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气候与生命苏联贝尔格下载

气候与生命苏联贝尔格下载

发布时间:2021-07-29 15:30:58

1、地学年谱的1960年

1900年
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创立发生学、土壤学,提出基于发生学原则的土壤分类,创立自然地带学说。
意大利科学家罗西、瑞士科学家福勒尔,制定第一个反映地震地面效应和确定等地震线的罗西-福勒尔烈度表。
1902年
法国科学家泰赛伦斯,发现地球大气圈的平流层。
英国科学家亥维赛、美国科学家肯尼里,从无线电绕地球弯曲通讯,提出大气圈有电离层存在。1924年被证实。
1903年
德国科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了东亚地体的构造理论。
挪威科学家沃洛特,提出了岩浆的溶液理论。
1904年
挪威科学家斯托末,提出激光和磁暴是由高能带电粒子在地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的理论。
挪威科学家伯克兰,进行极光的模型试验。
德国科学家威彻特,发明威彻特地震仪。
美国科学家葛利普,提出沉积岩成因分类。
美国科学家乔·拉姆,提出关于地震弹性波发生和传播的理论。
1905年
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地磁部,开始世界海洋的地磁观测。
德国科学家艾·拉曼,开始建立欧洲土壤学的体系。
瑞典科学家艾克曼,建立海流理论,明确风与海水的关系。
中国科学家邝荣光,编制《直隶省地质图》与《直隶省矿产图》,为我国第一本地质图。
美国科学家乔里,发现岩石中的发射现象,对研究地热的来源有重要意义。
1906年
美国科学家海福特,根据重力测定结果,确定地球为一个椭球体。
德国波兹坦测地研究所,完成重力的绝对测定。
德国科学家马古利斯,发展风暴理论,建立台风能量论的基础。
德国科学家奥尔达木,根据地震波的走势曲线,证实地核的存在。
美国科学家鲍温,实验证明有关岩石同矿床的关系。
奥地利科学家安普菲诺,提出地壳的振荡运动由地壳深处物质膨胀与压缩所引起的见解。
国际地震协会,法国斯特拉斯城建立第一个地震观测台。
1907年
德国科学家朱帕里兹和英国科学家托纳,朱帕里兹制成地震走时表,后经托纳修改。Z-T走时表最先得到广泛应用。
俄国科学家戈里芩,发明地磁式地震仪。
1909年
英国科学家达维特,发现地球南磁极。
南斯拉夫科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壳与地幔之间有一个岩层的分界面,现称为“莫霍面”。
美国人彼利,首次到达南极。
英国科学家辛普森,提出雷雨的电荷生成说。
1910年,挪威威·皮叶克尼斯,发现海洋环流定理。
1911年
首次到达南极(挪威 阿蒙森)。
开始用相律说明发生在地壳中的矿物的分配(挪威籍瑞士人 戈尔德施密特)。
1912年
提出大陆漂移说(德国 魏格纳)。
从重力异常值的测定讨论地壳均衡说(美国 海福德)。
提出国际土壤粒径区分法(瑞典 阿特伯格)。
1913年
创立地理景观学说,把各级地理区域看成是自然综合体,认为它们是地形、气候、土壤、植物等相互作用的结果(苏联 贝尔格)。
论述关于硅酸盐矿物物理化学的相互关系(美国 芬纳)。
提出大气热辐射平衡的理论(德国 埃姆顿)。
1914年,发现地球深2,900公里处存在地幔与地核的界面,称为“谷登堡界面”(美籍德国人 谷登堡)。
1917年,进行侵蚀和堆积基准面的研究(美国 巴来尔)。
1918年,确立大气的太阳潮(英国 查普曼)。
1919年
提出锋面和气旋学说(挪威 雅·皮叶克尼斯)。
按海岸运动的方向将海岸进行分类(美国 道·约翰逊)。
1921年
发现大气圈的臭氧层,量少,但吸收大量紫外线,使生命体免受损害(法国 法布列)。
开始珠穆朗玛峰探险(英国皇家地理协会探险队)。
1922年
发现深源地震的存在(英国 透纳)。
算出火成岩的平均化学成分(美国 弗·克拉克)。
1923年
建立元素的地球化学分配法则(挪威 戈尔德施密特)。
进行地槽的分类(美国 舒舍特)。
1924年
《形态分析》出版,提出“山前阶地”理论(德国 瓦·彭克)。
根据地壳收缩说分析综合世界的造山运动,发表造山论 (德国 汉·斯蒂尔)。
提出岩浆岩相的概念(苏联 乌索夫)。
提出地质时代气候变迁的原因是地轴发生周期性偏倚的见解(德国 寇本、魏格纳)。
1925年
根据气候因素进行土壤分类(苏联 瓦·威廉斯)。
提出大地构造的放射性轮回说,确立大地构造过程的周期概念,用地壳中放射热的堆积解释地壳运动的周期性(英国 乔利)。
提出生物地球化学的概念(苏联 维尔纳德斯基等)。
根据气候型与地理景观作出气候的分类(苏联 列·贝尔格)。
1926年
提出干燥指数,并绘制干燥指数的世界分布图(法国 德马东)。
提出中国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脉动说(中国 竺可桢)。
1927年
证实深源地震的存在(日本 和达清夫)。
发现菲律宾海沟中的爱姆登海渊,深度为10,830米,后订正为10,400米(德国 爱姆登号军舰)。
1928年
提出地壳变动的地下对流说(英国 阿·霍尔姆斯)。
提出气团理论(挪威 贝吉隆)。
提出电离层形成的紫外线电离说(英国 赫尔本特)。
1928~1930年,第一次南极陆上探险,乘飞机到达南极上空(美国 拜尔德等)。
1929年
在《东亚的几个特别构造型》一文中提出地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中国 李四光)。
根据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说明第四纪冰期的成因(英国 辛普森)。
从乱流扩散说明大气运动的理论(德国 德范特)。
从地球化学观点说明地球内部的构造,从此矿物学不再是纯粹的记事性科学了(挪威籍瑞士人 戈尔德施密特)。
1930年
根据天文学的计算说明第四纪冰期的成因(南斯拉夫 米兰科维奇)。
反对地壳变动的收缩说,提出波动说(德国 哈尔曼)。
开始在海上进行重力测定,发现重力异常(荷兰 文宁)。
1931年,根据降水和蒸发指数进行气候分类(美国 桑斯威特)。
1932年,发现火山喷出岩具有磁性(德国 凯尼格斯伯杰)。
1932年,提出黄土形成的“土壤残积说”(苏联 列·贝尔格)。
1933年
提出地壳变动的脉动说(美国 布赫)。
提出花岗岩生成的选择再熔融说(芬兰 埃斯科拉)。
提出热盐环流的模式理论,研究蒸发与降水因素产生海流(英国 古尔兹勃龙)。
发展了等离子体川流在地球磁场中的运动理论,用以研究地磁风暴(英国 查普曼等)。
提出降水的冰核说(挪威 贝吉隆)。
1934年
出版《风化壳》专著,发展了地表风化壳理论(苏联 波雷诺夫)。
提出东南季风的强弱和中国东部雨量分布的关系(中国 竺可桢)。
1936年
从湖泊堆积物的微层里研究了解古气候(苏联 肖斯塔科维奇)。
1933一1936年,在庐山和黄山等地发现冰川遗迹,确定中国曾有过第四纪冰期(中国 李四光)。
提出地球存在内核的第一个证据(英国 莱曼)。
1937年
1937~1940年,苏联“赛得夫’号船进行北冰洋漂流调查。
论述地壳变动与岩浆活动的关系(德国 布勃诺夫)。
1938年
提出弧状列岛的成因(美国 哈·赫斯)。
从岩石矿物中铅质量的比较,论述铅矿的起源(英国阿·霍尔姆斯)。
1939年
用化学观点探讨沉积环境(美国 特温霍费尔)。
提出中国华北黄土的水成见解(日本 增渊坚吉)。
提出地磁场是由于地球旋转使地心内液态铁产生涡流所引起的假说(美籍德国人 埃尔撒色儿)。
《中国气团的性质》一文,分析研究中国境内的气团性质并加以分类(中国 涂长望)。
1940年
进行地核的磁性研究(美国 斯来特)。
提出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认为植物群落的分布与组成决定于环境条件,并认为它是地理景观的基本单位(苏联 苏卡切夫)。
1941年,根据对密西西比河下游黄土的研究,提出黄土的水成说(美国 理·罗素)。
1942年,对火山爆发能量进行预测试验(日本 水上)。
1945年
发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元》一书,制成我国第一幅大地构造图,从地台、地槽和造山运动的关系划分中国地质构造单位(中国 黄汲清)。
用便于室温贮存及从地面飘散的碘化银代替干冰,实现人工降雨(美国 冯纳古特)。
1946年
用干冰冷却饱和水汽,实现人造风雪及人工降雨(美国兰米尔、谢弗尔)。
用火箭进行120公里高处超高层观测(美国 贝斯特)。
在高压下进行岩石物性的实验研究(美国 布里奇曼)。
发现平顶海山(美国 哈·赫斯)。
提出地球化学景观的概念,从化学元素在景观中的迁移过程和迁移能力研究景观要素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苏联 波雷诺夫)
1947年,发现深80~140公里一带地震波速降低层称为谷登堡低速层(美籍德国人 谷登堡)。
1947~1948年,瑞典“信天翁号”海洋探险船进行海底地壳的热流量探测。
1948年
将新构造学从大地构造学中分出,成为一个分支(苏联奥勃鲁契夫)。
从陨石的化学分析推测地球内部的状态(美国 哈里逊)。
发现大陆西岸洋流密集和强化的现象(美国 斯托梅尔)。
提出地核由高密度变态的地幔物质组成的观点,和以前认为的铁镍地核的观点不同(英国 沃·雷姆赛)。
1950年,发现平流层与电离层之间的中间层(英国 西·查普曼)。
1951年
苏联考察船“勇士号”发现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
英国“挑战者八号”进行环球一周的海底地震探查。
1954年开始,经过大量统计证实板状分界线都是地震活动带。揭示大洋中脊(隆)的连续地震带(美籍德国人 谷登堡等三人)。
1955年,在北美两岸外海洋底发现四个大断错带(美国 梅纳德)。
1956年
提出中国地台活化的见解(中国 陈国达)。
提出中国东部生油盆地分布在新华夏系沉降带的见解,后在中国东部陆续发现了几个大油田(中国 李四光)。
1957~1958年,举行65国参加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原名“国际极年”)。
1958年,美国根据人造卫星的运动精确测定地球的形状。
1960年,中国登山队于5月25日从北坡首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2、生命与气候的答案

生命与气候
林道之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切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水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有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选自《大科技》2002年第3期,有改动)
7.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3分)
【答案示例】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或:气候是由两大生命系统的斗争决定的。或:动物占上风,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植物占上风,地球进入严寒期。
评分标准:能答对其中一个即可得3分。
8.请写出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这样的顺序与说明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答案示例】以时间为说明顺序。本文说明内容是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进化的前提是时间的推移。
评分标准:答出第一问,得1分;答出第二问,得2分,共3分。
9.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3分)
【答案示例】“果真如此”表明如果前面的观点成立,就能产生后面的结果。所以不能删去。
评分标准:意思答对即可得3分。
10.联系本文内容,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说说今后若干年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述理由。(4分)
【答案示例】温室效应得到控制,气温升高的速度减缓。人类对温室效应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或:温室效应加剧,气温进一步升高。人类活动增强,植被减少。或:温室效应与严寒期交替出现。主要看动物和植物哪一方占上风。

3、赫尔曼黑塞的哪些作品网上可以找到中文译本

<<在轮下>> http://club.beelink.com.cn/dispbbs.asp?boardid=168&id=187412 这个要注册

<<玻璃球游戏>>
是电子书
http://www.77txt.com/txt_73199/

4、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阅读答案

生命与气候
林道之

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切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水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有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

地球的气候是本文的说明中心,文章紧紧扣住影响地求其后的关键因素展开说明。这个关键因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这三个方面是(动物的进化)(植物的进化)(气候的演变)。

 

略。(这要自己写的亲)

5、吉拉斯的和苏联的冲突

1944年3月,当反法西斯战争还在进行的时候,吉拉斯奉命率领一个军事使团前往莫斯科,这个使团既有军事的性质,也具有党的性质。这次出使苏联的主要任务是争取苏联承认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员会为南斯拉夫的临时政府,争取苏联对南共领导的抗德游击队的物资援助。吉拉斯一行辗转途经意大利、埃及、伊拉克、伊朗到达莫斯科。此行任务虽未全部完成,但据吉拉斯自己说,他是以狂喜的心情去苏联的,因为在南共领导人的心目中,“对苏联领导的忠诚是党的发展和活动的要素之一,斯大林不只是不可争辩的天才领袖,而且他就是新社会的理想和美妙的化身。”因此,他在叙述第一次同斯大林会见时说:“我感到一种骄傲的喜悦……突然,一切对苏联产生的似乎不愉快的事情都不见了。”
1944年10月,南斯拉夫人民从法西斯铁蹄下解放了自己的祖国。1945年3月,南斯拉夫联邦民主共和国联合政府组成。同年11月,立宪会议开幕,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吉拉斯先后出任黑山部部长,不管部部长,并担任过党中央鼓动、宣传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在此期间,他经常参与国内外重大问题的决策,多次代表本国政府同苏联及西方国家举行谈判。
1945年4月,吉拉斯作为铁托率领的党政代表团成员第二次访苏。这次访苏,两国签订了有效期为20年的《苏南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以及有关贸易协定,此外,也是为了弥合双方在战争期间和战后所出现的争执。吉拉斯是战后两国之间发生争执的重要当事人:1944年秋贝尔格莱德解放以后,苏联红军进入南斯拉夫,不久便发生多起侵犯居民利益的不法行为。为此,铁托、卡德尔、吉拉斯和兰科维奇等共4名最高领导人约见苏联驻南斯拉夫军事代表团团长科尔涅耶夫。会晤中,吉拉斯以尖锐的言词指出:“我们的敌人正利用这事来反对我们,并把红军士兵的暴行与英国军官的行为相对比,英国军官倒没有这样过分。”对此,科尔涅耶夫提出严重抗议,他“强烈抗议把红军和资本主义国家军队相提并论来侮辱红军”,并把这一情况立即报告了莫斯科,斯大林亲自过问了这件事。通过此次访问,在与斯大林的会见中,虽然表面上消除了双方在这一事件上的纷争,然而它仍然是1948年南苏关系破裂的最初原因之一。斯大林在1948年3月27日写给铁托的信中重提此事,并且指名谴责了吉拉斯,信中写道:“根据这些事实来看,吉拉斯在南斯拉夫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侮辱红军,说红军军官的道德品质比英军军官的道德品质低劣的那次著名讲话,便完全可以理解了。众所周知,吉拉斯的讲话没有遭到南共中央委员会成员的反对。”
1947年9月,卡德尔和吉拉斯作为南共代表出席苏、波、捷、匈、保、罗、南、法、意等九国共产党代表在波兰召开的会议,会上决定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此时,南苏关系已日趋紧张。1948年1月,据称斯大林亲自提名由吉拉斯率领代表团去苏联,以便协调两国政府对阿尔巴尼亚的政策。此次访苏以及同斯大林的会见,给吉拉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对苏联的不满情绪。
在1944—1948年的南苏关系问题上,除铁托以外,吉拉斯是一个起重大作用和影响的人物。1948年6月28日,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布加勒斯特会议(南共未出席)宣布,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开除出情报局。当天晚上,吉拉斯起草对情报局决议的答复稿。次日,即6月29日,铁托主持召开南共中央全会,通过了这一措词尖锐的文件,拒绝情报局的指控,重申对自己领导人的信任。南共中央机关报《战斗报》同时刊载了情报局和南共中央的两个文件,让人民群众作出判断。

6、苏联景观地理地带一书中贝尔格对"景观"的定义是什么

1931年贝尔格发表了《苏联景观地带》,阐述景观学说原理。苏联地理学者强调景观学起源于道库恰也夫的土壤地带学说;它渊源于洪堡的类似的自然综合体概念。苏卡乔夫(V.N. Sukachov)将其生物地理群落学说确定为景观学的一个单独分科,是景观的最小结构单位。包含景观形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地球化学景观地球物理学、实验景观学、应用景观学、人文景观学、区域景观学、景观美学等

7、生命与气候

不可以
生物,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
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生命个体通常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生命种群则在一代代个体的更替中经过自然选择发生进化以适应环境。

8、看云识天气,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

卷层百云由冰颗粒形成,看上去像白云的纹路,这些是惟一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光晕的云层。卷层云属又可分毛卷层云和薄幕卷层云。 卷层云卷层云约在5500-8000米的高空。这种云由湿空气作大范围缓慢斜升运动而膨胀冷却所造成,这样,它们和流动气旋以及暖锋有关,位于雷雨层顶部;有时,它们也与热带气旋有关,因为热带气旋上空地区风从气旋内向外吹,把卷层云吹到远离它们形成时的地方。卷层云范围大,可达几百到几千公度里,具有相当宽广的连续云幕。全部由冰晶组成,云底具有丝缕的结构,能透过日、月的光,使地物有影。云层中往往可见晕圈。若卷层云加厚降低,系统发展,多预示有天气系内统影响测站,故群众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说法。但是如果无明显发展,甚至云量减少,未来天气也不会有显著变化。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气候是由两大生容命系统的斗争决定的。动物占上风,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植物占上风,地球进入严寒期。

9、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历史修养,大家帮忙给推荐些历史读物,谢谢了。。。

先看【史记】,【资治通鉴】,通过这两本书,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多了解一些典故,对你有很大帮助。(这两本书先看白话本,以后有机会再看古文版)
再看看【世界上下五千年】这会帮你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外国的宗教,战争,文化,艺术等方面,使你对世界历史有一个清晰框架,以后再补充的知识会使你的框架逐渐完整,充实。
这三本书认真看一看,会花不少时间,大概三个月,每天都仔细读读,不要太一目十行,会对你有不少帮助。
加油啊!

与气候与生命苏联贝尔格下载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