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记录处分条例关于领导干部打人怎样处理
分情况:如果是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或重伤,构成犯罪的,要开处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如果是没有构成上述伤,属于一般侵权和违纪,视情节处分。
2、如何看待一些领导干部的迷信行为?
国家制止,不要信迷信,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给人民一个好的印象,要做出榜样来
3、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违反了什么纪律
违反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十九条和第六十一条。
第五十九条规定:
组织、参加会道门或者邪教组织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其他参加人员,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不明真相的参加人员,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
第六十一条规定:
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破坏民族团结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其他参加人员,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对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有其他违反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3)一些领导干部打着地方特产幌子扩展资料:
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领导好、管理好宗教事务是一些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现实工作一些党政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宗教事务的领导干部参与一些宗教事务,或者与一些宗教人士接触,是正常的工作职责。
但是,如果有的干部打着管理宗教事务的幌子,趁机搞封建迷信活动,则构成违纪。在认定中应当坚持实质判断,实事求是地分析党员参与的目的和出发点,是理想信念缺失行为,还是正常的工作范畴。
如果党员组织参加封建迷信的行为涉嫌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条规定的“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
或是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应当依据纪法衔接有关条款处理。
4、如何转变领导干部作风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新要求下,要实施好惠农区工业经济“1141 工程”、新农村建设“2226”工程以及城市建设“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实现“四个翻番”、“四个突破”的奋斗目标,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作风必须更上一层楼,必须营造干干净净干事的良好氛围,才能强有力地推动惠农区率先发展、率先跨越式发展。但现在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而不谋、谋而不行、行而无力、力而无果”的现象,工作不主动、不积极、不迅速,对发展机遇认识慢,对上级政策理解慢,对新生事物接受慢,工作抓一阵停一阵,紧一阵松一阵,缺乏干事创业的锐气、化解矛盾的底气、攻坚克难的志气,怕困难,怕惹事,求稳怕乱,该接的活接不下,该挑的担子挑不了,该打的硬仗打不赢。更有甚者,个别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牟取个人利益的工具,不认真履行职责,弄虚作假,最终违反了党的纪律。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它、认识它、克服它、纠正它,要切实转变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营造干干净净干事的良好氛围,就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转变工作作风,必须加强思想教育 要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一要加强“基本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把行使用人权的过程,看成是对事业负责、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过程。二要建立科级干部学分等级制。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在参加规定的科目学习外,都要自学一定的科目,确保每年学分不得少于规定科目,同时结合自身思想实际,撰写党性分析材料。三要强化警示教育。要进一步树立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法制教育,强化法制意识,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办事,坚决克服有法不依、以权压法、以权代法,坚决执行领导班子一把手季度汇报制,强化监督管理,使每一个领导干部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 二、转变工作作风,必须严明纪律 首先是严明政治纪律。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要在政治上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具体到单位就是坚决维护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步调一致。决不能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不说,台下乱说,更不能发表或在职工中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的言论,决不能听信、传播政治谣言。其次是严明组织纪律。政治素质不高,即使是工作能力很强,也决不能放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绝不容许个人向组织讨价还价,要无条件地服从组织、服从大局。第三要严明工作纪律。要规范自己的言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党委会议决事项,要自觉地抓好贯彻落实,决不能以任何借口进行歪曲、变通,合胃口的就执行,不合胃口的就不执行,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坚决予以杜绝。 三、转变工作作风,必须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 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习惯。切忌空谈,切忌浮躁。如果我们经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进行反思,就不难发现,我们的很多工作,思路好,论证好,措施得力,推进得也比较顺利,但最终却失败了、夭折了,原因在哪里?问题不在于决策,不在于前期环节,而在于最终的操作上、最终问题的解决和落实上。根本原因是我们抓工作还不够具体、不够深入、不够细致。很多工作,只要挖空心思地动脑筋,就肯定会有办法,有办法就有路子,有资金,有技术,有项目,也就会有效果。要大力倡导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催催动动、不催不动,甚至催也不动的等靠要思想。干工作要有一种殚精竭虑、全然忘我、上瘾成癖的精神境界,要有一种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要有一种干就干好、精益求精、誓争一流的工作标准,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四、转变工作作风,必须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团结问题事关全局,是干好工作的一种保证,是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也出政绩、出人才、出干部。不团结就没有合力,就没有积极性,心不齐,气不顺,劲不足,个人能力再强也发挥不出来;不团结,想干事的也干不成事,想进步的也进步不了。在团结方面要努力做到“两讲、三多、四不”。“两讲”,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立场要坚定,旗帜要鲜明,绝不能含糊;在小事上要多谦让,多顾全他人。“三多”,即多沟通,勤联系,勤谈心,勤交心,宁可沟通过了,也不要沟通欠了;多理解,同志相处、分析和处理问题,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多看自己的短处,多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多规范,工作中要时时处处,注重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照章办事,照程序工作,既到位又不越位。“五不”,即不猜,不无故猜测他人;不疑,不乱怀疑他人;不听,不听信他人的一面之词;不信,不听信谣言,不听信小道消息和马路消息。从而使大家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话往一处说、事往一处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推进工作。 五、转变工作作风,必须干干净净干事 干干净净干事,就是既要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又要清正廉洁。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具体要求,也是人民评判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依据,是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底线要求。怎样才能做到干干净净干事?大量事实证明,领导干部加强休养、提升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坚持不懈地持续努力,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仰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自省意识;权力神圣性的敬畏意识;严格按程序和制度办事的法制意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民主意识。“干干净净干事”六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如何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其位,谋其事”,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要注重选拔我们一贯倡导的思想品德好、个人能力好、群众反映好的“三好”干部和激情创业、热情干事、真情做人的“三情”干部,在全区上下营造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要树立崇尚实干的导向,注重选拔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不事张扬、不跑官要官的干部;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注重选拔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要树立鼓励创新的导向,注重选拔思想解放、作风扎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干部;要树立群众公认的导向,注重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得到群众拥护的干部。要“治庸、治懒、治散”,对工作作风不扎实,观念陈旧,艰苦奋斗意识不强,“不干事”“干不了事”和政令“中梗阻”,“政策硬、执行软”,行政不作为的干部予以通报、警告、停职、降职甚至撤职等组织处理,绝不能把给人民干事谋利益的岗位给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打太极拳”,靠“忽悠”过日子的人。通过树立、落实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褒奖那些贡献突出的干部,支持那些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那些老实干事的干部,鞭策那些相形见绌的干部,教育那些跟风行事的干部,约束那些投机钻营的干部,惩处那些贪污腐败的干部,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水平。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的同时,一定要健全督导机制,提高执行效率。首先要加强监督。充分发挥各级机关的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大对不在状态干部的查处力度,要勇于治“虚”治“假”,敢于治“漂”治“浮”,切实做到讲实话、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把干部作风建设体现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认定的事咬住不放,对定下的事,持之以恒,对已干的事,要一抓到底,不半途而废,说一句是一句,干一件成一件,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通过提高执行力,使执行有章可循,责任落实“无缝覆盖”,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从而改变执行不力的不良习惯。其次要强化监督。要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严肃批评“不落实的人”,对已办完的报结果,正在办理的报进度,没有完成的找原因,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要问责追究,确保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重视督查结果的运用,将其列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并作为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再次要拓展监督渠道。我们要以“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为主要内容,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一把手”季度汇报等制度,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常性监督,及时解决干部管理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前移监督关口,不仅要考察干部的“工作圈”,还要考察干部的“生活圈”和“社交圈”,使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法纪,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服务理念。 如何转变干部作风之我见(原创) 2009-02-05 10:55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2009 年经济工作会议和2009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转变干部作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把中央精神落到实处,推动农村工作。谈些个人的一些看法,愿与之商榷。 从观念上转变干部作风:我们党所领导的干部队伍,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优良的作风。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作风。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优良作风为中国人民的事业提供了思想保证。 近些年来,在少数地方、少数干部思想观念上,对转变干部作风在观念认识上产生了一些的误区: 1、“无用论”。干部下乡入户、亲临一线、临田指导、密切联系群众,少数人认为是“无用”的,或者认为作用不大;效果不好。这些人打着“无用论”的幌子。热衷于浮在上面贪图享受。表现为工作漂浮、不思进取。油腔滑调。高谈阔论、办事不务实。 2、“过时论”。干部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极少数人认为这些工作方法已经过时了,干部下村,不如搞点资金下村,发动人民,不如发点人民币;这些人表现为与民争利争名。一边喊要重视“农村工作”。一边叫干部下村没事做了。这种工作方式过时了。这些工作的新方式没有。传统的方式又不愿学。小事看不来、大事作不了。事不办、气不小。办事章法(成本高)大、实际效果差。有的办一件小事还惹出大麻烦。 3、“形式论”。有人认为转变干部作风是又在搞形式主义。对村、乡工作不热情,干工作讲条件、谈斤论价。斤斤计较。有的还建议撤销乡镇政府;打道回城。图清闲。就是连“形式”都不愿作。做事愿心不愿业。得过且过。 4、“畏惧论”。少数干部在心理上怕下村,怕住户。讲客观、讲困难,理由一大堆,中心就是不愿意去,怕苦、怕累。讲吃、讲穿、讲待遇。孟子都有“君轻民重”的思想,苟子也有“天不可畏、人言可畏”“事在人为”的观念;而这些人认为做农村工作那是组织上的事。是政府的事。对我个人讲。关系不大。 5、“碍事论”少数干部认为。自已下乡入户,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和困难,而且还碍手碍脚。见群众不宣传、不组织。遇事不知从何下手。工作上没有程序、没有计划。心中没数。不调查、不思考。 从形式上转变干部作风:形式是内容的外在反映,形式和内容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事物,世界上没有独立的内容,也不可能有独立的形式。新的时期转变干部作风,必须要发扬优良传统,创新工作模式,下乡村、住农户、访农情、知民意、解民忧是群众的热切希望,开座谈会,同吃、同住、同劳动是联络群众感情,组织群众开展工作的好的形式之一。我们要克服个别地方乡干部少下村、村干部不下组、组干部不入户的怪现象。省委书记张春贤在亲自走访船屋渔民户后深有体会“亲临其境,其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认识就是不一样,对渔民的感情就是不一样,急于解决困难的措施和力度就是不一样”。 从内容上转变干部作风:干部转变作风,应该怎么转变? 采取哪些措施?干部为什么要转变作风?这些问题只有在实践中去找答案。社会课题,本身答案就不是唯一的,而且在办公室里枚举也不可能穷尽。干部要深入实际,亲临亲为,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密切群众关系,农民有希望。组织有要求。需要广大的干部。到广阔的天地去作为。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政府和组织少犯或不犯经验主义、极端主义错误,才能够真正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戴。 从方式上转变作风:干部的工作的方式,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发扬好的,纠正不符合实际的,大力提倡干部创新工作,充分发挥干部的人才优势,充分调动每个干部的积极性。如:“老、中、青”组成班子的方式,又如激励大学生下村入户、到村任职、到农村创业成才的方式,鼓励老干部传、帮、带,建好班子的方式等等。 乡镇干部如何转变作风抓落实 作者:张仁斌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 年02 月11 日 点击数: 377 乡镇干部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推动力量,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责任。乡镇干部作风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而且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农村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弘扬“三创”精神,实现旬阳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加强和改进乡镇干部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乡镇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狠抓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乡镇干部作风大为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信赖。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乡镇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方面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还相当突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作风漂浮。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下村蹲不住,不能入户同群众交流,当“邮递员”、“传话筒”;二是工作方法简单。不注重学习理论和政策,对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足,缺乏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思考,用老办法解决矛盾中的新问题;三是进取意识差。认为自己基层工作时间长了,发展无望,安于现状,消极应付,导致思想僵化,缺乏工作激情,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为此,加强和改进乡镇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转变乡镇干部作风抓好工作落实 (一)严明纪律,确保政令畅通。要把政令畅通作为一项铁的政治纪律,要求党员和干部必须严格遵守。要讲政治、讲大局,决不允许出现阳奉阴违,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派”行为,绝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严肃查处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政府形象的人和事;严肃查处对上级安排的工作顶着不办或不及时办理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不良作风,确保中央和上级党委、乡镇党委决策得以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 (二)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是提高乡镇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认认真真学习成为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感,不断增强运用理论指导工作的自觉性。二要全面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必需知识,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要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法律知识和其他知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着眼于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进一步提高办实事、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 (三)完善制度,约束干部行为。转变乡镇干部作风,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要结合乡镇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对于制度的制定,首先要符合乡镇实际。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开门纳谏,深入调研,以保证制度的民主性、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要防止制度虚化、弱化、形式化和口号化。其次要执行到位。对于执行不到位的,要强制执行,保障制度的强制力。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要奖惩分明,解决制度“落实难”现象。一方面要适当建立奖励机制保障制度的落实,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制度的落实。 (四)联系群众,增强服务意识。要教育和引导乡镇干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在工作中,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在决策上,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利弊得失的根本标准。增强工作透明度,积极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要特别关心和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如特困户、受灾群众、下岗职工等。坚决反对高高在上,唯我唯大,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同时,要教育和引导乡镇干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克服推诿塞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切实做到微笑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 (五)求真务实,保持清正廉洁。要弘扬求真务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的作风,老老实实做人,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努力形成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工作氛围。要加强党性修养,干干净净干事,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不断增强三种意识,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 陶曾元 领导干部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是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只有不断增强三种意识,才能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一、干部作风关乎发展大局 领导干部能否始终保持良好的作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党在长期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这种考验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长期存在。干部作风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大局。 1.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干部作风问题不解决好,科学发展观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很难落到实处。比如,有些干部存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违背规律、盲目蛮干的做法,或是只看眼前、不顾长远、畸重畸轻、忽视协调,或者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好大喜功、脱离实际,这些都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科学发展的目标格格不入。 2.干部作风建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本身就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干部风气能够营造扶正祛邪的浓厚氛围,产生扬善抑恶的重要作用。领导干部作风不正、不实,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其根本利益。领导干部应该着力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凝聚人心,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 3.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同样关系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和认同,主要是看每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因此,优良的作风本身就是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体现,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较高的执政能力,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群众评判一个政党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依据。一个政党的干部作风好,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强,其执政基础就稳固。反之,就必然脱离群众,失去民心,其执政基础就会逐渐瓦解。 4.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也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反腐倡廉也必然要求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抵御腐败,保持清廉的重要保障。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来看,不少人违纪违法都是从作风问题开始的。干部一旦作风上放松了要求,就会降低甚至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因此,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坚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二、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的不良风气 改革开放以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实践党的宗旨,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安危的关键时刻,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站在前列。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党的历史地位的变化,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一些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也滋生和存在着一些有损党的形象的不良风气。 1.思想僵化,不思进取。发展没有新思路,改革没有新突破,开放没有新局面,工作缺乏新举措。对落后的现状视而不见,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对面临的危机无动于衷,“发动机不灵刹车灵”,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2.心态浮躁,浅尝辄止。热衷于迎来送往,不喜欢看书学习。读书读个皮儿,看报看个题儿。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或理论脱离实际,学而不思、不信、不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办事无主意,工作无方法;硬办法不敢用,老办法不能用,轻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 3.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心里想一套,开会讲一套,做的又一套。用谎话欺骗组织,用大话忽悠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上级的决策、指示、命令,口头上坚决拥护,贯彻中大打折扣;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否则就不执行。 4.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会上称官衔,会下称“老板”,不是把人民当主人,做人民的公仆,而是把自己看成人民的“父母官”,视群众为“草民”。 5.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坐在家里定盘子,关起门来想点子,走到下面找例子,回到机关写稿子。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忙碌于“文山会海”之中,奔波于“庆典”、“宴会”之间。 6.好大喜功,哗众取宠。开会讲规模,报道求轰动。汇报工作,报喜藏忧,讲成绩添枝加叶,讲问题轻描淡写。统计数字,报多不报少,三分统计,七分估计;工人没上班,机器没转圈,产值照样翻几番。用浮夸对付上级,以假象应付群众。 7.追逐名利,阿谀奉迎。少数干部终日谋人不谋事,把个人出名获利升官作为出发点。赶浪头、出风头、争彩头。拉帮结派,互相吹拍,不讲真话,不报实情,甚至“跑官要官”,投机钻营。 8.以权谋私,巧取豪夺。某些干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管人的以权谋方便,管物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管钱的用钱买门子,管项目的用项目谋好处”,甚至搞权钱交易,索拿卡要。 9.生活糜烂,腐化堕落。极少数干部比待遇不比工作,比享乐不比奉献。把吃苦耐劳看成迂腐,把挥霍浪费当作慷慨大方;把勤俭朴素当作寒酸和低贱,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最大乐趣。 10.明哲保身,好人主义。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甚至对于事关方向路线、党性原则的问题也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态度。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对同级包着让着。 上述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其危害却十分严重。不仅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背离了党的宗旨,扭曲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影响了党的威信, 疏远了人民群众。 三、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 干部作风问题之所以如此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不少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减弱了。因此,不断增强这三种意识,对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增强忧患意识以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忧患意识是历史主体对社会发展前途命运的自觉关注和情感表现,是一种基于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充满生存智慧的进取精神,既是对现实清醒、理性的判断和分析,也是对未来科学、合理的洞察和预见。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当今领导干部不可或缺的精神自觉。增强忧患意识有利于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正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忧患意识是一种认知方式、思维方法,也就是居安思危,由安见危,在顺境中把握、预测各种隐含的问题、风险和危机。当前,国际、国内的发展态势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契机与危机同在。增强忧患意识,有助于领导干部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清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以寻求化解矛盾、迎接挑战、突破困境的办法和路径。增强忧患意识有利于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忧患促人警醒、催人奋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缺少忧患意识,就会安于现状,失去进取精神、发展生机和创新活力。应该说,目前多数领导干部的脑子里是有忧患意识的,但也有不少领导干部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对客观存在的矛盾采取回避的态度,对潜在的危机缺乏清醒的认识。领导干部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会形成一种自我加压、奋发进取的内
5、从家里带了些土特产 怎么给领导送?
晚上送(一般7、8点钟,别太晚了,会影响人家休息的)
假如有机会去领导家,就顺便给他带去,这样不太会引起别人注意。
送的礼的外包装很有讲究,最好不能叫别人看出里面是什么。当然没人看到你去那里最好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给每个人的土特产不多时,又不是贵重,例如花生(自家种的,绿色的),用袋子乘着直接在办公室给每位领导和认识的同事,当然给领导是关键,同事只是幌子。就说自家种的,绿色的,带的不多大家尝尝。(虽说礼不重,但是大家心知肚明,又不是贵重东西,而且是绿色的,没什么好担心的)
你想送礼是件好事,人在社会中就要顺势而动。以后多想一想,经常总结经验。
但是这种事不太好跟同事讲的
6、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群众对少数领导干部的意见也主要集中
B
7、领导干部讲政治 什么叫讲政治
要坚定清醒,敢于斗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领导干部要着重发挥带头学习的示范作用,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强读强记、常学常新中学出对党忠诚、维护核心的底气,学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
通过学习提高政治能力,把牢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学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
通过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敢于亮剑、敢于斗争,旗帜鲜明与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等行为作斗争,在推动改革发展中敢于迎难而上,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真碰硬,绝不向任何困难和挫折低头,绝不在任何新挑战面前退缩。
(7)一些领导干部打着地方特产幌子扩展资料要清正廉洁,严格自律。讲政治要落细落实。领导干部要增强“免疫力”,关键靠自律。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政治历练、政德修炼,坚决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常性接受政治体检,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要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处处慎权慎欲慎独慎微,公道正派,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要自觉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习惯在监督下行使权力、履职尽责,在管好自己的同时,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筑牢堤坝、抵御“围猎”,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
8、从近几年来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群众的举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