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长三角和珠三角气候对比

长三角和珠三角气候对比

发布时间:2020-06-14 23:10:29

1、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环境差异及其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the Yangtze Delta)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 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珠三角中国珠江在广东中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由西江、北江和东江冲积的三个小三角洲组成,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其中西江、北江三角洲占1/10。三角洲上有160多个基岩残丘,距今约6,000

2、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异同点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气候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前者位于该气候区的南部,后者位于该气候区的北部,珠江三角洲气候更接近热带气候,年较差小长江三角洲,降水多于长江三角洲,而受北方寒潮或冷空气影响也少于长江降水多于长江三角洲,冬季不明显。另外,珠江三角洲受台风影响不长江三角洲的大,长江三角洲6月会出现梅雨天气。

3、珠三角,长三角哪个城市比较宜居

想要一复年四季都比较温暖,就去珠三角。珠三角比较宜居的城市:珠海佛山。其他地方不太了解。厦门很宜居,不过不算在珠三角。
长三角冬天比较冷,没有暖气,制平均温也就四五度。如果你不能忍受冬天的寒冷就别来了。长江百流域的气候,也就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人能习惯。宜居城市:长三角的一切中小城市。例如:无锡苏州嘉兴、扬州、常州、昆山、湖州。大城市南京杭州也是不错的。度

4、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气候上的差异

珠江三角洲

旧称粤江平原。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 成的小三角洲 的总称,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复合体。呈倒置三角形,底边是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冲积层薄,一般 20~30米。地面起伏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岛屿,占面积 30% 。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广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门以东、虎门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输沙量达8000多万吨,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区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 米,成为中国重点围垦区之一。

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温21~23℃,最冷的1月均温13~15 ℃,最热的 7 月均温28℃以上。6~10月,常有台风影响,降雨集中 ,天气最热。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纵横,对农业有利。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中国名列前茅。热带、亚热带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萝、龙眼、杨桃、芒果、柚子、柠檬等 50 多种 。 发展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立体农业结构形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有制糖、丝织、食品、造纸、机械、化工、建筑材料、造船等工业,有南海明珠之称。

5、珠三角VS长三角终极PK

城建:长三角>珠三角
人口:长三角>珠三角
环境:长三角>珠三角
历史人文:长三角>珠三角
教育:长三角>珠三角
科技:珠三角>长三角
工厂企业:长三角>珠三角
民间财富:珠三角>长三角
治安:长三角>珠三角
气候:长三角>珠三角
交通:长三角>珠三角
饮食(南北方合一):长三角>珠三角
旅游风景:长三角>珠三角
政府惠民政策:长三角>珠三角
医疗医药:长三角>珠三角
房产(适宜居住):长三角>珠三角
外来人员认可度:长三角>珠三角
还有就是美女:上海云集了全国各地的美女
长三角占据了:工作,旅游,度假,爱情,成家,立业的好环境,真乃天人合一。
天堂上海,人间苏杭!
以上仅供参考

6、珠三角到底在哪些方面比长三角有优势?

珠三角和长三角是我国起步比较早的两个工业区,也可以说是加工区,但是珠三角比长三角仍然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无论是从气候上来说产业链上来说,还是税收经济等方面,珠三角都有着更适合发展的市场条件。

珠江三角洲的气候条件更为适宜,尤其是适合人们进行一些加工贸易型的工作,这些工作详细来说也并不算是多大的体力性劳动,但是在夏天的时候,动一动就出汗,气温很高自然就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厂房安装空调也是一个较大的运营成本,珠三角基本上没有这个困惑,因为珠三角的气温平均都是在30度到35度,这样的气温是能够忍受的,而长三角很正常的气温就能到40度左右,超过40度都是有可能的。

珠江三角洲等产业链要比长三角更加的完善,因为珠三角是我国最早的从事加工贸易型的,工作区,改革开放的时候受到政策照顾,珠江三角洲就有了非常大的经济发展,虽然那个时候还是以加工代工型的企业为主而存在,有了一定方面的改变,但是那个时候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产业仍然使这个地方有相当完善的产业链,做相关的电子加工,比如说做电饭煲,电风扇之类的东西,这里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配件。

珠三角等政策上似乎比长三角放得更开,虽然这种松散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这个地方的社会动荡程度,虽然有保安有警察,但是这个地方晚上似乎仍然不是特别的安全,因为人员流动性太大了,不过这种流动性也带来一个更好的效果,就是这里的务工人员数量更多,人们的生活成本更低,有了更多可利用的劳动力。工厂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去发展。

7、珠三角和长三角谁更宜居

毫无疑问,珠三角。
珠三角有以下城市六大城市
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佛山、符灵坛、中山、顺德(佛山)。
香港,吃喝玩乐 购物天堂、法制完善、自由民主、发达经济、 健全民生体系、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城市、中西融合的城市文化。
澳门,一个没有赌神 没有赌圣 没有赌侠 的城市,在这里只有赌鬼。来澳门,输一点不叫赢,输的还剩一点才叫赢!
广州,南国文化风采、广府文化、一线城市中最悠闲的、美食之都(聚集全国美食)、人文气息、相当自由开放的社会生态(社会媒体报纸、人文思想、相关机构)
深圳,一个几乎都是外来人组成的新生城市,年轻人占大多数的城市,干净的街道,各类酒吧 夜场齐全,只有你有钱就能玩的有多嗨。
佛山,广东四小虎之首,拥有浓郁的南粤文化,毗邻港澳,东接广州,1300多年古城,粤剧的发源地和著名的陶瓷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

符灵坛,作为新兴县,南邻港澳 西临东莞 东临深圳 北临广州。
顺德,作为广东四小虎之老二,真是有钱排全国第二。环境有好差不多全部绿色生态。五百强和世界之载顺德有不少。顺德还有好多著名美食,大良野鸡拼锅贴牛奶。均安煎鱼饼、顺德鱼腐、金榜牛奶炒龙虾球、菜远炒水蛇片、秘制网鲍、菩提雪衣上素、一品海参.小吃,如大良的双皮奶、南乳花生、南乳崩沙、凤城的金榜牛乳、龙江煎堆、乐从伦教糕等。

中山,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原来叫香山市。中山工厂和企业多,你过生活总有落难时,难么中山的工厂欢迎你,一个字,揾~~食!
以上这些就是这样!么么哒~!

8、从地理角度考虑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

长三角: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中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南京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长江年均输沙量4~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长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仓市、金山区一带的古沙嘴海拔多为4~6米;长江以北扬州市、泰州市、泰兴市、如皋市一带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后期最高海面稳定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到距今约2000年时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随长江主流向东南延伸与钱塘江口沙嘴相连,泥沙继续堆积,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道纵横,湖荡棋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土地肥沃,农业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鱼虾等,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滁州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贸港口,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是风景游览地和重要的工业城市。
珠三角:三角洲地势平坦,雨量较四周山丘为少,平均约在1600毫米,而外围地方可达2000-2600毫米。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种雨季旱季分明正是热带气候特色,和赤道带长年高温多雨不同,故珠江三角洲不能引种赤道性作物如橡胶树、椰子、槟榔、可可、胡椒、榴莲等作物,只能引种热带性作物如剑麻、杧果、菠萝、香茅等有耐旱性作物。春季静止锋所成阴雨,长时间阴雨天气可引起早禾烂秧。夏季以雷雨为主,和赤道带相似,每天下午降雨2-3小时,成为年中雨量高峰之一。夏秋多台风雨,在三角洲地区破坏性不大,因四周有山丘保护,且对秋旱有助,每每形成三角洲雨量第二高峰期。冬季变性寒流经东海入三角洲亦可有小雨。由于日照强,蒸发量大,如广州雨量1600-1700毫米,而蒸发量却达1715.5毫米,故旱季(10-2月)期间。旱害仍可发生。侵入三角洲台风每年只有1-2个,1次为期只有4天,但带来的雨量正好可缓解秋旱。加上每年约有5-6个台风影响三角洲区,故旱灾一般比水灾要轻。如加上台风、寒潮等,则风、寒、水、旱都是三角洲的灾害性因素。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和惠州肇庆。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4%(1994年),近些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
珠江三角洲从地形界限看,罗平山脉是它的西面和北面的界限,即罗平山脉以西为西江谷地区,习惯上称为粤西山地;山脉以北为北江水系,或称为粤北山地。东侧罗浮山区是三角洲的东界。

9、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制造业为主,但在杭州等地的手工业制作也很发达。珠三角是轻工业生产模式,以服装等轻产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比较研究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规模,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可以为两个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它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长江三角洲是指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积平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本文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沪、苏、浙三地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复合型区域,具体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市,其土地面积为10.9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8121万人(2002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

珠江三角洲是指珠江千百年来冲刷出来的一块平原,北起广州,呈扇形向东南和西南放射,东面有经济特区城市深圳和与之相邻的东莞市,西面由北至南有:佛山、江门、中山以及与澳门接壤的经济特区城市珠海市。本文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4个市县: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市区和高要、四会两市,其土地面积为4.17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2365万人(2002年)。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气候对比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