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较巴尔干半岛和中南半岛气候的不同特点
巴尔干半岛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夏季是雨季。
2、巴尔干半岛的气候九月的气候是多雨吗?气温平均是多少?
巴尔干半岛的气候九月的气候是多雨的。年降水量东部1000毫米以下,西部约1000~1500毫米,南部500毫米以下。
平均气温:1月南部11℃,北部-2℃(山区低于-5℃),7月南部26℃,北部22℃。有辽阔森林和牧场。北部为大陆性气候,南部沿海为地中海型气候。
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位于南欧东部,西临亚得里亚海,东濒黑海,南滨伊奥尼亚海(地中海的一个海湾)和爱琴海,东南隔黑海与亚洲相望,北以多瑙河、萨瓦河为界,西至的里雅斯特。
面积约50.5万平方千米,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等国家的全部国土,以及黑山、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与土耳其的部分土地。
(2)大巴尔干半岛气候扩展资料:
巴尔干半岛文化特色:
巴尔干半岛为前南斯拉夫的领土,在1990年代初期先后独立,TIKVES和其它巴尔干半岛的酒商,积极寻求复兴酒业的方法,希望藉由葡萄酒质量上的努力,获得认证跟比赛奖项为目的,打响巴尔干半岛葡萄酒的名号。
私有化后让原本共产集合的大葡萄园,划分成数百个区块,这些小酒商习于制造廉价散装酒,难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刁的味蕾,并且支付短期帐款所带来的获利压力,将不利于长期的市场营销计划。
过去15年频仍的内战问题与种族冲突,成为葡萄酒厂必须面对的新问题,近半世纪以来,巴尔干地区不只必须面对战争带来的损害,同时也经历共产主义社会转型的阵痛,这都是造成葡萄酒酿造走回头路的因素。
参考资料:网络-巴尔干半岛
3、巴尔干半岛和中南半岛气候的不同特点
巴尔干半岛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至次年5月为旱季。雨旱季相反。
4、巴尔干半岛国家六月份气候温度
【巴尔干半岛气候】
南部和沿海为地中海型气候,北部是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西部约1000~1500毫米,东部1000毫米以下,南部500毫米以下。
平均气温:1月南部11℃,北部-2℃(山区低于-5℃)
6月南部26℃,北部22℃。有辽阔的森林和牧场。
5、巴尔干半岛的地形和气侯
巴尔干半岛占据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西面是亚德里亚海和爱琴海,东面是黑海,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北界是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与欧洲大陆相接处十分宽阔,没有高山阻隔,交通很便利。半岛总面积50万千米2,包括阿尔巴尼亚、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四国全部,南斯拉夫的大部及罗马尼亚、土耳其的一小部分领土。
巴尔干半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在土耳其语中,“巴尔干”即多山之意。半岛上山脉主要属于阿尔卑斯山的支脉,仅北部和东部有平原、低地。西岸南岸属地中海气候,内陆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有森林、煤、铜、石油等资源。
巴尔干半岛是人类文明较早发祥地之一,特别是其南部曾孕育了著名的古希腊文化。由于交通位置重要,本世纪半岛曾成为欧洲列强尖锐矛盾的焦点。1914年以奥地利皇太子在南斯拉夫被刺为导火线,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6、巴尔干半岛的气候
南部和沿海为地中海型气候,北部是大陆性气候。
年降水量西部约1000~1500毫米,东部1000毫米以下,南部500毫米以下。
平均气温:1月南部11℃,北部-2℃(山区低于-5℃);7月南部26℃,北部22℃。
有辽阔的森林和牧场。
(6)大巴尔干半岛气候扩展资料:
巴尔干半岛的位置:
巴尔干半岛位于南欧东部。
西临亚得里亚海,东濒黑海,南滨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东南隔黑海与亚洲相望,北以多瑙河、萨瓦河为界,西至的里雅斯特。
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希腊、北马其顿等国家的全部国土,以及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与土耳其的部分土地。
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7、欧洲南部三大半岛沿海的气候类型是
地中海气候:特征主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要是夏季也能温和就好啦!
8、古希腊气候特点
全球气候的变化是在周期变化范围内变化,所以会有周期性冰河和周期性,其中一个宏观的周期变化中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小周期,我们熟知的例子就是唐朝时期的气候要比现在暖得多,所以从唐朝的地质层可以挖掘出大量象骸骨和亚热带植被及农作物。从目前的考古来看,通过文献材料(诗经豳风中的植被记载)以及气象学的材料,证明了在西周时期,即公元前10 世纪前至公元前八世纪,黄河流域遭受了持续达数百年的寒冷与干旱。也就是说全球气候处于冷化时期而在其后便出现了冷化后的干旱期,由于陇西地区和古希腊半岛的纬度相近,也就是说处在同时期全球气候冷化的希腊半岛,也会有冷化和干化的现象,古希腊初期(公元前八世纪)的气候有可能类似如今中欧东欧的气候,带海洋性的温带大陆气候,冬夏温差缩小,全年降水较均匀,尤其是夏季也会出现降水。推论是从全球暖化带来的气候变异反推出来的,因为全球暖化会令热带扩张,温带北移,寒带压缩;同理反正冷化过程应是热带压缩温带南移。 也就说由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出现的地中海气候会在巴尔干半岛消失或南移至巴尔干半岛南端,而海洋性温带大陆性气候会加强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
而从公元前七世纪左右开始,全球周期冷化大致到达顶峰,所以开始进入暖化过程,这个也可以从诗经卫风(西周末期,大约是公元前五世纪中叶)中关于卫国植被记载中提及梅和竹这类始于亚热带暖温带交接地区出现的植物。我并没有找到类似西周气候考古这样详细的论文,不过根据战国时期秦农业发展记载,由于气候较为暖和湿润,所以秦在战国时期有将大片草原变良田的壮举。另,据《华阳国志》以及《后汉书》(公元三百年左右)的记载岷江上游地区“土地多寒,在 盛夏冰犹不释”,又说“土地刚卤,不生谷粟麻菽,惟以麦为资”岷江上游冰川和农作物以麦为主而非如今的水稻,我个人认为,此时的全球气温虽在回暖的小波动内,但是总体还是比如今气温要低,大约接近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气温。但无论如何,总体差异不算大,所以古希腊文明后期应该已经恢复相对差异小的地中海气候。
以上是我个人的推论,希望可以帮到你,结论是古希腊(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190左右),气候变化由较为寒冷的海洋性温带大陆气候过渡到较现今弱化的地中海气候。
PS:附上另外一个学者的观点,他认为公元前八世纪的当地气候有可能frigid north,which could be much colder and wetter. A climatecally frigid period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850 and 600BC, primarily using carbon dating and ice-core analyzing. In 2nd century, a drier and hotter phrase began. 具体资料可以在google books 找到,《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Ancient Greece and Rome》By Lukas Thommen
9、巴尔干地区9、10月份气温
您好!
巴尔干半岛【气候】
南部和沿海为地中海型气候,北部是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西部约1000~1500毫米,东部1000毫米以下,南部500毫米以下。平均气温:1月南部11℃,北部-2℃(山区低于-5℃);7月南部26℃,北部22℃。有辽阔的森林和牧场。
中南半岛绝大部分位于北纬10°~20°之间,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每年3~5月为热季,冬夏季风均消退,气候炎热,月均温达25~30℃;6~10月为雨季,9~10月分平均气温27度至32度,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充沛;11月~翌年2月为凉季,盛行东北季风,天气干燥少雨。年均降水量受地形影响,在迎风坡达5000毫米,而背风坡则不足2000毫米。个别迎风坡和马来半岛地区可形成热带雨林景观,少数内部平原和河谷则形成热带草原。半岛上蕴藏大量有色金属矿藏,其中铅、锌、银、锑、铜、锡、钨等矿藏均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
10、8月的气候巴尔干地区8月的气候
巴尔干半岛属于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所以8月份炎热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