、15.19%;全社会供电量达到22.28亿千瓦时,增长13.3%;2012年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02亿元、新增3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2亿元、新增32亿元。 2015年,创建了30万亩粮食高产示范方,粮食总产达到21.1亿斤。新增造林面积3.6万亩、省级标准化养殖场6处、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镇5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35个、土地流转和托管面积55万亩,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达到31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基本完成。清淤治理了丰收河,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全国农业规模化服务现场研讨会在我县召开。
截至2010年,郓城县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肉类屠宰、冷藏加工企业发展到近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肉类加工能力达到6万吨,羊肉出口量约占山东省的90%。中粮富仕达食品公司、神舟食品集团公司、金绿洲食品公司、六和集团郓城食品有限公司、三羊食品公司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和畜牧业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1/3以上,农民从畜牧业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 2015年39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0亿元,增长10.5%。培训企业管理人员1200人次。实施重大技改项目72个、“两化”融合项目25个,完成技改投资50亿元。
截至2010年,郓城县机械加工企业达到17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家,丁里长镇以华鑫重工为龙头,建成中小型挖掘机生产基地;玉皇庙镇以恒基工程机械为龙头,发展机械加工企业20多家;郓城镇的曲轴、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达到8家;黄集乡仅钢球制造企
业就达42家;杨庄集镇、随官屯镇的挂车制造,黄堆集乡、程屯镇的农用机械加工都形成了较强的集群发展优势。县工业园区成为我县机械加工业的主要集聚区,园区内共有机械加工企业18家,占园区企业的12%;机械加工企业向机械加工重点行业集聚,形成了工程机械、农用机械、铸造锻造加工、钢球加工、挂车、模具为主的六大机械加工产业集群。 2015年,水浒故里游纳入全省十大文化旅游品牌,创建省级旅游强镇1个、特色村2个,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3.2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05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5.2亿元,增长11.3%。
2009年,郓城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5.77%。其中:县城镇投资26.76亿元,增长36.11%,农村投资18.29亿元,增长12.55%。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0.39亿元,增长11.4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4.51亿元,增长30.1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0.15亿元,增长12.15%。
7、郓城天气及降雨概率
山东>菏泽>郓城 天气预报
21日(今天)
多云转晴
28/15℃
22日(明天)
晴
29/17℃
23日(后天)
晴转多云
30/18℃
8、郓县简价
郓城简介
郓城县(Yùn Chéng Xiàn):山东省菏泽市下辖县之一,位于山东西南部,属华北平原。
郓城县风光(20张)
总面积1643平方千米,人口119万。区号0530. 邮编274700. 县委、县政府驻地是唐塔街道盘沟路30号。
现辖2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6个乡:郓州街道、唐塔街道、黄安镇、杨庄集镇、侯咽集镇、武安镇、郭屯镇、丁里长镇、玉皇庙镇、程屯镇、随官屯镇、张营镇、潘渡镇、双桥镇、南赵楼镇、黄堆集镇、黄集乡、李集乡、张集乡、水堡乡、陈坡乡、唐庙乡。
全县共有1025个村民委员会、16个社区居委会,乡村户数25.7万户,人口124万。汉族占绝大多数,回、满、壮等23个少数民族不超过1500人。全县土地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24人。
该县地处北纬35°19′~35°52′,东经115°40′~116°08′,东临济宁市的梁山县和嘉祥县,南与巨野县、牡丹区相连,西与鄄城县为邻,北隔黄河与河南省范县、台前县相望。
历史沿革
郓城西北大杨集肖堌堆文化遗址,出土了陶鬲、石斧等古文物,表明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人在此居、发展。
夏朝,郓地为徐州城。
商王祖乙,曾迁都至此。
春秋时期,鲁成公四年(前587年)冬,鲁国为加强防御,筑城名郓。这就是郓城得名的起源和由来。据《春秋·左传》载:“成公四年冬城郓。”《郓城县志》述:“周、春秋,鲁成公四年冬城郓。郓为鲁西鄙,地临曹、卫,尝聚军于此,以防侵轶。”又云“郓始于春秋。”《说文解字》述:“郓,从邑,军声,鲁有郓地。”
秦朝,郓城县境内有郓、廪丘等城邑;西汉时于郓邑西分置黎县(治今陈坡)、廪丘县(治今水堡),同属兖州东郡,东汉废黎县入廪丘县,属济阴郡。三国时郓地属兖州东郡廪丘县,晋朝为濮阳国廪丘县。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于万安县置郓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万安县为郓城县,而郓之名复见于世。
唐朝武德四年(621 年)废东平郡设郓州,治郓城。次年置郓州总管府,辖郓、濮、兖、戴、曹5 州32 县。贞观八年(634 年),因郓地卑湿,州治迁须昌(今东平东北)。天佑二年(905 年)郓城县复名万安县,隶郓州。
唐以后,郓城名称又多有变动,归属也有变化,但大多为州、郡或县的治所。
五代,郓城县改属济州。
宋朝,又属济州济阴郡。
金朝,大定六年(1166年),徙治盘沟村,即今县城。属济州。
元朝,属济宁路。
明朝,属兖州府。
清朝,属曹州府。
1914年,属济宁道。
1925年,属曹濮道,
1928年,直属于省。
1929年,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8年,属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9年,成立郓城抗日县政府。1940年,成立郓南县。1941年,成立郓北试验区(县级)。上述三县区属鲁西二专署(后改晋鲁豫边区十七专署),1942年撤郓北试验区和郓南县(其地入郓鄄巨菏办事处,后改临泽县)。
1944年,在郓城、巨野、菏泽三县各一部置郓巨县,隶属同郓城县。
1946年,郓城县改郓北县,在原郓城、郓巨、南旺三县各一部另置郓城县,隶属不变。
1949年,郓北县并入郓城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
1952年,撤平原省,随菏泽专区归山东省。
1958年,撤销菏泽专区,改属济宁专区。
1959年,复置菏泽专区,郓城又还属。
1967年,属菏泽地区。
2000年,属菏泽市管辖至今。
2010年,撤销郓城镇,设立郓州、唐塔街道办事处。
县政府驻郓州街道,今迁唐塔街道盘沟路30号。
专业服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一城两区双轴三带一外环"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郓州宾馆、七星华誉大酒店、花园大酒店、圣达大酒店建成营业,服务接待水平明显提高。
电网交织
邮电通讯现代化与国内同步。全县程控自动电话达到20万门,固定电话装机用户17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万户,宽带用户1.2万户。郓城县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县,17个乡镇、170个行政村建成文化信息共享网络。全县通有线电视行政村达到160个。
电力供应充足。境内共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7座,并全部实现了无人化值守。整个电网形成了以5条与省相连的110千伏线路为中心、35千伏线路为骨架、10千伏线路相配套的供电网络。
交通便利
郓城县基础设施完善,京九铁路纵贯全境45.5公里,设有3个客货站,欧亚大陆桥在这里与京九铁路交汇。
济菏高速、日东高速穿境而过,德商高速正在建设。220国道、省道聊商路、济董路交汇于县城,县城距济宁机场30公里;县境内公路纵横成网,全县地方公路通车里程达2300 公里。
气候
全县属暖温带半湿润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雨雪稀少。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479.7小时,全年各月以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为261.9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168.3小时。光照年平均总辐射量为122.744卡/厘米2。年平均气温为13.5℃,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1.8℃,7月份最高,平均为27.4℃。全县地面温度年平均为15.6℃,年平均气压为1011.0毫巴。全年以北风为主,南风次之,历年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平均年降水量为694.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1.4天,7月最多,1月最少。全年降雪初日最早在11月8日,最晚在1月15日,年平均降雪日数为7.1天,最大积雪深度150毫米。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蒸发量年平均为1860.4毫米,6月份最大,为330.0毫米,1月份仅50.2毫米。
地质
郓城县大地构造属中朝陆台山东台背斜的西南边缘凹陷带,处于“鲁西断块”中的“鲁西南块陷”上,地表全为新生界覆盖,没有基岩出露。地貌由于受地下岩层构造和地上黄河等内外营力作用的控制和影响,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没有山丘,全境属黄河冲积平原。西南与东北高差9米,地面坡降在1/5000—1/10000,海拔在38.5—47.5米之间,地貌类型主要有缓平坡地带、浅平洼地带、河槽地带、河滩高地地带四种。
淡水
郓城地处黄河中下游,全县属黄河冲积平原,耕地面积153.8万亩,95%为优质耕地。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43米,过去有“自西向东渐倾斜,东走十里低三尺”之说。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外,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条,地下水量约1.28亿立方米。全年无霜期约200天左右,平均年日照约2497小时,常年平均气温13.5摄食度,具有显著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
黄河自鄄城县流入郓城西北边境,经李集、黄集流入梁山县,流经郓城28公里,年均淡水资源总量4.24亿立方米,奔腾的黄河水哺育了郓城人民,黄河的泛滥又是郓城县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建国前黄河多次决口,自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南兰封铜瓦厢决口至清末的57年间,黄河就有38年发生决溢,平均三年二决,民国时期,堤防失修,河决仍频,郓城人民深受其害。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治黄措施,根除了决口之患,并建立苏阁引黄闸,黄河已由害河变为利河。
黄河流经郓城28公里,年均引水量2.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32亿立方米。
煤炭
郓城煤炭资源丰富,巨野煤田是华东地区最后一块储量最大、煤质最优的煤田,是中国规划的十三个大型能源化工基地之一,总储量55.7亿吨,设计7对矿井,境内优质煤地质储量30.81亿吨。年设计生产能力890万吨的4对矿井:赵楼、郭屯、彭庄、郓城四对矿井全面开工建设,彭庄矿井、赵楼煤矿已正式投产运营,郓城矿井年内可见工程煤,赵楼煤矸石发电1*30千瓦发电厂已开工建设,规划面积5.01平方公里的煤化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已具备项目入驻条件,洪达化工、富海化工等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达12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10亿元,利税20亿元;郭屯矿井320万千瓦坑口电厂和郓城煤矿2×100万千瓦天然焦发电示范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已报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核准,煤电化开发潜力巨大。[2]
农业
名优稀特品种较多,鲁西黄牛驰名中外,小尾寒羊被誉为“世界明珠”、“中华国宝”,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平原绿化先进县,1994年农业增加值和粮食、棉花、油料、肉类总产量面指标均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2006年,全县植棉62万亩,总产100万担;桑园面积2万余亩,鲜茧产量60万斤;片林面积达到69万亩,木材蓄积量260万立方米;肉蛋奶总产16.14万吨;大牲畜存栏14.08万头,猪40.65万头,羊159.46万只,禽1215万只,林下规模养示范场150个,其中鸭450万只,鹅50万只,年产鸭羽、鹅羽737.5吨。
经济状况
综述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2011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1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三次产业比调整为 18.2∶54.5∶ 27.3,二三产业较上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收 入 13.39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778 元,比上年增长 1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380 亿元、利税 48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32.1%、 41.5%; 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 43 亿元,比上年增长 48%。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彭庄煤矿、赵楼煤矿、郭屯煤矿 。 达产,郓城煤矿掘进顺利,煤炭产量达到 650 万吨、比上年 增长 56.63 %,实现利税 17.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2%,上 缴税金 7.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9%。洪达化工年产 15 万吨 合成氨 15 万吨硝酸、富海能源年产 120 万吨焦化等一批大 项目建成投产或正在试生产, 赵楼综合利用电厂、 勇智化工、 洪鼎化工、中海油液化天然气、多友科技等一批重点项目正 在建设。县煤化工园区列入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纳 入全省 7 个重点建设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将对我县煤化工 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由世界 500 强中海油投资 65 亿 元的清洁能源项目落户园区,在建项目达到 11 个。县工业 园区入园企业达到 206 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40 亿元,比 上年增长 49%。 城乡面貌逐步改观。
郓城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落实“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民营,全力抓招商,关键抓投入,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板块经济,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小产品、大产业,小规模、大群体,小资本、大聚集,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路子,形成了优势产业、骨干企业、专业市场三位一体、互为依托、配套推进的发展格局,棉纺织、木材加工、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搪瓷、钢球、酒类包装三个特色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机械加工产业是继棉纺织、木材加工、畜产品加工和搪瓷、钢球、酒类包装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机械加工
全县机械加工企业达到17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家,丁里长镇以华鑫重工为龙头,建成中小型挖掘机生产基地;玉皇庙镇以恒基工程机械为龙头,发展机械加工企业20多家;郓城镇的曲轴、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达到8家;黄集乡仅钢球制造企业就达42家;杨庄集镇、随官屯镇的挂车制造,黄堆集乡、程屯镇的农用机械加工都形成了较强的集群发展优势。县工业园区成为我县机械加工业的主要集聚区,园区内共有机械加工企业18家,占园区企业的12%;机械加工企业向机械加工重点行业集聚,形成了工程机械、农用机械、铸造锻造加工、钢球加工、挂车、模具为主的六大机械加工产业集群。
钢球产业
郓城是全国重要的钢球生产基地,钢球产量占全国低碳钢球总产量的1/3以上,并拥有庞大的钢球营销队伍,钢球销售业务占到全国的70%以上。截止到目前,全县年产钢球5万多吨,共有120多家钢球生产企业,永昌钢球、亚星钢球、宏达钢球等一批大型钢球生产骨干企业迅速崛起。生产的各种规格低碳钢球、不锈钢球广泛应用于各类型机械制造及医疗机械、电子设备、精密仪器等高精尖仪器制造领域。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成功出口乌拉圭、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酒类包装
酒瓶盖
郓城是全国酒类包装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酒类包装企业365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形成了以华峰玻璃、正达玻璃、烟郓盖业等规模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主要产品有酒瓶、瓶盖、胶帽、标签、铝箔等1000多个品种,其中瓶盖、胶帽的产量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产品畅销山东、河南、安徽、山西、北京、天津等地,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
畜产加工
畜产品加工厂
全县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肉类屠宰、冷藏加工企业发展到近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肉类加工能力达到6万吨,羊肉出口量约占山东省的90%。中粮富仕达食品公司、神舟食品集团公司、金绿洲食品公司、六和集团郓城食品有限公司、三羊食品公司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和畜牧业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1/3以上,农民从畜牧业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
棉纺织业
纺织车间
郓城是山东省重要的棉纺织基地之一,产业集群整体优势突出,初步形成了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一条龙的生产体系,涌现出华灵集团、圣达集团、云龙家纺、华亿达纺织、亚世纺织等一批骨干企业。截止到目前,全县棉纺织企业发展到365家,生产规模达到260多万纱锭,织机1万多台,从业人员6万余人。
工业企业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结构不断优化。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1家,比上年末增加22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14.7亿元,比上年增长31.8%。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2.5亿元,增长23.8%。全县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6.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7%,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04亿元,增长23.69%;实现利税总额24.08亿元,增长14.76%,实现利润11.9亿元,增长23.97%。
固定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投资结构优化。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5.77%。其中:县城镇投资26.76亿元,增长36.11%,农村投资18.29亿元,增长12.55%。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0.39亿元,增长11.4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4.51亿元,增长30.1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0.15亿元,增长12.15%。
农林牧渔
农作物播种面积相对稳定,但是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较多。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9.9万亩,比上年增长0.9%。粮食播种面积236.1万亩,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33.84万亩,比上年增长4.2%,秋粮播种面积102.26万亩,比上年增加94.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3.79万亩,比上年减少52.09%。其中,油料面积10.13万亩,减少64.1%;棉花面积36.58万亩,减少36.7%;蔬菜面积36.05万亩,增长23.5%;瓜类面积6.2万亩,减少14.8%。
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年粮食总产848693吨,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夏粮总产496323吨,增长4.3%;秋粮总产352370吨,增长37.2%。棉花总产30089吨,比上年减少34.8%;油料总产29528吨,减少62.5%;蔬菜总产1080932吨,增长20.3%;水果总产68838吨,增长4%。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2009年全县人工造林面积1776公顷。其中:经济林236公顷,防护林914公顷。本年新增木材蓄积量1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8%。
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优胜产业
郓城产业优势突出。棉纺织、木材加工、畜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和搪瓷、钢球、酒类包装三个特色产业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全县棉纺织业发展到260万纱锭,织机1.2万台;木材加工业户6100家,年加工能力350万立方米,入选“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畜产品加工企业192家,年肉类加工能力达到6万吨,羊肉出口量约占山东省的90%;搪瓷年生产能力5万吨,入选“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特别奖”,被授予“中国日用搪瓷产品生产基地”;钢球年生产能力5万吨,占全国低碳钢球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酒类包装企业发展到360多家,年销售收入5亿元,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酒类包装生产基地。
投资环境
郓城投资环境优越。郓城靠近中原腹地,是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的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九”铁路纵贯全境,设有2个客货站。欧亚大陆桥与京九铁路在此交汇,形成海铁联运,成为郓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大通道。境内南有日东高速,东有济菏高速,西有德商高速,与220国道、省道聊商路、济董路纵横成网,交通十分便利。以郓城为中心500公里半径范围内覆盖近3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邮电通讯现代化与国内同步。县工业园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3.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和4平方公里新区实现了较高标准的“七通一平”,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的地方”之一。县城建成区20.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万人。
水浒文化城景点(40张)
投资2亿元的水浒文化城开始接待旅客,投资1亿多元的水浒水上景区正在建设,投资3亿多元的宋江河风景带即将开工兴建;七星大酒店、水浒大厦、圣达大酒店等星级酒店陆续竣工投入使用,人居环境优美。
郓城投资政策优惠。在用地、证照办理、税收奖励、出口奖励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成本。电力供应充足,投资20亿元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资8.3亿元装机12.5万千瓦的县工业园区自备热电厂第一台2.5万千瓦机组已发电运行。全县劳动力45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近16万人,劳动力成本较低。服务环境优良,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规定,建立了审批、收费服务大厅,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对大项目建设,实行“一把手”工程,特事特办,一事一议。对重点企业实行扎口管理,挂牌保护,切实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郓城经济开发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市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区内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实现了“八通一平”。为企业投入生产提供了充分保障。工业区管委会对进入企业实行全过程服务:“一站式”办理项目审批、“全方位”协助企业开工建设、“全天候”服务企业产后运营。郓城工业区现对外招商,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水浒故里考察投资!!
医疗卫生
机构设置
卫生局机关设有办公室、人事科、医政科、社会卫生临督科、计划财务科、爱卫会办公室(副科)。1998年全系统有45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其中县直有:县人民医院(正科)、县中医院(正科)、县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正科)、县防疫站(副科)、县妇幼保健院(副科)、县直公费医疗门诊部、县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县卫生职丁中等专业学校、县药检所、县结防所、县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县红十字会办公室等12处,乡镇卫生院33处(武安、杨庄集、侯集、郭屯、玉皇庙、程屯、黄安为十心卫生院)。1998年12月,根据县委的意见,县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与县防疫站“一套班子、两个机构、两块牌子、合属办公”。1999年11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分流,确定县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院、县公费门诊部、县药检所、县地办室、县红会办、县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医院、县中医院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2000年10月县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职能划归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管理,人、财、物全部移交。2001年4月底,随着乡镇的合并,33处乡镇卫生院随乡镇建制合并为21处。2001年7月15日县编委确定将县药检所改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随着2002年1月1日全县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谱施,县直公费医疗门部于2001年撤销。
卫生体系
卫生部门共有32处医疗卫生事业位,其中县直11处,乡镇21处,在职干部职工4348人(在职3764人,离退休584人)在职人员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430人其中正高技术职称20人,副高技术职称124人,中级技术职称596人,初级技术职称1996人。各类医疗机构开放病床1489张。全县有行政村卫生室(所)421个,从业乡村医生1558人,基本上形成以县级医疔卫生机构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行政村为甚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教育科技
我县现有定点小学166处,教学点255处,小学在校生107825人;初中39处,在校生44231人;幼儿园、学前班513处,在园班幼儿21300人;普通高中8处,在校生21786人;职业教育中心、聋哑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一处,在校生2563人;民办学校24处,在校生19290人。全县现有教职工11366人,其中专任教师10873人。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2002年9月我县作为菏泽市唯一省级课改试验区,在全市率先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涌现出一大批管理规范的学校,全县各级各类规范化学校达到40余处,其中一中是省级重点中学;实验幼儿园是省级规范化幼儿园。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首次突破千人大关,2005年、2006年本科上线均达1400多人,一中本科录取率连续获全市第一。2002年至2006年底,累计筹集危房改造资金7638.95万元,消除危房12.87万平方米。全县中学全部建起微机室,小学微机装备率达80%以上,80%以上的学校实验室、仪器室配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先后有286人被评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优质课执教人,2人被评为“齐鲁名师”候选人,4人被授予省特级教师称号,1000余名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教师学历达标率高中、初中、小学分别提高到73.1%、86.6%、99.7%。县教育局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校舍危房改造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市一系列荣誉称号,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质服务机关”。
9、山东郓城最近这半个月的天气如何
山东郓城天气预报 (未来15天)
下辖乡镇(街道):张鲁集乡天气唐庙乡天气陈坡乡天气张营镇天气
02月02日(今天)
白天:晴
夜间:晴
-7~7℃
南风 微风
02月03日(周三)
白天:晴
夜间:多云
-4~8℃
南风 微风
02月04日(周四)
白天:多云
夜间:晴
-2~8℃
北风 微风
02月05日(周五)
白天:晴
夜间:晴
-5~7℃
西北风 微风
02月06日(周六)班
白天:晴
夜间:晴
-3~8℃
南风 微风
02月07日(周日)休
白天:晴
夜间:晴
0~9℃
西北风 微风
02月08日(春节)休
白天:晴
夜间:晴
-2~10℃
北风 3-4级
02月09日(周二)休
晴
3~14℃
02月10日(周三)休
阴
4~14℃
02月11日(周四)休
阵雨
-1~8℃
02月12日(周五)休
多云
-1~9℃
02月13日(周六)休
阴
-1~9℃
02月14日(周日)班
阴
-1~10℃
02月15日(周一)
晴
-1~12℃
02月16日(周二)
多云
0~9℃
10、山西郓城属于哪个市
郓城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不是山西的。
郓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东北部,地处黄河下游,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郓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截至2018年,郓城县辖18个镇、2个乡、2个街道。县政府驻地唐塔街道。
郓城县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旅游强县,荣膺“中国好汉之乡”称号。郓城县是闻名全国的“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古筝之乡”。2019年3月,郓城县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10)郓城县气候环境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夏代郓地为徐州之城,商代郓城称庇(故城在县城北肖固堆一带),商王祖乙曾迁都于此。春秋时期,鲁成公四年冬,鲁国为加强防御,筑城名郓。这就是郓城得名的起源和由来。
秦朝,郓城县境内有郓、廪丘等城邑。西汉时于郓邑西分置黎县(治今陈坡)、廪丘县(治今水堡),同属兖州东郡。东汉废黎县入廪丘县,属济阴郡。三国时郓地属兖州东郡廪丘县。晋朝为濮阳国廪丘县。
隋开皇十年(590年)于万安县置郓州。开皇十八年改万安县为郓城县。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废东平郡设郓州,治郓城。贞观八年,因郓地卑湿,州治迁须昌(今东平东北)。天佑二年郓城县复名万安县,隶郓州。
唐以后,郓城名称又多有变动,归属也有变化,但大多为州、郡或县的治所。
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建立郓城抗日县政府。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立郓南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郓城县改郓北县,析原郓城、郓巨、南旺三县各一部另置郓城县,隶属不变。
1949年郓北县并入郓城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1952年撤平原省,随菏泽专区归山东省。1958年撤销菏泽专区,改属济宁专区。1959年复置菏泽专区,郓城又还属。1967年属菏泽地区。2000年,属菏泽市管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