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蚕要具备哪些条件?
1.养蚕生产布局
养蚕生产布局是指一年饲养几期蚕、每期蚕在什么时期饲养和每期蚕的饲养数量。它不仅是一个经营管理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养蚕生产布局的合理与否,除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质量外,还影响到桑树的生长及蚕室蚕具的利用率,最终影响到蚕业经营的经济效益。
进行养天生产布局,要以各地的气候特点、桑树生长情况、养蚕设备条件、养蚕劳动力资源、养蚕技术水平及当地的农作物耕作制度等方面为依据,做到统筹兼顾。
养蚕生产布局的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①以提高蚕茧质量为主要目的的发期养蚕的布局方式生产优质蚕茧不仅是蚕业生产的目的,也是丝绸加工业及外贸出口的迫切需要。要提高蚕茧质量及蚕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应尽量减少茧质差、效益低的蚕期的养蚕数量或调整其饲养时期,并尽量增加蚕茧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蚕期的养蚕数量。
②以考虑桑叶质量和产量为主要目的的分期养蚕布局方式。将养蚕时间安排在桑叶质量最佳时期饲养,蚕茧生产容易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桑树自早春发芽生长至冬季落叶休眠,时间跨度较长。桑叶不同收获时期及不同叶位,其老嫩与成熟度相差很大。全年分期养蚕,符合桑树生长特点,有利于增产桑叶;可以做到适时采选适熟叶;还可以缓和蚕室蚕具的紧张状态,充分利用蚕室蚕具和养蚕劳动力等资源,做到蚕座稀放,良桑饱食,为蚕茧优质高产创造条件。
②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市场需求为主要目的的养蚕布局方式。因为不问地区的蚕桑生产的比重、耕作制度、气候条件等存在较大差异。进行养蚕生产布局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等因素。例如,浙江省湖州蚕区,根据当地乡镇工业比较发达,早秋蚕和晚秋蚕存在生产量少、产茧量低、茧质差和蚕作不安定等状况,为了提高养蚕劳动力的利用率,适应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的"三秋蚕"改为早中秋蚕和晚中秋蚕的"二秋蚕",从的是不而提高蚕茧的质量,提高蚕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我国土地辽阔,各蚕区的养蚕生产布局存在着很大差异。长江流域蚕区,自4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一年养蚕4~5次。珠江流域蚕区,从3月至11月,一年可养蚕7~8次。华北地区,从5月至9月,一年养蚕2~3次。
(1)春蚕 春蚕期气候适宜,桑叶质质量,病原少致病力低,是一年中最佳的蚕期。所以存蚕要尽量养足,做到蚕饱叶尽。一般按每张蚕种用叶650~700公斤,估算出可饲养的蚕种数量。
(2)夏蚕 夏蚕主要是利用桑树夏伐后的疏芽叶饲养,也可利用部分春伐桑或春蚕期余叶。桑树夏伐后及时疏去过密过细弱下垂的芽叶,有利于桑树通风透气,集中养分促进芽枝的健壮生长,保证秋叶和翌年春叶的产量与质量,即适当饲养夏蚕是必需的。夏蚕一般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饲养数量占春蚕量的25%~30%,采叶不超过夏伐后新梢基部的4~5片叶。
(3)早秋 蚕早秋蚕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句,气候高温干燥并多变,是全年条件最差的饲养时期。早秋蚕主要利用桑树枝条于部叶调养,适当采叶能促进枝条继续生长,有利于改善中秋蚕叶质,但采叶过度,则会抑制桑树的正常生长,影响中秋蚕的饲养和翌年春叶产量。为此,早秋蚕不宜多养,饲养数量约为春蚕的40%~45%。
(4)中秋 蚕,中秋蚕为秋蚕的重点,此时气候较适合于蚕生长发育与桑树生长。因此,在做好桑园估产工作的基础上,要养足蚁量,使桑叶得到充分利用。饲养量一般为春蚕的85%一95%,采叶后的枝条梢端留有7~8片叶。
(5)晚秋 蚕晚秋蚕期为9月理旬至10月下旬,饲养量根据中秋蚕后余叶多少而定(即看叶养晚秋蚕),一般为春蚕的10%~15%。采叶后的枝条至少须留3~4片叶,切忌"剃光头",以保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让树体积累足够养分而越冬,保持树势。
2.蚕室蚕具
(1)蚕室 蚕室是蚕生活和饲养人员操作的场所,其结构要有利于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和养蚕操作,其位置要远离毒源、便于清洗消毒及微气候的调节等。目前农村养蚕多为副业生产,一家一户的饲养规模一般较小,农户都是将住房兼作蚕室,因此,蚕区在新建住房时应考虑兼作蚕室的要求。根据养蚕生产的用途和要求,蚕室可分为小蚕室、大蚕室、贮桑室和上族室。
①小蚕室指用于饲养1~3龄蚕的蚕室。由于小蚕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所以要求小蚕室具有较好的保温保湿性能。养蚕生产上,条件好的农户建有小蚕专用蚕室,条件不允许的农户则用塑料薄膜等从原有住房中围出一小间作为小蚕室。小蚕室的加温设施要根据房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形式,当前较适宜于农村各家各户饲养的简易加温设施有以下几种:
地面地火龙:在蚕室地面上用砖块修建回转式烟道,散热加温蚕室。建造容易,不用时可拆除,不损坏地面,但占用空间,影响养蚕操作。
地火龙:在蚕室地坪下修建回转式烟道,在烟道上铺上薄层黄沙,散热加温蚕室。具有加温补湿性能好、不占空间、操作方便等优点,但建造时要损坏原有地面。
天火龙:用铁皮管作烟道,回转挂于蚕室空中而加温。装置方便,但占据蚕室内空间,影响饲养操作,并且保温保湿性能不如地火龙。
②大蚕室指用于饲养4~5龄蚕的蚕室。大蚕室要求通风透气性能好,当前农村养蚕农户那是将住房兼用大蚕室。
③贮桑室为贮备桑叶的场所,要求低温多湿、光线较暗、邻近蚕室及便于清洗消毒。专用贮桑室则采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兼用贮桑室则选择水泥地面、无直射光的小间。
④上蔟室通常与蚕室套用,要求通风排湿性能好,光线均匀。
(2)蚕具 养蚕所需的用具统称为蚕具。蚕具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消毒用具 喷雾器、水桶(或缸)、皮管、消毒锅、扫帚等。
②收蚁用具 蚕筷、鹅毛、收蚁纸(或网)等。
③饲育用具 蚕匾、蚕架、给桑架、蚕网、塑料薄膜、防干纸、干湿温度计、切桑刀、切桑板、秤、除沙筐等。
④采桑、贮桑用具 采桑箩、桑剪、贮桑缸、气笼、盖桑布等。
⑤上蔟用具 蔟具(方格蔟或折蔟或娱蚣蔟等)、芦帘、蔟架等。
蚕具制作可因地制宜,但在用材结构上要求适合蚕的生理卫生,便于清洗消毒;且取树容易,制作简单,价廉物美,有些还能与日常牛活和生产用具兼用;坚实耐用,使用轻便;便于搬运、收藏及保管。
3.养蚕生产资料的准备
(1)蚕品种的选择 选择优良蚕品种是安全蚕作、提高蚕茧产量与质量的重要环节,不同蚕,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为此,选择蚕品种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叶质、饲养条件及饲养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春蚕期气候适宜,叶质好,应选用多丝量的春用蚕品种;夏秋季气候较恶劣,叶质也较差,应选用体质强健的夏秋用蚕品种;大气污染(氟化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选用耐氟性较强的蚕品种。具体参照前面的"蚕品种及性状介绍"。
(2)桑叶的准备 养蚕前要做好桑叶产量的估测工作,做到"以叶定种,叶种平衡",在充分利用桑叶而又不影响桑树生理的前提下,提高亩桑产茧量。桑叶的估产应根据桑树品种、树龄、栽植形式、肥培管理、气候条件、用叶时间及历年产叶量等因素综合分析。春叶的估产主要有条长估产法和经验估产法两种,条长估产法是根据桑园总条长和每米桑枝杖条的产叶量来估计桑叶产量的方法,它是生产上常用的方法。首光根据桑树长势、树龄、桑品种等将桑园分类,然后每类桑园分别选15~20株代表性桑树,调查亩桑总条长,再估计米条长春叶产量(米条长春叶产量在0.08~0.1公斤,据桑树品种、树龄、肥培水平、气候条件、发芽率、上年春期实际情况等灵活掌握),最后推算出商桑产叶量;经验估产法是根据上年春叶产量再结合肥培管理、枝条条长条粗、当年气候条件和收获日期来确定春叶产量,一般适用于有丰富栽桑经验的蚕农运用。夏叶与秋叶的估产,均是根据春叶产量再考虑夏伐迟早、当时气候条件、肥培管理、桑树长势等情况面进行的,以春叶产量为100%,一般夏叶产量为15%~20%,早秋叶产量为30%~35%,中秋叶产量为65%~70%、晚秋叶产量为15%~20%。用叶量的多少,因饲养季节、蚕品种、饲养条件和饲育技术不同而有差异。春用品种蚕,每张蚕种一般需用叶650~700公斤(芽叶,春季);夏秋品种蚕,每张蚕种~般需用叶450~550公斤(片叶,夏秋季)。
(3)劳动力安排 养蚕所需安排的劳动力,因饲养员技术水平、饲养方式,饲养季节等不同而不同。稚蚕防干育,壮蚕普通育,则熟练饲养员每人可负担的养蚕量一般为:1~2龄蚕期4~5张,3龄蚕期3张,4龄蚕期2~2.5张,5龄蚕期1~1.5张,这其中3~5龄蚕期不包括采叶。其它饲养方式及饲养人员可按上述标准上下适当增减。
(4)蚕室、蚕具及消耗物品的准备 蚕室、蚕具及主要消耗物品所需的数量,应按所饲养蚕种数量来计算,在养蚕前全部准备好。
2、什么样的气候条件,土壤适合种植桑树
桑树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25-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 止生长。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原产中国中部和北部,现由东北至西南各省区,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鲜、 日本、蒙古、中亚各国、俄罗斯、欧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
3、什么样的气候条件,土壤适合种植桑树
没有要求,平原、山坡、丘陵都能种,桑树生命力顽强,不择土壤,都能生长。我国除了西藏没人种桑树,其它省份都有植桑养蚕的历史传统。
4、北方的气候适合养蚕?
北方的气候不适合养蚕。
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
蚕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盛产蚕丝,我国的蚕丝主要产地除珠江三角洲外,还有华东平原和四川盆地。
(4)桑蚕种养的气候条件扩展资料:
蚕的种类有:桑蚕、柞蚕、蓖麻蚕。
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学名Bombyx mori。桑蚕起源于中国,它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25℃,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生菜叶、柘叶、楮叶、榆叶、鸭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其中幼虫期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自孵化至吐丝结茧需要22~26d,一条蚕一生约食下桑叶20~25g,一般经四次眠和蜕皮,至生长极度时,体重约增加1万倍。末龄期的食桑叶量占其总食桑叶量的85%以上。桑蚕结的茧可以缫丝,蚕丝是优良纺织纤维,是绸缎的原料。
桑蚕的蛹可食用,蚕蛾和蚕粪均有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蚕砂枕有祛风降湿、健脑明目等功效。就 2006 年 的生产情况来看 , 我国现有主 要蚕 区 8 个省份 , 分别为广西、江苏、浙江、 四川 、 山东、广东、重庆、安徽等。
柞蚕以柞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昆虫。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ntheraea pernyi。原产中国,发育温度为8~30℃,发育适温为11~25℃,最适宜的温度为22~24℃。主要分布在中国。在朝鲜、韩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和日本等国亦的少量分布。
柞蚕以壳斗科栎属植物如尖柞、蒙古柞、槲等的叶片为饲料,也能取食蒿柳、山定子、栗、枫、梨、苹果等植物的叶子。柞蚕是完全是变态昆虫,一生中要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和生理功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经四次眠和蜕皮。每蜕皮1次,递增1龄。
一头蚕从孵化到5龄老熟结茧需要50d左右,春蚕一生食叶30~35g左右,秋蚕食叶50~58g。其中大蚕食叶占总食叶量的80%以上。
春蚕体重14g,秋蚕21g左右。至生长极度时,分别比蚁蚕体重约增加2000~3000倍。柞蚕茧可缫丝,柞蚕丝是柞绸的原料,柞蚕蛹可食用,并与蛾均是化工、医药、食品工业的原料。卵是进行生物防治用赤眼蜂的良好中间寄主。
以蓖麻蚕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Samia cynthia ricini.蓖麻蚕原产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18世纪开始从印度传出,中国、美国、斯里兰卡、马耳他、意大利、菲律宾、埃及、日本、朝鲜等国先后引种饲养。
蓖麻蚕一个世代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卵期经过约10d,幼虫4眠5龄期为20d,蛹期约为20d,完成一个世代经过约为45~50d。卵期在16.5℃以下或32℃以上时均难孵化,适宜温度为25℃左右;幼虫期在饲养适温在24℃左右;
蛹期的保护温度以25℃左右为宜,相对湿度为75%~90%。至生长极度时,体重7g上下,约比蚁蚕增加5400倍。
5、冬天如何养蚕
很遗憾,冬天是无法养蚕的。
蚕的主要食物是桑叶,冬季桑树跟绝大多数树zd木一样都会落叶,待到春初才能发芽生叶。版
养蚕的季节主要是有春蚕(5月-6月)权、夏蚕(7-8月)和秋蚕(9-10月),有的地区最多还有养晚秋(10月底)。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季节可以养蚕了。
6、桑蚕适合养殖的地域在哪些地方
桑蚕适合的养殖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桑蚕的生活习性:
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榆叶、鸦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蚕所必需的营养,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蚕食桑后,幼虫生长迅速,在适温条件下,一头蚕自孵化至吐丝结茧,大约6-9天蜕一次皮,共需约24-32天,约食下桑叶20-30g(合干物5-6.2g),一般经四次眠和蜕皮,至生长极度时,体重约增加1万倍。吐丝结茧是桑蚕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一种本能。桑蚕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蚕的蛹、蛾和蚕粪也可以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养料。 桑蚕是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中,历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在一年内自然发生的世代数称化性内,一年发生1代的称一化性,发生2代的称二化性,发生3代以上的称多化性。热带地区还有终年不滞育的多化性品种。发育的温度范围容随发育时期而不同,大致在7~40℃之间,能正常发育的温度范围为20~30℃。
7、农业气候条件是指什么
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光照、气温日较差.
气温:常用积温表示,它代表一个地方的热量条件.气温条件常影响农业生产的熟制、种植的农作物类型等.
降水:用年降水量表示.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等.降水和热量条件需要配合好,才有利于农业生产.
光照: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西欧地区光照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种植),我国新疆夏季光照充足对棉花生长有利.
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大的地方,有利于瓜果的生长,瓜果品质好,产量高.气温日较差过大可能有冻害问题.
8、如何规模化养殖桑蚕
养前准备
蚕农养蚕前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报蚕数
新种桑户在桑高0.7米左右时即可报数,老户春、秋季第一批蚕在桑高0.5米左右时报数,其他批在领蚕时报下批数。1张蚕需要桑叶450~500公斤,从报数到接蚕约25天。
2、蚕室
蚕室要求地面平整、洁净,前后有对流窗,最好开地脚窗。门窗要装好纱网防苍蝇,地脚窗装好铁丝网防老鼠。大棚和水泥房均可(天冷最好用水泥房,天热最好用大棚)。养1张蚕约需30平方米的养蚕面积和10平方米的专用桑叶室。
3、蚕具和药品
1张蚕要准备如下蚕具和药品:0.8米宽的蚕簸15~20只。采叶箩四只,药膜约20平方米。拖鞋2~3双,分别放在蚕室和桑叶室。红砖若干块,主要是地面养蚕时方便喂蚕,一般每间屋放2行砖,以方便来回行走。
蚕室消毒专用桶2只,喷雾器1只,一定不能用装过农药的桶和喷雾器消毒蚕室。方格簸260只。石灰60公斤左右,于领蚕前3天洒少量水发好。
3、消毒
消毒是防治蚕病发生、保证养蚕高产优质的前提,一定要认真抓好。第一批消毒应在领蚕前的1周内完成。先把蚕室、桑叶室及周边环境彻底清扫干净,蚕具可放在阳光下暴晒,然后对蚕室、蚕具进行消毒。目前最好的药品是消特灵。
消特灵配制方法是:先将主剂粉碎,用少量水搅成糊状再倒入25公斤水,后加入辅剂稍搅拌,澄清15分钟即可使用。用专用喷雾器对蚕室和所有蚕具进行消毒,消毒要全面、彻底,室内墙面、地面都要喷匀喷透,喷后要关闭门窗保持湿润1小时。
待消毒液干透后,按上面办法重复消毒1次。薄膜、鞋、蚕具等用药液浸泡消毒效果更好。蚕室消毒2次后打开门窗,注意消过毒的蚕室不能放入未消毒的东西。
养蚕技术
1、喷桑叶用于添食养蚕
一市斤水加5毫升发酵液,喷10市斤桑叶添食,每天一次。蚕爱吃、粪便不臭,生长快,蚕茧厚,质量好,可增产10%左右。
2、喷蚕体降温解暑
夏天气温高,蚕容易生病,室温过高蚕还容易中暑死亡。可在高温天气,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发酵液,喷于蚕体,每天中,下午各喷一次。
3、喷桑叶保鲜
夏天气温高,采回的桑叶堆放久了会发黄变质,秋天气候干燥,采回的桑叶,留久了会干枯变硬,可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发酵液,用来将桑叶喷湿,然后将桑叶装入编织袋或堆在地上,用塑料布盖好,保存24小时仍然鲜绿如初。
4、喷桑叶促生长
按一斤水加1—2毫升发酵液,喷洒桑田的桑叶,一个月喷2—3次,添加0.2%的磷酸二氢钾效果更好。喷到桑叶全湿不滴水为宜。桑叶生长快,叶油绿肥厚,可增产20—25%。还可减少病虫害。
在使用活力99生酵剂发酵液前后6小时不能使用抗菌素,发酵液不论保存多久,只要还有甜醇曲香气味,就可以使用,如果发臭则就不能使用。
养蚕节桑有窍门
正常情况下养蚕,每生产1公斤蚕茧需15公斤桑叶。采取节约用桑措施后,每张蚕种可节约用桑50公斤左右,而蚕茧产、质量可丝毫不受影响。其节约用桑措施是:
1、桑叶要合理采、运、贮。尽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叶,随采随运,松装快运。采回的桑叶抖松后放入贮桑池或贮桑室内,合理贮藏,防止风吹或堆积发热变质,造成桑叶浪费。
2、防止桑叶萎凋。稚蚕期采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盖育,以利保温保湿,使桑叶保持新鲜。大蚕期喂蚕后适当关闭门窗,待蚕食去桑叶70%左右,再开门窗通气,能有效地防止桑叶萎凋。
3、确保蚕室温度。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25℃,在适温范围内,蚕食欲旺盛,减少残次桑叶,而且提高叶丝转化率。
4、推广少回育、条桑育。小蚕平面立体一日一回育、全龄二回育、大蚕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不仅提高养蚕工效,且有利蚕儿食桑,比普通育节省桑叶5%左右。
5、计划用桑和定量给桑。按不同蚕期逐龄、逐日、逐回制定标准用桑量,做到“蚕儿饱食不浪费,节约用桑不饿蚕”。每龄蚕初、末期,蚕食桑量减少,这时喂叶要适量。5龄蚕盛食期要让蚕儿充分饱食,但每日最大用桑量要控制在110公斤以内。
6、添食蜕皮激素。蚕儿见熟5%左右,每张种使用1支蜕皮激素,兑水25公斤,拌和20公斤桑叶,一次给蚕吃完,能促使蚕儿一齐老熟,每张种可节省桑叶10公斤左右。
(8)桑蚕种养的气候条件扩展资料
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榆叶、鸦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蚕所必需的营养,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分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
蚕食桑后,幼虫生长迅速,在适温条件下,一头蚕自孵化至吐丝结茧,大约6~9天蜕一次皮,共需约24~32天,约食下桑叶20~30g(合干物5~6.2g),一般经四次眠和蜕皮,至生长极度时,体重约增加1万倍。吐丝结茧是桑蚕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一种本能。
桑蚕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蚕的蛹、蛾和蚕粪也可以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养料。桑蚕是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中,历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
在一年内自然发生的世代数称化性,一年发生1代的称一化性,发生2代的称二化性,发生3代以上的称多化性。热带地区还有终年不滞育的多化性品种。发育的温度范围随发育时期而不同,大致在7~40℃之间,能正常发育的温度范围为20~30℃。
桑蚕对全年的气象环境的适应性直接体现在蚕体的强健程度上, 生长良好 ,体质强健的野桑蚕可以结出好的蚕茧 ,因此以茧质作为衡量野桑蚕体质强健度的指标。
9、桑蚕养殖业需要的地理条件
谁告诉贵州不能养桑蚕的,我有一个亲戚就在贵州养桑蚕呢,都养了十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