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与特产 > 义容特产

义容特产

发布时间:2021-04-13 11:01:24

1、紫金县?

你好,紫金县论坛官网就是‘紫金县’拼音组成。请问你需要问什么?祝你生活愉快,心想事成!

2、广东省柑橘产地有哪些?广东省柑橘种植面积排名榜?

声明:帮你在度娘哪儿度来的。
广东柑橘;种植327万亩,产231万吨。广东省柑橘生产的优势区域基本形成,包括粤东、粤中、粤西、和粤北四大柑橘主产区。
粤东柑橘;潮汕地区优质蕉柑、椪柑生产基地、梅县为“中国金柚之乡”大埔县、五华县等县种植面积为52.2万亩,产量达52.5万吨。
梅县金柚;种植26万亩,产30万吨。产区;程江、石扇、城东、白渡、松源、隆文、桃尧、松口、雁洋、丙村、西阳、梅南、水车、畲江、南口、石坑、大坪、梅西镇.
平远县脐橙;种植10万亩,产3.5万吨。主产区;中行镇、大柘、仁居、东石、石正、八尺、差干、上举、泗水、长田、热柘、中行、河头。
紫金县春甜桔;种植3.5万亩,总产3.3万吨;产区;蓝塘、凤安、好义、临江、黄塘、九和、瓦溪、附城、乌石、龙窝、中坝、敬梓、义容、白溪等镇。还推广到惠东县、惠阳、东源、龙川、中山、增城和四会等市县。
粤中柑橘;优质甜橙、沙糖橘生产基地,龙门县为“中国年桔之乡。现发展到阳东、阳西、恩平和肇庆等县市都有种植。
龙门县年桔;种植18.5万亩,产27万吨。产区;龙华镇、龙田镇、麻榨镇、永汉镇、龙江镇、平陵镇、地派镇、龙潭镇乡。有贡柑、沙糖桔、年橘。
阳春马水橘;种植16万亩,产20万吨。产区;圭岗、潭水、马水镇马水、新风、龙田基地规划在阳春市马水镇南山脚一带,分布在岗侨区划2、13队,马水、新风、陂湖、龙田、马兰等村以及三叶农场有关场队。
粤西柑橘;贡柑生产基地、阳春县为“中国马水橘之乡”
沙糖桔以四会市黄田镇出产的为正宗,又名十月桔。是德庆、广宁、四会、封开传统土特产。东城、城中、贞山、龙甫、地豆、威整、罗源、迳口、大沙、石狗、黄田、下茆、江谷街道、乡镇。有贡柑、甜柑、行柑、乳柑、沙糖柑、年柑等20多个品种。
广宁县种植22万亩,产量15.3万吨,产区;南街、赤坑、北市、江屯、联和、潭布、排沙、石涧、宾亨、横山、五和、木格、洲仔、古水、坑口、螺岗、石咀乡镇。
郁南沙糖桔;种植28万亩,产20万吨。产区;都城、东坝、宋桂、连滩、河口、大湾、建城、千官、通门、桂圩、平台、宝珠、历洞、大方、南江口。以都城、平台、桂圩等3个镇为最多。
云浮市沙糖桔;产地有:南盛镇、郁南县、云安县。南盛镇是云安最大的沙糖桔产区。
湛江市红江橙;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量达8万吨。红江橙产于“中国红橙之乡”廉江市。国营红江农场,是广东农垦最大的国有水果企业,也是广东省最大的红江橙生产出口基地。
粤北柑橘;早熟温州蜜柑等生产基地,沙糖橘、甜橙、夏橙生产基地等。
清远市沙糖橘:清新县特产柑桔。种植冰糖桔面积达10000公顷,总产量7.6万吨。清新冰糖桔,产区;飞来峡、禾云、龙颈、三坑等镇,冰糖桔树到处可见。 该因果味清甜、柔嫩、多汁、化渣、无核少核,吃后齿颊留香。
佛冈沙糖橘;汤塘镇、迳头镇、水头镇、高岗镇、龙山镇。
韶关市温州蜜柑;柑桔橙种植面积20.46万亩,产量14.98万吨,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仁化县黄坑镇贡柑种植10000多亩、产量1.1万吨。始兴县、翁源县、乐昌市九峰镇25000亩,达到6万吨。
普宁蕉柑;“潮州柑”。种植8万亩。产10万吨。主要产区为洪阳、南溪、广太、赤岗四镇,面积5万亩,总产7万吨。
德庆县贡柑;种植贡柑、沙糖桔15万亩,产10万多吨集甜橙、糖桔、蜜柚三者优点于一身。产区;新圩、官圩、马圩、高良、莫村、永丰、武垄、播植、凤村、九市、悦城、回龙等镇 。
英德县沙糖橘;沙口、望埠、桥头、青塘、东华、白沙、大镇、黎溪、水边、西牛、九龙、大湾、大洞、黄花、波罗、横石水、连江口、石灰铺、石牯塘等乡镇。黎溪镇是广东省沙糖桔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种植8万亩。

3、惠州的文化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从唐到近代的一千多年间,有48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其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寓居惠州三年,孙中山、周恩来曾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廖仲恺、邓演达、叶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皆出自惠州。
语言
惠州市境内主要通行汉语方言,也有少数人讲瑶语或畲语。龙门县北部的蓝田瑶族乡有讲瑶语的,但已逐渐汉化;惠东和博罗有少数人讲畲语。
客家话是惠州市第一大汉语方言,这与市境固有的人文历史背景和长期与其北边的客家地区梅州、韶关、河源等地密切往来有关。东边的汕尾市主要讲闽语,故市境的东部地区有讲闽语(福佬话)的。西边的广州市、东莞市主要讲粤语,故西部地区有讲粤语(白话)的。另外,博罗、龙门还有一部分人讲“本地话”。
在现今惠州市辖境范围内,除了常见的兴梅,惠阳口音的大宗客家话之外,还分布着一种其系属尚有争议的“土话”群。经过研究发现,粤中地区的“本地话”多数地点与近代迁自梅州地区的晚近客家话在方言本质属性上是同中有异的,分布在东江流域的惠州、河源及韶关三市11县。根据刘叔新,侯小英收集,这种方言的分布于:
1, 惠州市区及郊区沥林、水口、马安、平潭、横沥、芦洲。
2, 博罗县:主要分布于南部东江北岸,如罗阳(县城)、龙溪、龙华、湖镇、横河、杨村、公庄、观音阁等镇;
3, 惠阳区:与惠城区相邻的平潭、镇隆等镇有少数村落使用本地话;
4, 惠东县:分布于多祝镇的三胜、明溪,大岭镇的大埔、蕉田等少数村落。
5, 龙门县:本地话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平陵、路溪等乡镇;
6, 源城区、东源县:以本地话为主流,主要分布在市区及灯塔、船塘,康禾等地。
7, 龙川县:南部的老隆(县城)、佗城、附城、义都、四都、鹤市、通衢等处于东江两岸的乡镇。
8, 紫金县:西部靠近河源市区的临江、古竹、柏埔、义容、黄塘等乡镇有不少村落的居民使用。
9, 连平县:南部与东源县、新丰县毗邻的忠信、油溪、三角、大湖、绣缎、高莞、隆街、田源、溪山等乡镇。
10, 和平县:东南部的林寨、东水镇大部分及彭寨、古寨等镇的部分村落。
11, 韶关市新丰县:本地话(“水源话”)主要分布于东部的马头、石角和大席三个乡镇,丰城及梅坑镇也有部分居民使用。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惠州市境内的汉语方言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新词的引进和一些旧词的退出。同时,客家话、福佬话和白话词语也在交流中相互吸纳应用。这样就使得几个方言的一般词汇都有一定的变动。
由于普通话的推广和较多外来人(特别是外省人)的进入,惠州市境内使用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惠城区内,变化相当大,在公共场合,方言的使用率已大大低于普通话的使用率。各县城内方言的使用率也有降低趋势。 四东文化是惠州独具特色的文化亮点,指:东江、东坡、东征、东纵。
东江文化,是指综合以惠州为中心的东江地区主要文化资源。其主体是客家文化,包涵东江流域自然地理的、古代的、民俗的、宗教的、革命历史的文化。
东坡文化,是指苏东坡寓惠文化。即苏东坡在惠期间的社会文化活动、思想文化内涵及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东征文化,是指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为实现全国统一所发动的两次东征及工农运动。
东纵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创建东江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包括东纵发展历程和英雄人物事迹等。
“东江文化”的提出有人拍手有人反对,而后,虽然“新四东文化”的概念已正式推出,但在学界和官方仍存在不少争议。“新四东文化”是指“东江惠州民俗文化”、“东坡寓惠文化”、“东江革命历史文化”和“东樵宗教文化”。 客家人从粤东、闽西、赣南迁到惠州不过四百多年历史,但惠州客家人立足传统,博采众长,创造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惠州客家文化,既有其来源地梅州、赣南、闽西客家的传统,又善于吸取广府、闽南文化的精华,形成独特的风采。如惠州山歌虽然源于梅州,但受当地土著歌谣的影响,曲调没有梅州山歌那么圆润柔和,却显得高亢豪放。东江美食也独具一格,与梅州美食有所不同。
广东汉剧
汉剧与粤剧、潮剧并列为广东三大剧种。汉剧别称外江剧,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南国牡丹”的美称。惠阳汉剧团是在1963年以龙川的东江汉剧团为基础,吸纳了来自汕头、韶关和梅州等地的汉剧汉乐人才组成的文化团体,曾经成功地演出了《秦香莲》、《海瑞罢官》等汉剧。该团1976年在惠州人民会场(今花都影剧院)连续上演了《秦香莲》47场,场场满座,盛况空前。1984年该团撤销。但许多艺人仍满怀对客家传统地方剧的执着追求,自愿组建了惠州市汉剧乐研究会,力争让这朵客家艺术奇葩重放异彩。
客家山歌
惠州客家山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歌词基本上七字一句,四句一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情真意切,反映了当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惠阳客家山歌“日头一出半天高,看牛阿姐好转朝,若然转去无朝食,番薯芋仔拿两条”。(含曲调)就被星海音乐学院温萍教授收入所著《客家山歌揽胜》一书中。良井镇楼角村客家人王俊文44年共自编自唱山歌7200多首,他坚持用山歌帮助农民少盲,表扬好人好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被群众誉为“山歌王”。永湖镇客家女歌手黄红英更是驰名海内外的“山歌明星”,她以一首《客家妹子爱唱歌》唱红大江南北。
客家歇后语
惠州本地客家口头的熟语客家歇后语多是惠州人在工作劳动中经过日积月累创造出来的。这种口语的引注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句是类似谜语的谜面,后一句是谜底,也有省去后一句的。如:“木匠戴枷――自作自受;床底下破柴――撞板”;“黄牛过水――各顾各;驼背睡觉――两头不搭席;狗咬乌龟――无从下口;腊蔗打狗――少一辘;单眼仔看老婆――一眼看清;老公背老婆看戏――辛苦搭出丑······”这种客家歇后语,善用比拟、双关、夸张等艺术手法,把客家方言形象化了,既丰富又生动。
饮食文化
惠州美食有三件宝:东江盐焗鸡(客家盐焗鸡)、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尤其是梅菜扣肉在海内外颇具盛名,是东江客家人在饮食文化方面的杰作。
惠州地域名优特产还有龙门西溪竹笋、蜂蜜;博罗酥糖、麻陂肉丸,罗浮山酥醪菜、百草油,石坝三黄鸡;惠东铁涌献蚝,高潭明姜;惠阳淡水沙梨,镇隆荔枝,等等。 1990年在区内出土的一窝近30个恐龙蛋化石,证明7000万年前,这里已是陆地沼泽地带。迄2014年为止,惠州市考古发现山岗遗址、古窟址等古遗址28处,年代最久远的是三栋瓦窑岭春秋遗址,其出土文物说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器时代,即有先民在这土地上繁衍、生息。

4、请问金果柑的种植地有哪些?

广东柑橘;种植327万亩,产231万吨。广东省柑橘生产的优势区域基本形成,包括粤东、粤中、粤西、和粤北四大柑橘主产区。
粤东柑橘;潮汕地区优质蕉柑、椪柑生产基地、梅县为“中国金柚之乡”大埔县、五华县等县种植面积为52.2万亩,产量达52.5万吨。
梅县金柚;种植26万亩,产30万吨。产区;程江、石扇、城东、白渡、松源、隆文、桃尧、松口、雁洋、丙村、西阳、梅南、水车、畲江、南口、石坑、大坪、梅西镇.
平远县脐橙;种植10万亩,产3.5万吨。主产区;中行镇、大柘、仁居、东石、石正、八尺、差干、上举、泗水、长田、热柘、中行、河头。
紫金县春甜桔;种植3.5万亩,总产3.3万吨;产区;蓝塘、凤安、好义、临江、黄塘、九和、瓦溪、附城、乌石、龙窝、中坝、敬梓、义容、白溪等镇。还推广到惠东县、惠阳、东源、龙川、中山、增城和四会等市县。
粤中柑橘;优质甜橙、沙糖橘生产基地,龙门县为“中国年桔之乡。现发展到阳东、阳西、恩平和肇庆等县市都有种植。
龙门县年桔;种植18.5万亩,产27万吨。产区;龙华镇、龙田镇、麻榨镇、永汉镇、龙江镇、平陵镇、地派镇、龙潭镇乡。有贡柑、沙糖桔、年橘。
阳春马水橘;种植16万亩,产20万吨。产区;圭岗、潭水、马水镇马水、新风、龙田基地规划在阳春市马水镇南山脚一带,分布在岗侨区划2、13队,马水、新风、陂湖、龙田、马兰等村以及三叶农场有关场队。
粤西柑橘;贡柑生产基地、阳春县为“中国马水橘之乡”
沙糖桔以四会市黄田镇出产的为正宗,又名十月桔。是德庆、广宁、四会、封开传统土特产。东城、城中、贞山、龙甫、地豆、威整、罗源、迳口、大沙、石狗、黄田、下茆、江谷街道、乡镇。有贡柑、甜柑、行柑、乳柑、沙糖柑、年柑等20多个品种。
广宁县种植22万亩,产量15.3万吨,产区;南街、赤坑、北市、江屯、联和、潭布、排沙、石涧、宾亨、横山、五和、木格、洲仔、古水、坑口、螺岗、石咀乡镇。
郁南沙糖桔;种植28万亩,产20万吨。产区;都城、东坝、宋桂、连滩、河口、大湾、建城、千官、通门、桂圩、平台、宝珠、历洞、大方、南江口。以都城、平台、桂圩等3个镇为最多。
云浮市沙糖桔;产地有:南盛镇、郁南县、云安县。南盛镇是云安最大的沙糖桔产区。
湛江市红江橙;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量达8万吨。红江橙产于“中国红橙之乡”廉江市。国营红江农场,是广东农垦最大的国有水果企业,也是广东省最大的红江橙生产出口基地。
粤北柑橘;早熟温州蜜柑等生产基地,沙糖橘、甜橙、夏橙生产基地等。
清远市沙糖橘:清新县特产柑桔。种植冰糖桔面积达10000公顷,总产量7.6万吨。清新冰糖桔,产区;飞来峡、禾云、龙颈、三坑等镇,冰糖桔树到处可见。 该因果味清甜、柔嫩、多汁、化渣、无核少核,吃后齿颊留香。
佛冈沙糖橘;汤塘镇、迳头镇、水头镇、高岗镇、龙山镇。
韶关市温州蜜柑;柑桔橙种植面积20.46万亩,产量14.98万吨,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仁化县黄坑镇贡柑种植10000多亩、产量1.1万吨。始兴县、翁源县、乐昌市九峰镇25000亩,达到6万吨。
普宁蕉柑;“潮州柑”。种植8万亩。产10万吨。主要产区为洪阳、南溪、广太、赤岗四镇,面积5万亩,总产7万吨。
德庆县贡柑;种植贡柑、沙糖桔15万亩,产10万多吨集甜橙、糖桔、蜜柚三者优点于一身。产区;新圩、官圩、马圩、高良、莫村、永丰、武垄、播植、凤村、九市、悦城、回龙等镇 。
英德县沙糖橘;沙口、望埠、桥头、青塘、东华、白沙、大镇、黎溪、水边、西牛、九龙、大湾、大洞、黄花、波罗、横石水、连江口、石灰铺、石牯塘等乡镇。黎溪镇是广东省沙糖桔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种植8万亩。

5、广东河源的紫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紫金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紫金县境,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聚居。秦汉后,中原汉族渐次南迁,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宋至明代成为汉族之一的客家人聚居地。

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永安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福建省延平府的永安县同名而改为紫金(因县城有紫金山而得名),相沿至今。截至2018年,紫金县辖18个镇、273个村委会、27个社区居委会、4410个村民小组和109个居民小组(含江东新区古竹镇、临江镇)。县政府驻紫城镇。



(5)义容特产扩展资料

1,南母寺山

南母寺山周围有5000多亩古木和常绿阔叶林和攀藤植物,怪石嶙峋,景色奇特,石阶奇特,林木茂密,古藤交错,奇石如钟鼓,有的奇洞长达1公里,奇泉从石缝中汩汩涌出,两条龙泉圣水飞流直下,云雾环山仙气萦绕,宛如蓬莱仙境。

2,越王山

越王山位于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的东江河畔,毗邻东江,方圆两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340米,属丹霞地貌,以南越王赵佗得名。

6、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与连平县,哪个富裕一点?

今天去了一趟紫金县的古竹,义容,青溪.后面就没开下去了,青溪镇基本就百几十户人家,好坑爹的环境。

7、农业,种植业有些什么?

发布时间: 2010-07-14 信息来源:字号:T | T | T
【简述】紫金县农业局是主管全县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县政府组成部门,前身是始设于1952年10月的县政府农建科,1956年12月改为现名。2001年12月机构改革,撤销原县政府农业办公室和原县农业局,新组建县农业局。中共紫金县农业系统委员会设在县农业局内。2008年,局机关内设秘书股、人事股(同挂紫金县农业系统党委办公室牌子)、计划财务股、科技教育股(加挂政策法规股牌子)、种植业管理股、农业资源管理股(加挂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牌子)、农村经济管理股、信息与产业股(加挂县菜篮子工程建设办公室牌子)8个股。县减轻农民负担办公室、县农村能源办公室均设在县农业局。农业局直属事业单位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科建制)、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县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县紫金春甜桔生产办公室、县种子管理站,下属单位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县良种繁育场)、县微生物研究所(县微生物厂)和县园艺特产场。局机关干部职工88人(其中在岗人员34人,离退休及离岗退养人员54人),直属及下属单位有干部职工209人(其中在岗人员45人,离退休人员62人);有专业技术人员4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33人)。
2008年,县农业局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工作核心,抓住省农业厅“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挂扶本县的机遇,积极争取农业项目,努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突出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管理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三大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生产区域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市场化“四化”进程。全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20亿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人均纯收入4399元,比上年增长7%。农业和农村经济从整体上保持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落实种粮补贴】2008年改种粮大户补贴为普补,计入粮食综合直补,全年共落实粮食综合直补3373.54万元,补贴面积61.8317万亩(以2007年种植面积为补贴面积);中央水稻良种补贴783.538万元,补贴面积62.08万亩;省水稻良种补贴40万元,补贴面积2万亩。

【粮食生产】2008年,全县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0.72万亩,比上年增加1.7万亩,总产20.82万吨,比上年增加0.33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52.15万亩,比增0.4万亩,亩产355公斤,比增9公斤,总产18.53万吨,比增0.47万吨;花生面积8.15万亩,比增0.03万亩;大豆面积2.5万亩,同比减少0.4万亩。此外,完成两系法超级杂交稻制种及推广种植面积20600亩。

【粮食高产创建活动】2008年,县农业局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投入资金200万元以上,在全县创建高产示范点25个,面积0.87万亩,辐射带动面积45.5万亩。其中省级高产创建示范点平均亩产575公斤,总产2875吨,亩产比增105公斤,增幅18.3%,对比全县水稻平均亩产370公斤,增205公斤,增幅35.7%。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现了优质稻亩产达500公斤,超级稻亩产达600公斤的目标任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经济作物生产】2008年全县蔬菜面积15万亩,比减0.7万亩,总产22.5万吨,比增1.18万吨。水果总面积达16.65万亩,总产7.7万吨。

【自然灾害】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本县多次受南下强冷空气影响,全县绝大部分地方出现阴雨低温恶劣天气,持续20多天,给农业生产造成灾害性损失。至2月13日止,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42089亩,其中蔬菜受灾面积20817亩,紫金春甜桔受灾面积13634亩,其它作物受灾面积7638亩;损失产量24233吨,其中蔬菜损失12022吨,紫金春甜桔损失9551吨,其他损失2660吨;合计经济损失6962万元,其中蔬菜损失2276万元,紫金春甜桔损失4488万元,其他损失198万元。6月中旬,本县普降暴雨,农业生产遭遇洪涝灾害,损失严重。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浸面积28068亩,成灾面积10571亩,绝收面积3214亩,损失产量1943吨,其中水稻受浸面积16210亩,成灾面积6910亩,绝收面积1886.5亩,损失产量1082吨,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60多万元。此外,损坏陂头138座,受损渠道28公里。7月30日,因受第8号台风“凤凰”影响,本县普降特大暴雨,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2.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8万亩,蔬菜1.4万亩;农作物成灾面积3.4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29万亩,蔬菜0.8万亩;农作物绝收面积0.5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26万亩,蔬菜0.28万亩;粮食减收328吨。全县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980万元。此外,冲毁三面光渠道5600米、机耕路3800米以及其他渠系建筑物一批,损失超过120万元。此次洪涝受灾范围涉及全县20个镇,其中灾情严重的镇有义容、蓝塘、古竹、黄塘、临江、柏埔、上义、附城、龙窝等镇。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2008年,投入2007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乌石、柏埔项目区)资金809.94万元,扩建山塘1座,修建机耕路18.6公里、拦河坝14座,开挖疏浚渠道50公里,衬砌渠道21.3公里,修筑渠系建筑物29座,改造中低产田1.22万亩,建立2个标准农田示范区面积4000亩,营造经济林0.02万亩,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至年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在本县已实施了5年,累计投入资金3891.14万元,治理耕地面积7.24万亩。

【省人大议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08年,县农业局积极组织实施省人大议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34万元完成蓝塘镇塘田村、黄塘镇腊石村、中坝镇北坑村、瓦溪镇椒坑村、柏埔镇福田村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整治农田面积1300亩,修筑三面光渠道5914米。

【基本农田整治项目】2008年,投入资金150万元,完成基本农田整治项目3宗,整治面积1500亩,地力培育1500亩,计划修筑三面光渠道8661米,修建小型陂头5个,机耕道路310米。

【农村能源沼气建设】2008年,投入资金378万元,完成2007年度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和省生态能源项目“一池三改”沼气池建设任务1050座,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不断推进。至年底,全县累计建有农村户用沼气池15342座,其中“猪—沼—果”等综合利用模式8050座。改善了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了生态环境。

【测土配方施肥】紫金县是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至2008年底,已完成一般农化样采集3500个,其中试验田土样54个;建成标准土壤化验室300平方米并投入使用,每天分析土样样品100项次以上;开展田间肥效试验17个,小区数共238个,校正试验17个,中区数共85个。

【农业科技培训】2008年,全县共举办农技培训班92期,受训人数11040人次(其中农业技术培训3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800人),开展“科技之春”等服务活动8场次,干部下乡指导135人次,到种植大户现场指导(培训)15场次,接受群众咨询3.5万人次,印发资料15种类4.6万份。

【水稻良种良法推广】2008年,县农业局引进11个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深两优5814、天优122、博优998等新品种。推广水稻良种面积50.06万亩、杂优稻13万亩。全县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6%,农产品优质率达48%。同时,水稻塑盘育苗抛秧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20万亩、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109万亩。

【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及推广】2008年,县农业局继续把两系法超级杂交稻制种基地项目作为重点工作全力组织实施,当年共完成制种及推广示范面积20600亩,其中制种面积300亩,亩产达377.8斤,超级稻试验示范面积20300亩,经实割实测平均亩产达562公斤,取得了制种及试验示范的宝贵经验。

【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与检测】2008年,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出动执法人员305人次,检查企业、农产品市场和经营单位157家,共查获过期农药106瓶(包),收缴高毒农药甲胺磷2瓶。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内,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共监测农贸市场及超市13个、生产基地23个,检测蔬菜等样品1583个,合格率95.2%。同时加大对农产品种植基地的监管,督促基地建立严格的自检制度。开展农产品包装标识执法检查,严格市场准入。加强认证产品监管,维护品牌形象。狠抓投入品监管,集中力量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对高毒农药的监管力度,杜绝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生产】县农业局积极推进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步伐,至2008年底,全县共有15家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的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面积1138.3公顷。

【农业名牌产品与推介】年内,县农业局扎实推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积极帮助县内农业企业申报省级名牌产品。至年底,全县共有省级名牌(农业类)产品数量4个(分别为紫金县千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永安”牌椒酱、紫金县华丰国际食品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紫锦”牌蜜饯、紫金县龙塘三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春甜”牌紫金春甜桔、紫金县金葫芦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声玉振”牌溪黄草茶)。2008年12月,紫金县组织参加河源市首届现代生态农业推介暨农产品展销会,共有县内15家企业、18个产品参展。展销会上共签订农业开发投资协议15宗投资额2.92亿元、农产品购销合同10宗金额1.85亿元。

【紫金春甜桔产业带】2008年,紫金春甜桔生产被国家财政部列为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建设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9681.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4000万元。按照总体规划,通过2008至2010年连续3年的实施,全县新发展紫金春甜桔3万亩、柠檬1.5万亩。至年底,完成2个技术应用示范区(蓝塘镇元吉村、好义镇宜良村)、2个标准化示范区(蓝塘镇元吉村、九和镇九和村)规划选点工作,并在附城镇中埔村建起了面积100亩的紫金春甜桔苗圃场。

【农业龙头企业】县农业局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管理、扶持力度,至2008年底,全县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家(含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农业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带动辐射能力不断增强,辐射带动农户2.16万户,带动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1972元。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8年,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7家,成员总数4305人,带动农户8545户,户均增收275元。生产经营范围涉及紫金春甜桔、紫金蜜李、蔬菜、荔枝、山楂、药材、竹子种植以及生猪饲养等。

【农资市场清理整顿】县农业局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加强对农资市场管理。2008年,累计组织农资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12次,其他各类执法检查82次,出动农业行政执法人员246人次,检查门店63间,收缴过期失效农药106瓶(包),收缴劣质、无检疫证水果种苗460株,收缴无证经营、未审定杂交水稻种子60公斤。

【农村土地经营权管理】 县农业局加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管理,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治理工作。2008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核发109667份,全县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率达到94.9%,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41452亩(其中出租23515亩、转包11997亩、转让1964亩、互换3976亩),占承包耕地10%。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档案管理及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下属及直属单位简介】紫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业局直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30名。下设技术服务站、植物保护站(同挂县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牌子)、土壤肥料站、农村能源服务站和乌石、附城、龙窝、古竹、蓝塘、临江、苏区、九和等8个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共12个站,均为正股级建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县农业技术的培训、试验、示范推广及作物优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以及重大植物疫情和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等工作。
紫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县农业局直属正股级事业单位,成立于2003年12月,2008年有干部6人。主要负责全县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管理工作。2004年1月起开展了对县城主要农产品市场的果蔬进行定期检测(每周一、三、五或每周二、四),并将部分检测结果在县电视台公布。
紫金县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县农业局直属正股级事业单位,成立于2005年4月,其前身是紫金县农村会计辅导站,2008年有编制6人。主要负责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与管理、农民收入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统计等。年内,县农财办重点推进村级债权债务清理、第四届村级换届工作。
紫金县春甜桔生产办公室县农业局下属正股级事业单位,成立于2008年8月,有编制5人。负责紫金春甜桔的生产和项目建设工作。年内,春甜桔办公室重点推进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紫金春甜桔项目的建设规划工作。
紫金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县农业局下属正股级事业单位,和紫金县良种繁育场一套人马、两个牌子,成立于1972年,其前身是1953年创办的“紫金县国营农场”。2008年全所(场)有干部职工115人,其中在岗干部职工9人,待岗51人,离退休55人。1990年后,因城建开发需要,试验田由县城沙子坝一带迁至附城镇张八岭,有水田、旱地共120亩。该所成立以来,先后在水稻、水果和生猪、鱼苗等良种繁育试验、示范表证、推广应用等方面作出了应有努力。
紫金县微生物厂和紫金县微生物研究所一套人马、两个牌子,成立于1956年,其前身是根瘤菌厂。20世纪70~80年代以生产根瘤菌、食用菌等常规性菌种为主。1994年后因经营亏损导致停产,2005年全厂24名干部职工全部下岗。2006年12月,解决了多年拖欠的职工社保金问题和职工安置补偿,与全体职工解除劳动关系。
紫金县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成立于1956年,原为县农业局直属正股级事业单位,2001年12月机构改革时划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管理。2007年从县农技推广系统基层站中抽调技术干部3人。负责全县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指导全县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工作。主办刊物《农作物病虫测报》,2008年刊出10期,发至各镇、村。此外,该站在县电视台播出农作物病虫害电视预报6期。
困难与问题1.农业生产成本增长过快,制约农民增收,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2.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现有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规模小、数量少、标准低,难以抵御旱涝等严重自然灾害;3.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仍需加快。

8、义容镇的地理资源

地势北高南低,东南部为半丘陵,西部为丘陵,北部属山区。北部与柏埔交界的大鲁嶂为最高峰,海拔839米。主要河流义容河经古竹汇入东江,支流有汀村河、安全河。林业、矿产、水力资源丰富。义容伯公坳水电站装机1870千瓦,为全县骨干电站。土特产有庄子茶等。

9、关于河源紫金的问题,(我正在着急的等待大家的回答)

河源旅游之紫金县简介 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东江中游东岸。东接五华县,西与博罗县隔东江相望,西南与惠城区相接,南与惠东县相邻,东南与陆河县相连、与海丰县毗邻,西北与河源市源城区、北与东源县交界。 全县境域东起南岭镇东溪村山蕉窝,西至古竹镇江口村,东西长88.6公里;南起上义镇卷蓬村,北至白溪管理区燕子岩,南北宽64公里。全县总面积3627平方公里(1994年土地详查面积3621.24平方公里)。全县八成以上为山岭、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县人民政府驻地紫城镇,距省会广州市270公里、深圳市223公里、河源市68公里。 紫金地域,远古属百越地,秦代起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地,隋唐为归善、兴宁两县地,宋元为归善、长乐两县地。明隆庆三年(1569年)设置永安县,属惠州府。民国3年(1914年)改名紫金县。 紫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气候温和,年均无霜期300天、降水量1760毫米,适宜水稻、花生、大豆、甘蔗、蚕桑等农作物生长,一年四季可种作。群山连绵,盛产木材、竹子、松脂、茶叶、水果、香菇、木耳等土特产,是广东省用材林基地之一;矿资源丰富,有铁、锡、铅锌、瓷土、萤石、大理石、石灰石、耐火石、珍珠岩等;河溪众多,水能巨大,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3万余千瓦,可开发6万余千瓦,是全国能源开发重点县之一;矿泉水、地热资源也甚为丰富,有着经济开发的巨大潜力。 紫金县交通发达,经过全县多年来的努力,紫金县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公路、通邮、通电话。近几年来,又对所辖范围内省道、县道进行上等级改造,基本实现省道标准化、县道油路化。建市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紫金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工业发展较快。至2001年,我县江东110千伏输变电站、好义小古、蓝塘双兴等电站相继建成投产;投入3065万元的农网改造第一期工租顷利通过验收,第二期农网改造完成,用电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目标。邮电行业继续快速发展。 旅游网址: http://www.cctcct.com/travel-guide/a/1877/list-a1877-1.html 紫金古称永安,始建于明隆庆三年,位于广东省中部,东江中游东岸,东接五华县,西邻博罗县、惠阳市,南连惠东县、陆河县,北靠东源县。东经114°46’~ 115°30’ ,北纬 23°10’ ~23°25’ ,总面积3627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辖23个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紫城镇,距河源68公里,惠州128公里,深圳223公里,广州270公里。县城城市规划建设日趋完善,规划区扩展到26平方公里,进一步加大了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建设,规范完善了路牌路标、人行道等设施,配套了绿化、亮化、净化等工程,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紫竹生产的"竹壳茶","辣椒酱","客家黄老酒"是驰名海内外的地方特产,"竹壳茶"生产己有100多年历史,曾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辣椒酱"生产历史悠久."客家黄老酒"具有滋补强身功效,荣获2002年深圳人最喜爱的黄酒称号,倍受消费者青睐. 紫金地域,远古属百越地,秦代起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地,隋唐为归善、兴宁两县地,宋元为归善、长乐两县地。明隆庆三年(1569年)设置永安县,属惠州府。为避免与福建永安县重名,民国3年(1914年)改名紫金县。 紫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气候温和,年均无霜期300天、降水量1760毫米,适宜水稻、花生、大豆、甘蔗、蚕桑等农作物生长,一年四季可种作。群山连绵,盛产木材、竹子、松脂、茶叶、水果、香菇、木耳等土特产,是广东省用材林基地之一;矿资源丰富,有铁、锡、铅锌、瓷土、萤石、大理石、石灰石、耐火石、珍珠岩等;河溪众多,水能巨大,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3万余千瓦,可开发6万余千瓦,是全国能源开发重点县之一;矿泉水、地热资源也甚为丰富,有着经济开发的巨大潜力。 紫金属山区县,经济以农业为主。明嘉靖中期,境内工人、农民起义不断,官府屡次派兵镇压,社会动乱10余年,人烟稀少。明隆庆初置县后,社会政治渐趋安定,县署采用奖励耕种政策,教民广种麻、豆、姜、芋等作物,农业生产有所发展。至清道光年间,全县耕地面积比建县初增加六成;手工业方面,建有炼铁、铸锅、陶瓷、造纸、缝纫、鞋革、食品等工场作坊,主要产品铁锅、椒酱、漆皮箱、竹壳茶等远销南洋等地;商业也相应的发展,墟市比建县初增加四倍多。文化教育亦有所发展,培育了诸多进士、举人、贡生等人才。鸦片战争后,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吏治腐败,民生日困。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社会混乱。民国14年(1925年)东征胜利后,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统一和巩固,本县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文化教育出现新局面,创办了紫金中学、女子小学及一批高等小学,开展了平民识字和扫盲运动,为推进国民革命,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公路被毁坏,商品来源阻隔,外销土特产品积压,市场萧条,人民生活甚苦。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爆发,当局横征暴敛,水利不兴,灾害频繁,货币贬值,经济衰退。民国36年统计,全县20.4万人,工业仅有铸锅、食品等小作坊80余家及110余户个体手工业;商业只有470余家小商户;中小学校270所,在校学生2万余人,文盲率占六成多;人均生产稻谷仅160公斤,许多农民除了交地租,“放下禾镰无米煮”。 紫金人民富有革命传统。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青溪约磜头山冶铸工人杨立率矿工500人起义。岭东兵备尤英多次派重兵镇压,捕杀了杨立,但武装斗争一直坚持了20余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林九我等率领农民5000余人在九和(今九树)乌禽嶂举旗起义,率部攻打永安、长乐等县城。清嘉庆七年(1802年),永安天地会首领官粤陇和白莲教首领赖东保,在青溪约天字嶂聚集会员和农民数千人揭竿起义,围攻永安县城。咸丰年间,永安天地会首领朱戴开邀集万人在洋头寨、上义天地会首领彭日升集中3000余人在招元村分别举行起义,响应太平军作战。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好义陈伟湘受孙中山衔命,率万余人在古竹汤坑山举行武装起义,攻打大富翁和清兵、乡团。民国3年(1914年),九和李荣泰接受孙中山指示,组织3000余人在九和红花埔起义,进行武装讨袁,声震东江。 20年代初,中共党员刘尔崧、刘琴西从广州返回紫金故乡出版进步刊物,创办劳动半夜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共产党员,于1923年建立紫金党小组、紫金县总农会。1925年,成立中共紫金县特别支部。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下,筹建了国民党紫金县党部,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各种社会团体纷纷成立,政治气氛空前高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中共紫金县组织领导人民在县城举行了“四.二六”武装暴动,于5月1日建立紫金县人民政府。不久,转移到炮子建立革命根据地。紫金县长丘国忠联合海、陆、惠、紫、五等县地主民团对炮子进行了3次“进剿”,人数由1000人增加至3000人,均被紫金工农革命军所击败。1927年12月,在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的帮助下,紫金县苏维埃政府在炮子成立,开展土地革命运动。1928年3月,国民党军黄旭初部和地主民团数千人,分数路“进剿”炮子苏区,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全县有1300多人遭杀害。革命处于低潮。幸存的共产党人仍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紫金县组织领导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宣传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壮大抗日力量,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派四十六军政治部少将副主任彭锐任紫金县长,建立“戡乱建国”委员会,多次派兵镇压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队伍和根据地。紫金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中共紫金县地方组织的领导下,为争民主、求解放,在县内和惠紫、紫五、紫河边境重建人民武装,不畏艰险,积极投身于解放战争,于1949年5月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解放了紫金。 本文是本人转载过来的希望能对你有用。

与义容特产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