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地理、气候
兰州市处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即北纬34°,东经 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
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600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0~350毫米,并集中分布在6~9月。年平均气温9.1℃。
区域人口
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322.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0万人。有汉、回、满、东乡、藏、蒙、土家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3.6%。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10℃,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市树:国槐;市花:玫瑰。
兰州是黄河流域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目前正在加快实施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和黄河风情旅游线综合开发工程,把黄河市区段40公里两岸道路桥梁建设、河堤修砌加固、航运河道疏浚、旅游景点开发、城市建筑风格以及绿化美化亮化融为一体,将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和民族文化汇集其中。
黄河不仅养育了兰州人民,也给这里带来丰富的特产,白兰瓜、软儿梨、冬果梨、白粉桃等瓜果久负盛名,百合、黑瓜子、玫瑰、蕨菜、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中外,使兰州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瓜果城。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
2、兰州市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兰州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中部,市中心位于北纬36°03′、东经103°40′,北与武威市、白银市接壤,东与定西市接壤、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接壤,总面积13085.6平方公里。

兰州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兰州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切穿山岭,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峡谷有八盘峡、柴家峡、桑园峡、大峡、乌金峡等;盆地有新城盆地、兰州盆地、泥湾一什川盆地、青城一水川盆地等。还有湟水谷地、庄浪河谷地、苑川河谷地、大通河谷地等。

兰州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3℃。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兰州市域入境水资源丰富,贯穿市域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达337亿立方米,水量稳定,冬季不封冻,含沙量也较小。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公里,其中流经市区45公里。
3、兰州所处的地理位置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
总的说来,兰州地处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具有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有温差大、降水量少的特点。
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10℃,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市树:国槐;市花:玫瑰。
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总人口289万,有汉、回、满、东乡、藏、蒙土家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3.6%。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兰州市辖5个市辖区、3个县。
兰州市 面积13271平方千米,人口309万人(2004年)。
城关区 面积 220平方千米,人口88万。邮政编码730030。
七里河区 面积 397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730050。
西固区 面积 38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邮政编码730060。
安宁区 面积 86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730070。
红古区 面积 575平方千米,人口14万。邮政编码730080。
永登县 面积6090平方千米,人口50万。邮政编码730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皋兰县 面积2556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730200。县人民政府驻石洞镇。
榆中县 面积3362平方千米,人口42万。邮政编码730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至于楼主问的“为什么要处在此位置”
我只知道“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4、兰州位于甘肃地理位置的哪里?
中部!!!兰州位于甘肃省中部,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也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旅客集散地。在古代,它是中国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的交通孔道。古代“丝绸之路”唐僧玄奘(见西安大雁塔玄奘介绍)西去印度,马可·波罗探险游历,成吉思汗南征北战都从这里经过。现辖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固区五区,及皋兰、榆中、永登三县,总面积13,086平方公里,有人口283万,其中城市人口148万。兰州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 有“陆都心脏”之说。属温带 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差大,降雨少,年平均气温6-9摄氏度,年均降雨量327.7毫米,无霜期168天。兰州盛产瓜果,有“瓜果城”之称,鲜桃、白兰瓜、黄河密瓜、麻皮醉瓜、籽瓜等二十多种瓜果都久负盛名。兰州市是沿丝绸古道寻古访胜旅游的热点和重要集散地, 文物古迹众多,风景名胜各异。市内有黄河穿境而过,可沿滨河路绿色长廊欣赏黄河、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并参观白塔山、中山铁桥、省博物馆、五泉山等景点;郊县有兴隆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等景点。游客来兰州,也 可去中转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青海塔尔寺及天水麦积山去旅游。兰州市内的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丰富,很有地方特色。兰州市交通相对便利。中川机场辟有通往全国主要城市的二十多条航线;312国道穿境而过;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兰州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已配套成龙,现有涉外旅游饭店13家,国际旅行社10家,国内旅行社30家,旅游车船公司3家,定点旅游商店15家,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接待网络。兰州也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基地、科研教育中心和商贸中心。
5、兰州的地理概况?
兰州,甘肃省省会,中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本部所在地,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本部,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10.3℃,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兰州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
地理气候
兰州市[1]位于北纬36°03′,东经 103°40′,中国大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被称为中国“陆都”,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
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特点明显,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10.3℃。年温差、日温差均较大,夏季稍热,最高温约30℃左右,冬季寒冷但并不奇冷,最低温约-10℃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自然资源
目前兰州境内已探明各类矿床、矿点156处,35个矿种.非金属矿相对丰富,有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熔剂石英岩、硅铁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05亿吨,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满足兰州的近期要求,水电资源,黄河上游甘肃段积石峡至黑山峡有8个梯级电站可供开发,此外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开发。
新落成的金城皇冠假日酒店
兰州市域内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入境水资源丰富,贯穿市域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达337亿立方米,且水量稳定,各季不封冻,含沙量也较小,可满足城市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初测全市每年地下水9.6亿立方米。
全市有林业用地182550公顷,占总面积13.46%,其中有林空地90157公顷,进一步植树造林潜力较大。天然草场面积为77万公顷。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亦较丰富。野生植物总数约600种,有明显经济利用价值的种类占总数的40%,饮誉全国的甘肃特产甘草、当归、党参、麻黄、秦艽、鬼臼、祖师麻、玫瑰等中药材,在兰州地区均有布。野生动物有187种,珍稀动物有:黑鹳、藏雪鸡、金钱豹、蓝马鸡等。
全市土地面积为135.3万公顷。其中,耕地21.9万公顷,林地7.6万公顷,牧草地76.5万公顷,未利用的荒草地,盐碱地,沙地等近23.5万公顷。土地资源可分3个类型,即:中低山林牧区,位于兰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谷川台蔬菜瓜果区,位于各河流的河谷阶地;低山丘陵粮油区,分布于榆中北山,皋兰县西北部,永登县秦正川等地带。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适宜发展农、林、牧、副、渔5业开发潜力较大。
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的省会,西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具有“座中连六”的独特位置,辐射陕、甘、宁、青、新、藏等省区,区域优势明显,经济腹地广阔,交通便利条件得天独厚。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体现了西北边关的浑壮雄阔。
兰州,是黄河上游经济区经济中心之一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兰州、徐州、郑州、西安、乌鲁木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陇海、兰新、青兰、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也是西部地区通信枢纽和信息网络中心。
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干燥,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气温10.3℃,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是西北比较理想的居住和投资创业之地。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兰州的定位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2011年,兰州市生产总值达1360.03亿元,增长15%,按当年人民币兑换美元中间汇率计算,兰州人均GDP为5989美元,2011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97.25亿元,增长1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0.57亿元,增长57.21%,增速位列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第一位。2011年,兰洲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9.7亿元,增长17.4%;地区性财政收入达到350.63亿元,增长17.26%。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50亿元,增长18%;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6.49亿元,增长27.84%。
2010年,兰州被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兰州拉面之乡”称号。中国烹饪协会于2010年6月28日~7月1日,派出专家组前往兰州市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专家建议,中国烹饪协会研究决定,命名甘肃省兰州市为“兰州拉面之乡”。兰州市人民政府拥有这一称号的使用权和管理权。
兰州人口
据《兰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3616163人,2010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112369户,家庭户人口为3138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2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49809人,占51.15 %;女性人口为1766354人,占48.85%。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56下降为104.72 。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05月31日,兰州市辖5个市辖区、3个县。
兰州市 面积132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61.61万人(2010年11月六普数据)。
城关区面积 220平方千米,人口127.87万,大部分省级和市级行政单位机关均在城关区,是全省和全市的首善之区,兰州四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七里河区面积 397平方千米,人口56.10万。老国有企业众多,商贸发达,兰州四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西固区面积 385平方千米,人口36.40万。中西部最大的石化企业中石油兰州石化所在地,兰州四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安宁区面积 86平方千米,人口28.85万。是国家级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区内高校云集,是兰州的科教区,未来兰州市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兰州四个城市核心区之一。
红古区面积 575平方千米,人口13.61万。白银区单独划出成立白银市之后成为兰州仅剩唯一 的远郊区。
永登县面积6090平方千米,人口50万。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境内的秦王川是“兰州新区”的主战场,发展前景巨大。
皋兰县面积2556平方千米,人口13.18万。县人民政府驻石洞镇。兰白都市圈和兰白经济区兰州白银两城市的衔接地带。
榆中县面积3362平方千米,人口43.71万。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兰州市的东大门,国家级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高原夏菜是榆中的招牌和特色产业。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7年12月;面积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10年11月,数据来自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
区域人口
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2万,常住人口361.18万人,其中,建成区内非农业常住人口261万人,外来流动人口50余万。全市有汉族、回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瑶族、土家族、朝鲜族、藏族、彝族、裕固族、侗族、布依族、土族、满族、哈尼族、等36个民族,(除回族外)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占3.6%。
6、兰州气候的特点?
您好 我~生在兰州长在兰州 现在在广州上大学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1. 首先,兰州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大的特点就是四季分明,也就是说,春秋要穿长袖的单衣,而夏天是短袖短裤,冬天需要穿三件,分别是秋衣,毛衣,和大衣(棉质,毛质、羽绒服)均可,我的鞋子一直是匡威的皮质鞋子,就是要穿厚袜子,就不会冷了~下雪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穿太滑的鞋子,建议你秋天的时候过来兰州再买,比较划算。
2 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干燥了,反而应该是南方太潮湿,广东的孩子夏天来这边都觉得特别舒服,冬天的时候要注意低温的冷风可能会导致你的裸露的皮肤疼痛什么的,注意保暖,多抹点凡士林就没问题了。干燥的时候人皮肤会起皮啊,流鼻血啊,要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冬天不要被冷风吹什么的,就没问题。特别注意,冬天室内有暖气的时候反而会比较干,如果没有条件买个什么加湿器,就端盆水放在暖气下就没事了。
3 高原反应?兰州海拔不高,还打不到高原反应的水平,楼主壮年小伙子,肯定不会有事情的~真的,如果你去的是青海就需要注意下了。
4冬天污染是挺严重,可是没啥办法啊~~~带个口罩 因为我妈妈从小都让我戴口罩 一可以防止尘土,二可以保护脸不被冻伤~前两天空气质量排全国第九~~嘿嘿,我自豪下啊,所以夏天基本不用担心,可能沙尘暴天气的时候,也就是初春你可能不太适应,也没啥好办法~~~别出门吧。
5兰州,瓜果之乡,夏天的水蜜桃西瓜白兰瓜哈密瓜葡萄吃到你撑,此外全国的水果都有的,你要是想家了,南方水果也有得卖~~
综上,南方气候潮湿,你还是到了兰州之后在置办一些生活用品比较好,被褥用棉的 比较保暖~
303933120 本人QQ 如有疑问 随时欢迎 兰州欢迎你啊~~
6.兰州的夏天简直是避暑胜地一般的存在啊,对于楼主你南方人过来肯定特欢喜~但是要注意,太阳还是挺毒的,我回来一个月都晒黑了~T T 不过俺们这里老爷们是不打太阳伞的~~
7、兰州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海陆位置、经纬位置、资源、人口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市 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 兰州,在西北地区处于“座中四联”位置,是黄河上游经济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也是西部地区通信枢纽和信息网络中心。 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气温11.2℃,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兰州市 面积132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32.18万人(2009年)。 目前兰州境内已探明各类矿床、矿点156处,35个矿种.非金属矿相对丰富,有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熔剂石英岩、硅铁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储量集中,运量储量达3亿吨,为硅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资源。煤炭保有储量为9.05亿吨,主要开采地为窑街和阿干镇两矿,基本满足兰州的近期要求,水电资源,黄河上游甘肃段积石峡至黑山峡有8个梯级电站可供开发,此外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开发。 兰州市域内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入境水资源丰富,贯穿市域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达337亿立方米,且水量稳定,各季不封冻,含沙量也较小,可满足城市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初测全市每年地下水9.6亿立方米。 全市有林业用地182550公顷,占总面积13.46%,其中有林空地90157公顷,进一步植树造林潜力较大。天然草场面积为77万公顷。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亦较丰富。野生植物总数约600种,有明显经济利用价值的种类占总数的40%,饮誉全国的甘肃特产甘草、当归、党参、麻黄、秦艽、鬼臼、祖师 麻等中药材,在兰州地区均有分布。野生动物有187种,珍稀动物有:黑鹳、藏雪鸡、金钱豹、蓝马鸡等。 全市土地面积为135.3公顷。其中,耕地21.9万公顷,林地7.6万公顷,牧草地76.5万公顷,未利用的荒草地,盐碱地,沙地等近23.5万公顷。土地资源可分3个类型,即:中低山林牧区,位于兰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谷川台蔬菜瓜果区,位于各河流的河谷阶地;低山丘陵粮油区,分布于榆中北山,皋兰县西北部,永登县秦正川等地带。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适宜发展农、林、牧、副、渔5业开发潜力较大
8、兰州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地位评价
兰州地理位置:兰州市处在我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即北纬34°,东经 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
地貌特点: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地位评价: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
9、地理位置上兰州市位于西宁市的什么方向
兰州市位于西宁市的东南方向,如图所示。
1、兰州市
兰州,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也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和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的兰州铁路局的办公所在地。
兰州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10.3℃。
2、西宁市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第一大城市,亦是整个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是青海省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
10、甘肃的地理位置?
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二级阶梯上。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这里有苍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把无穷无尽的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着它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一块块山间平原,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光。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省会兰州市,天水、嘉峪关、平凉、酒泉、张掖、金昌、白银等为省内主要城市。该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西走廊绵延于省内西北部;砂磁、戈壁与绿洲相间。主要山脉有祁连山、陇山、西倾山、龙首山、马鬃山等。本省河流多属黄河水系,以黄河及其支流洮河、渭河、祖历河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