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气候资源评价遵循原则

气候资源评价遵循原则

发布时间:2021-07-23 22:30:49

1、评价的原则依据

一、评价的原则

(1)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基于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和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阐明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天然分布情况和开发利用前景,为本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提供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科学依据是本次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根本目的。

(2)以水循环理论和地下水均衡原理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理论依据。从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角度评价地下水资源,充分考虑含水层的调蓄能力,体现以丰补欠、补偿疏干、储存、运移及总“均衡”可持续维持的评价原则,以多个气象周期为尺度评价地下水资源。

(3)以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原则作为评价地下水开采资源的出发点,从地下水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生产生活需水、生态需水的综合平衡角度来确定地下水开采资源,突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可持续性。

(4)按地下水系统评价地下水资源,以二、三级地下水系统作为均衡区进行均衡分析,根据地貌和水文地质等条件划分计算单元,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二、评价的依据

(1)以已往水文地质勘查所获取的丰富成果资料和本次调查获得的水文地质资料为主要依据,各种参数通过地下水量均衡分析和地下水数值模型的验证,作为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参数。

(2)以地下水均衡计算为基础,同时利用解析法、数值法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利用地下水数值模型评价地下水开采资源。利用水均衡所确定的参数,计算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作为地下水的天然资源量。开采资源分别采用开采系数法、平均布井法和水均衡法确定。

(3)本次水资源计算所利用的气象资料采用了21个主要控制观测站资料,系列长为1956~2004年。全区共划分为16个气象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采用算术平均值,降水频率采用经验频率。各地区的蒸发量采用不同的折算系数折算成E601型蒸发器的蒸发量,用来计算潜水蒸发量。水文资料来源于各省水利部门,系列长为1956~2004年,部分水文资料为1980~2003年。地表水体和水田面积分布利用本次遥感解译获得的资料。地下水位利用GPS野外实测数据,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2、农业气候资源有哪些特点

一地农业气候资源的构成包括:生长季的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日照时数、各种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期和积温及其持续日数、无霜期、生长季降水量、土壤湿度、空气湿度、风、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尤以光照、温度、降水三者最为重要。根据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构成特点,确定最适宜的农业类型和种植制度,并在引种时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则,是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进行正确的农业气候资源评价。

3、总的评价原则

(一)分质评价原则

地下水质量决定着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性或开发利用方向,因此,地下水数量评价应按水质分级进行。

按矿化度(M)分级的标准:当M<1g/L时,为地下淡水;当1g/L<M<3g/L时,为地下微咸水;当3g/L<M<5g/L时,为地下半咸水;当M>5g/L时,为地下咸水。

(二)系统原则

地下水系统在时空上具有共同水文地质特征与演变规律,是含水介质与地下水的统一体,包括含水介质的特征、地下水的理化性质和动力-动态特征。因此,在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需要正确认识地下水系统结构、功能和系统与外界的联系,需要以地下水一级系统为评价单元,确保评价对象的完整性。

作为大尺度的区域地下水系统,一般按某一流域或盆地的天然边界确定其范围,一个流域性的地下水系统往往又可根据水动力条件、含水层结构或水化学特征划分为多级子系统,但无论如何划分,作为一个一级系统具有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的整体一致性和相关性,亦即构成整体系统的任何要素的变化或系统某一局部的变化都会引起系统其他要素或其他部分的相应变化。

(三)水循环原则

水循环是地下水系统更新、变化及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条件。大气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地下水不断参与水循环的过程中获取新的水量。因此,在地下水数量评价中,需要重视水循环过程及其作用。深入认识不同尺度水循环规律,有利于提高地下水数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四)动态原则

在地下水数量评价中,需要采用动态原则开展相关工作。需要考虑气候周期性变化、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增强和需求不断提高对其影响,重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数量的影响变化。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数量变化不仅具有不同尺度的周期性,而且在这种周期性变化中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数量评价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五)可持续原则

遵循地下水资源永续利用原则,是地下水评价的基本准则。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时代的要求。由于近几十年来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一系列与地下水有关的生态和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成为当代水资源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这就要求以可持续的观点在充分考虑地下水与生态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评估地下水资源。

4、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原则和内容

一、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

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及保护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迫切要求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以查明可供利用的旅游资源状况,系统、全面地掌握地质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性质、特点、级别、成因、时代及价值等。

关于地质旅游资源的调查,高松峰等(2003)认为可采用以下方法步骤,为以后评价、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1.收集资料

和一般旅游资源的调查一样,对地质旅游资源的调查也应从收集有关资料开始,大致包括:导游书和地图、览胜、地方志、地名录、文物志、城市和风景区园林规划、旅游志,甚至国土规划和农业区划报告、文史资料和宗教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的整理,可以初步掌握地质旅游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征,把有关资源的分布与地形图判读结合起来,便可能对地质旅游资源做出一个初步的综合评价。

2.遥感解译

遥感技术在自然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因为获得的图像数据清晰度高、信息量丰富、立体感强,具有客观、动态、快速等优点,与其他调查方法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通过遥感解译,可以摸清旅游区地质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编绘出地质旅游资源分布的基本底图,为野外调查做好前期工作。

3.野外调查

在资料收集及遥感解译的基础上,需进行野外调查。只有进行实地调查,才能核实、补充各种资料,并得到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为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提供正确的决策意见。可以从旅游点、旅游路线、旅游区三方面着手调查。

4.高新技术处理

最后,运用高新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地质三维分析可视技术(VS)对前面所获数据进行处理,建立资源数据库,对一些特殊的景观进行模拟,得到形象、直观的三维立体图,使得地质旅游资源的调查工作全面系统,成果一目了然。

二、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地质旅游资源评价具有一定难度,如类型多样、数量丰富、对评价模型的综合性要求高、对评价指标要合理取舍、评价工作量大等,并且涉及多学科中的多方面,难以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为了使地质旅游资源评价做到公正、客观和便于开发利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

科学性是地质旅游资源评价、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地质旅游资源评价要符合客观科学标准,应充分运用地质学、地理学、历史学、美学、经济学、建筑学、园林学等相关理论和知识,对旅游资源的形成、本质、属性、价值等核心内容,做出科学的评价。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学科,应邀请地质旅游管理、旅游规划、风景园林、经济、生态、地理、历史等多学科的专家进行评价。

2.全面性

地质旅游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价值和功能也是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这就要求在进行地质旅游资源评价时,综合衡量、全面完整地进行系统评价,准确全面地反映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例如,把旅游资源所处区域的区位、环境、客源、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建设条件、开发利用条件等作为外部系统纳入评价的范畴。

3.效益估算

地质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评价时,要考虑投入资金后可取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为政府和投资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专家评分与公众审美意识相结合

在调查评价过程中,应广泛调查当地群众的看法与意见,将专家评分与公众审美意识相结合,从而得到既能反映旅游资源价值与特色,又能反映普通公众审美需求与水平的结果。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

这是资源评价工作不断深入的需要,也是现代资源评价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在评价时,应尽量减少主观色彩,要实际、系统、科学地全面评价,所以要求定量、半定量地评价,并通过一定数据来评价以及与其他地区比较。要求同一类型的不同地区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时,尽量采用统一的评价模式和标准。

三、地质旅游资源评价内容

从地质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意义上来分,地质旅游地的评价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1.地质旅游资源的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景观特色、景观丰度和组合、景观容量、景观价值与功能等方面。又分为体验性和技术性评价,前者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地质旅游资源的体验性评价,多由传媒或旅游主管部门发起,由旅游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或感知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各种地质现象和景观进行整体评价,最后结果是各旅游地的优劣排序;后者是指对自然旅游资源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事特定旅游活动适宜程度的评估。

2.地质旅游地的景观保护与开发条件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发展背景条件、环境因素、客源市场条件。即对地质旅游地的区域条件和区位特性进行评价,是专业研究人员对旅游地开发价值的评估,目的在于有选择地开发新的旅游地和确定旅游地是否适合进一步开发。

近年来,对地质旅游地开发条件评价有了新的内容。例如章秉辰(2010)认为,地质旅游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可能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有必要对地质旅游进行安全评价,通过查找、分析和预测地质旅游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后果和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和措施,以指导危险源的监控和事故预防。

5、自然资源评价主要内容

[编辑本段]概念
自然资源经济评价(economic evalu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从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的角度出发,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根据技术条件综合论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性、方向和经济合理性,为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和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自然资源对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方向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很大,人类社会选择经济发展方向时,必然考虑利用自然资源的特点,以期获得最多的产品。充分而正确地评价自然资源,可探明自然资源与生产分布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之间的关系,为实现合理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它是资源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地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编辑本段]评价原则
①不同的生产部门和生产布局对自然资源的要求不同,而不同的自然资源对生产的意义和作用亦不相同。因此,要从经济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的要求出发评价。
②自然界于一定区域范围内,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开发利用中,要保护自然资源,注意生态平衡。
③必须综合分析各种条件和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作用,并对影响一定生产部门或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布局的主导因素进行重点评价,深入分析。
④必须在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合理性。同一种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中有多种可能性,各种可能性的经济合理性又是不同的。例如,一块土地可用于修建工厂,也可用于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造林、放牧等,而最佳利用方案即经济合理性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确定经济合理与否,可运用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计算,选定最佳方案。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本身的数量、质量和经济地理条件、国家政策等,往往是影响开发利用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因素。
评价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①从经济发展方向和具体生产部门布局的实际要求出发,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一般化;
②全面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既看到自然条件的有利方面,又估计到不利方面;既考虑经济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对自然资源的单要素进行评价,又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类资源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时空分布与组合特点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从中找出对特定的生产部门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布局影响的主导因素,并进行重点评价;
③在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合理性。同一种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时有许多可能性,其经济效果也不相同。必须利用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计算,选定最优方案。
[编辑本段]评价主要内容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同的数量和质量对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和保证程度不同。自然资源数量评价即计算自然资源的绝对量,也可用平均每平方公里资源的拥有量来表示。以矿产资源为例,数量评价即包括探明储量、可采储量和远景储量等;质量评价即指矿物的品位,如含矿率、所含有害杂质及有益伴生矿。至于矿层厚度、矿床埋藏深度、可否露天开采、矿物开采的采剥比、水文地质状况等,也属矿产资源质量评价的内容。自然资源数量评价,还应包括自然资源绝对量与社会需要量对比的相对量。相对量可用每人平均的资源拥有量来表示。它可说明一定地区范围内资源的富裕程度。如有些国家土地面积大,资源的绝对量是丰富的,但人口众多,平均每人资源拥有量则是不富裕的。资源富裕程度对确定地区经济部门结构的比例、生产规模和合理布局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和科学技术的水平,又可将数量和质量划分成系列指标。
②评价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相互结合状况、季节分配变率等情况。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不仅取决于数量和质量,还取决于分布、相互间结合状况和变化情况。
③深入分析主导因素。影响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很多,评价时要深入分析主导因素。主导因素有多种情况和表现形式。不同的生产部门、范围大小不等的不同地区,其主导因素均不相同,而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主导因素发生转变。如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水是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一旦灌溉用水使用不当,土壤盐渍化问题常常成为发展农业的关键问题。
④在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主导因素及其数量和质量系列指标的基础上,将评价的地区划分成不同等级的自然资源经济评价类型区,并表示在地图上。
⑤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能性、方向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多种方案的预期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包括最佳效益和最差效益。例如,筑坝开发水资源,就应预期在正常水位、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时,发电、灌溉、航运等的最佳效益和最差效益。同时,还应估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可能会引起自然界的生态变化,这些变化又怎样反过来阻碍生产发展。
[编辑本段]评价方法
自然资源经济评价是一项多变量的系统工程,除采用传统的实地调查同统计资料、地图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外,应充分利用计算技术和经济数学方法。如根据自然资源当前和未来社会需要量的对比关系,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其数量和质量的现状及动态变化,并建立开发利用的优化模式,使评价工作由定性分析逐步过渡到定量研究。
首先是实地调查,搜集原始资料。应用遥感技术,则可大大提高调查工作效率。
其次,要了解一定生产部门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和具体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使评价工作更切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要综合各方面情况,建立比较方案,分析它们的经济效益,得出最佳方案。自然资源经济评价工作可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来计算数量及质量的现状和动态,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算其消费量,从而建立各种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使评价工作能用较确切的数字来表达。
第四,评价工作从现状、条件的分析到选定指标,确定开发方案等,都应重视吸取生产实践的经验,使评价成果达到为生产发展和生产布局服务的目的。

6、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应遵循哪些的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在其组织实施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理念,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科学、公正和实用,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服务。为此,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以下八个基本原则:
(1)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
(2)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
(3)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
(4)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5)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6)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
(7)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的要求;
(8)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

7、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

本次评价按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技术要求确定的原则进行,分别就地下水资源数量、地下水资源质量与地下水潜力三方面评价。

一、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原则

(一)评价工作统一的原则

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在全国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技术要求的统一原则、方法、标准下进行,力求规范化。同时根据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的具体情况,突出本工作区特点。

(二)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评价的原则

地下水是按地下水系统分布的,因此,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地下水系统为评价单元。按全国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基本要求,将疏勒河流域划分为三个盆地,以盆地为单元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配至工作区内的县、市级行政单元。

(三)充分利用新资料的原则

充分利用收集到的最新气象、水文、水利、土地规划等资料,同时运用本次调查取得的戈壁洪水入渗率、泉水溢出量、机民井开采量、高精度GPS测量的水位高程等新数据成果,最大限度地使用本次工作的最新资料。

(四)与生态环境结合的原则

地下水资源评价必须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根据疏勒河流域内工作区的特点,中下游盆地生态环境与地下水关系极为密切,资源评价不可违背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紧密围绕生态水位等约束条件进行评价。

(五)资源动态变化的观点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在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不断变化的系统,近五十年来随着疏勒河流域水利工程的不断完善与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水资源利用时空发生了巨大变化,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更新及排泄方式与过程也响应变化。充分应用以往勘查、研究的资料和成果,分析其变化过程与规律,并应用新的规划资料,判断地下水资源可能发生的变化。

二、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原则

(一)统一标准的原则

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评价。此标准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参照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进行评价。

(二)充分利用本次监测实验结果的原则

在系统总结以往水文地质普查、勘探和地下水开发研究以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所取得的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次工作取得的地下水检测实验数据,对地下水质量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价。(三)客观实际的原则

地下水质量不仅在流域范围内表现一定的规律性,同时也表现出一些特殊性。客观地认识本流域工作区内地下水质量变化的规律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质量造成的实际影响,真实地反映地下水资源质量的分布特征。

三、地下水潜力评价原则

(一)与地下水资源评价统一的原则

地下水潜力评价是在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地下水潜力评价应与资源评价的基本单元相统一。

(二)与实际结合的原则

地下水潜力包括开采潜力和利用潜力,应在评价开采潜力和利用潜力的基础上评价综合潜力。地下水开采潜力方面,应与疏勒河流域盆地现状开采量,咸水、微咸水的实际利用情况和环境容量情况相吻合。地下水利用潜力应着重考虑农业节水,而工业用水和污水处理回用等方面的潜力则十分有限。

(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地下水潜力评价应充分考虑当地国民经济规划和经济技术进步对地下水需求的变化,对人口密集,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应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

8、地下水资源评价及评价原则

地下水资源评价就是对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作出科学的、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地下水资源评价包括水质评价和水量评价两个方面,水质评价是水量评价的前提,水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通常所说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是指对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进行评价。

地下水资源评价,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①局部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即在局部地段(水源地)影响范围内,为保证某具体部门的供水而评价地下水资源;②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即大面积范围内(如某一水文地质单元或某一行政区划内),为规划开发利用地下水或综合利用自然资源而评价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利用原则。地下水资源评价应以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在保证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地下水系统能永久持续提供一定水资源量,以满足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应在不发生不良生态和环境效应条件下,提供当今时代和未来时代均可以持续利用的水量。

(2)“三水”联系,互相转化,统一评价的原则。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都是水文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三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尤其是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密切,在一定条件下常相互转化。开采地下水时,使这种转化更为明显和加强。因此,在评价区域地下水资源时,特别是在总的水资源不够丰富的地区,应注意评价在含水层开采条件下,地表径流的变化值,最好是将该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利用。

(3)以丰补欠,合理调控的原则。含水层系统具有强大的调蓄能力,可视为地下水库。合理调控地下水位既可减少甚至避免蒸发损失,又可增大地下水可采资源量。利用这一原则时,应注意区域水资源综合平衡,合理截取雨洪水,以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做到旱年旱季最大水位降不要超过允许降深,且消耗的储存量丰水年能完全补回。这一原则的实质是以多年平均补给量作为允许开采量。

(4)考虑人类活动增加或减少的补给量及排供结合的原则。评价地下水资源时,应考虑评价区内有无人工水利工程建设,例如修建水库、开挖渠道及运河等。这类活动会引起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加或减少,应考虑如何把这些水用于供水或灌溉的可能性,即考虑供、排结合的可能性。这不仅可以一举两得,节约资金,对于地下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也是解决水源不足的一种理想途径。

(5)安全开采,防止产生不良环境地质后果的原则。开采地下水使水位下降,可能引起一些不良的后果,如土壤干旱、农作物受损、地面沉降、水质恶化等。因此,在评价地下水资源时,必须对环境地质等不良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作出评价。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要作出预测和提出防治措施,以达到安全生产为原则。

(6)以地下水系统为单位的评价原则。为了较准确地计算地下水资源量,避免重复计算,一般来说,应以地下水系统或水文地质单元为单位评价地下水资源,如对浅层水含水系统和深层水含水系统应分开计算评价等。对局部水源地,还应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采方案相结合,评价地下水资源。

(7)用补给量评价开采量。即用各种方法计算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可开采量)是否有补给保证,还要用补给量进行论证和评价。

9、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一、水资源评价总原则

1)以塔里木盆地平原区水资源评价为主,不进行山区水资源评价。

2)水资源评价以校核计算为主,利用最新收集和本次工作取得的资料,对地表水引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及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校核。

3)以地下水资源评价为主、地表水资源评价为辅。

二、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

1)按划分的地下水系统进行评价;全区采用均衡法,重点区同时采用均衡法和数值法,以进行相互验证。

2)主要对平原区松散层孔隙水进行评价。

3)根据水资源转化的特点进行评价。

4)对小于1g/L、1~3g/L的地下水资源量单独进行评价。

5)以利用原有资料为主,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变化进行评价。

6)根据研究方法和资料的差别选择合理适用的评价方法。

7)在逐级评价汇总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8)对各划分单元分别进行水量计算和水质评价。

与气候资源评价遵循原则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