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苏州特产的作文
苏州有许多特产,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1、 阳澄湖大闸蟹 .........推荐度★★★★★
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享有“蟹中之王”的美称,其外形特征:青背、白肚、黄毛、金爪、体壮。青背,蟹背青得发亮,清爽,半透明,烧熟后,显纯红,红得鲜艳。它不同于其它湖区螃蟹的灰色,色暗,泥土色重,熟后呈淡红,红中带灰。白肚,蟹肚呈白色,白得有光泽,给人以水亮玉质般美感(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有些水深的地方也养殖阳澄湖大闸蟹,因而有少量其它湖区螃蟹肚灰白或灰色,或白得不清洁。黄毛,蟹螯上的绒毛、蟹爪上的须毛呈黄色。雄蟹绒毛密而软,不带泥土屑。蟹爪上毛须清爽,显黄色。其它湖区蟹毛带泥土色,不清洁。金爪,蟹爪尖上呈烟丝般金黄色。其它湖区的蟹,爪尖上没有明显的金黄色。体壮,阳澄湖大闸蟹体壮,墩厚,结实,两螯八爪粗壮有力,放在玻璃上能撑起,爬行自如。与其它湖区蟹相比,同样形体大小的蟹,阳澄湖大闸蟹体重重得多,它没有一壳水的现象。
阳澄湖大闸蟹为“蟹中之王”,其色、香、味妙不胜言,“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那桔红色的蟹黄、白玉似的脂膏、洁白细嫩的蟹肉,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之上,也是其它湖区蟹无法比拟的,难怪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士诗曰:“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2、太湖三宝 .........推荐度★★★★★
太湖水产资源丰富,这为地处太湖之滨的苏州提供了丰厚的美食资源,盛产的银鱼、梅鲚和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驰誉中外。
银鱼
银鱼,俗称面条鱼,或面杖鱼,身长数寸,体长略圆,相传吴王食脍有余弃于水中,化而成鱼,古亦称脍残鱼(银鱼之名因其在湖中游洄,如银箭离弦之故)。可知太湖银鱼被开发为我国珍贵食用鱼种历史之久。
太湖银鱼有大银鱼、雷氏银鱼、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四种,前两者较大,后两者较小。整鱼除两眼为黑点外,全身洁白、透明、骨软、无鳞。产期集中于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此间是捕捞的旺季。明朝诗人王叔承所写的“冰尽溪浪缘,银鱼上急湍,鲜浮白玉盘,未须探内穴”诗篇就是对银鱼的赞咏,宋代张先写的“春后银鱼相下鲈”的诗句,则将银鱼和鲈鱼并举,列为鱼中珍品。
银鱼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银鱼含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热量41千卡,以及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份。
新鲜银鱼经爆晒可制成银鱼干,其形如一尾玉簪,色、香、味经久不变。苏州荡口产的银鱼干,长不到两寸,体呈扁形,肉肥骨软,色白有光,列为上品。远销欧美,享有盛誉。
银鱼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骨刺,无腥味,可用来烹制出多种味美可口的菜肴鲜汤。鱼嫩汤鲜的“银鱼球”和鲜嫩香肥的“银鱼摊黄菜”就是以太湖银鱼为主料,经名厨之手加工、烹制而成的两道传统名菜。食用银鱼干在烹制前,要用水浸泡,如若与鸡蛋合炒,鲜嫩味美,柔若无骨,是一道江南的应时名菜。
梅鲚
梅鲚,又名湖鲚,俗称毛叶鱼,体形略扁薄,头尖小而口大,两眼着生于头的前上端,腹部稍阔,尾则细狭,鳞细色白,整体呈窄长的毛竹叶状。
据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中记载:传说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经过“卧薪尝胆”积蓄了力量,对吴国发起决战,报仇雪耻。当时吴王夫差因得西施,终日寻欢作乐,荒淫无度,残害忠良。吴军不愿为其卖命打仗,越军赢得有利战机,节节胜利,但后由于受阻于太湖水面,无法攻克吴国都城,战争相持不下。正当越军军粮快要吃尽,欲撤退之际,忽然在越军战船四周,浮游起成群结队的小鱼——即为梅鲚。越军捕捞食之,从而士气重振,很快地攻进了吴国都城(今苏州),灭了吴国。传说太湖梅鲚是由吴王夫差吃剩后倒入太湖里的脍鱼残肉、残骨而变,因其比银鱼要长,太湖渔民惯称梅鲚为银鱼的阿哥。
梅鲚每年三、四月间产卵,六月子鱼始见,随后即为捕捞汛期,民间故有“七月七,梅鲚齐”谚语,捕捞期可直到次年的二月中旬。
梅鲚,肉质细嫩,味极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磷、钙、铁等无机盐。特别应提到的是,嫩骨和卵中含有大量的钙质,约为银鱼的三倍,是人脑和骨髓的滋补品,尤其适合作为青年保健食品。
太湖渔民通常习惯把刚捕捞起来的梅鲚及时用木炭火缓慢烤干,制出了鲜美而无腥味的梅鲚干,为太湖著名特产,被人们视为席上珍品。
梅鲚鱼(鲜品)及其鱼干,烹调方法多种多样,清蒸或红烧均可,如取梅鲚鱼干辅以咸菜或豆腐等共烧煮,则是江南太湖一带群众的一道美味佳肴。
白虾
白虾,生长在太湖开阔的水域,属淡水虾类。体色透明,头部有须,胸部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形。据《太湖备考》记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
太湖白虾多为生活在水草丰盛、风平浪静的浅滩处,其食性是以植物碎片、有机残渣和弱小无脊椎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每年五月到七月中下旬,是白虾产卵旺季。春季早批产卵孵化出的幼虾,经过二、三个月,六、七次蜕皮后,至六月中下旬长成大虾,八月底即可成熟产卵。无专门的汛期,通常农历六、七月间是吃虾的时令。
太湖白虾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甚高,据科学分析,每100克食用虾中,含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以及钙、鳞、铁等无机盐和维生素A等营养成份。除食用外,还可入药。当代药学家叶桔泉在《食物中药与便方》一书中说:“虾性味甘、温,托痘疮,下乳汁,壮阳道,是一种强壮补精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
以虾为主料制作的菜肴,色、香、味俱全。“碧螺虾仁”、“炒虾饼”和“三虾豆腐”等名菜均出于技艺高超的厨师之手,食后令人赞不绝口。
3、碧螺春茶 .........推荐度★★★★★
碧螺春茶原产于苏州东、西山, 但关于碧螺春却有着许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一种传说讲:碧螺春兴于唐代、盛于宋朝,明清之际遍及江南。因色如碧、形似螺,又值春天之际,故而得名。据说,此茶为王母娘娘派仙鹤传的种,山人朱元正独得其妙,植于山崖下。初称其为“吓煞人香”,后清康熙南巡到东山,才改名碧螺春。另一类说法也就是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传说认为碧螺春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当初茶农采茶,因“筐不胜贮,置于怀中,茶得热气,忽发异香”,茶农于是惊呼“吓煞人格香”,“吓煞人香”于是便成为碧螺春的俗名。后适逢康熙皇帝南巡,江苏巡抚宋荦用此茶进献,甚得嘉许,但圣上以为名称不雅,遂钦赐“碧螺春”之名。于是,今天就有了人人传颂的碧螺春美称。
4、 昆石 .........推荐度★★★★
“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这是元朝诗人张雨在《得昆山石》诗中对昆石的赞美。昆石,因产于江苏昆山而得名。主要出自于城外玉峰山(古称马鞍山)。它与灵壁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又与太湖石、雨花石一起被称为“江苏三大名石”,在奇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大约在几亿年以前,由于地壳运动的挤压,昆山地下深处岩浆中富含的二氧化硅热溶液侵入了岩石裂缝,冷却后形成石英矿脉。在这石英矿脉晶洞中生成的石英结晶晶簇体便是昆石。由于其晶簇、脉片形象结构的多样化,人们发现它有“鸡骨”、“胡桃”等十多个品种,分产于玉峰山之东山、西山、前山。鸡骨石由薄如鸡骨的石片纵横交错组成,给人以坚韧刚劲的感觉,它在昆石中最为名贵;胡桃石表皱纹遍布,块状突兀,晶莹可爱。此外还有“雪花”、“海蜇”、“荔枝”、“荷叶皴”等品种,多以象形命名。昆石总的看来是以雪白晶莹,窍孔遍体,玲珑剔透为主要特征。
昆石的开采历史很悠久,宋代《云林石谱》中就已作介绍。它的采制大致要经过选坯、曝晒、冲洗、剔泥、雕琢、浸泡等复杂工艺,方能完成,又因数量一直很少,故颇为名贵。玉峰山高才82米,方圆不过三华里,经过上千年不断采觅,现在山表已很难看到石坯了。
昆石一般大小仅尺许,大者极少见,据《清秘藏》作者介绍,他在嘉靖年间见到一块昆石,高有丈许,方七八尺,下半部状若胡桃块,上半部乃鸡骨片,色白如玉,玲珑可爱,后被松江一大姓以八十千钱买去了。现昆山亭林公园有两座一人高的昆石立峰,为明代旧物,一为“春云出峋”,一为“秋水横波”,陈列在顾炎武纪念馆前亭子中。这二株巨石,窈窕玲珑,窍孔遍布,是硕果仅存的巨峰佳品。更多的昆石小品则为民间所收藏,成为案几清供之品。
5、万三蹄 .........推荐度★★★
为周庄首选名菜,以精选的猪后腿为原料,配以佐料,经过煨煮或蒸焖而成。肉质酥烂脱骨,汤色酱红,肥而不腻,咸甜相宜,香酥味美,十分可口。原为周庄过年、宴庆中主菜,意为团圆,后变为招待贵宾的上乘菜肴,传为沈万三家中待客必备的菜肴。
6、万三菜苋 .........推荐度★★★
万三菜苋采用周庄本地所产的、在春天采摘的嫩菜芯为原料,经过精心腌制,放于小甏,甏口用箬叶和黄泥密封,存放数月而成。清香扑鼻,既可生食,也可烧汤炒菜。配料:菜芯、食用盐、白糖等。
7、 芡实 .........推荐度★★★
芡实是同里土特产的上品,产自同里西北荡的芡实(俗称“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据《本草纲目》记载,芡实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开胃助气、止渴、益肾、治小便失禁等等。可作药膳之用,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红枣、莲子、桂圆更美味。
8、太湖莼菜 .........推荐度★★★
莼菜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原来野生于长江以南的湖泊和池塘中,尤以苏南太湖、杭州西湖出产最多,也最著名。莼菜的叶子呈椭圆形、深绿色,背面分泌出一种类似琼脂的粘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葡萄糖等多种成份,可煮可炒,不仅是风味独特的珍贵蔬菜,而且有清热、润肺、利尿、消肿、解毒、健胃、止泻等功效。太湖莼菜从明末清初开始人工栽培,生长繁殖快,每年“清明”前后水底的地下茎开始萌芽生长。在这个时节采摘的莼菜嫩片称为“春莼菜”;“立夏”之后,气温上升,莼菜生长旺盛,到“霜降可大量采摘,称为“秋莼菜”。目前,以东册财团湖区和西册消夏湾的莼菜产量最多。每年夏秋,那里大片地布满了一簇簇莼菜,连绵数华里,仿佛给碧清如镜的太湖湖面绣上了翠绿的“花边”,美不胜收。莼菜除鲜莼菜可食用外,还可以由食品厂加工成瓶装或罐装莼菜保存或出口,太湖莼菜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荣获外贸优质产品称号远销国外。用太湖莼菜加辅料烹调而成的“是火莼菜汤”、“芙蓉莼菜”,滑嫩鲜美,清香诱人,是苏式菜肴中的名菜,因此国内宾馆、饭店、招待所对太湖莼菜的需求日趋增加。人们还把太湖莼菜比喻为思乡之物。据《晋书》记载,历史上有位名张翰的官吏,在北方想起江南的莼羹,便弃官回乡,这便是“莼鲈之思”典故的由来。
9、 煽禽 .........推荐度★★
沙家浜煽禽有近100年历史,已逐渐发展成为江南名产。其主要原料为草鸡、草鸭,用沙家浜的传统工艺,配以十余种天然香料,采用现代真空包装和灭菌技术精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该产品开袋即可食,并能保证在储藏过程中不变质及保持原有独特风味,为旅游、家宴之佐餐和馈赠亲友之佳品
2、介绍苏州特产的作文
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享有“蟹中之王”的美称,其外形特征:青来背、白肚、黄毛、金爪、体壮。青背,蟹背青得发亮,清爽,半透明,烧熟后,显纯红,红得鲜艳。它不同于其它湖区螃蟹的灰色,色暗,泥土色重,熟后呈淡红,红中带灰。白肚,蟹肚呈白色,白得有光泽,给人以水亮玉质源般美感(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有些水深的地方也养殖阳澄湖大闸蟹,因而有少量其它湖区螃蟹肚灰白或灰色,或白得不清洁。黄毛,蟹螯上的绒毛、蟹爪上的须毛呈黄色。雄蟹绒毛密而软,不带泥土屑。蟹爪上毛须清爽,显黄色。其它湖区蟹毛带泥土色,不清洁。金爪,蟹爪尖上呈烟丝般金黄色。其它湖区知的蟹,爪尖上没有明显的金黄色。体壮,阳澄湖大闸蟹体壮,墩厚,结实,两螯八爪粗壮有力,放在玻璃上能撑起,爬行自如。与其它湖区蟹相比,同样形体大小的蟹,阳澄湖大闸蟹体重重得多,它没有一壳水的现象。
阳澄湖大闸蟹为“蟹中之王”,其色、香、味妙不胜言,“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那桔红色的蟹黄、白玉似的脂膏、洁道白细嫩的蟹肉,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之上,也是其它湖区蟹无法比拟的,难怪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士诗曰:“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3、家乡的特产作文,要昆山的
我的家乡-温州,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我最喜欢的是馄饨。也许你会觉得,馄饨都是一样,有什么特别,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我们家乡的馄饨可是远近驰名的“色、香、味”俱全。
我们家乡的馄饨,它的皮似乎比纸还薄,比玻璃还要透明,在皮上简直可以透出馅儿来。在一张皮里包上干贝、瘦肉、葱花,一看,晶莹透亮的皮里呈现出“朵朵鲜花”,小巧玲珑,煞是好看。还没有尝上一口,这外形就已经使人馋涎欲滴了。这馄饨不仅外形美,味道更美。一碗馄饨在你面前一掠过,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深深地吸一口气,就能让人情不自禁地说:“真香啊!”舀起一个馄饨,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进嘴里,嚼着嚼着,一股美味直入肺腑。再舀起馄饨汤,漂浮着绿油油的葱花,紫色的榨菜,还有红彤彤的虾米,组成了一幅美景图。喝到嘴里,一勺鲜美的汁水流入喉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当你来到我的家乡时,走在街上,看看一家家馄饨店,哪家不是人来人往。有的人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有的人甚至狼吞虎咽起来,还有的人不小心把馄饨汤溅到了自己的身上。一些人吃饱了还不满足,还要打包,有的买回去孝敬老人,有的买会去给孩子吃,还有的特地从外地跑来买给朋友吃。
啊!我爱家乡的馄饨。家乡的馄饨不仅味道好,而且外形美观,年轻人爱吃,小孩子,老人更爱吃。如果你来到了我的家乡,那一定要尝一尝馄饨,这馄饨一定会使你流连忘返。
点评:
4、描写一种植物作文500字左右
我有篇例文:
梅花
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五月份,春与夏交接的季节。阳光明媚,姹紫嫣红。迎春花与玉兰花刚刚开败,月季冒出了小小的蕾,一串串粉嘟嘟的桃花,绿草如茵,这一切,都像人们说得那样,是的,这我也同意,春天确实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嫩嫩的绿,淡淡的绿,无边无尽的绿,而夏天,绿得更深了,那是翠绿,绿得更加得深沉。
然而,冬天,这四季中最没有生气的一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是无边无垠的白,雪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仅仅能为这枯萎的冬天增添几分绿色的松柏,此时也被盖上了厚厚的雪被。
夏天的那些花儿们,此时也只剩下了枯枝烂叶。不再有了往日的娇艳,不再有了往日的富贵,不再有了往日了神气,他们那仅剩下的矮小的枝,也在雪被的压力下累得直喘粗气,只能悲哀的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而此时,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这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出现了,就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风雪的影响。傲雪临霜。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
这就是我喜爱梅花的原因,坚强不屈。虽然冬天是那样的寒冷,以至于人们都懒得出门,然而梅花却在风雪中开着那小小的花,而这小小的花,所象征的精神,却远比那夏天中艳丽多彩的玫瑰,月季,牡丹高尚的多。
你看那梅花,像极了纯白的雪,只是那雪花融化之后,留下的只是一滩污迹,华而不实,虚假的很,而梅花,她是真真正正的纯白,有时还带着一点点粉红,她留下的,是似有似无的芳香。她的朴质与素雅,也不是常人能所及的。
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寒霜,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红军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临霜的雪梅,真真切切的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的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吗?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大自然是美的, 那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的树木,那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花卉,以其色彩、情态、形状、功能装点着犬自然,也装点着人们的生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丽宜人、多姿多采的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不可缺少的资源。我们的生存、生活离不开植物,花草树木也成了同学们练习作文的重要题材。
描写植物的文章,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都离不开“状物"、“咏物"。咏物言志,按照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艇、《文心雕龙》的说法,就叫作“应物斯威,意物吟志",这句话的意思是z见到外界事物,触发了某种思想,于是借助描述外界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学过的《落花生》〈许地山著)、《松树的风格》〈陶铸著〉、《茶花赋》(杨朔著〉、《白杨礼赞》(茅盾著〉等,都是咏物言志的脸炙人口的佳作。
那么,怎样描写植物呢?
首先,要仔细观察,抓住植物的特征进行具体的描绘。
同样是花,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各显丰姿,即使是同一种花舟,在不同季节〈春夏秋冬〉和不同时间〈早晨、中午、晚上〉,其形状、颜色、气味也不相同。同样是绿色,也还有嫩绿、翠绿、墨绿之分。同样是香,也分清香、淡香、:香等。各类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都是由萌发、-芽、出叶、抽枝、开挖到结果。描写的时候,就应把植物i‘外形特点有坝序地记下来。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丁烨小朋友:了一篇几百字的文章,题目叫《含羞草》,小作者观察得很才细:“茎上长出一根根坚硬的东?",“每一根叶轴上有七至二.四对长条形小叶",“茎顶部开花",“像一个个小绒球",“1轻一碰,一对对小叶就会顺着叶轴闭合下垂"......小作者抓才含羞草各部分的特点有顺序地写下来,内容具体,知识性强。
描写植物今既要抓住植物的静态,又要抓住植物的动态如同样是描写翠竹,“它在隆冬深秋,涉霜雪,斗风雨,修J挺拔,宁折不弯,它节节刚正,竿竿应心,亭亭玉立,神3.飘逸",以其独特的风貌,言其静态。“每当春风吹绿大江?岸,桃李争芳斗艳的时候,家乡竹园里泥土就东一块百一1地向上拱起,这是春笋听到了春风的召唤,开始萌动了。i些春笋以顽强的生命力冲破重重阻力,从泥土中钻出来,.经春市滋润,一夜之间就能窜高许多。雨后的清晨,家乡自竹园分外秀美。朝阳初升,一抹金色的阳光首先照亮竹梢,1高矮矮的春笋挺着笔直的腰杆,笋线的歉叶上滚动着晶莹6露珠......"以破土而出的竹笋、流光溢彩的竹林, 状其动态而无论是描写翠竹的静态还是动态,在小作者的笔下,都!现出一种美的境界。
其次,要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人在生活中观察世相,常常发现“人"和“物"的某种联系于是,由物生情、托物言志的文幸由此产生。比如,花是兰的,但美是千姿百态的。人的性格美、品质美,表现也是J彩纷呈。一人们写花,便产生对花的评价p这并不是说花有千么性格,实际上是人之性格移在花上表现出来而已。上面说到的《翠竹情》一文,作者时而描写家乡的竹园,时而介绍翠竹的用途,时而歌颂竹子“钢骨虚心"的品格,时而赞美家乡人民的创造精神,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溶于一体,挥墨自如,使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之外,还让人领悟到一个更深的立意:是那青青的翠竹“装点了家乡的土地,使江洲大地成为长江上的翁翠,正是这块翁翠装点了祖国母亲的王带,使我们伟犬祖国分外妖烧。"笔端灌注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浓烈的感情。又如,同样是咏梅的文章,有的赞扬梅花的“旗帜鲜明"、“敢为物先"的精神,在那“众芳摇落"、“雪压冰封"的艰苦寂寞时刻,梅花能独树一帜,斗冰雪,迎接春天,有的赞扬梅花的廉洁献身的精神,在冰雪中,她挺立而出,把俏丽和幽香送给人们,在春光里,她悄然隐退,把春天和温暖留给人间,有的赞扬梅花的谦逊品格,严冬里,她面对霜的淫威,昂首挺胸,凛然怒放,向百花报告春的消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文的表现方法不同,联想与情思各异,但都表现了梅花高尚的情操和品格,给人以思想上的启示,感想上的共鸣。
5、描写植物的作文 500字
小时候,我一直住在外婆家。那时,外婆家的院子里种了好多好多美丽的花儿。春天有迎春花、牡丹花;夏天有太阳花、蟹爪莲;秋天有菊花、一串红,夏天有腊梅花、水仙花。
其中我最喜欢水仙花,喜欢它的外表,更喜欢它的“内心”。它虽然没有牡丹花那样娇贵,没有太阳花那样红艳,没有菊花那样引人注意,也没有腊梅花那样清香醉人。可是水仙花亭亭玉立,水仙花玉洁冰清。还有一个更大的理由:“水仙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称。的确它那动人的身姿使人一见倾心。
外婆家的那几盆水仙花可美了。
一月,水仙花开了!它那翡翠般的碧叶翠绿翠绿,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纵横交错的绿叶间,错落有致地开着几朵洁白无瑕的小花,花中嵌着一属黄金般的花蕊,散出阵阵淡淡的幽香,显得格外高雅。水仙花与泥土无缘,雨花石是它的“土壤”。我想:我要像它那样在思想上纯粹洁白,没有一点污泥。水仙花的根部像只大洋葱,根下长着白色的根须,它们像一条条长长的蚯蚓绕着一块块坚硬的雨花石,又显得十分倔强。
一阵风拂过,小花摇晃着脑袋,摆动着它柔美的身躯,似乎穿着水晶衣裳在水石上翩翩起舞,使人见了心旷神怡。
冬天,很多花儿都经不住严寒的摧残,受不了命运的考验——枯萎了。而水仙花却毫不畏惧,当室外寒风凛冽、冰天雪地的时候,它傲然挺立着,还是那么精神抖擞、生机盎然,仿佛在与寒风搏斗,如此坚忍不拔,使人越来越喜爱它了。
我爱水仙!爱它的美丽芬芳,爱它的高尚纯洁,
6、作文 我的家乡 昆山
我的家乡是江苏省的昆山市,就在苏州和上海的中间这是一个有一百万人口、有五十万移民、有三千多家外资企业的经济发达、美丽、富饶的城市。
我的家乡是个经济发达的城市,走进我的家乡,到处看到宽阔的马路、新建的厂房,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新的商城、新的书店、新的学校、新的小区。大街上人流如潮,车水马龙。每当夜幕降临,彩色的霓虹灯不停的闪烁着,散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马路上更是人头挤挤,热闹非凡。
我的家乡是个文明的城市,这里通过全市人民创建文明城市的努力,昆山现在已变成了个清洁、卫生、花园式的文明城市,走在路上,到处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花红草绿的秀美公园,到处有各种特式的优美住宅小区,到处是鸟语花香、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人们 还都学会了文明用语、礼仪待人。人们穿着整洁,精神振奋,都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努力。
昆山最令人骄傲的还是昆山的四宝1.琼花、2.昆石、3.并蒂莲、4.阳澄湖大闸蟹。
我的家乡有二百年树龄的琼花,树干粗如盆,树冠大似幕,叶茂花艳,在国内首屈一指,被誉为琼花王。
我的家乡有精美的昆石,昆石有三大特点:瘦、漏、透,昆石千资百态,玲珑剔透,被誉为石中精品。
我的家乡每当八月时,正是并蒂莲盛开的季节,一片片红色、粉色、白色的并蒂莲竟相开放,把昆山装饰得多姿多彩。
我家乡的阳澄湖大闸蟹是闻名中外的美食,秋风一吹,大闸蟹就肥了,吸引了更多的中外美食家来品尝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
我爱我美丽、富饶的家乡昆山,想必你看了以后也一定会喜欢我的家乡昆山
7、写江苏地区特产的作文
绿色食品东乡羊肉
重阳过后,走在镇江的大街小巷上,便很容易闻到阵阵扑鼻的浓香,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东乡羊肉的味道。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吃羊肉、喝羊汤是镇江人的一大美食时尚,星级饭店、路边小摊纷纷推出自己的东乡羊宴:红烧的羊肉,清炒的羊杂,泡着京江脐的羊汤……吸引来无数食客大开“羊”荤。
东乡羊肉是镇江的特色风味,盛产于镇江市丹徒区的大路镇、姚桥镇以及大港一带。这一带地处镇江市的东部,是为“东乡”。烹制东乡羊肉最富盛名的是现已划归姚桥镇的儒里,这个原名朱家圩的小集镇,传说系由乾隆皇帝御赐方有现名的,而乾隆赐名的因缘,正是起于东乡羊肉。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听闻镇江朱家圩一带的羊肉味美至极,遂差人前去采办。孰知差去的采办既贪婪又好色,在朱家圩采办羊肉时居然调戏村姑,最终被当地乡人痛殴致死。得知此事后乾隆大怒,决定微服前往探个究竟,以做出最终的惩罚决定。然而,到了朱家圩后这位皇帝发现,当地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知书达礼,于是赐名“儒里”。
如今,经营东乡羊肉规模最大的当数镇江市区的儒里饭店。据该店的老板王嘉先生介绍,传统意义上的东乡羊肉是红烧羊肉,其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可以养胃补虚。东乡羊肉从选料到烹制直至加工羊肉的火(豆秆烧的文火),都十分有讲究。因为主料选用的是当年的本地山羊,而这些山羊又是吃田边、堤岸、山丘上的青草长大,所以东乡羊肉又堪称“绿色食品”。
随着人们饮食口味的变化和羊肉经营的发展,如今东乡羊肉不仅在烹制方法上有所优化,而且在菜系内容上有所拓展,“东乡羊肉”已从最初的红烧羊肉发展到今天的全羊席,其“东乡”品牌得到了延伸。但是,由于东乡羊肉的主料———本地山羊在养殖上难以取得量的突破,事实上如果大量养殖也会破坏生态环境,所以东乡羊肉的最终发展还是由一定条件限制的。
“奇怪的”锅盖面
说镇江的“土特产”就不能不谈到镇江的锅盖面。众所周知,镇江有“三怪”,所谓“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
镇江锅盖面又称伙面,在镇江家喻户晓,于全国恐怕也是鼎鼎有名。其做法并不复杂:将面粉揉好后擀成薄片,再用刀细切,与锅盖一起下锅煮熟,捞起放入调好佐料的碗里即可。锅盖面的特点是软硬恰当,面的柔韧性好,老少咸宜。然而正是这种并不复杂的煮面方法,被誉为是镇江人在饮食技艺上的一项创举。
关于锅盖面的来历,民间有很多种说法。有乾隆下江南的典故,张嫂子锅盖面店的故事,有夫妻合伙造伙面的传说……这里记叙了另一种说法:有一对姐弟,相依为命。弟弟有病,口味不佳,姐姐天天下面给他吃,可弟弟总是说面条下硬了。于是,姐姐想办法擀细面条,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用一个竹杠,人坐在上面压着面团跳,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将面团压得薄薄的,然后削成细细的面条。
姐姐将面条放进锅里,又想加点青蒜,手忙脚乱之际,将旁边汤罐上的小锅盖放进了大锅。没想到,这样的面条却让弟弟吃得又多又香。原来,用小锅盖四周透气,这样下出的面不容易烂,有筋道,味道更佳。从此,镇江的锅盖面名声大振,大街小巷里出现了很多做锅盖面的伙面店。
锅盖面在镇江市场不可谓不大,全市“正宗”与“不正宗”大小面店不知有多少,几乎家家终日顾客盈门。但是,锅盖面征战其他城市的饮食市场,却鲜有获得巨大成功的。有关专家认为,除了各地人的口味有差异之外,锅盖面的生产标准缺失,也是一大原因。
“被争夺的”鸭血粉丝汤
说鸭血粉丝汤系镇江的一种风味小吃,恐怕无人怀疑;但把鸭血粉丝汤定为镇江的“土特产”,或许会引起争论。近些年来,有关鸭血粉丝汤的“原创”是镇江人还是南京人的争论,在网上和民间风生水起、甚嚣尘上。说鸭血粉丝汤“是南京的”,其所持论据是“金陵鸭血粉丝汤”名声显赫,已远远冲出了南京市场;说鸭血粉丝汤“是镇江的”,其论据则是,大凡吃过两地鸭血粉丝汤的人都会觉得,“金陵鸭血粉丝汤”的味道,比“镇江的”差远了。
“原创”是谁,这里姑且不论,有一点却毋庸置疑:镇江鸭血粉丝汤的市场现状绝对堪称风靡,其“粉丝”囊括了男女老少所有人群。在镇江,一年四季无论你是过大街还是穿小巷,都能遇到鸭血粉丝店,这些鸭血粉丝店有些是有门面的,有些就是一小摊儿,而相同的则是都能生意火爆,香味四溢。在这些鸭血粉丝店中,妯娌鸭血粉丝店、母女鸭血粉丝、麻老太鸭血粉丝称得上是个中翘楚。
镇江的鸭血粉丝汤也有开到其他城市的。笔者的一位朋友在泰州市区曾看到不止一家镇江鸭血粉丝店,尝过之后还真是镇江风味。上前一打听,有些是镇江人开的,有的就是当地人经营,不过无论如何,“镇江鸭血粉丝”从产品到品牌,都算是走出了镇江。
镇江鸭血粉丝汤的粉丝润滑,鸭血鲜嫩,口味既鲜且香,3元一碗可谓价廉物美,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鸭血粉丝汤制作也十分简单方便,只需将粉丝盛在小竹篓中,放入煮沸的鸭血汤中烫熟后,将粉丝和鸭血汤倒入碗中,再放入鸭肠、鸭肝、葱花、香菜和调味料等即可。丹阳封缸酒,红了关羽脸
在镇江的土特产中,丹阳封缸酒素以“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闻遐迩。
封缸酒的酿制工艺极为精湛,系以糯米为原料,用麦曲作糖化发酵剂。当醪糖分达高峰时,兑入50度以上小曲米酒,立即密封缸口,养醅一定时间后抽60%的清液压榨,再按比例勾配定量灌坛,严密封口贮存2—3年即成。酿造成酒后色泽棕红,醇香馥郁,酒味鲜甜,酒为14度以上,为黄酒中上品。1984年,丹阳封缸酒荣获国家银质奖,在全国甜型黄酒中评比名列第一。
与大多数土特产一样,丹阳封缸酒的起源也与许多传说逸闻紧密相连。相传在三国时期,张飞带兵途经镇江府,差人去酒店沽酒。谁知家家酒店只卖菜不卖酒,差人心中疑惑,便问店主到何处买酒。店主笑道:“街上有一口井,井内美酒泉涌,客人要喝,尽管自取,不用分文。”差役回报张飞,张飞连呼“怪哉,怪哉”,说罢直奔酒井,揭开井盖,果真酒香扑鼻,名不虚传,把个嗜酒如命的张飞馋得口水直滴,遂令部下举杯痛饮。
这时,关羽兵至,见张飞部下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语无伦次,责备张飞不该置军纪于不顾。同时,也怪店主不该如此犒军。店主说出酒井有美酒。关羽将信将疑,亲去酒井察看。谁知刚一揭开井盖,酒气直冲上来,关羽自此成了红脸。关羽寻思,如军士都到此狂饮,岂非误了军情?于是便举起青龙偃月刀,把酒井劈开,酒如泉涌,满街淌满了酒,此街至今仍叫酒海街。酒井里淌出的酒,顺着运河流到丹阳,丹阳家家户户用缸把酒封存起来,逢年过节,婚嫁吉日,或生孩子喝“三朝酒”时,便拿出酒来招待亲友,这便成了今天的丹阳封缸酒。
封缸酒属甜型黄酒,而黄酒乃是中国特有酒种,与葡萄酒、啤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在后两种酒品已成为当前酒业市场的主流产品之际,黄酒的市场地位显得颇为尴尬。而丹阳封缸酒虽然声名显赫,但相关产品市场却尤待继续大力开拓。
香飘四海的小磨麻油
镇江小磨麻油以其清澈透明、质纯色美的特点早已香飘四海。该产品选料精,注重工艺,采用传统石磨研磨,经过去杂、水洗、蒸炒、磨浆、沉淀、过滤等多道流程加工,所出麻油在相关麻油质量评比中多次名列榜首。1985年3月,镇江小磨麻油荣获国际美食学会和国际旅游观光委员会的金质奖章。
在镇江土特产中,小磨麻油或许是市场开发最好的产品之一,如今在镇江境内出产的小磨麻油就有近10个厂家的10余个品牌,其中较为知名的有镇江日清调味品公司的甘露牌麻油和镇江浮玉麻油有限公司的浮玉牌麻油等。小磨麻油产品远销英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
早年小磨麻油兴盛镇江时,多产于手工作坊。在传统手工作坊逐渐被油厂所取代后,“正宗”的小磨麻油便更多地见于农贸市场。“老镇江”们都能记得,在菜场一角,一套研磨麻油的工具古朴而洁净,小小的石磨在浓郁的麻油香味中转得吱吱有声。
随着小石磨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正宗”的小磨麻油也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很多“老镇江”现在都会感叹,市面上有售的那些名牌“小磨麻油”并非是用小石磨人工研磨而出的,虽然能年产百吨千吨,但实在谈不上正宗。然而,事实上正是这些走出“人工”的麻油,这些对“正宗小磨”已经作出了舍弃性改良的机磨麻油,最终打开了小磨麻油的市场,树立了镇江小磨麻油的整体品牌。
保留“正宗”和打开市场,这几乎是所有土特产都难以兼得的“鱼和熊掌”,如今已开发出10余个品牌的镇江小磨麻油,它们对于继承和扬弃的判断,对于传统和现代的取舍,对整个镇江土特产的发展,或许有着借鉴作用。
肴肉不当菜
“肴肉不当菜”。相传很久以前,镇江城里一对夫妻开了一家小酒店。除夕,妻子上街买回一包做鞭炮用的硝,随手放在锅台上。丈夫腌猪蹄,盐不够,误把硝当盐抹在猪蹄上。几天后夫妻俩看看硝腌的蹄子颜色发红,不敢食用。但扑鼻的香味,引得八仙中骑毛驴的张果老闻香下驴,进店品尝,一杯香茶、一盘肴肉,吃个精光……
镇江的肴肉,又叫水晶肉蹄,皮白肉红,卤冻透明,一块块晶莹发亮,煞是可爱。其肥而不腻,香酥鲜嫩。如果再蘸点姜醋,就更别有风味,能使品尝者产生香嫩酥鲜之感。
以前,镇江人吃肴肉有个习惯,清早上馆子,泡壶茶,放碟姜丝,将肴肉蘸着香醋姜丝吃。所以有“不当菜”之说。
水晶肴蹄虽然在镇江许多酒楼饭店都有供应,口味质量难分高低。但一般认为以“宴春”肴肉最为地道。如今,镇江宴春酒楼有限公司又建立起了自己的肴肉生产线,总经理吴荣生表示,通过专业现代的设备和传统特色的工艺,要将品质优良、口味出众的肴肉,奉献给更多消费者。
香醋摆不坏
醋是酸性调味品,用于拌凉菜、烹饪菜肴。既能去腥解腻,又能保护食品中营养成分不受破坏,为菜肴增添“色、香、味”。
食醋能缓解疲劳,防止动脉硬化,并具有杀菌、保健、美容等功能。《本草纲目》中记载:“醋可消肿痛,散水气,杀邪毒,理诸药。”
醋“以江苏镇江为最佳”。镇江香醋,在我国诸多醋品中别具一格,其色、香、酸、醇、浓俱全。尝一口,酸而味鲜,香而微甜,不涩,存放愈久,味道愈醇,而且不会变质。这就是“三怪谣”中的“香醋摆不坏”。
镇江香醋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独特的精湛工艺,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采用优良的酸醋菌种,经过固体分层发酵及酿酒、制酵、淋醋三大过程,40多道工序,历时70多天精制而成,再经一定储存期,然后才能出品。
恒顺集团是镇江香醋发源地,一百多年来,恒顺坚持镇江香醋的正宗工艺和原料,坚持镇江香醋的特色和风味,素以“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誉满中外,先后荣获5次国际金奖,3次蝉联国家金奖,是我国惟一荣获国际国家双金奖的醋类产品。
如今的镇江香醋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种,已开发出了国宴醋、海鲜醋、蒜蓉醋、饺子醋、姜汁醋、蟹味醋、辣味醋等多种不同口味、不同功用的系列产品。
蟹黄汤包美
镇江的“蟹黄汤包”名扬海内外,是有名的小吃名馔。吃“蟹黄汤包”的时候要做到“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吃的时候还不能怕费事,得边吃边品味。那绝佳的鲜味儿是在汤馅中慢慢散发出来的,要是一口吞下去,不光尝不到鲜味,恐怕还会烫着舌头呢。
镇江“蟹汤黄包”,鲜在“蟹”上。将蟹刷洗干净,入笼蒸熟,待稍凉后撬开蟹盖取出蟹黄,并用竹签取出蟹肉,放油烧热,加入葱、姜末一烹,再加蟹黄、蟹肉煸炒,待蟹黄、蟹肉均呈橙黄色时,再加鲜肉成馅心。
镇江“蟹黄汤包”,妙在“汤”上。烹制时先将猪肉皮熬成皮冻,包入精心制作蟹肉馅心。上笼前馅是稠黏状,下蒸时则成鲜味汤了。不过,这种包子的面皮需要极大的韧性,和面不可轻忽。制作时,讲究的师傅还给每个蟹黄汤包捏上二十四道花纹,包口捏成鲤鱼嘴形状。所以人们戏称它是“放在盘里像座钟,夹在筷上像灯笼”。
据镇江宴春酒楼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荣生介绍,镇江的蟹黄汤包与近年来兴起的靖江汤包有所区别。两者外观、馅心、口味上都不相同,各有特色。
特色京江脐
京江脐又叫“金刚脐”,因其外形像泥塑金刚之肚脐而得名。传统京江脐,共有六角,圆角饱满,大小一致。
京江脐以特制面粉、花生油、白砂糖、酵面、碳酸钠、糖桂花等为原料,在我市各大农贸市场都有销售。据老人们介绍,原先只有几分钱一只。
京江脐的制作包括发酵、拌碱、成型、烘烤等环节。
发酵时,温度要掌握得当,过热破坏了面筋质,发酵力过大,使成品失去绵软性,过凉则发酵时间长,发酵力不足,成品欠饱满。拌碱,碱液投放量须视面团发酵程度和气温而定。
成型讲究功力,面团放在操作台上,用左手摘一小块,以右手协助搓成75克的圆形面团。然后以圆心为交点各相距120°切三刀,使球状面团分成六角,每角相隔60°,再用左手指轻顶圆心处,使其凸起。刀切深度要适当。一般以切开面团高度2/3为宜。
制作精细的金刚脐,剖面有气孔,绵软,不松散,无酸、碱面块,无杂质。口感香甜绵软,无论干吃,还是佐汤,都是佳品。 希望可以帮助你
8、介绍昆山的特产作文
昆山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珍珠养殖业是昆山传统产业,所产珍珠晶莹圆润,且价格低廉,深受人们喜爱。昆山鸭是昆山特产,肉质细腻滑口,远近闻名。阳澄湖蟹是大闸蟹中极品,尤其不可错过。昆山养蜂业历史悠久,蜂产品优质、丰富。
卤味酱鸭是昆山的著名特产。其特点是色、香、味俱佳,有“一家卤煮,满镇飘香”之誉,在江南水乡颇有名声。 昆山,河港纵横,湖泊众多,芦苇丛生,草滩密布,历来是野鸡、野鸭、野兔栖繁衍的场所。昆山卤味以前用野生动物卤煮。昆山东北角的角市镇,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就加工卤鸭而远近闻名。当时,全镇加工卤鸭的店家有10多爿,其中以邱邑芹的丘德斋野味店,吴少堂的太和馆和周家的醉月居最有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荒滩的改造,野离日趋减少,昆山卤鸭便改用大麻鸭卤煮,加工工艺吸取了苏州酱鸭、南京板鸭、常熟叫化鸡的特长,不仅保持醇香味美的特色,而且肥而不腻,嫩而不烂,鲜味入骨,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并有健脾开胃、增加食欲的功能。 1979年以来,昆山先后新建了以生产卤鸭为主的三家食品公司,开放了五家卤味馆,个体加工经销户也得到了发展。周市镇历史上太和馆、醉月居、丘德斋等味馆的后代纷纷应聘到苏州、上海等地掌厨献艺,昆山卤鸭便四处飘香,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又一佳肴。
我只能提供一些资料了
9、关于苏州的特产的作文
苏州有许多特产,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1、 阳澄湖大闸蟹 .........推荐度★★★★★
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享有“蟹中之王”的美称,其外形特征:青背、白肚、黄毛、金爪、体壮。青背,蟹背青得发亮,清爽,半透明,烧熟后,显纯红,红得鲜艳。它不同于其它湖区螃蟹的灰色,色暗,泥土色重,熟后呈淡红,红中带灰。白肚,蟹肚呈白色,白得有光泽,给人以水亮玉质般美感(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有些水深的地方也养殖阳澄湖大闸蟹,因而有少量其它湖区螃蟹肚灰白或灰色,或白得不清洁。黄毛,蟹螯上的绒毛、蟹爪上的须毛呈黄色。雄蟹绒毛密而软,不带泥土屑。蟹爪上毛须清爽,显黄色。其它湖区蟹毛带泥土色,不清洁。金爪,蟹爪尖上呈烟丝般金黄色。其它湖区的蟹,爪尖上没有明显的金黄色。体壮,阳澄湖大闸蟹体壮,墩厚,结实,两螯八爪粗壮有力,放在玻璃上能撑起,爬行自如。与其它湖区蟹相比,同样形体大小的蟹,阳澄湖大闸蟹体重重得多,它没有一壳水的现象。
阳澄湖大闸蟹为“蟹中之王”,其色、香、味妙不胜言,“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那桔红色的蟹黄、白玉似的脂膏、洁白细嫩的蟹肉,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之上,也是其它湖区蟹无法比拟的,难怪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士诗曰:“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2、太湖三宝 .........推荐度★★★★★
太湖水产资源丰富,这为地处太湖之滨的苏州提供了丰厚的美食资源,盛产的银鱼、梅鲚和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驰誉中外。
银鱼
银鱼,俗称面条鱼,或面杖鱼,身长数寸,体长略圆,相传吴王食脍有余弃于水中,化而成鱼,古亦称脍残鱼(银鱼之名因其在湖中游洄,如银箭离弦之故)。可知太湖银鱼被开发为我国珍贵食用鱼种历史之久。
太湖银鱼有大银鱼、雷氏银鱼、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四种,前两者较大,后两者较小。整鱼除两眼为黑点外,全身洁白、透明、骨软、无鳞。产期集中于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此间是捕捞的旺季。明朝诗人王叔承所写的“冰尽溪浪缘,银鱼上急湍,鲜浮白玉盘,未须探内穴”诗篇就是对银鱼的赞咏,宋代张先写的“春后银鱼相下鲈”的诗句,则将银鱼和鲈鱼并举,列为鱼中珍品。
银鱼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银鱼含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热量41千卡,以及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份。
新鲜银鱼经爆晒可制成银鱼干,其形如一尾玉簪,色、香、味经久不变。苏州荡口产的银鱼干,长不到两寸,体呈扁形,肉肥骨软,色白有光,列为上品。远销欧美,享有盛誉。
银鱼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骨刺,无腥味,可用来烹制出多种味美可口的菜肴鲜汤。鱼嫩汤鲜的“银鱼球”和鲜嫩香肥的“银鱼摊黄菜”就是以太湖银鱼为主料,经名厨之手加工、烹制而成的两道传统名菜。食用银鱼干在烹制前,要用水浸泡,如若与鸡蛋合炒,鲜嫩味美,柔若无骨,是一道江南的应时名菜。
梅鲚
梅鲚,又名湖鲚,俗称毛叶鱼,体形略扁薄,头尖小而口大,两眼着生于头的前上端,腹部稍阔,尾则细狭,鳞细色白,整体呈窄长的毛竹叶状。
据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中记载:传说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经过“卧薪尝胆”积蓄了力量,对吴国发起决战,报仇雪耻。当时吴王夫差因得西施,终日寻欢作乐,荒淫无度,残害忠良。吴军不愿为其卖命打仗,越军赢得有利战机,节节胜利,但后由于受阻于太湖水面,无法攻克吴国都城,战争相持不下。正当越军军粮快要吃尽,欲撤退之际,忽然在越军战船四周,浮游起成群结队的小鱼——即为梅鲚。越军捕捞食之,从而士气重振,很快地攻进了吴国都城(今苏州),灭了吴国。传说太湖梅鲚是由吴王夫差吃剩后倒入太湖里的脍鱼残肉、残骨而变,因其比银鱼要长,太湖渔民惯称梅鲚为银鱼的阿哥。
梅鲚每年三、四月间产卵,六月子鱼始见,随后即为捕捞汛期,民间故有“七月七,梅鲚齐”谚语,捕捞期可直到次年的二月中旬。
梅鲚,肉质细嫩,味极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磷、钙、铁等无机盐。特别应提到的是,嫩骨和卵中含有大量的钙质,约为银鱼的三倍,是人脑和骨髓的滋补品,尤其适合作为青年保健食品。
太湖渔民通常习惯把刚捕捞起来的梅鲚及时用木炭火缓慢烤干,制出了鲜美而无腥味的梅鲚干,为太湖著名特产,被人们视为席上珍品。
梅鲚鱼(鲜品)及其鱼干,烹调方法多种多样,清蒸或红烧均可,如取梅鲚鱼干辅以咸菜或豆腐等共烧煮,则是江南太湖一带群众的一道美味佳肴。
白虾
白虾,生长在太湖开阔的水域,属淡水虾类。体色透明,头部有须,胸部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形。据《太湖备考》记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
太湖白虾多为生活在水草丰盛、风平浪静的浅滩处,其食性是以植物碎片、有机残渣和弱小无脊椎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每年五月到七月中下旬,是白虾产卵旺季。春季早批产卵孵化出的幼虾,经过二、三个月,六、七次蜕皮后,至六月中下旬长成大虾,八月底即可成熟产卵。无专门的汛期,通常农历六、七月间是吃虾的时令。
太湖白虾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甚高,据科学分析,每100克食用虾中,含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以及钙、鳞、铁等无机盐和维生素A等营养成份。除食用外,还可入药。当代药学家叶桔泉在《食物中药与便方》一书中说:“虾性味甘、温,托痘疮,下乳汁,壮阳道,是一种强壮补精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
以虾为主料制作的菜肴,色、香、味俱全。“碧螺虾仁”、“炒虾饼”和“三虾豆腐”等名菜均出于技艺高超的厨师之手,食后令人赞不绝口。
3、碧螺春茶 .........推荐度★★★★★
碧螺春茶原产于苏州东、西山, 但关于碧螺春却有着许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一种传说讲:碧螺春兴于唐代、盛于宋朝,明清之际遍及江南。因色如碧、形似螺,又值春天之际,故而得名。据说,此茶为王母娘娘派仙鹤传的种,山人朱元正独得其妙,植于山崖下。初称其为“吓煞人香”,后清康熙南巡到东山,才改名碧螺春。另一类说法也就是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传说认为碧螺春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当初茶农采茶,因“筐不胜贮,置于怀中,茶得热气,忽发异香”,茶农于是惊呼“吓煞人格香”,“吓煞人香”于是便成为碧螺春的俗名。后适逢康熙皇帝南巡,江苏巡抚宋荦用此茶进献,甚得嘉许,但圣上以为名称不雅,遂钦赐“碧螺春”之名。于是,今天就有了人人传颂的碧螺春美称。
4、 昆石 .........推荐度★★★★
“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这是元朝诗人张雨在《得昆山石》诗中对昆石的赞美。昆石,因产于江苏昆山而得名。主要出自于城外玉峰山(古称马鞍山)。它与灵壁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又与太湖石、雨花石一起被称为“江苏三大名石”,在奇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大约在几亿年以前,由于地壳运动的挤压,昆山地下深处岩浆中富含的二氧化硅热溶液侵入了岩石裂缝,冷却后形成石英矿脉。在这石英矿脉晶洞中生成的石英结晶晶簇体便是昆石。由于其晶簇、脉片形象结构的多样化,人们发现它有“鸡骨”、“胡桃”等十多个品种,分产于玉峰山之东山、西山、前山。鸡骨石由薄如鸡骨的石片纵横交错组成,给人以坚韧刚劲的感觉,它在昆石中最为名贵;胡桃石表皱纹遍布,块状突兀,晶莹可爱。此外还有“雪花”、“海蜇”、“荔枝”、“荷叶皴”等品种,多以象形命名。昆石总的看来是以雪白晶莹,窍孔遍体,玲珑剔透为主要特征。
昆石的开采历史很悠久,宋代《云林石谱》中就已作介绍。它的采制大致要经过选坯、曝晒、冲洗、剔泥、雕琢、浸泡等复杂工艺,方能完成,又因数量一直很少,故颇为名贵。玉峰山高才82米,方圆不过三华里,经过上千年不断采觅,现在山表已很难看到石坯了。
昆石一般大小仅尺许,大者极少见,据《清秘藏》作者介绍,他在嘉靖年间见到一块昆石,高有丈许,方七八尺,下半部状若胡桃块,上半部乃鸡骨片,色白如玉,玲珑可爱,后被松江一大姓以八十千钱买去了。现昆山亭林公园有两座一人高的昆石立峰,为明代旧物,一为“春云出峋”,一为“秋水横波”,陈列在顾炎武纪念馆前亭子中。这二株巨石,窈窕玲珑,窍孔遍布,是硕果仅存的巨峰佳品。更多的昆石小品则为民间所收藏,成为案几清供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