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百科 > 浙江温州地理气候条件

浙江温州地理气候条件

发布时间:2020-08-06 14:28:15

1、温州的地理环境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全境介于北纬27度03分-28度36分、东经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间。温州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鹿城、龙湾、瓯海和洞头四个区)面积1313平方公里。
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温州市最高峰,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
温州的山脉有玉苍山、雁荡山等山脉。山体主要由流纹岩和凝灰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由于长期受流水侵蚀,或地震影响,山体崩塌形成了无数奇峰、异洞、怪石、陡壁、峡谷、飞瀑。
温州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之间。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螯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

2、温州的地理概况?人口、气候、交通概况?

温州简介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全国首批14个
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全国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是全国18个港口城市之
一,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是中国综合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试点城
市,也是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试点城市之一。全市辖三区两市六县,陆地总
面积11784平方公里,人口750多万,其中市区人口190多万。

温州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东无严寒,夏少酷暑。全年平均气温
18.8℃,全年平均降雨量1922毫米,作物年可三熟,素称"鱼米之乡"。经济作物有茶叶
、柑桔、杨梅、甘蔗等160余种。西部山区有大量的林木产品和动植物资源。温州海
域广阔,渔场有洞头、南麂、乐清湾等处。海产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等370余种
,浅溪滩涂主要养殖虾、蟹、蛏、蛤等水产品。

温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郡,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
这里劳动生息。这里风光秀丽,拥有雁荡山、楠溪江两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有乌岩岭、南麂岛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仙岩、瑶溪、寨寮溪,玉苍山等七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蒲壮所城、玉海楼两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人才辈
出,代有名家,南宗时形成永嘉事功学派;近现代阵黼宸、孙诒让、夏鼐、夏承焘
、苏步青等人为我国教育文化和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还是浙江省的著名
侨乡,全市有华侨华人3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温州位处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交通通信事业发达。温州海岸线长达355公里
,港口条件优越,是一个集河口港、海湾港于一体的综合性天然良港,为浙南、闽
北货物进出的咽喉。是全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温州机场已开辟60条国内航线,并
开通了与香港、澳门的地区航线。温州火车站是我国第一条股份制合资建设铁路--
--金温铁路的终点站,旅客列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国内主要城市。
温州市已经成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公路运输四通八达,104国道和330
国道贯穿南北,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高速公路温州段正在建设之中。温州邮政通
信事业迅猛发展。至2002年,全市电信业务总量达49.3亿元,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
200多万门,列全国地级城市前茅。温州城市供水供电设施日益完善。电力建设已同
华东电网连接,泽雅水库、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相继建成,城市日供水量达45万多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温州把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同本地实际相结合,率先
发展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率先开展以股
份合作制为重点的企业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路子,取得了温
州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改革开放20年来,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
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翻了5至6番。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
总值1055亿元, 工业总产值2270亿元,财政总收入126.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4
.54亿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1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91元。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温州区域经济呈现了五个鲜明的特色:一是灵活的
市场机制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机制灵活,是温州的最大优势,温州的先发性优
势主要也在于此,它始终使温州经济保持生机和活力。二是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经
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全市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经济占了70%以上的比重。三是
社会投入成为建设资金来源的主渠道。2002年,全市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90.9亿元
资金,用于文化教育设施建设的20.89亿元资金,主要是靠社会来筹集、来投入的。
四是小城镇的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市建制镇从改革开放前的18个增加
到现在的146个。五是敢闯市场的温州人成为温州发展的独特优势。讲到底,温州经
济是温州人经济,是老百姓经济。走南闯北的温州人在全国、在世界各地建起了众
多的温州城、温州街、温州村、温州店,把温州经济与全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紧密
联系在一起。现在,温州人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一个特殊的群体,"温州"两
个字已经成为一种品牌、一种文化、一种无形资产。

3、温州市的地形和气候类型各是怎样的

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但市内以丘陵为主。
温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灾害频繁。
,温州地形是以丘陵为主,地形特点为复杂多样。

4、浙江地区的气候条件是什么样的?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年平均气温15~18℃,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

春季,东亚季风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交替季节,南北气流交会频繁,低气压和锋面活动加剧。浙江春季气候特点为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浙江省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正所谓“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浙江春季平均气温13~18℃,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及海岛地区递减。

夏季,随着夏季风环流系统建立,浙江境内盛行东南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活动对浙江天气有重要影响,而北方南下冷空气对浙江天气仍有一定影响。

秋季,夏季风逐步减弱,并向冬季风的过渡,气旋活动频繁,锋面降水较多,气温冷暖变化较大。浙江省秋季平均气温16~21℃,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气温度偏高,西北山区气温偏低。

冬季,东亚冬季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蒙古冷高压的活动情况,浙江天气受制于北方冷气团(即冬季风)的影响,天气过程种类相对较少。

(4)浙江温州地理气候条件扩展资料:

浙江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河流和湖泊占5.05%%,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水文

浙江境内有西湖、东钱湖等容积100万立方米以上湖泊30余个,海岸线(包括海岛)长6400余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运河(浙江段)、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八大水系,钱塘江为第一大河,上述8条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运河外,其余均独流入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浙江

5、浙江温州气候怎样?

温州市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之间。

(5)浙江温州地理气候条件扩展资料:

温州市野生动物资源尚未作过全面调查,习见野生动物属哺乳类的,山区有:野猪、獾、豪猪、云豹、金钱豹、毛冠鹿、黑鹿、獐、野山羊、青羊、金猫等。

鸟类最习见的有麻雀、鹰、隼、枭、喜鹊、画眉等留鸟,家燕、沙燕、豆雁、秋沙鸭、伯劳等候鸟。也有一些珍稀种类如黄腹角雉、白鹇。爬行类有龟、鳖等。 

温州市已发现各类矿产38种,有资源储量的固体矿产18种,矿产地32处,其中有基础储量的矿产11种,分别为钼、铅、锌、银、叶蜡石、明矾石、伊利石、高岭土、硫铁矿、石英闪长岩、钾钠长石等。

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以非金属矿产占主导地位,其中明矾石(主要产地在苍南矾山镇)、叶蜡石(主要产地在泰顺仕阳镇)矿藏量巨大,素有“世界矾都”、“世界蜡都”之称。伊利石、花岗岩石材、高岭土、矿泉水和地热资源在全省也占有重要地位以及金属矿产中永嘉石染钼矿。

6、温州是什么气候

温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灾害频繁。

(一)冷热适中、热量丰富。

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这是人类活动最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6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4%。全年>0℃活动积温约650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

温州市各地平均年雨量约1800毫米,比我国同纬(500-1500毫米)多得多。既是全省降水资源最丰地区,又是我国多雨地带,与世界同纬相比雨量之多尤为突出,因地球上该纬度区的其他各国多为干旱的沙漠气候所占据,年雨量大部地区在100毫米以下,因此,我市的年雨量要超过同纬平均值的好几倍。

大气中的水汽是成云致雨,产生许多声声色色,千姿百态的云天现象的原因所在,我市有仅以温暖多雨著称,空气中水汽含量也极为丰富,年平均水汽压达18-19百帕,居全省首位,年平均相对湿80%左右,山区和海岛更大些,也是省相对湿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季风是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强大的蒙古高压,温暖的海洋是低压,温州盛行偏北冬季风。相反,夏季海洋是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我市盛行偏南风(或偏东风),随着风向的季节交替,气温、降水、温度等主要气候要素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年变化。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湿润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稳定的偏北风,天气晴朗,春夏之间季风交替频繁,阴雨多,气候变化复杂。

温州春夏秋冬四季俱全,且各季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与温州同纬的世界各国,最冷月温度平均在15℃左右,大多只有春夏秋三季,而我国的西部高原有长冬而无盛夏。对照同纬,四季更替十分鲜明。

(四)气候类型多样,天气灾害频繁

本市地形复杂,岛屿、海洋、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区样样多有,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气候条件,有利发展多种经营以及交通、旅游、能源等综合开发利用。但由于季风活动变化,使光、热、水在时间、究竟上分配不均,风云雨雪嬗变明显,台风、洪涝、干旱、大风、冰雹,低温阴雨等灾害时有发生,给工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带来较大影响。温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灾害频繁。

(一)冷热适中、热量丰富。

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这是人类活动最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6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4%。全年>0℃活动积温约650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

温州市各地平均年雨量约1800毫米,比我国同纬(500-1500毫米)多得多。既是全省降水资源最丰地区,又是我国多雨地带,与世界同纬相比雨量之多尤为突出,因地球上该纬度区的其他各国多为干旱的沙漠气候所占据,年雨量大部地区在100毫米以下,因此,我市的年雨量要超过同纬平均值的好几倍。

大气中的水汽是成云致雨,产生许多声声色色,千姿百态的云天现象的原因所在,我市有仅以温暖多雨著称,空气中水汽含量也极为丰富,年平均水汽压达18-19百帕,居全省首位,年平均相对湿80%左右,山区和海岛更大些,也是省相对湿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季风是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强大的蒙古高压,温暖的海洋是低压,温州盛行偏北冬季风。相反,夏季海洋是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我市盛行偏南风(或偏东风),随着风向的季节交替,气温、降水、温度等主要气候要素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年变化。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湿润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稳定的偏北风,天气晴朗,春夏之间季风交替频繁,阴雨多,气候变化复杂。

温州春夏秋冬四季俱全,且各季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与温州同纬的世界各国,最冷月温度平均在15℃左右,大多只有春夏秋三季,而我国的西部高原有长冬而无盛夏。对照同纬,四季更替十分鲜明。

(四)气候类型多样,天气灾害频繁

本市地形复杂,岛屿、海洋、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区样样多有,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气候条件,有利发展多种经营以及交通、旅游、能源等综合开发利用。但由于季风活动变化,使光、热、水在时间、究竟上分配不均,风云雨雪嬗变明显,台风、洪涝、干旱、大风、冰雹,低温阴雨等灾害时有发生,给工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带来较大影响。

7、温州的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温州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省的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闽北,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是浙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面积
辖鹿城、瓯海、龙湾3区和乐清、瑞安2市(县级)及洞头、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个县,陆地总面积1178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0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
人口
总人口720万,市区人口80万。
气候
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足量,雨水充沛。
行政中心位于鹿城区
交通概况
温州位处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交通通信事业发达。温州海岸线长达355公里
,港口条件优越,是一个集河口港、海湾港于一体的综合性天然良港,为浙南、闽
北货物进出的咽喉。是全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温州机场已开辟60条国内航线,并
开通了与香港、澳门的地区航线。温州火车站是我国第一条股份制合资建设铁路--
--金温铁路的终点站,旅客列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国内主要城市。
温州市已经成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公路运输四通八达,104国道和330
国道贯穿南北,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高速公路温州段正在建设之中。
语言
温州方言主要有瓯语、闽语、蛮话和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和蒲门话五种。此外还有大荆放和罗阳话等。

8、温州的地理情况

全市面积
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全市下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和瑞安、乐清2市及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共设镇119个,乡143个,街道办事处30个。

人口
200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46.1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7.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30‰。

地貌
温州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可分为西部中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盆地区,东部平原滩涂区和沿海岛屿区。

海岸
温州海域辽阔,岸线绵长曲折,从乐清湖雾至苍南云亭共355公里,形成磐石、乐清湾等天然良港。

滩涂
温州有沿海滩涂约80万亩。

海洋
温州是海洋大市。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沿海滩涂养殖面积达6.5万公顷,养殖蛏、蚶、蛎、虾、蟹、蛤等。南麂列岛有贝、藻类490余种,为国家级海洋型自然保护区。沿海主要渔场有洞头、北麂、南麂、乐清湾等,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鲳鱼、马蛟、鳓鱼、钙鱼等370余种。

水文
温州境内较大的水系有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均由西向东注入东海。东部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大小河流有150余条。据水利部门估算,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41.13亿立方米。

气候
温州以气候温和而得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雨量充沛,光照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18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18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75~280天。

交通
公路
全国高速公路主干线同三线沿海大通道(黑龙江同山市至海南三亚市)贯穿温州全境。金华—丽水—温州高速公路将于2005年贯通,绍兴诸暨-温州永嘉的高速公路已于2004年年底动工建设。2004年年底温州公路总里程545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2公里,一级公路155公里,二、三级公路1220公里。全市通公路行政村4857个,通车率81.6%。
铁路
已经建成的金温铁路和已经开工建设的温福铁路,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甬温铁路,构成了温州纵横交叉的铁路网。其中金温铁路最大的客运站温州站已成为日均到发旅客2万人次以上的铁路一等站。金温铁路最大的货运站温州西站年货物吞吐量达400多万吨。
海运
温州港是我国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目前拥有市区老港区、杨府山港区、龙湾港区、七里港区等四大港区。已经开工建设的状元岙港区围垦工程总投资约为11亿元。状元岙深水港区岸线总长达到4.8公里,拥有17个深水泊位,将形成每年300万标准集装箱及4000万吨货物的吞吐能力。进港航道自然水深达15米,可靠泊10万吨级的船舶,运卸第二代集装箱。港区建成后,将以国际集装箱和大宗散货海运为重点,打通温州通向国际市场的海上通道。
民航
民航温州永强机场地处温州瓯江口南岸,距市中心24公里,净空条件良好,为4D级机场,可满足B767、A300以下机型起降。累计开通国内和香港地区航线64条,开通航线城市有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成都海口重庆昆明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国内大城市。2004年全年保障飞机安全起降3.0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4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万吨。

语言
普通话
方言;温州本地话,闽南语,蛮话,金乡话以及一些少数民族语言

9、温州 地理状况?

温州,属于浙江省,位于浙江南部沿海。

以气候温和而得名,温州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东无严寒,夏少酷暑。全年平均气温18.8℃,全年平均降雨量1922毫米,作物年可三熟,素称"鱼米之乡"。经济作物有茶叶、柑桔、杨梅、甘蔗等160余种。西部山区有大量的林木产品和动植物资源。温州海域广阔,渔场有洞头、南麂、乐清湾等处。海产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等370余种,浅溪滩涂主要养殖虾、蟹、蛏、蛤等水品。

全市辖3个区(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2市(乐清、瑞安)6县,陆地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OO平方公里,总人口75O万,其中市区人口20O万。

鹿城区就是温州的老城区,温州市政府就在鹿城区内。

温州位处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交通通信事业发达。温州海岸线长达355公里,港口条件优越,是一个集河口港、海湾港于一体的综合性天然良港,为浙南、闽北货物进出的咽喉。是全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温州机场已开辟60条国内航线,并开通了与香港、澳门的地区航线。温州火车站是我国第一条股份制合资建设铁路----金温铁路的终点站,旅客列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国内主要城市。温州市已经成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公路运输四通八达,104国道和330国道贯穿南北,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高速公路温州段正在建设之中。

温州高速也通很多地方,甬台温、金丽温等高速都经温州。

与浙江温州地理气候条件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