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隆县的经济概况
洛隆县是西藏自治区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多种经济并重。“洛隆糌粑、酥油”倍受区内外欢迎。全县11个乡镇均属于半农半牧。建有卓玛朗措流域、俄西坝、腊久乡四个农业综合开发区,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冬小麦、春青稞、冬青稞、豌豆、油菜、土豆、圆根等;畜牧产品主要是牦牛、绵羊、山羊、黄牛、马、骡、猪等。
2002年,洛隆县粮食总产量4019.19万斤、牲畜存栏226815头(只、匹)肉类总产量3378.24吨、奶产品总量3794.79、皮张41598张、羊毛31.63吨;县乡两级财政收入196万元。有粮油加工厂、砖瓦厂、养殖厂等企业。民族手工业主要从事金银铁器加工、民族服装制作等民族工艺品。
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1768万元,第二产业完成3191万元,第三产业完成5041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27万元。
200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越4千万斤,牲畜存栏控制在21.2万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突破4.2亿元,城镇职工收入约350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突破3600元,其中现金收入2340元,县财政收入820万元。
2012年,洛隆县全年地方生产总值5.12亿元,同2011年比增长 17%;固定资产投资2.52亿元,同2011年比增长74%;一般预算县级财政收人达到1814万元,同2011年比增长60%;招商引资278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人4717元,其中现金收人3302 元,同2011年比增长14%;粮食作物总产4251万斤;牲畜存栏20.5万头(只、 匹),牲畜出栏7.1万头(只、 匹),牲畜出栏率达到33%;全年耕地保有量10.15亩;县农行贷款余额为1.27亿元,较年初增加2139万元, 存款余额达到3.44亿元,较年初增加3734万元。
2013年,洛隆县地方生产总值63028万元,同2012年比增长23%;全县财政收入43112万元,总支出43020万元;财政收人2504万元,同2012年比增长38%,其中本级税收收人完成1608万元,非税收人完成88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878万元,同2012年比增长73%;农牧民人均纯收人5613元,同2012年比增长19%,其中现金收人4128元,同2012年比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14769元,同2012年比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363万元,同2012年比增长137%;物价指数控制在 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粮食作物总产4364.8万斤;招商引资达到5030万元。
2014年,洛隆县地方生产总值77709万元,同2013年比增长23%;全县财政收入达到5.26亿元,财政总支出5.25亿元,同2013年比增长2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32万元,同2013年比增长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512元,同2013年比增长16%,其中现金收入达到4697元,同2013年比增长14%。 实施项目129个,计划投资4.89亿元,完成投资3.75亿元。 粮食总产量4462万斤。
截至2015年06月30日,该县地方生产总值(GDP)38217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0.5%,同2014年比增长32.9%。其中第一产业8184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8.5%,同2014年比增长6.5%;第二产业1471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30%,同2014年比增长95.2%;第三产业1531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54%,同2014年比增长11.7%。 2002年,洛隆县粮食总产量4019.19万斤、牲畜存栏226815头(只、匹)肉类总产量3378.24吨、奶产品总量3794.79、皮张41598张、羊毛31.63吨;县乡两级财政收入196万元。
2004年,全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11768万元。
2012年,全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达1.57亿元。
2013年,全县核桃基地补植补造4441.1亩;造林地补植补造36亩;生态安全防护林体系建设补植补造1800亩;退耕还林地补植补造1486亩。 农作物总产量 6405万斤,其中:粮食作物总产4364万斤,经济作物总产1363.7万斤,饲草料产量675.4万斤。良种推广种植面积7.3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0%。麦类作物高产创建生产基地建设3.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万亩。建设二级种子繁育田5300亩,种植优质油菜200亩。种植无公害蔬菜面积0.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面积1万亩。荞麦种植面积623亩。优质青棵种植面积1万亩。经济林木种植0.6万亩。藏药材种植5亩。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控制率在2.1%以内。
截至2015年06月30日,该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完成8184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8.5%,同2014年比增长6.5%。
截至2015年07月21日,该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户,从业人员35人,注册资金83万元。 洛隆县工业以民族手工业为主。生产民族服装、藏刀、金银首饰、家具、茶桶、陶器等。现代工业主要从事电力、木材加工、粮食加工和农具制造。 2002年洛隆县有粮油加工厂、砖瓦厂、养殖厂等企业。
2004年,全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完成3191万元。
2012年,全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突破2亿元。 2012年,洛隆县糌粑厂实现产值290万元,实现收入80万元,创利润38万元,推行“工厂+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310户青稞种植户户均增收600多元。投资492万元在马利、孜托、硕都等6个乡修建总面积3.22万平方米的50座高效日光温室和130座钢塑温室大棚,年生产蔬菜50万斤,223户户均增收超过8000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65人,农牧民转移就业6470人次,劳务收入达2291万元。
2013年,洛隆县糟耙加工厂平均日产水磨糟耙达3000斤,年生产能力达80万斤,实现产值320万元,创造利润48万元。
2014年,洛隆藏刀加工厂全年实现藏刀生产总值11万元左右,净利润8万元左右。截至2015年07月10日,该厂生产藏刀305把左右,产值达4.575万元左右。
截至2015年06月30日,该县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完成1471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30%,同2014年比增长95.2% 截至2015年07月21日,全县共有私营企业59户,雇工人数170人,注册资金2578万元。 2004年,洛隆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5041万元。
2012年,洛隆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1.55亿元。
截至2015年06月30日,该县第三产业生产总值1531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54%,同2014年比增长11.7%。 共有个体工商户513户,从业人员881人,注册资金3023.04万元;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户,人员35人,注册资金83万元;私营企业59户,人员170人,注册资金2578万元。
2、洛隆县的历史沿革
“洛隆”,藏语意为“南谷”或“南川”。
唐代时为吐蕃属地。
元代隶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明代后期属昌都寺。
清雍正三年(1725年),由雍正皇帝将洛隆宗关送给达剌喇嘛作为布施地,直接由西藏地方政府管辖,后因功德林活佛去内地朝见皇帝有功,西藏地方政府将硕督宗的管辖权转授予功德林,宗本由功德林直接委派。洛隆宗仍由西藏地主政府管辖,宗本由地方政府每三年任命一次。 1950年11月分别成立洛隆宗、硕督宗解放委员会,隶属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管辖。
1959年11月洛隆宗和硕督宗合并成立洛隆县,隶属昌都地区,县址由康沙迁到孜托镇。
1997年,面积8098.4平方公里,人口4万。辖1个镇、11个乡:孜托镇、中亦乡、硕督乡、腊久乡、康沙乡、马利乡、白达乡、玉西乡、甲瓦乡、俄西乡、达龙乡、新荣乡,共7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孜托镇。
2000年,洛隆县辖2个镇、9个乡。
2014年11月,昌都撤地设市,此县为昌都市辖县至今。
3、西藏昌都市洛隆县有多少行政乡镇
全县辖4个镇、7个乡。
洛隆县行政区划
孜托镇、硕督镇、康沙镇、马利镇、玉西乡、新荣乡、达龙乡、腊久乡、俄西乡、中亦乡、白达乡,共66个村(居)委会,344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孜托镇。[
4、西藏昌都落隆县总人口是多少
洛隆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昌都地区西南部、念青唐古拉山脉东南端、怒江流域上段,地处北纬30度15分至31度15分,东经95度20分至96度32分。平均海拔3200米,相对高差2500米。县城所在地加日扎海拔3640米,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境东邻八宿县,南同波密县接壤,西与边坝县毗邻,北靠丁青、类乌齐两县,东西最大距离12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5公里。
洛隆县属半农半牧业县,总人口51369人,幅员面积8160平方公里,全县有耕地面积88800亩,草场面积400.9万亩,森林面积24797公顷。全县辖4镇7乡、66个村(居)委会、344个自然村。
洛隆地处怒江中游流域,全境为高原山地,山高谷深,峰壑纵横,河流密布,地形复杂多样,南高北低,呈扇形向东南倾斜,山峰、河流、草原、森林相间并存。洛隆县境内主要山脉有念青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5488米。各个山峰长年积雪不化,银装素裹,连绵起伏。
洛隆县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铜、铅、铁、锌、汞、砷锡、寒水石、大理石等。洛隆县山清水秀,物产富饶,水草丰茂,土地肥沃,宜农宜牧,是西藏自治区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多种经济并重。“洛隆糌粑、酥油”倍受区内外欢迎。全县11个乡镇均属于半农半牧。现建有卓玛朗措流域、俄西坝、腊久乡四个农业综合开发区,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冬小麦、春青稞、冬青稞、豌豆、油菜、土豆、圆根等;畜牧产品主要是牦牛、绵羊、山羊、黄牛、马、骡、猪等。
5、洛隆县腊久乡海拔多少
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腊久乡
海拔: 4086米
6、洛隆县的地理环境
洛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地区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藏东横断山脉、怒江流域,念青唐古拉山与他念他翁山平行而过,怒江中游流域穿行两山脉之间。地属北纬30°10′-31°50′、东经95°10′-95°50′之间。东与八宿县相接,西与边坝县相邻,南与波密县连界,北与丁青县接壤,东北与类乌齐县相连。县域东西长129公 里,南北宽110公里,总面积8108平方公里。
洛隆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光照充足,空气稀薄,气温偏低,具有日照长、降水分布不均匀、昼夜温差大、旱季雨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等特点。
洛隆县沿怒江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降水量也较多,农作物返青期明显早于其它地区,有显著的小气候特征。该地受念青唐古拉山脉影响,以吹东南风为主。季节性冻土期为每年10月上旬,季节性解冻时间为每年4月上旬。
年平均降水量423.7毫米,降雨量集中在5—9月份。1979年至2000年间年平均蒸发量为2026.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5%。年无霜期110天左右。
年平均气温5.5℃,最高气温30.6℃,最低气温-22.1℃。
年平均日照时数2560小时。
年平均气压为653.9百帕。 洛隆县境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湖泊50余个。
主要河流有:怒江、惹曲、玛曲、卓玛朗措河、达曲等,总河长1142公里。怒江在境内长达100多公里。全县河流年径流总量27亿立方米。
主要湖泊有:卓玛朗措湖,由大小21个湖泊组成;冰措湖,湖面宽1.5公里,长7公里,湖面积约10.5平方公里;麻拉措湖。 洛隆县宗扎措电站装机容量1500千瓦。
洛隆县腊久乡东尼电站总装机容量500千瓦。
洛隆县达曲流域新荣水电站为不完全日调节引水式电站,总装机容量2520千瓦(4×630千瓦),水轮发电机额定水头18.00米,设计引用流量16.96立方米/秒。水库正常蓄水位3265.90米、设计洪水位3266.77米、校核洪水位3268.17米,水库总库容102.41万立方米,调节库容11.21万立方米。 洛隆县境内林业以松、柏、杉、桦等树种为主,森林面积20.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6.7%。
2001年,该县木材总蓄积量为1840万立方米,年产木材1500立方米。
截至2015年05月09日,该县木材总储蓄量1622.10万立方米。 1999年,洛隆县总人口40149人,其中农牧区人口38320 人,城镇人口1829人。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洛隆县总人口41144人。
2003年,全县总人口41927人。
2007年,全县总人口 44241人,其中农牧民人口42061人。
2008年,全县总人口44718人, 其中农牧民人口42331人。
2009年,全县总人口46506人,其中农牧业人口43974人,非农业人口2532人。
2014年,全县总人口5万人。 1999年,洛隆县境内居住有藏、汉、回、苗、白、洛巴、纳西、普米8个民 族,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以上。县境内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95人。
2000年,洛隆县境内人口以藏族为主,占该县总人口的99%以上,世代居住在该地生息繁衍。同时,居住着汉、回、苗、纳西、洛巴、普米、怒等多个民族。
2003年,县境内居住有藏、汉、回、苗、白、洛巴、纳西、普米、怒9个民族。
2014年,藏族占该县总人口的99%以上。
7、洛隆县的行政区划
全县辖4个镇、7个乡:孜托镇、硕督镇、康沙镇、马利镇、玉西乡、新荣乡、达龙乡、腊久乡、俄西乡、中亦乡、白达乡,共66个村(居)委会,344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孜托镇。 洛隆县区划详情地区辖区孜托镇辖12个村:尼亚村、夏果村、格亚村、加日扎村、达俄村、然尼村、然昌村、德通村、古曲村、达古荣村、中松村、达贡村硕督镇辖8个村:硕督村、久嘎村、达翁村、拉依村、荣雄村、日许村、孜普卡村、格依村康沙镇辖7个村:康沙村、格过弄村、也堆村、纳龙村、查然村、都当村、生达村马利镇辖6个村:马利村、久学村、瓦河村、布宿村、夏依村、依然村玉西乡辖4个村:玉西村、巴村、拉卡村、色然村新荣乡辖5个村:通纳村、拉加村、克托村、白托村、纳板村达龙乡辖4个村:达龙村、布达村、色底村、荣周村腊久乡辖12个村:木西村、拉贡通村、查瓦村、江云村、贡村、也村、八堆村、东尼村、堆村、沙芒村、张贡村、朱瓦村俄西乡辖11个村:公中村、达吉村、次琼村、扎嘎村、西湖村、娘娘村、伟村、达丁村、也依村、甲宿村、尼亚村中亦乡辖5个村:中亦村、亚宿卡村、宗嘎村、嘴村、加果村白达乡辖2个村:白托村、通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