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看有关新闻报道欧洲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将会出现“千年极寒”,包括中国在内的中亚地区也会受影响
最近,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波兰学者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可能出现“千年极寒”的消息,其中还提到了亚洲国家也可能出现寒冬。一时间,这一说法甚嚣尘上,好似一粒投入湖中的石子,立竿见影泛起了舆论的涟漪。
“千年极寒”之说缘起何因?是否有科学依据?它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是否南辕北辙?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千年极寒”好似“瞎子摸象”
记者:目前大家关注的“千年极寒”是个怎样的概念?这个说法从何而出,又缘起何因?
宋连春:我也从媒体上看到了波兰学者关于“千年极寒”的观点,但这观点有点儿“瞎子摸象”的意味。这位学者仅仅依据单一影响气候的因素预测未来气候的趋势,显然是一种对气候系统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刻认识的表现。气候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大气、冰雪、岩石、生物、水五大圈层,甚至还包括了人类活动。因此,“千年极寒”的说法不能就此一言以蔽之,一锤便定音。
关于“千年极寒”的说法,波兰科学家给出的理由是:在“拉尼娜”活动影响下,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并且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有过去的一半,其无法发挥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并且,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
欧洲民众真的会面临“千年”以来最冷的寒冬吗?“千年”二字冠在前面,是需要充足的科学依据,才能让人信服的。
记者:目前“千年极寒”的观点,已经出现了人云亦云的声音。这个结论是否有科学依据?类似“千年一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目前可以预测吗?
宋连春:波兰学者的预测其理由并不能站住脚。“千年极寒”这个说法的科学依据非常不充分,是不可信的,是完全可以被驳倒的。
实际上,把“拉尼娜”和墨西哥湾暖流扯到一起有“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因为它们是属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拉尼娜”是年际尺度,逐年之间的波动起伏比较大;而大西洋暖流却是相对稳定的,主要表现为十年以上的长周期变化,而且近几十年的观测显示出,大西洋暖流只有很弱的减少趋势。目前国内外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拉尼娜”与墨西哥湾暖流有直接关系。
其次,“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举个例子来说,自1986年以来,欧洲地区发生过4次“拉尼娜”事件,其中只有两次出现了冷冬。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拉尼娜”事件期间,欧洲气温普遍较常年明显偏暖了1℃至4℃,并没有出现偏冷的现象。所以,单单靠目前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就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极寒”,这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何况,目前在科学上还不具备预测“千年一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气候的预测不仅复杂,而且难度很大,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人类对气候预测的能力只能局限在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气候异常总体趋势的预测,还无法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做出可靠的预测,尤其是针对“千年寒冬”这样特别极端事件的预测,更缺乏可以信赖的科学技术和手段。
记者:全球变暖是大家都了然于心的一个趋势,如今“千年极寒”的说法与前者之说是否南辕北辙?它出现的可能性大吗?
宋连春:所谓气候变暖,是指“整体趋势”在变暖,一般是指100年来的一个总趋势,但由于气候存在年际波动,所以并非“今年温度比去年高”就能称其为变暖。
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趋多趋强的情况,并不排除某一年、某些地区会发生“寒冷事件”,但是出现“千年极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当前全球气候处于持续性“温暖”阶段。
回过头来看,2009年是有记录以来南半球最暖的年份,2000至2009年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十年,这都表明近百年来的气候变暖趋势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过程。根据1500年以来的代用资料分析,欧洲冬季气温变化与1901年至1995年的平均值相比,距平大多在正负2℃之内。1708至1709年冬季是1500年以来最冷的冬季。但20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冬季气温始终处在上升的趋势,没有出现过较常年偏低2℃的偏冷冬季。由此看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出现“千年极寒”的可能性极小。
今年冬季我国冷暖变化幅度较大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增大。
以我国为例,今年以来,天气气候十分异常,降水量大、暴雨日数多,气温高,高温日数多,旱涝灾害相连,冷热时空交替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降雨造成多流域汛情并发和地质灾害多发。西南地区发生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春持续特大干旱;新疆北部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冬季雪灾;东北华北发生了4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冬春季持续低温;华南、江南5月至7月遭受了14轮暴雨袭击,造成了严重汛情;北方和西部地区7月中旬至9月上旬遭受了10轮暴雨袭击,渭河、辽河、第二松花江出现严重的汛情;甘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青海、新疆、海南等地也发生罕见暴雨洪涝;全国高温日数异常多,东北、华北、西北、江南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多地高温持续时间超历史同期。
记者:您在此为大家揭开了“千年极寒”在科学上是不可信的面纱。很多百姓在关注一个问题——今年我国冬季的气温与往年相比,会出现异常吗?
宋连春:首先,我想说说一个概念——气候预测。在气象学上,月以上时间尺度的预报称作为气候预测,与中短期天气预报相比,气候预测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因子,除了“拉尼娜”导致的热带海洋和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外,欧亚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对我国冬季气候也有重要影响。其中,西伯利亚高压及东亚冬季风活动与我国冬季气温密切相关。
就目前来看,“拉尼娜”正在发展状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总体偏强,但稳定性较弱,位置变化幅度较大,中高纬地区的冷空气逐渐活跃,但还并未明显偏强。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冬季我国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也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11月份,我们还将组织全国性的会商,对我国乃至亚洲一些地区的冬季气候做全面、详尽的预测展望。
2、哪个圈成是气候的中心
大气圈是气候系统的中心。气候系统中其它圈层变化产生的最后影响结果都会反映在大气圈中。大气圈主要通过其中大气成分及辐射收支的变化来影响地球的气候。
3、国家气候中心宋连春现在任什么这务
?
4、山东天气还会热吗?总觉得最近变凉了,都穿上毛衣了!
不会热了,气温会渐渐降低,据说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冷,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称:今年冬季我国冬季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也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11月份,国家气候中心将组织全国性的会商,对我国冬季气候做全面、详尽的预测
5、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是多少?
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约6+e12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为628mm,小于全球陆面平均的834mm,也小于亚洲陆面平均的740mm。这些降水量中有56%为土壤和地表水体蒸发和植物蒸腾所消耗,剩余的44%形成径流。
全国气候特点说明:
1、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e12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为628mm,小于全球陆面平均的834mm,也小于亚洲陆面平均的740mm。这些降水量中有56%为土壤和地表水体蒸发和植物蒸腾所消耗,剩余的44%形成径流。
2、我国河川年平均径流量为2.6+e12立方米,其中包括冰川融雪水量约5×10m。我国地下水总量约有8×10m,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着既密切联系又相互转化的关系,两种资源在数量上有一部分是重复的。
6、宋连春的获得荣誉
曾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气象中心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一项,甘肃省气象局科技工作一等奖一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干旱地区气象研究》、《中国气候区划》、《中国灾害性天气图集》等文集。
7、今年冷空气那么短暂,是否能证明气候真的在变暖?
冷空气频频来袭,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根据预测,将有寒潮天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与此同时,关于“冷冬”还是“暖冬”“全球变暖”等话题也颇受关注。
那么,入冬以来我国很多地方温度偏低吗?原因何在?冷空气频频来袭与全球变暖矛盾吗?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告诉您。
“入冬以来冷空气频次不多,但影响范围较大、势力较强。”——宋连春
今冬确实像大家感受到的那么冷吗?
具体来看,今年冬季以来,我国除西藏大部、四川西部、云南、黑龙江西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1981年至2010年平均)偏高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尤其西北地区北部、内蒙古大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偏低2℃以上。
全国寒潮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强度强、部分地区风寒效应明显,过程降温幅度超过8℃的面积有321万平方公里,降幅超过12℃的面积有122.7万平方公里,降幅超过14℃的面积有40.7万平方公里。综合考虑其强度和影响面积,为近10年来排名第六的寒潮天气过程。
“冷空气活动还会比较频繁,部分地区气温可能会持续偏低一段时间。”——宋连春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后期我国还会有冷空气活动,或达不到过去这几次全国型寒潮的强度,但冷空气活动还是会比较频繁,部分地区的气温可能会持续偏低。
人们热衷于讨论今冬到底是“暖冬”还是“冷冬”,但现在还不能完全下定论。
一是今年冬季持续低温天气在历史上看并非太极端,二是目前冬季还没有结束。预计1月下旬开始气温会逐渐回暖并转为较常年同期偏高,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的概率较大,所以目前还不能说这个冬季是近年来最冷的冬季。
“全球变暖总趋势下,“一南一北”两信号双向夹击。”——宋连春
“冷”与“暖”似乎是两个对立的字。冷空气频频来袭,恰恰与全球变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看表层,造成近期大范围气温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欧亚中高纬“西高东低”的经向型环流和偏强的东亚冬季风,并且这样的环流形势以来一直持续。
从更深层和更大范围来看,赤道中东太平洋目前处于发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历史第二少)。这两个信号,都为今年冬季的经向型环流和偏强的东亚冬季风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条件。
再往更深层看,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没有变,但是在此趋势上会出现年际尺度上的冷暖波动,以上两个年际尺度的外强迫信号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一整体趋势背景下对气候的一个年际变率调制,它们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但会影响个别年份的冬季气温出现冷暖波动。
甚至,其波动都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全球气候变暖会改变全球的大气环流形势,通过海洋和大气、陆地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局地的气候。比如北极海冰情况,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最初源地来自北极,盘踞在北极上空的极地涡旋会将冷空气“锁”在极地。同时,北极地区又是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其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的2倍到3倍,这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海冰达到历史第二少,极地涡旋减弱、分裂,偏向欧亚地区,难以“固定”冷空气而由其南下。近期北美地区偏暖和欧亚地区偏冷都与此相关。
“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气候风险意识。”——宋连春
在全球气候这个非线性系统中,“全球变暖”并不会像简单的连线题那样,可以一一直接连到“暖冬”“冷冬”或“某次过程冷不冷”等结果。
我们盯着这个复杂的系统,有时就像看一个摆钟。监测偏冷,或者偏暖,如同观察钟摆的摆动。
全球变暖,在更多时候,会让这个钟摆的摆幅出现剧烈变化,也就是使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事件多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一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全球变暖不是说所有的地区都一样,北极地区是全球增暖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之下导致很多极端事件发生,比如极端的高温事件和极端的降水事件。
极端冷事件频发,正是对全球变暖的典型响应。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气候变暖已经导致了极端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强。
因此,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气候风险的意识,加强防范和应对能力,尽力减少极端事件带来的损失。
8、千年极寒是否有根据
气象专家 声称“千年极寒”没科学依据
关于“千年极寒”,有关传言认为:在“拉尼娜”活动影响下,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并且规模缩小到过去的一半,其无法发挥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并且,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位于北半球的中国恐也很难幸免。 对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认为,“拉尼娜”和墨西哥湾暖流不是一回事,单单靠目前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就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极寒”,这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9、2020年极端高温、极端降水事件偏多,为什么会这样?
到2020年,中国出现了较多的极端高温事件,共有256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监测标准,其中有贵州罗甸(41.2℃)等69个站日最高温度超过了历史最高点。从2020年7月11日到2020年9月3日,江南东南部和华南东部等地的高温天气持续了一段时间,为1961年以来的第二长时间。
从降水量来看,据《公报》统计,到2020年,中国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0.3%,是1951年以来的第四大降水量,松花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则是196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极端降雨事件增多,到2020年,中国发生37次地区性暴雨过程,降雨量比常年高出24.1%,是1961年以来降雨量第二多的一年。自1998年以来,长江流域发生了最严重的洪水。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在当天举行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中国气温偏高,降雨量大,气候年景偏差,与近十年来的平均水平相比,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大。
首先是热带海洋信号,从2020年冬天开始,热带印度海洋温度异常变暖,夏天到1961年为止历史上最温暖,与弱阿尔尼诺事件的影响重叠,汛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其强度超过1998年和2016年,其次是冬天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多(1981年以来历史第二)
此外,2020年汛期中高纬环流的经向性较大,冷空气过程较频繁,使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长江流域长期相交。
该公报显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强降水事件和极端高温事件不断增加,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现频繁的极端天气。
据宋连春介绍,受全球气候回暖的影响,预计未来极端高温事件和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频率会增加,强度也会增加,亚洲高山区冰川冻土和积雪也会持续退缩,冻结圈的灾害频率会增加。他说,要尽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践低碳生活,减缓气候变化,同时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积极构建世界和地区气候变化的早期警报和防御系统,提高气候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提高灾害和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10、天气为什么会不正常
1.这是自然现象
2.我国影响天气的因素
A地形B气压C洋流
我国地形复杂,受太平洋低气压和亚洲高压(亚洲大陆)影响。 同时亦受洋流影响。
附件有日本暖流。
多少还会有人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