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四川省威远县气候

四川省威远县气候

发布时间:2020-06-04 15:48:29

1、威远的意思是什么

威远是一个县城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

威远县隶属四川省内江市,地处内江市西北部,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地跨北纬29°22′~29°47′,东经104°16′~104°53′之间。东邻内江市市中区,南连自贡市大安区和贡井区,西界自贡市荣县,北衔资中县,西北与眉山市仁寿县、乐山市井研县接壤。[1] 

威远县幅员面积1289平方千米,辖20个镇,总人口为72.8422万(2016年),2016年,威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4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7.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3409元。

威远县分低山和浅丘两类地貌,“威远穹窿”有902平方千米,涵盖了1.8-1.3亿年地质历史,是中国最大的穹窿地质区,也是四川唯一一处三叠纪地质出露区域。其间分布着300余座方山台地、58条深切峡谷、40多个湖泊、90余处古寨、63万亩森林。威远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区,常年温湿多雾,年均气温18℃,无霜期329天,雾期280多天。最热天气气温比周围城市低6-10℃,被称为“红盆中之绿岛,热盆中之凉台”。[2]  还有有煤、天然气、白云石、石英砂等20多种矿产蕴藏。[3] 

威远县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县,取“威名远震”之义;境内先后涌现了胡驭垓、罗世文、唐琳等人物;[3]  威远古有“镜塘夜月,沙岸晨钟,白塔抹烟,紫金叠翠,横山落照,高洞飞流,古佛洪崖,老君丹灶”八景。而今有穹窿风光、古寨集群、林海氧吧。观英滩镇获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慈菇塘获评省级森林公园; [2]  还有有煤、天然气、白云石、石英砂等20多种矿产蕴藏。[3] 

中文名称:威远县

外文名称:Weiyuan County

别    名:婆城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四川省·内江市

下辖地区:20个镇

政府驻地:严陵镇西街2号

电话区号:0832

邮政区码:642450

地理位置:内江市西北部

面    积:1289平方千米

人    口:72.8422万(2016年)

方    言:西南官话-灌赤片仁富小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船石湖、佛尔岩、俩母山、静宁寺

火车站:连界站

车牌代码:川K

行政代码:511024

2、威远县有哪些镇?

截至2015年末,威远县辖20个镇:严陵镇、铺子湾镇、新店镇、向义镇、界牌镇、龙会镇、高石镇、东联镇、靖和镇、镇西镇、庆卫镇、山王镇、黄荆沟镇、观英滩镇、新场镇、连界镇、越溪镇、两河镇、碗厂镇、小河镇。

(2)四川省威远县气候扩展资料

威远县隶属四川省内江市,地处内江市西北部,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地跨北纬29°22′~29°47′,东经104°16′~104°53′之间。东邻内江市市中区,南连自贡市大安区和贡井区,西界自贡市荣县,北衔资中县,西北与眉山市仁寿县、乐山市井研县接壤。

威远县幅员面积1289平方千米,辖20个镇,总人口为72.8422万(2016年),2016年,威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4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7.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3409元。境内交通便利,成自泸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内威荣高速公路横贯东西。

威远县分低山和浅丘两类地貌,“威远穹窿”有902平方千米,涵盖了1.8-1.3亿年地质历史,是中国最大的穹窿地质区,也是四川唯一一处三叠纪地质出露区域。其间分布着300余座方山台地、58条深切峡谷、40多个湖泊、90余处古寨、63万亩森林。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区,常年温湿多雾,年均气温18℃,无霜期329天,雾期280多天。最热天气气温比周围城市低6-10℃,被称为“红盆中之绿岛,热盆中之凉台”。

威远县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县,取“威名远震”之义;境内先后涌现了胡驭垓、罗世文、唐琳等名人; [4]  威远古有“镜塘夜月,沙岸晨钟,白塔抹烟,紫金叠翠,横山落照,高洞飞流,古佛洪崖,老君丹灶”八景。而今有穹窿风光、古寨集群、林海氧吧等景区。境内观英滩镇获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3、内江威远县好不好

我是威远人,威远县城是来很不错的,很有前途,工业强县你懂吗?威远就是。但是龙会比自起县城就差百比较多了,我们那里最大的优点是吃的东西相当多而且非常美味,消度费不是很高。
总之,一句话问,从生活角度来说是很舒服的,当然你要说繁荣和现代化程度肯答定不及大城市。

4、四川省威远县的地理位置及现状

威远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南北长54公里,地跨北纬29°22'--29°47',东经104°16'--104°53'。县城东距内江市39公里(公路里程57公里),南距自贡市31公里,西界荣县,北同仁寿县接壤,距成都188公里,东北与资中县毗邻。  威远县城 县人民政府驻:严陵镇。 隶属:四川省内江市。 邮编:642450。 代码:511024。 区号:0832。 拼音:Wēiyuǎn。 [编辑本段]地理概况历史由来 大约在秦朝时,在此设立行政机构,驻守军队,以防御西南夷族的侵扰。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置威远戍,十一年改威远县。取折服“夷僚”,威抚远人之意。 辖区面积 1287.22平方公里。城市化率22.8%。全县耕地面积3.63万公顷,农民人均耕地0.9亩。有林地261.5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1.2%。淡水域3.69%,平原17.53%,丘陵37.83%,山地40.95%。 威远县山区风光地形地貌 全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低山、丘陵约各半。西北属低山区,山岭连绵,沟壑纵横。一般海拔500-800米,新场镇境内大堡山最高,海拔902米。东南部是浑圆状浅丘,冲沟曲折,流向多变。一般海拔300-400米,最低处在向义镇东南威远河口,海拔277.6米。山区主要为黄娘,丘陵区多紫色土,大部微酸性。东南浅丘区,系粮经作物主产区。 河流水系 河流分属沱江、岷江水系,主要河流威远河全长131公里,流域面积956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65%。威远河也叫清溪河,源于俩母山东北麓,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县境中部。是威远、自贡工农业生产和城镇人民生活的主要用水。另外还有西北部的越溪河,东南边缘与内江为邻的乌龙河和西南边境与荣县交界的中溪河。 行政区划 威远县隶属内江市。县人民政府驻县城严陵镇。辖20个镇,323个村,48个居民委员会,384个居民小组,4963个组(社)。20个镇分别是严陵镇、铺子湾镇、新店镇、向义镇、界牌镇、龙会镇、高石镇、东联镇、靖和镇、镇西镇、庆卫镇、山王镇、黄荆沟镇、观音滩镇、新场镇、连界镇、越溪镇、两河镇、碗厂镇、小河镇。 人口和就业 全县202523户,共72472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7057人。除汉族外,尚有土家、彝、苗等30个少数民族,269人。以汉族为主,汉族占总人口数的99.91%,少数民族735人,占总人口数的0.009%。平均每平方公里753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5.8(女=100)。自然增长率3.20‰。其中严陵镇 131665 人,铺子湾镇 20816人, 新店镇 50502 人,向义镇 34636 人,界牌镇 33202 人,龙会镇 38431 人,高石镇 42744 人,东联镇 22941 人,靖和镇 22970人, 镇西镇 73420 人,庆卫镇 17765人, 山王镇 16778 人,黄荆沟镇 34338人, 观英滩镇 25613 人,新场镇 44758 人,连介镇 58954 人,越溪镇 21375 人,两河镇 16235 人,碗厂镇 12492 人,小河镇 25143。前11个属浅丘林,后9个属深丘林。 受教育程度:中等教育3.92万人,占总人口的5.23%,高等教育0.56万人,占总人口的0.75%。 城乡从业人员总数48.2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占68.3%,第二产业占17.8%,第三产业占13.9%。 威远县长沙坝水库 城镇劳动工资:平均工资5134元/人年,其中:服务业5553元/人年,制造业4847元/人年(或按轻工业、重工业)。 气 象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8℃,一月均温7.4℃,七月均温27.2℃。极端高温39℃,最低零下5.5℃。活动积温6570℃。无霜期329天,日照119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85.2毫米,多集中于6-9月,常有春旱。 自然资源 ⑴土地资源:市区可使用土地面积12.8885万公顷,规划中工业用地0.1010万公顷,商业用地0.0006万公顷,住宅用地0.0016万公顷,农业用地7.9631万公顷,其它用地4.8222万公顷。  ⑵ 矿产资源:威远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品种齐全,有天然气、石油、煤、盐卤、陶土、耐火土、铁矿、石灰石、铝土页岩矿、含钾水云母粘土矿(俗称绿豆泥)、石英沙、高岭土、白云石、方解石、石膏、岩盐和钾、硼、溴、碘等共生矿以及镭、锂、铷、镓等稀有元素。天然气、石油主要埋藏在震旦系,含气面积为216平方公里;煤资源主要分布在山王、新场、越溪三个低山区,龙会、奉龙、镇西区也有分布,采煤业历史悠久,是国家重点产煤县。属低硫磷、中低灰分,高热值优质煤。石灰石储量最为丰富,质纯、性脆,主要用于玻璃、冶金、电石等。煤炭、石灰石和其它资源均埋藏在三叠系,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新场、越溪为天然气富集带,由省开发输往成都、乐山、重庆攀枝花等地。 ⑶森林资源:全县林业用地4.2万平方米,活立木蓄积127.3万m3,森林覆盖率33.57%,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有树木37科58属,以松、柏、柑桔为主,古树名木59株,药用植物788种,省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00余种。有国有林场、森林公园、中心苗圃各一个。1999年林业总产值5003万元。 “十五”期间,全县将新建竹基地1.2万平方米、茶叶基地2600公顷、城周环保林500公顷、“绿色廊”4000公顷,2010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8%,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林地集中分布在低山区。以松、杉、柏树为主,兼有油茶、桐、棬和楠竹。丘陵区主要为耕地,田边地角栽桑,零星种植桉、柏树,间有疏林果木。 俩母山  ⑷水利资源:威远县主要河流是威远河和越溪河。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960.36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801.6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344.6毫米,全县总水资源量47072万立方米,人均639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715万立方米。 建国后,全县大兴水利,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陆续建成以长沙坝(库容4574万立方米)、葫芦口(库容7580万立方米)两座中型水库,45座小型水库,团结渠、联合渠为主体的配套水利工程。全县到1999年底,有水利工程8567处,其中水库51座(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40座),山平塘7860口,石河堰270道,提水站372处,机电井14眼。水能蕴藏量7800千瓦。有水力发电站6处,总装机容量4860千瓦,蓄引提水总能力2055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9409万立方米,有效灌面40.26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1.7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1.47万亩。全县库堰塘水面36362亩,其中可养鱼水面28832亩。 ⑸ 其他资源:威远县是全国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已发展柠檬130万株,1543公顷。到2003年,种植规模将达到280万株,3340公顷,盛产期年产量达7万吨以上。威远县柠檬主栽品种--尤力克,平均单果重150克左右,果实含芳香油0.4-0.5%,是生产食品、日用香精、香米的优质原料;果实出汁率38%左右,可生产饮料和酿酒;果胚可制做蜜饯及果酱,果胚中提制的果胶(4-5%),可用于食品和医药;柠檬种子富含脂肪和维生素E,榨油可食用,油枯可做饲料。威远县所产柠檬,1999年被评为四川省“名优水果”。

5、威远县位于哪个省市?有什么景点吗?

威远县位于四川省中南部,隶属内江市。县城距内江市57公里,南距自贡市31公里,北距成都188公里,幅员面积1287平方公里,辖20个镇,323个村。总人口74.9万人,城市化率22.8%。全县耕地面积3.63万公顷,农民人均耕地0.9亩。有林地261.5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1.2%。

威远古为梁州之域,隋开皇十年(591)立县,至今已历1409年。全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属低山区,沟谷纵横,矿藏丰富,有煤、天然气、白云石、石灰石、岩盐等20多种南为浅丘区,系粮经作物主产区。平均海拔460米,最高点902米,最低点227.6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区,年均气温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329天。河流分属沱江、岷江水系,主要河流威远河全长131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面积的65%。威远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境内名胜有佛尔岩唐代摩岩造像,有长沙坝、葫芦口、船石湖等“湖光”,大老君、小老君、清风寨、五宝墩等“山色”和省级森林公园等“林海”。

威远是四川盆地中部902平方公里穹窿山形地貌中心,高山林立,沟谷纵横,森林湖泊众多,素有“山幽、林秀、水碧”之美称。境内名胜主要有:省内最大的唐代弥陀接引佛--佛尔岩大佛;川南最大的建于明末清初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静宁寺;“山幽、林静、水秀”的四川省白牛寨森林公园;青山碧水、山水一色的内江市市级旅游风景船石湖、葫芦口、长沙湖。威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然景观类型齐全,历史古迹、文化遗址品位高,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接待能力强,是理想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地方。

6、威远县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葫芦口湖风景区,不仅是一个水库,还有着雄伟壮观的大坝,开阔的湖面,翠绿的湖水,湖边的小山村宁静,是一个散心的好地方。

静宁寺,集儒、佛、道三教于一体,融寺庙与园林艺术于一身,在巴山蜀水及东北各地久负盛名。

船石湖,四季山青水碧,是游人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内江罗家大院农家乐,烧的农家菜味道很好,菜式多,价格也便宜,环境好,周边也清静。

7、四川威远究竟是属于哪个市?

截至2019年8月,四川威远属于内江市。

威远县隶属于四川省内江市,四川盆地中南部,地跨北纬29°22'~29°47',东经104°16'~104°53'。

威远县东邻市中区(内江市),南连大安区(自贡市)、贡井区(自贡市),西界荣县(自贡市),北衔资中县(内江市), 西北与仁寿县(眉山市)接壤,管理20个镇,幅员面积1289平方公里,有汉族、土家族、彝族、苗族等32个民族。

(7)四川省威远县气候扩展资料:

威远县的历史沿革:

威远古为梁州之域,周属蜀国。

秦隶蜀郡。

汉属犍为郡。

东晋时为僚人聚居地。

北周保定五年(565年),置盘石县,辖有威远境地。

隋开皇三年(583年),置威远戍,取“威名远震”之义。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戍为县,为威远建县之始。

唐贞观元年(627年),威远县析置为婆日、至如二县。县城所在地为婆日镇(今严陵镇),“婆城”之名由此而来。

宋乾德五年(967年),和义县并入威远县。

元初,废威远县。元统元年(1333年)复置。

明洪武四年(1371年 )威远县并入荣德县,隶属于嘉定府。明洪武九年(1376 年)复设威远县。清初仍沿明制,县属嘉定州。

清康熙六年(1667年),威远县并入荣县;康熙十三年(1674年)复设;康熙二十年(1681年)再并入荣县,至雍正七年( 1729年)又复设威远县,属嘉定州。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威远县隶属于上川南道嘉定府。清宣统三年(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同年11月1日,保路同志军攻占威远,宣布威远独立,成立军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制,由省辖府(州、厅),威远县仍属嘉定府,县军政府改名县公署。民国二年(1913年)恢复道制,威远县属上川南道,翌年改属建昌道(治所在今雅安市)。

民国十七年年(1928年)废道制,县直属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威远县隶属于第二行政督察区资中专员公署(治所在今资中县城),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十二月。

1950年2月,资中专员公署迁内江,改名为内江专区,威远县属之。

1958年,仁寿汪洋区所管辖的小河镇(回龙)、碗厂镇和越溪、白果、青林、太和、两河、玉林、永建7个乡划入威远县。

1968年,内江专区改为内江地区,威远县属之。

1985年,撤销内江地区改为地级内江市,威远县属之。

8、威远县的地理环境

威远县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分区,受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影响,又分丘陵温暖季风气候分区和低山温凉季风气候分区。冬半年(11月-4月)主要受内陆高纬度地区冷雨干燥的冬季风影响,夏半年(5月-10月)受来自低纬度地区的海洋暖湿夏季风影响。冬暖春旱,夏热秋凉;冬干春旱,夏秋多雨。冬无严寒,夏少酷热;无霜期长,日照较少,四季分明。2011年,威远县气候较为异常,气温偏高,日照正常,降水显著偏少,冬春冷湿多雨,倒春寒突出,季节推迟;夏热少雨,夏、伏旱较突出,高温持续时间长,汛期无汛,年内仅8月4日出现一次大雨,全年无霜期344天,雨日170天,浮尘1天,雾日2天,雷暴日23天。经综合分析评估,2011年气候年景为偏差年。

9、请问四川省内江市处在四川哪个方位?属于哪种气候?

内江市(又名甜城)位于天府之国的东南部,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沱江之滨。内江市位于四川东大门,东连重庆,西接成都、资阳,南扼自贡、宜宾泸州,北通遂宁南充,成渝铁路、内昆铁路在这里接轨,成渝高速公路、内宜高速公路在这里汇合,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通车里程达3149公里,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之称。是川东重镇、四川省规划建设的8个大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东经104°15′--105°26′,北纬29°11′--30°2′。全市幅员面积5386平方公里,耕地18.56万公顷。现辖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共3县2区、87个镇、24个乡,2001年末总人口420.06万人,其中城镇聚居人口73.49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市中区。
内江市邮政编码:641000,代码:511000,电话区号:0832,车牌编号:川K,拼音:Neijiang Shi。

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雨量适中。平均气温15℃--28℃,一月均温6℃--8℃,七月均温26℃--28℃,最高气温可达41℃,最低气温-5.4℃,活动积温5598℃左右。
境内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天。全年有霜日数一般4--8天左右,灾害性天气以旱为主,旱涝交替出现;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0%,高温期与多雨季基本一致,春季约占17%,冬季仅占4%。

内江市境属长江流域沱江水系,沱江为长江一级支流,清流河、小青龙河为长江二级支流,乌龙河入釜溪河,仍入沱江。
沱江
沱江又名中江,发源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茶坪山脉九顶山,出汉旺入成都平原,穿龙泉山入盆地丘陵区,经简阳、资阳、资中入内江,然后至沪州人长江,全长629公里,流域面积27900平方公里,其中在内江沱江乡龙门镇以上流域面积19329平方公里,市境内(含内江市市中区)于流长71.68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1800千瓦,占全市的82%。多年平均流量为350.37立地破,流量111.51亿立米。
清 流 河
清流河上游分大清流河、小清流河。大清洗河源于安岳县新民乡唐石坝,于天林乡窝子入内江,小清洗河源于大足县中敖镇陈家寨,过安岳县李家、元坝等乡镇入内江,大、小清流河在石子乡松林坝汇合后和清流河,至大河口入沱江。全长121.74公里(境内94公里),流域面积1538.3平方公里(境内5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9.64立米/秒。
小青龙河
小青龙河发源于安岳文峰乡文峰寺.经大治、高粱太安,于小河口入沱江,全长56公里,流域面积53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618立米/秒。
乌 龙 河
乌龙河源于资中县五皇乡蓝家坝,全长33.15公里,流域面积104.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79立米秒。

内江地区处于四川盆地中心。西靠龙泉山脉,东界重庆市与华莹山余脉相接,地势平缓,浅丘平坝相间,向南北延伸,与自贡、泸州、宜宾、德阳、遂宁、南充的丘陵地区构成盆中丘陵区总体,东西长121.5公里,南北宽94.7公里,幅员面积13340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川中丘陵区地貌,主要地形区海拔300—500米,在这种地貌区河网发育差,土壤展现不足。
内江地区,地形属四川盆中浅丘。由侏罗系、白恶系红色地层演变而成的浅丘地形占幅员面积的88.8%,其余为低山地形。西北龙泉山和西南九宫山为岷、沱两江分水岭,主要山峰海拔高度800—1000米。东南有华莹山余脉—螺观山、圣灯山。东部浅丘内的沱涪分水岭,为一些垄岗状丘顶构成,一般高度450—560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处在龙泉山狮子岩,海拔高度992.3米,最低处在安岳白水乡石羊河出境处,海拔高度248米。
内江境内有俩母山、白云山等山脉。
俩母山
俩母山地处威远县西北山区,海拔高度834米,是古代陵州地域(今仁寿)最高的山峰,也是流向沱江水系的清溪河和流向岷江水系的越溪河的分水岭。
白云山
白云山有“川中小青城”之称,有108个山头,峰峦叠翠,连绵起伏,上下森林密布,林海茫茫,幽谷深壑纵横交错,悬崖绝壁随处可见。最高峰海拔733米,相对高差达430米。

10、四川省威远县共有多少人口

 威远县隶属于四川省内江市,四川盆地中南部,地跨北纬29°22'~29°47',东经104°16'~104°53'。东邻内江市市中区,南连自贡市大安区和贡井区,西界荣县,北衔资中, 西北与眉山市仁寿县、乐山市井研县接壤,辖20个镇,总面积1289平方公里,总人口为74.47万人(2012年),现在约75万人左右


希望对朋友您有帮助.


如对您有用,请【采纳一下下啦】,给个【赞同】表示鼓励啦!!!谢谢



与四川省威远县气候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