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气象灾害百科 > 酸雨的防范措施

酸雨的防范措施

发布时间:2020-10-17 16:30:32

1、如何预防酸雨

酸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酸雨几乎同醋一样酸,落在人的身上,使人感到灼痛。它是由于大量燃烧石油、天然气,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含有硫、氮的氧化物,并进入大气中,在空中发生化学反应,成为硫酸和硝酸,随着雨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而形成的。
目前,酸雨的防预措施主要是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改革生产工艺综合利用,将污染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控制。方法:
1. 提高石化燃料质量,改进机动车辆废气排放装置,减少
废气中SO2含量。
2. 限制高污染工厂数量,地点,强制实施废气排放净化。
3. 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多利用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如
水能、潮汐能、太阳能、核能(安全核能)等。

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预防,治理措施?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大气中的SO2过多而形成的.
而SO2的主要来源是:工厂的废气,汽车尾气,火力发电场的废气.
它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提高煤,石油的使用率.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的反应,逐步萃取,将其中的硫元素提炼出来.
再有就是开发新型的能源,比如氢气和乙醇都是洁净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或者没有污染.

3、酸雨预防措施

预防酸雨主要是需要减少产生酸雨的气体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4、如何更有效得防止酸雨?

怎样对付酸雨

控制酸雨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法。大气中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SO2和NOx的排放量,是防止酸雨的主要途径。

一、 完善环境法规,加强监督管理

1、 制定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SO2排放总量控制,。

2、 经济刺激措施。其手段有征收SO2排污费,排污税费、产品税(包括燃料税)、排放交易和一些经济补助等,充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大气污染的治理。

3、建立酸雨监测网络和SO2排放监测网络,以便及时了解酸雨和SO2污染动态,从而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4、推行清洁生产,强化全程环境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法规、政策和措施主要以达标为最终要求,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 调整能源结构,改进燃烧技术

1、调整工业布局,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落后的工艺与陈旧的设备,限制高硫煤的生产和使用,限制、淘汰现有煤耗高、热效低、污染重的工业锅炉和炉窑。

2、使用低硫煤、节约用煤。减少SO2排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用低硫煤。煤中含硫量一般在0 2~5 5%之间,当燃煤的含硫量大于1 5%时,就应加一道洗煤工序,以降低硫含量。据有关资料介绍,原煤经洗选后,SO2排放量可减少30~50%。所谓节约用煤,就是要改进燃烧方式,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3、加大烟道气脱硫脱氮技术。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流化床燃烧就是一种很好的脱硫方式,新型的流化床锅炉有极高的燃烧效率,几乎达到99%,而且还能去除80~95%的SO2和NOx。目前主要用石灰法。这种方法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石灰跟烟气中的SO2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被炉膛内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钙:

Ca(OH)2+CO2=CaCO3?(1/2)H2O+(1/2)H2O

CaCO3十SO2十(1/2)H2O=CaSO3?(1/2)H2O十CO2

CaSO3?(1/2)H2O+SO2+(1/2)H2O=Ca(HSO3)2

2CaSO3?(1/2)H2O+O2+3H2O=2CaSO4?2H2O

Ca(HSO3)2 +O2+H2O→CaSO4?2H2O+SO2

石灰石法脱去二氧化硫的效率为85%~90%,石灰法的脱硫反应比石灰石法快而完全,脱硫效率可达95%。

4、型煤固硫。型煤是经过成型处理后的煤制品,分为民用和工业用两类。民用型煤主要是煤球和蜂窝煤,工业型煤主要锅炉、窑炉、蒸汽机床等采用的各种成型煤制品。所谓型煤固硫,就是在型煤加工时加入固硫剂,煤在燃烧时不排出SO2,从而实现燃煤固硫,固硫率可达50%左右。目前,民用型煤固硫在我国已经开展,而工业型煤固硫则使用很少。

5、调整民用燃料结构,减轻能源污染。逐渐实现民用燃料气体化,逐渐实现城市集中供热。

6、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开发可以替代燃煤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将会对减排SO2作出很大贡献。但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保证从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获得大规模稳定的工业电力。因此,替代能源的主要开发目标应当是水电和核电。

三、 改善交通环境,控制汽车尾气

1、制订各类汽车的废气排放标准,限制汽车行驶速度,尽快实施机动车定期淘汰制度。

2、城市要着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当限制私人汽车数量,保证交通畅顺,才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大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器及节能装置。

4、呼吁使用“绿色汽车”,即用天然气、氢气、酒精、甲醇、电等清洁燃料作为汽车动力的汽车,可大大降低NOx的排放量。

四、 加强植树栽花,扩大绿化面积

植物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吸收有毒气体等作用。因此,根据城市环境规划,选择种植一些较强吸收SO2和粉尘的如石榴、菊花、桑树、银杉等花草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这也是防止酸雨的有效途径。

五、区域SO2排放总量控制

既根据地区环境容量,限制区域SO2的总排放量。开展区域SO2排放量控制研究,找出酸沉降控制优化方案。如重庆市从1985年开始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218(千米)2;治理改造各种耗煤炉灶1.47万台,大炉灶配备了除尘器,小炉灶更换了炉型,使二氧化硫排放量显著减少。

5、如何防治酸雨

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

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6、简述酸雨的成因,危害,提出防治酸雨的措施

酸雨成因:空气2的二氧化硫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酸雾Sy4+H4y?H4Sy3,4H4Sy3+y4═4H4Sy4,空气2的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形成酸雨;
酸雨危害:酸雨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和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酸雨还会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死亡.另外,酸雨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以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防治措施:工业废气需净化后才能向大气2排放,防止造成大气污染及浪费硫资源;
答:酸雨成因为空气2的二氧化硫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酸雾Sy4+H4y?H4Sy3,4H4Sy3+y4═4H4Sy4,空气2的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形成酸雨;
酸雨危害为酸雨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和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酸雨还会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死亡.另外,酸雨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以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防治措施为工业废气需净化后才能向大气2排放,防止造成大气污染及浪费硫资源.

7、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应对策略

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危害:

1、酸雨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2、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作用造成的。

3、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

策略:

1、开发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工业生产排放气体处理后再排放。

4、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酸雨为酸性沉降中的湿沉降,酸性沉降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形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7)酸雨的防范措施扩展资料: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

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

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由于我国多燃煤,所以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而多燃石油的国家下硝酸雨。

8、如何预防及控制酸雨

怎样对付酸雨
控制酸雨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法。大气中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SO2和NOx的排放量,是防止酸雨的主要途径。
一、 完善环境法规,加强监督管理
1、 制定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SO2排放总量控制,。
2、 经济刺激措施。其手段有征收SO2排污费,排污税费、产品税(包括燃料税)、排放交易和一些经济补助等,充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大气污染的治理。
3、建立酸雨监测网络和SO2排放监测网络,以便及时了解酸雨和SO2污染动态,从而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4、推行清洁生产,强化全程环境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法规、政策和措施主要以达标为最终要求,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 调整能源结构,改进燃烧技术
1、调整工业布局,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落后的工艺与陈旧的设备,限制高硫煤的生产和使用,限制、淘汰现有煤耗高、热效低、污染重的工业锅炉和炉窑。
2、使用低硫煤、节约用煤。减少SO2排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用低硫煤。煤中含硫量一般在0 2~5 5%之间,当燃煤的含硫量大于1 5%时,就应加一道洗煤工序,以降低硫含量。据有关资料介绍,原煤经洗选后,SO2排放量可减少30~50%。所谓节约用煤,就是要改进燃烧方式,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3、加大烟道气脱硫脱氮技术。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流化床燃烧就是一种很好的脱硫方式,新型的流化床锅炉有极高的燃烧效率,几乎达到99%,而且还能去除80~95%的SO2和NOx。目前主要用石灰法。这种方法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石灰跟烟气中的SO2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被炉膛内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钙:
Ca(OH)2+CO2=CaCO3?(1/2)H2O+(1/2)H2O
CaCO3十SO2十(1/2)H2O=CaSO3?(1/2)H2O十CO2
CaSO3?(1/2)H2O+SO2+(1/2)H2O=Ca(HSO3)2
2CaSO3?(1/2)H2O+O2+3H2O=2CaSO4?2H2O
Ca(HSO3)2 +O2+H2O→CaSO4?2H2O+SO2
石灰石法脱去二氧化硫的效率为85%~90%,石灰法的脱硫反应比石灰石法快而完全,脱硫效率可达95%。
4、型煤固硫。型煤是经过成型处理后的煤制品,分为民用和工业用两类。民用型煤主要是煤球和蜂窝煤,工业型煤主要锅炉、窑炉、蒸汽机床等采用的各种成型煤制品。所谓型煤固硫,就是在型煤加工时加入固硫剂,煤在燃烧时不排出SO2,从而实现燃煤固硫,固硫率可达50%左右。目前,民用型煤固硫在我国已经开展,而工业型煤固硫则使用很少。
5、调整民用燃料结构,减轻能源污染。逐渐实现民用燃料气体化,逐渐实现城市集中供热。
6、增加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比例。开发可以替代燃煤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将会对减排SO2作出很大贡献。但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保证从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获得大规模稳定的工业电力。因此,替代能源的主要开发目标应当是水电和核电。
三、 改善交通环境,控制汽车尾气
1、制订各类汽车的废气排放标准,限制汽车行驶速度,尽快实施机动车定期淘汰制度。
2、城市要着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当限制私人汽车数量,保证交通畅顺,才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大力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器及节能装置。
4、呼吁使用“绿色汽车”,即用天然气、氢气、酒精、甲醇、电等清洁燃料作为汽车动力的汽车,可大大降低NOx的排放量。
四、 加强植树栽花,扩大绿化面积
植物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吸收有毒气体等作用。因此,根据城市环境规划,选择种植一些较强吸收SO2和粉尘的如石榴、菊花、桑树、银杉等花草树木,可以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这也是防止酸雨的有效途径。
五、区域SO2排放总量控制
既根据地区环境容量,限制区域SO2的总排放量。开展区域SO2排放量控制研究,找出酸沉降控制优化方案。如重庆市从1985年开始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面积218(千米)2;治理改造各种耗煤炉灶1.47万台,大炉灶配备了除尘器,小炉灶更换了炉型,使二氧化硫排放量显著减少。

9、酸雨的预防措施

杜绝成因,减少煤的直接燃烧,对烟气净化。对稀有金属冶炼厂,硫酸厂等改进工艺对烟气回收。对汽车尾气价净化装置。

10、酸雨的形成.危害.防范措施

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硫和氮是营养元素。弱酸性降水可溶解地面中矿物质,供植物吸收。如酸度过高,pH值降到5.6以下时,就会产生严重危害。它可以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也会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离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还可使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进入水中,毒害鱼类;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可能危及人体健康。
酸性雨水的影响在欧洲和美国东北部最明显,而且被大力宣传,但受威胁的地区还包括加拿大,也许还有加利福尼亚州塞拉地区、洛基山脉和中国。在某些地方,偶尔观察到降下的雨水像醋那样酸。酸雨影响的程度是一个争论不休的主题。对湖泊和河流中水生物的危害是最初人们注意力的焦点,但现在已认识到,对建筑物、桥梁和设备的危害是酸雨的另一些代价高昂的后果。污染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最难以定量确定的。
受到最大危害的是那些缓冲能力很差的湖泊。当有天然碱性缓冲剂存在时,酸雨中的酸性化合物(主要是硫酸、硝酸和少量有机酸)就会被中和。然而,处于花岗岩(酸性)地层上的湖泊容易受到直接危害,因为雨水中的酸能溶解铝和锰这些金属离子。这能引起植物和藻类生长量的减少,而且在某些湖泊中,还会引起鱼类种群的衰败或消失。由这种污染形式引起的对植物的危害范围,包括从对叶片的有害影响直到细根系的破坏。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用以减少酸雨的各种战略对策,可能每年需要几十亿美元的投资。由于耗资如此巨大,所以,至关重要的是要很好地了解涉及污染物迁移、化学转化和归宿的大气过程。
酸沉降包括两部分,即“湿”降水(如雨和雪的形式)和干沉降(气溶胶或气态酸性化合物的形式沉降到诸如土壤颗粒、植物叶片等表面上)。以被沉降而告终的物质,往往以一种极其不同的化学形式进入大气。例如,煤中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这是它从烟囱排出的气态形式。随着它在大气中运动,便慢慢被氧化,并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它可能被沉降在下风向数百英里处的形式。
氮氧化物的生成、反应以及最终从大气中脱除所经历的路线也是非常复杂的。当氮气和氧气在发电厂、在民用炉灶和汽车发动机中的高温下加热时,生成一氧化氮(NO),再与氧化剂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最终生成硝酸(HNO3)。全球氮氧化物衡算——它们来自何方及它们去往何方的定量估计值仍然相当不确定。
可以容易地看到,在我们彻底了解各种不同化学形式的氮、硫和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这些化学物种的全球来源与归宿之前,将难以满怀信心地选择空气污染控制战略。大气化学和环境化学是实现一个更清洁、更有益健康的环境的核心。发展空气中痕量化学物种的可靠测定方法、重要大气反应的动力学、和发现可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新的、更有效的化学工艺,这些就是未来10年中必须受到国家承诺的目标。

与酸雨的防范措施相关的内容

其他城市天气预报