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翼城有什么好玩的景点,还有
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七年,重修于1988年,是临汾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翼城县保存最为百完好的古建筑之一。是翼城县古建筑最具特色的风景之一。在其中轴线上,南为过路戏台、石坊,中为过殿,最后为春秋楼。南部东西为两列长廊,后部左右造三座配度殿。全部面积1470平方米。
佛爷山:是翼城县东部的一座山,属中条山脉,地理坐标为东经112°,北纬35°,海拔1800余米,面积约万余公顷,山上最高气温20℃,最低—10℃,雾期不超过一个月佛爷山风景区内,东面有辽寨河,西面有张马河,主峰佛爷山,西面有娘娘岭,南面有七座仙女峰,北有五龙山,东有尖山。
翼城版四圣宫:位于翼城县城东南50公里外西闫镇曹公村。创建于元代,因供奉“尧、舜、禹、汤”四圣而得名。四圣宫建筑保存比较完整,中轴线由南向北建有舞楼、献殿(已毁)和正殿,东、西两侧有廊房和看楼。正殿和舞楼均为元代建筑,其中舞楼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造型古朴庄重,是元代戏台建筑中的优秀作品。四圣宫东侧有关帝庙,建有戏台(已毁)、正殿及东、西看楼,是自成一体的权一组清代建筑。
2、翼城石子饼有无历史记载
在弄清石子饼的历史渊源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石子饼的做法。石子饼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并不复杂。将光滑、类似杏核大小般的河卵石淘洗干净后倒进铁鏊擦点油(防石子沾在面饼上),反复搅拌加热,使石子升温均匀。然后用提前发好的面做饼胚,包上用油、盐、小茴香、芝麻、花椒叶等制作的馅儿。待鏊内的小石子烫手后,再用勺子不断翻搅使其热度均匀,将烧热的石子舀出一半,放入另一热鏊上保持温度,再将余下的一半平摊锅中。将做好的圆饼胚整齐放入锅内石子上,再将舀出的热石子盖上,上焙下烙约5分钟左右慢火烙烤,熟后出鏊。烤熟后的饼面凹凸不平,疙疙瘩瘩,此时的石子饼白里泛黄,吃起来酥松喷香。
过去在我们翼城,尤其是农村,特别是临近中秋佳节之前,你只要到农村去转转,就可听到不止一处的“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的响声。由于制作石子饼这种专用的铁鏊不多,所以大多是几户人家在一块合用。由于是八月十五拜月专用供品,所以家家都要烤石子饼,场面非常热闹。村妇的叽叽哇哇声、小孩的嘻闹声、石子饼的哗啦啦声相互应和,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年长的人大多都记得,各家各户要烤好多,除用做供品,走亲戚访友礼品之外,剩余的就用麻绳串起来挂到不易找到的地方,能放置好长时间,正是这种能长时间放置的特性,干透后的石子饼吃起来又脆又酥,越吃越香,石子饼的特点是,制作方式古老,且与月饼的制作方法极其相似,又都是中秋节拜月的供品。于是,便有了月饼源于石子饼的说法。
石子饼真的是月饼的鼻祖吗?这种加工方法原始制作方式古老的石子饼为什么当时只能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做专用供品呢?大家知道,月饼是八月十五的专用供品,中秋节是我国的“团圆节”,也就是庆秋收节,八月十五前后秋果、庄稼成熟,家家户户都拿出丰收的果实来祭拜月神,供案上月饼、苹果、葡萄等各种鲜果干果是必不可少的,但石子饼只有在翼城和少数地方才有,而且也是中秋节专用供品,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花样不断翻新,品种不断增加,工艺越来越复杂,形成了各种各样好看的月饼。现在月饼上各种花纹的不断翻新,但那精细的纹烙是否是石子饼上凹凸遗留下来的印,渐渐的好多地方就用月饼代替了团圆的石子饼。但由于石子饼的做法比较简单,工艺也不复杂,在有些地区就慢慢地流传了下来。长期以来,也就把石子饼同月饼一样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在翼城还有拷制的“兔子型”、“石榴型”、“桃型”的石子饼,能看出当地人对“拜月”的遗风,谈起石子饼就不能不提起中秋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铸有“中秋赏月”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修,十五于初,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署均,取于月数,则故曰中秋。”到宋代赏月盛行,明清以来,民间重视中秋节《西湖游览》云“民间以日月相,取团圆之义,”《商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这种烙“团圆”饼类似月饼的小饼子,并压兔子、石榴图案,在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挂通风处凉干,春节回来后分享,已示合家团圆。这段对月饼的描述是否与开头提及的石子饼在当地的风俗有吻合之处。
看来,月饼是由石子饼演变而来的,石子饼是月饼的鼻祖,此说法是有一定可信度的。自唐代以后,月饼的制作越来越考究了。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同时与当时的放入油、盐、糖、鲜花椒叶、大料、葱等制成石鏊饼有异共同曲之妙。
那么石子饼又起源于何处呢?在查阅了好多资料之后,也如此分析一番。这种利用滚烫的石子加工成的薄饼,用现在的烹饪语言说是“石烹法”。“石烹法”指一种“加物于燧石之上”的食品加工方法,既把食物原材料放置在加热至滚烫通红的小石块之上,利用石块的高温烹饪食物,或把烧红的石块投入有食物的水中,一直到水沸食物煮熟为止。目前的“铁板肥肠”、“石头腰花”等菜肴就是使用此方法烙烤而成,由此可看出石子饼的制作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取火熟食,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形成,烹饪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焙热,这也就出现了“石鏊”(一中经过打磨制成的能在下面用火烧的薄石片)被烹饪界称之为“石烹时代”,据传:“神农时,惊讶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这就说明,石子饼是由远古的“燔黍”演变而来的,经过了一个长久流传,不断改进的过程。《礼记》有“燔黍捭豚”,东汉郑玄注曰:“中古未有釜甑,释米擘肉,加于烧石之上而食之”。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民间石子饼至今仍以石子传热焙熟而食,凹凸疤痕呈粒燔之象,故被称为远古烹饪的“活化石”。
特别是从原始社会到尧帝时代,这个时候虽陶器大盛,但石烹犹存。《面道本源》载,山西民间有“尧制石饼,面食流芳”的传说:尧乃教人们以石盘、石棒将黍麦碾碎,以“燔黍”之法烙制面饼,庆贺粮食丰收,喜贺子孙兴旺,现在,晋南地区麦收以后,家家户户都要烤制石子饼,走亲串友,庆贺丰收,这种远古习俗,因出于尧,民间又称石子饼为“尧王饼”或“华夏第一饼”(《名食掌故》)
远古石烹技术跨越两千多年的陶器、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魏国出现了最早仿陶鏊制作的三腿铁鏊(山西万荣县出土),当时还只囿于贵族间使用。到西汉初年,随着铁器的广泛普及和石磨技术的发展,铁鏊在民间逐渐代替了石鏊而被使用,形成了平底铁鏊上放河滩石子以烙饼的方法,当时的翼城炼铁技术十分发达,象在冶南村发现的汉代炼铁遗址就可说明当时铁在翼城很普及,在民间,铁鏊很快的替代了石鏊,但由于在铁鏊烙的饼没有在石鏊里烙的饼好吃,人们就在铁鏊的上面铺上一层河卵石在烙烤,着就是现在石子饼的雏形了,所以在我们当地也有叫此饼为“河卵烤”。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幸河东、祀后土、欢宴于汾河之舟,即以百姓敬献的石子饼为美食,并作《秋风辞》发虎啸龙吟(《河东名胜诗抄》)。(参阅《古烹古俗石子饼》李星民著)
到了唐代,石子饼又被称为石鏊馍,作为奉献给皇帝的贡品。关于石子馍,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唐时,同州(今大荔县)曾将此饼作为贡品,当时叫鏊饼。由于同州人生性刚强、耿直不屈,因而被官府抓去时,“必怀此饼而去,用备狴牢之粮。”是说早有准备,一旦被投入牢狱时,因带有石子馍,不至于炊挨饿。清代袁牧在《隋园食单》里,称石子馍为“天然饼”并对它的制作方法做了详细的总结记述。《名食掌故》载,永济民间相传,崔莺莺避难普救寺,与张生相爱,受到老夫人的阻拦不能见面。莺莺托红娘每日买石子饼送给张生,以表情达意。因此爱情圣地的蒲坂人还将这种石(沙)子饼称为“莺莺饼”。明代,据《繁峙县志》载,正德年间,明武宗曾出京巡视,品尝疤饼(因石子饼有凹凸疤痕,当地人故又称疤饼)。到了清代,石子饼有了“万德昌”、“三和堂”等三晋专业作坊经营,并在大江南北流传,在运城和陕西一些地方也有“旮旯托”的叫法,把烙烤石子饼叫“打旮旯托”
从以上不难看出,我们翼城的土语说法也都不无道理,“圪烙托”更接近制作的过程,而“圪篮桃”从音上更接近土语,也更富有地方内涵,但用石子饼更为直接一些。
还想提到的就是“月饼山”的传统和我县的八月十五晚供品“石子饼山”有非常相似之处,这个习俗在清代已有,清代乾清宫供月御案的“月饼山”高达十数层。垫底巨饼直径数十尺,重二十余斤,而山顶小饼仅二寸大,三两重。皇帝拜月饼祈丰年后,把精巧别致的“迷你”小饼赏予宠妃,捧酥香软糯的“敖尔合”满语即“奶子”月饼敬奉太后,将垫底大饼切开分赐众王公大臣、妃嫔公主、福晋命妇,每人一份。而“石子饼山”也有类似,只是在最上层有筷子插上一只兔子型石子饼,并朝月亮飞奔之状,意为把供品带给月神。也许我们翼城的石子饼曾经做过贡品。
现在各地的石子饼不太一样,翼城的石子饼(圪篮桃)肥厚结实,饼上坑坑洼洼,干湿适中,呈金黄色,有馅瓜的软嫩清香,有干果料的酥脆味爽,吃起来干酥可口,经久耐贮,久放不变质,且携带十分方便。很受人们的喜爱。陕西大荔和太谷出产的石子饼,均为“干饼”较薄,制作方法相似,携带方便。香酥、经久耐储,汾阳、关中、繁峙、河津、潞城、吕梁、平遥也均有出产。细品起来,终不及风情故事虽与乡民同嚼一番充满晋风晋韵的古烹古俗。如今虽然石子饼的身价倍长,已成为食用及访亲问友馈赠佳品。其他地区已有有识志士,以独特的经济意识,注册商标,专业从事石子饼系列生产,并且商品已登上超市、高级饭店的大雅之堂。而我们的翼城特产“圪篮托”就目前来看只有包装,还没有一家注册商标,不能不说是我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遗憾。
3、翼城有什么特产?
翼城十大碗:它来自晋南民间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菜品,是晋南独有的民间风味,做法讲究,口味独特,色泽搭配合理。 十大碗包括:1、鱿鱼汤:自发的鱿鱼,因为它是用碱面发的,所以少;特点是:鲜,香,润口。2、丸子汤:它不是普通的丸子汤,它是用精纯的五花肉配上馒头炸成的,再配上自制的调料熬,特点就像乒乓球飘在汤上,与众不同。3、红白豆腐汤。4、糯米糕(不是糕点,像大饭一样的)。5,红薯汤。6,银耳汤。7,黄焖肉。8,雪花肉:因为它是白色的,看起来像雪花,所以叫雪花肉。它的做法是:生瘦肉切成片,拿鸡蛋裹住,再加上面粉,淀粉,先水煮一会儿,然后再蒸,必须蒸一个小时才能好,最适合老年人吃了,特点是:口感好,嫩,滑。9、清汤牛肉10、肚丝汤。 (补充一下:十大碗在以前的时候是穷人家里吃的,吃宴席的时候最低最低要出十大碗,因为以前穷点,只好吃十大碗,什么菜都没有,只是十碗汤。现在呢,十大碗都不是上面的那个样子了,都改了很多,现在也不是10碗了,最多8碗。至于是哪8碗,每个饭店里的也不是一样的,还有以前的十大碗具体是什么哪个十碗饭,也不知道,上面的内容少一碗,也不知道是哪碗,就是在吃宴席的时候也看不出来少哪个。现在席面上有东西的叫法:八八的,六六的,十五圆等,其中八八的是最好的宴席,好像是取八八六十四圆满吧。然后是六六的。)
4、翼城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蒸糕儿馍馍,接老祖宗天地神仙回家过年,油炸糕,煮丸子,炸散子和麻.孩子满月,盖房子,开个商店、饭店等等等都要上礼.
结婚花钱多,但是女家会把钱全部返还给男家, 归夫妻所有,结婚花钱多.
翼城花鼓是山西省翼城市的汉族传统舞蹈艺术,山西省翼城县的打花鼓又叫逗花鼓和闹花鼓,表演形式丰富多彩,节奏非常活泼明快,气势很恢宏。翼城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南部,自古为西通陕甘、东达豫赵的咽喉要地。历经1000多年的传衍,翼城花鼓不仅演变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而且传播到陕西、内蒙、天津、河南等多边省份。
晋南各地,都有打花鼓这种形式。唯翼城花鼓别具一格,不同凡响。经历代相传,不断发展和提高,表演者身背几个花鼓,上下左右,前敲后击,每令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且还能跃上两人抬着的双杠之上,登高表演,如履平地,故深受群众欢迎。经过千余年的流传,翼城花鼓已经遍布全县的大小村庄,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孩子基本上人人都会打翼城花鼓,翼城花鼓在翼城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006年5月20日,翼城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翼城花鼓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风格淳朴。打花鼓是翼城市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新春佳节是花鼓表演的高潮时节,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正月初一到十五,翼城东西南北走,百岁老翁五岁童,花鼓打的震天响"。
翼城花鼓的表演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进行节日表演,每逢有重大的节庆活动,在大街上边走边打,进行游行表演,动作简单,节奏舒缓,往往适合扭秧歌、抬花轿等汉族传统社火节目配合在一起表演;另一种是场地表演,场地表演也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进行中走到围观人群密集的地方就停下来表演一番,这种情况下的表演一般都要露两手绝活,所以又叫斗花鼓,场地表演另外一种形式是广场表演。其乐器比较简单,有花鼓、大苏锣、呆锣、小战鼓等。曲牌则有"五流水"、"花流水"、"五槌"等,唱腔多为当地民歌,一般由花鼓手和女苗子领唱,众人齐和。
凡逢有重大的节庆活动,翼城人的花鼓总要乘机亮相,尽情表演一番。此时,鼓手们精神抖擞,在街头边走边打,动作大方,鼓点整齐,节奏舒缓,往往与秧歌、抬花轿等汉族传认同社火节目配合在一起表演。
翼城花鼓还喜爱在围观人群密集的地方停下来表演一阵,艺人此时表演都要露两手绝活,所以又叫斗花鼓。广场表演发展到现时已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汉族舞蹈。这种表演节奏明快、气氛热烈、高潮迭起,表演形式有二十多种,鼓点曲牌有四十多个。
5、翼城县的历史
翼城,自古为晋南承东启西之咽喉要地。传说周成王以天子无戏言而封弟叔虞于唐。唐叔虞子燮父徙居晋水旁,则该称晋侯。传至晋孝侯,改国都名为“翼”(平阳绛邑县东翼城)即今天的翼城县。晋献公改聚名为绛,都绛。绛,按照杜预的说法就是“今平阳绛邑县”,因此可知,翼跟绛并非同一个地方,不过因为新都名叫做绛,因此旧都翼史称“故绛”。可知,翼城县,自春秋以来,先后名为翼、故绛。北魏太和十二年置北绛县,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置新安县,属北绛郡。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7年)废入北绛县,故址在今翼城县境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59年)改为翼城县,唐天祜三年改为浍川县,宋复名翼城县,金升为翼州。元复称翼城县,一直沿用。现全县总人口32万。
6、翼城石子饼民俗作文
在弄清石子饼的历史渊源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石子饼的做法。石子饼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并不复杂。将光滑、类似杏核大小般的河卵石淘洗干净后倒进铁鏊擦点油(防石子沾在面饼上),反复搅拌加热,使石子升温均匀。然后用提前发好的面做饼胚,包上用油、盐、小茴香、芝麻、花椒叶等制作的馅儿。待鏊内的小石子烫手后,再用勺子不断翻搅使其热度均匀,将烧热的石子舀出一半,放入另一热鏊上保持温度,再将余下的一半平摊锅中。将做好的圆饼胚整齐放入锅内石子上,再将舀出的热石子盖上,上焙下烙约5分钟左右慢火烙烤,熟后出鏊。烤熟后的饼面凹凸不平,疙疙瘩瘩,此时的石子饼白里泛黄,吃起来酥松喷香。
过去在我们翼城,尤其是农村,特别是临近中秋佳节之前,你只要到农村去转转,就可听到不止一处的“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的响声。由于制作石子饼这种专用的铁鏊不多,所以大多是几户人家在一块合用。由于是八月十五拜月专用供品,所以家家都要烤石子饼,场面非常热闹。村妇的叽叽哇哇声、小孩的嘻闹声、石子饼的哗啦啦声相互应和,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年长的人大多都记得,各家各户要烤好多,除用做供品,走亲戚访友礼品之外,剩余的就用麻绳串起来挂到不易找到的地方,能放置好长时间,正是这种能长时间放置的特性,干透后的石子饼吃起来又脆又酥,越吃越香,石子饼的特点是,制作方式古老,且与月饼的制作方法极其相似,又都是中秋节拜月的供品。于是,便有了月饼源于石子饼的说法。
石子饼真的是月饼的鼻祖吗?这种加工方法原始制作方式古老的石子饼为什么当时只能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做专用供品呢?大家知道,月饼是八月十五的专用供品,中秋节是我国的“团圆节”,也就是庆秋收节,八月十五前后秋果、庄稼成熟,家家户户都拿出丰收的果实来祭拜月神,供案上月饼、苹果、葡萄等各种鲜果干果是必不可少的,但石子饼只有在翼城和少数地方才有,而且也是中秋节专用供品,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花样不断翻新,品种不断增加,工艺越来越复杂,形成了各种各样好看的月饼。现在月饼上各种花纹的不断翻新,但那精细的纹烙是否是石子饼上凹凸遗留下来的印,渐渐的好多地方就用月饼代替了团圆的石子饼。但由于石子饼的做法比较简单,工艺也不复杂,在有些地区就慢慢地流传了下来。长期以来,也就把石子饼同月饼一样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在翼城还有拷制的“兔子型”、“石榴型”、“桃型”的石子饼,能看出当地人对“拜月”的遗风,谈起石子饼就不能不提起中秋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铸有“中秋赏月”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修,十五于初,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署均,取于月数,则故曰中秋。”到宋代赏月盛行,明清以来,民间重视中秋节《西湖游览》云“民间以日月相,取团圆之义,”《商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这种烙“团圆”饼类似月饼的小饼子,并压兔子、石榴图案,在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挂通风处凉干,春节回来后分享,已示合家团圆。这段对月饼的描述是否与开头提及的石子饼在当地的风俗有吻合之处。
看来,月饼是由石子饼演变而来的,石子饼是月饼的鼻祖,此说法是有一定可信度的。自唐代以后,月饼的制作越来越考究了。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同时与当时的放入油、盐、糖、鲜花椒叶、大料、葱等制成石鏊饼有异共同曲之妙。
那么石子饼又起源于何处呢?在查阅了好多资料之后,也如此分析一番。这种利用滚烫的石子加工成的薄饼,用现在的烹饪语言说是“石烹法”。“石烹法”指一种“加物于燧石之上”的食品加工方法,既把食物原材料放置在加热至滚烫通红的小石块之上,利用石块的高温烹饪食物,或把烧红的石块投入有食物的水中,一直到水沸食物煮熟为止。目前的“铁板肥肠”、“石头腰花”等菜肴就是使用此方法烙烤而成,由此可看出石子饼的制作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取火熟食,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形成,烹饪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焙热,这也就出现了“石鏊”(一中经过打磨制成的能在下面用火烧的薄石片)被烹饪界称之为“石烹时代”,据传:“神农时,惊讶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这就说明,石子饼是由远古的“燔黍”演变而来的,经过了一个长久流传,不断改进的过程。《礼记》有“燔黍捭豚”,东汉郑玄注曰:“中古未有釜甑,释米擘肉,加于烧石之上而食之”。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民间石子饼至今仍以石子传热焙熟而食,凹凸疤痕呈粒燔之象,故被称为远古烹饪的“活化石”。
特别是从原始社会到尧帝时代,这个时候虽陶器大盛,但石烹犹存。《面道本源》载,山西民间有“尧制石饼,面食流芳”的传说:尧乃教人们以石盘、石棒将黍麦碾碎,以“燔黍”之法烙制面饼,庆贺粮食丰收,喜贺子孙兴旺,现在,晋南地区麦收以后,家家户户都要烤制石子饼,走亲串友,庆贺丰收,这种远古习俗,因出于尧,民间又称石子饼为“尧王饼”或“华夏第一饼”(《名食掌故》)
远古石烹技术跨越两千多年的陶器、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魏国出现了最早仿陶鏊制作的三腿铁鏊(山西万荣县出土),当时还只囿于贵族间使用。到西汉初年,随着铁器的广泛普及和石磨技术的发展,铁鏊在民间逐渐代替了石鏊而被使用,形成了平底铁鏊上放河滩石子以烙饼的方法,当时的翼城炼铁技术十分发达,象在冶南村发现的汉代炼铁遗址就可说明当时铁在翼城很普及,在民间,铁鏊很快的替代了石鏊,但由于在铁鏊烙的饼没有在石鏊里烙的饼好吃,人们就在铁鏊的上面铺上一层河卵石在烙烤,着就是现在石子饼的雏形了,所以在我们当地也有叫此饼为“河卵烤”。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幸河东、祀后土、欢宴于汾河之舟,即以百姓敬献的石子饼为美食,并作《秋风辞》发虎啸龙吟(《河东名胜诗抄》)。(参阅《古烹古俗石子饼》李星民著)
到了唐代,石子饼又被称为石鏊馍,作为奉献给皇帝的贡品。关于石子馍,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唐时,同州(今大荔县)曾将此饼作为贡品,当时叫鏊饼。由于同州人生性刚强、耿直不屈,因而被官府抓去时,“必怀此饼而去,用备狴牢之粮。”是说早有准备,一旦被投入牢狱时,因带有石子馍,不至于炊挨饿。清代袁牧在《隋园食单》里,称石子馍为“天然饼”并对它的制作方法做了详细的总结记述。《名食掌故》载,永济民间相传,崔莺莺避难普救寺,与张生相爱,受到老夫人的阻拦不能见面。莺莺托红娘每日买石子饼送给张生,以表情达意。因此爱情圣地的蒲坂人还将这种石(沙)子饼称为“莺莺饼”。明代,据《繁峙县志》载,正德年间,明武宗曾出京巡视,品尝疤饼(因石子饼有凹凸疤痕,当地人故又称疤饼)。到了清代,石子饼有了“万德昌”、“三和堂”等三晋专业作坊经营,并在大江南北流传,在运城和陕西一些地方也有“旮旯托”的叫法,把烙烤石子饼叫“打旮旯托”
从以上不难看出,我们翼城的土语说法也都不无道理,“圪烙托”更接近制作的过程,而“圪篮桃”从音上更接近土语,也更富有地方内涵,但用石子饼更为直接一些。
还想提到的就是“月饼山”的传统和我县的八月十五晚供品“石子饼山”有非常相似之处,这个习俗在清代已有,清代乾清宫供月御案的“月饼山”高达十数层。垫底巨饼直径数十尺,重二十余斤,而山顶小饼仅二寸大,三两重。皇帝拜月饼祈丰年后,把精巧别致的“迷你”小饼赏予宠妃,捧酥香软糯的“敖尔合”满语即“奶子”月饼敬奉太后,将垫底大饼切开分赐众王公大臣、妃嫔公主、福晋命妇,每人一份。而“石子饼山”也有类似,只是在最上层有筷子插上一只兔子型石子饼,并朝月亮飞奔之状,意为把供品带给月神。也许我们翼城的石子饼曾经做过贡品。
现在各地的石子饼不太一样,翼城的石子饼(圪篮桃)肥厚结实,饼上坑坑洼洼,干湿适中,呈金黄色,有馅瓜的软嫩清香,有干果料的酥脆味爽,吃起来干酥可口,经久耐贮,久放不变质,且携带十分方便。很受人们的喜爱。陕西大荔和太谷出产的石子饼,均为“干饼”较薄,制作方法相似,携带方便。香酥、经久耐储,汾阳、关中、繁峙、河津、潞城、吕梁、平遥也均有出产。细品起来,终不及风情故事虽与乡民同嚼一番充满晋风晋韵的古烹古俗。如今虽然石子饼的身价倍长,已成为食用及访亲问友馈赠佳品。其他地区已有有识志士,以独特的经济意识,注册商标,专业从事石子饼系列生产,并且商品已登上超市、高级饭店的大雅之堂。而我们的翼城特产“圪篮托”就目前来看只有包装,还没有一家注册商标,不能不说是我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