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原莲花落的曹强
曹强,1937年生,原名曹有元。山西平遥人。1958年从事文艺,先后在太原市曲艺联合会、太原市曲艺团、太原市歌舞团任曲艺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西曲艺家协会理事、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60年代初开始挖掘、整理频于灭绝的晋中落子,使这一民间说唱艺术重新登上文艺舞台。创作并表演曲目100余个。主要作品有:《冬冬献宝》、《会战新歌》、《弄巧成拙》、《立竿见影》、《珠联璧合》等。1980年《儿子迷》获山西省曲艺调演优秀创作、表演奖。1984年《起名字》获《晋阳文艺》优秀作品一等奖。1988年《雷雨之后》获14省保险文艺征文一等奖。辞条辑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民间名人录》。曹强于2014年2月25日21:40因急性肺炎病逝于山西省人民医院,享年78岁!
2、太原莲花落的历史沿革
历史上唱诵佛歌时有“一朵两朵莲花落”和“莲花开时众生乐”之说,那时起“莲花乐”就与“莲花落”名称通用,莲花落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那时的名称叫“落花”,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曹强告诉记者,莲花落传入山西是在清朝道光年间。
那时,河南闹水灾,许多难民逃到山西文水、交城和平遥一带,同时,他们把莲花落也带到了山西,于是在山西晋中一带就有了唱莲花落的流浪艺人,一些当地人也用晋中方言来演唱莲花落,被称为“晋中莲花落”,太原莲花落就是在晋中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962年,曹强还是太原曲艺联合会的相声演员,当时的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始主动学习莲花落。他接触了几位莲花落老艺人,向他们虚心请教,由于这些老艺人都是用当地的方言表演,因此曲种韵味杂乱,难以普及和流传。为了更好地继承、发展莲花落,曹强以太原方言为基础,结合普通话发音,在认真研究晋中莲花落的基础上,从语言、唱腔、表演、节奏等方面对莲花落进行了重大创新和改革。在1963年的一次表演中,全新的莲花落大获成功,从此,太原莲花落作为一个全新的曲种诞生了。 莲花落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宋,许多学者认为,莲花落原叫“落花”,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佛祖的塑像坐在莲花宝座上,莲花是佛家的花,因此叫莲花落,也叫莲花乐,或落子。莲花落最早传入山西是在清道光年间。那时,河南闹水灾,许多难民逃到山西文水、交城和平遥一带这些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他们把莲花落也带到了山西,于是晋中一带就有了唱莲花落的流浪艺人,一些当地人也加入到这个队伍,用晋中方言来演唱莲花落,被称为“晋中莲花落”,又叫做“晋中落子”,而太原莲花落就是在晋中落子的基础上转变而来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导下,省城文艺界开始挖掘传统文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太原曲艺联合会的年轻相声演员曹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开始主动学习莲花落。他先后跟随文水、晋中等地的多位民间老艺人学习,并于1963年首次在晋祠庙会上给太原观众表演了他的处女作《三进太原》。由于曹强所创作和表演的莲花落,是在认真研究晋中莲花落的基础上,从语言、唱腔、表演、句文、句式、节奏、板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和改革,尤其是语言上,从原来的晋中话改为了具有山西代表的太原方言,并结合了普通话语音和搜集提炼而来的民间词汇,使其语言更加的性格化、形象化、生活化,所以根据创立后的风格特点和使人快乐宗旨,把它定名为了“太原莲花落”,由此一个全新的曲种也在三晋大地上诞生了。 太原莲花落问世后,由于其独有的亲切感,受到了太原市民的热烈欢迎,而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不仅连曹强本人没有想到,连他所在的曲联以及市文化局都没有料到,这更坚定了他栽培好这一新生曲种的信念,并由此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令人捧腹,且雅俗共赏的好作品。经过50多年的历练,如今曹强已是一位七旬老人,可他依然没有对莲花落释怀。
曹老回忆说:“太原莲花落自问世以后,其实就非常受到市民的欢迎,要不然我也不会一直坚持到现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间,太原莲花落这种曲艺形式在三晋大地上可谓是发展到了高潮,那时候不论老少,人们都对莲花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不仅省市电台、电视台都因播出莲花落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就连关于莲花落的音像制品也是大卖特卖,而三家出版社争相出版有关莲花落的音像制品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正如曹老所说,太原莲花落过去曾辉煌过,而这种辉煌绝不仅仅是因为人们一时的愉悦所致,它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也是不可估量的,曹老独树一帜的创作和表演不仅满足了人们热爱家乡、热爱地方文化的情绪,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太原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事与愿违,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由于受重发展轻文化的社会大前提的影响,文化底蕴本十足的山西却面临着“文化生态危机”,而我市仅存的曲种太原莲花落也陷入了发展的“瓶颈”。
对此,曹老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太原莲花落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走下坡路的,而所谓的下坡路并不在创作上和形式上,主要是体现在受欢迎程度和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并不能因此就说人们不喜欢这种曲艺形式,实际上不少‘老太原’和‘小太原’对此还是充满热情,感兴趣的,今年年初举办的太原莲花落专场晚会大受欢迎就能够说明太原莲花落依然还是观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之一,因此在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看到由自己所创立,并已走向成熟的太原莲花落不要像曾出现过的‘太原大鼓’和‘太原琴书’那样无法延续,不知所终。” 太原莲花落从创立至今,能够走向成熟,并在曲坛独树一帜,与曹老对太原莲花落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的研究、创作是分不开的。然而,一直以来有个心结却困扰着曹老,那就是太原莲花落无一真正的传人。现今曹老虽然已退休多年,身体也患有多种疾病,可是他依然对莲花落后继无人的现状充满了忧虑。
曹老无奈地介绍说:“过去我也曾带过一些学生,尤其是在太原莲花落发展的鼎盛时期,不少人都是慕名而来学习,其中有条件好的,也有条件较差的,但是到最后却没有一人能够算是真正接受了这门艺术,这当中有很多原因,有些是知难而退,也有些是认为学习了也没有发展随即半途而废,到了现在,太原莲花落开始走下坡路,来学习的人本来已很少了,算是可造之材的就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太原莲花落现在就面临着一个后继无人、无法延续的现状。这样如果一旦从我这里断接开的话,很有可能太原莲花落就会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回忆。”
太原莲花落的创立者没有真正的传人,这看似很小的一个问题,却关系着一门艺术的存亡,当然无论是作为观众还是作为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市民,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据曹老介绍,近几年来,他除了仍旧坚持创作和表演外,积极物色合格的学员,还在企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进行讲座和教学活动,目的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把一身绝技传授给有志于地方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使这一艺术瑰宝发扬光大。
3、哪的“莲花落”最为著名?
太原莲花落。
2010年,山西省太原市的“莲花落”,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太原莲花落的表演形式
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其一手所执两片大竹板,一手所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所以俗称为“七件子”。莲花落的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表演时,先打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颇合当地人的审美趣味。
提起太原较早的曲艺表演形式,似乎能让老太原人忆起的,也只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盛行的太原莲花落了。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由于太原莲花落的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所以颇合当地人的口味,可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这种太原的“土特产”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5、太原莲花落的歌词
这是一段计划生育宣传的段子,语言诙谐生动,贴近生活,朗朗上口,是编者从计划生育宣传册中挖出来的,供大家欣赏。段子中有不少方言难懂:比如“外”在文水方言中常作语气词:
走上台来我笑嘻嘻,
说上一件事情你们听仔细。
这事情发生在俺们家里,
主要人物就是我还有俺婆姨。
俺老婆姓赵叫赵三女,
外眉眼长得还差不离;
工作学习都不错,
可有一件事令人不满意。
俺们结婚十几年,
生下两个娃娃都是闺女。
这一天俺们都休息,
我在厨房和煤泥;
俺老婆正在炒鸡蛋,
我用开玩笑的口气把话提:
“人们为了吃鸡蛋,
养鸡总愿意养母鸡;
可是女同志要是生娃娃,
最好是男的女的搭配齐。”
俺老婆一听就不高兴。
“你这人实在成问题,外不由人,
怎的能拿上俺们女同志比母
鸡。”
“唉,都怨你的时名字不地
道,
偏偏就叫了个赵三女。”
“这和我的名字有甚关系?
说这话一点也没道理、”
“你姐妹五个就没男的。”
哼,我看这是遗传性的养闺
女!”
“你不要脚大怨孤拐
最好是检查检查你自己;
要不是你的祖宗没德性,
就是你对生理上有问题。”
“啊你养不下小子还怨我,
这态度一点也不谦虚。”
我越想这事越出火,
顺手甩了她一身泥。
俺老婆也不止步,“去你的!”
她甩下我一睑鸡蛋皮。
这时侯走进来一个人,
是隔壁子地姑姑的老邻居;
这个人刚从外地来,
姓杜名叫杜卜奇(谐音:肚卜脐,文水方言肚脐)。
她问明情况点点头,
未曾说话笑眯眯:
“我有一个偏方于,
专门生男不生女;
这个秘方显祖传,
我不告旁人光告你。
要一两花椒,二两减,
再加上三两黑精稀,
四个辣角五头蒜,
另外还要六疙瘩西瓜皮。
只要连吃三付药,
我敢肯定没问题;
等生于娃娃你再看,
保险是个胖小子。”
我当时给了他五块钱,
下午就把药配齐;
稠乎乎的熬了半砂锅,
就和外猪血差不离。
俺老婆一看就发了愁,
我赶紧对她来鼓励:
“亲爱的,徐平时表现最勇
敢,
本文夫一向佩服你。
咱们为了养个小子,
可不能向这困难把头低。
你咬牙,憋住气,
喝下去我给你买鸭梨。”
吃了药大概有半点钟,
只见她一个劲儿按肚皮。
嗯2看样子可能怀上咧,
我从心里感谢社卜奇;
人家这药真管用,
这一回养他个小于没问题。
我心里想得正高兴,
俺老婆在床上哭啼啼;
肚子疼得她直打滚,
头上的汗珠子象下雨;
呕吐恶心发高烧,
他一晚上拉了七次稀。
我一看这情况着了急,
赶快把她送到医院里;
一检查是急性肠胃炎,
现在虚脱已昏迷。
我一听这话害了怕,
“大夫同志请你多费心,
想办法救救俺婆姨!
经过医生全力来抢救,
到天亮脱离了危险期。
6、太原莲花落发财喂猪词
曹强老先生的,拜托拜托
7、急求太原莲花落
的确不好买。曹强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出过4盘磁带,2004年出过3张DVD光碟,这两套专辑一共收录四十余个经典作品。但这些音像资料现在很少见了,下载自己制碟吧。
太原莲花落《卖花生-曹强》:
http://www.podlook.com/channel/15147
太原莲花落《卖花生》
http://www.podlook.com/item/2572069
太原莲花落-小丁开车
http://www.56.com/u43/v_MTUyODI0NjQ.html
http://www.tudou.com/home/lianhualao01/
【共享】太原莲花落
http://www.englong.net/?viewthread-3816.html
莲花落
http://www.56.com/u94/v_MTU5MjAzMzk.html
太原莲花落-窦仙姑
http://www.56.com/u16/v_MTUyODE4MjE.html
莲花落歌伴舞-赵永祥
http://tv.mofile.com/UBNCHOGF/
莲花落<江瑶>
http://www.56.com/u68/v_MTUwNzU2ODk.html
8、寻找太原莲花落
太原莲花落《卖花生-曹强》:
http://www.podlook.com/channel/15147
太原莲花落 TAIYUAN LIANHUALAO BALLAD SINGING
流行于太原、晋中、吕梁各县。六十年代初,太原市曲艺演员曹强走访晋中莲花落老艺人李莲根,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加以改造而成。它以竹板击节,无丝弦伴奏,唱腔为段落体。每段开头和结尾用唱腔,中间用韵白和道白叙述情节,摹拟人物言行,尾句唱腔用抖“包袱”的形式结束。说唱多用太原方言。
9、太原莲花落歌词
作品:太原莲花落
演唱:曹强
作词/作曲:曹强
专辑:《立竿见影》
(开板)
唱:有一位大嫂是刀子嘴,吵架骂人不吃亏。
这大嫂长得是黑又胖,姓杨名叫杨泉梅。
(小渡)
白:星期天大嫂在家里洗衣裳,跑进来他儿子小桂桂。
桂:妈妈,有个小子手拿擀面杖,把咱家的猫儿是打断腿。
我怎么老远一看,好象是九号院的李小伟。
杨:哎呀,你这个窝囊废,看见凶手你不敢追。
你应该当场抓住他,又哭又闹让他赔。
走,来他个自卫还击战,咱可不能吃这亏。
白:杨大嫂来到九号院门口高声骂:
杨:哼!你个死的没人管教的小土匪。
烂了你心,烂了你的肺,你打断我家猫儿一条腿。
我家的猫不是普通猫,把你小子卖了也不够赔,我家的猫儿最聪明,听上音乐就能跳芭蕾。
我家的猫儿最勇敢,看见老鼠就死命追。
我这是优良品种进口猫,出产就在乌拉圭
(小渡)
白:大嫂是越骂越上劲来,瞪起眼睛是竖起眉。
小桂桂也学上他妈这样样,连喊带叫来助威。
这时候有个后生骑个自行车。
一下把大嫂撞在地,当下就碰破了她的胳骶跬。
疼的大嫂是起不来,急坏了旁边的小桂桂。
小桂桂一把抓住那后生。
桂:你,你个死的没人管教的小土匪。
烂了你心,烂了你的肺,你碰破我妈的胳骶跬。
我家妈妈不是普通妈,把你小子卖了也不够赔。
我家妈妈最聪明,听上音乐就能跳芭蕾。
我家妈妈最勇敢,看见老鼠就死命追。
我这是优良品种进口妈,出产就在乌拉圭。
(9)山西特产太原莲花落扩展资料:
歌曲起源:
莲花落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宋,许多学者认为,莲花落原叫“落花”,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佛祖的塑像坐在莲花宝座上,莲花是佛家的花,因此叫莲花落,也叫莲花乐,或落子。莲花落最早传入山西是在清道光年间。
那时,河南闹水灾,许多难民逃到山西文水、交城和平遥一带这些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他们把莲花落也带到了山西,于是晋中一带就有了唱莲花落的流浪艺人,一些当地人也加入到这个队伍,用晋中方言来演唱莲花落,被称为“晋中莲花落”,又叫做“晋中落子”,而太原莲花落就是在晋中落子的基础上转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