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堡有哪些特产
?
2、南通的风俗和特产是什么
一、风俗:
1、戏剧: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南通侗子会。海安花鼓:流行于400年前时嘉靖年间的江淮大地。海门山歌:主要流传于海门地区以及启东和通州部分地区,与江南吴歌一脉相承,是吴歌伸向苏北的一个分支。
2、南通方言:
南通的西部及北部地区:海安县、如皋市以及如东县的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通泰片/泰如片,又可分为两种小方言片:如东东部地区的如东口音和其他地区的如海口音两种,可以分别称为如东话和如海话。南通城周边地区:港闸区、崇川区西北部及通州区中西部的方言——南通话,南通话是毗陵片吴语向江淮官话通泰片/泰如话的过渡方言。南通的东南部地区:崇川区的东南部、通州区西南部、海门市南部、启东市南部、如东县东南部和通州区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方言——沙地话(崇明话、海门话、也叫启海话),属于吴语。南通的东部地区:通州区东部、海门市的北部、启东市的北部的方言——通东话吕四分支和东社分支——通东话(亦可叫古常州语,或称江北话),属于吴语。通州城周边地区:通州区的中部方言——金沙话,属于吴语。3、节庆活动:灯节:旧历正月十三日“上灯”,十八日“落灯”,这六天谓之灯节。灯节期间,南通城里城外,有好多庙宇装灯。十五、十六两夜,有好多店家在店门口放烟火,看的人也不少。自正月初一起,十字街一带,有许多卖灯的。,卖的是马灯、狮子灯、兔儿灯、虾蟆灯、走马灯、球灯等等,都是以蔑为骨,以彩色纸糊的,至迟卖到十五、十六日结束。民间所挂的神子,有人家正月十八落,也有二月初一日落。 [92]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有家家带女儿之俗,谚云:“二月二,家家人家带女儿,不带女儿是穷鬼儿,女儿不来要烂腿儿,女婿不许她家来是肉龟儿。”殷富之家带女儿要办起丰盛的家宴,即使是家境窘迫的娘家,也得象征性地小酌一番,没有亲生女儿的还得请“干女”。此俗沿袭至今。[93] 元宵节:亦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元宵锣鼓:旧时民俗公约,日常敲锣视为报警,故儿童平时不得敲锣戏弄,但到春节期间则可尽兴玩耍,天黑亦无防,尤其正月灯节期间,更不受时间限制了。每到元宵节,城内东大街小关帝庙(在南通电影院附近,今已建为证券大楼),自发举行锣鼓比赛。昔日元宵节那一浪高一浪的锣鼓声,震撼着通城的夜空,全城充满对新—年希望的激昂的气氛,是小伢儿和大人们最快活的节日。“放烧火”:南通民间“放烧火”的风俗,起源于远古人们对火和火神的崇拜。远一点的可以翻翻《诗经》:“去其螟塍,及其蟊贼,无害我田雅。田祖有神,重畀炎火。”说的就是乡野阡陌农夫手执火把驱虫赶兽,护卫田禾的情形。近一点的可以看看我们的老前辈、清道光初南通诗人李琪的《崇川竹枝词》:“山村好是晚风初,烧火连天锦不如,但祝麻虫能照尽,归来沽酒脍池鱼。”诗后原注:“元夕放烧火,谓之照麻虫。”这首民歌体的小诗告诉我们,当年南通民间 “放烧火”的场面十分宏大壮观,连城里的红男绿女、骚人墨客都要赶去争看热闹。“放烧火”的时间有多种说法,俗谚有云:“三十夜子送百虫,一送永无踪”,农人们回忆的日子有正月半、正月十八、二月二、二月十三、二月十九等等。形式大致相似。2003年,央视和南通市政府联合组织拍摄《正大综艺》栏目《节日缤纷》把它搬上荧屏,让更多的人了解南通,了解这一奇俗。二、特产:资料来源:http://ke.baidu.com/view/1225.htm?fr=aladdin#123、李堡的特色产业
李堡镇素有“中国剪折机械之乡”美誉。剪折机械板块已经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前不久,县长单晓鸣调研时,对李堡大力发展剪折机床产业予以充分肯定。她指出,李堡的机床板块已形成气候,板块经济李堡要做示范。她希望我镇在发展板块经济上为全县提供经验。
近几年来我镇的机械产业发展迅猛,呈现出几何裂变式增长的态势,机械产业板块已经占据工业经济大半江山,成为工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特别是今年来全镇全力突出产业优势,全面打造特色板块,剪折机械板块经济优势已经凸现,装备制造业集群已见雏形。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镇的剪折机床产业由起初的江海机床、特利机床、大西洋机床这3家拥有几十年历史的老集体企业分化裂变为现在的100多家剪折机床企业,其中直接生产剪折机床的85家,配套企业25家,经济总量超过18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0%,久日机床、达威机床、远东机床、龙马机床等一批新兴企业正蓬勃发展。
在县委十一届三次全委会上,县委书记章树山在报告中指出,要按照“聚合优势、提升档次、争创特色”的思路,着力培育装备制造业等三大产业集群和剪折机械等十大特色板块。按照全委会要求,李堡对全镇的板块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定位,及时调整了产业规划,结合221省道、226省道改道建设,把剪折机械板块产业带规模扩大到20平方公里以上,重点在扩大产业载体、凝聚产业优势、提升产业档次上下功夫,因势利导,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子,真正做大做强李堡的剪折机械板块。
在载体建设上,李堡镇积极搭建发展平台,优先支持发展机械产业,在招商引资活动中积极推介机械产业项目,工业集中区中把最好的区位留给机械项目,基础设施投入重点向机械项目倾斜。由于产品市场相同、结构雷同,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近几年来,剪折机床企业之间开始出现了假冒品牌、相互杀价等恶性竞争,并严重威胁着剪折机械行业健康发展,李堡镇剪折机械行业的当家人逐步清醒地认识到:各自为营、搞单兵作战风险很大,相互敌对、彼此伤害、重复建设,还不如抱成一团,协同作战,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李堡剪折机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为了促进机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李堡镇果断出手,出台了包括组建行业协会、推进集团化等一系列凝聚产业优势的措施。观念一变天地宽。07年3月份,汇集15家公司的江海机床集团公司应运而生,主导产业方向和抗击市场风险能力的显著增强,江海机床迅速成为国内剪折机床生产销售领域的一支生力军,产品80%以上出口,今年产值销售可望突破四亿元。8月18日,众望所归的李堡镇机械业商会正式成立,全镇106家剪折机械企业联合发出行业自律倡议和合作宣言。剪折机床企业将从单纯的比价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转变到比质量、比技术、比形象、比创新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让企业联手协作、共同发展,努力打造李堡剪折机械板块的金字招牌。
根据发展规划,机械业商会将进一步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共享信息,给企业搭建一个强强联合、共同发展的服务和交流的平台:在行业的紧密联系和协作上,李堡将形成以江海机床、江苏特利、东海机床等大型名牌企业为核心,其它中小企业为配套的发展梯队,明确分工,相互协作,错位竞争。在产品布局上,坚持智能化数控机床、超大型、特大型剪折机床唱主角,依靠高、新、尖技术,积极开拓高端市场;在品牌布局上,形成了以江苏省名牌产品、南通市名牌产品为支撑,其它一般品牌为补充的格局。
传统的剪折机械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现在已不能适应先进加工业的发展。近年来,李堡镇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提升剪折机床产业档次,打造行业品牌。为了占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江海机床、东海机床等重点企业纷纷与国内大专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体系,完成产学研项目10个,吸引柔性人材80名,掀起了一场剪折机床行业的科技革命。江苏特利重型机床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强大的设计开发队伍和引进现代化检测加工设备,已成为国内剪折机械行业较具设计开发能力和生产规模的重点企业,产品主要供应宝钢集团、太钢集团、宁波石化总厂等国内著名企业;南通广益机电坚持走产学研发展之路,先后承担6个省部级科研项目,拥有各项专利42项,产值实现了三年翻三番。07年8月28日,江海机床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我县首家“数字化研发中心”——江苏华海数字化制造研发中心,这也掀开了李堡剪折机械发展史上新的一页。省科技厅副厅长陶静、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玉泉在实地考察了研发中心后指出,国家倡导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传统制造业的兴起需要先进的创新理念和强大的科技支持,研发中心的成立将对李堡剪折机械产业的升级换代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海安县李堡镇紧紧围绕生态农业工程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继成为江苏省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之后,又被江苏省认定为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马铃薯、冬瓜、丝瓜、番茄、大椒、大白菜、毛豆、小方柿等8个蔬果品种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定。全镇绿色、无公害蔬菜的播种面积达到5.5万亩以上。年产绿色、无公害蔬菜近20万吨。全镇农业特色明显,“绿浪”牌蔬菜、“福盛”牌小方柿已列入国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是省、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南通乡村食品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以依靠科技创新,根据当地资源,跟多所研究院探讨,利用现代高科技生产的李堡牌麻虾酱、豆瓣酱、家常酱、冬瓜酱、柿小方红柿子原汁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特别是李堡牌麻虾酱面市以来享誉中华大江南北。
渔网编织 李堡镇是远近闻名的“编织之乡”,工艺编结特别是钩针编结在李堡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30年代,这个镇就有人开始搞钩针衣,改革开放以后,钩针编结在该镇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经从传统的手工编织逐步发展到机械编织与手工编织相结合,编织业已成为当地的富裕一方的特色产业。目前全镇拥有编织机6000余台,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的钩针衣加工企业2家,超200万的企业22家,产值超过100万个体户100多个,年加工各类钩针工艺服饰1200万件,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圆。全镇既有“龙头”企业自行设计、组织外贸生产、也有个体专门从事钩针编织衣发放,形成企业加农户多种形式的发展格局。工忙之余,大家三五成群,一边唠家常,一边钩衣服,已成为李堡镇一道独特的风景。全镇从业人员达1.8万人,占当地妇女总数的60%。钩针衣编织已成为李堡镇农民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当地农村妇女从事工艺编织,年收入在8000-10000元。该镇2003年被评为江苏工艺编织名镇。
4、江苏省南通市有什么特产?
南通市区:
蓝印花布、西亭脆饼、正场薰糕、石港乳腐、金沙茶食(寸金糖等)、南通缂丝(港闸区:本缂丝、宣和缂丝)、刘桥菜刀、刘桥南通长牌、兴仁猪头肉、通东薄荷、南通茶食(嵌桃麻糕、麻圆、麻饼、麦蒂酥等)、南通鹞子(风筝)、通绣、五总毛靴、狼山鸡、季德胜蛇药片、王氏保赤丸、四宜糕团。
如皋市 :
白蒲黄酒(水明楼)、白蒲茶干(三香斋)、如派盆景、林梓潮糕、如皋肉食(肉松、火腿)、如皋董糖、如皋萝卜干。
海安县:
海安河豚、沙岗猪头肉(中央2套美食)、李堡麻虾酱。
如东县:
如东紫菜、如东海鲜、如东文蛤。
海门市: 海门山羊。
启东市: 启东海鱼。
请参考!
5、南通特产有哪些
南通市区:
蓝印花布、西亭脆饼、正场薰糕、石港乳腐、金沙茶食(寸金糖等)、南通缂丝(港闸区:本缂丝、宣和缂丝)、刘桥菜刀、刘桥南通长牌、兴仁猪头肉、通东薄荷、南通茶食(嵌桃麻糕、麻圆、麻饼、麦蒂酥等)、南通鹞子(风筝)、通绣、五总毛靴、狼山鸡、季德胜蛇药片、王氏保赤丸、四宜糕团。
如皋市 :
白蒲黄酒(水明楼)、白蒲茶干(三香斋)、如派盆景、林梓潮糕、如皋肉食(肉松、火腿)、如皋董糖、如皋萝卜干。
海安县:
海安河豚、沙岗猪头肉(中央2套美食)、李堡麻虾酱。
如东县:
如东紫菜、如东海鲜、如东文蛤。
海门市: 海门山羊。
启东市: 启东海鱼。
6、南通有什么特产?
1、狼山鸡
狼山鸡是原产如东县境内著名的蛋肉兼用型地方品种。该品种鸡历史上因集散地为南通港,港口附近有游览胜地——狼山,故名。产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北部,东临黄海,地势平坦, 土质疏松,河港交错,盛产粮、棉,海产亦丰富,饲料资源富足,养鸡普遍。
当地视黑色为吉祥,喜选择黑色羽毛鸡饲养,渔民出海祭祀时也要求用纯黑色的大公鸡,这种历史习俗促使人们不断淘汰杂色羽鸡而选留黑色羽鸡饲养。经长期选择、培育,约在清代(19世纪70年代以前)已形成该品种鸡。
2、吕四海蜇
吕四海蜇盛产启东于吕四沿海,身体半球形青蓝色,半透明,上面有伞状部分,下面有八条口腕,口腕下端有丝状器官。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一顶帽子。以质量上乘,加工精细闻名,是我国“海产八珍”之一。
吕四海蜇是继太湖银鱼之后江苏省第二个获准进行地理标志注册的水产品。成品海蜇皮色泽光亮,无泥沙杂质,肉坚实松脆。高级餐馆的“芙蓉海底松”,就是以海蜇头为主料做成的。用白洒、香菜和胡椒粉调制的海蜇泠盘,脆嫩、透明、爽口。
3、启东青皮长茄
启东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具有鲜明的江海特色,曾有“粮棉故里、东疆乐土”的美称。启东吕四地区成陆已有千年历史,启东青皮长茄由于耐盐碱,因此在启东的砂土上长势良好,启东青皮长茄是启东历史上的主要蔬菜之一。
农民挑选皮色翠绿,果型圆直,条形长,果肉细腻柔嫩的作为来年的种子,因此,启东青皮长茄一直保持了优良的特征特性和原始的风味口感。 启东青皮长茄营养丰富,既可炒、煮、蒸食,又可红烧、煲汤,风味独特。
4、如东条斑紫菜
如东县是全国最大的条斑紫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目前拥有条斑紫菜育苗室16.4万平方米,育苗企业105家,条斑紫菜栽培面积14.28万亩,养殖企业107家,一次加工生产线176台套,二次加工生产线39条,紫菜加工及配套企业130多家。
全县现已形成了育、养、加、销等配套较为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从事紫菜栽培、运输、加工、维修、销售人员达2.5万人,成为我县支柱产业和沿海渔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我县条斑紫菜出口达到50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规模、产业化程度、产量、产值在全国条斑紫菜产业体系同级行政区域中均名列前茅。
5、启东老白酒
启东老白酒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该酒都是用纯正的大米酿制成功。喝上一口老白酒,感到满口甜滋滋,一肚暖烘烘。启东人喜欢喝老白酒,每天约喝掉二万公斤。
启东有一首民谣,专门说的是喝老白酒的事:老白酒、老白酒,喝在嘴里甜到心里头,喝上一碗有劲头,喝上二碗能挑大石头。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老白酒的厂家,经过技改,生产出一种“东珠清酒”,这种酒更是香甜可口。
7、海安有什么特产?
糯米陈酒
为海安特产之一,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该酒选用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制作工艺结合新的科学技术,经化发酵,长期陈酿,精心过滤制成,具有原色原味的特点。
马铃薯
“绿浪”马铃薯因皮黄、肉白、块大、脆嫩,适于鲜食而享誉上海、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每年的五月份,“绿浪”马铃薯占据了上海马铃薯市场的半壁江山,倍受上海市民的青睐。
鑫缘蚕丝被
“鑫缘”牌蚕丝被,是海安茧丝绸集团公司开发的鑫缘系列绿色产品之一。内胎采用100%“鑫缘”纯天然春蚕丝为原料,经独创的高科技工艺进行脱脂、抗菌处理,无异味、不生螨虫、不藏皮屑、无静电、卫生不过敏,充分发挥蚕丝的润肤益身功能。
冰雪酒
是地方传统名酒,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清代李汝珍的长篇小说《镜花缘》中,就列为当时名酒之一,1930年获江苏省名酒类展览奖。
扎染工艺
扎染古称“绞洁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初见于魏晋,南北朝,盛行于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扎染工艺一度失传。
品王酒
是在继承发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选优质高粱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火曲、热浆润酷和“双轮底”等先进生产技术,经低温发酵,精心蒸馏。长期贮存、科学勾兑而成,为江海平原浓香型白酒新秀,一九九九年荣获南通市名牌产品,江苏省最受消费者欢迎产品称号。
麻虾酱
麻虾又名糠虾,是一种独产于江苏海安李堡地区的一种淡水小虾。味道鲜美独特,麻虾熬酱招待客人,其独特的味道让客人留下好菜一桌,不抵麻是一唰之感叹。
8、江苏南通海安县有何特产
海安特产有:李堡麻虾酱、鑫缘丝绸、糯米陈酒、南通脆饼、冰雪酒等
9、江苏南通海安食物特产及历史名人,文化风情
名人 海安、如皋、东台乃至如东的不少地方,许多耄耄老人口口相传左宗棠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务大臣时,曾不畏沿海风潮灾害和舟车疲惫亲临丁所、栟茶巡察网业加工出口和范公堤毁损的情况。经仔细考证,左宗棠确实到过海安,到过丁所、栟茶。这从几个方面可以得到证实。
韩国均著《永忆录》可以佐证。原江苏省省长兼督军韩紫石先生晚年写过一本自传体的回忆录,对他的平生经历、从政轨迹以及人生感悟作了详尽的记述。其中有:“余少见左文襄着黄马褂坐舟中从余门前经过,以为此莫大之荣;又见海安巡检司乘舆过市,行人让途,亦以为此莫大之荣。迨长而误于举业,虽屡应朝命,由县令而监司而开府,其间兼任军职,不知人之视余奚若善乎?子夏对曾子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今先王之义胜、愧余不能以先王之义胜富贵之荣也。”就是说,韩紫石年轻时曾亲眼看见左宗棠穿穿着黄马褂坐在船上从他家“门前经过”感到非常荣耀,并且引发了深深的思考,在心里为自己将来不能干出有益社稷的业绩或有业绩却存虚享“富贵之荣”的杂念而感到惭愧。
韩紫石为海安县海安镇人,少小家贫。他出生于1857年,左宗棠就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事务大臣为1881—1882年之间,其时韩紫石为24—25岁。对于著书时年届85岁的韩紫石来说,那时确实是“少”时。至于“从余门前经过”,则可以肯定左宗棠坐的船是从上官运盐河(即老通扬河)过来的。因为当时上官运盐河经过海安镇的一段为内城河,后来运盐河疏浚为通扬河,才在海安镇内城河南侧新开了一段河道,而镇区的这段内城河解放后被填,改成路道——就是现在人民路东西方向的部分。韩国钧老宅当时就在运盐河边上,所以他在家门口看到了左宗棠乘坐的船队。而运盐河流到立发附近可以转入东去丁所、栟茶的串场河……毫无疑问,为清廷立下惊天奇功——刚刚收复新疆160万平方公里,又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事务大臣的左宗棠,其出行必定威风八面,所以左宗棠在船上身穿黄马褂及其排场让韩紫石看了感到“莫大之荣”,正像当年红卫兵到北京见到毛主席引以荣光一样。韩国钧在《永忆录》中记下了这一笔应是真实的,可信的。
地方志书记载可以确证。《如皋县志》大事记有则记载:“1883年(光绪九年),两江总督左宗棠拨款修筑范公堤。”这说明,左宗棠经海安到丁所去栟茶的确是历史上的一件真事。左宗棠的丁所、栟茶之行—巡查灾情,拨款重修范公堤,进而安定民心,恢复盐场生产,保证盐赋收入,乃至督饬江淮东部地区的网业加工出口……这些都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1982年出版的《栟茶镇志》,其大事记部分这样记载:“光绪八年(1882),两江总督左宗棠勘堤位栟,住西郊寿圣寺。”至此,左宗棠到丁所到栟茶之行得到证实,时间是1882年。《如皋县志》记载1883年“拨款修筑范工堤”,显然是左氏巡察海堤后作出的举措,时间自然晚一些,而《东台市志》记的是海潮发生后查勘的时间,所以早了。
左宗棠在栟茶停留了多长时间,没有记载。原路返回则为逆水行舟,丁所老人说左宗棠回程在丁所街上又住了一宿,也是可信的。
无须讳言、左宗棠1882年的丁所、栟茶之行,使丁所、李堡的网业更加发达,范公堤也得以及时修筑加固、沿海苍生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丁所有幸,栟茶有幸,而韩紫石也有幸,他以左宗棠为人生楷模,励志报国,终究被陈毅将军誉为“海陵人杰”……
文化风情 海安龙舞的神与奇,显见于海安龙舞的代表舞种“罗汉龙”与“苍龙舞”之中——
“罗汉龙”是祖居于海安县城北郊的一个自然村落“唐家池”丁姓人的祖传龙舞,经过“上八代”、“下八代”的传承,于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时间,今日之舞龙人已是第十八代传人,因此,又有“丁家龙”之称。
“罗汉龙”的龙具是13节白色布龙,直径30厘米上下,其形其势算不上威武壮观,但银鬓玉角,光彩照人。尤其是阵图变化、动作套路神奇无比,除了兼有南方龙舞的“钻、缠、跳、翻、绕、滚、腾”的套路格局之外,还凸现出一个“叠”,就是在舞龙的过程中,引龙人、舞龙人逐个踩肩上,造成三层相加、四层相叠的“宝塔”。其时,龙头高昂龙珠劲抖,龙尾律动,龙身翻腾,造型高达8米有余,“单元宝”、“双元宝”、“仙桥宝塔”、“叠心宝塔”、“翘荷花”、“牡丹花”……套路多达20余个,原本并无生命的龙具,一时间成为摄神动魄的神奇之物。
“罗汉龙”边舞边“叠罗汉”,是丁姓舞龙人的一个“绝活”,上一代舞龙人丁成宏、丁成荣在谈到这个“绝活”形成原因的时候,讲过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初秋,贯穿海安全境的通扬运河上空万里无云,唯独唐家池这方土地,一连七天七夜都是乌云笼罩,暴雨倾盆,稻禾被淹、农家积水,老人们去龙王庙烧了一个七层斗香,祈求龙王爷念及唐家池一方百姓历来勤劳俭朴、行善积德而大发慈悲,消灾降福。未及一个时辰,唐家池上空惊雷声起,降下一个小白龙,盘坐于唐家池的池塘之中,形同一座宝塔。只见它抖龙尾,昂龙头,喷出一股水柱,直泻茫大海,顷刻之间积水消退,天空放晴。秋后,当地农家仍获得了丰收。丁姓的老祖宗为了感激小白龙退水消灾、降福唐家池的恩德,舞龙庆祝丰收时,就仿照小白龙盘坐于唐家池池塘之中的神态,练起了“堆宝塔”、“叠罗汉”的功夫。
2001年,江苏省文化厅命名海安县为“江苏省民间艺术(龙舞)之乡”。
“海安花鼓”在海安的流传,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嘉靖年间,《明斋真识·广陵韵事》有“花鼓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以乡野、继以镇市,始以村俗民氓、继以纨裤子弟”的记载。清同治三年(1864)的《海陵竹枝》枝中曰:“村部平安时作会,觋巫歌舞历年年,敲镇伐鼓都卢语,聒得居人夜不眠。”说明那时花鼓已流传很广。及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安角斜地区花鼓活动仍然十分活跃。由此推算,花鼓在海安地区的流传,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海安花鼓”和苏北地区的“牵驴花鼓”、苏南地区的“渔篮花鼓”、“洛子花鼓”一样,在明代以前,都属于歌舞相随的戏曲表演节目,主体部分是一旦一丑的“两小戏”或一旦一丑一生的“三小戏”。“海安花鼓”属于后者。花鼓表演中的主体部分是由红娘子(旦)、骚达子(丑)、相公(生)出场入角。歌舞表演被称为“上秧鼓”或“打场子”。今日之“海安花鼓”是歌舞表演部分的发展与创新。由于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由“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引出了“十里花鼓舞不同”。海安花鼓在海安流传的四百多年间,受到了这一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表现的是生活在溪水清悠、田禾葱翠的鱼米之乡的村姑,面朝大海、背朝田庄的黄海渔村的渔妇的生活,展现的是她们既热情奔放又柔美温情的个性。特别是表现村姑、渔妇穿梭织网于花前月下的“颔首、摇肩、展臂、舒腕”,“欲动先出胯,逐步微微颤”的舞蹈语言,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村姑、渔妇悠然自得的劳作生活,蕴藏着村姑、渔妇生活富足的欢乐情怀。这一“海安花鼓动”各个形态的个性特色,不同于“牵驴花鼓”的纵情,而是凸现了这一地域村姑、渔妇特有的既质朴又纯情、既凝重又柔美的内心世界,属于如清代桐城派文人姚鼐描述的那种“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其情其势展现出“如东升初日、如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漳、如沧、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廊”的阴柔之美。
海安文化馆于50年代末,就开始对“海安花鼓”进行搜集整理,并且伴随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社会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牟跃进步伐,对其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先后以男女群舞的《迎春花鼓》,情节舞的《花鼓情》等舞台表演形式在省、市会演中获奖,在晋京献艺中受到好评。近年来又融合了江苏各地花鼓表演之精华,以江苏民间音乐为主旋律,编排成320人参与表演的盛装行进表演方阵和40人参与表演的广场民间舞蹈,多次在全国性演艺竞赛活动中展风采、夺大奖,以致成为全国知名的海安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