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候与特产 > 永春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和地点

永春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和地点

发布时间:2021-04-20 10:32:48

1、泉州永春有哪些美食特产 您知道吗?

地方特产
永春为全国柑橘生产基地,“中国芦柑之乡”,省重点林区县,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农副产品还有稻米、甘薯、马铃薯、芋头、小麦、木薯、蕉芋、花生、大豆、甘蔗、烟叶,油茶籽、油桐籽、棕片、笋干、板栗、蘑菇、香菇、黑木耳、紫胶、松脂,花卉、荔枝(岵山荔枝色艳味甘)、龙眼、枇杷、桃、柿、香蕉、西瓜、番石榴、李、酸梅,药材(罗汉果、砂仁、银花等),湖洋“水仙种”、狮峰“佛手种”茶著名。
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选用优质糯米、红曲、芝麻、白糖为原料,按一定配方精心酿制,其酿造技术独特。醋色棕黑,强酸不涩,酸而微甘,醇香爽口,回味生津,且久藏不腐。同江苏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齐名媲美。此醋旧时是民间富户秘传自酿食用,些许作为珍品馈赠亲朋好友。家中一坛老醋往往经年不断地添加陈酿,历经百年,为吉祥如意之象征。作为商品的不多。
永春佛手
1954年,爱国华侨、全国归侨联合会副主席尤扬祖出资与县人民政府合办永春酒厂。1958年酒厂扩展为酿造厂。在吸收民间传统酿醋技法的基础上,改进配方和工艺,使老醋品质更佳,产量倍增。1960年正式命名为水仙花牌永春老醋,由外贸部门经营出口。永春老醋曾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被选送参加第四届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博览会展出,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永春佛手茶
永春佛手茶成品条索紧结肥壮卷曲,色泽砂绿乌润,香气浓郁清长,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具有独特果香。当地群众常用以制作盐茶和柚米茶,治疗痢疾、中暑、高血压等症。
永春县不仅名胜奇景众多,而且旅游商品琳琅满目。东方佳果芦柑,芳香扑鼻的乌龙茶,名闻遐迩的纸织画,蜚声世界的永春老醋,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威镇四海的白鹤拳,被称为东方古代音乐"
永春县城(5张)活化石"的南音等等,都是颇具鉴赏的珍品和技艺。

2、有那些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

龙口市 [鲁]烟台
龙山区 [吉]辽源
龙山县 [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龙川县 [粤]河源
龙门县 [粤]惠州
龙马潭区 [川]泸州
龙安区 [豫]安阳
龙井市 [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龙凤区 [黑]大庆
龙华区 [琼]海口
龙文区 [闽]漳州
龙州县 [桂]崇左
龙江县 [黑]齐齐哈尔
龙岗区 [粤]深圳
龙沙区 [黑]齐齐哈尔市
龙里县 [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龙岩市 [闽]
龙亭区 [豫]开封
龙南县 [赣]赣州
龙城区 [辽]朝阳
龙泉市 [浙]丽水
龙泉驿区 [川]成都
龙胜各族自治县 [桂]桂林
龙海市 [闽]漳州市
龙陵县 [云]保山
龙港区 [辽]葫芦岛
龙游县 [浙]衢州
龙湖区 [粤]汕头
龙湾区 [浙]温州
龙潭区 [吉]吉林

湖南省 茈江的 神龙岛 .香港的九龙 .山东的龙渠沟 .杭州 黄龙洞 . 湖南 溆蒲的龙谭 .湖南 张家界 龙山 .湖南省 沅陵 龙口井

龙的地名
北京带龙的地名很多,粗略的统计一下,就有二百多个。无论城区,还是郊区、县,不分山地还是平原,几乎哪个区县都有龙地名。
在北京龙地名中,有的是街巷胡同,如龙头井街、二龙路、上龙巷、龙家胡同等。有的是村镇聚落名,如青龙桥镇、龙湾屯、龙门庄、龙背村等。有的是山名,如龙山、九龙山、蟠龙山、龙骨山等。有的是水名,如大龙河、龙潭湖、白龙潭、龙眼泉等。有的是风景名胜名,如龙庆峡、龙门涧、白龙潭、黑龙潭等。还有的原是寺庙宫观而演变成地名,如龙王庙、龙泉寺、回龙观等。这些带龙字的地名,真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类似这些龙地名,还只是正被使用的今地名。另有一些龙地名已被废弃或更改变成历史地名,例如龙庆州便是一个。当时今延庆县在辽金时名缙山县。因元仁宗诞生于县内香水园,所以元仁宗即位后,便将缙山县升格为州,因为过去的皇帝被视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出生和登基当然都是喜庆之事,所以将缙山县名改为龙庆州了。明朝初年,龙庆州被废除,到永乐年间重新在这片土地上设州置县时,便将州名改为隆庆州了。即把“真龙天子”的“龙”改为“兴隆”的隆,因为在明朝统治者的眼里,元代帝王决不能是龙,虽然只改了一个字,读音也一样,但意义却完全不同了。到明朝隆庆年间,为避明穆宗年号之讳才将隆庆州改为延庆。元朝的龙庆州这个龙地名虽已变成历史地名,但是它的美名,今又复活,又成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的佳名,这就是龙庆峡。
如果大家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北京的一些龙地名可以组成一条地名龙。在已消失的龙地名中就有一处地名叫“一条龙”,那是现在崇文区的山涧口街。虽然一条龙不复存在,但许多的龙地名中还可组成今天的一条龙。北京现有龙地名中哪些可以组成一条龙呢?
首先是龙头。大兴县礼贤乡有个村庄,相传是明朝建立的,名字就叫“龙头”,这个村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个庄的北面有一道沙岗,是历史上永定河泛滥淤积而成的。这道沙岗高四、五米,占地十余亩,横卧如龙,人称“龙身”。后来在沙岗前建了一座庙,庙前有两个泉,如同龙眼。由这个庙演变成村庄,就取了“龙头”这个名字。另外,西城区有一条西北东南向的斜街,名字就叫龙头井街。据说这条街原来有一眼水井,叫“人头井”,井的附近有座古庙,香火不太旺盛。清朝时有一年大旱,滴水如金,但人头井的水却一直很旺。有一天有人来井上提水,见井里有一个龙头在晃动着,好像正在吐水,消息传开,人们争相观看,于是人头井便改名为龙头井。原来的古庙也改为祭祀龙王的庙,香火大盛。其实,井中哪有什么龙头,而是庙殿上的鸱吻倒映在井水里,形成龙头而已。有的同志根据出土墓志进行研究,认为龙头井这个地名是由龙道乡演变来的。龙道乡是唐代幽州城北郊的一个地名。唐幽州城大致位于今广安门一带。龙道、龙头,读音相近,所以说龙头井是由龙道乡演变来的,还是较为可信的。这样说来,龙头井这个地名的历史就悠久了。
龙头上有龙嘴、龙眼、龙角、龙须。在北京的龙地名中,除了不见龙角以外,还真有龙眼、龙嘴、龙须的地名呢!昌平县高崖口乡小碾村有一常年吐着甜水的泉就叫龙眼泉。门头沟区大峪南不远有一个水库,名字叫龙口水库,口即嘴也。崇文区有名的龙须沟,从天坛以北、以东,向东南流出北京城外。这条龙须沟很可能是古代高梁河下游故道。大概因为北京城是明清两代的都城,是自命为“真龙天子”的皇帝生活居住的地方,因此这条河道也就有了龙须沟的美名。解放前,这是一条污物漂流、蚊蝇孳生的臭水沟。解放以后,立即进行彻底整治,变成一条清水沟,人民艺术家老舍以此沟的变化为题材,写下了著名的《龙须沟》剧本,后拍成电影。虽然现在的龙须沟改造成地下暗河,但位于其上和两侧新建的街道和居住区却仍沿用它的名字命名,如龙须沟路、龙须沟北里等等。
龙头长在龙身上,北京的龙地名中,与龙身有关的就是龙背村、龙骨山。龙背村位于海淀区的西北部,西依金山,因山势颇似龙背,村名由此而得。龙骨山是中外驰名的一座山,在房山区周口店西。因山上盛产中药龙骨而得名。这些龙骨是怎么来的呢?大家都知道,大约在五、六十万年前,在这座小山上的天然洞穴里,居住着一种原始人类,这就是“北京人”、在距今大约十万年前,这里又有新洞人生活。在距今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也生活在这座山顶部的洞穴里。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都是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他们死了以后尸骨存留在洞穴中变为化石。同时,他们捕杀的大量的动物骨骼也在洞穴中堆积起来,变成化石。由于古人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将这些化石误认为龙骨遗骸。它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因为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在山上的洞穴中生活居住的时间很长,有几十万年之久,因此这座山上出产的龙骨就很多,人们就称这座山为龙骨山。从本世纪二十年代首次发现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之后,龙骨山便中外驰名。因为它是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的故乡,是研究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的科学基地。
大家都知道龙有四只龙爪。但北京的龙地名中,只有两个与龙爪有关,一个是宣武区的龙爪槐胡同,在陶然亭公园西边,一个是朝阳区的龙爪树,在小红门北,这两个龙地名的由来,显然与树形有关,也就是说,龙爪槐胡同曾生长着形似龙爪的槐树,而龙爪树村生长的是什么树,单从地名上看不出来,想必也应该是槐树。因为倒垂槐的树形的确像龙爪。
既然北京的龙地名中有龙头、龙口、龙眼、龙须、龙骨、龙背、龙爪,这不正是一条地名龙吗?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很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北京的龙地名这么多呢?这还得从“龙”字的含义中去找答案。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生活在大海、江河或深渊巨潭中,能兴云作雨,造福人类,所以人们都崇拜它,迷信它。哪里有深潭碧水,人们就称之为“龙潭”。哪里有旺盛的泉水人们就视为“龙泉”。哪里有深涧峡谷之出口处,人们就命名为“龙门”。哪里经常发生河水泛滥,人们就在附近修建龙王庙,祈求龙王爷攘灾保佑。这是北京龙地名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龙神气,也就成为封建皇帝的象征。过去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后代称作“龙子龙孙”。因此,与封建皇帝有关的一些地物也往往以“龙”字来命名。例如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园内昆明湖中的小岛就叫龙王庙。昆明湖东边的水闸称为二龙闸。昆明湖西北的拱形桥就叫做青龙桥。又如明十三陵大宫门外两侧有两座小山,如同哼哈二将守卫着陵区东南大门,这东西两座小山就被命名为凤山、龙山。南苑是明清两代的皇家苑囿,是专供皇帝打猎游乐的地方,所以发源于苑内或附近的南北两条河,就分别命名为龙河和凤河。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为北京自辽代建为陪都以后,金元明清四朝都建都于此,所以北京的龙地名就比其它地方更多、更集中。
上面谈到的这些龙的地名,可以组成一条“地名龙”。这条龙虽然长得畸形,有两个龙头,两条龙须,一只龙眼,一条龙背,一架龙骨,两只龙爪,但它却本领非凡,神通广大,它的本领和神通也都是由龙地名显现出来的。首先它能变幻许多颜色,是一条变色龙。有时为白色,卧居密云县白龙潭内。有时为黑色,潜藏于密云黑龙潭中。有时为黄色,在石景山区的黄龙潭中,兴风作浪。有时青色,在石景山区青龙潭内聚云化雨。有时又变为红色,在延庆县有红龙潭。有时还变为金色,故平谷县有金龙殿。尽管北京的地名龙颜色多变,但还是以黑白两色为主。因此,北京的白龙潭、黑龙潭也颇有名气。白龙潭已选定为北京的新十六景之一。在这里就不多费口舌了,着重向大家介绍一下黑龙潭吧!黑龙潭位于密云县石城子乡西北,这里是一条长四公里的峡谷,原名叫古楼峪,据传说,古时候白龙和黑龙是一对兄弟,都住在白龙潭内。长大分家时,性格憨厚的哥哥黑龙主动把白龙潭这个好地方让给弟弟白龙,只身来到古楼峪。那时古楼峪没有滴水寸草,荒山秃岭,黑龙便没白没黑地挑水栽草。大西山上的云蒙老祖见这小伙子又憨厚又勤劳,就送他一条银带,十八颗宝珠,这银带就是古楼峪河,虽然只有二十里长,但落差八百多米,一路上迭水成十多个深潭,就像是一串宝珠。黑龙潭是其中的一颗。这里有著名一景叫“龙劈石”,是两块各有一间房大的巨石,中间是齐刷刷的一条长4米、宽70厘米的天然渠道。这两块巨石本是一整块石头,只因有一年发大水,黑龙乘水下山,被这块巨石挡住了去路,愤怒的黑龙借助闪电的威力,扬爪一劈,地动山摇,将其一分为二,形成一大奇景。
北京的地名龙不仅是一条变幻颜色的龙,还是一条变形龙。有时它倦游归来,静卧不动,而成卧龙,门头沟区永定乡有卧龙岗村。当地传说:村西南的山冈是一条石龙的头,龙尾在戒台寺,龙头紧傍永定河,活象石龙伸头到永定河中喝水,人们便称这山冈为卧龙岗,村则以山冈得名。有时它又十分活跃,腾飞升空,故东城区南池子大街路西有飞龙桥胡同,该胡同以桥得名,原来附近有一座明代修建的石桥叫飞虹桥,清代改名为飞龙桥。桥是用汉白玉筑成,造形优美,独具匠心,桥栏上雕有狮、龙、蛙、鱼、虾、海兽等,并刻有水波纹饰图案。桥南北两头有飞虹牌坊,东西两侧有天光亭、云影亭;桥北有假山,山下有秀洞,山上建有乾运殿,殿两旁有凌虚亭、御风亭等等,真像一幅山水画佳作。可惜这优美的景观,今天无法看到了,只有这飞龙桥胡同给人以无限遐想。有时它又蟠蜷一团,化作石景山区的蟠龙山。如今山上层林密布,郁郁葱葱,山下蕴藏着丰富的磨石、页岩等资源,著名的法海寺就隐处在蟠龙山东南山腰。寺中明代壁画是罕见的艺术珍品,已列入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的地名龙具有分身的法术,少则一分为二,多则一分为九。一分为二时变成二龙闸、二龙路、二龙岗等地名。二龙闸在颐和园东墙下,是昆明湖的两个出水闸口,因雕有两个龙头,故名二龙闸,附近的村庄也就叫二龙闸村。二龙路在西城区中部,据传明末清初时,今太平桥以东,辟才胡同以南,大木仓以北都是水坑洼地,清朝中期陆续修建房屋,其中有郑王府和王爷佛堂。因而水坑逐渐缩小,俗称二龙坑。民国时填坑修路,遂名二龙路。一分为九化为九龙山。九龙山在门头沟,它属太行山山脉,山岭两侧各有四条山脊蜿蜒而去,犹如八条巨龙相背而卧。而另一条“龙”则顺山岭而下,直伸到永定河边。九龙山下储藏着丰富的煤层。1962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九龙山林场,现已发展到近万亩林区。另外在朝阳区左安门外化工路西口,另有一座九龙山,据《宸垣识略》记载:“九龙山在南顶永胜桥北岸,乾隆间疏浚凉水河之土堆成。自西至东约长三里,高二、三丈不等。委蜿起伏宛如游龙。环植桃柳万株。”这座九龙山则是人工堆积而成的。现已不存在了。
北京的地名龙还有凿石劈山之神功,为人们创造了优美的风景区,龙庆峡、龙门涧就是两个例子。先说龙庆峡吧,到过延庆县龙庆峡的同志可以领略到被人们誉为北京的“小漓江”的风光。龙庆峡水库高耸的大坝相连着两座山,其宽有四五十米,大坝犹如一把白色的巨锁把龙锁住了。登上大坝俯瞰北面,墨绿色的水面倒影着山峦和白云。东西的两座山,峭壁直立,象刀切似的,足有几十丈高,“龙庆峡”可能由此峡而得名。当你划船而渡,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水似飘罗带,曲曲弯弯,山不转水转,仿佛永无尽头,每转一山就是一景。那千姿百态的山和石,有的像出鞘的剑,有的像举起的大锤,有的像昂首的虎,有的像扭着头的象……因此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取名为“震山如来”、“鸡冠子山”、“金缸山”等等。龙门涧位于门头沟区清水乡燕家台西北侧。有长江三峡之峻拔,桂林山水之秀美,又有匡庐之飞瀑,黄山之叠泉。因此人们以“燕京小三峡”、“京西小桂林”、“大自然中的山水盆景”等赞语赞美龙门涧。百听不如一见,还是待你游龙门涧时,再观看那里的风光吧。
为什么北京的地名龙有这么大的神通呢!因为它有一件法宝,藏在房山区的一个山沟里,这条山沟就是龙宝峪。
北京的“地名龙”还是一个恋爱能手呢!它曾与老虎相恋,昌平县龙虎台就是他们谈情说爱的地方。大概因为老虎太凶猛,龙终于抛弃了它,又选择了凤。龙凤这对情侣几乎形影不离,他们时而在明十三陵约会,故十三陵东山口外有龙山、凤山。时而又在大兴县的田野里奔驰,故大兴县有龙河、凤河。经过热恋之后,它们又结成夫妻,在宣武区法源寺附近的“龙凤里”安了家,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3、泉州永春特产是什么?

永春老醋、永春佛手茶、永春芦柑。

1、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福建省永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早在北宋初年。永春民间即开始酿造老醋,其酿造技术独特。北宋初期,当时永春民间的富有人家把老醋、久熟地、久六味视为居家“三宝”。永春老醋以优质糯米、红粬、芝麻等原料,用独特配方、精工发酵、陈酿多年而成。

2、永春佛手茶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种、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系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之一,产于福建省永春县。研究证明了永春佛手茶对结肠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常饮佛手茶,可减肥,止渴消食,除痰,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火去腻。

3、永春芦柑

永春芦柑,福建省永春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查考史书,永春县没有柑桔栽培记载。永春芦柑特点:具有果形硕大端正,色泽橙黄,果皮薄,果肉汁多脆嫩香甜、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及其它成份余款点。

(3)永春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和地点扩展资料:

永春县(古属泉州府永春县)福建省泉州市下辖县级行政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东邻仙游县,南接南安市、安溪县,西连漳平市,北与德化、大田交界。

2015年,永春县荣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永春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县。2018年12月,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4、带龙字的特产和地名 快

龙眼
拉丁名 Dimocarpus longan Lour.

中文名 龙眼

拉丁科名 Sapindaceae

中文科名 无患子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广东(海南岛)

现状 渐危种。野生龙眼为海南西南部低丘陵季雨林中常见的树种之一。随着森林的破坏,大树多被砍伐,现存植株多是萌生幼树复壮而成的林木,分布区日益缩小,自然资源明显减少。

海拔下限(米)

海拔上限(米) 800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1米,板状根较明显;树皮黄褐色,粗糙,薄片状脱落。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厘米;小叶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一15厘米,宽2.5一5.0厘米,先端急尖或稍钝。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长12一15厘米,花杂性,簇生,黄白色;花粤5裂;花瓣5;雄蕊8,着生花盘内侧;子房无柄,2一3室,密被长柔毛,有小瘤体,柱头2一3裂。果核果状,球形,果皮干时脆壳质,不开裂;种子球形,褐黑色,有光泽,为肉质假种皮所包围。

特性 野生龙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台地半常绿季雨林常见的树种。分布区年平均温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喜干热生境,在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气温和适当的干旱,夏秋间(5--11月)生长期需要26--29℃的高温和充沛的雨量。为喜光树种,幼苗不耐过度荫蔽,壮龄树更需充分阳光。天然更新良好,属深根性树种,能在干旱、瘦瘠土壤上扎根生长。萌芽力强,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的树桩,能迅速萌芽更新。自然生长较慢,83年生树的高仅20.2米,胸径27厘米。3--4月开花,7--8月果熟。

保护价值 在龙眼育种上,野生龙眼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木材结构细致,坚重,极耐腐、不受虫蛀,为工业强材,适作车、船、桥梁、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实可食。

保护措施 建议将未遭破坏和分布较多的半常绿季雨林划为野生龙眼自然保护区,同时在附近国营林场建立种子园,为栽培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栽培要点 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

龙眼为中国南方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其树高一二丈,叶长而略小,开白花,成实于初秋。其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内里红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名之。
泉州是全国龙眼主要产区之一,自古盛产龙眼。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

龙眼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重要贡品。魏文帝(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
泉州地处东南沿海,气候适宜、雨量充沛,自古以来人文繁盛。优越的自然条件、 悠久的人文开发历史,促进了龙眼在泉州的栽培。
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 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枝真是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述:“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 皮黄褐色。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支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记述泉州一带“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泉州龙眼用嫁接技术繁殖方法的历史已很久远。明·徐勃《荔枝谱》(1597年)和邓道协《荔枝谱》(1628年)都有关于龙眼用嫁接繁殖的记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66—1668年)和郭柏苍《闽产录异》都记载用嵌接法换种,沿用至今。旧法用挂钵填土。 泉州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著名品种有普明庵本、红孩儿本等50多种。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1993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东璧”龙眼原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元寺僧人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内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开元寺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品质优良。其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著区别。“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称“虎眼”。《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记载。泉语“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种,有8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曾荣获国际巴黎旅游美食金质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奖。 近年全省各龙眼产区均有大量种植,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据说台湾种植的大型龙眼,当地同胞也称“福眼”。

龙眼的药用

干龙眼即桂圆(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龙眼的品种

大乌圆

石峡

福眼

储良

广眼

5、福建永春的特产是什么?

永春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南,北纬25°13’?25°33’,东经117°40’?118°31’。面积1451.8平方千米。辖15镇、7乡。人口54.72万。旅外华侨、华裔、港澳同胞100多万。通行闽南方言厦门话。
永春为全国柑橘生产基地,“中国芦柑之乡”,省重点林区县,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农副产品还有稻米、甘薯、马铃薯、芋头、小麦、木薯、蕉芋、花生、大豆、甘蔗、烟叶,油茶籽、油桐籽、棕片、笋干、板栗、蘑菇、香菇、黑木耳、紫胶、松脂,花卉、荔枝(岵山荔枝色艳味甘)、龙眼、枇杷、桃、柿、香蕉、西瓜、番石榴、李、酸梅,药材(罗汉果、砂仁、银花等),湖洋“水仙种”、狮峰“佛手种”茶著名。工业有能源、机械、化工、食品、纺织、森工、建材、陶瓷、塑料、印刷、造纸、日用品等门类。传统名产永春老醋、纸、织画、竹编、漆篮。漳泉肖铁路剑斗至天湖山段境内14.4千米,设2站,公路以省道103、212、305线为主干,通车1214.6千米。
主要城镇,桃城:县人民政府驻地,别称州内。五里街:县主要工业区、农贸集市。蓬壶:中部主要集镇。达埔:1949年6月闽西南游击队于此成立永春县人民民主政府。湖洋:永春、德化、仙游边界集镇,“柑橘之乡”,仙溪为名茶“闽南水仙”原产地。吾峰:有1930年吾峰暴动旧址。玉斗(五斗):玉美窑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下洋:新兴工矿区,天湖山矿务局设此。一都:西部山区重要集镇。岵山:侨区集镇。
城区有宋代以来所建的“五星井”(金井、银井、五井、龙井、虎井)。西郊许港为宋代石鼓码头遗址。西部帽顶山寨是清代林俊农民起义军根据地,大鹏山有垂云寺。美魁堂为1929年朱德率红四军进驻横口乡福鼎村时旧址。东关镇东关桥(通仙桥)是始建于宋代的长廊屋盖梁式桥。康山、九兜山、大宗山等有商周文化遗址,蓬山(五斑山)有普济寺,陈岩山有仙洞。名胜古迹还有桃溪惠明寺、百丈岩马氏庙、留安

6、带龙字的特产和地名

1.乌龙茶(oolong tea)

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

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

2.黑龙江

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中国古称羽水、黑水、浴水、望建河、石里罕水等,蒙语称哈拉穆河,俄语称阿穆尔河。

3.龙须面

为传统面食,流行于北方广大地区,是一种又细又长、形似龙须的面条,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吃龙须面之俗。今已为居民普通食品,常年食用。

4.龙口市

是烟台市代管县级市,东与蓬莱市毗邻,南与栖霞市、招远市接壤,西、北濒渤海,隔海与天津大连相望。全市东西最大横距46.0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37.43千米,总面积901平方千米。截至2010年末,辖5个街道、8个镇,总人口为688255人。

5.火龙果(学名:Hylocereus undatus 'Foo-Lon')

是仙人掌科、量天尺属量天尺的栽培品种,攀援肉质灌木,具气根。分枝多数,延伸,叶片棱常翅状,边缘波状或圆齿状,深绿色至淡蓝绿色,骨质;花漏斗状,于夜间开放。

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萼状花被片黄绿色,线形至线状披针形,瓣状花被片白色,长圆状倒披针形,花丝黄白色,花柱黄白色,浆果红色,长球形,果脐小,果肉白色、红色。

(6)永春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和地点扩展资料

乌龙茶名称来源

大致有四种来源可能:一为产地说;二为茶树品种而来;三为制茶之人名称而来;四以茶叶形态色泽而来。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茶园主人去看快晒好的茶叶,发现那里有一条乌龙。他吓坏了,过了几天才敢回来看。茶叶在这几天太阳之下氧化,不再是以前的绿茶,但是浓香可口。主人从此叫它“乌龙茶”。

也有说最先发明乌龙茶制法之人名字叫苏龙(因人长得黑,人称乌龙),所以茶因人而得名。

其实乌龙茶名字应该还是来源于茶叶的形态,茶叶在晒、炒、焙加工之后,色泽乌黑,条索似鱼(比作龙)。在水中泡开,叶片似卷似曲,色泽乌青,有如乌龙入水。故而得名。

不论由地名而来还是由茶树品种名而称的乌龙茶,只要制法相同的,均通称为乌龙茶,包括乌龙品种及其他著名品种,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7、泉州带有龙字的地名或特产

一、泉州带有龙字的地名—龙湖:

龙湖镇,是福建省泉州晋江市下辖的一个镇。龙湖镇以湖得名,位于晋江市东南沿海,临近石狮市和深沪镇。衙口村产品“衙口花生”是龙湖镇著名的特产。龙湖镇衙口村也是施琅将军的故居,也是中国织造名镇,并且也是晋江市著名的侨乡,有许多旅菲华侨。

二、泉州带有龙字的特产—泉州龙眼:

泉州龙眼,福建省泉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泉州龙眼”,已有1700多年的龙眼栽培历史,泉州特产龙眼干是丝绸销往海外主要商品之一。

早在1978年,晋江、鲤城和南安被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确定的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中。泉州龙眼品质优良、风味独特。“东璧”为泉州“珍稀”独有品种。

(7)永春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和地点扩展资料

泉州的区划沿革:

泉州于1949年9月解放(金门除外),并于9月9日设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辖晋江、惠安、莆田、仙游、同安、安溪、金门(待统一)。同年12月,德化县归之。1950年3月,改称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德化划归永安专区;9月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区依旧,10月德化复归。  

1951年1月,划晋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1955年3月,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1956年5月,划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到晋江专区。1958年,析同安县划归厦门市。1959年8月,析福清、平潭、永泰归福州。1963年4月,析大田归三明

1968年9月,撤销晋江专区专员公署,成立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6月,析莆田、仙游归莆田专区,同时划同安县归晋江专区。1971年6月,改称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3年6月,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

与永春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和地点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