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塔即“兴圣教寺塔”,因塔边的兴圣教寺而得名。它耸立在公园的中心,园湖的北岸,建于北宋熙宁元祐年间(1068~1094年),距今900多年。塔高42.65米,共9层,因袭唐代砖塔形制成四方形,故俗称方塔。方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砖身底层外壁每面宽6米,四周筑有围廊,以上逐层收缩,砖身外壁由砖柱划分为三间,正间设壶门,内为方室,设木梯连接各层。塔顶部是由覆盆、相轮、宝瓶组成的高达八米的塔刹,有4根铁索,从尖顶拖向第九层的檐角,称为风浪索。塔檐四角系有铜铃,名曰“警鸟”,风吹铃响,悦耳动听,是防止鸟儿落塔做窝而置的。登上方塔俯览四周,古城松江全貌尽收眼底。方塔能屹立千年而不倒,与其科学而巧妙的构造是分不开的。首先,在方塔塔体中,木材的料极多,除外部的楼梯、平座、塔檐、斗拱外,塔体内每层还设有木箍三道。这种做法在建筑中是被禁止的,因为建筑结构中(砖、石等材料间)不准夹有木质,因为木质易腐会造成建筑松垮。但方塔所有的留存木材(指宋代原物),都没有虫蛀、腐朽,连白蚁也没有,这是一个奇迹。(在方塔修缮中,有一日本教授,看到木材的耐腐情况深为惊讶,说这是你们祖先留下来的无价之宝。)抗日战争时,日军的炸弹在方塔旁爆炸,却没有把方塔炸毁,这又是一个奇迹。据同济大学陈从周、鲁宾杰两位教授分析,木材肯定经过了防腐柔韧处理,千年不腐,炮轰不倒,肯定与之有关。
其次,在1974年方塔修缮时发现方塔塔基是用木桩打成的,先人利用木材特性“干千年,湿千年,干干湿湿两三年“(木工谚语)的道理,成功地筑就了方塔,使方塔千年不倒,而且倾斜也很小(向西北倾斜53公分)。
再次,方塔的塔基与众不同,他向东南倾斜,西北角地最高处为40公分,而东南角却只有20公分,人站在塔中,会明显感到地面的倾斜。这难道是祖先们在建塔时地疏忽吗?其实这体现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因为松江东临大海,夏季东南风、台风比较多,因此塔基有意识地往东南方向倾斜。北宋的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一书中,写过一个故事,说曾经有一个造塔老工匠,暮年时他造了这样一座斜塔,大家看不懂,问他为什么要造这样一座塔呢?他说:“我们这些人是看不到了,这座塔在两百年以后就会变成一座直的塔,而且永远不再倾斜了。”由此可见方塔与老木匠所建之塔如出一辙,是在研究了当地的气象、地质,以及塔形、材料、制作等等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因此可知这座塔的价值的重大。
方塔以“秀美”誉冠东南,艺术性极强。方塔的特点是塔身瘦长,塔檐宽大,形体犹似一位身着长裙,婷婷玉立的少女。清代松江诗人黄霆的一首“竹枝词”是这样盛赞方塔的:“近海浮图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珑”。两句话就把方塔的艺术特色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方塔的建造还有着一个美丽地传说。(参见传说故事)
方塔的艺术处理还不仅限于塔身、塔檐,它还有许多特殊的处理,譬如:为了塔体的修美,塔体外除去繁冗,把楼梯都设计在塔身中。塔檐的二层到九层每一个檐角的连线都呈抛物线的弧度,名叫“卷刹”。它的塔刹也与众不同,和塔身一样,比别的塔更显修长。
方塔的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在他所写的《江苏之塔》一书中说:“松江方塔是自唐代到北宋,同类塔中嬗嫡的代表。”意思是说它沿用了唐代的形制于北宋时期建成的塔,而这座塔不管造形、用料、技术和施工,都是一个典型的唐代楼阁式砖木结构塔。鉴于这种主要的历史价值,1996年兴圣教寺塔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百年间,方塔进行过多次大修。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僧人行高募捐修葺。大德六年(1302年),飓风吹落塔刹相轮,毁栏杆,僧清裕募款修理。元末,寺遭兵燹,殿宇全毁,仅塔与钟楼独存。明洪武三年(1370年),寺僧在塔旁边建忏堂,额曰“兴圣塔院”。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巡抚周忱捐款重建。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为募款修塔,僧大振断臂以示虔诚。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和道光年间(1821~1850年)多次修葺。清咸丰十年(1860年)钟楼及塔院俱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城隍庙殿宇大部分遭日军轰炸焚烧,仅塔与庙前照壁幸免于难。
解放前,塔的砖身出现裂缝,塔内各层木结构全部损坏。1963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全面勘查方塔的结构和损坏情况,1973年,拟订《松江兴圣教寺塔修缮方案》,1975年开工修缮,1977年竣工。此次大修,换去了塔心木,卸装塔刹,补换相轮,修复各层楼梯、楼板、平座、腰檐和北宋建筑物常采用的“寻杖式”栏杆,重建了围廊。期间,发现第三层西壁檐下两组斗拱之间,称做拱眼的三角形壁面上,有2幅宋代彩色佛像壁画。同时在对保留下来的177朵斗拱整理鉴定中,发现其111朵为宋代原物。有关专家坦言,江南砖木结构的宝塔众多,但能保留这么多宋代斗拱是极为少见的。更可贵的是,在这次修复中,考古人员在塔底层地面正中部分揭开了1.5平方米的砖面,挖掘出一座砖砌地宫,出土了一只刻着龙纹图案,两端镌刻着双虎的汉白玉石函,函盖上放着一尊铜菩萨向北跏趺而坐,四周散置着42枚宋代钱币。打开石函,里面又出现一个漆匣,匣内用帛包裹铜佛像一尊,银盒两只,内藏舍利一对。这些珍贵文物现由上海博物馆收藏。 相邻于其昌廊西侧,明代建筑,风格简朴。原是清初华亭(松江)人朱椿任江西巡抚届满回归故里后载松江城西仓桥附近购得宅第, 1984 年迁于方塔园。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架,为扁作厅堂之式。厅有一特色:“一梁四柱”系为十分罕见得上等木材“金丝楠木”,故民间又称此堂为“楠木厅”。厅内结构简明、流畅、古雅,摆设实为松江地区典型的明代建筑。
1990 年,兰瑞堂辟为“明朱舜水纪念堂”。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所书得“存古映今”高悬于堂对面大门的上方,寓意深远。朱舜水,名之瑜,字楚与,到日本后,字鲁与,号舜水,以号行。明代人,生于浙江余姚,少年时抱着经世之才,由余姚辗转钱塘到松江,考中松江儒学生,受业于几社成员朱永佑和张肯堂之门。朱永佑,松江华亭人,抗清英雄,曾居住于方塔园内,他经常教导他的学子们以“学问做人”。朱舜水后拜吴钟峦为恩贡坐师,提督苏松等处学政推荐他为“文武全才第一名”赴礼部任职,他坚决拒绝。以后朝廷又多几次奉诏特征,均坚辞不受。后因与几社领袖陈子龙组织义军抗清失败而到日本。日本水户藩主德川国光待以宾师之礼,安排他讲学授徒,向他们介绍中国的建筑、器物以及衣冠等各门技艺,且绘图制型,以助其详知构造和制作的原理。后来日本编纂《大日本史》,特请朱舜水参与。之后以此书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水户学”(即“天宝学”),均反映了朱舜水学说的遗绪,影响所及,直至“明治维新”。朱舜水的著作,均留在日本,并被陆续编印出版,流传很广,有效地促进了日本学术的发展。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年),朱舜水在日本长崎逝世,时年八十三岁,日本谥为“文恭先生”称号,立祠祀之,至今,日本民间仍有多种纪念朱舜水的活动。 1985 年 7 月,兰瑞堂被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方塔天妃宫,前身为顺济庙,原位于上海小东门十六铺一带,咸丰三年( 1853 年)遭毁,光绪九年( 1883 年)易地上海北苏州路河南路桥堍重建,庙额“天妃宫”。 20 世纪 70 年代末,因上海市政建设需要,“天妃宫”移至上海松江方塔园内,名“天妃宫”。
方塔天妃宫是现今上海地区唯一幸存的妈祖庙遗迹,它坐落于方塔园中心广场的东北隅,大殿俊秀,飞檐翼角,基座坦荡,台阶开阔,举驾高耸,面宽五楹,廊道萦回,梁柱粗硕,轩昂伟岸,气势恢宏,森森然,存庙堂肃穆之气。面积为 330 平方米,高 17 米,砖木结构,雕刻精致华丽,体现了晚清建筑的特色,殿内悬有当今书法家吴健贤、陈佩秋、周慧珺等书写的匾额、楹联。
天妃宫亦称“天后宫”,东南沿海一带称“妈祖庙”、“娘妈庙”等。妈祖实有其人,名叫林默,民间称林默娘,福建莆田湄洲岛人,父亲是湄洲都巡官林愿,她是最小的女儿,生于北宋建隆元年( 960 年)。林默生前在家纺织,“生面神异”,识水性、懂巫术,富侠义之心,经常亲自驾船或组织抢救海上遇难船只和人员,短短一生共救助数百人。雍熙四年( 987 年),他 28 岁时,在一次救助海难同胞时献身。福建一带人民十分崇敬她,在湄洲建庙供奉妈祖,纪念妈祖。于是湄洲妈祖庙成了当今全世界四千余座妈祖庙的祖庙。不久,民间又称妈祖为海神,朝廷又封妈祖为天妃。自北宋宣和五年( 1123 年)后,历代皇帝均有敇封。宋徽宗时赐“顺济”庙额,后又赐封“灵昭惠应崇福美利夫人”;元代皇帝认为林默“威灵显耀,应验昭彰”,封其为“护国名著天妃”;明朝加封四次,永乐五年,郑和出使西洋因一路顺风,奏请奉旨修庙;清朝康熙十九年,清帝要统一台湾派泉州人施琅出征,施琅祈求妈祖神灵相助,结果战船横渡台湾海峡时非常顺利,似有神助,康熙敇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后又晋封为天后。道光年间再封为“天上圣母”。
1993 年 10 月,方塔天妃宫被公布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2001 年,方塔天妃宫进行了大修。 2002 年,方塔天妃宫浦江妈祖文化内涵及其设施得以恢复,并于同年 9 月 28 日举行了“浦江妈祖开光典礼”和“上海方塔天妃宫开放仪式”。 方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照壁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对景效果。
方塔园内,塔之北侧,面北而立着一座巨大的砖雕照壁。该壁建于明洪武三年( 1370 年),原为松江府城隍庙门前的屏风墙,距今已有 630 多年的历史,是上海乃至全国地区最古老、最精致、最完好的大型砖雕。 照壁宽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