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宜宾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

宜宾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

发布时间:2020-07-30 00:11:37

1、宜宾的 区位优势?

宜宾市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势明显。主要来表现在:一是交通地理位置。宜宾市位于川、滇、黔三省的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汇流处,为川南区域中心,居西南地区的腹心部位。自古以来就是川、滇、黔交界自地区的交通要冲,商贸咽喉,文化桥梁和军事要地。金沙江、岷江和长江三条水百运干线,内昆、宜珙铁路干线,内宜、乐宜、宜卢三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长江上游铁路、公路、水运交叉连接的枢纽。与成都重庆昆明等西南度大城市的直线距离均在300—400公里之间,处于西南主要工业城市所形成的内腹地的几何中心位置,极易形成集聚、辐射、扩散的经济地理效应。二是经济地理位置。宜宾是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是长江产业带开发的区域经济中心。宜宾也是“攀西—问六盘水”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北大门”。随着溪洛渡、向家坝两座大型水电站的修建,宜宾作为依托城市,也将得到很大的发展答机遇。

2、宜宾的地理位置?

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是川、滇、黔三省交汇地。东靠万里长江,西接大小凉山,南近滇、黔,北连川中腹地,素为川南形胜。自古以来,宜宾就是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宜宾全区地跨东经103°36′—105°20′,北纬27°50′—29°16′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53.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50.4千米。市境东临四川泸州市,南接云南昭通市,西界乐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靠自贡市。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宜宾形成了具有本地区古老民族文化特色的僰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及独特的川南民俗风情等,产生了诱人的魅力和影响。地形地貌 宜宾地形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市境最高点为海拔2008.7米的屏山县五指山主峰老君山,最低点为海拔236米的江安县金山寺附近,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岭谷相间,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市境内海拔500—2000米的中低山地占46.6%,丘陵占45.3%,平坝占8.1%。

3、介绍宜宾的文章(地形、气候、河流、海拔)

来自网络
宜宾地形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市境最高点为海拔2008.7米的屏山县五指山主峰老君山,为川南最高峰,最低点为海拔236米的江安县金山寺附近,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岭谷相间,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市境内海拔500~2000米的中低山地占46.6%,丘陵占45.3%,平坝占8.1%。[9]
气候特征
宜宾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低丘、河谷地带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具有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无霜期长、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50~1618mm,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1.7%,主汛期为7~9月,降雨量更集中,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1%。年平均日照数为1000~1130小时,无霜期334~360天。年平均风速仅为1.23m/s,多为西北风和东北风,静风频率较大,高达34~53%,风速小。

4、四川因为地理位置而被决定了的气候特征和风俗习惯有哪些?

比如说

四川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大部分位于盆地——气候温暖潮湿,水汽不易散发,空气相对湿度高——空气湿度高导致人体排汗不畅,所以当地人多爱吃辣椒,用以辅助出汗,祛除体内湿气。

5、宜宾的地理气候适合种植什么

宜宾的地理气候适合种植什么,这个地方几乎什么都能种,高档的低当的都可以种,如花卉果树树木蔬菜庄稼经济作物类等,这要看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什么类别什么品种了,如经济食物类土豆花生向日葵,花卉类茉莉花月季花君子兰,树木经济林类红豆杉桂花树广玉兰。

6、宜宾地形气候河流对经济的影响

宜宾市是四川省属的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江第一城和中国的酒都(世界名酒“五粮液”的产地),中国西部地级城市中经济增长最快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之一,将发展成为中国继宜昌之后的又一个世界级的能源基地。
第一节 宜宾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 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汇流地带。地跨北纬27°50′—29°16′、东经103°36′—105°20′之间。市境东临泸州市,南接云南昭通市,西界乐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靠自贡市,东西最大横距153.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50.4千米。
二、政区人口 宜宾市辖翠屏区(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等一区九县,幅员面积13283平方千米,2004年人口518万人,人口密度389.97人/平方千米。
三、地形地貌 宜宾地形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市境最高点为海拔2008.7米的屏山县五指山主峰老君山,最低点为海拔236米的江安县金山寺附近,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岭谷相间,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市境内海拔500—2000米的中低山地占46.6%,丘陵占45.3%,平坝占8.1%。
四、气候 宜宾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温度17.5℃,年均降水量1070.4毫米,年均日照时数976.2小时,无霜期270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五、土壤植被 宜宾全市土壤总面积107.33万公倾,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0.5%。全市土壤有紫色土、水稻土、黄壤、黄色石灰土及黄棕壤、新积土等六大类。市境内植被除屏山县老君山、兴文县仙峰山、筠连县大雪山等地的原始植被外,绝大部分为原始植被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与人工植被。境内亚热带次生性常绿针叶林植被分布较广,竹林为一大特色。200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37%,绿化覆盖率45.6%。
六、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2003年,宜宾全市土地总量132.9792万公倾,未利用即可供用地量116.55万亩。
(二)水资源 金沙江、岷江、长江横贯市境北部,三江支流共有大小溪河600多条。全市每平方千米年自产水61.45万立方米,加上境内各河流水量,年拥有总水量2439.6亿立方米,人平年占有水量4.71万立方米。
(三)矿产资源 宜宾市境内发现并经检查评价的矿产种类计有44种,矿产地有305处。在探明具E级储量的23种矿产中,具大型开采价值的有煤、硫铁矿、玻璃用石英砂岩、天然气、石灰石、岩盐等6种。
(四)植物资源 宜宾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西部“植物之苑”、“香料之都”、“茶叶世界”、“药物宝库”之美称。全市有乔灌木86科205属435种,竹类有13属59种,仅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即有成片竹林4700公倾。属国家或省级保护的树种有23种。有水果155种,茶11种,桑47种,药用植物1700多种(其中中药材247种)、香料植物329种,油脂植物、淀粉植物10余种。农作物465个品种。
(五)动物资源 宜宾全市有动物资源近1000种。其中兽类8目23科70种;鸟类16目45科300种;爬行类2目9科340种;两栖类2目9科29种;鱼类16科89属151种。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1种。
第二节 宜宾独特优势
宜宾市虽然地处西部内陆,既不沿边,也不靠海,但其拥有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诸多优势,使之成为了联合国咨询报告评估的21世纪长江流域最具开发投资价值的25个城市之一。其独特优势如下:
一、区位优势 宜宾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汇流地带,是国家经济增长主轴——长江经济带上游成渝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经济带西延最为理想的生长点和增长极,西部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地区出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门户,川滇黔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金沙江水电梯级开发最理想的依托城市。
二、国家规划优势 宜宾自古即是川南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宜宾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区位,富集配套的资源禀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构成了在区际、省际乃至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国家宏观经济战略规划布局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2004年,宜宾又被国家确定为西部省区中唯一的“十一五”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三、矿产水能资源优势 矿产方面,区内煤炭、天然气、岩盐、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绿豆岩、石英砂等储量丰富,在四川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全市煤炭储量53亿吨,保有储量43.7亿吨,天然气储量约600亿立方米,硫铁矿约15亿吨,岩盐矿、石灰石都在100亿吨以上,位居全省前列。水能方面,区内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825.7万千瓦,可开发装机655.7万千瓦,年发电量362亿千瓦时。富集配套的能源矿产资源为宜宾建设大型水火电站及发展重化工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四、交通优势 宜宾已建成逐步完善的“铁公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一是有国家内昆铁路过境(境内运营里程143公里),在内江与成渝铁路相接;另有地方金筠铁路(路长87公里)与内昆铁路相接。铁路通达全国各地。二是全市形成了完善的公路网布局,建成四级以上公路254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1公里,一、二级公路356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村通公路率达90%,110公里内宜高速在内江连通成渝高速,从宜宾至成都(四川省城)或重庆(中央直辖市)两个大型都会城市,均只需约3小时车程。三是宜宾港是万里长江航道起点,长江六大枢纽港之一,自宜宾沿长江黄金水道,千吨级编组船可直达上海出海。四是宜宾二级机场(4C级)是四川省第二大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昆明、北海海口等航线。
五、旅游资源优势 宜宾旅游资源独具魅力,现共有世界级旅游资源2处(“绿色环球21”的蜀南竹海和“世界地质公园”兴文石海),国家级旅游资源6处,省级27处。蜀南竹海、兴文石海、僰人悬棺被誉为“蜀南三绝”。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安县夕佳山川南民俗博物馆、翠屏区真武山道教古建筑群以及五粮液集团十里酒城工业旅游资源等,资源类型多,资源品味高,空间组合好,有的旅游资源世界罕见,是四川省旅游业优先发展和可进入世界品牌的四个地区之一。
六、产业基础优势 宜宾已建成以白酒饮料、能源、化工、化纤、建材、旅游为支柱的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2004年,以白酒饮料、氯碱化工、纯棉维卡纤维、能源产品以及林竹纸产品而形成的五大产业链实现工业增加值102亿元,销售收入263亿元,利税55.9亿元,对GDP贡献率为36.8%。其中:以白酒饮料为主业的宜宾五粮液集团,是世界最大规模的白酒生产基地;以氯碱化工为主业的宜宾天原集团,是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氯碱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同行业效益最好的企业;以纯棉维卡纤维为主业的宜宾丝丽雅集团,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维卡纤维生产基地。目前,全市有公众上市公司3家(五粮液、宜宾纸业、长包控股)。
第三节 宜宾经济充满活力
宜宾是一座极富经济活力的西部地级城市。2004年经济总量在川南五市中位居第一,在四川全省位居第四。特别是2004国家启动金沙江水电资源梯级滚动开发,金沙江下游总装机超过三峡水电站的向家坝、溪洛渡2个巨型共轭水电站同时开工建设,宜宾已前所未有地具备了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自然汇聚的良好基础,正在成为人们争相进入的投资热土,创业之都和安居乐园。
2006年,宜宾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83.7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219.06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125.27亿元,增长11.8%。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四川全省第四位。
一、投资拉动 2006年,宜宾全市投资继续保持了适度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8%。
二、出口拉动 200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历史上首次突破4 亿美元,达到4.3816亿美元,同比 增长31.7%,其中出口3.2979 亿美元,同比增长22.17%;进口1.0837亿美元,同比增长72.7%。
三、消费拉动 200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7、宜宾市地理位置图

宜宾,四川省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酒五粮液,即产于这里,发达的酿酒工业使宜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都”。 宜宾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誉,古称“僰道”、“戎州”、“叙州”,位于四川省南部,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长江零公里处。辖二区八县(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
宜宾战略位置重要,其位置是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的融合点,辐射周边人口多达2000余万,是省域中心城市。
宜宾的能源(水电、火电、煤炭、页岩气等)丰富、产业发达,提供就业岗位众多,交通方面高速公路网络、高铁网络、长江港口、民用机场一应俱全。

8、宜宾的地理特点拜托了各位 谢谢

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是川、滇、黔三省交汇地。东靠万里长江,西接大小凉山,南近滇、黔,北连川中腹地,素为川南形胜。自古以来,宜宾就是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 宜宾全区地跨东经103°36′—105°20′,北纬27°50′—29°16′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53.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50.4千米。市境东临四川泸州市,南接云南昭通市,西界乐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靠自贡市。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宜宾形成了具有本地区古老民族文化特色的僰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及独特的川南民俗风情等,产生了诱人的魅力和影响。 地形地貌 宜宾地形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市境最高点为海拔2008.7米的屏山县五指山主峰老君山,最低点为海拔236米的江安县金山寺附近,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岭谷相间,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市境内海拔500—2000米的中低山地占46.6%,丘陵占45.3%,平坝占8.1%。 气候 宜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较长。雨水丰沛,多在夏季,较长的降水过程都发生在6~7月份,雨热同季,全年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多年平均温度17.5℃,年均降水量1070.4毫米,年均日照时数976.2小时,无霜期270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是得天独厚的柑桔生产基地。其中以屏山县为最大最主要的柑橘产销地。 土壤植被 宜宾全市土壤总面积107.33万公倾,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0.5%。全市土壤有紫色土、水稻土、黄壤、黄色石灰土及黄棕壤、新积土等六大类。市境内植被除屏山县老君山、兴文县仙峰山、筠连县大雪山等地的原始植被外,绝大部分为原始植被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与人工植被。境内亚热带次生性常绿针叶林植被分布较广,竹林为一大特色。200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37%,绿化覆盖率45.6%。 水系 宜宾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 金沙江、岷江、长江横贯市境北部,三江支流共有大小溪河600多条。南广河、长宁河、横江河、西宁河、黄沙河、越溪河、箭板河、宋江河、古宋河等9条中等河流流域面积均在500平方千米以上。另有21条河流流域面积为100平方千米~500平方千米,有23条小河流域面积为50平方千米~100平方千米。三江的支流、溪河或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作不对称的南多北少状河网分布,南部支流多发源于崇山峻岭,故滩多水急;北部支流多发源流经丘陵,故水势平缓,岸势开阔。 主要河流:岷江、南广河、长宁河、横江河、西宁河、黄沙河、越溪河、箭板河、金沙江、长江、玉河等。

9、宜宾地理位置

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处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汇流地带。地跨北纬27°50′—29°16′、东经103°36′—105°20′。市境东邻泸州市,南接云南昭通地区,西界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乐山市,北靠自贡市。

宜宾,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养育了李硕勋、赵一曼、阳翰笙、唐君毅等无数革命先烈和文坛大师,积聚了多姿多彩的长江文化、酒文化、僰苗文化、哪吒文化、抗战文化、民俗风情文化。宜宾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任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任委员长李鹏同志的家乡。

(9)宜宾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扩展资料:

宜宾的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宜宾市地形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西部为大小凉山余绪,中有市境最高点,海拔2008.7米的屏山县五指山主峰老君山;南部为四川盆地贫舷带,即云贵高原北坡,中有海拔1795.1米的兴文县仙峰山,海拔1777.2米的筠连大雪山等;东北部为华蓥山余脉所在,宜宾城附近之七星山、龙头山、观斗山分别分布于此区域。

2、气候

宜宾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具有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光照适 宜、无霜期长、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50-1,618毫米,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1.7%,主汛期为7—9月,降雨量更 集中,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1%。

3、水文

宜宾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金沙江、岷江汇合成为长江横贯市境北部,三江支流共有大小溪河600多条。文星河、南广河、长宁河、横江河、西宁河、黄沙河、越溪河、箭板河、古宋河等9条中等河流流域面积均在500平方千米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宜宾

10、有没有人帮忙分析下宜宾地理位置的优点?

从地图中宜宾的地理位置上看: 位于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全年较湿润。 渝昆高速铁路百怎么也逃不过宜宾。 从西安—巴中南充遂宁—内江—自贡—宜宾—昭通—昆明,也几乎是在一条直线上。 乐山度—宜宾—毕节贵阳,也几乎是在一条直线上。 宜宾还是岷江,金沙江,长江的交汇地知。 。拥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而且水源充足。 成都—宜宾—重道庆,三座城市恰好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在成都—昆明—贵阳—重庆四座城市围成的四边形中,宜宾恰好处于这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对角线的交点上。 可以利用四地广阔的市场与资源版! 宜宾的地理位置真是不偏不倚。恰倒好处。在整个西南地域中,独一权无二。。 未来宜宾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与宜宾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