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清远历史洪水

清远历史洪水

发布时间:2020-06-24 17:19:49

1、历年来清远经历了哪几场水灾?水灾对清远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影响?

印象 最深 九四年清远水灾 问问 你父母 一定知道

转一篇 便于你写作文

清城物志
黄椿然

旧清城的上廓街和下廓街经常发生水灾,每年最少一两次,多的有五六次。这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由于建城的时候没有修筑防洪堤,使其成为先天的北江泛滥之区,只要河水一涨,就殃及城池。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根治北江水患的水利工程。当上游的浈江、武江、连江水涨时,洪水泻入北江,就酿成了清城的水灾。
每年四、五月至七、八月间,是清城的水患期。
上廓街、下廓街地势最高点在三码头和南门口,一般情况下这两处是不受水浸的。其余所至无一幸免,只见一片茫茫,成了汪洋泽国。此时街道居民都搬上楼去,所需日常生活用品要划艇到市场购买。水患时,街就是一条河,居民将门板或床板拼合起来扎成一个木排,浮于水面以作小舟,成为简易的水上交通工具。有钱的店家及家庭都备有小艇子,作为闹水灾时的交通工具。
洪水泛滥之时,上廓街、下廓街呈现一番景象,一街流水一街艇,好似江南的水乡之家。人们都坐在艇上或自制的木排上进出,经营、生活如常。有专为行人提供方便的小艇,付费后即可送达要去的地方。中午时分,许多小孩或青年人在街上玩水。因为时值初夏,天气渐热,玩水的自然十分开心,一片嬉戏欢腾的景象。这是水灾的插曲,一个写意的特写镜头。
我的表哥家住下廓街,从祖父辈就到下廓街经商,开有一间“远益”商行,经营茶笋。家道中落后变卖铺面,在铺尾居住。他常唠叨居住水浸区的困扰,强调要注意水来和水退的时间。表哥说:“有一次由于白天做搬运工人太疲劳,晚上一下子就熟睡了……朦胧中依稀听到流水的声音,惊醒的时候已满屋是水,水面浮动着木制家具。于是全家总动员,把所有的家私都搬上楼,忙了大半夜还未天亮。在大水中,要搬东西是十分吃力的”。表哥说完水情话锋一转,又强调水退也要三更半夜起来清洁。我不解地反问何必这样性急呢?他说:“你有所不知,水浸了几天,沉积了很多淤泥的,你不抓紧乘水退时把淤泥一起清理出去,剩下的淤泥够麻烦!水退之后,全屋潮湿,东西很容易发霉,人也易患风湿关节炎。”
上廓街、下廓街的水灾,随着飞来峡水库及大坝的建成而一去不复返。

资源与环境作 可持续发展

资料网址 希望你能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一通百通
http://www.baidu.com/s?ie=gb2312&bs=%C7%E5%D4%B6%CB%AE%D4%D6&sr=&z=&cl=3&f=8&wd=%D7%CA%D4%B4%D3%EB%BB%B7%BE%B3%D7%F7+%BF%C9%B3%D6%D0%F8%B7%A2%D5%B9&ct=0

2、清远有什麽历史文化?

清远名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榜眼朱汝珍
朱汝珍(1870—1942年),字玉堂,号聘三,又号隘园,清远人,清末民初法学家。光绪三十年(1904年)末科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
老一辈的清远市民在津津有味地回忆清远历史时,总免不了要提到朱汝珍。原来,朱汝珍本来应该是清代末科的状元,但是由于姓名和籍贯的缘故而与状元无缘——
按照惯例,甲辰恩科的主考官在阅评完所有考生的试卷后,从参加殿试的273名考生的试卷中挑选出10份,并按名次排列好(其中朱汝珍第一,刘春霖第二),呈送给慈禧太后“钦定”。慈禧太后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见该卷虽然文词畅顺华丽,但字体却为粗笔楷书,因慈禧性喜疏淡清新字体,故看后不禁连连摇头。当她看到“朱汝珍”这个名字时,心中更是不由得陡然升起一股厌恶之感:夺魁的举子是广东人朱汝珍,不禁让这位老佛爷想起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这些人都出自广东,在慈禧看来,广东是出叛逆的地方。加之朱汝珍姓名中有“珍”字,“朱”与“诛”同音。珍妃支持光绪皇帝变法改良,被推入井中溺死,“朱汝珍”这三个字一下就触动了慈禧那根敏感的神经。于是她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状元之门对他关闭了。相反,慈禧觉得刘春霖这个名字有吉祥之兆,又是贵州人,便将他提升为状元,朱汝珍只好屈居榜眼了。
据史料记载,在考取榜眼前,朱汝珍发奋读书,曾以县试冠军入读清远县学,22岁时又凭优异成绩考入广雅书院,取列广州府闱第一。27岁考取拔贡,以朝考一等钦点七品小京官,签分刑部江苏司行走,开始了仕途生涯。朱汝珍中了榜眼后,授翰林院编修。他不同于清朝的遗老,安于现状,抱残守缺,而是能跟时代步伐前进,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1906年,他决心赴日本东京政法大学深造,回国后任京师法律学堂教授。第二年,任第一次法官考试贵州省主考。1930年南归,受聘为香港大学教习;1933年任香港孔教学院院长兼附中校长。
朱汝珍不仅是一个科举生,他还是一个抗日爱国者。抗日战争爆发时,朱汝珍早已是68岁的老人家,他由于受爱国思想驱使,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他在香港主持清远公会,组织募捐、义演为抗战筹款。香港沦陷后,他不惧日本人和汉奸的威逼利诱,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这期间,年事已高的朱汝珍还发动组织归乡指导委员会,极力帮助因战乱流离失所的难民疏散回乡。抗战期间,有3万多清远人在香港谋生。他们大都是从乡间逃荒走难流落到香港的农民。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平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纷纷离港返回内地谋生,一些有实力的社会社团也积极协助乡人回乡。当时在香港的清远人,要回乡又缺路费,许多人只好流落街头乞食,病倒街头。朱汝珍主持的清远公会想方设法帮助难民回乡。1942年,同乡会要组织3万多清远难民疏散回乡,但由于这时日本人已有所察觉,将公会的账号冻结了,一时筹措不到经费,难民的处境异常艰难。后来幸经朱汝珍斡旋,同乡会才解决了全部疏散经费。1942年2月、3月间,第一批几百名难民从九龙步行经过深圳到达东莞虎门乘船返回广州,再坐车回清远。到三月底,最后一批难民也顺利启程了。三万清远难民得救了!
我还了解到,朱汝珍写得一手好诗文,又擅长书法艺术,行书疏淡和平,娴静爽利,有晋唐遗风。他知道刘春霖、商衍鎏、张启后也有书画作品,便将四人的作品配成一套,名为“四屏”,成为当时极享盛名的书画作品。朱汝珍著作颇多,主要有《词林辑略》、《词林姓氏韵编》、《清远县志》、《阳山县志》等。在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大禾岗学发公祠里还保留着多副由朱汝珍所撰并书的石刻对联。
家乡出了这样一个榜眼。毋用置疑,朱汝珍是清远人的骄傲!
清远市博物馆记载着朱汝珍的史实

3、发生洪水的地方有几个

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四川,重庆,西藏
中国2010年洪水灾害统计

3月初 江西 赣东北地区连续遭受大到暴雨袭击,部分水库开闸泄洪,一些地方出现洪涝灾情。4月6日,江西永丰县24小时降雨量达111毫米,洪水爆发,30余家农户被洪水围困。

4月中旬 福建 13日福建中西部地区发生暴雨,闽江流域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的第一场洪水,部分支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23位村民在河心孤岛上遭洪水围困18小时后获救。

4月中下旬 湖南、桂林 覆盖湖南省大部地区的高强度降雨,导致湘江中下游水位以每小时约5厘米的速度猛涨。

4月20日漓江突发洪水,漓江游览航线今年再次全线封航。截至4月20日,强降雨过程共造成桂林市5个县(区)35个乡镇32.75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275间,因灾死亡2人。20日上午9时漓江桂林站水位达146.6米,超警戒水位0.9米,官方于当天发布了漓江封航令。

5月3日 重庆 重庆垫江、梁平、涪陵、彭水等12个区县(自治县)遭受了大风、冰雹、暴雨灾害,最新数据显示,全市因灾死亡31人、失踪1人。而截至6日17时,气象灾害致使重庆市89.78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7万余人,受伤180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263.3公顷,绝收面积1392.3公顷;房屋损坏倒塌5万余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4.2亿元人民币。 重庆市和受灾区县及时启动了救灾应急预案,有关领导带领工作组赶赴灾区,重庆市民政局紧急调运救灾帐篷300顶、棉被1000床、应急灯400盏,通过投亲靠友、搭建帐篷、腾出学校教室等多种方式做好临时安置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5月5日 贵州 5日20时30分左右,赫章县妈姑镇河落村、拱桥村、老场村相继发生山体滑坡,造成8栋房屋被冲毁,9人失踪,农田、电力设施等损毁严重。
5月5日 湖北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崩塌达1620余处,损坏房屋3760间,8200余人有家难回;倒塌房屋1300间,3160余人无家可归。新增学校危房3200多平方米,5300多名学生有学不能上。新化全县受灾人口达38.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6亿元人民币以上。

5月6日 江西 6日,江西省61个县市遭遇特大暴雨和暴雨及大雨袭击,受强降雨影响,江西定南、寻乌、龙南等县受灾严重,山体滑坡频发,公路中断,部分乡镇、学校进水受淹。定南县因洪灾死亡7人、5人失踪,其中5人因山体滑坡死亡,2人被洪水淹死。初步统计,赣州市共有16.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515间,紧急转移转群众4430人

5月16日 广东 5日16时至6日20时受高空槽影响,粤北、粤东地区出现强降水,造成韶关河源梅州、清远4市6个县(市、区)62个乡(镇)遭受了不同程度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3.89千公顷,倒塌房屋1037间,受灾人口40.08万人,转移人口12857人,直接经济总损失3.76亿元。

5月20日-23日 湖南北部、江西北部 江淮、江南和华南北部普遍降雨40~80毫米,湖南北部和江西北部的部分地区降雨超过100毫米。

5月28日-31日 西藏、四川、云南、贵州 西藏东部、四川、云南、贵州西部都出现了降雨。四川中部、云南西部降雨较大。

6月初 贵州、广西 贵州铜仁地区、黔东南州、黔南州等地部分县遭受洪涝灾害,7万余人受灾,3人死亡。广西桂北、桂中地区出现了强降雨天气,部分县市区出现洪涝灾害。

6月7日-10日 湖北、湖南、江西 黄淮及其以南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湖北、湖南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覆盖范围达5.8万平方公里,皖赣鄂交界地区8日08时至9日08 时平均降水量55.2毫米,为1951年以来6月上旬第3最大单日降水量。

6月中旬到现在 南方十省市 6月13日以来发生的第14次强降雨导致南方9省区受灾人口达1003万人,死亡132人、失踪86人,倒塌房屋6.8万间,经济损失约145亿元。

07-19 山东遭受暴风雨袭击 受灾人口45.8万人 。

07-20 安徽洪水毁水利工程万余处 长江超警戒水位。

07-21 陕西南部洪涝致41人死亡 部分河流洪峰千年一遇

07-21 至今 东北地区特别是松花江流域持续出现大到暴雨,致使吉林农安县第二松花江堤防8月2日下午发生决口,长度80米,其余沿线多处出现险情,三万多人撤离家园,同同导致多个城市断水断电,吉林通化断水达100多小时。辽宁也大面积受灾。

据新华社报道,来自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的统计,截至8月6日,今年洪涝灾害造成全国2亿人(次)受灾,1454人死亡,669人失踪,1214.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347.1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209万公顷绝收,136.4万间房屋倒塌,358.1万间房屋损坏,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751.6亿元。

4、清远为什么叫凤城?

清城之所以又叫凤城,来源于一则悲壮的人凤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清远地区暴雨倾盆,北江河水猛然上涨,淹没了清城。

其时,城里住着一个叫张易的青年,他有很好的水性,浑名叫“潜水易”。在与洪水搏斗中,他一连救出了几个灾民。此时,他已筋疲力竭,正准备在高地休息时,忽听到水面上传来一阵吱吱吱的哀叫声。

他睁开疲惫的眼睛一看,发现不远处一棵露出水面的梧桐树上有个凤巢,一窝刚生出不久的小凤凰在向人求救。心地善良的张易不忍心幼凤遭淹,便托着疲乏的身子奋力游向树丫,费尽最后的一点力气,终于把那几个小凤雏救上了高地,而他自己却永远地闭上了疲惫的双眼。

不久,清城上空飞来了一只低回盘旋的大观凰,她在寻找被洪水围困的孩子,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她的凤巢,因为巢已被洪水淹没了。正在焦灼不安之时,忽发现她的小凤雏已被一青年救起,不禁感激地鸣叫起来。

但当她细看时,才发现救小凤雏的青年已累死,而洪水还在上涨,还有许多无助的灾民在洪水中挣扎。大凤凰不忍心看到这种惨象,便毅然扑入洪水中,竭力做隆背、振翅、翘尾状,让灾民通过其身体爬上高地。

灾民们得大凤凰之助,终于死里逃生,化险为夷。而与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的大凤凰,却因泡水太久而死去。后来,人们便把张易生前住过的巷子改名为“起凤里”,又在今城区工人文化宫前的空地处筑建了《凤凰台》,以示纪念。

从那以后,人们便称原县城的三码头为凤头,原县府一带为凤背,松树岗为凤尾,东门岗、西门岗为凤翼,称清城为凤城。



(4)清远历史洪水扩展资料

清远地形地貌:清远市地质大部分是华夏活化陆台的湘粤褶皱带,只有市区南部和阳山南部地区处于华夏活化陆台的粤西地块。主要由石灰岩、红色砂砾岩、石英砂岩、花岗岩四大系列岩构成。市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连州东部、阳山东北部的山岭构成全省地势最高峻的山地,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为阳山县与乳源交界的石坑崆,海拔为1902米。东南部的英德、清新、清城境内的北江河谷地势最低,大多在海拔20米以下。

5、广东省清远市的民间传说,急求!!!

清远又称凤城,是由于清远的地图像一只凤凰。凤城之名还源自一传说:在清远市工人文化宫附近的一棵高大梧桐树上栖息了一窝凤凰,树下住一青年,名张易,靠泛舟为生。有一年,北江洪水泛滥,俗百语云:“南雄落水洒湿石,去到韶关涨三尺,落到英德淹半壁,浸到清远佬无地走。”可见洪水之汹猛,一度下子清城水淹,张易撑着小艇到处救人,救到梧桐树下,听到凤凰吱吱喳喳,才发现水位快浸到树顶,大凤凰都出去找吃的,小凤凰翅膀还没长齐,眼看水已淹没梧桐树,张易赶紧游去树中心抱起窝里的小凤凰,但张易的脚被树的寄生藤缠住,无法脱身,只好将小凤凰放置艇中,自己却不幸被水淹没,母凤凰飞回来,见此感人一幕,觉得人为救凤凰也肯舍命相救,自己也应当完成年青内人救人心愿,就伏在水面,让落水的人踩着它的背逃生,最后因体力不支,也牺牲了,化成清远两条街,所以清远看上去像一只凤凰,而凤凰牺牲的地方,称为起凤里,清城因此得名叫凤城,而广东有两个凤凰,是因另一父凤容凰飞回来发现爱妻已逝,伤心不已,带着爱子飞走了,飞了去顺德大良,故而顺德大良也叫凤城。

6、河源水灾主要在哪发生

历史上造成珠江流域较大水灾的洪水出现于1535、1833、1881、1902、1914、1915、1924、1931、1947、1949年及1968、1982年。云南省自元代起有大水灾35次,小水灾210次,平均16年一次大水灾,2~3年一次小水灾;贵州省自明代起有大水灾17次,小水灾66次,平均27年一次大灾,7年一次小灾;广西自汉代起有大水灾16次,小水灾290次,自元代起每40年一次大水灾,2年一次小水灾;广东省自宋代起有大水灾33次,小水灾402次,平均30年一次大灾,2~3年一次小灾。
全流域性大洪水以1833年及1915年洪水最严重。1833年云南宣威县和富源县受灾,贵州省8个县受灾,灾民死者无数。广西苍梧、桂平、平南、来宾等县淹没房舍禾田无数,广东省广州、新会、顺德、香山、南海、番禺、英德、连县、清远、高要、四会、德广、封川、东莞、龙门、博罗、惠阳及和平等县受灾,损失惨重。1915年洪水是中国南部地区一次特大历史洪水,包括西江、北江、东江水系及粤西沿海诸河、韩江上游、湘江、赣江上游、闽江的一些支流,面积达50万km2。西江梧州站水位达27.07m,洪峰流量54500m3/s。这场洪水,珠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27个县(市)受灾,面积达43.2万hm2,灾民382万人,死伤10余万人

7、有关清远的历史

清远”两字连用,始见于晋,意为清明广远。《晋书·王导传》云:“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而作为政区之名的“清远”,则最早出现于我市,从南梁天监六年(507年)启用至今,已历1500余个悠久岁月。中经三个演变阶段:梁武帝置清远郡,始使“清远”以辖县的政区形象知闻于世;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清远郡,置清远县,“清远”之名遂被降格使用近1400年;1988年建清远市,“清远”之名又获得升格使用,现新建的清远市已到“弱冠之年”,是一个活力四溢的年轻的地级市。
值得注意的是:中宿县虽比清远郡早600多年出现,但后在其地置郡时却不用其为郡名,仅作为清远郡属县之一保留其县名(辖境较前大为缩小);而当隋撤销清远郡时,老牌的中宿县竟被新置的清远县所取代而从历史上消失,其时原清远郡地还有一个政宾县与新置的清远县并存,但33年后因其省入清远县也同样永久地归于消失。这段耐人寻味的历史变迁说明世人对“清远”之名情有独钟。遗憾的是这么一个深受青睐的名称却无人破译过其来历,致使后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余潜究于此多年,始悟“清远”之名源之于水。水者,北江河水也。
因水而名是古代临河县邑习见的取名手法,如曲江、翁源、三水、四会以及我市古代的浈阳、含洭等县名。清远县前身中宿县,取名亦跟北江河水有关。今版《清远县志》援引历史传说云:汉初,二、五、八月,潮水上涨至禺峡(今飞来峡),逐浪返五羊城一宿而至,故飞来峡又名中宿峡。“中宿”之名源于海潮上涨而得,属水情地名。这是特定情况下的北江水情,非常态下的北江水情,常态下的北江是一条水量丰沛而水质清冽的河流。
北江古称溱水。这个名称出现于汉,一直流行到唐宋,唐宋史书都以“溱水”为北江正名。溱者,众也,多也,以“溱”名江,盖言北江水源丰沛也,属水量河名。此名称与实际相符合。据《广东省韶关市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年出版)称:北江水系“径流总量为312.8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为1023毫米。平均每人拥有径流量为7426立方米,分别为全省、全国人均拥有量的2.1倍和2.9倍,但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按每亩耕地拥有水量计算,则韶关数字最高,达8323立方米,分别为全省、全国和全世界平均水平的2.2、4.8和3.6倍。”由此可见,北江的水量是相当丰沛的。
北江河水不仅水量丰沛,而且水质清冽,因为其上游河段多是石山峡谷,两岸森林茂盛,入河的泥沙量较少。关于北江水质之好,留传至今的历代赞美诗句可作生动的见证。“澄碧源之见底,耸翠壁之临危”,是迄今所见的吟咏飞来峡水质清冽的最早诗句,作者江总是南朝梁陈时期的闻人。见之于唐宋的诗句有:“两峰支碧汉,一水抱清湾。松老龙犹在,波澄势自还”(唐·沈佺期《峡山》);“永愿依胜侣,清江乘渡杯”(唐·徐浩《宝林寺》);“意闲门不闭,年去水空澄”(唐·杨衡《题峡山寺》);“澄江诘曲峡中天,远使归来驻画船”(宋·章得象《峡山飞来寺》);“古寺清江上,维舟夕照前”(宋·高绅《峡山》);“云水连晖还接影,瞑禽西去复东来”(宋·向子諲《峡山飞来寺》)等等。明清时期更多,本文不作累述。上述诗句中多用“清”、“澄”字眼描绘北江河水,清者,纯净无杂质也;澄者,清澈之意也。由此可见,北江水质已久负盛名。
北江出飞来峡后,西南流经洲心伦洲岛后折向西北,至附城转为东西流向过清城,之后再转向西南缓流而去。飞来峡之南地势平坦,北江入此流速缓慢,漫江碧透,清波相逐,大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气象。若临江登高眺望,会令人自然生发出“一水远赴海”(唐·李翱《峡山寺》的感慨来。遥想南梁时期的清城先民也定会生此同感,故有可能将“清”与“远”两字联系起来,适逢此地置郡,遂以“清远”名之,实是甚合情理的事情。此名称将水质与水向寓于一体,极富诗情画意。幸哉,余总算悟出了个中奥秘:清远者,乃清江流远也!
末了,附言一句,此乃一己之主见,不一定准确,“清远”究竟因何得名,还望对此感兴趣的人士参与研讨,各抒高见;如能经过议论,达于共识,岂不幸哉!

8、清远为什么叫凤城?

清远又称凤城,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叫作《凤凰涅槃》。涅槃,佛教意思是指从有生到不生不灭的永生过程。
现在广东省清远市“御金街”的右边有一座小土山。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座山上有一个小禅院,禅院里面住着一个老禅师;这座山的南麓长着一棵有十个人张开双臂都抱不住的梧桐树,树枝上栖息着一窝金凤凰;这座山的北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长河叫北江,江的南岸有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小镇叫横荷镇。凤凰、禅师、不同民族的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和谐宁静的幸福生活。
有一年,北江突然泛滥,顿时波涛汹涌,浪花翻滚,马上就要把整个清远地区给淹没了,人们不约而同的扶老携幼奔向地势较高的御金街小土山上。洪水紧着跟这群逃亡的人群,很快就包围了小土山和山下的梧桐树。
高涨的洪水眼看很快就要把山下梧桐树上的金凤凰巢穴淹没了,刚出卵壳不久的凤凰雏在焦急的不停鸣叫,希望父母赶快回来救助自己。可是,两只金凤凰已经飞到很远的地方,为他们的子女们寻找可口宜吃的食物去了,对于儿女们所面临的的危险处境而根本就不知情。因为凤凰是非梧桐不栖,非宝地不落,非泉眼不喝,非新芽不吃;所以要飞到好远的地方,才能找到食物。 小土山上禅院的老禅师在这危急时刻,带着禅院里面洗衣服用的大木盆子,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的跳入水中,顺着南下的水流,努力游到凤凰巢穴。然后,一手抓住树枝,一手抓住大木盆子,用嘴把凤雏一个一个叼住放到大木盆子里。凤雏在大木盆里顺流而下得救了。可是,禅师再也难以逆流回到禅院了,最终被无情的浪花卷入水底。
洪水还在高涨,恶浪还在不断地冲刷着小土山周围的泥土。逃难在小土山上的人们的生存空间,被高涨的洪水和冲刷泥土的恶浪压缩的越来越小,所有的人都在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起初,人们都虔诚的跪在禅院的佛菩萨面前,祈求保佑。后来,当洪水已经侵入到禅院人们脚下的时候,很多失去理智的人都争先恐后的抢占制高点,于是禅院的房顶和院墙都爬满了强横霸道的人;善良的人们仍旧跪在浅水中,祈求佛祖保佑。
禅院的房子和院墙,一方面因为因为遭受洪水浸泡而地基松动,另一方面因为不堪躲避在其上面的人们的挤压而倾斜失重,突然倒塌。顿时,站立在房顶或骑爬在院墙人首先遭遇不测,惨叫和哀嚎声充斥了整个小土山顶,血水染红了周围的洪水,恐怖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小土山在洪水浪峰的冲刷下,四周原本平缓的山坡已经全都变成了绝壁,积压在山顶边沿的人们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但是,必须要有人坠入不断地水中,其他的人才有可能获得生存的立足空间,这是无奈的选择;因此,人们都拼命地向山顶的中央部分拥挤;于是,人群秩序大乱,有的人刚低头钻到人群的中央,还没有来得及抬头,就被别人揪住脑袋摁在地上被踩踏致死;有人原本就在中央又被挤到了边沿,最终滑入水中;有的人在滑入水中之前拼命地揪住别人的手脚,结果是两个人在推拽挣扎中一块坠入深渊.....总之,因为秩序混乱,造成了人们不停的骚动,最终混乱踩踏所导致的死亡不次于坠入洪水涛浪的人数,洪水似乎不是在折磨这群难民,而是在考验人们的道德底线和生存智慧。最后人们商议,决定主动应对死亡的威胁,不再被动的遭受折磨。于是人们决定让孤寡无依的人站在最外围,其次是老年人站在最外围,然后是妇女和儿童站在最核心的位置。这样一来,首先减少了无秩序的踩踏死亡;其次是让每一个坠入深渊的人都感到很快乐和自豪,因为自己的牺牲可以换来有可能存活下来的人永久尊敬和纪念。
金凤报恩终得涅槃
咆哮奔腾的洪水终于来到了金凤凰觅食的地方,金凤凰夫妻赶快逆流而上急速飞行救助自己的子女。可是,当他们飞到半途的时候,忽然听到凤凰雏的呼救声,然后寻声找到了自己的子女。凤凰雏把自己获救的经历用鸟语告诉了父母,它们的母亲金凤听完凤凰雏的讲述之后,为了报答禅师的救子之恩,就把小凤凰雏交给丈夫金凰保护,自己继续逆流飞行,直到御金街的小土山上。正好看到小土山上仅剩下几个怀抱婴儿的母亲和一群已经完全失去父母的儿童,只见年龄大的孩子们站在最外围毫无恐惧的依次按序跳入水中这悲壮的一幕,觉得人们可以为救一窝小金凤凰而奋不顾身的牺牲自己生命,为什么自己就不能为人类做一点贡献呢?于是,金凤降落到人群中间,让所有剩余的母亲和儿童都爬伏在自己的脊背上抓住自己金色的羽毛,然后飞到有高山的地方,降落之后,因为体力耗尽而累死在高山上。
洪水退却后,人们为了纪念金凤舍己救人的功绩,就在那座高山上凤凰飞落涅槃的地方建了一座寺院,名字叫飞来寺;人们舍不得金凤救助他们起飞的地方,就在那里定居下来,地名就叫作御金街,意思是驾御金凤获得重生的地方;人们在御金街中央,那个曾经生长梧桐树招来金凤凰筑巢的风水宝地建起了一座土台叫做凤凰台,用来四时朝拜这个知恩图报舍身取义的金凤;人们为了报答老禅师的救命之恩,就在御金街重新建起了小禅院。
也有人传说,金凤的尸体最后化成了这个小城,所以清远看上去就像一只凤凰,三码头是凤头,原本是弧形,只是现在建护堤弄平了,上,下廓就是清远的凤翅,而凤背就是新世纪广场所在地,(旧区府)凤尾呢。一直从松岗路延伸到北架山了,而就在凤凰牺牲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起凤里(是希望凤凰再次起来的意思)所以清远就叫做凤城了。大家又知不知道广东一共是有两个凤城的,除了清远之外,顺德大良也称为凤城,为什么呢?据说,就是清远的公凤凰回来了,见到自己的妻子牺牲了,很伤心,就带着小凤凰飞离了这块伤心之地,一飞就飞到了顺德,所以广东省就了了两个凤城,我们这个是母凤城,顺德呢,是个公凤城来的。

与清远历史洪水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