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于2011年12月11日闭幕,此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控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可减少生产塑料袋时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故选C.
2、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全球变暖”这一不争事实,让这里成为全世界
1. “低碳生活”的理念很受关注。“低碳生活”降低了生活中的能耗,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
2.保护环境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追求绿色时尚 拥抱绿色生活
同建绿色温馨家园 共享清澈碧水蓝天
3、厄尔尼诺来了,今年会是暖冬吗?
厄尔尼诺,暖冬。这二者是否存在着必然联系?
厄尔尼诺,这个任性的孩子,几乎每隔几年便会在太平洋上走一圈。它对于气候变化、农业生产都有影响,也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今年的厄尔尼诺已经发生,它的发展趋势如何?会对今冬天气带来哪些影响?在前不久中国气象局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上,相关专家给出了答案。
一波三折:今年厄尔尼诺发展复杂
厄尔尼诺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增温现象。对于今年厄尔尼诺的发展状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丁一汇说,今年厄尔尼诺的发展非常复杂,从春天开始发展时非常强,接着变弱,然后艰难地渡过了夏季三个月。国内外气象学家以为厄尔尼诺夭折了,但是9月份以后它居然再次发展起来,9至11月持续发展,一直到现在。估计到12月份会达到最强,然后可以一直延续到明年1月和2月,2月份以后减弱,整个过程大概延续一年多。
丁一汇表示,厄尔尼诺受到挫折之后不可能发展成强厄尔尼诺事件了。所谓弱的厄尔尼诺就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增温0.5度到1度之间。但是即使是这样弱的厄尔尼诺,也改变了中东太平洋已经维持了15年的冷水状态,在此期间需要用气候模式去预报和追踪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供预报服务。
丁一汇的结论得到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的印证。
陈丽娟介绍说:“目前无论是国家气候中心的标准,还是欧美等国家的标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暖水都处于发展状态,并可能在冬季达到盛期。这是目前国内外对厄尔尼诺事件的监测预测情况。”陈丽娟说,按照监测业务标准,从今年5月份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到现在已经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早些时候的预报是这次厄尔尼诺会比较强,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减弱呢?
丁一汇认为,西风使得海水变暖,东风使得海水变冷,今年东风持续时间太长,这是导致厄尔尼诺减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赤道太平洋已经持续了15年的冷水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出现太强的厄尔尼诺。
是否暖冬: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据统计,在最近五十多年中,凡是有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80%左右都是冬季相对偏暖,今年也会是个暖冬吗?
在陈丽娟看来,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得我国气候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不是厄尔尼诺事件一个因素就可以搞定的,“所以无论是天气预报还是气候预测,我们要考虑的因素都更全面更复杂一些。”
陈丽娟认为,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之后,对东亚地区来讲,是提供了一个造成东亚冬季风偏弱的背景。极冰的融化易造成极地冷空气扩散,这与厄尔尼诺事件对东亚冬季气候的影响是相反的。实际上仅从厄尔尼诺事件和极冰融化的影响这两个因素考虑就非常复杂,因为二者的时空尺度和影响机制不一致,如果再加上大气自身动力演变特征,使得预测更加扑朔迷离。但是在厄尔尼诺背景下,由于冬季海陆热力差异的减弱,是有利于东亚冬季风偏弱的,但是不能简单说一定出现暖冬,因为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外,暖冬的定义也有行业标准,有单站暖冬、区域暖冬或者全国性的暖冬,我们不能笼统地提暖冬这个词,究竟是全国还是某些区域达到暖冬的标准,还要根据监测确定。
进入12月份以来,中国大部地区一改之前气温偏暖的状态,冷空气入侵频繁,这是不是表明暖冬的可能性不大呢?
“是否暖冬和冷空气活动是两个层面的概念。是否暖冬一般指气候,是整个冬季三个月气温的平均状况是否比常年偏暖;而冷空气活动是天气概念,这二者在时间尺度是不一样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解释说。
郑飞进一步解释,最近的冷空气活动是西伯利亚高压偏强造成冷空气南下,其影响比较明显,使得全国大范围地区出现强降温,甚至南方很多地区也都有很明显的降温情况,“现在还是处在12月份,是不是暖冬,还需要看1月份和2月份的气温状况。今年是否暖冬要从整体来看冬季气温是否处在一个比常年偏暖的状态。”
今冬气候:暖背景下演绎发展
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多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现象。这让经历过的人至今难忘。那么,这样恶劣的天气状况会不会在今年重新上演?
丁一汇分析,今年如果北极冷空气加强的话,不能排除还会发生像12月初的寒潮过程,但是这毕竟是一次天气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完全压倒厄尔尼诺造成的暖背景。“寒潮产生的温度变化要比厄尔尼诺产生的气候变化大得多,由于冷比暖的变率大的多,所以我们还会感觉这是冷天气。”
丁一汇说,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是强的持续性寒潮影响的结果,强寒潮的移动来源和今年冬天冷空气的移动来源不同。2008年强寒潮来自中亚与西亚,花了一个月时间不断移向中国,产生了大范围的冰雪冻雨灾害。而去年冬季美国发生了6次强的暴风雪天气,几乎是连续不断的从北极下来的冷空气造成的。
但是,从气候的角度讲,我们今年还是会从厄尔尼诺的发生形成的暖背景着眼。世界上许多科学家认为目前太平洋海温发生了变化,因为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已经变暖了,这种情况会使全球许多地方气温偏高。
丁一汇认为,今年即使是还发生几次冷空气过程,也不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低温雨雪冰冻强度。因为北极的冷空气活动背景变了。
根据世界各国对中国的集合预报,大多认为今年12月和明年1月中国基本上是暖的,2月份可能会转冷。“因为厄尔尼诺是一个暖的背景,我们基本上是按照暖的背景来演绎今冬的天气走势,但这中间有可能会发生冷的寒潮天气过程,造成短时期的寒冷天气。” 丁一汇解释说。
4、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宣布了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在这
A.把白炽灯换成LED节能灯,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确;
B.不用塑料方便袋可减少白色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故B正确;
C.收集淋浴水用于拖地、浇花,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故C正确;
D.给汽车安装尾气处理器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与低碳生活无关,故D错误.
故选D.
5、2010年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各国领导人也在讨论全球气候面临的巨大挑战,“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各国共同
A、使用完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人离百开房间后及时关灯,都可以节约能源,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活垃圾和废电池应该分类扔到到垃圾箱,做法需要改度正,符合题意;
C、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可以节约部分内电能,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洗脸水可以用来冲厕所,废报纸、酒容瓶等可以送到废品收购站,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举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从人人做起,“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
A.用大排量的轿车代替公交车出行,能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选;
B.将碳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率,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不选;
C.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是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能减少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不选;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重复再生,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不选.
故选A.
7、2011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宣布了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
A.火力发电需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节约用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确;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环境污染,从而保护地球,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B正确;
C.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推广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可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排放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经济”主题,故C正确;
D.利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技术,让煤变成合成气,提高煤的使用率,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故D错误;
故选D.
8、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错误;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正确;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有利于保护森林,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故C正确;
D、提倡乘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进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正确,
故选A.
9、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1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
小题1:D
小题2:C
10、2009年12月7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
A、大量使用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所以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A正确;
B、乘地铁上下班,会减少使用私人车,减少了含碳物质的排放,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B错误;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灯,减少了使用电,减少了燃煤发电量,也就是减少了含碳物质的排放,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C错误;
D、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也就减少了使用碳墨,减少了含碳物质的排放,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D错误.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